初中化学_【课堂实录】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中考专题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复习中考类型:选择题物质检验与鉴别(必考)中考要求:综合应用:能够分析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能根据某些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净化。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离子(物质)的鉴别方法2:学会利用物质或离子的特性差异来区别物质(离子)【学习过程】:一、构建动场:现有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硫酸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试剂把它们区别出来。
(要求现象要明显,操作要尽量简便易行)学生活动一:小组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学生展示: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方法。
【归纳总结】: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方法。
学生活动二:【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常见离子的检验1.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观察是否有,再加入,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2.氯离子(Cl-)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观察是否有,再加入,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3.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在试管中加入Na2CO3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小结: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取少量固体或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观察是否有,再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4.铵根离子(NH4+)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溶液、加热,闻是否有气味产生,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 ,若变色,则含有铵根离子。
【典型例题讲解】1.(07济南)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 K2CO3溶液C. NaNO3溶液D.稀盐酸2. (17济南)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加入的物质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无明现象A.稀盐酸B.稀硫酸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学生活动三:中考题型训练1.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 溶液中的各一种。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及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物质的检验及鉴别【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三类题型解决方法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离子的检验方法的理解,学会常见物质鉴别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探究和归纳,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方法,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知识构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信的学习态度及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难点】运用物质鉴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它在我们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的一个应用:物质的检验及鉴别。
(板书)二、复习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来鉴别及检验物质【总结】1.根据各种物质性质不同的特点,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其产生不同的现象而区别开来,这一过程叫物质的鉴别,通常用“鉴别”“区分”等表示。
若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来确定要检验的物质是某种物质或不含某种成分,这一过程叫物质的鉴别,一般用“检验”“鉴定”“确定”来表示。
2.物质鉴别的一般步骤。
①先取样(有时需要配成溶液);②再操作(加入少量试剂);③先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④后判断鉴别结论。
【特别注意】一定要先说现象,后说结论。
如:“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若伸入氧气中,则木条复燃。
”这种答题说法错误。
应该说:“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三、知识复习(一)气体检验COCH4H2OHClNH3【典例剖析】练习:某气体有H2、CO、CO2 、CH4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确定成分进行下面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教学⽬标:知识与技能:⑴习酸碱盐的性质及常见物质的特性。
⑵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区分⼀些常见的物质。
过程与⽅法:⑴导学⽣归纳总结进⾏物质鉴别的⼀般⽅法。
⑵培养学⽣综合实验探究能⼒,提⾼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初步学会运⽤物质的鉴别解决⼀些⽣产、⽣活、实践应⽤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归纳总结物质鉴别的⼀般⽅法。
通过组织引导学⽣开展三个探究活动,学⽣在⼩组讨论、交流评价、实验探究中总结⽅法。
教学难点:如何利⽤反应后的⽣成物进⾏鉴别。
为了提⾼课堂效率,培养学⽣综合实验技能,设计了⼀组学⽣实验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法:本节课主要采⽤实验探究、启发法、归纳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新课——归纳总结——跟踪训练——能⼒提升——总结⽅法——⽣活应⽤——⾃主学习——跟踪训练——交流收获教学过程:2. 某⽓体可能由H2、CO、CO2、H2O、HCl中的⼀种或⼏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如下实验:⽓体通过有关装置时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试推断:(1)该⽓体中⼀定含有。
(2)该⽓体中⼀定没有,理由是。
装置A B C D E试剂硝酸银溶液澄清⽯灰⽔氧化铜粉末澄清⽯灰⽔⽆⽔硫酸铜现象⽆明显变化变浑浊变红⾊⽆明显变化变蓝⾊好,同学们已经顺利完成了我们本节课的物质检验的归纳和整理,想必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很多的感悟和收获下⾯给⼤家2分钟时间来来认真的回顾和交流,既可以和同学讨论疑惑也可以交流⼼得开始。
教师总结归纳。
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学⽣畅所欲⾔。
让学⽣对知识和⽅法进⾏梳理。
锻炼学⽣的语⾔表达能⼒,归纳整理能⼒。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学情分析本课时的内容处于九年级化学新课已经结束,刚刚进⼊总复习之际。
随着学⽣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认识的物质也越来越多,通过利⽤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对其进⾏鉴别,并在⽐较中学会⼀些鉴别的⽅法,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些物质性质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如何寻找较合理途径解决问题的能⼒。
初中化学_【课堂实录】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
(2)学会常见气体的鉴别。
(3)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2)通过跟踪训练题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3)总结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交流,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感受同学间合作学习的快乐和重要,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1.能够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找出多种方法来进行检验。
2.通过对离子的检验来鉴别物质。
教学难点: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掌握检验与鉴别的规律方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鉴别物质。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方法:归纳、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归纳总结----跟踪训练----能力提升---总结方法----生活应用----自主学习----跟踪训练----交流收获教学过程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1)通过九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质、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的性质,对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也有了一个整体思路。
(2)具有物质的鉴别的相关知识,能从物质的性质、反应特征的角度去对学过的物质进行鉴别。
(二)学习期望(1)通过生活中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使学生意识到学会方法随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出现的问题,掌握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思路原则和方法是有必要的。
(2)本节课是学生对物质的鉴别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灵活运用,为以后的关于物质的鉴别的实验探究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不足之处学生虽然掌握了酸、碱、盐的性质,对物质间的反应规律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物质的鉴别与检验的整体思路,原则、方法还不够清晰,对多种物质的鉴别容易混淆,且对实验的设计描述都有所欠缺。
初中化学_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课标之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与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化学与实验的联系应更为紧密。
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的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可以说离开化学就没有这些发现。
本单元教学设计重在要让学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室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从中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方法,并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学情之分析:我们学校是三年制初中,学生只在初三学习一年的化学知识,时间紧,学习任务繁重。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进行提高。
本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N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C.NaCl溶液(盐酸):加热蒸发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猜想Ⅰ成立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_______猜想Ⅲ成立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A.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B.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4.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如何利用水垢制取氯化钙。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由水垢制取氯化钙的流程如下:请回答:(1)“试剂A”是一种酸,其化学式为_____(2)“试剂B”是氢氧化钙,加入其除去的主要杂质离子是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B”不能选用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开课】物质的鉴别和推断简案及课后反思
物质的鉴别和推断——中考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物质鉴别的方法、原则,学会填写实验报告,学会规范表达。
3、学会解推断题的一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迁移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复习巩固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法与学法]通过课前自学整理,归纳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再利用快速过关检测,对重点常见的物质鉴别题进行过关,提升知识的应用。
最后例题引导、点拨提高,用三道例题,一道物质的鉴别题对酸碱盐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复习,然后用两道中考推断题,让学生学会解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告诉学生学会反思,对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再次的提升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课时]1-2课时[时间地点]初三(2)班、希沃白板5、希沃教学助手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有关中考的专题复习课,中考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比较广,如何让学生有效的记忆,整合知识归纳梳理进行专题复习是复习课的有效手段,比单纯的评价提纲和练习更有效果。
本节课是物质的鉴别和推断,可以整合课本上和以前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鉴别题进行归纳汇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鉴别题,提高方面是对物质的推断,这种题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失分率比较高,利用一些经典题型进行讲解,从审题入手分析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在一些归纳方面做了改进,但是可能还不够全面。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难点:设计简单的常见物质检验的探究实验。
二、设计思路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
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实验1 NH4+实验2 Cl—实验3 SO42—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初中化学_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专题》教学设计《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专题》学情分析初四学生在学习了第九册第二、三、单元以后对酸碱盐部分知识有了整体的印象,能够理解常见酸碱盐的性质,记住常见酸碱盐反应的实验现象,会鉴别盐酸和硫酸、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会检验碳酸盐。
在一轮化学单元复习中,学生对酸碱盐的很多记忆性知识已分类建立知识网络,但对于一些新的情景下、综合性强的题目还是缺乏分析能力。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激起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尤为关键。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专题》效果分析《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专题》教材分析不论是人教版、沪教版还是五四版鲁教版的课本里面,并没有单章单节的设计“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知识,涉及酸碱盐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在教材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重点,必考的题型,变化较大,关系复杂,综合性强,近年来的中考题中,灵活度越来越高,题目越来越新颖。
其中酸碱盐的鉴别、除杂、推断这三大类型复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酸碱盐的鉴别”是属于“物质检验”中的一部分。
通过酸碱盐鉴别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能掌握酸碱盐鉴别的一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在各种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中,重点应突出常见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及甲烷气体的检验,离子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盐、盐酸盐、碳酸盐及阳离子钡离子、铜离子、银离子的鉴别。
[重点]:常见气体、离子的检验方法,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难点]:运用常见气体、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探究法、讨论法[课型设计]:综合课和习题课[课时设定]:3个课时《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专题》评测练习自主处理任务卡二任务卡三羊毛和棉线硬水和软水黄金和黄铜(含Cu和Zn)巩固训练(过关题)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其生成物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是()A、一氧化碳B、木炭C、氢气D、甲烷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和组内物质就能鉴别的是( )A.食盐、纯碱、小苏打 B.硝酸银、氯化钙、硫酸钾C.白糖、淀粉、食盐 D.硝酸铵、烧碱、食盐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下列试剂不能将它们区分开的是()A.紫色石蕊B.Na2CO3溶液C.CO2D.稀HCl4、某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体)、CO2、H2、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
初中化学_中考专题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复习中考类型:选择题物质检验与鉴别(必考)中考要求:综合应用:能够分析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能根据某些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净化。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离子(物质)的鉴别方法2:学会利用物质或离子的特性差异来区别物质(离子)【学习过程】:一、构建动场:现有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硫酸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试剂把它们区别出来。
(要求现象要明显,操作要尽量简便易行)学生活动一:小组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学生展示:小组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方法。
【归纳总结】: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方法。
学生活动二:【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常见离子的检验1.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观察是否有,再加入,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2.氯离子(Cl-)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观察是否有,再加入,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3.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在试管中加入Na2CO3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小结: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取少量固体或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观察是否有,再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4.铵根离子(NH4+)的检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溶液、加热,闻是否有气味产生,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 ,若变色,则含有铵根离子。
【典型例题讲解】1.(07济南)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 K2CO3溶液C. NaNO3溶液D.稀盐酸2. (17济南)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加入的物质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无明现象A.稀盐酸B.稀硫酸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学生活动三:中考题型训练1.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 溶液中的各一种。
初中化学_物质的推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推断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知常见物质的特性,特殊颜色固体,沉淀,气体等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熟练运用类比、概括、迁移等方法,通过自己的展讲进一步提升化学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物质推断的技巧,分析思路三、教学难点物质推断的技巧,分析思路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设计【总结】根据常见的做法得出解题思路【知识梳理】物质颜色:黑色固体 , , ,, 。
红色固体 ,Cu 2+溶液 ,Fe 3+溶液 Fe 2+溶液常见沉淀:(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
(2)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
(3)红褐色沉淀: 。
(4)蓝色沉淀:常见气体:(1)可燃性气体 (2)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是学生抢答回忆常见的题眼,突破口 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展让学生简单热身,回忆常见的推断思路让学生归纳总结,为做推断储备知识板块二:金属和盐流程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化工厂化验室排除的废水感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探究:【调查获悉】废水中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实验目的】探究用废弃的锌从废水中最大限度地回收金属银【设计方案】他们设计了如图1方案(反应中其他生成物已略去)【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分在进行实验时,得到固体甲和浅绿色溶液乙,该小组对溶液乙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液乙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有 ,为验证溶液乙中可能含有的溶质,可采用向溶液乙中加入 并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经实验得知,同学们已完全从废水中回收了金属银。
经过讨论分析得出,固体甲的质量比加入锌粉的质量 。
方法提升:解此类型的关键:抓 ,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式量大小比较质量大小 板块三:离子共存文字型该化工厂生产的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讲,最后一问共同讨论。
初中化学_【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称量和仪器的连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掌握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的质量和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的步骤。
(2)掌握托盘天平的计算方法,能够分析操作之前及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与称量结果的关系。
(3)理解量筒读数时仰视、俯视出现的偏差。
(4)通过亲手实验学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5)通过实验了解玻璃管、橡胶管、橡皮塞、试管等常用仪器的连接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托盘天平的使用和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托盘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2、教学难点量筒读数时仰视、俯视出现的偏差;托盘天平称量的误差分析三、教学准备PPT、自制微课、测评练习、大理石、稀盐酸、托盘天平(6台)、烧杯(6只)、量筒(25ml 6只、50ml 2只、100ml 2只)、胶头滴管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物质的称量和仪器的连接一、固体的称量——托盘天平二、液体的量取——量筒三、仪器的连接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初步体会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学习的方法和化学实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其它科目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到天平和量筒,但对托盘天平和量筒如何正确使用还不清楚,对其中的误差分析等更不了解,这是本节课需要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地方。
仪器的连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虽然学生还没有学习,但学生已有此方面的生活经验,如将筷子(或木棒)套进橡皮管中,或将其插入木头孔中等,虽然有些操作运用到化学上不规范,但这恰恰表明这就是需要我们重点掌握、注意的地方,提高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另外,学生刚接触到化学不久,初进实验室进行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等简单实验操作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他们会非常期望能够多多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化学实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初中化学_物质的推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物质的推断是指根据试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或特征反应来推理判断物质是什么,或判断什么物质可能存在,什么物质可能不存在。
由于此类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又能有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在中考中属于高档题,因此,物质的推断是化学中考中重要的类型题之一。
要迅速、正确的解答此类题,必须灵活掌握不同类型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为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1、寻找推断题突破口的一般方法。
2、推断题的一般类型。
3、针对各种推断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例题指导。
4、针对各种推断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联系巩固。
5、总结、反思。
效果分析:本节课从知识出发、结合题型进行思路分析,方法的应用,专题训练。
使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的推断能力都有所提高,圆满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和爱好广泛,对感兴趣的东西有强烈的探求欲望,教师应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都是教师直接给予的,也不单纯是靠教师教会的,主要还是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留给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营造创新的环境。
而营造创新文件环境的重点应以提出问题引导解决为主要手段,这些问题既要新鲜别致,又要富于启发性、挑战性、诱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
教师要通过这些问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解除传统教学强加给学生的思维羁绊,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心智,使学生享有思想自由。
学生的智能、注意力千差万别,学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平等,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别,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分层次,练习题、作业题要有梯度,练习题的数量及难易程度要切合实际,不仅要将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全部做完,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自己设计题组,达到熟练运用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
评测练习1、已知A、E是碱,X、Y是酸,其余的物质都是盐,G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复习课教学反思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複习课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经过我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恰当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複习课》的教学设计中,情景创设的不理想、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没有设计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把这部分内容加进去。
通过对《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複习课》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係,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教学设计知识梳理并强化重点【夯实基础】要想对物质进行检验、鉴别或推断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
展示学生对学案一的完成情况。
请同学分别投影展示物质颜色、常见离子的检验思维导图整理情况欣赏优秀作业,取人之长充分交流不同意见,使答案更完整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物质颜色及常用离子检验方法关注物质检验、鉴别和推断的基本方法。
物质的检验过渡:你会用这些方法对物质进行检验吗?【探究一】这里有一包海苔,里面有一包石灰干燥剂。
问题:1.我想知道里面是否含有氧化钙,怎么检验?实验操作:向样品中加水测量温度变化2.向烧杯中固液混合物中加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证明干燥剂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对吗?实验操作:向烧杯中固液混合物中加酚酞。
3.如何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实验操作:取样品粉末于烧杯中,添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设计实验,取样品,加水,感觉温度变化,教师演示回答问题,分析原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有碳酸钙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进行研究,尽可能多的请同学表达,形成一个主动交流讨论的氛围。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研究课题【中考链接】一组白色的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①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②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学生回答,分析原因探究检验碳酸钙时遇到干扰物质的处理办法巩固物质检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检验目标产物时遇到干扰物质的处理办法 【方法提升】与教师一起总结物质检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方法提升,将知识进行升华。
物质的鉴别过渡: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五瓶失去标签的试剂,你能将它们进行区分么? 【探究二】现有未知标签的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稀盐酸、氯化钠五种试剂,请使用上述试剂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分别挂上相应的标签。
教师巡视,利用12学拍照投影功能,投影学生实验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进行实验学生代表交流小组实验情况设计应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合理、可行、简便的实验方案,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佐证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情况【方法提升】与教师一起总结物质检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方法提升,将知识进行升华。
物质的推断过渡:这是因水被污染而死亡的鱼类,工业废水排向河流,环保部门是怎样检测工业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呢?我们看一个案例。
【探究三】1.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出的污水中滴加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 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 为11。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问题学生上讲台利用白板书写功能讲解本调整思维方式,由检验鉴别转变成推断,进一步深化物质鉴别的层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包白色粉末,如何确定它的成分呢?讨论下面问题。
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CuSO4、C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他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粉末中一定不含有,一定含有。
(2)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取少量②中红色热溶液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若溶液仍为红色,则证明该物质一定存在。
题做法。
学生小组内讨论学生上讲台利用白板书写功能讲解本题做法。
思维拓展小结: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与教师一起总结方法进一步强化巩固物质检验、鉴别和推断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作业基础性作业:自我测评小卷实践性作业:查阅资料并设计实验检验脱氧剂的成分。
记录作业巩固本节课知识板书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夯实基础颜色离子检验方法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学情分析《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是初中中考二轮复习的专题复习内容,学生经过对八年级全一册及九年级全一册的学习,对初中化学知识点已经有了总体的认识。
而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极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如何对复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再创造,让学生再次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整理、再整合、再迁移,重新构建知识框架是设计本节课的关键。
初四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质疑、探究、讨论、合作的意识比较强,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也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巩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应用,探究、提升、总结是学生能够接受的。
鉴于本节课是复习课,枯燥且难度大,所以从生活出发,设计探究题目,采用操作和想象,合作与交流,自主探索和研究知识的方式,更易吸引学生参与进来。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效果分析对于这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的完成情况采用课前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整理物质颜色和常见离子检验方法,并画成思维导图的形式。
课上学生投影自己作业情况,同学们一起补充纠正,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整合。
完成了对物质检验、鉴别和推断做题方法的总结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完成情况在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同位交流、上讲台讲解等手段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从学生的表现看表现不错但以后还要加强训练。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看导入视频、对海苔中干燥剂的成分检验、工厂污水成分的确定,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感受化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习化学也正是为了服务生活。
小组合作培养了小组合作团结精神。
课堂教学观察综合评价表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教材分析《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是初中化学总复习二轮复习中的专题复习内容。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是初中阶段化学部分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重难点和中考的热点,这类题型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条件隐蔽、关系复杂、综合性强,到第二轮复习阶段,还会有部分同学感觉这类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
在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二轮复习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专题复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让学生通过对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进行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重新构建知识框架。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自我测评1.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 )A.FeCl3NaCl Ba(OH)2B. KCl HCl NaNO3C.Na2SO4 HCl H2SO4D. CuCl2 NaNO3K2SO4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
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
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3)小红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请你帮小红完成实验:(4)要除去样品中的Na2CO3应使用。
3.利用A、B两种盐可制得一系列的重要化合物,有某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是Ba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