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

教案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三。
本课题可以分为三部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洗涤仪器,重点在前两部分。
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是走进实验室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走进实验室来对化学这门学科进行初步的了解,也为以后进行化学实验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中各种常用的基本仪器,并能够清楚的知道其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用基本仪器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学会运用药匙、纸槽取用固体药品,并掌握倾倒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量筒的正确读数方式以及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2、通过“训练式”与“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观察思考到分析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的习惯。
2、通过提问的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固(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难点:理解药品取用方式的原因以及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入—启发分析—交流讨论—归纳应用五、教学用具1、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水2、试管、药匙、镊子、纸槽、广口瓶、细口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试管架等。
七、板书计划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三、洗涤仪器。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认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布局:准备进行展示的实验区域,包括常见药品、常见仪器、实验操作等。
2. 实验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基础且安全的实验,如溶液配制、物质加热等。
3. 实验器械: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天对等常用化学实验器械。
4. 规则提示:制定实验室应用规则,并在课前分发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和恪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课题1和课题2所学知识,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做哪些实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二)实验室规则讲解1. 讲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禁止吸烟、禁止食物进入实验室等。
2. 强调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行为规范,如正确应用实验器械、恪守实验步骤等。
3. 介绍实验室中的常见标识,如紧急出口、危险品存放处等。
(三)实验内容介绍1. 根据教学目标,介绍本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项目和目标。
2.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要点,如正确应用化学药品、避免接触皮肤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学生分组实验1. 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学生。
2.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操作。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评估: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评估,指出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学生改进和提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熟悉实验规则,认识部分常用仪器,了解药品的存放规则。
技能目标:1、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能进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3、培养学生正确取用药品的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进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取用药品的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与引导法。
【教学用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常用仪器与药品。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引言】师:你们已经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你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待着你,期望着你利用它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指导观察】观察本校学生实验室的设备设施。
【指导阅读】阅读实验规则、讨论、理解规则。
【简介】常见仪器,例如试管、烧杯、水槽、镊子、集气瓶等仪器的基本用途(见附录)讨论下列问题:1、药品使用的“三不”原则是什么?2、药品取用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3、化学实验称量的药品若是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使用时,应注意什么?4、如何正确连接玻璃和橡皮管的操作?(组织学生阅读附录1,根据提出的思考题进行讨论并归纳总结。
)第二环节:探究活动(1)【展示】一批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药品及其图标。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典型的有毒、易燃、有腐蚀性的药品。
1、固体药品的取用。
【指导实验】引导阅读课本;观察学生的操作,纠正错误之处,正确规范地演示一次。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的示范操作,通过正误对比进一步明确注意事项及原因。
然后进行规范地操作练习。
【动画展示】错误操作及后果。
【讨论】如果药品是液态的,该如何取用呢?2、液体药品的取用。
【投影】液体的取用。
【指导实验】巡回观察,纠正学生的划漏之处。
【学生活动】①认识取用液体的仪器观察图示,找出取用液体时的“三个要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如火焰的变化、颜色的变化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实验室是怎样的吗?”“你们觉得实验室里都有哪些仪器和药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和实验仪器的图片,让学生对实验室环境有初步了解。
3.合作交流: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评价: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进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彼此的成长。
3.教师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及时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
2.课堂导入:教师可以以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情景模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操作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二)问题导向
1.问题设计: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正确穿戴实验服、如何使用实验仪器等。
2.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和基本操作方法,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3.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如何正确取用药品、如何进行混合、加热等操作,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练习。
2.问题引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等。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如试管、滴管、量筒、药品柜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安全手册等辅助教学资料,以及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
此外,还需强调学生着装要求,确保其在进行实验时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
通过这种着装规定的实行,有助于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在实验室中,学生必须穿着实验服,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到衣物上,同时也能保护学生免受热、冷、电等危险因素的伤害。
实验服应具有抗腐蚀性,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酸碱实验等时遭受到腐蚀。
同时,佩戴适当的鞋子也十分关键,通常要求鞋头能够封闭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这能保护学生的脚部不受到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也能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此外,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应保持清洁,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污染源影响实验结果。
在每次实验后,学生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面、清理用过的器材等。
只有当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学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实验效果的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着装要求和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有序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实验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或实验将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安全措施以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3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安全规范。
2.学会使用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器材。
3.观察、记录和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思维。
二、教学重点1.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安全规范。
2.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器材。
三、教学难点1.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实验设计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器材。
3.相关化学实验的实验导则。
4.相关化学实验的化学药品和试剂。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描述。
2.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第二步:引入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安全规范1.通过PPT演示的方式,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如试剂瓶、量筒、烧杯等。
2.强调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如正确佩戴实验服、戴眼镜、系好头发等。
第三步:学习使用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器材1.分组让学生亲自操作并学会使用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器材。
2.强调正确使用器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观察、记录和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1.让学生观察指导教师进行的化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2.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第五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思维1.让学生分组设计一项简单的化学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2.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正确操作方法。
第六步:总结和归纳1.汇总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了解和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和亲身操作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安全规范。
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思维。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仔细操作,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性。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7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7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②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②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药品的取用。
教学过程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
2、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②也不能随意丢弃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药品的取用取用原则:不触,不闻,不尝;节约药品;用剩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镊子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药匙或纸槽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注意事项:①瓶塞要倒放(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②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地倒(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应该缓慢的倾倒);③标签应向着手(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④用完后应立刻盖紧塞,放回原处,签向外(防止药液挥发或吸水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变化,防止药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变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组成和设备。
2. 了解常用的实验室用品及其用途。
3. 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 化学实验室的组成和设备。
2. 常用的实验室用品及其用途。
3.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 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听、说、演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引入话题。
2. 让学生回忆以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介绍实验时的设备、用品。
3. 学生讨论实验室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
二、讲解内容(20分钟)1. 化学实验室的组成和设备:示范板书,介绍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实验台等实验设备。
2. 常用实验室用品及其用途:玻璃器皿(三角瓶、锥形瓶、量筒、分液漏斗等)、蒸发皿、烧杯、试管、移液器、研钵、研针等实验用品。
3. 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三、教师演示(20分钟)1. 演示使用常用实验用品的方法。
2. 介绍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操作前先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讲解。
2. 教师在侧边指导学生操作。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
2. 课后作业:回收一个常用的实验器皿,搜集相关实验安全知识。
板书设计:化学实验室的组成和设备1. 光谱仪2. 气相色谱仪3. 电子显微镜4. 电化学工作站5. 实验台常用实验室用品及其用途1. 玻璃器皿:三角瓶、锥形瓶、量筒、分液漏斗等2. 实验用品:蒸发皿、烧杯、试管、移液器、研钵、研针等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实验前先阅读实验指导书。
2. 手套、护目镜等必要的安全装备不可少。
3. 注意化学品的危险性,严禁私自取用、储存。
4. 注意电源电压、电流大小,防止电击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目标明确,内容有针对性,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组成和设备,掌握实验用品及其用途,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常用实验设备和安全规范;2.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倾注、加热等;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4.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二、教学重点1.实验室常用设备和安全规范;2.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的培养;2.学生安全意识的引导和强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你们知道化学实验室里有哪些常用的实验设备吗?你们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规范?”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通过使用投影仪或白板,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并解释其用途和相关注意事项。
同时,引导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常见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洗眼器、紧急出口等。
然后,老师介绍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倾注、加热等,并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烧伤、碰撞等。
3. 实验观察和记录(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设备,注意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鼓励学生提问、探索,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回答。
4.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老师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通过讨论,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5. 实验安全总结(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强调学生进行实验时的安全意识和责任。
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并强调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常用设备和安全规范,以及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 教材分析《走进化学实验室》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实验存在恐惧心理,认为化学实验复杂、危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
2.难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室仪器模型、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
2.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化学知识,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这些知识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室仪器模型,介绍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并讲解这些仪器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如如何正确取用药品、如何进行混合、加热等基本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3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3篇)教案一:《走进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安全与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室基本规则与安全知识(1)实验室守则(2)实验室安全标志(3)实验室急救常识2. 基本实验操作(1)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清洗(2)酒精灯的使用(3)试管夹、滴定管、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实验室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室的安全和基本操作。
2. 实验室基本规则与安全知识(1)实验室守则a. 进入实验室要穿实验服,戴实验帽。
b. 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实验仪器。
c. 不得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打闹。
d. 不得私拉乱接电源和仪器设备。
(2)实验室安全标志展示实验室安全标志,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各种标志。
(3)实验室急救常识a. 烫伤的处理方法b. 切割伤的处理方法c. 化学品溅入眼睛的处理方法3. 基本实验操作(1)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清洗a. 示范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b. 指导学生进行玻璃仪器的清洗。
(2)酒精灯的使用a. 介绍酒精灯的结构。
b. 示范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c. 强调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3)试管夹、滴定管、量筒等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a. 介绍各种实验仪器的用途。
b. 示范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c.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四、课后作业1. 列出实验室守则,并说明其重要性。
2. 描述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标志。
3. 总结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并举例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docx

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试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 •识记常见仪器的名称、主要用途等。
2.初步学会初中要求的基本实验操作。
【学习过程】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而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你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来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板书课题〉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认识化学实验室〈师〉下面我们就去参观实验室,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看完之后请同学们认真地记下来,看谁观察认真、仔细。
(1) 实验室中的电源、灭火器在哪儿?安全通道在哪儿?(2) 排气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作用?(3) 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生〉在师带领下,学生有秩序地参观实验室,然后按分组情况各归各位,并选派组中代表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师〉结合墙上的张贴物,请同学们看课本的18页的图1-24, 请一学生高声读出安全规则。
〈师〉走进了实验室,我们就要学做实验探索科学知识,那我们在初中阶段都常用哪些仪器呢?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看附录Io 〈生〉利用组中同学互相提问的方式来识记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
〈师〉出示常用仪器,组中同学利用抢答方式说出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基本功表演基本操作问题操作示范想一想学生练习药品的取用1.怎样把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2.如何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3.怎样把粉末状或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师逐一规范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滴管的使用要分专用和普通两种进行说明1.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倒放?2.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1.模仿2.实验13.实验2物质的加热1.怎样点燃和熄灭酒精灯?2.怎样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3.怎样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师逐一规范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在给固体加热时要结合“底高口低说明1.为什么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2.为什么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1.实验32.实验4物质的称和里1.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物质?2.量取15mL水应选用多大规格的量筒?怎样正确读数?师逐一规范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并结合图示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说明1.为什么称量前要调节天平平衡?2.为什么将称量物放在左盘?放反会怎样?3.俯视或仰视读数会造成什么误差?实验5仪器连接与洗涤及器密性检查1.如何将反应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2.如何保证所连装置不漏气?师逐一规范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特别是引入双空容器,怎样检验?为什么实验前要用洁净的仪器?模仿师操作三、知识巩固〈生〉每小组发放沙子、石子、水等进行模拟练习,采用组长负责制,即一位同学操作,其余同学找错误并互助完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以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视频作为引子,展示实验室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实验操作的兴趣。视频结束后,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吗?在实验室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操作仪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走进化学实验室,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其次,组织小组成员相互评价,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反思与评价,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不断成长,提高综合素质。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实验问题,分享实验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提高方向。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针对每个实验操作,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针对某一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展开讨论,探讨操作要领、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交流、互助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化学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掌握常用仪器的名称及使用。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教学难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而进行实验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去看一看这个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去领略它的神秘风采!二、推进新课[过渡]多媒体展示化学实验室的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同学们知道实验室要遵循哪些规则吗?[投影展示]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图片。
[过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的资料卡片并指导学生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归纳总结]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为保证安全,实验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取用规则。
[演示]实验1-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固体药品取用时的操作要点,并思考这样操作的原因。
[归纳总结][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瓶饮料倒入杯中而不洒落呢?实验室中如何将液体药品倒入试管中?[演示]液体的倾倒,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归纳出操作要点。
[归纳总结]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时的操作要点:“塞倒放、口挨口、签向手、要放回”。
[讨论交流]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讨论并解答教材第19页提出的4个问题。
[归纳总结]①细口瓶的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药品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
②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地倒,可以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2024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2024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安全常识。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
(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严谨、细致、客观、合作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常识。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实验探究方法。
2. 教学难点:(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化学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化学实验的了解和期待。
2.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常识(1)讲解化学实验室规则1. 实验室纪律:保持安静、遵守实验顺序、不随意操作实验设备。
2. 实验室安全:穿戴实验服、戴防护眼镜、佩戴手套、不接触腐蚀性化学品。
3. 实验室卫生:保持实验室整洁、不乱扔垃圾、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器材。
(2)化学实验室安全常识1. 防止火灾:不使用明火、不乱拉电源线、不使用易燃物品。
2. 防止爆炸:不随意混合化学品、不使用破损的实验器材。
3. 防止中毒:不品尝化学品、不闻气体、不直接接触化学品。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验室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忽视安全的危害。
3.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1)实验仪器认识1. 常用实验仪器:烧杯、试管、量筒、酒精灯、滴定管等。
2. 仪器使用方法:讲解各个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演示1. 基本操作:如量取、加热、滴定等。
2. 演示实验:如制备氧气、测定溶液浓度等。
(3)学生分组实验1.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2. 教师指导,纠正操作错误,提高实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目标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4. 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案重点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难点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准备学生:预习教科书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时安排4课时。
教案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所以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1 / 8首先去认识一些常用仪器吧!二、新课教案常用仪器的分类。
常用仪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常用仪器(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用仪器(存放药品的):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几种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1. 试管(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溶解少量固体。
③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②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 试管夹(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 烧杯(烧瓶、锥形瓶)(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①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②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4. 酒精灯(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一查二看三禁止):①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温度)。
②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汽易引起爆炸)。
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④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嘴吹熄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防止气2 / 8流将火焰压入灯内)。
⑥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 玻璃棒(1)用途:搅拌(加快溶解速度)、过滤时引流、蘸取少量液体、转移固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6. 胶头滴管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事项(垂直悬空四不能):①使用滴管时应垂直悬空在容器正上方,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放。
③用过的滴管不能随意丢弃在实验台上,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不用冲洗)。
7. 量筒(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
(2)注意事项:①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
②量筒底无“0”刻度。
③不能加热。
④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
8. 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1)用途: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9. 蒸发皿(1)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2)注意事项: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三、课堂小结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这是我们今后做实验的基础。
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一些常用仪器,了解了它们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今天,让我们走进实验室,了解一些化学药品,掌握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
3 / 8二、新课教案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化学实验室图片(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去),认识常用药品,了解实验室守则,学习一些简单实验,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1. 固体药品的取用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让学生观看实验,然后提出问题:①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②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8~19页,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①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
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 液体药品的取用提出问题:①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②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联想与启示:回忆日常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结合教科书第19页液体的倾倒,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图1-25,思考、探讨下列问题:(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地倒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学生思考后教师明晰:(1)细口瓶的塞子倒放在桌面上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塞被污染后再污染试剂瓶中的溶液。
(2)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且缓慢地倒的目的是避免试剂流到试管外。
(3)手拿细口瓶倾倒时,贴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不慎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某些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与空气中4 / 8的某些成分反应或挥发到空气中,同时打开多个试剂瓶后还容易盖错瓶塞。
放回原处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使用时便于寻找。
3. 量筒的使用提出问题:①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②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结合教科书第19页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否则,读数不准确。
4. 滴管的使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0页内容,然后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②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学生归纳、总结:①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
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
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
实验1-4(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溶液变为红色)(2)用10 mL量筒量取2 mL稀盐酸,加入实验1-3中盛有碳酸钠粉末(或石灰石)的试管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有大量气体产生)三、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化学药品的使用和量筒、滴管的使用,并做了两个相关实验。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3课时5 / 8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节学习了化学药品的使用,知道了怎样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也知道了怎样使用量筒和滴管。
今天,我们就学习对物质的加热。
二、新课教案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实验主要使用什么仪器呢?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提出问题①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②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③怎样熄灭酒精灯?(2)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0~21页相关内容,观察图1-28、图1-29,回答问题。
(3)归纳总结①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②酒精灯火焰的各层温度不一样,最外层温度最高,呈现白色。
由实验1-5可知:处在外焰层的火焰最先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该用外焰。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2. 给物质加热探究: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cm、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
通过实验,结合图1-30,了解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在学生总结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了解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的事项。
(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实验1-6教师指导学生实验1-6,填写表格。
实验内容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蓝色物质逐渐变黑注意:进行给液体加热的训练时,建议用纸板等在距离试管口10 cm左右位置遮6 / 8挡,以防液体喷出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