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国庆作业强化测试(学生版)

合集下载

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历史

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历史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十月联考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颁布“铸刑书”,此举遭到晋国保守贵族叔向的指责,批评他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

公元前513年,晋国也颁布“铸刑鼎”。

上述现象表明春秋晚期2.西汉思想家陆贾在《新语》中指出:“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

”陆贾的上述思想3.表1不同历史人物对历史上某一赋税制度(措施)的评价表1评价的是4.(宋代)岳州知州指出:“(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

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

”宋高宗采纳户部意见:“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难(不应)许人请射。

”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5.朱元璋对能力、品性都很出众的“老人”进行授官,改变他们半民半公的尴尬身份,成为大明朝的正式“公务员”,光宗耀祖。

如: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老人”陈原九被任命为松江知府。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徽州歙县“老人”胡伯顺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材料表明朱元璋重视6.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内,清政府对中外条约的认识是“照会该夷,申以盟誓”,且认为只有在两国连年构兵导致相互失信,为停战议和、避免猜疑,须“立条约以坚其信”。

高三上学期国庆假期作业(一)历史试题

高三上学期国庆假期作业(一)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国庆假期作业(一)1.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巴黎公社期间2.对于“大跃进”,苏联开始热情支持和赞扬,后来逐渐冷静下来。

对于人民公社,苏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并一直保持沉默。

由于担心中国的做法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苏共二十一大间接地对中共提出批评。

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苏联反对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B.苏联不希望斯大林模式弊端再次在中国上演C.苏联担心中国名为“超英赶美”实为赶超苏联D.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大大刺激了苏联3.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4.“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

”这次事件是指A.朝鲜战争B.古巴危机C.越南战争D.柏林危机5. 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上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6.明清时期,苏州既是物货所出之地,又是物货所聚之地,盛产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所产物品输往全国乃至海外。

同时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食粮等,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频繁、广泛的联系。

据材料可知A.全国性中心市场形成B.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7.一般情况下,雅典妇女被称为aste,意为城市妇女,在政治地位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犯罪公民(asots)相近。

高二年级文科班国庆长假历史作业

高二年级文科班国庆长假历史作业

高二年级文科班国庆长假历史作业1、2012年9月,人民网《秦统一2233年祭》一文认为:“制度创新的核心价值在于权益的分配,秦始皇所创新制,创建了一套系统的国家制度,行政(丞相)、军事(太尉)、监察(御史大夫)三权分立的制衡管理机制具有中国特色,影响深远。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二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1)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确立了怎样的官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理解。

2、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毕业班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毕业班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2024届湛江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历史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并且强调以法治官察官,主张“明法以制大臣之威”“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促使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是A.官僚制度B.军功爵制C.宗法制度D.世卿制度2.秦及汉初官府规定了禾穗、原粮与成品粮之间的折合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谷物形态与种类,创制出“四大一小”谷物计量体系。

其中,“四大”为专用大量,包括禾量、粟量、稻量、麦量;“一小”为标准量器或通用量器,即米量。

该谷物计量体系的确立A.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B.加剧了田租征收复杂程度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反映了粮食管理能力提升3.公元837年,平卢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吴降为其夫人李氏撰写墓志铭:“长庆二年,我登进士。

与君婚姻,情若鱼水。

一从薄宦,四任俸微。

惭我无食,劳君典(典当)衣。

”该墓志铭可用于研究唐朝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B.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C.中原地区丧葬习俗D.藩镇割据对社会的危害1.宋辽金时期是二十四孝故事图定型普及的时期,很多墓葬中有各种形式的孝子故事,如河南尉氏县张氏镇宋墓和山西闻喜寺底村金墓出土的田真哭荆图。

高一历史国庆假期作业(二).

高一历史国庆假期作业(二).

高一历史国庆假期作业(二)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隋朝②它是秦汉以来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弱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北宋实行文臣做地方官的制度,其主要积极意义是A、提高了官员的素质B、增强了政府的职能C、防止了武将割据的重演D、减轻了人民的负担3、我国自秦汉到元朝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③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④政治制度日益趋向民主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黄宗羲对罢丞相之事A、完全赞同B、完全否定C、基本赞同D、不置可否5、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太祖时期开始创立B、明成祖时期正式确立C、明宣宗时取得票拟权D、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6、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打开中国大门B、保护鸦片贸易C、割占中国领土D、争取外交平等8、《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不包括A、广州B、福州C、上海D、南京9、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C、清政府立场摇摆、屈服妥协D、作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10、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A、国内主要阶级地位的转变B、社会性质的转变C、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D、革命性质的转变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西汉前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隋唐时期宰相上朝也有座位。

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国庆作业含答案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国庆作业含答案

2017-2018上信丰中学高三历史国庆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2.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的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3。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4.“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家庭经营5。

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赀少者的田租,或假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假犁牛贷种食给贫民.如《汉书》载,绥和二年(前7年)诏:“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B.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C.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6.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高三上学期国庆假期作业(二)历史试题

高三上学期国庆假期作业(二)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国庆假期作业(二)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 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

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2.作家张贤亮称:“经过1960年全国范围的大饥馑和《资本论》的启发,我的思想已开始有所觉悟,饿死了上千万老百姓的社会叫什么“社会主义”?!认识到错的不是我而是当局,这点我已写进了小说《我的菩提树》。

”这可以佐证A.“文革”时期对人性和自尊的践踏B.社会主义运动受挫C.三年困难时期的天灾人祸D.阶级矛盾空前尖锐3.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

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4.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

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

”该画作A.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B.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C.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D.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5.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

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

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老子认为“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孟子主张君主“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由此可知,两者都( )A.认同德主刑辅B.主张顺应民意C.代表平民利益D.具有辩证意识2、两汉时期的玉璧,大多出土于大型墓葬特别是诸侯王及其家族墓中。

据考古发现,西汉早中期的墓葬普遍随葬玉璧,但西汉晚期,随葬玉璧的数量减少,出土玉璧的墓葬占比也明显下降。

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晚期( )A.地方豪强大族控制政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C.休养生息政策影响深远D.诸侯王的实力衰微3、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农民起义不断,诏“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到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

这表明,北魏( )A.监察体制成熟B.汉化程度较高C.重视地方治理D.官员考核严谨4、朱熹盛赞并为之作跋的《程董二先生学则》规定:“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

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

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

”每条之下均提出具体要求,如“读书必专一”要求:“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相呼必以齿”要求:“年长倍者以丈,十年长者以兄,年相若以字,勿以尔汝。

书问称谓亦如之。

”该学则( )A.旨在引导学生考取功名B.说明文人社会地位提高C.表明程朱理学正式形成D.重在规范言行提高修养5、隆庆四年(1570年),文渊阁大学士高拱上奏道,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北方的蓟,辽、山、陕等边疆地区“有司虽有牧民之官,实有疆场之责,乃官其地者,非杂流则迁谪”建议“今后各边有司,必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者除补”。

此建议被中央采纳。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边官晋升机会增多B.边疆治理力度加大C.改土归流趋于式微D.内阁地位明显提高6、在1871—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遗址发现于长江中游地区,其早期墓葬中女性的随葬品以锥器、装饰品居多,男性则多随葬石斧等生产工具。

锥器是从事家庭手工劳动的重要器具,而石斧作为重要的砍砸器则主要用于采集、砍伐、切割肉类等大体力劳动。

这说明当时( )A.妇女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B.小农经济的雏形已经出现C.社会劳动中已经出现分工D.手工业已成为独立的部门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

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

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3、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令自己的家族发源地南阳撰写地方风俗历史,主要记载“耆旧节士”“名德先贤”。

不久,沛、三辅地区和光武帝家族的早期活动区域鲁、庐江也兴起修撰郡国书的风气。

据此可知,光武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B.尊重地方历史传承C.安抚地方豪强势力D.彰显皇帝统治权威4、据史料记载,北魏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与布两种形式;而同一时期的南朝,政府已转向以铜钱为主要的征税形式。

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比较明显C.北方社会分裂局势动荡D.南北方商品经济水平存在差异5、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

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地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

这些做法( )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6、下表是唐代部分官员出身情况。

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练习国庆作业(一)(含解析)

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练习国庆作业(一)(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练习国庆作业(一)(含解析)一、选择题1。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A、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B、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D、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答案】C【解析】孔子针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根本意图”的要求,排除;孔子是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而不只是为恢复周王室的统治,排除B项;孔子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项、点睛: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

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人A、儒家、墨家、法家B、道家、墨家、法家C、墨家、儒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依照材料“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强调社会等级制度与规范,故①是儒家思想,“强本节用"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故②是墨家思想,“严而少恩"“正君臣上下之分”强调君主的权势与威严,故③是法家思想,选择A项符合题意。

3、《孙子兵法》强调,关于战争“明主虑之,良将修之。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又说“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这说明A、先秦兵家反对不义战争B、先秦军事理论趋于成熟C。

春秋时期兼并战争頻繁D。

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答案】D【解析】依照题意,题目强调的是兵家关于战争和用兵的思想,并未提到对不义战争的看法,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先秦时期兵家的思想,并未进行比较或看出此时的军事理论趋于成熟,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兵家思想,并未提到此时的社会背景,故C项错误;依照题目中“明主虑之,良将修之”、“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得出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故D项正确。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练习高三历史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1工业革命前的世界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23年10月17日,中国邮政发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种邮票一套4枚。

图案名称分别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该组邮票对应的研究主题是()A. 古人类的起源B. 中华文明探源C. 青铜文明灿烂D. 农耕技术成熟2. 战国时期《商君书》中“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的记载可以直接佐证秦国()A. 户籍制度的实施B. 百姓赋税负担沉重C. 井田制逐步瓦解D. 民间实行什伍连坐3. 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始建于西汉的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东汉的江苏洪泽古灌区、唐代的山西霍泉灌溉工程、五代时期的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

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②我国灌溉工程遗产分布广泛类型丰富③入遗推动了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传承④应该全力挖掘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两汉至宋朝,官员或百姓外出均须使用通关凭证“过所”。

如图呈现了两汉时期“过所”的勘发程序。

它体现出汉朝( )①“过所”制度流程清晰规范②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③乡啬夫与郡县长官相互牵制④基层组织管理分工明确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 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

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字记录“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诗”。

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A. 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B. 推动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C. 以程朱理学解释作答题标准D. 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6. 以下为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中枢机构演变示意图,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②④D. ②③①④7. 康熙时期设置巡台御史制度,都察院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兼管文化教育。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2.表1反映出当时表1郑、鲁两国不经天子同意,互换枋、许两地,天子默周桓王五年(前715年)许。

周桓王八年(前712年)周王室以王畿内十二邑作为交换,取田于郑。

晋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夺鄇邑的田地,经过晋侯调解,周简王六年(前580年)郤至承认鄇田为王室所有。

A.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B.分封宗法制度彻底崩溃C.土地国有原则遭到破坏D.兼并土地现象日益严重3.东汉末年,曹操面对军阀之间征战不断的局面时说:“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承此思想,他采取了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目的的政策。

据此推知,曹操执政注重A.德辅刑主B.戒奢从简C.礼法并重D.轻徭薄赋4.明代中后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在纹饰设计中不再以“官样”为模仿对象,而是从日常生活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装饰市民阶层所喜爱的图案、纹样。

如《长物志》中所描述的案几(瓷器)“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古制荡然”。

据此可知,明朝中后期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B.手工业产品渐趋雅俗共赏C.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手工业D.传统审美观念基本被抛弃5.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6.在《天津条约》签订前,中国内地的商品流通是“逢关纳税,遇卡抽厘”洋货洋商也不能例外。

河南武郊学校高三上学期历史周练强化卷历史试题6Word版含解析

河南武郊学校高三上学期历史周练强化卷历史试题6Word版含解析

1.1983年,有报纸在评论人们的穿着时说:“西服没有用领肩熨压机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

而且……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口上的商标,脚上还赫然一双布鞋。

”下列对材料所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改革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保守B.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C.西式服装遭到人们的普遍抵制D.传统观念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行2.1985年1月,国务院17号文件规定:“国营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由供需双方自由议定,国家不加干涉。

”此规定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废除B.国营企业开始走向私有化C.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扩大D.企业改革带来了经营混乱3.据记载,1984年全民经商热席卷全国,人们之间的问候语从“你吃了吗”变成“你下海了吗”,在北方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

”下列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完全取代B.对外开放激发了国民的经商热情C.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反映D.经济改革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4.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

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

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5.下边卡片摘编自《〈政府工作报告〉30年词汇变迁看中国社会发展》,从这些关键词汇变迁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A.改革在曲折中前进B.经济建设遭遇瓶颈C.民生与发展并重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6.“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贵阳市2023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质量监测试卷历史2023年11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学记》指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论语》也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上述教育理念在先秦时期A.有较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B.指导了基层教育的实践C.具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D.体现儒家思想主流地位2.“月令”西汉《四时月令诏条》中有“禁止伐木”“毋杀孩虫”“毋麑(幼兽)”“毋卵”“毋焚山林”等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A.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B.佛教思想的影响C.用养结合的生态观念D.尊崇儒术的践行3.南朝时期,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则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的南移B.政局混乱的加剧C.赋税制度的改革D.社会经济的发展4.宋初,由皇帝直接颁布并不经过中书门下审议的“内降”诏令较少,仁宗、神宗时期“内降”激增。

徽宗明诏,“中外官司辄敢申明冲改御笔处分者,以大不恭(十恶罪之一)论”,有司“但奉行御笔而已”。

这A.体现了二府三司体制的崩溃B.埋下了北宋覆亡的隐患C.克服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D.表明了相权结构的调整5.万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自汉以来,(贵州)代多羁縻,未有若我国家收之幅员之内,一视之而树之屏者,……今日之黔,东则楚,西则滇,北则川,南则粤,是腹心而喉咽也。

……帝王何乐与远夷区区争一顺逆者?可以长思矣。

”据此可知,明初贵州建省意在A.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B.消除西南地区割据势力C.构建西南边疆防御体系D.适时调整基层治理手段6.据表1可知,近代仁人志士认为制度变革的最初使命是A.依法治国B.完善法制体系C.立宪强国D.实行民主共和7.表2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迎县统测国庆期间高三历史选择题强化训练(必修一、必修二1—6单元)选择题解题技巧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解题(1)相信直觉,“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一直觉的正确率通常是比较高的。

在审题仔细认真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思考,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的时候,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卷回头检查时,这问号可以提醒你作重点检查。

但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记住一条“别动了,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2)排除干扰,从题目本身出发。

不要和以前做过的题目作无谓的比较,而受以往做过的题目的影响和干扰。

也不要怕不熟悉的背景材料或问题,只要从题目本身出发,按照“三到”、“二审”、“三排除”的方法和步骤去进行判断选择。

现在开始训练,认真审题,紧扣课本,时间紧张,用点心哦!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正中制D.科举制度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4.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5.“(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A.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C.将立法权赋予执政官D.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6.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了财产私有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C.维护奴隶制度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7.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C.1832年的议会改革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8.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

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包括①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②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权力③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④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A.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B.国家权力相互平等与制衡C.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D.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10.“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

”文中的“今日”最有可能是A.《南京条约》签订之际B.《马关条约》签订之后C.八国联军侵华之时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11.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问题》中说:“一旦怯懦温和的中国人的热情被激发,也可能变成世界上最轻率的赌徒。

”这里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3.“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14.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该词所反映的历史阶段是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5.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6.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1个B.2个C.3个D.4个17.《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和“战争”是分别是指A.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B.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C.十月革命、三年国内战争D.二月革命、十月革命18.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19.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C.特点D.评价20.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

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1.“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

”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于A.20世纪7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末C.20世纪90年代初D.21世纪初22.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

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是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持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24.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出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美国强权政治完全操纵国际政治格局25.《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

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

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26.《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27.《吕氏春秋》中记载的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在此神农指出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废除井田制的必要性D.自然经济的优越性28.今年6月19日瑞典公主大婚,皇室送给各国要人的尊贵国礼是来自中国唐山的陶瓷制品。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B.宋代民窑超过官窑,处于瓷器生产的主导地位C.唐朝越窑生产的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D.清朝前期瓷器只能通过广州销往国外29.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

”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30.据《张居正集》(第三册卷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A.重农抑商B.重商抑农C.扶持商业D.农商并重31.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达·伽马C.哥伦布、迪亚十D.迪亚士、麦哲伦32.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