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的内涵及国外运动的发展

合集下载

民粹主义通俗理解

民粹主义通俗理解

民粹主义通俗理解
民粹主义是近年来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概念。

它指的是一种以民众利益为中心的政治思想,强调政府应该代表民众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政治精英或寡头利益。

民粹主义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视为右翼保守主义的一个子集,但也有左翼民族主义的例子。

民粹主义者常常声称代表“普通人”的利益,对现有制度的挑战和抗议行动。

对于拥有较低收入和较少政治权力的人们,民粹主义常常非常具有吸引力。

他们常常会批判少数精英统治,并主张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来打破精英的垄断。

然而,与其它政治主义相同,民粹主义也有它自身的弱点。

一方面,不同的民粹主义政治团体往往代表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益,他们常常在争取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另一方面,民粹主义者通常很少提供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方案,而更多是以简单粗暴的口号和党徽来代替。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他们在执政后难以实现其承诺。

对于民粹主义的赞成者和反对者来说,只有理解其核心意识,并掌握其优缺点,才能为我们之后的政治决策提供更好的方向。

而对于一般公众而言,应该了解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其背后的意图,将具体问题与政治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为自己和社会的利益发声,并向高层发声与对话,以推动社会更为和谐的发展。

民粹主义的概念及倾向

民粹主义的概念及倾向
再 百 11 4 7
再次 ,民粹主义常常借助于某种公共事件 ,在对公共事件的分析中把情绪宣泄在对 权威 的批 评 上 。打着 “ 人 民群众 是历 史 的创造 者 ” 口号 ,大兴 民粹 主义 之实 。民粹 主义 肯定 了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整合 了弱势群体的力量而制衡 了 日 益强大的资本 、权力的 力量 ,在保持社会均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是很 明显的,它激
发 了 民众 的非 理性 情 绪 ,影 响 了社 会秩 序 ,干 扰 了政 府 的正 常决 策 ,等等 。
( 摘自 《 福建行政 学院学报》2 0 1 7 年第 1 期 ,原文题 为 《 论新媒体公共领域 中的民 粹主 义》 ,郭彩 霞/ 文 ,作者 单位 :福 建 省委 党校科 社 与政 治 学教 研 部 )

中 ,谁 能 获得 基 层 选 民 的选 票支 持 ,谁 就 有 当选 执 政 的机 会 。所 以 ,角逐 权 力 的 政 客 们 ,必然 要 去迎 合 选 民 ,或 者 提 出诸 多 “ 空 头支 票 ” ,或者 提 出 激化 矛盾 、撕裂 社 会 的
政 治 议题 ,导致 民粹 主 义 的极 端 主 张 泛 滥成 灾 。三 是 批判 性 ,民粹 主 义对 不 合 理 的社 会 现 象进 行 尖 锐 的批 评 ,对社 会 发 展 有 一定 镜 像 意 义 。其 批 判 的 问题 十分 广 泛 ,包 括
资本寡头攫取超额利润 、代议政治 的僵化失灵 、官僚体制 的无效率等 。四是合 法性 , 与 传 统 的革 命 党 人 不 同 ,现 代 的 民粹 主 义 主 张 合 法 的 “ 议 会 道路 ” ,通 过 选 举 走 进 政。
( 摘自 《 人 民论 坛 ・ 学术 前 沿》 2 0 1 6 年第1 0 期 ,原 文 题 为 《 当代 世 界 的 民粹 主 义 : 四种 类型 》 ,郭 正林 、李镇 超 / 文 ,作 者 单 位 :香 港 中联 办深 圳培 训调 研 中心 )

民粹主义与俄国革命

民粹主义与俄国革命

民粹主义与俄国革命本文将从民粹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俄国革命,并举出5个例子来说明民粹主义在俄国革命中发挥的作用。

一、民粹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关系民粹主义(Populism)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俄罗斯的一种政治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彼得·库尔切金、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布拉特尼科夫等。

民粹主义思想主张通过强制削弱官僚制度和土地贵族的权利,达到农民自治和消费公共财政的目标。

在19世纪末,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低迷,社会动荡不安。

民粹主义思想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为广大农民宣扬平等、自由的思想,带来了一丝指引未来的希望。

随着时代的推移,民粹主义思想在理论水平上不断发展,形成了“革命民粹主义”和“人道民粹主义”两种思想。

其中,“革命民粹主义”提出要推翻沙皇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并将农民和工人作为革命的中心力量,将俄国的革命引向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接着,在1917年的俄国革命中,民粹主义派别成为了推动整个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

秋天的十月革命胜利后,民粹主义派别在政治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地方层面实现了局部的农民自治,形成了农村共产主义社区,从而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民粹主义在俄国的例子1.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俄国革命的指导者之一,他提出的积极和消极独立战略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普列汉诺夫最早是推崇激进人民民主主义思想的文学家。

在1898年创立了“解放劳动组织”,发动了俄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

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派别,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是带领农民推翻沙皇政府的最坚实的基础力量。

为此,普列汉诺夫主张工人必须在实现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同时,将劳工投票权延伸到所有的成年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会化生产中,引导工人走向社会主义。

总之,普列汉诺夫主张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发展革命,并不断推动革命的深入。

2. 1905年革命1905年革命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革命的新阶段,它是俄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

对民粹主义的认识

对民粹主义的认识

对民粹主义的认识民粹主义,这个词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内涵。

民粹主义最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代表的是一种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政治运动。

而如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民粹主义政治,不同的国家民粹主义所代表的政治取向和内涵也大不相同。

对于民粹主义的认识,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定义。

民粹主义的起源由来已久,但通常情况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政治和社会运动。

这种运动代表的是普通百姓的利益而不是精英阶层的利益。

在大多数情况下,民粹主义者倾向于支持保护主义政策,反对全球化、自由贸易、移民和其他被认为是“精英”议程的事物。

而在部分国家,民粹主义者通常抨击传统的政治和经济体系,认为这些体系无法真正地代表普通民众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民粹主义者通常会寻求建立一种新的或者改革现有的制度。

但也有些国家,则是民粹主义者支持扩大现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并进一步实现民主化和市场化。

由于民粹主义以及所代表的政治和社会运动非常复杂和多样化,这种政治趋势也有其优点和缺点。

在一些情况下,民粹主义的提倡者成功地将民间的普遍呼声转化为真正的变革,为普通百姓带来了许多利益。

但是,当民粹主义的所有观念都是关注短期赢利,就会出现损害国家及其人民的情况,因为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经济不可持续,以及存在其他潜在的社会问题。

另外,民粹主义也容易被操纵成一个极端的政治工具。

民粹主义者通常抨击所谓的“精英”,并突出自己代表普通人,但是,当民粹主义者真的获得权力和影响力时,他们的行动和措辞容易变得高调、激进,也会排除所有其他声音。

如果一旦失去控制,民粹主义可能成功地削弱了民主制度的基础,产生了一种民主大众主义,这在后果上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在我们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趋势的复杂性。

我们既需要掌握民粹主义的本质特征,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民粹主义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地去审视任何民粹主义者的观点,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应对这一趋势,确保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实现平稳和可持续的发展。

民粹主义的名词解释

民粹主义的名词解释

民粹主义的名词解释民粹主义是当代政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着广泛的含义和解读。

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最初是指捍卫普通民众利益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政治运动。

然而,如今,民粹主义的意义已经扩展,并且具有突破性的冲击力,引起了学者、政治家以及公众广泛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民粹主义这一复杂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其核心概念和主要特征。

首先,民粹主义强调代表性和直接民主的原则。

它主张政府应该回归人民,并通过人民的直接参与来决定国家事务。

这一理念使得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模式中的专制主义和官僚主义产生了冲突。

其次,民粹主义在政治上强调民众的意志和利益应该占主导地位。

民粹主义政治家常常以民意为核心,承诺为普通民众争取更好的生活和权益。

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一些群体感受到了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对传统政治精英的失望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从而催生了民粹主义的兴起。

此外,与其他政治运动不同,民粹主义常常具有排外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色彩。

一些民粹主义者利用国家认同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将外来群体和国际贸易等因素视为威胁。

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常常带有情绪化和根深蒂固的情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分裂和紧张。

然而,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变种。

例如,欧洲国家中的民粹主义多数集中在右翼政治运动,强调民族主义和反移民的立场。

而在拉丁美洲,民粹主义则更多关注社会主义和社会经济问题,并与反贪腐、反不平等等议题紧密结合。

此外,在亚洲和非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民粹主义类型,其表现形式与地区文化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民粹主义的兴起和流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辩论。

有人认为民粹主义是对现行政治体系的一种批判和回应,反映了人民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渴望。

他们认为,政府应当倾听民众的呼声,并采取措施解决现有体制中存在的不平等和问题。

然而,也有人将民粹主义视为一种危险的政治力量,它可能对民主制度产生不利影响。

他们担心,民粹主义政府可能过度集中权力,削弱独立的司法机构和媒体自由,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民主退步。

西方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及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西方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及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2020-04-29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9CKS010)作者简介:王东红,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孙雪菲,女,辽宁抚顺人,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讲师,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西方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及其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王东红1,孙雪菲1,2(1.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01)摘要:西方民粹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缺陷,其内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政府社会责任缺失、难民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矛盾集聚升级,引发了普遍的治理恐慌,为缓和矛盾、维护统治,一种由统治阶级所主导的带有“孤立、排外、分离”特征的民粹主义运动再度兴起,其表现为政治上的极端民族主义、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它将会短期助长逆全球化的势头,为霸权主义卷土重来提供可能性并危及世界稳定与安全,但它并不是历史的主流,不能改变世界各国同中国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民粹主义;资本主义制度;逆全球化中图分类号:D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0)05-0008-07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严重受挫。

为了摆脱困境,西方国家在努力寻找各种救世良方,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多边主义、科技本位等思潮此起彼伏,其中民粹主义也在各种观点和思想博弈中再度崛起。

一、西方民粹主义的表现民粹主义(populism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opulus,可译为平民主义、大众主义、人民主义,它被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政治思想传统与一种特别的政治运动和统治形式。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作者:肖青青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4期[摘要]民粹主义从产生之初就饱受争议。

虽然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理论创新却非常困难。

从民粹主义实践历史来说,它都失败了,既有内在的矛盾,也有现实的压迫,但民粹主义并没有消亡。

本文就是基于民粹主义的历史实践而对民粹主义所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所作的思考。

[关键词]民粹主义卢梭人民危机感[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014-02民粹主义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跨越两个世纪,期间既经历了如火如荼、一呼百应的兴盛局面,也有过备受批判、人人避之不及的冷淡时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粹主义又大有复兴之势,欧洲的反对欧盟运动和对福利国家的争论、北美的党派竞争、拉美的复兴经济举措以及中国台湾的民主选举中,无不飘荡着民粹主义的身影。

一、“民粹主义”概念辨析“民粹主义”的定义一直模糊不清,许多学者都试图对它下定义却难以概括出它特有的属性,因此大部分民粹主义研究者(如保罗.塔格特、加文.基钦、玛格丽特·卡农范等)或者从诸多政治运动中来提炼出它的核心思想,或者将其细分成诸多流派。

一般说来,现代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强调平民大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从字面上来看,“民粹”一般认为指的是部分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出于对“人民的崇拜”而将人民视为“精粹”,即“以民为粹”。

民粹派将“人民崇拜”作为基本的信仰,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创造力属于人民,崇尚人民的力量、智慧和品格,他们坚信“在人民中保存着真正生活的秘密”,“在人民中潜藏着社会真理”,“人民是真理的支柱”①。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

论民粹主义,因为他们看到很多民粹主义研究者将这
个标签贴在毛泽东同志身上。 第二,民粹主义悬而未决论,大多数从学术角度展开 讨论的研究者对一些论断一般都比较谨慎,基本都留 有余地,认为相当多的问题还有待讨论。 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民粹主义发展的基本径路与特 点将是充满争议而又浩瀚的学理工程,本文在此只能 根据第一部分总结与归纳的民粹主义的基本特征来大 致识别民粹主义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表现形式,进 而大致梳理民粹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延续、流变及 其特点。
网络民粹主义对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争议的重要发展在
于,广大网民为代表的大众借助网络形式形成巨大网络舆 论,其影响力逐步压过政府机构与官员、传统主流媒体、 社会精英与知识分子。网络民粹主义行动主体许多是高度 情绪化的“草根”民众。这股力量虽未形成比较成系统的 理论,也没有形成成系统和规模化的领导与组织体系,离 社会运动可能还是比较远的,但是是远不能忽视的。例如 在最近几年的网络事件中,网民已经不再仅限于发表带有 民粹主义色彩的言论,而是逐步形成网下自发的行动,以 致线上线下互动,增强社会影响力。例如2005年“网络反 日与反日大游行”,2008年的“抵制家乐福”行动中,我 们大致可以看出网络民粹主义的基本运作以及网络民粹主 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而在2009年的邓玉娇事件进行过程 中,各路学者、记者、网民自发组成“后援团”、“公民 观察团”等组织前往事发当地发起“营救行动”,而不顾 现有的各级政府机构、司法系统与主流媒体的努力。
集团”的操纵本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国家的作用。
不过,它基本上还是靠这样一种政策来展开的,这种 政策的基础是由一种巧妙的恩赐制度所巩固的领导人 的个人感召力和对他个人的效忠。民粹主义的意识形 态是道德的、感情的和反理智的,而其纲领也是非特 定的。它认为社会区分为有权力的群众与反对群众的 有势力的小集团。但是,阶级冲突的思想并不是民粹 主义宣传的内容。它所颂扬的是作为群众保护者的领 导人的作用。这样一种政治战略与其说是民粹主义还 不如说是个人至上论,而按这种形式它就与法西斯主 义有某些类似之处和联系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学考试复习资料)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学考试复习资料)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名词解释1.共产主义者同盟:由正义者同盟改组,于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即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

性质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工作取得了胜利,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民粹派:“民粹主义者”按俄文原意是“人民主义者”,当时所谓人们,一般是指农民。

民粹主义产生于俄国19世纪60—70年代,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代表人物: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要组织:“土地与自由党”,1879年发生分裂,分成“民意党”和“土地平分社”。

主要观点:⑴.否认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要性;⑵.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⑶.认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⑷.他们在政治上主张个人恐怖政策。

两面性:客观内容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反对沙皇反封建;理论是空想的反动的。

3.经济派: 鼓吹进行单纯经济斗争,否认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是伯恩斯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库斯柯娃、马丁诺夫公开交出机会主义纲领性文件《信条》。

代表人物:库斯柯娃,普罗柯波维奇,克里切夫斯基,马尔丁诺。

基本错误: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

基本观点:⑴.工人阶级只应进行经济斗争,工人运动的座右铭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出路就是帮助无产阶级进行经济斗争;⑵.反对无产阶级进行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⑶.否认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反对向工人运动灌输社会主义思想,认为工人运动本身就能产生社会主义思想;⑷.否认应当建立独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否认党的领导作用。

4.怎么办:1902年3月,列宁的《怎么办?》一书出版,为布尔什维克奠定了思想基础,完成了从思想上粉碎经济主义。

内容:⑴.揭露了所谓“反教条主义”和“批判自由”的实质,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⑵.批评了“经济派”的自发论,论述了革命理论对于工人运动和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⑶.批判了“经济派”鼓吹只进行单纯经济斗争的改良主义观点,阐明了政治斗争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决定作用。

民粹主义思潮例子

民粹主义思潮例子

民粹主义思潮例子
1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一种按照民众期望或者以民众主流社会观点为基准衡量的政治主张。

民粹主义的思潮可溯源至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其中"民主"就是真实体现民粹主义的最佳示范之一。

2民粹主义思潮例子
1.美国民粹主义:以美国独立宣言为指导,将"民主"视为最为重要的社会制度。

2.英国社会民粹主义:社会变革应以社会均富思想为基础,即贵族应当承担大多数社会责任,其他人应当进行思想自由维护。

3.俄罗斯民粹主义:强调民众权利、保护劳动者和全面发展工业。

4.德国民粹主义:以"统一"和"民主"为指导基调,以实现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自由为努力方向。

3影响
民粹主义思潮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带来的政治变革,一方面提升了民主道路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为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通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政治实践,民粹主义促进了当今社会的改革,也为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4结语
民粹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至18世纪,它将自由维护与民主要求、民主与多元文化、民主和社会平等联系起来,进而影响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和社会发展,成为各国社会改革的重要动力。

欧洲民粹主义及其影响

欧洲民粹主义及其影响

当今欧美政治潮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民粹主义的勃然盛行、翻腾得势。

就欧洲而言,无论英国退出欧盟的公投决定、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的崛起、北欧诸国右翼政党的抬头,还是排外性政党在许多“新欧洲”国家的突进,抑或西班牙激进的左翼政党社会民主力量党、希腊新兴的极左派——左翼激进联盟党的选举表现,都被视为欧洲民粹主义的昭著征兆。

民粹主义在当今西方世界风行天下引起了中国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已有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从论及原初意义上的民粹主义之基本含义开始,总结归纳并略为探讨当今欧洲的民粹主义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可能)影响。

一、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类似于其他很多理论——历史概念、理念或者教义、行动准则,民粹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乃至政策行为信条,包含非常丰富的内涵,具有可变和多样的实在形态,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表现形态。

人们只要对历史和思想史有最粗浅的印象,无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民粹主义:不同时期俄国版的民粹主义、美国版的民粹主义、菲律宾版的民粹主义、越南版的民粹主义、委内瑞拉版的民粹主义、东欧国家版的民粹主义,等等。

民粹主义实可谓“一个游荡世界的幽灵”。

那么到底何谓“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在原初意义上到底意指什么?“民粹”,顾名思义,意指“以民意为精粹”,而“主义”则倾向于将其推至极端化,使之具有二元对立色彩非常浓厚的政治社会观,亦即将社会人为划分为两个彼此敌对的内部少有分化的同质体——“纯粹无暇的人民”和“腐败不堪的精英”,并且相当顽固地认定政治应当是人民之“公意”的表达。

如果按照中国国内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20年前在其理论文章《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重要揭示,可以进一步做出更加细致辨析: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

首先,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

浅论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

浅论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

浅论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在中国社会中开始流行,并且对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民粹主义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力求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的特点和影响。

一、民粹主义的概念民粹主义,原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指的是一种崇尚平民大众,反对精英统治,并强调民众权利和利益的政治倾向。

而在中国,民粹主义指的是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对于民众利益和诉求的关注,以及一种强调平民权利和诉求的社会思潮。

当前的中国社会,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差距扩大以及民众利益受损等问题,使得民粹主义思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愈发蓬勃。

二、民粹主义的特点1. 强调民众利益和诉求民粹主义强调对民众利益和诉求的关注,特别是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关注。

民粹主义者认为社会精英的统治和政策安排带来了社会不公平,使得底层人民的利益受损,因此需要关注和重视这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和诉求。

2. 批判精英统治民粹主义者对于社会精英的统治持批判态度,认为精英们只关心自身利益,忽视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需要逐渐打破这种精英统治,实现更加平等的社会秩序。

3. 威权主义倾向在一些情况下,民粹主义还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威权主义的倾向,即寻求通过强硬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强调领袖的个人魅力和权威性,这与民粹主义本身所倡导的平等和民主理念有所背离。

三、民粹主义的表现形式1. 社会运动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是各种社会运动的兴起。

这些运动往往是由底层民众发起,旨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利,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意愿。

2. 舆论引导在互联网时代,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还表现为在公共舆论中的引导。

一些自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关于民粹主义话题的讨论,有时候还可能衍生出一些极端和极端化的言论和行为。

3. 社会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进入了社会各个层面。

民粹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兴起于哪里

民粹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兴起于哪里

民粹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兴起于哪里本文导读:民粹主义表面上以人民为核心,但实际上是最缺乏公民个人尊严与个人基本权利的观念。

民粹主义者崇拜“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

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但他们又容不得反对派,甚至容不得“旁观者”。

俄国民粹派当年有句名言:“谁不和‘我们’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而对敌人就应该用一切手段加以消灭。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

它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可以把民粹主义定义为一种意识形态,根据这种意识形态,合法性即在人民的意志之中,因此它体现了激进的民主理想。

这种民粹主义对应于直接民主,其特征是民主的极端主义。

民粹主义也是一种政治统治的策略,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它指的是动员平民大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

若从这个角度出发,“民粹主义就只能被理解成一种社会和政治动员,它意味着一种政治行动和政治讨论的趋势。

不能把它界定为一种特殊的政权类型,它也不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各种意识形态的政治风格。

”这种政治政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而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于是,民粹主义又成为“操纵群众的一种特殊的具体方式,是表达其利益的一种手段。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统治集团组织权力的方式,在工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兴的群众的主要政治表达方式,统治集团进行统治的机制,同时也是威胁这种统治的一种潜在危险。

”词语内涵民粹主义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的概念:1、民粹主义是一种思想意识;2、民粹主义产生的条件是对严重危机的强烈反应;3、民粹主义的主体是某一社会群体依据自己的偏爱而形成的中心地区;4、民粹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反对代议制政治;5、民粹主义的特征包括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以及具有易变性。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民粹主义(Populism)是一种政治哲学或是政治语言。

民粹主义认为平民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而国家这个体制工具需要离开这些自私的精英的控制而使用在全民的福祉和进步的目的上。

民粹主义者会接触平民,跟这些平民讨论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问题,而且诉诸他们的常识。

1980年以后,大部份的学问都将民粹主义当成一种可以推广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政治语言来讨论。

许多民粹主义者曾经承诺过要移除“腐败的”精英阶层,并且倡导“人民优先”。

目录简介民粹相关历史内涵介绍含义名词解释激进运动俄国民粹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详细介绍综述最初出现模糊性双重性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民粹主义与权威主义理论实证俄国民粹主义的实质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分析现代代表现代政治色彩民粹主义再出手美国打中国牌玩民粹主义展开简介民粹相关历史内涵介绍含义名词解释激进运动俄国民粹主义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详细介绍综述最初出现模糊性双重性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民粹主义与权威主义理论实证俄国民粹主义的实质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分析现代代表现代政治色彩民粹主义再出手美国打中国牌玩民粹主义展开编辑本段简介民粹主义(Populism,可译为平民主义)是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

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做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民粹主义的控制和操纵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里,“民粹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名词,它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

社会党国际的声明说“社会党人的对立面是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与新法西斯主义”,可以看出民粹主义已经和其它几种主义并列为欧洲左派的巨大威胁。

的确,民粹主义的复兴已成为后冷战时代突出的意识形态现象。

民粹主义急流涌动——民粹主义思潮

民粹主义急流涌动——民粹主义思潮

革。

这一改革本可以使他超越一切人,他本来可以使俄国从此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这一改革就是君主立宪。

可是无政府主义者却杀死了他。

暗杀狂潮凸现了民粹主义另一特征,就是热衷于暴力和“推倒重来”。

虽然列宁批判过民粹主义思潮但俄国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夺取政当然,民粹主义具有多变的内涵,并非只有上述俄国一解。

学界公认,近代以来,世界上有三次民粹主义代表性运动。

一是19世纪末,美国西南部人民党反对垄断资本的激进运动;二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民粹派知识分子“到民间去”鼓动农民革命的风潮;三是20世纪中叶,阿根廷的“拥有巨大魅力”的庇隆上校依靠“无衫汉”推动的“正义主义运动”。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世界,正逢民粹主义复兴高潮,民粹主义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热点。

民粹主义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民粹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因此,民粹主义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

1967年,英国著名学者欧内斯他们对组成人民却持一种轻视态尤其是当某个人持批评意见的时民粹主义者虽然反对权威,却容二是反对间接民主基础上的代要求普通民众直接参与政大民主”。

存在于底层大众之中。

“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底层大众的裁决就是正义。

民粹主义者鼓吹革命道德高于法律,高于程序,只要是“革命行动”,杀人放火也是正义。

五是崇拜那些从底层崛起的传奇型、道德型、魅力型的卡里斯玛式领袖。

民粹主义在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这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示威游行的学生队伍向赵家楼冲去。

示威游行队伍强烈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在赵家楼的住宅。

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制裁,要更多哩!”陈独秀说对于社会与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

因为法律是强权的护身符,特殊势力是民权的仇敌,代议员是欺骗者,绝不能代表公众的意见。

”胡传胜赞同梁漱溟与胡适。

当时梁漱溟说:“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言的。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关于民粹主义演讲稿范文

关于民粹主义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民粹主义。

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民粹主义如同幽灵般在各个国家游荡,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民粹主义的本质、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共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一、民粹主义的本质民粹主义,顾名思义,是以民为本、强调民众利益的政治思潮。

它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旨在反对当时的精英统治,倡导民众参与政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粹主义逐渐演变为一种极端、排外的思潮,具有以下特征:1. 反对精英统治:民粹主义者认为,现有的政治体制和精英阶层无法代表民众利益,主张推翻现行政治制度,实现民众的直接参与。

2. 强调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者强调民族利益,抵制外来文化,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3. 容易陷入极端情绪:民粹主义者往往情绪化,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陷入盲目崇拜和排外情绪。

4. 倡导暴力革命:部分民粹主义者主张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政治变革,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二、民粹主义的危害民粹主义虽然起源于民众对现实的不满,但其危害不容忽视:1. 破坏民主制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民主制度,主张直接民主,这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破坏国家政治稳定。

2. 加剧社会分裂:民粹主义容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加剧社会分裂,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激化。

3. 妨碍经济发展:民粹主义者主张保护本国产业,抵制外来竞争,这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壁垒升高,阻碍经济发展。

4. 威胁国家安全:部分民粹主义者主张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政治变革,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三、应对民粹主义的策略面对民粹主义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民主教育: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使民众了解民主制度的优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优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提高政治透明度,让民众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

3. 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粹主义的前世今生

民粹主义的前世今生

CONTEMPORARY WORLD74从英国公投脱欧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民粹主义浪潮”。

现代民粹主义的崛起给世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涉及各大国政治生态的变化、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涉及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命运如何发展等重大课题。

民粹主义是一个含糊和宽泛的概念,包含不同的政治倾向、不同的各种流派、不同的治国执政理念,有其不同的产生根源。

如今,又演变为一些政党的政纲和一些国家的执政理念。

因而需要全方位地对民粹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民粹主义的起源民粹主义作为思潮、理论和社会运动,最早起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罗斯。

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发展,但小生产仍占优势。

一些要求革命的知识分子,以“人民的精粹”自居,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身穿农民服装,到农民中间去宣传他们的革命思想,企图发动农民起来推翻沙皇统治。

他们认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而不是无产阶级,只有发动农民组织“村社”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他民粹主义的前世今生“民粹主义浪潮”的掀起,给世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对民粹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民粹主义的起源、其与全球化和现代国际秩序的关系。

■ 吴兴唐/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7.020们认为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群氓”只能追随英雄人物。

他们主张采用个人恐怖手段取得政权。

“民粹派”在当时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但他们的理论观点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最终,“民粹派”在遭受沙皇政府镇压后,蜕化为富农利益的代表,同沙皇政府妥协。

后来,列宁曾数次撰文揭露了“民粹派”作为“人民之友“的伪装,从思想理论上深刻地批判了民粹主义的世界观、政治纲领、经济观点和斗争策略。

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兴起后,俄国的民粹主义就几乎销声匿迹了。

而当时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民粹主义的影响微乎其微,流行的思潮是带有某些民粹主义色彩的无政府主义。

民粹主义大爆炸

民粹主义大爆炸

民粹主义大爆炸近年来,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大爆炸,成为全球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热门话题。

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亚洲,都有民粹主义势力在逐渐崛起,这种现象对于全球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民粹主义大爆炸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措施。

一、民粹主义的定义及产生原因民粹主义是一种流行于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潮和运动,具有对民主、政党和政治体制现状的不满,特别是反对现行的政治精英和权力的集中,倾向于把权力下放到基层群众或大众手中,标志性口号是“人民至上”。

而民粹主义的产生原因则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1.全球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化的推进让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剧,而这种自由化与领土、民族和文化的保护主义多少有些冲突,因而导致更多的种族、信仰和文化上的分裂,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和财富差距,令一些本来相对中产阶级的人逐渐沦为下层社会。

2.经济衰退及财富分配不均:全球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对于现有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更多的不满和怨恨,而一些寡头资本家和经济精英则更是收割更多的财富以及资源,进一步揭示了寡头操纵、少数人一手把握大量财富的缺陷。

3.政治精英的绝对垄断:少数人(精英)对民众表现出来的懒散或反感受到触动,产生了以反对现行政治体制和政治精英的口号为主导的民粹主义,把普通人和下层社会的诉求组织并露出来。

4.支配和垄断性文化的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封闭、什么事都由政府买单、信息难以传递等问题,与此同时,也导致决策咨询、相关服务自相矛盾,没那份平等或者“一本万利”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一个不争气的政府就会在一些社会应变期间产生某种极端,然后那些一直没有被接纳进来的人自然而然成为了民粹主义的客户。

二、民粹主义大爆炸的后果民粹主义大爆炸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包括:1.政治不稳定性增加:民粹主义会导致政府转型:选举中兴起的民粹主义候选人往往是极端依赖媒体的,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和媒体“明争暗斗”,更强硬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加了政治不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4期第35卷(总第46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No.4,2019Vol.35Total No.460民粹主义的内涵及国外运动的发展刘家卉,刘佩雯(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各个国家都存在着民粹主义的隐性基因。

本文阐述了民粹主义的内涵和特点,并且为了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俄国、美国、拉丁美洲和英国等国民粹主义运动的发展,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拉响报警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民粹主义;平民大众;权威精英doi:10.16083/ki.1671-1580.2019.04.035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4—0140—04收稿日期:2018—11—15作者简介:刘家卉(1984—),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刘佩雯(1992—),女,河北沧州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冲刺阶段,这个时期也是民粹主义的膨胀时期。

很多人不知道民粹主义是什么,所以很容易陷入民粹主义的陷阱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先了解民粹主义的内涵,再知晓民粹主义在国外的发展和运动,才能够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

一、民粹主义的概念(一)民粹的内涵民粹中的“民”不同于政治学中所说的公民的内涵和外延,它是被称为平民、大众、群众的特殊群体。

这里的“民”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包括劳工阶级、低级知识分子和与精英权威相对的掌握少许社会资源的草根、弱势群体。

民粹党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真理,以数量众多的群体作为践行政策的拥护者和社会基础。

他们把“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存在,认为这一群体是美德的化身,而群体中的个人是愚昧、低级、不具有任何力量的。

在质量上,要求每位个体的经济基础、价值观念、利益追求、行为方式等都要一致,这就是在质量上的同一性,这也就使得数量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因此,“民”具有向心性、排他性、道德性等特点。

因为粹的名词解释中有“精华”之意,所以民粹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大众和精英的关系。

民粹有两种解释:其一,以民为粹。

这里强调的是大众主义,大众和底层的利益高于一切,精英阶层把人民看成“精粹”,崇拜人民,人民作为主体而存在。

人民是智慧和道德的象征,精英阶层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民粹党要求精英学习人民大众纯洁的心灵、质朴的品质、强大的凝聚力,是因为精英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和一个或多个精英集团操控社会的惨烈局面。

虽然民粹派的领导者一般出自精英阶层,但是他们对同阶层的人不信任、质疑,甚至采用一种敌对态度。

总之,大众才是一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精英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二,民之精粹。

这里强调的是精英主义,部分精英和权威人士自视为民中之精粹,人民被视为客体而存在。

他们认为民众是愚蠢、无知、心智懵懂、落后的群体,而不是说他们不考虑民众的利益,不关心民众;甚至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带领下民众才会拥有生活、获得利益,因为面对社会中各种政治危机民众只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沉默的方式来应对,才会滋生了社会的腐败。

这类民粹派不相信民众会自发、自觉和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只会逆来顺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只能做被操控者。

精英和权威们自认为肩负着建设国家、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重任,引导民众和是民众出身成为精英的人士们跟140随自己的步伐。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民为粹”还是“民之精粹”他们都不是单纯地反对精英阶级,对于平民大众的态度和立场也是存在很多矛盾。

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民粹派主张民众能够直接参与到政治中来,增强人民在国家中的话语权。

但这仅是民粹派的糖衣炮弹,领导者一般还是少数精英人士,他们的目的是把人民当做行使自己权利的工具,把人民视为达成政治目标的助推器。

(二)民粹主义的内涵对于民粹主义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复杂多变的,既是一种政治思潮,也是一种政治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理解民粹主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偏激地追求平民大众的价值和理想,认为平民被社会中的精英阶级所欺压,把平民的利益最大化。

从而为民粹主义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合理性的基础;想要通过普通民众的力量推动改革,而且把他们视为政治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并对普通民众从整体上进行控制和操纵。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期,同时民粹主义的兴起总是出现在危机和转型时期,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借鉴他国的经验,防止重蹈覆辙,这样我国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

(三)民粹主义的特点本文在了解其他学者关于民粹主义总总诠释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概括出以下几个民粹主义的特点:1.民粹主义者把“人民”当做自己运动的挡箭牌,借以保障人民的利益的口号,对平民大众进行操控。

他们相信平民大众拥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并利用底层人们的心理为自己的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本党派的行为树立合法性的招牌。

平民大众是社会中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民粹党之所以选定他们为对象是因为他们遵循着这样的逻辑:5个人只要一致决定就能剥夺6个人的财产(或生命、或个人意志)......作为“5个人共同意识”之化身的这个人就能夺取第6个人的财产,遵循这样的理由同样也可以剥夺其他5个人里任何一个人的财产。

总之,1个代表共同意识的个人有权利剥夺5个人中任何1个人的财产。

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着“一切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民粹主义就打着人民的旗号进行着自己的阴谋。

从而完全歪曲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路线的真正含义,并弘扬草根文化推崇草根英雄并将其扩大化。

2.民粹党用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行动,把一切人和事都放到道德的逻辑里去评价。

民粹主义十分巧妙地借用了非理性主义的内容,由叔本华开创的非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同时夸大了理性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否认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提出存在本身就是非理性、非逻辑的性质。

他们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无序的、偶然的、不可理解甚至荒诞的世界。

在认识论上又强调内心体验、直觉洞察。

民粹党就具有着浓厚的非理性情绪存在,他们通过自己的非理性情绪激发起广大的普通民众的情绪,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而现代性的理性给社会制定的新的权威是新的奴役和压迫,强调个体依据理性自主做出道德和价值的选择,信奉自然和人类理性的目的,可是面对社会转型阶段的平民大众没有震慑人心的高昂情绪,很难和他们不安、焦躁的情绪有共鸣,逐渐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拉开差距,非理性的现代性观念淡化着理性的现代性。

3.民粹主义传递思想是平民至上。

民粹党巧妙地利用了我国古代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对于这一理念至今仍有争议,有人把“民”看成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民粹党利用这部分人的理论开始宣扬统治阶级的虚伪性和精英及权威的利己性;反之看成是“目的”,民粹主义则大肆倡导以民为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平民化和大众化的所有政治运动作为合法化的政治制度。

民粹党十分强调“一切为人民,一切为了贫困群众”,对广大民众宣扬:我们的一切初衷和行为都是为着大家的利益,你们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我们的安排接受我们的好意。

网络民粹主义总是以人民群众的保护者、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但是倘若平民大众没有觉悟到他们的好意,他们就会用自称的“绝对真理”来灌输、武装落后民众的思想认识、主观世界。

二、国外民粹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民粹主义的思想渊源看,我们可以把科贝特、卡莱尔、卢梭、赫德等人视为思想先驱。

最为典型的是法国的卢梭,被称为“民粹主义的始祖”,他倡导人民永远不会出错、人民主权、人生而自由、道德至上等观念。

“广场政治”成为卢梭式直接民主政治的代名词。

俄国最早出现民粹主义,并掀起了民粹主义第一阶段的发展。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在拉丁美洲地区全面展开。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后期西欧右翼民粹主义的诞生。

(一)俄国民粹主义运动19世纪中叶的俄国革命党人以卢梭的理论为141指导,宣扬卢梭的思想,使得卢梭的平民社会观得到落实并称之为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最早起源于俄国,1874年俄国爆发了一次青年人从城市走向农村的“到民间去”运动。

但是此次运动以失败告终,它被视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先兆。

因为这一运动最初就对底层农民带有“罗曼蒂克式”的乡村想象,所以被称为“民粹派”。

19世纪中期斯拉夫学派和西方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论点是该国要走俄式的道路,还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参与者赫尔岑认为俄国要从它的历史中寻求突破口,而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并且发现农村中留有“米尔”的村社组织,只有走“村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本国。

这就成为了民粹主义思想资源的基础。

民粹派把农民看成没有被资本主义所污染、比较单纯的社会群体。

在赫尔岑的引导下,1874年又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回到农村,将自己与农民融为一体激发起农民的反抗意识。

但是农民的抗争精神并没有被唤醒,反而激起他们的反感,还是以失败告终。

在运动中民粹派没有完整的计划和纲领,也缺乏组织经验,对于农村的生活规律没有熟练地掌握。

民粹派对于农民看不到希望了,就把目标投放到用暴力的手段来夺取政权上。

1876年到1978年,在马克·纳滕森的领导下发动了以“土地与自由”组织的第二化身自称的暴力活动。

但是真正的民粹主义很少采取革命的形式来取代政权,他们更多地是主张改革。

这就改变了民粹派原始的理念,一种极端化和偏执化明显地表露出来“谁不和我们站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而对敌人就应该用一切手段予以消灭”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驱使下,19世纪60年代下半期出现了“涅恰耶夫事件”。

民粹主义从而也出现了三个类别的分化,民粹派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教派斗争传统。

民粹派对本国的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党内斗争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美国民粹主义运动不了解民粹主义的常识就不能完全理解美国的政治。

美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西南部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民运动,大机器的生产使得大农场主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是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就加剧了反抗运动的诞生。

1892年在奥马哈,新成立的人民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提名一位候选人参与总统竞选。

从在以区域性的农村为基础的农民运动中建立了合作联盟,但是民粹派还是无法摆脱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垄断和控制。

民粹主义涉及到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农业改革者的政治联盟中诞生了人民党运动,倡导用健全的经济政治的相关法律来保障农民的根本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