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有新意情融共叙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有新意情融共叙长
——信息技术环境与政治课堂教学的交融评价探析
洪松森福建省南安市延平中学
本文是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
《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前言
《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研究》课题是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号:闽教电馆11061524号。

现已进入中期检查阶段,研究至今取得一定成果,有很多实践活动被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校长网、福建高中新课程网、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成长1+1栏目、人人教育网、泉州教育局、南安教育信息网、南安新闻网等权威教育网站宣传报道,影响较大。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可以渗透在各科教育教学活动中,侧重心理品质的熏陶和感化。

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很多生活方式,现代人也似乎都习惯了过一“网”情深的生活,尤其是中学生,网络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渗透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正、负面作用。

因此,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于各学科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信息技术课堂及评价体系,寻求网络与中学生心理的交集点,提高学习能力,理性解读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冲击和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感悟网络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价值,优化网络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学评价使教与学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互动,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开发学生潜能这是值得努力探究的一个课题。

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中的“注重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的理念,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五个要素评价进行了探析,在探析中努力寻求网络与中学生心理的交集点,建构新的评价标准,以优化学生网络心理素质,开发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以求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有新意,情融共叙长”的高效政治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一、“独树一帜”——学科特点评价
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放置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知识内容抽象性、滞后性、艰涩性等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性、可操作性前提下采用的,在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接触社会生活的实际经历和范围内予以挖掘的。

信息社会的显著标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

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加工、存贮与利用信息资源,网络空间中有大量时政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时政课堂可谓是得天独厚。

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能独树一帜地体现其学科的即时性、创新性、适应性特点,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三者统一。

即时性。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政治教材的素材案例往往陈旧、过时,而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时政资料。

如在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题教学时,备课材料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搜集当年最新的全国两会资讯,使学生领会信息时代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性。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所谓创新,即要求个体具备求异求新思维的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政治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网络时政知识的具体应用和深化,掌握科学、高效的网络时政知识学习技巧,这是网络环境下学生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适应性。

适应性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及其迅速发展、拓展生存空间所必备的素质结构。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学习俨然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素质之一。

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政治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修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政治参与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学习生活的能力。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可让其终身受用的科学、高效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方法,进而学会客观分析、评价、评述社会政治事件,为其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二、“各领风骚”——教学目标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政治教师除重视学科基础知识、能力评价外,还要运用环境的优势,让以下几项能力的目标设计和实施评价各领风骚:
信息整合能力:包括时政信息的搜集、筛选、加工、整合、传递能力(包括主题搜索技能、浏览技能、沟通技能、信息发布技能、网络参与技能等) 。

自主探究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习内容、空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

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协作交流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品质。

充分运用网络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案例:《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一种以互动交流与丰富表达为目标的探究学习新模式,为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

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革除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并改革效果。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2.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在高中政治的学习方式上,提出一种互动生成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课前探究交流、课堂探究交流、课后探究交流。

强调探究过程的流动性与动态性,实现开放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达到有效的探究学习、教学指导与评价目的。

3. 主要解决改进高中政治教学评价方式。

改变对高中生政治学习的评价比较单一的现象,不再注重总结上的评价方式,体现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评价,在交流和评价中学会欣赏别人的探究成果,并给学生独特的表现需要提供一种能自由表达的学习情景,营造一种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片段一:
收集资料,得到第一手探究准备材料。

(即第一教学时段)
课前通过让学生到家所在的社区实地采访调查人大代表,使学生感悟到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真实性,进而思考如何做合格称职的代表,以及如何为民服务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让学生善于发现学习资源、学会利用学习资源。

)或上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现代的信息科技。

)查找有关人大代表的事迹、职责,写出人大代表的“与众不同”,并能浏览各省市人民政府的网页,从中找出对比。

结合教材分小组以收集资料的方式举具体的实例说明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四次会议预备会怎样产生主席团和秘书长等②人大在近一年中的立法活动,哪些法律和未成年人有关③实例,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

④搜集最新的有关国计民生的人大重要立法,并对这些立法作简单介绍。

分四组同学进行资料查找并整理。

对人民代表大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此阶段是为课堂教学准备素材。

教学片段二:
课堂交流自己的体会,学写《××人大××调查报告》。

(即第二教学时段)
片段教学流程
1、交流收集情况,补充题目
师:你身边的哪些人大代表事迹值得你称赞?
生①:环保、医疗、教育等等。

生②: 就业、公共设施、交通等等。

……
师:你能给《××人大××调查报告》补充完整的题目吗?
生①:石井镇人大环保调查报告。

生②: 水头镇人大石材工业调查报告。

……
(学生们的发言异常踊跃,相互交流课前收集资料)
2、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掌握有关人大知识。

3、网上冲浪。

(根据课堂教学知识及点拨再次修改完善《××人大××调查报告》。

)
4、汇报交流
(充分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心中有一定的腹稿。

)
5、电脑写作
电脑写作有别传统的手写。

学生们的好奇心容易调动!他们边想边写,边自言自语边默默思考。

发现写错的地方,马上用删除键删掉,然后再重新写。

并提出写完的同学可以马上在班级政治课堂微博发表。

激起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可分组完成或一人一台电脑自主写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入快的同学很快把自己的文章写完,然后在政治课堂微博中发表。

他们在网站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文章,作品得到了发表和展示,心里别提有多给力啊!一会儿是张三的头像不停地晃动。

一会儿李四的文章也发表了!这样他们的两篇文章就可以
拿来做比较了。

我及时地请同学们停一下,注意看一看。

他们都羡慕极了,边看边学习。

见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在网上发表了,也就更加认真地写自己的文章。

争取快点发到网上,让大家看看,谁是最棒的!
由于学生学科学习基础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

除此之外,教学目标还应注意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在此环节中,我利用网络优势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充分运用网络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品质。

对于这堂《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我制定了四个课堂教学目标评价纬度:
信息整合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协作交流能力,这四个纬度分别用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来评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又掌握了素质教育分层教学法的第一手真实材料,为因材施教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欢乐共舞”——学习方式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模式变革的有效突破口之一。

有利于实现从“知识接受型”到“主动探究型”,从单纯“理解型”到“实践活动型”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变革疾呼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重新定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堂学习方式评价需要欢乐共舞,强化:自主、探究、合作的自主共享学习方式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师生与电脑之间的交互性因为“网络”而彰显欢畅淋漓。

政治课堂博客、微博、BBS、聊天室、留言板等形式为课堂中不同的组与组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桥梁,成为了师生、生生之间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渠道,打破了三者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

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欢乐交流,在欢乐交流中互相评价。

既提高学生的时政、信息技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素养,实现学生的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搜集和评价。

学生在政治课堂博客、微博、BBS、聊天室、留言板上提出学习上的困难,寻求他人帮助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应用数据库进行分类管理,教师学生可以随时调用。

随着同学们在上述网络载体上的学习状况及互相评价不断积累,完全可以成为新的宝贵课程资源。

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框题教学中,我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参与状态(主动性、全员性) ,利用网络优势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过程,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也是一次锻炼。

四、“教导有方”——教师主导评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发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一定要“教导有方”,既要引导学生运用原有合作学习方式协作交流,又要运用网络环境优势拓宽协作学习渠道,并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合作的良好局面。

具体而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评价体现在对以下几组关系的协调处理效果上: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网络资源和教材的关系:主旨突出,切忌喧宾夺主。

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的媒体的关系: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延伸的关系:里应外合,内攻疑难杂症,外塑阿柔多姿。

面向全体学生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关系:普遍关注,重点突出,因材施教,有的放失。

五、“博采众长”——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运用评价
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运用必须博采众长并与教学设计同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如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人大”专题学习网站,分教师页面和学生页面,其中学生页面包括标题、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论坛等几个板块。

学生可以通过此网站的资源获取各种信息,从而学会发现、学会选择,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进学习的拓展延伸。

网络信息技术的纵横发展,不但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合作学习的渠道和空间,也为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开辟丰富的网络资源。

因此,面对网络来袭,作为最具时代新鲜气息的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扬长避短,及时博采众长汲取网络资源的营养,恰如其分地把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于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与运用,让学生在学好教材同时,还有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结束语: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

每一个课堂要素的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

因此,我们在这种环境下追求“评价有新意,情融共叙长”的理想课堂效果时。

应区分明确各个要素的评价特点,并结合本地区、本校、本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同时应避免以下几个误区:计算机网络功能万能论取代课本功能;网络情境取代多元化的课堂情境(尤其是师生情感交流情境)创设;网上交流取代课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网上操作取代政治学科原有的基本训练;少数优等生的协作探究学习取代全体学生的学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