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合集下载

探究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探究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探究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者:滕凤英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4期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实现技能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保障。

从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内容体系、进度安排、教学组织、管理与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的组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食品制造等行业,能够从事调试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督导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利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

因此,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1实践教学目标确定根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紧跟时代潮流对创新创业技能的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具备从事基层经营管理方面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责任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管理者。

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高 教 探 索
2 0 1 3年 第 4
Hi g h e r Ed u c a t i o n Ex p l o r a t i o n
以能 力为 本 构 建 高职 工 商管 理 专 业 课 程体 系 的 实 践 探 索
何 静

要 :本 文依 据职 业教 育 能力本 位观 ,分 析 了工 商管理 专业 学 生应具备 的职 业 能力 ,并 以广 州城 建 职业
服务 和管 理第 一线 需 要 的高技 能人 才 的使 命 。 ” 技 能
方法 能力 指从 事 职 业 活 动所 需 要 的工 作及 学 习 方法 ,包 括 自主 学 习 、职 业 规 划 、获 取 新 知识 与信
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的职业活动 ,它包括动手技能和智力技 能。高技能 人才必须手脑并用 ,应具备必要 的理论知识 、丰富
顾 名思 义 ,职业 教 育 是 提 供某 种 职业 、行 业 或 生 产 劳 动 所 需 要 的 知 识 、 技 能 的 教 育 。 教 高
力 ,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以获得合理的知 能结 构 。
2 . 方 法 能 力
[ 2 0 0 6 ]1 6 号文指 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 发展 中的一个 类 型,肩负着培 养面 向生 产、建设 、
价值观念 ,包括较 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 、处理 公共关系能力 、与人沟通合作 的团队协作能力 ;良
好 的思 想 品 德 、法 制 观 念 和 职业 道 德 ,爱 岗 敬 业 、 诚 实守 信 、务实 勤奋 、谦 虚好 学 的品质等 。
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 的培养。
职业 能力 是指 具 备 从 事 职业 活 动所 需 要 的综 合 能力 ,它 包括 专 业 能 力 、方 法 能 力 和 社 会 能 力 。工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探究与实践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进步,企业对于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对于高质量的管理人才的培育成为了企业进步的关键。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要有奉献 的精 神 , 对 本职 工作 大 读 者 。 同时 , 要 求 我 们 的工 作 人 能够 全 更 全 面 的 作用 。 这 也 是营 造 高 职 院 校 图 书 本职工 作,
最有 效载体 。 中高职 衔接 内涵涉及办学形 通 过 课 程 体 系 架 设起 教 师 与 学生 、 教 育 与
层面。 但 作 为 教 育最 根本 的主 题 应 该 是 学 二、 中高 职 课 程 衔 接 中 存在 的 问题 中高 职衔 接 的核 心 是 课 程 的衔 接 , 但

招考方式、 培养模式 、 评价机制等多个 学 习 、 当前 与 目标 之 间 的 有 形桥 梁 。 课程体 系建设 是中高职衔接 的关 式、
高 职 院 校 图书 馆 的 职业 道德 形象 。
馆 的工 作 人 员 应 该用 心 地 去对 读 者 进 行 说 既 是 一 项平 凡而 又 辛 苦 的工 作 , 同时 又
1 、高职 院校 图书馆工作人 员应该把 了解 , 只 有 了 解 了读 者 的 需 求 , 我 们 才 能 是 一 门知 识全 面 的学 科 , 不 管 是 图 书 的 建
图书馆事业放 在第一位 。 高职院校图书馆 更 好 地 为 读者 服 务 , 同时 我 们 始 终 要 把 读 设 还 是 图 书 的 分类 、 编 目、 检索 、 借 阅 系 统
是大量信息储存的场所 , 是广大读者 获得 者 放 在 第 一 , 以读 者 为 中 心 , 全 心 全 意 为 的使用, 学生的咨询 以及培训等一系列工
( 三) 课 程 体 系是 联 系 师 生 和 人 才 培
养 目标的实现 途径 能否有机统一 , 是实施 养 目标的桥梁。 中高职对 人才培养 目标的 要求不 同, 在衔接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 目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

工商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系,工商企业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纷纷设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大力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的速度越来越快,工商企业管理的内容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根据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工商企业管理的课程体系,从而为提供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ﻭ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ﻭ1.课程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我国高职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课堂上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侧重讲解**的系统性,过多地强调思维的严谨性、逻辑的严密性,缺少与现实的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ﻭ2.教材更新慢,教学内容陈旧ﻭ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往往一套教材会用上很多年,因此,课本内容往往与学科相脱节,与工作岗位要求相脱节,无法保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潮流。

很多知识虽然已经过时,但是在课堂上老师还在不厌其烦地教着,学生也在地学着。

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且也难以培养出符合经济要求的高级管理人才.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ﻭ目前,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就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大,而且抓不住重点.许多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往往学生花了许多精力学习的知识,到后来却发现根本无用武之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课堂艺术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李申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现代学徒制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价值的关键。

本文基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方向)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践,分析其校企双主体育人过程中,理实一体、课岗对接的新型课程体系创新做法,对高职其它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校企双主体育人;在岗成才1.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1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通过多年探索,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分为连锁经营管理方向和现代物流方向)才培养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连锁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等基本专业知识,以营销作为物流管理与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核心技能,同时具备连锁经营管理技能和物流管理能力,能在企业中从事连锁经营管理与物流管理的高素质营销技能型人才。

1.2校企共商共讨,立足连锁行业,依托校企合作企业沃尔玛,建立校内实训、校外实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产教融合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人才培养定位,通过新零售业态下跨界人才培养改革摸索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专业建设实现产教融合。

1.3人才需求状况最近,我们对沃尔玛商业零售有限公司贵阳三个分店、嘉兴五个分店、幸福树不动产等单位进行现场走访,并结合网络数据分析,发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布如表1:表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布企业愿意提供的工作岗位导购员/营业员理货员收银员防损员采购专员客服专员单证员岗位数98939469816624总占比11.5%10.9%11.0%8.1%9.5%7.8%2.8%企业个案占比61.64%58.49%59.12%43.40%50.94%41.51%15.09%企划专员市场调查员团购专员仓储管理员招商助理前台基层管理(值班经理、储备店长等)其他2960307027505643.4%7.1%3.5%8.2%3.2%5.9%6.6%0.5%18.24%37.74%18.87%44.03%16.98%31.45%35.22%2.52%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如表2:表2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分布结构工资收入高级3.9%50岁以上0.6%研究生及以上1%20000元/月左右中级18.7%35岁-50岁13.6%本科8%8000元/月左右助理级33.4%25-35岁38.3%专科14%3000元/月左右员级45%18-25岁47.5%中专或技校77%2000元/月左右2.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本要求2.1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指导思想。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年 ,工商企业管理人才总共需求 约为一千万到一 千三 百万人 ,并 基本信息 、课程 设计 、考核评价 、资 源建设 以及 其他说 明等 。其
且企业人 才需 求市场每年 以十万人左 右的速度在增加 。以此可 中 ,课程基本信息是课程标准 的前 导说 明性 内容 ,包 括课程代
以预 测 ,在未来几年里 ,工商企业 管理 专业的毕业生 的需求 仍旧 码 、课 程 性 质 、适 用 专 业 、建 议 学 时 (包 括 理 论 学 时 、实 践 学 时 )、
为 了将课程标 准的规范以及指导作用充 分发挥出来 ,在对
中,最严重 的是工商 企业管理 专业 的毕业生 ,一方面 ,企 业为其 课程标准 内容 结构进行设计 的时候 ,需 要 以“全面规范并指 导教
岗位招聘不到合适 的人 才而头疼 ,另一 方面 ,高校毕业 的大量学 学实践 的各个 环节”作为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 ,新 的课程标 准不
关 注 。通 过 对 相 关 文 献 进 行 调 查 研 究 ,在 高 职 院 校 课 程 改革 的推 与 时 间安 排 。考 核 评 价 是课 程 标 准 的重 要 内容 ,它 是 对 课 程 学 习 进中 ,越来越多 的学者开始对学习领域课 程进行时政研究 。由于 效果 的评价方式 、评 价标准等 内容的规范与指导。包括课程考核
二 、课 程标 准 的 内容 结 构 设 计
三 、课 程标 准 建 设 的 基 本 步 骤
作为课程建设 以及实施的重要性 指导文件 ,课程 标准 的内
在课程标准体 系建设 中 ,可 以将 其分为六个 步骤。在这里 ,
容结构不 仅关 系到规范的范 围 ,同时还决定 了课程标 准体系作 以《企业统计理论 与实务》课程标准体系建设为例来进行分析。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市场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中职生选择进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进修。

然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特殊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往往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给中职毕业生的高职升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探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缩小中高职教育之间的鸿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差距1.课程设置上的差异中职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主要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知识进修,而高职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则更重视于实践、技能的培育。

这导致了两者课程设置的不协调,影响了中职生对于高职的顺畅衔接。

2.教学方法上的差距中职教育以老师授课、同砚听讲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高职教育主要以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互动式教学为主,通过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来培育同砚的能力。

这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中职生来说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容易造成进修上的狐疑。

二、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1.缩小中高职教育之间的鸿沟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解决中职生升学的问题,援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

通过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协调,增进中高职教育之间的顺畅衔接,缩减中职生升学所面临的困难。

2.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构建衔接课程体系,可以使中职生在高职进修中更好地精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培育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工商企业的需求。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1.课程设置的协调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是对课程设置进行协调和梳理,将中职教育中的基础知识与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技能有机结合。

例如,可以将中职阶段的基础管理课程与高职阶段的实践课程相衔接,使中职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

2.教学方法的统一在构建衔接课程体系时,教学方法的统一也极其重要。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商企业的日益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作为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学科,也面临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挑战。

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既满足中职水平又符合高职需求的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职与高职的课程体系特点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职与高职的课程体系特点。

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而高职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因此,针对这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区分。

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章节设置的连贯性。

在中职与高职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设置合理的章节内容,确保学生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注意将某些章节设置为选择性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在中职与高职的课程体系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实践的训练,解决这些问题。

3. 跟踪行业最新发展。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由于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不断变化,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

因此,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我们要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步骤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

1. 调研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工商企业管理岗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研究——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日益突显。

作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就业前景。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本文旨在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研究,以期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1. 专业课程设置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企业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要求,合理确定课程的名称、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研究1. 实践驱动学习企业视角下的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应强调实践驱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或企业实践,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2. 企业导师制度企业导师制度是企业视角下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学习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导师制度,由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企业导师还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实际工作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变化。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通过对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和实施路径。

在总结了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背景介绍了中高职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中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中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中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关键因素、实施路径、启示、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由于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存在,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就业落差大等问题愈加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高职衔接机制应运而生。

中高职衔接机制旨在构建中高职教育“双轨”并行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中高职教育之间的无缝衔接,提升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跨级培养质量。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文将从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理论基础、现状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索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我国中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一、深入了解中高职衔接机制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为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探讨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理论基础,探索其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作用;三、分析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现状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四、探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为未来的实施提供参考;五、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路径,探讨如何有效地完成构建工作。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展开讨论。

在背景介绍中提及了中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意义则指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在通过现状分析和重要性探讨,阐述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措施和面临的挑战。

结论部分强调了这一体系构建的关键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为优化中高职衔接机制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加深对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认识,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分析、重要性、原则、具体措施、挑战、关键性、发展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职和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当前,中高职衔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中高职教育之间课程的割裂和脱节,使得部分学生在升学或就业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阻碍。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本文旨在对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浅析,探讨其重要性、原则、措施和挑战,旨在为优化中高职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在中高职衔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何我们要研究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呢?这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构建健全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研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可以探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中高职衔接机制是指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和衔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机制,旨在使中职生顺利升入高职或大学继续学习,并顺利就业。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中高职衔接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就业需求。

中职学生一般选择中职学校是为了能够早日就业,他们的课程设置应该紧密贴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课程。

在计算机专业中,可以增加电商运营、软件开发等热门技能的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兼顾中职生的继续教育需求。

有一部分中职生会选择继续攻读高职或本科学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有一定的延伸和深化。

在中职社会工作专业中,可以增加社区组织管理、社会政策等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高职或大学专业学习。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应重视跨学科的融合。

在现代社会中,专业领域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

中高职衔接机制中的专业课程体系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在机械工程专业中,可以增加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需注重实践教学的融入。

中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要注重培养中职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中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旨在为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支持。

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继续教育需求,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实践教学的融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希望通过这种机制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促进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旨在为中职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并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

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角度对中高职衔接机制进行浅析。

中高职衔接机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应具备多层次特点。

中高职衔接的目的在于提供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需要具备多层次的设计。

即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分为基础、专业、实践等多个层次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同层次的课程,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高职衔接机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中高职衔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即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还应引入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加适应职场环境。

中高职衔接机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中高职衔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实习、工训、实验等,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加熟悉职业技能的运用,提高其实践能力。

还可以设置课程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开发,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高职衔接机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应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

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可以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置、实践项目的选择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中高职衔接机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具备多层次特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考虑学生个性化需求。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汤先【摘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最终体现.介绍了现行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对其实施效果及产生原因分析后,提出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且按模块化、学分制的思路构建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期刊名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3)003【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作者】汤先【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据调查,广东省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生源来自于两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含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毕业生),近几年两类生源比例相当。

由于目前广东省中专、中技学校和职业高中尚未开设直接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命名的中等教育专业,中职生源多以工商管理大类如会计专业、物流专业为主,也有来自计算机等其他专业的学生。

中职毕业生,通过“3 +证书”考试方式入读高职院校。

《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出台以来,出现了因技能优胜免试入读的中高职衔接创新模式。

构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中高职衔接”,狭义是指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广义指向的则是健全职业教育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或是更高层级的教育衔接[1]。

不同模式的中高职衔接,归根到底离不开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最终体现。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我国多年以来教育及职业教育政策诉求与发展的必然结果[2],更是优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本文仅研究“3 +证书”模式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不涉及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和高职后本科学习的课程设置。

1 现行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来说,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岗位分析——能力分解——对应课程——课程体系。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量探索,但迄今为止,这种探索大多停留在“修补”层面,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对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高职类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改进。

由于传统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有诸多弊端,如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鉴于此,“基于职业(岗位)”、“基于实践”、“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基于项目”等一系列课程开发理念或开发模式在国内应运而生。

系统梳理国内较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后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大多以岗位分析为起点,但目前,工作任务分析一般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这种形式虽然具有效率高(一般一天可完成)、发挥团体智慧优势以及可发挥专家的引导作用等优点,但也明显存在以下不足:1.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主要以现象学的思辨推测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实证依据;专家意见并不代表岗位的实质需求,并不能完全契合岗位。

2.工作任务分析更多关注的是工作或任务本身,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工作绩效上,既没有回答获取高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即胜任特征)是什么的问题;也没有提出提高工作绩效的方式和方法。

3.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组合并没有经过有效性检验,以至于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

以上三点不足是导致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常感到学非所用或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处不大的重要原因。

通常,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评判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很快胜任某一岗位或出色地完成某一工作任务。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引入胜任力理论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加以探讨。

一、岗位胜任力研究内容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夫(David C.McClelland)将直接影响员工绩效的个人特质和行为特征定义为胜任力,即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优秀范文5篇)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优秀范文5篇)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由之前的高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进行倾斜,中等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就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分类表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做好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融通工作。

现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性,所以在人才培养的制定时需要突出该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调整与改革尤为必要。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设备,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此,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到传统制造业中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与产品质量,为现代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但是现阶段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优秀人才紧缺,大部分就业者是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和新一代的青年农民工。

缺乏相关技能与准入资格,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以及修改和完善职业院校的工业机器人中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重构,做好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工作。

一、中高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目前我国现行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部分专业的衔接存在“脱轨”的不良现象。

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实习就业等方面都不完善。

例如: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由于实训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学校就将实训课程课时进行压缩。

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足。

同样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也不扎实。

很多需要应用到的数学或物理等课程内容被删减。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由于中职和高职的差异性,为了更好地实现中高职衔接,需要针对性地设计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本文从中高职衔接机制出发,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特点中高职衔接机制是用来保证中职和高职之间的顺畅过渡的一种组织安排,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如何完成学生的衔接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中高职衔接机制的特点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中高职衔接机制是为了保证学生的有机衔接中职和高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职主要培养普通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则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较强理论基础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中职和高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高职衔接机制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转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机衔接、无缝对接。

2、中高职衔接机制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中高职衔接机制的设计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中职毕业生和高职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衔接过程中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设计课程,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实现信息对接。

3、中高职衔接机制是为了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中高职衔接机制可以促使中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等方面有所提升,从而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只有高质量的中职教育才能为高职衔接提供更好的基础。

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贴近用人单位需求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等来进行。

课程设置要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坚持实用导向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要贯彻实用导向,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将各门课程紧密联系起来,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和知识的整合。

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对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中高职衔接机制是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过程和机制,旨在促进学生顺利从中职教育阶段升入高等教育阶段,并实现学历和职业素质的有效衔接。

在这一机制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浅析。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当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中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高等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当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

这包括根据职业需求确定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具备所需的职业能力。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重视课程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中高职之间和高职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中需要注意课程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设置衔接课程或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式来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融入。

实践教学是中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当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融入,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课程和项目实践等。

通过实践教学的融入,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当重视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融入实践教学,并注重专业发展的培养。

通过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推动中高职的衔接工作,实现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无缝衔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高 职课 程 衔 接 是 我 国多 年 以 来 教 育 及 职 业 教 育
政 策诉 求 与发 展 的必 然结 果 , 更 是优 化 高 端 技 能
型人才 的必 由之 路 。本 文仅 研 究 “ 3+证 书 ” 模 式 下
企业 管理专 业课 程 体 系见表 2 。
的工商 企业 管理 专 业 高 职衔 接 课 程 体 系构 建 , 不 涉
课 程 体 系 构 建 的逻 辑 路径 : 工作 过 程—— 行 动 领域— — 能力 要 求 ( 因 能 力 要 求 与 上 述 能 力 点 重 复, 故本 处 省 略 ) —— 学 习 领 域 ( 课程 ) 。现 行 工 商
课 程体 系 的构建 是 中高 职衔 接 的核 心 和最 终 体 现 。
1 . 1 能 力 点 挖 掘
读 高 职 院校 。《 广东省 2 0 0 9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生
工作规 定 》 出 台 以来 , 出 现 了 因 技 能 优 胜 免 试 入读
的 中高职 衔接 创新 模式 。
构建 中高 职衔 接 的现 代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 是 职业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中高职 衔接 课程, 广东 广州 5 1 0 5 0 7 )
摘 要 : 课 程体 系的 构建是 中高职衔 接 的核 心 和 最 终体 现 。介 绍 了现 行 的 高职 工 商企 业
管理 专 业课 程 体 系, 在 对 其 实施 效 果及 产 生原 因分析 后 , 提 出 了 中 高 职 衔 接 课 程 体 系 的
第 1 3卷
第 3期
广 东 轻 工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GUA NGDONG I N DUS TR Y T EC HNI C AL CO L L EG E
Vo 1 .1 3 NO . 3 Se pt .2 01 4
2 0 1 4年 9月
构 建原 则 , 且按模 块 化 、 学分制 的思路 构建 了工 商企 业 管理 专业 中高职衔 接 的课程 体 系。 关键 词 : 中高职衔 接 ; 课 程 体 系; 构 建
中 图分类 号 : C 9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1 9 5 0 ( 2 0 1 4 ) 0 3 - 0 0 4 7 05 -
教 育 发展 的趋 势 。“ 中高职 衔接 ” , 狭 义是 指 如 何 以 初 中毕 业 生 为 招 生 对 象 使 之 升 入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学
习; 广 义指 向的则是 健 全 职 业 教 育从 低 层 级 到 高层
本文 的研 究 是在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既定 的 前 提 下
的学 生 。中职 毕业 生 , 通过“ 3+证 书 ” 考 试 方 式人

1 现 行 的 高 职 工 商 企 业 管 理 专 业 课
程体 系
般 来说 , 课程体系 的构建流程为 : 培 养 什 么
样 的 人—— 岗 位 分 析—— 能 力 分 解 —— 对 应 课
程—— 课 程体 系 。根 据 高 职 工 商 企 业 管 理 专 业 的 人才 培养 方案 , 高 职专 业 课 程设 置 和 教 学 内容 必 须 与企 业 的岗位 能力 要 求 相结 合 , 以职 业 能力 为核 心 构建课 程 体 系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7—2 2
基 金项 目: 广 东省教育厅项 目( G Z Z D 2 0 1 1 0 1 9 )
作者简介 : 汤先 ( 1 9 7 0一) , 女, 副教授 。
4 8
广 东 轻 工 职 业 技 术 学 报
第 l 3卷
晤 县

( 1 ) 熟 悉 使 用检 测 工 具进 行 检 测 能 力 ; ( 2 ) 检测数据统计 、 分 析能力 ; ( 3 ) 制作检验报告能力 ; ( 4 ) 质 量 管 理 工 具 运用能力 ; ( 5 ) 质 量 体 系维 护 能 力 ; ( 6 ) 沟通能力 ; ( 7 ) 学 习 产 品知 识 、 工艺流程的能力 ; ( 8 ) 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 ( 1 ) 学 习生产技术 、 产 品知 识 的能 力 ; ( 2 ) 统筹 规 划 能 力 ; ( 3 ) 编 制生产计 划能力 ; ( 4 ) 生 产协调能 力 ; ( 5 ) 生 产 成本核算能力 ; ( 6 ) 生产现场管理能力 ; ( 7 ) 设备管理能力 ; ( 8 ) 沟通 能力 。 ( 1 ) 招聘业务能力 ; ( 2 ) 办 理 人 员 录用 、 人职事项能力 ; ( 3 ) 办理 社会保 险业务 能力 ; ( 4 ) 薪酬管 理能 力; ( 5 ) 制 定 员 工培 训 计 划 能 力 ; ( 6 ) 培 训 档 案 管 理 能力 ; ( 7 ) 人才测评能力 ; ( 8 ) 劳 动法 规 的应 用 能力 ; ( 9 ) 劳 动 争 议 解 决 能力 ; ( 1 0 ) 沟通能力 ; ( 1 1 ) 办公 软 件 应 用 能 力 。 ( 1 ) 会 项 目 的时 间管 理 ; ( 2 ) 会 项 目的 质量 管理 ; ( 3 ) 会 项 目的 成 本 管 理 ; ( 4 ) 会项 目的风险管理 ; ( 5 ) 会 项 目 的 人力资源管理 ; ( 6 ) 会 项 目的 沟 通管 理 ; ( 7 ) 会 项 目 的采 购 管 理 ; ( 8 ) 能 完 成项 目建 设 必 要 性 和 规模 评 估 ; ( 9 ) 能 完 成 项 目生 产 建 设 条 件 评 估 ; ( 1 0 ) 能 完 成 项 目投 资 估 算 和 融 资 方 案 评 价 ; ( 1 1 ) 能 完 成 投 资 项 目财 务 效 益 评 估; ( 1 2 ) 能 完 成 投 资 项 目风 险 评 估 。
开展 的 , 涉 及 岗位 直接 来 自该 方案 。工 商企 业 管 理 专业 岗位 和 能力点 对应 详见 表 1 。
1 . 2 现 行 的 课 程 体 系
级 或是 更 高层 级 的 教 育 衔 接 ¨ 。不 同模 式 的 中 高
职衔接 , 归根 到底离不开一体化课程体 系的构建 ,
及 中高职 三 二 分 段 模 式 工 商 企 业 管 理 专 业 实 践 和 高 职后本 科 学习 的课程 设置 。
据调 查 , 广东 省 开设 工 商 企 业管 理 专 业 的 高 等 职业 技术 学 院生源 来 自于 两部 分 : 普 通 高 中毕 业 生
和 中职毕 业生 ( 含完 成 三 年 中 职学 习的 中专 、 技校 、 职高 毕业 生 , 以下简 称 中职 毕 业 生 ) , 近几 年 两 类 生 源 比例相 当 。 由于 目前广 东 省 中专 、 中技 学 校 和 职 业 高 中 尚未 开 设 直 接 以工 商 企 业 管 理 专 业 命 名 的 中等 教育 专业 , 中职 生 源多 以工 商 管理 大 类 如 会 计 专业 、 物 流专 业 为 主 , 也 有 来 自计 算 机 等 其 他 专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