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GS-重视卒中伴发抑郁障碍的诊疗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诊疗指南
㊃指南与共识㊃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诊疗指南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后心理与情感障碍分会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p o s t-s t r o k e d e p r e s s i o nB r a n c ho f P o s t S t r o k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n dE m o t i o n a lD i s o r d e r s o f H e n a nS t r o k eA s s o c i a t i o nP s y c h i a t r i cB r a n c ho f H e n a nM e d i c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H e n a nM e n t a lH e a l t hA s s o c i a t i o nd o i:10.3969/j.i s s n.1672-187X.2020.03.054ʌ中图分类号ɔR743,749.4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脑卒中后抑郁(p o s t-s t r o k ed e p r e s s i o n,P S D)是特指发生于脑卒中后,临床表现为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并出现以情绪低落㊁精神运动迟滞㊁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抑郁[1]㊂根据疾病分类学,P S D 为抑郁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尚无明确的概念和诊断标准㊂‘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 C D-10)将其归属为器质性心境障碍[2],‘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 S M-V)将其归入 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抑郁障碍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 C M D-3)把其归入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4]㊂P S 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 S D在脑卒中后5年内综合发生率为31%[5]㊂P S D可以发生在脑卒中后急性期(<1个月)㊁中期(1个月~6个月)和恢复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㊁33%和34%[1]㊂大量研究发现,P S D与脑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仅可以延长住院时间,还将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甚至导致死亡率升高[6-8],也是P S D患者最主要的自杀原因之一㊂因此,早期识别㊁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9]㊂1病因及发病机制㊀㊀P S 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认为多种因素参与其病因形成,包括遗传㊁生物机制㊁心理及社会因素[10]㊂1.1遗传机制㊂有研究显示,有抑郁个人和(或)家族病史可能是P S D的危险因素之一[11]㊂一项中国P S D患者的基因研究发现,5-羟色胺(5-H T)2C受体基因与男性P S D严重程度呈强相关,表明5-H T2C受体基因变异可能是中国人群编写专家组主编:宋景贵(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编写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㊀㊀王长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㊀㊀吕路线(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㊀㊀李文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㊀㊀张朝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㊀㊀韩永凯(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㊀㊀穆俊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P S D的致病机制之一[12]㊂1.2生物机制㊂研究认为P S D是一种器质性情感障碍,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主要是因为5-H T㊁去甲肾上腺素(N o r e p i-n e p h r i n e,N E)和多巴胺(D A)系统的失衡,在P S D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也能发现5-H T明显减少[13]㊂ 胺类递质失衡 假说认为P S D的发生是由于脑卒中后脑内某些与胺类递质相关部位的损伤所致,如来自于脑干,尤其是中脑的上行投射纤维,经过丘脑和基底节,最后达到额叶皮层㊂这些纤维遭到破坏后导致了生物胺类递质,如5-H T㊁N E和D A 数量减少或生物活性降低,最后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14]㊂P S D与脑卒中病灶部位的相关性一直是研究和争论的热点㊂多数研究认为[15-16],人类左侧大脑半球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明显相关,并提出左额叶和基底节区域的损伤是P S D发生的关键部位,病灶距离额极越近,P S D发病率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17]㊂一项以磁共振成像(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M R I)为基础的中国患者队列研究发现[18],P S D患者额颞叶和内囊区梗死发生率更高,但是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并无差异㊂脑卒中后脑损害的病灶大小㊁数量与P S D的发生率和严重性相关㊂丘脑㊁基底节及深部白质慢性腔梗病灶的累及是更为重要的P S D预测因子[19]㊂1.3社会心理因素㊂P S D的发病机制中,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被广泛接受㊂脑卒中的突然发生,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应激障碍,心理平衡失调,可能诱导P S D的发生发展㊂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常见,它与患者对脑卒中的主观感受相关,且伴随着抑郁或者焦虑样症状,它的发生与P S D患者神经递质如5-H T㊁N E等改变有关[20]㊂1.4其他因素㊂高龄和女性是脑卒中及其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㊂当前多数研究从老年人独居㊁神经退行性病变引发的语言障碍及年龄相关并发症等解释老年因素对P S D的影响[21]㊂女性罹患P S D的概率为男性的两倍㊂男性P S D与社交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相关,女性与既往诊断为心理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相关[22]㊂2临床表现2.1P S D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脑卒中典型的躯体症状外,抑郁症状一般分为核心症状和非核心症状㊂㊀㊀核心症状:(1)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㊁闷闷不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㊀2020年5月第26卷第3期㊀㊀JC l i nP s y c h o s o m D i s,M a y2020,V o l26,N o.3乐,甚至痛苦;(2)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爱好㊁感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3)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经常想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㊁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倾向㊂㊀㊀非核心症状:(1)生理症状,如体重减轻㊁入睡困难㊁睡眠浅多梦㊁易惊醒和早醒㊁不明原因疼痛㊁食欲减退或亢进㊁性欲减退等;(2)可伴紧张不安㊁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3)其他症状,如犹豫不决㊁自我评价降低㊁自责㊁自罪㊁无价值感㊁自杀和自伤㊁注意力下降㊂高龄P S D 患者常常以抑郁情绪㊁认知能力下降㊁睡眠障碍㊁焦虑为突出症状㊂2.2根据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P S D 和重度P S D ㊂㊀㊀轻度P S D :表现为悲伤㊁睡眠障碍㊁注意力不集中㊁精神活动能力减退㊁思虑过度㊁兴趣下降㊁失望㊁沮丧㊁多疑㊁易激怒等㊂㊀㊀重度P S D :除轻度P S D 症状外,还有紧张㊁焦虑㊁恐惧㊁哭泣㊁入睡困难㊁早醒㊁体重减轻㊁食欲下降㊁兴趣丧失㊁少语㊁少动㊁自悲㊁绝望㊁自责㊁幻觉㊁妄想㊁厌世㊁自杀意念等㊂2.3P S D 还具有以下临床特点㊂(1)患者一般并不主动叙述或掩饰自己情绪的不良体验,而多以失眠㊁疼痛㊁消化道症状㊁流泪㊁遗忘等躯体症状为主诉;(2)有些表现为依从性差,导致脑卒中症状加重或经久不愈;(3)由于P S D 患者常伴随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表现为执行功能减退㊁记忆力下降㊁注意力不集中等;(4)P S D 患者的症状多为轻中度,常伴发焦虑或躯体化症状㊂㊀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少P S D 患者存在症状不典型或交流障碍,故诊疗过程中的 察言观色 尤为重要㊂医师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以觉察患者内心的情感活动㊂如发现患者愁眉苦脸㊁叹息,流露出悲观㊁自责和绝望等表情时,即使患者口头上未明确有情绪低落㊁兴趣减退等明显的抑郁症状,也应高度警惕其为P S D 患者㊂如果发现患者有可能的抑郁症状,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耐心与患者交谈,并参照抑郁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评估,以免漏诊或误诊,必要时转诊精神科进行专科诊断和治疗㊂3辅助检查3.1影像学检查㊂通过C T 或M R I 等检查确诊为脑卒中㊂3.2生物学检测㊂(1)血浆㊁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㊂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周后血浆㊁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开始下降,P S D 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且递质水平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㊂(2)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测定㊂P S D 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高于脑卒中患者㊂(3)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 S T )㊂标准D S T 方法,在第1天23:00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基础浓度,次日给受试者口服地塞米松1m g ,分别于服药后9h ㊁17h ㊁24h 测定皮质醇含量,如ȡ5μg/d l ,即判定为D S T 阳性㊂目前认为P S D 患者N E ㊁5-H T 等递质水平低下可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 P A )轴异常致P S D 脱抑制而呈阳性㊂(4)血清C -反应蛋白(C R P )测定㊂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 R P 水平可作为P S D 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㊂(5)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T h y r o t r o p i n -r e l e a s i n g H o r m o n eS u p pr e s s i o n T e s t ,T R H S T )㊂T R H S T 被认为是抑郁障碍的生物学指标㊂试验方法为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基础促甲状腺素(T S H ),然后静脉注射500m g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 R H ),分别于注射后15m i n ㊁30m i n ㊁60m i n 及90m i n 测定T S H ㊂正常人在注射T R H 后血清中T S H 含量提高(10~29)m I U /m l ,而抑郁障碍患者对T R H 的反应则较迟钝(上升低于7m I U /m l ),其异常率可达到25%~70%,女性患者的异常率更高㊂3.3神经电生理检查㊂(1)事件相关电位研究P 300测定㊂主要用于评估P S D 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可早期发现P S D 患者的认知功能异常㊂P S D 患者P 300潜伏期一般较脑卒中患者延长㊁波幅降低,认知功能损害更为明显㊂(2)睡眠多导图(P S G )测定㊂通过睡眠结构的分析判定P S D 患者睡眠障碍严重程度㊂P S D 患者P S G 测定睡眠潜伏期较脑卒中患者延长,觉醒次数增多,浅睡眠比例增加,睡眠效率降低,其睡眠功能障碍更为突出㊂(3)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 S R )测定㊂通过交感神经传导通路的传导情况判定P S D 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严重程度㊂P S D 患者S S R 测定潜伏期一般较脑卒中患者延长㊁波幅降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更为常见㊂(4)探究性眼动分析(E E M )测定㊂通过眼球的活动轨迹评估患者的注意与记忆功能,P S D 患者与脑卒中患者相比,凝视点减少,反应评分降低,注意与记忆功能明显受损㊂3.4心理学评估㊂常采用 90秒四问题提问法 进行快速筛查(见表1)㊂由于评估P S D 的最佳时间尚未确定,故P S D 筛查建议在脑卒中后的多个不同阶段进行㊂特别是在病情反复(如急性加重或经久不愈)或治疗地点变更(如从急性治疗地点到康复治疗地点或在回归社会前)的时候,重复筛查是十分必要的㊂在筛查过程中,还应对P S D 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脑卒中后生存状态㊁功能依赖㊁认知损害㊁既往抑郁史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若有2个及以上的风险因素则容易发生P S D ㊂表1㊀90秒四问题提问法问题阳性过去几周(或几个月)是否感到无精打采㊁伤感或对生活的乐趣少了?是除了不开心之外,是否比平时更悲观或想哭?是经常有早醒吗?(事实上并不需要那么早醒来,评价标准是每月超过1次)是近来是否经常想到活着没意思?是㊀㊀注:回答 是 判定为阳性㊂如果回答均为阳性,则需进一步的量表评估㊂㊀㊀对于经以上筛查后判定为阳性的脑卒中患者,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抑郁量表评估,以判断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㊂常用心理评估量表包括汉密顿抑郁量表(H a m i l t o nd e p r e s s i o nr a t i n g se a l e ,HAM D )㊁蒙哥马利抑郁Ⅱ临床心身疾病杂志㊀2020年5月第26卷第3期㊀㊀JC l i nP s y c h o s o m D i s ,M a y 2020,V o l 26,N o .3评定量表(M o n t g o m e r y-A s b e r g D e p r e s s i o n R a t i n g S c a l e, MA D R S)等㊁Z u n g抑郁自评量表(Z u n g S e l f-R a t i n g D e p r e s-s i o nS c a l e,S D S)㊁B e c k抑郁自评量表(B e c kD e p r e s s i o nI n-v e n t o r y,B D I)等[23]㊂㊀㊀H A M D由H a m i l t o n于1960年设计制定,效度为0.65~ 0.90,是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抑郁症状他评量表㊂HAM D 有17项㊁21项和24项版本,主要对7类因子进行评估:焦虑/躯体化㊁体重㊁认识障碍㊁阻滞㊁睡眠障碍㊁绝望感㊁日夜变化㊂HAM D-17项版本评分标准:总分<7分提示正常, 7分~17分提示可能有抑郁(轻度抑郁),17分~24分提示肯定有抑郁(中度抑郁),>24分提示严重抑郁(重度抑郁)㊂㊀㊀MA D R S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抑郁症状他评量表之一,效度较高(0.80~0.90)㊂该量表评分相对简单,但对患者的症状变化较敏感,可以反映抗抑郁治疗的效果,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㊂量表共10项,总分60分,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㊂MA D R S评分标准:总分<12分提示无抑郁症状, 12分~22分提示轻度抑郁,22分~30分提示中度抑郁,ȡ30分提示重度抑郁㊂㊀㊀S D S可用于抑郁患者的初筛㊁情绪状态评定及调查等㊂该量表分四组特异性症状:精神性情感障碍㊁躯体性障碍㊁精神运动障碍和抑郁的心理障碍㊂量表共20项,每项分数相加为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取其整数部分可得标准分㊂S D 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分值越低状态越好㊂评分标准:标准分<53分为无抑郁,53分~62分提示轻度抑郁, 63分~72分提示中度抑郁,ȡ73分提示重度抑郁㊂㊀㊀B D I是临床常用的抑郁症状自评量表㊂本量表共21项,总分63分㊂评分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或症状程度越严重㊂评分标准:<11分提示正常,11分~16分提示轻度抑郁乱,17分~20分提示临床临界抑郁,21分~30分提示中度抑郁,ȡ31分提示严重抑郁㊂4诊断要点㊀㊀对本病的诊断应依据脑卒中和抑郁症的双重标准,以脑卒中病史为前提㊂P S D诊断包括定性诊断和定量评定两部分㊂定性诊断分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I C 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㊁D S M-V和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颁布的C C M D-3㊂对于初步符合定性诊断的患者,还可配合神经心理评估量表进行抑郁程度的定量评定㊂㊀㊀参考国内外的P S D结构化诊断标准,结合神经科㊁精神科相关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总结了P S D的诊断标准,供神经科医师作为临床参考㊂推荐P S D诊断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我们诊断为P S D:㊀㊀A.至少出现以下3项症状(同时必须符合第1项或第2项症状中的一项),且持续1周以上㊂①经常发生的情绪低落(自我表达或者被观察到);②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③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④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⑤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⑥缺乏决断力,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⑦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行为;⑧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⑨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㊂㊀㊀B.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㊁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㊂㊀㊀C.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且多数发生在脑卒中后1年内㊂㊀㊀D.排除某种物质(如服药㊁吸毒㊁酗酒)或其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例如适应障碍伴抑郁心境,其应激源是一种严重的躯体疾病)㊂㊀㊀E.排除其他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精神障碍(例如离婚/丧偶)㊂㊀㊀(备注:如果A项中,患者出现了5个以上的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我们可考虑为重度P S D㊂)5鉴别诊断㊀㊀P S D与其他伴有抑郁症状的疾病鉴别时,详细询问病史,完善躯体㊁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十分重要㊂需鉴别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5.1抑郁障碍㊂P S D与抑郁障碍进行鉴别,需明确抑郁情绪出现前是否有脑卒中病史,脑卒中是P S D的发病基础,又是抑郁情绪发生的心理诱因㊂P S D大多可随肢体功能恢复及对生活环境的逐渐适应而有所好转,表现为一定的自限性,经药物治疗后大多不易复发,而抑郁障碍患者的内心体验则与环境不相称,且治疗后易复发㊂㊀㊀临床常见抑郁障碍有内源性抑郁㊁反应性抑郁㊁精神病性抑郁及癫痫病理性心境恶劣㊂(1)内源性抑郁㊂存在下列症状之一者,应考虑内源性抑郁的可能:既往有躁狂或抑郁发病史;家族中有躁狂或抑郁病史;本次病程过程中有躁狂表现;有精神运动性抑制;早醒或症状有昼轻暮重的变化;内脏功能低下,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而无躯体疾病的存在;自罪观念,任何幻想或妄想;严重的自杀企图或多次自杀未遂㊂(2)反应性抑郁㊂急性起病,病程不超过半年;有明显的环境因素诱发,且症状与环境因素有关;精神创伤常萦绕于脑际,难以摆脱,多怨天尤人,很少责备自已;无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无早醒和昼轻暮重的特点㊂(3)精神病性抑郁㊂早期可伴有抑郁症状,但逐渐发展的抑郁情绪则被情感淡漠或平淡所取代,妄想内容也较荒谬㊂(4)癫痫病理性心境恶劣:骤起骤停㊂持续时日较短,缺乏典型的情感低落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㊂以紧张㊁恐惧和烦闷为主㊂5.2药源性抑郁㊂不少老年人常用的药物如利血平㊁氟桂利嗪㊁西咪替丁㊁普萘洛尔㊁左旋多巴㊁金刚烷胺㊁地西泮㊁胍乙啶㊁胰岛素㊁类固醇等也会引起抑郁㊂详细询问服药史可以鉴别㊂5.3老年抑郁障碍㊂此类患者家族史阳性者较少见,神经科病变及躯体疾病所占比重大,认知损害严重,主诉躯体不适多,疑病观念强烈;患者的体重变化㊁早醒㊁性欲减退㊁精力缺乏等除与疾病本身原因有关外,与年龄因素也存在一定关系;部分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会以易激惹㊁攻击㊁敌意为主要表现;失眠㊁食欲减退明显;情绪脆弱㊁波动性大;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被很好地表达;自杀观念常常不会清楚地表露,如患者可能会说 打一针让我死吧! 却否认自己有自杀的念头㊂Ⅲ临床心身疾病杂志㊀2020年5月第26卷第3期㊀㊀JC l i nP s y c h o s o m D i s,M a y2020,V o l26,N o.3在诊断分类上,值得重视的是继发性抑郁占了相当比例㊂常见可引起抑郁的躯体疾病依次是:心脏疾病㊁甲状腺疾病㊁恶性肿瘤㊁肾上腺疾病㊁代谢失调疾病等㊂依靠详细的病史㊁躯体检查㊁神经系统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㊂5.4痴呆㊂痴呆患者可伴有抑郁情绪,尤其轻㊁中度痴呆患者常见情感症状,而在重度痴呆中则少见(可能是重度痴呆患者情感症状难以识别的缘故);突出症状为认知功能下降;有定向力障碍㊁自知力障碍㊁社会活动障碍㊁有人格改变,可伴有幻觉㊁妄想或激越等精神行为异常症状;P S D患者往往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但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㊂通过详细询问病史㊁神经系统检查㊁头颅C T㊁M R I及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㊂6治疗6.1治疗总则㊂P S D既与脑卒中脑损害及伴随的认知损害㊁功能残疾㊁生活质量下降等有关,又与既往情感障碍病史㊁人格特征㊁应对方式㊁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㊁心理治疗㊁物理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㊂在参照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充分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并考虑风险因素及患者(家属)意愿等选择治疗手段及治疗药物㊂应注意监控和评估治疗的依从性㊁疗效㊁不良反应及症状复发的可能性㊂㊀㊀P S D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建议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或转诊精神科治疗:①重度P S D;②伴有自杀风险㊁自杀想法和(或)自杀行为;③治疗效果不明显如复发性抑郁㊁难治性抑郁或抑郁症状迁延难治等;④伴有精神病性症状㊂除了对脑血管病常规的治疗措施外,对P S D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㊁早期干预及联合治疗的原则㊂6.2心理治疗㊂所有脑卒中患者都应获得个体化的心理支持㊁健康教育等㊂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可能预示着P S D 的持续时间延长㊂P S D症状较轻且不伴认知与交流障碍者可考虑单一心理治疗,症状较重严重影响脑卒中康复㊁日常生活㊁社会功能者以及心理治疗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药物治疗和(或)联合心理治疗㊂认知行为治疗㊁动机性访谈和问题解决疗法,可用于用药依从性差㊁药物应答不良或不宜药物治疗的P S D患者,对此类患者心理治疗当属首选[24]㊂研究表明,在选择药物的同时积极地配合心理疗法将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25]㊂心理治疗可调动神经-内分泌㊁神经-免疫等途径潜能,唤醒适应机制,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心理防御作用,改善和消除抑郁症状,尽早进行效果更好㊂同时引导患者加强身心锻炼,积极联合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㊂心理治疗对P S D中的心因性抑郁效果较好㊂㊀㊀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㊁森田疗法㊁松弛疗法㊁音乐治疗㊁人际动力㊁正念疗法㊁家庭疗法等,同时可联合加强护理㊁提高家庭社会支持等方法㊂常用简单易行的心理治疗方法:(1)放松治疗:穆俊林等研究显示,放松治疗对P S D有一定疗效[26]㊂患者于每日晨间护理后,在心理医师指导下采取舒适姿势靠坐于沙发上(周围环境要求安静㊁整洁㊁光线柔和),轻闭双眼,身体尽量放松,同时嘱患者双手握拳并深吸气10s后松拳㊁缓慢呼气,反复训练5次~8次;随后进行全身肌肉紧张㊁放松练习,练习过程中患者注意力要集中,先从手部开始,然后是上肢㊁肩部㊁头部㊁颈部㊁胸部㊁腹部㊁臀部㊁下肢直至双脚,按上述顺序对各部位肌群进行先紧张㊁后放松练习,最后嘱患者全身放松;治疗时告知患者在紧张㊁放松练习中认真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从而学会如何保持放松状态;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嘱其按照指导语在头脑中想像一副美好的画面,使患者治疗后感觉神清气爽㊂每日训练1次,每次20m i n,治疗6周为1个疗程㊂(2)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属于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医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㊁物理学㊁美学等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项新型疗法㊂音乐治疗选曲因人而异,让患者全身心进入自然状态,从而消除抑郁情绪㊂但音乐疗法受患者文化素养㊁受教育程度㊁个人修养等限制,此疗法仅作为P S D患者康复的支持治疗㊂6.3物理治疗㊂常用物理治疗方法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及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 E C T),另外还有经颅直流电刺激㊁迷走神经刺激㊁深部脑刺激㊁磁休克治疗和光照治疗等㊂重度抑郁㊁难治性患者可采用M E C T治疗㊂㊀㊀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D A)批准的抑郁障碍治疗方法,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P S D有效[27-28]㊂采用标准蝶型双线圈,磁场强度为2.2T㊂治疗时要求患者取舒适体位并保持全身放松,将其下颚置于固定支架上,调整磁刺激线圈位置使其中心位于左前额叶背外侧并与头皮相切㊂设定磁刺激频率为10H z,磁刺激强度为90%运动阈值,单个序列持续刺激时间为4s,每天刺激20个序列,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8周㊂㊀㊀M E C T: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检查口腔,摘除义齿,解开衣带领扣;治疗前静脉注射阿托品0.25m g~1m g,心率50次/m i n以下用1m g,(50~100)次/m i n用0.5m g, (100~125)次/m i n用0.25m g;静脉注射麻醉剂(常用2.5%硫喷妥钠㊁丙泊酚㊁依托咪酯等),丙泊酚(1~1.5)m g/k g,静脉注射时应缓慢,以诱导麻醉至睫毛反射迟钝,对呼唤无反应,嗜睡状态时即可;氯化琥珀胆碱(1~1.2)m g/k g, 10s静脉注射完毕,注射后1m i n即可见自睑面口角至胸腹四肢的肌束抽动,约3m i n全身肌张力下降,腱反射(膝㊁踝)消失,自主呼吸停止,此时为通电的最佳时机;氯化琥珀胆碱一般用量为50m g左右㊂麻醉后期将涂有导电糊的电极紧贴在患者头部两颞侧,或单侧大脑非优势半球的顶颞侧㊂电流为90m A~130m A,通电时间为2s~4s,患者出现面肌㊁口㊁角㊁眼轮匝肌㊁手指和足趾轻微抽动,此即为有效发作;通电结束后,在睑面部和四肢肢端抽搐将停止时,用活瓣气囊供氧并行加压人工呼吸,约5m i n~10m i n,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静脉针头㊂M E C T治疗的关键是掌握好肌肉松弛剂的剂量,麻醉药量和通电量㊂疗程一般为6次~12次㊂6.4康复治疗㊂包括运动康复训练㊁物理康复㊁中医传统康复疗法㊁高压氧治疗等㊂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时,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脑组织氧分压,改善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有效地建立侧支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消除及减缓血栓形成,从而解除脑Ⅳ临床心身疾病杂志㊀2020年5月第26卷第3期㊀㊀JC l i nP s y c h o s o m D i s,M a y2020,V o l26,N o.3。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品。采取 HAMD对病人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分别进行评分治
疗前后分别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效,并统计不良反应。
•患者使用黛力新治疗后2周、4周、6周与显著下降趋势,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 ,血、
尿常规、肝、肾功效方面均未发生显著异常情况
•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很好治疗效果,因脑卒中病人多为年纪
•:将107例卒中后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用氟哌噻吨-美利
曲辛,对照组53例用阿米替林,疗程均为6 wk。采取
HAMD,HAMA及CGI和TESS评定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
•治疗6wk末,HAMD,HAMA及CGI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氟哌噻
吨-美利曲辛和阿米替林总有效率分别为95 %和96 %(P>0.05)。该
显著。
当代康复 .6,5(6)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第25页
心理治疗
对PSD心理治疗主要可采取心理支持疗法,以指导、 劝解、抚慰、勉励、支持、确保为主要内容,帮助病人消 除消极情绪,唤起患者主动主动性,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 制,改进和消除情感障碍。 可按详细情况选择采取集体 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同时结合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家庭支持治疗等各种治疗伎俩。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综合治疗
第17页
小剂量黛力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效障碍恢复影响
田伟 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
•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和黛力新组(25例, 1
片/d,疗程60d)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和治疗60d后用N IHSS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rathel AD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
第9页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后SDS、MADS及脑电图变化比较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后SDS、MADS及脑电图变化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配合心理干预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SDS、MADS、脑电波异常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5天时,观察组SDS、MADS、脑电波异常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全面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心里干预;SDS;MADS;脑电图【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对治疗态度消极,缺乏主动性和依从性,严重者表现为绝望或自杀倾向[1-2]。
目前研究认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加强患者主动训练,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是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良好的治疗关系,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在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全面康复。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9年6月~2010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抑郁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药物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
二组均符合以下条件: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8],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神志清楚。
男58例,女32例,年龄45~74岁,平均(61.3±10.5)岁。
其中急性脑梗死57例,脑出血36例。
1.2治疗方法:1.2.1常规药物治疗:针对脑血管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1.2.2心理干预1.2.2.1护理干预小组的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1名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任组长和2名主管护师及2名护师。
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和治疗_ppt课件
二、卒中后抑郁
定义
卒中后抑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临床表现
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抑郁障碍是脑卒中
后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
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
能力的恢复。
Laura Gabaldó n,et al. Cerebrovasc Dis 2007;24(suppl 1):181–188
卒中后抑郁与 认知功能障碍 的识别和治疗
一、与卒中相关的常见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 抑郁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 焦虑障碍 情感淡漠 情绪性疾病 灾难性反应 患病率% 35 25 25 20 20 20 Dilley M. 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 (2006), vol. 12. 23-34.
认知功能正常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痴呆
遗忘型轻 度认知功 能损害
非遗忘型 轻度认知 功能损害
阿尔 茨海 默病
血管 性痴 呆
混合 性痴 呆
其他 痴呆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2005年10月26日
随访、追踪、完善诊断
常用的认知评定量表
(1)智能状态问卷(MSQ) (2)(2)简易智能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 (3)(3)智力状态简短测试(STMS) (4)长谷川式简易智能量表(HDS)及其修 订版(HDS—R)、老年能力筛选量表 (CCSE)、老年认知评价问卷(ECAQ)等
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一、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二、卒中后的血压管理 三、抗血小板凝集 四、抗凝治疗 五、其他心脏病的干预 六、颈动脉狭窄的干预 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 八、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九、卒中后血脂与血糖的管理 十、健康宣教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康复治疗的体会
32 卒中后抑 郁发病与神经 功能缺损 程度 的关系 卒 中后 .
抑郁 障碍的患病率在 2  ̄6 %之 间, 目前 认为卒中后抑郁与 0 0
神经功 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 经研 究分析发现神经功能缺损严 重程度越轻 ,肢体功能水平越 高,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越强,抑 郁症状 的发 生率越低 ,相反,抑郁发生率越高 。也有学者认为 可 能与脑 卒中损 害的部位和躯 体致残 的严重程度有关。
多梦 , 自感活着没有失去意义,不愿主动接受治疗,其 中 2 3
例 同时伴有焦虑综合症,失眠 、多梦 、出汗 、担心、易激惹 、 心境低落 , 康复治疗依 从性差 。 根据抑郁焦虑综合症诊断标准 均符合 诊断 。 2 治疗方法 制剂 治疗 。
3 结 果
疗 ,选 用 三环 类抗 抑郁 药物 阿米 替林 是阻 断去 甲肾上 腺素
汀 ,主要控制突触前膜 5HT的再吸收提高神经细胞突触间隔 .
5H 的浓度 ,以达到缓解及控 制抑郁症 的 目的。同时 5H -T .T
【 张旭明,任卫. 1 】 辛伐他 汀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 . 中国医药
杂志,2 0 ,2 () ~8 0 0 5 1 :5 .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康复治疗的体会
舒 丽瑾
( 新疆鸟鲁木 齐市友谊 医院 80 0 ) 301 [ 摘要] 目的 分析 脑卒 中后抑郁 障碍的发病情况 , 与脑部病 变部位 和神 经功 能缺损程度及年龄 、 性别等 因素的 关系。 方法 入
选的 3 例脑卒 中患者均依据全 国脑血管疾病诊 断标准及抑郁 症焦虑症诊断标准诊 断。 9 结果 3 9例脑卒中患者 中脑梗死患者 2 6例 。脑 出血患者 1 ,上述 患者在早期治疗过程 中均有抑郁 障碍 ,其 中 2 同时伴焦虑综合症 。脑卒 中不但与神 经功 3例 3例 能缺损程度有 关,而且 与病 变部位及发病 率有 关,重度神 经功 能缺损者发病 率同中度或轻度神 经功能缺损者发病率相 比显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1364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干预沙昭,王宝安,许坚(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发生的抑郁障碍,观察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改善情况。
方法:选取 34 例脑卒中患者,分析其抑郁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结果:经心理干预后,在 4周缓解抑郁症状26例;因性格较内向、少言 8 例,经耐心开导、沟通交流后,6周缓解抑郁症状,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结论:分析脑卒中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原因,密切观察患者情绪、情感及心理变化并给予良好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1﹒3040 引言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极高[1],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多以突发、突变为特点。
脑卒中因语言沟通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移动障碍等使患者出现心理问题,一般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和敌对、孤独和哀伤、内疚和自责、脆弱、疑惑、自卑、人格改变等,直接影响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9月至2016 年 1 月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4例,其中男 20 例,女 14 例;年龄 43~67岁。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诊断标准,未服用过激素类药、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
排除病情危重、意识不清、明显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者。
1﹒2 方法通过分析 34 例患者发生抑郁的原因,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卒中后抑郁的诊治方法
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活力、焦虑、自责、自杀观念等。认知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考困难等。
症状
定义与症状
病因
PSD的病因包括生物因素(如神经生物学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如家庭、社会和文化因素)和临床因素(如卒中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病理机制
PSD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涉及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的复杂相互作用。
病因
中医认为卒中后抑郁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失调、外邪入侵、年老体衰等。
中医对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中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原则是调理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安神定志等。
原则
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包括辨证施治、针灸、按摩等。
方法
中药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推拿
推拿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舒缓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助于缓解卒中后抑郁的症状。
病因和病理机制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其他国际标准,PSD的诊断需要满足在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疾病。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痴呆等)和内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进行鉴别。同时,需要区分PSD与正常的悲伤反应。
发病机制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揭示其生物学基础和神经环路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与技术融合
加强神经科、精神科、药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合作和技术融合,促进多学科联合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卒中后抑郁诊治的突破性进展。
临床研究与实践
卒中后抑郁中国专家共识
1、 Zhang T, et al. J Affect Disord,2012, 136: e83-e87. 2、Ny s GM, et al. J Neurol Sci, 2005, 228: 27-33. 3、Santos M, et al. Stroke, 2009, 40: 3557-3562.
2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第 14 页
卒中后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不仅与脑损害后神经功能缺陷、肢体残疾程度相关, 也与患者抑郁状态和程度密切相关: ① PSD可能加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1]; ② 卒中后残疾的严重程度和抑郁程度相关[2-3];
1、 House A.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1996, 8: 453-457. 2、Ny s GM,et al. J Neurol Sci, 2005, 228: 27-33. 3、 Santos M,et al. Stroke, 2009, 40: 3557-3562.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主要内容
第 10 页
1 2
PSD定义
5 6
PSD筛查、评估
PSD临床表现
PSD影像学改变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PSD诊断
PSD治疗 PSD临床实践参考流程图
3
4
7
8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第 18 页
若“90秒四问题提问法”的回答均为阳性,或PHQ-9量表的前两项(①做什 么事都没兴趣,没意思;②感到心情低落,抑郁,没希望)回答为阳性,则 需要使用抑郁症状评估量表进一步评估抑郁严重程度。
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行以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7例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行以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HAMD评分、CSS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睡眠障碍评分、焦虑评分、抑郁情绪评分、迟缓评分、疑病评分5项抑郁因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行以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可以取得确切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对疾病康复有利,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關键词】中西医联合康复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抑郁;效果Effect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Acute Strok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YAN Xinzheng,LIU Derong,HE Yunj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07):077-080【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complicated by depression.Method:A total of 97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47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al rehabilitation.Observation group of 50 patients underwent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00%,whil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72%,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Before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HAMD score,CSS score and BI index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HAMD score and CS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I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treatment,the score of sleep disturbance,anxiety,depression,delay and suspic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t is worth to popularize that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should be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achieve the exactclinical results,alleviate the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Acute stroke;Depression;EffectFirst-author’s address:Ninth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Foshan 528203,China急性期脑卒中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通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15年基本版
中草药
中草药:目前在我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治疗抑郁症 的药物还包括中草药,主要治疗轻中度抑郁症。 ■ 圣· 约翰草提取物片(Extract of S t . John’s Wort Tablets):是从
草药(圣约翰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其主要药理成分为贯叶金 丝 桃素和贯叶连翘[267]。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268-270]。 ■ 舒肝解郁胶囊:是由贯叶金丝桃、刺五加复方制成的中成药胶囊制剂 。治疗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 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相当[271, 272],优于安慰剂[273]。 ■ 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证者[274, 275] 。
23
APA《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实践指南》
抑郁障碍共病躯体疾病的治疗举例
脑卒中后抑郁:
· A级推荐使用西酞普兰、舍曲 林、艾司西酞普兰(1/A)。
· SNRIs类药物由于其较好的改善 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用于治疗脑 卒中后抑郁(2/B)。
· 心理治疗方面,研究表明CBT、 问题解决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有 益(3/C)。
帕金森伴抑郁
■ NRI、SNRIs类抗抑郁剂可作为B级推荐 (2/B);
■ 不建议在卡比多巴或左旋多巴治疗期 间,使用MAOIs类抗抑郁药。
■ 心理治疗方面,研究发现CBT治疗可有 效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症状(1/A)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解读
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 (Expert Opin)
编委会名单(姓氏笔画)
马 辛 王 刚 方贻儒
司天梅 李凌江 许秀峰
刘哲宁 季建林 张克让
张宁
詹思延 沈霞
2
2
指南修订的工作过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摘要: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研究[7]认为,大脑损伤后致炎因子作用、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等因素与抑郁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卒后抑郁疗效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予越鞠丸合归脾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测定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和hs-CPR 水平。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越鞠丸合归脾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PSD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焦虑状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8和hs-CPR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的改善。
脑血管疾病是当前病死率位居前三的疾病之一[1],对其并发症的治疗与预防已成为临床研究工作的重点[2]。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脑血管疾病的20%~80%左右,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失眠、焦虑、情绪不稳定、绝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患者可伴有自杀倾向。
对其预后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导致其社会功能下降,影响其生活质量,是延迟患者康复期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3]。
常规抗抑郁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但停药后抑郁症状容易反复,且药物安全性尚存争议[4]。
抑郁障碍的诊治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抑郁障碍的诊治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18页
澄清焦虑、躯体症状等
心情除了低落,还有别不好吗?比如烦躁, 焦虑,或者尤其轻易发脾气?
同时有出汗,心慌吗? 最烦到什么程度?
身体上有哪些不舒适感觉?
检验过吗?医生怎么说?你自己看法呢?
抑郁障碍的诊治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19页
必须问询器质性和精神活性物质
第31页
抑郁障碍判别诊疗
继发性抑郁障碍
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一些药品和精神活性物质等均可引发 继发性抑郁障碍,与原发性抑郁障碍判别关键点: 前者有明确器质性疾病、或有服用某种药品或使用精神活 性物质史,体格检验有阳性体征,试验室及其它辅助检验有相 应指标改变 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后者无意识 障碍、记忆障碍及智能障碍 器质性和药源性心境障碍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消长而波动, 原发疾病好转,或在相关药品停用后,情感症状对应好转或消失 前者既往无抑郁发作史,而后者可有类似发作史
抑郁障碍的诊治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32页
抑郁障碍判别诊疗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早期常可出现抑郁症状,或在精神分裂症恢 复期出现抑郁,类似于抑郁发作,判别关键点:
精神分裂症出现抑郁症状,其情感症状并非是原发症状,而是以思 维障碍和情感冷淡为原发症状;抑郁障碍以心境低落为原发症状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连续进展,缓解期常有残留精神 症状或人格缺损;而心境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础正常
第26页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学标准临床相连续存在2周以上
抑郁障碍的诊治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27页
轻、中、重度标准
轻度: 2条经典症状+2条其它症状 参考社会功效:日常工作和社交受影响,但能继续
中西医结合在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瑞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山西中医, 2019,5(3) :33〜35.
2李瑞洁.中西医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湖北民族学院 学报(医学版),019,6(): 66〜68.
3范鹏,赵铎.中西医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与诊治[].中医研究, 2019,2(3)7 〜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抑郁治疗;应用价值
doi: 10. 3969/ j. issn. 1004-4337. 2021. 07. 054
脑卒中作为临床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具 有起病急、危害大的特征,对于患者的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限制[]。在发生脑卒中后,患者往往 会面临家庭与自身的双重压力,很容易失去生活的热情与信 心,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发抑郁症药。在常规治疗 中多采用西药进行辅助治疗,效果不稳定。本院自从采用中 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后,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改善了预后表现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 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对比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例数 50 50
显效 22 32
卒中后合并抑郁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卒中后合并抑郁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杨爱贤;徐烨
【期刊名称】《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6(20)4
【摘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安全性、不良反应。
方法:对44例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其他治疗相同。
分别于治疗2周和6周评定疗效,评定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西酞普兰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并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总页数】2页(P301-302)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西酞普兰
【作者】杨爱贤;徐烨
【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新三联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J], 文爱斌;邓建华;秦燕斌
2.帕罗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焦虑障碍临床观察 [J], 王晓慧;杨丽丽;张力维;李楠;刘锲
3.团体心理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HAMD评分影响分析 [J], 王彩宁;李秋云;温爱萍;杨梅柳;杨丽;虞武;
4.帕罗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焦虑障碍临床观察 [J], 王晓慧; 杨丽丽; 张力维; 李楠; 刘锲
5.帕罗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焦虑障碍临床观察 [J], 邹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狄美琪;姜亚军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10
【摘要】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于中风之后的郁证,是在中风表现的基础上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缺乏主动性、悲观、失望、食欲不振等症状。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阻碍神经及认知
功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中药治疗进行综述。
1
辨证分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是建立在脑卒中的基础之上,既具备中风的临床症状体征,又有抑郁的表现,"因病而郁"。
【总页数】3页(P174-176)
【作者】狄美琪;姜亚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研究进展
2.中药汤剂合并小剂量西药抗抑郁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效果比较研究#
3.我国近10年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文献计量学
分析4.解郁安神中药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临床
观察5.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规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姜超;许永城;张秋娟
【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
【年(卷),期】2009(004)008
【摘要】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以影响卒中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延缓恢复过程,不利于患者的愈后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进展,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的疗效,机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此做一展望.
【总页数】7页(P692-698)
【作者】姜超;许永城;张秋娟
【作者单位】710100,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西安市航天总医院神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西安市航天总医院神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J], 李欣;王艳青;刘建兵;马芳菲
2.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J], 杜利峰
3.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126例临床分析 [J], 苗清波;石玉英
4.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J], 梁晓彦
5.脑卒中后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及述评 [J], 唐启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性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性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杨君素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14)16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以及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方法对187例脑卒中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分析18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综合性干预治疗疗效。
结果脑卒中并发抑郁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降低生存质量。
结论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综合性干预治疗,及时进行系统干预治疗,有利于PSD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页数】2页(P166-166,167)
【作者】杨君素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曲靖6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王以翠;庄建光;常焕显
2.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J], 林康;陈明磊
3.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治疗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 [J], 钟艳
4.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J], 上官建辉;唐春燕
5.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隋汝波;闵连秋;李熙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S)、抑郁程度( Zung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ZDS)等因素与HRQoL 的相关性
Abubakar SA,Int J Biomed Sci 2012; 8 (3): 183-187.
性别(男/女) 2.25
MRS:改良rankin量表;ZDS:Zung抑郁自评量表
Huai Wu Yuan, et al. PLUS One,2012;7(10):1-7.
◆对卒中后患者3个月的进行健康 相关生活质量(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评估 ◆使用多元逻辑回归法分析年龄、 教育程度、性别、功能残障(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
28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包含317,540名患者
随访时间 :2~29年 共报道8748例卒中事件
Pan A, Sun Q, Okereke OI, et al. JAMA 2011;306:1241–9.
抑郁症与卒中风险显著增高相关
Pan A, Sun Q, Okereke OI, et al. JAMA 2011;306:1241–9.
社区(n=1602) 自报高血压 现时吸烟者 糖尿病 2·86 (2·33–3·51) 2·09 (1·65–2·64) 2·26 (1·68–3·06) 1·41 (1·12–1·79) 1·99 (1·56–2·54) 1·98 (1·46–2·68) 1·67 (1·25–2·22) 1·10 (0·86–1·40) 1·32 (1·03–1·71) 0·63 (0·44–0·88)
抑郁症与致死性卒中风险显著增高相关
抑郁症与缺血性卒中风险显著增高相关
Pan A, Sun Q, Okereke OI, et al. JAMA 2011;306:1241–9.
氟西汀有效改善抑郁,消除治疗的
抑郁症状
易激惹症状
Fruehwald S et al. Early Fluoxetin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 three-month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with an open-label long-term follow up. J Neurol. 2003; 250:347-351 Smi Choi-Kwon et al. Fluoxetine Treatment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 Emotional Incontinence, and Anger Pronenes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Stroke. 2006;37:156-161
医院(n=1379) 2·01 (1·64–2·46) 2·53 (1·98–3·24) 1·24 (0·96–1·60) 1·26 (0·98–1·62) 1·46 (1·14–1·87) 0·98 (0·76–1·26) 1·27 (0·98–1·64) 1·53 (1·21–1·93) 1·38 (1·08–1·78) 0·78 (0·55–1·11)
Given the high human and material cost of untreated depression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ystematic approaches to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ll have to become a core
地区
YLDs MDD 排名 平均等级(95% UI) 1.9(1-3)
全球
2
亚太地区,高收入
中亚 东亚
4
1 2
4.3(2-7)
1.5(1-3) 2.3(1-3)
南亚
3
2.9(1-4)
YLDs=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errari AJ, Charlson FJ, Norman RE, et al. PLoS Med ,2013,10(11): e1001547
part of neurological services.
鉴于神经系统疾病中未治疗抑郁症造 成的高人力和物力成本,抑郁症的识 别与治疗必将成为神经科医疗工作的 核心组成部分。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1;82:8 828-829
1977~2002全部51项合格的前瞻性研究 Population-based studies(n=6): 2869例患者(代表人群:1,338,981) hospital-based studies:交流障碍者(失语、意识模糊、痴呆)除外,分别有 61%(3周评定)和99%(12月评定)的患者完成情绪评定,共16302例患者 rehabilitation-based studies:共6036例患者
集成分析提示: PSD发生率: 急性期:32% 恢复期:34% 慢性期:34%
极少数患者接受了抗抑郁 治疗
Hackett ML et al. 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Stroke.2005;36:1330-1340.
腰臀比 T2 vs T1 T3 vs T1
心理社会应激 抑郁症
饮食风险评分 T2 vs T1 T3 vs T1
抑郁症是与90%卒中风险相关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规律的身体活动 饮酒 1-30次/月 >30次/月或酗酒 心脏病史
0·75 (0·57–1·00) 1·36 (1·00–1·86)
3·32 (2·21–5·01)
研究或亚组
氟西汀
SSRI N
均数 (SD)
对照组 N
均数 (SD)
总体均数差 95% CI
权重
总体均数差 95% CI
氟西汀
Mead GE, Hsieh CF, Lee R,et al.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2, Issue 11
研究或亚组
氟西汀
SSRI N
均数 (SD)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角色转化 社会家庭支持 负性生活事件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乙酰胆碱
卒中破坏单胺能 递质环路
中缝核 蓝斑 黑质 腹侧被盖区 内测隔核 梅纳特基底核 脑桥中脑被盖复合体
Loubinoux I, Kronenberg G, Endres M,et al. J Cell Mol Med. 2012 Sep;16(9):1961-9.
纳入研究概览
随机临床试验数 发表时间 52 1994-2011
病例数
性别构成 平均年龄 卒中类别 (34项试验提供)
4060
男性:57% 51-75 缺血性:80% (2120) 出血性:20% (538) 阿根廷、澳大利亚、 中国、法国、德国、 意大利、瑞士、丹 麦、英国、美国
国家
Mead GE, Hsieh CF, Lee R,et al.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2, Issue 11
全国30家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1281例患者的筛查结果
44% 56%
50%
卒中患者
其他类型就诊患者
卒中伴发抑郁的患者比例
神经内科就诊患者
王伊龙等.中国卒中杂志.2010,5(10),798-800
生物学因素 遗传易感性 神经循环 神经化学 认知障碍 失语 残疾 社会功能低下 神经症个性 抑郁病史
*
*
*
P=0.019
P=0.042 P=0.012
卒中后早期,抑郁症患者在语言、感知、记忆等认知功能方面的损害明显
G.M.S. Nys, et al. J Neurol Sci 2005;228(1): 27-33.
Meta分析总计包含了28篇文献
28 8 3 6 2 总体卒中 致死性卒中 非致死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Hackett ML et al. 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Stroke.2005;36:1330-1340.
无论早期、中期还是后期, 抑郁症的发生风险相近
对照组 N
均数 (SD)
总体均数差 95% CI
权重
总体均数差 95% CI
氟西汀
Mead GE, Hsieh CF, Lee R,et al.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2, Issue 11
研究或亚组
氟西汀
SSRI N
均数 (SD)
对照组 N
均数(SD)
总体均数差 95% CI
0·89 (0·66–1·18) 1·59 (1·13–2·23)
2·53 (1·74–3·69)
O‘Donnell MJ, Xavier D, Liu L, Zhang H. Lancet. 2010 Jul 10;376(9735):112-23
一项包括2306名急性卒中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随访观察1年后,患者 抑郁症和卒中复发的关系。
权重
总体均数差 95% CI
氟西汀
Mead GE, Hsieh CF, Lee R,et al.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2, Issue 11
氟西汀全面提高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