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2)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具体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退位减法的理解。

2. 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规律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卡片。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计算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进而引入十几减9的学习。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学生通过计算卡片,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更快地计算十几减9,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并进行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1. 板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2)2. 板书内容: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注意事项、练习题。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十几减9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口头作业:学生向家长讲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规律。

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2015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题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小组学生姓名时间课标依据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我会观察: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2、第一种方法是: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填在表格中)这种方法是按()分类的。

3、第二种方法是: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填在表格中)红色气球黄色气球蓝色气球这种方法是按()分类的。

二、达标测评:做P29页第2题。

数学笔记(纠错栏):三、自我评价(夸夸我)我的表现:我的心情:安全提示:一年级学生要有家长接送,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

课题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二)小组学生姓名时间课标依据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数一数、填一填。

大人小孩人数(人)第一种方法是按()和()分类的。

2、想一想、填一填。

男女人数(人)第二种方法是按()和()分类的。

3、试一试,还可以按()和()分类。

二、达标测评:第28页做一做。

数学笔记(纠错栏):自我评价(夸夸我)我的表现:我的心情:安全提示:过马路时要注意看交通灯,行人走斑马线。

课题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小组学生姓名时间课标依据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数小棒,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快速数出1—10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认识100- 数的组成及含义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认识100- 数的组成及含义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认识100- 数的组成及含义知识点:认识100- 数的组成及含义1.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学到:•了解数字100的组成及含义。

•掌握数字100的数形和读法。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字100的意思。

2. 教学重点•了解数字100的组成及含义。

•掌握数字100的数形和读法。

3. 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字100的意思。

4. 学习内容4.1 数字100的组成及含义•数字100由1和2个零组成,百位为1,十位和个位分别为0。

•数字100表示十个十,又称作百,是由10个十相加而成的。

4.2 数字100的数形和读法•数字100的数形如下所示:100•数字100的读法为:“一百”。

4.3 数字100的意义数字10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

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我们有100块钱,有100个学生,我们要完成100个任务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理解数字100的含义和作用。

5. 学习方法与建议•端正态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思考、总结,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加高效。

6. 相关练习6.1 选择题1.数字100由几个零和哪个数字组成? A. 一个零,百 B. 两个零,十 C. 两个零,百2.数字100的读法是: A. 一百 B. 一千 C. 十6.2 讨论题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字100的含义及其作用。

7.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数字100的组成及含义,掌握了数字100的数形和读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数字100的意义和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注重观察、思考、总结,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加高效。

在课堂上,我们应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问,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共同学习进步。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体会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退位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学具:计数器、小棒等。

2.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的加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探究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总结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3)教师总结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3. 巩固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练习。

七、板书设计略注:由于篇幅限制,本教案未包含详细的课时安排和课堂活动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这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针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探究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来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过程中,要求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掌握图形的基本要素,如点、线、角等。

2.认识并能够拼凑、分类和比较五种基本图形。

3.能够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运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4.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二、学习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图形的基本要素图形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角、面等。

其中,点是图形的元素之一,代表空间中位置的标志;线则是连续点的集合,是一个长度无限的几何对象;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空间部分,用来描述图形中的拐角程度;面是由多个线条所围成的平面区域。

2. 五种基本图形的拼凑、分类和比较五种基本图形包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观察图形的形状和特点,能够将它们正确地拼凑、分类和比较。

3. 图形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的应用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图形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来加深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重点记笔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分块记录各种图形的特点和特征。

2.多观察实物、图片,积累图形认知。

3.进行小组讨论,听取同学的不同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4.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例如计算家中窗户、门板的面积等。

四、作业安排1.完成本单元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图形的基本要素、五种基本图形的分类、拼凑和比较。

2.跟据实际情况,采集家庭、校园或社区中的图形素材,并写下你对它们的认识和感受。

3.在预习下一单元的时候,一定要回顾本单元内容,总结一下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和思考。

一年级1,2,3,4,5,6数学导学案

一年级1,2,3,4,5,6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导学内容:位置——上下学习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

2、能按上、下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感受物体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有所体验。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认识物体之间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会物体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一、自学提纲1、观察课本第一页主题图,然后和同桌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了些什么?把你看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一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下。

3、明确三种物体的位置关系。

(汽车、火车、轮船)——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桥上有————在跑桥上还有————正在行驶桥下还有————4、用学具摆一摆,同桌相互用上、下说一说摆的结果。

5、观察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在我们的教室上面有几层?二、展示互动1、把你看到的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2、请你再选择另外两个物体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小组内或全班说。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三、效果检测AHA12GAGGAGAGGAFFFFAFAF1、完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2、根据参观的教学楼填空。

(1)()年级教室在教学楼的最上层。

(2)()年级教室在教学楼的最下层。

3、猜一猜。

小红住在小刚的楼上。

小刚住在小强的楼上。

AHA12GAGGAGAGGAFFFFAFAF第二课时:前、后导学内容:位置——前后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从具体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

2、初步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

学习重难点:1、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从具体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

2、初步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一、自学提纲1、观察:观察我们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我们教室的前面、后面都有些什么?AHA12GAGGAGAGGAFFFFAFAF3、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4、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5、根据他们三人的位置,说一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地最后面?6、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前、后的位置关系吗?二、展示互动摆1、把你看到的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加与减(一)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

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单元教学安排:课题:买铅笔一、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练习课一、练习1、准备题9+( )=11 9+( )=149+( )=15 9+( )=172、想一想做一做15-9=□想:9加( )得15。

17-9=□想:9加( )得17。

18-9=□想:9加( )得18。

3、做一做9+( )=13 9+( )=16 13-9=( ) 16-9=( )11-9=14-9=17-9=12-9=15-9=18-9=4、解决问题1.大汽车里面坐9人,小汽车里面坐4人。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数花生-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数花生-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数花生-北师大版导学目标1.掌握数花生在数学中的应用;2.了解数花生对于数学的启发作用;3.能够准确理解数花生表示的数字意义。

导学步骤1. 了解数花生的来源和作用数花生又称为十字算盘花生,是一种简易的计算工具。

它的原理是通过移动珠子来表示数字和进行简单的运算。

数花生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南方,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它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启发了人们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现今的数学教育中,数花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

通过数花生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2. 学习数花生的表示方法数花生一般由数珠和两根小棒子组成,其中数珠分为两种:红色数珠和白色数珠。

红色数珠表示“五”,白色数珠表示“一”。

下面是数花生的基本表示方法:•概念:数花生也可以表达一定的量,用配置珠子的个数来表示数量。

•组成:数花生由5穗珠(白球)和2根条状棒杆组成,注意两管中央交叉点用于锁住。

•表示:一穗白球表示个位,一穗红球代表十位,一穗红球和五穗白球表示十五位,以此类推。

•运算:数发生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学生能够掌握数花生的基本使用技巧,并在数学学习中加以应用。

3. 练习数花生的使用学生在掌握了数花生的基本表示方法之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练习来巩固自己的掌握程度,并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数花生练习题:1.用数花生表示数字 58。

2.用数花生相加表示 16+17。

3.用数花生相减表示 30-15。

4.用数花生表示 278+119。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训练,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数花生的使用技巧,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总结在数学学习中,数花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

通过掌握数花生的基本表示方法和使用技巧,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数字11-20的读法和写法。

2. 能够进行11-20之间的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11-20的认识
2. 11-20之间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方式,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11-20的数字,让学生对这些数字产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数字11-20:通过实物展示,如手指、水果等,让学生理解11-20的含义,并学习其读法和写法。

2. 11-20之间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掌握11-20之间的加减运算。

(三)课堂活动
设计一些与数字11-20相关的游戏,如数苹果、摆豆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
导学案
知识导入
1. 图形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2. 图形的基本概念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

•圆形:没有边和角,由圆周上的所有点到圆心相等的距离构成。

学习目标
1.能够辨别常见的图形。

2.能够通过拼组各种图形。

学习步骤
第一步:认识各种图形
1.默写并用实物或纸上画出各种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名称,辨认图形并说出其特点。

第二步:图形的拼组
1.老师给出拼图游戏,学生根据不同图形将图形拼到一起。

2.讨论不同拼组后形成的图形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拼组的规律。

讨论与总结
•你在拼组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通过拼组,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能举例说明吗?
课后作业
1.自行绘制一个图形,让同学通过拼组还原。

2.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个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熟练的认识各种图形,并通过拼组图形
的方式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101页.doc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101页.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环节一、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
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
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
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
点?
环节二、
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
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
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
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第五课时:练习课
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
第七课时: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第八课时:复习课(一)
第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第十课时:练习课 (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
第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
第五、六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2、图形的拼组(2))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2、图形的拼组(2))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2、图形的拼组
(2))导学案
课前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拼组(1),我们
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图形?
2.请简要说一说什么是图形的拼组,你们觉得图形的拼组有什么作用?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图形的拼组,将几何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2.能够利用图形的拼组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

学习重点
1.理解图形的拼组是指将几何图形拼接到一起形成新的图形。

2.能够灵活运用图形的拼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一、图形的拼组
•图形的拼组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按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形。

二、图形的拼组示例
示例1
将三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示例2
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房子的图形。

学习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图形的形状和边角,找出图形的相似之处。

2.尝试多种不同拼组方法,灵活运用图形的拼组知识。

学习任务
1.观察示例图形,尝试用基本图形进行拼组,形成新的图形。

2.请同学们在练习册上完成练习题,将图形的拼组技能应用到实际操作
中。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图形的拼组概念及应用。

掌握了图形的拼组技能后,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创意组合出各种各样的有趣图形。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继续发挥想象力,尝试更多有趣的图形拼组吧!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有问题随时提问。

愿大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谢谢!。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年级一年级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2-3页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1.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积累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经验,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1、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准确认识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板书设计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探究新知环节一、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环节一、1、指名说一说图形的名字2、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环节二、巩固发展:环节三、提高练习环节四、总结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环节二、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5.第二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6、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环节三、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环节四、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环节二、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课 题
吃穿住话古今(一)
年级
五年级下册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教师
赵敏
单元
第二单元第1课吃穿住话古今(一)
教学内容
P26--P29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知道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过程与方法
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及其全世界的影响。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导学流程




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我们祖先的生活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我们祖先----原始古人的生活状况》视频,画面上同时出现古人的生活场景:看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我们的祖先生活艰辛与漫长!)。是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板书课题:吃穿住话古今(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的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独立尝试)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充,评价)
二、
1、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2、想象一下,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数的读、写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数的读、写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数的读、写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100的读法;2.能够正确写出数字0-100;3.能够正确地区分数字中的个、十、百位。

二、教学重点1.数字0-100的读法;2.数字0-100的正确写法;3.数字中的个、十、百位的区分。

三、教学难点1.数字10-19的读法;2.数字的个、十、百位的区分。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了解数字的读法数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数字。

首先,我们要学会数字的读法。

针对不同的数字,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读法。

•数字1-10的读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数字11-19的读法: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

•数字20-100的读法:例如,数字23的读法是“二十三”,数字80的读法是“八十”。

2. 数字的正确写法在掌握数字的读法后,我们还要学会数字的正确写法。

数字的正确写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数字1-10的写法:1、2、3、4、5、6、7、8、9、10。

•数字11-19的写法:11、12、13、14、15、16、17、18、19。

•数字20-99的写法:以个位为准,写出个、十位数字,例如:23(二十三)、45(四十五)、68(六十八)。

•数字100的写法:百位数字为1,个、十位数字为0,写作“100”。

3. 数字中的个、十、百位的区分除了掌握数字的读法和正确写法,还要学会数字中的个、十、百位的区分。

一个数字在数位上分为个位、十位、百位等不同数位,例如:•数字23的百位数为0,十位数为2,个位数为3;•数字138的百位数为1,十位数为3,个位数为8。

我们要学会在数字中准确地区分各个数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已经学会了数字0-100的读法和正确写法,同时也学会了数字中的个、十、百位的区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例如播放视频、板书、口头解释等,让学生对数字的读写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导学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导学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导学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目标1.能够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形状。

2.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学习重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形状和特征。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学习内容一、长方形1.形状特征:四边都是直线,相对的边长度相等,相邻的边垂直相交。

2.测量方法:测量长和宽,用公式计算面积和周长。

3.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周长= 2 × (长 + 宽)。

练习题1.一张长方形纸片,长13cm,宽9cm,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二、正方形1.形状特征:四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测量方法:测量边长,用公式计算面积和周长。

3.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周长= 4 × 边长。

练习题1.一张正方形纸片,边长为5cm,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三、三角形1.形状特征:三条边连接成三个角,三个角总和为180度。

2.测量方法:测量三条边长和三个角的度数,用公式计算面积和周长。

3.计算公式:面积 = 底× 高 / 2;周长 = 边1 + 边2 + 边3。

练习题1.一个三角形,底是5cm,高是4cm,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需要知道三个边的长度。

四、圆1.形状特征: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测量方法:测量半径或直径,用公式计算面积和周长。

3.计算公式:面积= π × 半径× 半径;周长= π × 直径。

练习题1.一个圆的直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学习小结学习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和特点,并掌握了它们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通过做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拓展阅读•了解其它的图形,如梯形、菱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表格式导学案
分类与整理导学案设计
课题分类与整理课型新授
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李艳丽上课教师李艳丽
教学
准备学具、课件上课时间 4月1日
学习
内容教材27页例1



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主要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观察法、操作法、实践法
教学
手段多媒体课件、学具
程导案学案个性空间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帮助过妈妈整理房间啊?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呢?
在数学的领域里,我们也要学习分类和整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怎样分类和整理。

回忆自己或者妈妈是怎样整理房间的。

自主学习课件出示例1图。

同学们,看,小朋友们手里拿的气球多么漂亮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1、观察课件图片。

2、思考观察发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
展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怎样分类。

2、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气球,实际操作,动手进行分类。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学生展示汇报。

1、合作,思考分类方案
2、动手操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类,并说明是怎样分的。

3、分类后,思考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尝试应用 1、把汽车涂上颜色。

(练习七第1题。


2、把树叶的种类分一分,再涂一涂、填一填。

(练习七第3题。

) 1、独立试做。

2、集体订正。

达标检测
总结评价 1、教材第29页第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