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教案(高一上册)

合集下载

《我愿意是急流》获奖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获奖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一)读出美1、导入:配乐朗诵《我愿意是急流》,提问:这是一首什么诗?明确:这是一首爱情诗。

这是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裴多菲写给他的女朋友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他在诗中给了爱情一个新的诠释。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我们可以想象,在正处青春年华的诗人眼中,爱情是无限美好的,用青春的激情谱成的诗篇就更充满了美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会它的美。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读出美!(投影:读出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爱情诗最美的地方,首先在于它的情感。

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走进诗歌的情境,去触摸作者的灵魂。

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呢?这就要求我们先要理解关键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再利用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气的强弱、语调的高低等技巧把诗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我们以第一段为例:投影: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深情舒缓地)/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放慢、降调)解说:第一句的重音应该放在“急流”“小河”上,因为他们代表着主人公。

而第二句的重音应是“崎岖”一词,这个词很关键,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山岩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象征着诗人在爱情之路上会遇到重重的艰难险阻。

读的时候要有起伏,读出凹凸感。

第三句应把重心放在“爱人”和“小鱼”上,读“爱人”时要深情舒缓,可以用一点气声,读“小鱼”则要突出那种可爱的样子。

最后一句是写在诗人的保护下,小鱼在水中悠闲欢快的、自由活泼地畅游,我们要读出小鱼的轻快感,尤其“游来游去”一词,是重音,应该语速缓慢、语调下降、采用轻声。

这里要说明一下,不一定要声音大才是重音,有时重音也可以用轻读的方式来表达,如“军港的夜啊静悄悄”,这里的“静悄悄”是重音,但它是通过轻声表现出来的。

好,我们请一个同学试一下。

(学生读)非常好。

大家看,我们经过这样设计和处理,就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体会急流、小河所经历的撞击、坎坷及在它们的保护下,小鱼的自由欢快,从而体会诗人为了爱人快乐,而不畏坎坷,就甘愿面对崎岖,承受痛楚的思想感情了。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时期背景,分析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特点。

探讨诗人为何选择“急流”作为主题,以及这一主题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1.2 作者简介介绍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分析诗人创作风格的特点。

探讨诗人个人经历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联。

第二章:诗歌主题与意象2.1 诗歌主题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自由、独立、坚韧等品质的追求。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题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2.2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急流”、“岩石”、“荒野”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诗歌结构与形式3.1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韵律、节奏、句子长度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3.2 诗歌形式探讨诗歌运用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形式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诗歌语言与表达4.1 诗歌语言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4.2 诗歌表达技巧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如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诗歌鉴赏与创作5.1 诗歌鉴赏分析如何鉴赏一首诗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诗歌。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5.2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选用意象、运用修辞等。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

第六章:诗歌分析与解读6.1 诗歌内容分析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分析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外延。

6.2 诗歌情感解读探讨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如激情、忧伤、渴望等。

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与诗歌产生共鸣。

第七章:诗歌应用与拓展7.1 诗歌应用分析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文学创作、演讲、写作等。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他人需求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和付出。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原文朗读与解析。

2. 诗歌主题讨论与思考。

3. 诗歌写作背景介绍。

4. 诗歌的情感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诗歌中的生僻字词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3. 诗歌主题的思考与讨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诗歌。

3. 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诗歌的原文及其注释。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准备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多媒体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朗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 讲解诗歌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产生。

3.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

4. 深入解析诗歌的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5.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2. 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这首诗歌,并尝试解释诗歌的主题。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这首诗歌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诗歌学习方面的进步。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他们对于诗歌主题的理解程度。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诗歌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

3. 创作展示:鼓励学生以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创作与诗歌相关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教案:急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急流”的概念和特点;2. 增强学生对急流的认识,提高其安全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急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2. 急流的特征和危险性;3. 如何安全地应对急流。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急流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急流相关的问题。

步骤二:了解急流教师简要介绍急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急流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步骤三:探究急流的特征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急流的特征和危险性。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交流彼此对急流的理解和看法。

步骤四:了解急流的应对策略教师向学生介绍在面对急流时该如何安全地应对的策略,如激流撑杆、侧漂等。

重点强调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步骤五: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一些与急流相关的问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步骤六: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主要要点和重要信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实施建议:1. 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活跃课堂氛围;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其安全意识。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或参观急流景区,加深对急流的认识和理解;2. 开展相关比赛或活动,如拓展训练、漂流等,体验急流的刺激和乐趣。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合作性等;2. 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应对急流的安全策略、问题解决的合理性等;3.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价,如总结、个人思考等。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时代背景、诗歌主题。

2. 诗歌逐句解析:意象、修辞、情感。

3. 诗歌内涵阐述: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的分析与理解。

2. 诗歌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3. 诗歌内涵的感悟与思考。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学生对爱情、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逐句解析、内涵阐述。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分享感悟。

3. 实践法:朗读、创作、表演。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诗歌鉴赏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

3. 教学工具:PPT、思维导图软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生兴趣。

2.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内涵的感悟,培养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表演,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九、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诗歌《我愿意是急流》,写一篇关于爱情、人生、价值观的短文。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练习,准备参加课堂展示。

3. 推荐一位诗人或一首诗歌,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作者米开朗基罗·卜尼西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1.2 技能目标:1. 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米开朗基罗·卜尼西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发表时间和背景。

2.2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结构,包括诗节、诗句和韵律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美。

2.3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主题思想,探讨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我愿意是急流》诗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3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等,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他们对《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4.3 写作作品评估: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原文。

5.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米开朗基罗·卜尼西奥的生平介绍和相关作品介绍。

5.3 阅读理解测试题: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5.4 写作评价标准:制定写作作品的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完整版)《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完整版)《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知识目标1、学习诗歌朗诵,在诵读中领略异国情趣。

2、了解裴多菲。

能力目标1、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本诗表现手法,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把握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

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来到美丽的阿拉善,湿湿的雨季和明媚的阳光触动了我的诗情。

愿为大家小读新作:因为世上少有秘境,所以秘境阿拉善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热爱,阿拉善人的头脑里贮藏着无尽的神奇和智慧。

因为世上少有至真至纯,所以爱才是需要用一生来追求和呵护的珍宝,所以才让世人跨越时空、用不同的语言来歌唱。

哪怕是千山万水,哪怕是遍体鳞伤,只要所爱常青,只愿所爱幸福。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柔情,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的匈牙利去品味英雄人物裴多菲的追寻。

二、诗人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

1、坎坷的一生: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2、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匈牙利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领导1848年匈牙利革命,在为国牺牲时年仅26岁。

3、抒情的一生:他15岁开始写诗,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

最著名的抒情诗有《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等;最著名的叙事诗有《勇敢的约翰》。

裴多菲用民歌的形式描写人民的斗争。

他说:“在匈牙利人民中间,我的歌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斗争的第一课”。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这首诗可以看作他献给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精选4篇)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精选4篇)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精选4篇)《我愿意是急流》篇1教学目的:揣摩诗的意象,体会诗的章法。

教学设想:一、将西方婚礼中的有关场景通过电教设备引入课堂,将德育与教材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接受一次正确恋爱观的教育。

二、教学结构呈递进式复合状(分析写法时:作—仿—创;分析内容时:单样解读—多样解读爱情诗——革命诗;分析特色时:用裴多菲的诗来“现身说法”)。

三、各次朗读均配上有关爱情的比较合适的轻音乐名曲,以渲染气氛,强化美育效果。

四、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场景导入,引发思索1、放电影放映名著名片中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的场景片断(从新郎新娘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教堂开始,至新娘说出“我愿意”为止)。

2、提问题提问:看到这里,老师想打断一下,提个问题。

如果你是这一场景中的新郎或新娘,这时神甫忽然问你:“,你知道你说出这一声‘我愿意’之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吗?或者说,除了愿意娶她为妻(嫁给他)之外,你还愿意为她作出些什么?”,你怎么回答?3、写心声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以排比段的形式,把自己愿意为对方做的事写在纸上(要求:言简意明,直抒胸臆,体裁不限),然后交流并对比评价。

学生自由写作。

交流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如《致爱丽丝》、李斯特《爱之梦》等。

4、作评价教师进行综合讲评。

讲评前和讲评时,要注意发现和褒扬用形象来说话的诗文及其学生作者。

二、引出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供学生鉴赏和模仿1、引导教师:一百五十多年前,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板书作者)也写过和你们刚才所写同样内容的一首诗《我愿意是急流》(板书题目),写了这首诗以后不久(1847年秋),他就和他心爱的人儿森德莱·尤丽亚结为伉俪。

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一首诗。

2、聆听播放配乐诗朗诵《我愿意是急流》,电脑演示作者生平: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奥地利诗人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朗读并翻译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朗读法:让学生听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急流、荒林、草棚等。

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教学方法解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理解其深层含义。

互动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不同意象和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创作练习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模仿勒内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表达自己愿意成为某种事物的诗歌。

3.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激发创作灵感。

反馈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反馈,提高写作技巧。

第四章:诗歌表演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表演,可以是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

4.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评价法: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和表现。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入思考和持续兴趣。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在学习中得到的启发和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5.3 教学方法反思法:让学生通过反思,巩固学习成果。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第六章:诗歌背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勒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对诗歌文化价值的认识。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教案学校理工中专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7日地点电教室科目语文授课人李丽授课班级15计算机课题我愿意是急流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先反复朗读,再用心感悟、品味;抓意象,品情感。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品析诗歌,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仿写小诗。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品析诗歌,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仿写小诗。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我愿意》视频导入引入新课进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作者简介:19世纪匈牙利的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当过兵,做过流浪艺人,参加过卫国战争。

在与沙俄哥萨克兵的搏斗中为国牺牲,年仅26岁。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结识了森德莱·尤丽娅之后,更是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他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之一。

二、朗读诗歌1、自由读:2、配乐朗读3、齐读三、学生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

1、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2、诗中的意象可概括为几类?各代表什么?有什么特征?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指导朗读点拨记忆朗读小组内讨论交流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3、诗人运用不同意象的用意在哪里?这首诗歌主要表达怎么样的爱情观?对比手法表达了爱情的博大无私,乐于奉献。

4、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明确:“我愿意”“只要”。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场景。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赏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进行巩固。

2. 学习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急流是一种特殊的地形,水体在河道中流动时,由于地势的陡峭、河面的倾斜、水流的湍急等因素的影响,使水体呈现急速流动的状态。

急流的形成对水生生物、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教案将围绕急流的形成、特点、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旨在提高学生对急流的认识和了解。

一、名词解释1. 急流:指河道陡峭、河面倾斜、水流湍急的一种水流状态。

2. 地形:地球表面地貌的特征和形态。

3. 生态环境: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物体生活的环境。

4. 水生生物:指在水中生活的各类生物。

5. 活动性:物体或者生物所表现出的活跃程度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急流的形成、特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了解急流的形成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急流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讲授、观察、实验。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急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急流的兴趣。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经常在哪些地方看到急流?你们知道急流是如何形成的吗?”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急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讲解包括以下内容:a. 急流的形成:地形陡峭、河面倾斜、水流湍急。

b. 急流的特点:水流迅猛、声音巨大、水流中的泥沙携带能力强。

3. 实验观察(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急流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流程如下:a.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小船模型和一桶水。

b. 学生将小船模型放入水桶中,观察小船在不同水流速度下的运动情况。

c. 观察完毕后,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并进行讨论。

4. 生态环境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急流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讲解包括以下内容:a. 急流的作用:促进水体循环、形成生态过程。

(完整版)我愿意是急流高一语文教案

(完整版)我愿意是急流高一语文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2、感受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3、体会诗作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及诗歌每节的关系;2、教学难点:画面感与抒情性的结合;正确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内涵意蕴2、讲读与分析点拨;四、教学用具:黑板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教堂中举行的西方婚礼,主持婚礼的神父会问新郎:你是否愿意娶这为小姐为妻,按照圣经的教训与她同住,在神面前和她结为一体,爱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像爱自己一样,不论她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他离开世界?这时新郎回答:我愿意。

我相信无论谁在呐神圣而庄严的时刻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三个字。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篇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女性追求独立的爱情宣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愿意是急流》却是一封热恋中的男子写给未婚妻的告白情书。

这封情书的作者还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诗“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位作者就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1、作者将简介。

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从小过着困苦的生活,做过演员,当过兵。

最后在与沙俄战斗的战场上为国牺牲,年仅26岁。

他短暂的一生共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9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2、《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1846年九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

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而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诗歌文本。

2. 投影片:诗歌文本、诗人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背景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资料。

3.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4.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 诗歌背景:详细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相关诗歌:推荐其他现代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情感教育1. 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情,培养健康的爱情观。

2. 人生态度: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激流》。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愿意是激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诗歌《我愿意是激流》的文本。

2. 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激流》。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深入体验诗歌中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6. 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审美价值。

7.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激流》。

(2)写一篇关于诗歌情感体验的短文。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我愿意是激流》与其他爱情诗的异同,如《再别康桥》、《一代人的爱情》等。

(2)学生分析不同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2. 创作实践(1)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爱情诗,可以借鉴《我愿意是激流》的形式和手法。

(完整版)《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完整版)《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知识目标1、学习诗歌朗诵,在诵读中领略异国情趣。

2、了解裴多菲。

能力目标1、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本诗表现手法,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把握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

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来到美丽的阿拉善,湿湿的雨季和明媚的阳光触动了我的诗情。

愿为大家小读新作:因为世上少有秘境,所以秘境阿拉善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热爱,阿拉善人的头脑里贮藏着无尽的神奇和智慧.因为世上少有至真至纯,所以爱才是需要用一生来追求和呵护的珍宝,所以才让世人跨越时空、用不同的语言来歌唱.哪怕是千山万水,哪怕是遍体鳞伤,只要所爱常青,只愿所爱幸福。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柔情,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的匈牙利去品味英雄人物裴多菲的追寻。

二、诗人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1、坎坷的一生: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2、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匈牙利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联系在一起.领导1848年匈牙利革命,在为国牺牲时年仅26岁。

3、抒情的一生:他15岁开始写诗,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

最著名的抒情诗有《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等;最著名的叙事诗有《勇敢的约翰》。

裴多菲用民歌的形式描写人民的斗争.他说:“在匈牙利人民中间,我的歌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斗争的第一课"。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这首诗可以看作他献给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人教版高一上册)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人教版高一上册)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人教版高一上册)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形象、抒情的语言。

2、领会作者追求美好爱情的执着而纯洁的感情。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形象、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1、由经典爱情诗导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2作者介绍:裴多菲山多尔(1823~1849),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于1823年1月1日生于一个屠户家庭。

1849年7月31日,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有相当部分是在战火中完成的。

这样的高产率,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主要作品有《诗集》、《使徒》等等。

他的很多诗都流传甚广,如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民族之歌》等。

二、感悟文本这是作者24岁时写的一首情诗。

诗的第一节用“急流”、“小河”和“小鱼”的具体形象比喻“我”和“爱人”,抒发了作者对爱人热烈而真挚的爱。

请你再找一找,诗中还用了哪几组具体形象来比喻“我”和“爱人”,并任选一组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对爱人的感情的。

诗中还用了以下几组比喻:“我”是荒林,爱人是小鸟;“我”是废墟,爱人是常春藤;“我”是草屋,爱人是炉中的火焰;“我”是云朵,爱人是夕阳。

体现了“我”对爱人怀有执着、热烈而纯洁的感情。

诗人将“我”比喻为废墟,将“爱人”比喻为常青藤,即使废墟静默地毁灭,我也不懊丧--这是一种悲壮的情怀,而支撑这悲壮的,正是我对爱人执着的爱。

三、品读文本1. 为什么我愿意是崎岖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说明作者为了爱人的快乐,愿意经历艰难险阻。

2.“我愿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不行。

“荒林”要保护小鸟(爱人)更困难,因此也更显示出“我”的勇气和决心。

我愿意是急流(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我愿意是急流(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我愿意是急流(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裴多菲及其创作。

2、进一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①先反复朗读,再用心感悟、品味;②抓意象,品情感;③抓语言,欣赏技巧;德育目标:通过对爱情观的讨论,联系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手法领会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和比较法。

教具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放映名著名片中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的场景片断,从新郎新娘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教堂开始,至新娘说出“我愿意”为止)提问:看到这里,老师想打断一下,提个问题。

如果你是这一场景中的新郎或新娘,这时神甫突然问你了:“这位女士或先生,你知道你说出这一声‘我愿意’之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吗?或者说,除了愿意娶她为妻(嫁给他)之外,你还愿意为她做出些什么呢?”,你怎么回答?明确:真正的爱情不是索取。

对爱,我们要说,我愿意…其实在一百五十多年前,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板书作者)也写过了与大家所说同样内容的一首诗《我愿意是急流》(板书题目),写了这首诗后不久,他就和他心爱的人儿森得莱尤丽亚结为伉俪。

二、作者简介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他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

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1849年与俄国军队作战英勇牺牲,年仅26岁。

他一生写过大量爱情诗,尤其是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之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

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广为流传。

三、题解在古代爱情诗中,发愿体是一种常见的格式。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爱情诗歌也是用发愿体的形式来写的。

(综合性学习教案)《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综合性学习教案)《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综合性学习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篇课文选自《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五单元,这是一首向自己所爱的人表白爱情的诗歌,诗人使用博喻和对比等修辞方式,以两组不同的意象,刻画了一个坚韧豪迈而又充满苍凉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一个具有娇媚温馨气质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诗人为爱情敢于承受孤独、敢于排除任何艰难险阻、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倾诉了对爱人无私的抚慰和支持。

【学情分析】鉴于本课是诗歌单元的最后一首诗歌,此前,学生已经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因此,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听配乐朗诵、朗诵阅读再加上适当的点拨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裴多菲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情况;(2)感悟本诗的意象群,并把握其各自的特点,领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

2.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2)欣赏本诗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3.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本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知裴多菲的爱情观,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铃响前播放王菲的《我愿意》。

中华民族高吟《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路走来……五四以来,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经典的诗歌。

有人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而爱情诗则是诗歌花园里的奇葩,今天我们将共同赏读的外国爱情诗是由十九世纪匈牙利的爱国诗人裴多菲所写的《我愿意是急流》。

二、关于作者学生交流查找资料。

注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了解作者及诗歌背景。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急流的视角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活力。

2.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环保意识。

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教师准备《我愿意是急流》的文本材料。

2.多媒体设备:教师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文具材料:学生备好笔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急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急流的奔放与激情。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对急流有什么认识?急流给你们什么感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急流的特点。

二、导读(10分钟)三、阅读与解析(20分钟)1.学生小组内讨论: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成员分析一段文字,解释并总结出该段文字的主旨。

3.学生朗读:随机选择学生朗读文章段落,让学生感受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

四、讨论与思考(20分钟)1.讨论环保:以急流的形象为引子,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和行动。

2.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急流、大自然等角色,演绎他们之间的互动,感受不同身份的情感和视角。

五、写作练习(15分钟)要求学生以《我愿意是急流》为题,根据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资源。

展望未来,希望学生能继续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课后拓展】1.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则大自然的故事或事件,写一篇文学作品。

2.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自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设计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积极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形象、抒情的语言。

3、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1、由经典爱情诗导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于1823年1月1日生于一个屠户家庭。

1849年7月31日,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有相当部分是在战火中完成的。

这样的高产率,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主要作品有《诗集》、《使徒》等等。

他的很多诗都流传甚广,如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民族之歌》等。

二、感悟文本
诗中还用了以下几组比喻:“我”是荒林,爱人是小鸟;“我”是废墟,爱人是常春藤;“我”是草屋,爱人是炉中的火焰;“我”是云朵,爱人是夕阳。

体现了“我”对爱人怀有执着、热烈而纯洁的感情。

诗人将“我”比喻为废墟,将“爱人”比喻为常青藤,即使废墟静默地毁灭,我也不懊丧——这是一种悲壮的情怀,而支撑这悲壮的,正是我对爱人执着的爱。

三、品读文本
1.为什么我愿意是崎岖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
2.“我愿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
不行。

“荒林”要保护小鸟(爱人)更困难,因此也更显示出“我”的勇气和决心。

3.“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改为“一阵阵的狂风/被我挡在外边……”,所表达的感情深度与原句是否相同?
不同,改后的句子是被动的。

原句表达了“我”主动、勇敢的一面,显示出直面斗争、保护爱人的决心和勇气。

这样可以表达出“我”对爱人毫无保留的爱,为了爱人的幸福——常春藤能够攀援,不惜“毁灭”自己,何其悲壮。

透露出了“我”对爱人小心呵护和珍视的态度和感情。

为了衬托出爱人的美丽,表现一种悲壮感人的爱情。

7.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将“夕阳”改为“朝阳”好不好?为什么?联系诗中比喻“爱人”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等形象,说说你的看法。

“朝阳”形象过于壮丽,与诗中的“小鱼”、“小鸟”等形象不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