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运河文化课题开题报告
运河文化课题开题报告
1. 课题背景
运河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交通运输工程,自古以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作为一条连接内陆和海洋的水路,运河的建设和使用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而且对于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很多运河逐渐被淘汰,导致相关的运河文化面临着衰退和遗忘的局面。因此,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部分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能为当代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运河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和
传承运河文化的策略和措施。具体目标如下: - 分析运河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了解
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 理解运河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 -
探讨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具体建议。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研和分析: -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
解运河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 实地调查:选择几个具
有代表性的运河城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情况; - 专家
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运河文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对比分析:比较不同运河城市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策略,总结共性和差异性,提出
具体建议。
4. 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运河文化研究报告:对运河文化的历史、现状、内涵和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 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意见,提出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 运河城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旨在
挖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文
化产业发展,以及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重
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明与现代发展的历史见证。本次
调研将就这一重要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二、调研内容
1. 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地位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承载了我国古代的文明
和发展。通过调研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我国古代的贸易、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2.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进展
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包括重要历史节点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以及文化旅游产
业的发展。通过调研建设进展,我们可以了解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
化公园在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
就和经验。
3.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价值
大运河沿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是旅游者理想的目
的地之一。通过调研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价值,我们
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为文化旅
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大运
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只有深入挖掘和保护大运河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简析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
京杭 大运河杭州殴的历史演变
外, 这一时期的杭州运河水文化 的一大特点就是各 式各样的桥梁建筑 , 这些都是我 国水文化 的宝贵遗 产 。时 至今 日, 部 分 的桥 梁 建 筑 都在 历 史 的岁 月 大 中消失不 见 , 别 桥 梁甚 至 是 在 近几 十年 间被 拆 除 个
或 改建 , 而仅 存 的少量 桥梁 的保存 现状 也不 容乐 观 。 元 代 是 中 国运 河 发 展 史 上 的一 次 重 要 变 革 时 期, 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规模在这一历史 区间 内基 本 定 型 。元朝 开 济 州河 、 通 河 、 惠河 等 , 弯 取 会 通 去
京杭 大运 河 ( 杭州 段 ) 称 “ 州 运河 ” 始 自隋 或 杭 肇
朝的江南河 。隋大业六年 ( 公元 60 ) 隋炀帝重 1年 , 新拓宽、 疏浚江南河。江南河的拓宽 、 疏浚 、 顺直 、 开
通使得 杭州 成 为京 杭 大 运 河 的 终点 , 大提 高 了杭 大
州的地位 , 促进 了城市的发展 。唐朝大运河基本沿 袭隋朝运河走向, 只是在局部做 了疏浚、 整修 、 补缀 和扩充。最著名 的有两次 : 一次是唐景龙 四年宋臻 开沙河 ; 一次 是 咸 通 二 年崔 彦 开 沙 河 。通 过 这 两 另 项相辅相成的大工程 , 引西湖水入运河 , 沟通了运河
已比前代高出很多 , 城区河道也抬高很多, 导致杭州
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调研报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内容:
引言是文章的开篇,用于介绍撰写此报告的目的和背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本篇调研报告的主题是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研究。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内河水运系统,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了国家重大战略。
在这一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目的以及文章的结构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背景。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亦称为京杭大运河或京杭大运河,是连接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重要水运通道,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起到了巨大的交通运输和经济贸易的作用,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将论述大运河文化带的地理优势。大运河穿越了我国的多个省市,沿线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这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同时还有着丰
富多彩的自然风光。
最后,我们将介绍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沿线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运河沿岸的古城古镇、古建筑、古遗址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古代运河文明的辉煌,也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概述,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并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背景、地理优势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探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现状与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1.2文章结构
1.2 文章结构
京杭运河-杭州段开发研究
杭州运河
功能项目 “運河天地”為品牌,7个文 化创意产业园
旅遊文化創意園 LOFT49 唐尚433 A8艺术公社 乐富智汇园 总建筑面积21万平米
河的两岸,还有东静西闹、南商北游的旅游规划
余杭郊区段——以生态农业为主,作为城市生态 保护区,展示自然农业生态风光; 余杭塘栖镇区段——以江南水镇为特色,保护塘 栖镇历史文化,沿运河边发展观光旅游、度假居 住,重振江南水乡声誉。
未来段 现代段
4.2km 5.5km 市中心
运河新城段
鱼水湾餐饮休 闲旅游综合体
文化旅游之河、商业休 闲之港、滨水生活之城 12.4平方千米 一条河带动多个综合体
银河埠商贸办 公综合体
6km
中国运河论坛 岛
商贸物流中心
2km
浙窑陶艺公园
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 运河天地街区
运河历史段
LOFT文化公园 拱墅区政府 运河文化广场 运河博物馆
杭州运河
wenku.baidu.com
功能项目 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土特产仓库旧址) 中国扇博物馆(通益公纱厂旧址) 中国伞博物馆( )
大兜路历史街区
商市繁盛景象)
(重现历史上
浙窑陶艺公园(原运河船舶修理
厂,设立了浙窑美术馆、陶瓷制作坊 、瓷陶绘画中心、培训中心等)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调查与研究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调查与研究
运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交通方式,而浙东运河是中国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和绍兴作为浙东地区的两大城市,都沿运河而建,因此运河沿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的规划,旨在通过对运河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文化旅游带。
一、概况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位于浙江省的中部地区,总长度约210公里,包括了杭州市江干、拱墅、下城、上城四个区域,以及绍兴市的越城、诸暨、绍兴县等地。沿线文化带集中了运河历史文化、沿运河而建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群、江南水乡的独特民俗风情等,被誉为“江南水乡、人文名镇、古运河”三位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二、历史文化
浙东运河杭绍段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全线总计有380多公里。在宋代,运河成为了中国南北贸易和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使得杭州和绍兴等地成为了中国南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运河沿线遗留下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如杭州的大运河文化区、绍兴的八字桥、禾姑山、阳明古镇等。这些遗产见证了中国古代运河贸易的繁荣和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调查与研究
1. 调查内容
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对沿线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的调查。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需要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文物遗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测绘,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在自然景观方面,需要对运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和水域资源进行调查,以及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在民俗风情方面,需要对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节庆活动等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我国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之一。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我国为保护和发展大运河文化资源而展开的一项重大工程。本次专题调研报告将就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目标、区域布局、保护与利用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背景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落实中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先行”的发展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一项战略举措。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承载了我国经济、文化和交通的重要功能,是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运河文化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失传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
二、目标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保护第一、修复为主、挖掘潜力、依托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大运河流域文化资源的保护,打造全国具有相同文化特色的核心区、示范区和生态区,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区域布局
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的区域布局分为北线、中线和南线,涵盖了河北、天津、河南、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
区)的33个地级行政区。北线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中线主要包括山东、河南等地,南线主要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每个区域都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条件。
四、保护与利用措施
为了保护和利用大运河文化资源,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加强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破损的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和保护。其次,增加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展览,提高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大对大运河周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保持河道的畅通和水质的清洁。最后,鼓励和支持各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大运河流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
运河两岸综合保护工程对旧厂房改造,如国家厂丝仓库改建而成的特
(三)大运河杭州段——创5A景区,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2012年大运河杭州段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4A级景区评审,5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是运河旅游发展的新起点,是为“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铺砖添瓦。旅游与文化互动,既保护了运河风貌、改善了沿岸生态环境,还传承了运河文化、发展了沿岸经济,是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很好模式。
(四)运河新城和塘栖古镇建设
“运河新城”是杭州重点规划建设的23座新城之一,总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其中涉及运河综保范围为运河东岸,总用地面积7.27平方公里。运河新城是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重要力作,是城北新的经济文化中心,将是运河文化带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塘栖古镇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杭州的水上门户。目前,塘栖新城与临平副城抱团发展,以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为核心基础,加快“一城一体”(塘栖新城、超山旅游综合体)建设,努力把塘栖建设成为“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湾装备制造业高地”和“杭州大都市宜居新城”,塘栖古镇无疑是杭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节点。
一.杭州运河旅游开发现状
从2002年以来,运河进行了5次卓有成效的综合保护工程,打造了运河文化广场、拱宸桥、小河直街、运河天地等一系列的旅游、文化产业产品,效益显着,运河品牌已经初步树立。大运河杭州段综保工程经过十余年的精心整治,运河综保工程成果丰硕、成效显着。就目前来说,生产性文化产品和针对游客开发的体验性文化产品已基本形成体系,但基于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产品和功能明显缺位。
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格式
大运河文化旅游体验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格
式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大运河已作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客,起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但通过对运河杭州段进行的调查访问等工作发现,运河文化旅游对杭州在校的吸引力不佳。
作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今后国家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其对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将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和社会的建设都将起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其旅游消费特点的研究,探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从规划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促使更多的参与到运河文化旅游中去。其意义包括从社会、经济、研究三方面。
社会意义: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若其能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能够提升自身素质,为祖国的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人群,其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及我国良好的民族形象的树立。
经济意义:现代在校期间外出旅游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吸引更多的参与到文化旅游的行列中,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研究意义:是旅游人群细分中的一类,研究其参与文化旅游的问题不仅能够解决这一特殊人群的旅游需要,还可以为开拓其他细分人群的市场提供经验,同时其他类似的旅游单位也可以将参与运河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运用到自身的旅游开发过程中。
运河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运河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运河是一种连接两个地区并运输货物和人员的水道。自古以来,运河就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能够大大促进地区之间的贸易和交流。在中国,运河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悠久,运河文化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传统的运河运输方式逐渐被淘汰,导致运河的功能逐渐丧失。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传统运输工具和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重建和发展运河可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因此,进行运河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河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1. 促进经济发展:运河建设可以扩大运输网络覆盖范围,加快货物和人员的运输速度,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运输工具如汽车等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噪音污染,而运河运输是一种清洁的运输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3. 保护文化遗产:运河作为中国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重建和发展运河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4. 促进区域交流和合作:运河可以连接不同地区,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5. 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美丽的运河景观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游客,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运河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 技术可行性: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运河的建设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可靠,可以保障运河的正常运行。
2. 经济可行性:通过比较运河建设的成本和运行收益,可以得出建设运河的经济效益较高的结论。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杭州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因湖而名,因西湖而闻名于世界;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运河对中华民族作出的贡献并不亚于长城,完全可以和长城媲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杭州城市大规模的改造,运河沿岸的历史文脉已漫漶不清,运河历史上存在的古街古巷、民宅公建、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正在消失。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
关键字:运河保护开发
一、调查目的
进一步了解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与开发,了解运河保护与开发所存在的问题。二、调查对象
运河边上的市民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宜运河广场随机选择市民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
四、调查时间
2012年8月25日――――2012年8月26日
五、调查内容
进一步了解运河杭州段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了解市民对京杭大运河的关注程度,让更多的为保护大运河文化做贡献。
六、调查结果
一、市民对京杭大运河的关注程度
在关于对运河文化了解程度的问题中,40%的受访市民选择回答“不知道”,这是另我们十分吃惊的结果,也许提起京杭大运河,人人心中都觉得骄傲,因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但是,真正涉及到有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文化知识时,32%的杭州市民则表示不知道运河文化,42%的杭州市民则表示知道但了解不多,26%的杭州市民则表示知道并大致了解,而没有人表示知道并且非常了解运河文化。此题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人对运河文化还是相当陌生的。而作为一个为中国拥有京杭大运河而骄傲的中国人,应该对运河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单单知道中国有个京杭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调查与研究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调查与研究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位于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和绍兴市之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
是繁荣发展的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也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一
项关于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建设的调查与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文化资源和发展
现状,为后续的文化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文化带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线的一条文化带。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文
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就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水
陆交通要道,是商贸、文化、人才交流的重要枢纽。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地区不仅留下
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并且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二、文化资源的概况和现状分析
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在历史遗迹方面,这一地区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古城墙遗址、古桥、古镇等,其中杭州
的西湖、绍兴的鲁迅故里、以及运河风光带等景点尤为著名。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浙东运
河杭绍段文化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景观资源。
在传统文化方面,浙东运河杭绍段文化带保留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茶文化、
雕塑艺术、戏曲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是该地区的文化基因,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价值观
研发“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张佳春张学芳
研发“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该课题在分析当前校本课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地域资源情况分析确立的研发“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并具体确定五方面内容进行研究1、“运河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2、“运河文化”课程设置研究,3、“运河文化”课程的组织与管理研究,4、“运河文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探索研究,5、良好的课程环境研究。经过课题组几年的研究已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
主题词: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研发知家乡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千百年来,大运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依托运河,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它上承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下接新时代社会的实际,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通州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运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位于通州区,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学校校名以“运河”二字命名,所以作为运河人,我们对运河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也有着一份沉重的使命感,挖掘和弘扬运河文化,是我们的愿望与责任,同时也是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资源。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开设“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就是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让运河学子了解运河的历史文明,把握运河的现实机遇,展望运河的未来发展。依照通州区“十一五”规划,通州的未来发展定位于“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蓝图,应该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挖掘和弘扬运河文化,开设“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对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其对中国南北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因此,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目前杭州旅游开发重点,凭借着本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极具开发潜力。我们小组结合运河综合保护的“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针对运河旅游现状分析运河旅游的开发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运河的开发与“申遗”、运河的特色休闲业态、运河航运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和可实施性方案,并将规划重点放在大兜路段。
一、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存问题
近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大力开发运河水上旅游活动项目、积极保护和改造运河周边历史景区景点以及完善改造旅游基础设施,但就目前旅游开发现状看,运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河及其滨河地带对水上旅游所带来的影响
虽然运河(杭州段)的功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变迁,总体来看,交通运输(航运)的功能是最根本的,近代大运河的航运,虽因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但江南运河依然繁忙,如今仍承担着杭州15%左右的对外运输量,随着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的完成,运河年货运量增长率达12%,无疑运河的航运功能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水质污染,河面堵航,桥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运河生态环境、观光旅游、水上游憩等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产生旅游行为的首要因素,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满足程度。目前在运河两岸现存的建筑大多说是近现代的,稀少的古迹的保存与大量的近现代建筑混合在一起,破坏了运河原有的浑厚的历史感,因为旅游气氛环境是由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产生,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而运河滨河地带大量的现代建筑,使运河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和色彩。
大运河文化的调研报告
大运河文化的调研报告
《大运河文化调研报告》
一、引言
自古以来,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连接着京杭大运河和京杭铁路,贯穿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大运河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备受瞩目。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与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与保护该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二、大运河文化的历史背景
大运河的修建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最终始建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建与维护。大运河以其宏伟的规模、先进的工艺与艰苦的施工过程,展现了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壮丽与智慧。
三、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与影响
1. 经济价值:大运河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在古代对于促进商品流通与国家财富的积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历史价值:大运河沿途分布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隋唐时期的永济桥、元代的泗州古镇等,这些遗迹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沧桑,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3. 文化价值:大运河文化融合了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与艺术形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如扬剧、河南评弹等地方戏曲形式,以及大运河沿线特色的民俗活动等,都为大运河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4. 生态价值:大运河流域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河道两岸的湿地生态系统、沿途的植被群落等都为大运河增添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文化遗产保护:应加强大运河周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尤其是对于遗迹的保护与修复应注重科学、专业的手段。
2. 教育与宣传:加强大运河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提高民众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增加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杭州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开发研究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 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 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杭州是运河线上的一颗明珠,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城市。近年杭州不断深入推进运 河综合保护,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建设 运河文化品牌。打造运河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如何深层次发掘运河的文化内涵,体现运 河的文化特色,让运河沿线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杭州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项 重要课题。 浙江是旅游强省,杭州更是浙江旅游业的中心。在继钱塘江开发和西湖综合整治工 程之后,杭州市委市政府正按照《京杭运河杭州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启动了运 河开发保护工程。要将运河打造成杭州旅游的下一个亮点。随着西湖申遗的成功,运河 申遗项目也紧接着被提出。运河申遗项目将是未来杭州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项目。 意义: 杭州运河在杭州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奠定杭州在东南地区的地位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运河的功能逐渐被淡化,运河也遭到 了破坏和被遗忘。随着运河旅游的开发和运河申遗的项目,运河的作用再一次提到公众 的眼前。 杭州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开发研究,有利于推进运河综合保护工程。让更多的人更深 层次的了解运河文化,参与到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工程中来。研究的成果为杭州市政府改 造、开发运河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深层次开发杭州运河文化提供了方案。加快了运河保 护与开发的进程,使杭州运河能够重新焕发风采。 杭州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开发研究,还对运河旅游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将会 使运河成为继钱塘江、西湖后的杭城旅游的另一大亮点。也将对杭州城市的政治、文化、 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杭州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开发研究也将作为一个典型,对 其他城市的运河开发有一个借鉴作用。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文将大体的介绍杭州运河文化开发的基本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目标是通过杭州运河文化的深层次开发研究,使更多人的了解运河,重视运河的开发与 保护,促进杭州运河的发展。并最终带动整个杭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主要内容: 引言 一、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现状 二、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的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多元文化的交汇 (五)商业气息浓厚 (六)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不顺 (二)布局零散,两岸用地功能繁杂 (三)遗迹损毁,恢复重建难度较大 (四)设施匮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五)宣传度低,民众对运河文化了解很少 四、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运河综合管理 (二)加强区域合作,统一管理 (三)追寻运河文化的历史记忆 (四)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杭州运河文化品牌 (五)加强杭州运河文化品牌推广 (六)制定运河文化开发的整体规划 (七)打造运河自然之美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与手段: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研究的现状、研究 成果、发展趋势以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本选题提供一些参考。 2、调查研究法 通过一些相关的网站、政府数据等,分析研究国内外关于运河文化开发的一些资料 和现状。 3、个案研究法 利用平时有空的时间,走访杭州运河的一些文化景点。针对个别的景点了解杭州运
1
河文化开发现状。 4、借鉴的研究方法 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运河文化开发的模式和经验,进行学习和分析,并找出适合
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研究的对策。 5、归纳总结法 对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归纳,筛选出对本选题有用的信息,并总结出本选题的
有关内容。 技术线路: 文献收集 理论准备
研究框架形成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确定研究框架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分析杭州运河文化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
对策建议 提出杭州运河文化深层次开发研究的发
展趋势和对策。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 10 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 15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 2 篇。)
[1] 石坚韧,郑芳. 虚实互动:水与光的一体化设计——水城杭州运河沿线夜景规 划设计[J]. 中国名城,2011,(02)
[2] 汤海孺. 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实例[J]. 浙江建筑,2008,(08) [3] 戚永晔. 大运河杭州段又一个被精心打造的世界级旅游品牌[J]. 观察与思 考,2009,(05) [4] 龚勤. 专家纵说纷纭:杭州运河的申遗与品质保护[J]. 杭州科技,2007,(02) [5] 桑士达. 踏探杭州新运河[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04) [6] 张卫中. 试论杭州“运河文化”特色品牌建设[J]. 现代城市,2009,(03) [7] 杨建新. 一条河、一座城与 60 幅国画[J]. 观察与思考,2011,(03)
2
[8] 吕卓民. 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 历史与文化,2008,(03)
[9] 钱伟芳; 王腾飞. 从淮剧文化浅透大运河文化之大众性层面——以淮安为例
[J]. 才智,2011,(04)
[10] 杨淼; 王卡. 建构杭州运河绿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意义——以运河拱宸桥区
段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1,(02)
[11] 孙优依. 河之变:拱墅水系涅槃迎发展[J]. 观察与思考,2011,(01)
[12] 刘 杨 ; 卫 美 华 . 大 运 河 治 理 与 文 化 传 承 之 杭 州 方 略 [J]. 环 境 保
护,2011,(15)
[13] 梁雪松. 国内游客杭州大运河旅游感知评价分析[J]. 经济论坛,,2009,(03)
[14] J. David Tabara. Culture as trigger for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 in the water domain:
the case of the Spanish water policy and the Ebro river bas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SCI, 2008, 8(2)
[15] Nicholas E. Graham. Simulating the value of El Nino forecasts for the Panama
Canal.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EI SCI, 2006, 29(11)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整体方案:
研究结合个人走访的运河文化景观,在查阅和搜索期刊文献、网站的基础上,确定
本人论文的选题;大量参考期刊文献和网站信息,总结出和本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
究成果,确定本文文献综述;同时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查找出与本文论文题目相关的
外文资料,翻译其中与本文论文最相关的材料;在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基础上完成本
文的开题报告,确定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以及本选题的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列
出论文的主要提纲;通过实习单位和其他渠道搜集并提供论文有用的资料;及时与指导
老师交流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正文的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批。
工作安排:
进度安排: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1 年 11 月 2 日
学生进行网上选报指导老师
2
2011 年 11 月 15 日
确定选题,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要求
3
2011 年 12 月 1 日
下发任务书
4
2011 年 12 月 25 日
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5
2012 年 1 月 5 日
完成开题报告
6
2012 年 2 月 25 日
完成论文初稿
7
2012 年 2 月 28 日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