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就,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题,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1.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我们研究远古人类提供了重要证据,考古工作者在一处遗址先后发现5个头盖骨化石、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该遗址位于下图中的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2.右图类型的房屋最有可能居住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传说中包含有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印证了传说中的一些内容右图文物可以印证A.炎帝教人们交换物品B.当时人们已经会炼铜C.当时人们会缫丝、纺织D.当时有较高的制陶技术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出土距今约5000年的丝织品残片4.《左传》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这里“鼎”的用途是A.兵器B.食器C.炊具D.礼器5.《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反映了当时周朝A.推行分封,巩固疆土B.与民争利,“国人暴动”C.王室衰微,诸侯崛起D.争相变法,谋划统一6右图是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B.春秋争霸形势图C.战国形势图D.秦朝形势图7.据《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这记述的是商映变法的A.背景B.措施C.影响D.性质8.在修建都江堰的过程中,李冰发现当地妇女们在竹篮里装石头,将溪水壅深后洗衣服,受此启发发明了活动拦水坝;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用大火烧山使岩石发热,趁热浇上凉水(另一说用醋浇)使石头爆裂,开凿了用于分流的“宝瓶口”。
聊城市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1)
聊城市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1)一、选择题1.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D.戍边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2.绘制知识简图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4.以下哪两个王朝,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短暂统一A.秦朝东汉B.西汉西晋C.秦朝西晋D.东汉东晋5.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加剧了分裂割据B.都发生在长江流域C.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D.都是大规模的水战6.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A.“麻沸散”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7.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作为贸易的大通道起起落落:当中原王朝强盛时,设州立郡,驻军屯田,保证了商路的通畅;当王朝衰弱时,重关密税,盗匪横行,阻碍了丝路贸易的发展。
材料主要反映A.丝绸之路架起东西方交流的桥梁B.中原王朝的管理影响丝路的发展C.驻军屯田才能保障丝绸之路畅通D.盗匪横行是丝路中断的主要原因8.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
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
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庞大B.外戚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宦官势力猖獗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复杂。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A. 用陶釜盛水煮稻米B. 使用陶器种植水稻C. 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D. 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2. 古代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刻录下来。
你认为这位天文学家所处的时代极有可能是()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3. xx年4月,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消息传来,引起国内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就是为了纪念()A. 屈原B. 黄帝C. 孔子D. 李冰4. 周幽王开始“烽火戏诸侯”时,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开赴镐京勤王,是在履行哪一项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井田制D. 郡县制5.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 楚B. 齐C. 晋D. 秦6.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西周推行分封制C. 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D. 西汉强化监察制度7. 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 灵渠B. 郑国渠C. 都江堰D. 飞沙堰8.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
这句童谣暗指()A. 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B. 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C. 秦朝刑法特别残酷D. 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9. 时下,社会上有不少喜欢“藏宝”、“赏宝”的文物爱好者,请你给以下“国宝”级文物“鉴定”一下,按其制造的先后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②①④③D. ②①③④10. 初一学生林珊在古字画市场发现一张蔡伦的纸,摊主说是秦朝时期的,非常珍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3.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二者的类似之处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思想控制③派兵攻打匈奴修长城④统一货币。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4.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 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 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 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5.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 国家产生B. 文明起源C. 政权分立D. 社会转型6.下面是我国古代几次著名战役,根据所学知识,请按发生的先后时间排序()①官渡之战②巨鹿之战③牧野之战④淝水之战A. ③④②①B. ②③①④C. ③②①④D. ③②④①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下列哪些措施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设立西域都护④设立宣政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成就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 北朝时,书法首次成为一门艺术B. 王羲之的草书天下闻名C. 西晋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D.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是北朝时期开凿的9.历史上把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有一个城市相继被六朝定为都城,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它就是今天的()A. 西安B. 洛阳C. 北京D. 南京1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A. 法家的衰落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加强思想控制D. 注重儒家学说1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
这种原始人生活的时代是在约70万年~20万年前。
3.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他是___。
4.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统治者,不“以史为鉴”,从而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惊人的相似局面。
据此判断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属于统治者的暴政昏庸。
5.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齐。
6.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最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
7.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在秦朝统一后成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无法看到图像)8.___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9.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
10.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
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汉朝。
11.下列不属于___治蜀措施的是派___到达夷洲。
12.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
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应该是以种植水稻为主。
13.“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让我们欣赏到汉字之美,传承中华文明。
其中,最早出现的文字是甲骨文。
14.___是在东汉时期正式创立的宗教。
___尊奉的教主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15.史学巨著《史记》被___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巨著的体例是纪传体通史。
16.请在答题卡《三国鼎立形势图》中对应的方框里,填出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A。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答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情况的第一手历史材料是()A. 神话传说B. 历史典籍C. 复原模型D. 考古文物2.目前已确认、被称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位于()A. 云南元谋县B. 北京周口店C. 浙江河姆渡D. 陕西半坡村3.如图反映了()A. 半坡居民学会了种植粟B. 长江中下游先民食用稻C. 北方地区的先民储存粟D. 半坡居民人工栽培水稻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载:“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这里所指的“始祖”是()A. 尧帝B. 舜帝C. 大禹D. 黄帝5.《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禅让制取代世袭制C. 察举制取代禅让制D. 世袭制取代察举制6.如图所示器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它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7.《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反映了()A. 周朝分封制土崩瓦解B.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C.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 诸侯国之间和平共处8.如图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9.商鞅变法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A. 统一度量衡B. 地方建县制C. 废贵族特权D. 改革户籍制10.下列漫画反映百家争鸣共同点是()A. 研习书法技艺B. 进行礼仪学习C. 培养演讲技巧D. 传播思想主张11.下列主张属于法家思想的是()A. 民贵君轻B. 无为而治C. 兼爱非攻D. 以法治国1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途墨,判为刑徒。
”材料说明秦朝()A. 赋税沉重B. 徭役紧多C. 法律严苛D. 兵役繁多13.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 汉朝建立B. 击败匈奴C. 铸造钱币D. 以德化民14.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与农桑,薄赋敛”。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模拟试题(三)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
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2.春秋后期,农业上精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主要得益于()A.刀耕火种B.磨制石器的使用C.铁犁、牛耕的使用D.肥料的使用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4.炎黄联盟在哪里打败蚩尤呢?()A、涿鹿B、临汾C、阳城D、河姆渡5、“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刘秀在25年称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这段材料描述的史实是()A、西汉建立B、光武中兴C、宦官专权D、东汉灭亡6、小明在一张地图上看到“长安”、“玉门关”、“河西走廊”、“西域”、“西亚”、“欧洲”等地名。
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应是()A、丝绸之路B、班超出使西域C、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7.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被称为()A.光武帝B.汉高祖C.汉武帝D.汉太祖8.以下属于汉光武帝振兴国家的措施的是( )A.三十税一的标准收税,释放奴婢,精兵简政B.废除一些摧残身体的酷刑C.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D.奖励军功9.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10、右图是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诸侯王势力强大B、推恩令的推行C、刺史制度的建立D、政府盐铁专卖11.下列选项中能起到促进北方地区民族交融作用的是()①各民族杂居相处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④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
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13.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是:()A、陈胜,吴广的起义军B、项羽的起义军C、刘邦的起义军D、刘邦和项羽的起义军14.休养生息政策是谁采取的:()A、汉文帝,汉景帝,刘邦B、光武帝C、汉文帝,汉景帝D、汉景帝,刘邦15、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解析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学习历史要求“论从史出”,下列图片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这一结论的是A.古籍记载B.发掘的灰烬、烧骨 C.神话传说D.史书论述2.原始农耕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火的使用B.原始农业的产生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3.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
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
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下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A.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B.炎黄二帝热衷发明C.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D.该陶器是黄帝作品4.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氏大量产生于周朝。
有的以技艺为氏,如陶、屠等;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太史等。
那么魏、鲁、韩等氏应是A.以排行为氏B.以所居地名为氏C.以封地(国)为氏D.以祖先名字为氏5.博物馆讲解员指着一块残片上刻写的文字说:“这是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一种。
”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春秋时期,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吏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
诸侯们的这些做法()A.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使春秋战争连绵不断C.使分封制逐步瓦解D.使大国走上争霸道路7.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闻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部典籍是()A.《韩非子》B.《论语》C.《道德经》D.《墨子》8.下面的照片可以用来直接佐证A.成都平原成为沃野B.古代中国是水利强国C.中国旅游资源丰富D.古代中国人民充满智慧9.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B.商人交易使用的都是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D.各地农民纳税用的“斗”容积不同10.下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纪念银币。
聊城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聊城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D.山顶洞人与现代人的模样完全相同2.寒假期间,张良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3.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你应该选择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图片中的两件文物出土于同一时期,该时期属于时间轴中A.A B.B C.C D.D5.据考古研究得知,夏商周三代王室贵族,用□口口口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标识不可逾越的社会等级。
口口口口中填写A.城堡宫殿B.青铜礼器C.分封诸侯D.金银布帛6.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间战争不断,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导致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改革社会剧变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C.为了中国实现统一D.铁器与牛耕的推广7.“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中,促使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B.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C.确立新政治经济秩序D.能够在兼并战争中取胜8.某同学在研究成语起源时,有如下发现,这说明百家争鸣()A.各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B.在当时引起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C.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新皇帝(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2019—2020学年度聊城市第一学期初一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与反馈初中历史
2019—2020学年度聊城市第一学期初一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与反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试题友爱的同学,祝贺你顺利完成本学期功课。
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以下讲明:1.历史总分值70分,时刻60分钟。
2.不忘了将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晰。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
他们A.生活在黄河流域B.会制造工具C.创制了文字D.会制造陶器2.以下各项中,生活在不同石器时代的人是A.元谋人与北京人B.北京人与半坡人C.半坡人与河姆渡人D.元谋人与山顶洞人3.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的遗址位于以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轩辕〞指的是传奇中的A.黄帝 B.尧C.舜D.禹5.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朝产生的全然缘故是A.社会生产的进展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私有财产的增加D.禅让制的破坏6.以下国王在位的先后顺序是①启②汤③桀④纣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7.〝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安阳曾是以下哪一王朝的都城?A.商朝 B.东周C.西汉D.东汉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讲的是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9.夏朝、商朝、西周的共同特点不.包括A.统治中心地区都在黄河流域B.差不多上以农业为主的社会C.天子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D.统治时刻都超过了二百年10.以下图所示司母戊鼎A.是商代闻名的青铜器B.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C.是战国时期闻名的乐器D.上面刻有大量甲骨文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五谷〞在我国齐备最早是在A.河姆渡文化时期B.尧舜禹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12.有关西周时期的奴隶的以下讲法错误的选项是......A.奴隶没有人身自由B.奴隶主能够随意买卖奴隶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D.〝国人〞是奴隶阶级的一部分13.以下成语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的是①退避三舍②卧薪尝胆③围魏救赵④破釜沉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4.人们常讲:燕赵之地,自古多大方悲歌之士。
七年级上半年期末历史无纸试卷完整版(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选择题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生活在今云南省境内,生活时代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A符合题意。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地区,B不符合题意。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地区,C不符合题意。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D不符合题意。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选择题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的暴君A.夏、商B.商、西周C.春秋、战国D.秦、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桀是夏朝暴君,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人们反抗,最终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纣是商朝暴君,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选择题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C.丝帛D.宣纸【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故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龟甲或兽骨上,故A符合题意;竹简、丝帛、宣纸是商代以后的书写材料,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选择题观察下列的图示,请你判断①和②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A.分封制、桀B.禅让制、纣C.推选制、启D.禅让制、启【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制选举最高首领,体现了邦国时代的军事民主原则,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依靠强力继承了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故D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地方行政制度,桀按照启创立的世袭制继承王位,实行暴政,使夏朝灭亡,故A不符合题意;纣按照启创立的世袭制继承王位,实行暴政,使商朝灭亡,故B不符合题意;没有推选制这种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
聊城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聊城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学习历史要求“论从史出”,下列哪种方式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了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A.遗址中灰烬、烧石和烧骨B.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历史学家的论文、著作2.考古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围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过着()A.狩猎采摘生活B.游牧渔猎生活C.农耕定居生活D.铁犁牛耕生活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A.蚩尤部落B.盘古与女娲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4.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克盉”。
其上铭文记载∶(周王)命克做燕国的君侯,统领羌、微等六族。
克到达燕地,接管了土地和政府机构..此记载印证了分封制的内容是诸侯A.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B.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要向周天子缴纳贡品、定期朝觐D.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5.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而言,以下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甲骨文、《史记》B.甲骨文、殷墟遗址C.《封神演义》、青铜器D.青铜器、《史记》6.生产力是古代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力,战国前期,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手工业的发展7.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掾”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负责维护。
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
明代以来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
上述材料表明,都江堰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是A.造福成都平原B.李冰设计科学C.工程名声远扬D.历代政府维护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仁者爱人,为政以德”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9.中国银行行徽(如图)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
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加强思想控制D.打击分裂势力2.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下列对于夏朝至南北朝的更替排序正确的是()A.夏→商→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B.夏→商→东周→西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C.夏→商→西周→东周→秦朝→东汉→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D.夏→商→东周→西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3.东晋南朝时期,人中众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城市是()A.洛阳B.建康C.长安D.成都4.《晋书·江统传》记载∶关中(主要是今陕西一带)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
其中的戎狄最可能是()①鲜卑族②氏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对比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与刘备有关B.都以少胜多C.都和袁绍有关D.都统一了全国6.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B.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D.史学巨著《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7.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
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
”据此可知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C.汉朝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8.“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以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按军功授予爵位C.整顿吏治,惩处外戚宦官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9.下图中展示的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朝代更替如果请你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进行描述,你会说()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10.西汉建立后,社会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秦朝历史事件是A.统一六国,定都咸阳B.政治改革,平定匈奴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统一文字2.383年,前秦与东晋进行了一场决战,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A.长平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淝水之战3.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江南地区开发B.实现民族融合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6.《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
中原地区引种栽培葡萄的起始时间应该不会早于....A.汉朝B.三国时期C.两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王莽施政的危害B.外戚权利的膨胀C.宦官把持朝政D.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9.“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
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夏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0.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它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注重民生推动社会进步11.福建省东山县海域发现了1件人类遗骨右侧肱骨残段,该化石由东山县博物馆馆长陈立群于1987年1月21日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尤玉柱、张振标鉴定,命名为“东山人”。
聊城市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
聊城市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并在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名录的是A.云南元谋人遗址B.北京周口店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东北红山遗址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3.《礼记》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段文字反映出()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C.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状况D.阶级社会中的状况4.甲、乙两段文字是关于“武王伐纣”的描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段文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B.乙段文字完全符合历史事实C.甲段文字错误地呈现了历史信息D.两段文字均为作者胡编乱造5.下列不属于商朝文明成就的是A.图1 B.图2 C.图3 D.图46.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A.春秋五霸古书中有不同说法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代表新贵族崛起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7.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口口口,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口口口口中填写A.以法治国B.无为而治C.顺应自然D.以德治国8.下面的照片可以用来直接佐证A.成都平原成为沃野B.古代中国是水利强国C.中国旅游资源丰富D.古代中国人民充满智慧9.“欲先灭其国、必先毁其史。
”这话有无道理不说,但很多统治者确实这样做。
秦统一六国,就有毁六国史这一做法,这虽然无益于文化,但却有益于统一。
下列选项属于“毁其史”的手段是()A.书同文字B.设丞相C.推行郡县制D.修直道10.下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纪念银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
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2.老师在介绍某处古人类遗址时出示了下面几幅图片,此遗址最有可能是黄河半地穴式房屋粟人面鱼纹彩陶盆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3.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的暴君A.夏、商B.商、西周C.春秋、战国D.秦、隋4.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很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5.观察下列的图示,请你判断①和②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A.分封制、桀B.禅让制、纣C.推选制、启D.禅让制、启6.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秦国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他卖掉全部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有名的富商7.相传,炎帝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8.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陈胜、吴广起义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当仁不让于师10.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诸侯国割据混战的范围日益扩大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11.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B.任免官吏C.思想控制D.言即法律12.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
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
请问秦统一后整理出来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A.甲骨文B.行书C.小篆D.隶书13.“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
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
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1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15.下面示意图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历史皇帝早逝→幼主即位→外戚专权↑↓宦官得宠←—诛杀外戚←皇帝长大A.东汉B.西汉C.秦朝D.唐朝16.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经监察机关“拍苍蝇,打老虎”发挥了重要作用,查处许多大案要案,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历史上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此类措施是A.设御史大夫B.设丞相C.实行推恩令D.设刺史制度17历史活动课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8.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
学习了夏商两朝的灭亡,给你的启示是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B.加强国防,充实军备C.任用贤者,勤政爱民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19.右图所示是我国某游览胜地。
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它是A.灵渠B.长江C.都江堰D.大运河20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统辖的标志是A.西域都护的设置B.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C.丝绸之路的开通D.西汉的建立21.从汉代开始,我国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文化成就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兰亭序》D.龙门石窟22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A.208年,赤壁之战B.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C.221年,刘备称帝D.220年,曹丕称帝23.“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2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面食的营养价值高B.民族交融的影响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25.下列各项中,作为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是A.河姆渡遗址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B.“女娲补天”的传说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西周建立于公元前年;西汉建立于公元前年。
27.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28.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把都城迁到;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29.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3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战争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是改朝换代的一种方式】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在位时统治残暴,荒淫无道,最后被西周取代。
(1)请问:“武王伐纣”时通过一场什么关键性战争灭亡商朝,建立西周?(1分)【战争是实现统一的一种形式】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写诗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李白的诗称赞的是谁?(1分)称赞的是他的什么功绩?(2分)【战争是奠定局势的一种因素】东汉末年,东汉王室走向衰落,出现了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群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3)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进行了一场什么战役?(2分)(4)后来曹操又与南方的孙权、刘备展开了一场激战—赤壁之战,它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2.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贺赖丘穆陵独孤汉姓元贺穆刘(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
(2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
(2分)(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分)3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论语》英译本前言(1691年出版)材料二(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材料三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
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材料一提到的“这位哲学家”是哪位历史人物?(1分)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1分)(3)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2分)(4)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2分)34.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及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笆,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材料二右图是两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公元前138年,某人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某人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四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扰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任意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2分)(3)材料三中的“某人”指的是谁?(2分)(4)结合材料四,你怎样总结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2分)3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