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生调查及病原菌系统进化分析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重发原因,提出防治枯黄萎病的对策,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发生特点;重发原因;防治对策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茬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作年限的延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对棉花的危害迅猛扩大并日益加重。
摸清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目前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
1发生特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寄生病原菌的生态条件[1]。
棉花枯萎病属维管束病害,从解剖学上看,感病植株的多个器官都能带菌。
棉花现蕾期是棉花枯萎病发生的高峰期。
棉花枯萎病的消长与品种抗感性、生育防疫以及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经测定土壤温度在20~27℃发病最重,28~31℃有所降低,32℃以上停止发生;当土壤水量在60%~75%时发病率最高。
黄萎病的发生除了与病原寄生植物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关系密切,病田内病情消长适宜温度在25~28℃,低于22℃、高于30℃时发病缓慢,超过35℃时出现隐症。
黄萎病的发生与棉花生育期也有一定的关系,花铃期发病最严重[2]。
2重发原因2.1种子带菌,主栽品种不抗病种子带菌是新疆地区枯萎病迅速扩展的主要原因。
随着内地各省优良品种的不断引入,放松了检疫,大量的菌量和复杂的菌系传入,导致新疆棉区病田减产甚至绝产。
没有很好地组织普查,无法确切划分疫区和保护区。
各用种单位对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情况相互封锁,有时供种单位明知种子来自病田,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隐瞒实情,促进了病害的迅速扩展和蔓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新疆自育的棉花主栽品种均不抗病,南疆自育的棉花主栽长绒棉品种新海13、新海14等均不抗病。
对目前的抗病品种新海15的枯萎病情指数的鉴定在15.8%,在新疆地区属于耐病。
2.2连作年限长,土壤含菌量大新疆宜植棉区和次宜植棉区许多县乡团场由于棉田占种植业面积的比重高达60%~70%,甚至更高,轮作倒茬困难,尤其是病田秸秆还田,棉田枯萎病、黄萎病病菌越积越多。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新疆棉花产区出现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
枯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棉花枯黄萎病的蔓延,研究人员们开发了快速分离技术,以帮助农民有效控制和管理病害,保障棉花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以及相关的快速分离技术。
让我们了解一下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
枯黄萎病是由黄萎病菌引起的,主要特征为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或黄色斑点,严重感染的叶片会枯黄并凋萎。
枯黄萎病不仅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会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从而导致叶片凋萎。
严重的枯黄萎病感染会导致棉铃变小、纤维变短,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棉花是新疆的重要经济作物,枯黄萎病的蔓延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也会对当地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及时控制和管理枯黄萎病对新疆棉花产区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针对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研究人员们加大了对该病害的研究力度,并成功地开发了快速分离技术。
该技术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寄主植物中病原菌的特定基因序列,快速准确地分离出病原菌,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快速分离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新疆棉花产区的抗病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快速分离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样品可以是受感染的棉花叶片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土壤样品。
其次是 DNA/RNA 的提取和纯化。
这一步是为了获取样品中的病原菌 DNA/RNA,为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做准备。
接下来是 PCR 扩增。
PCR 是一种常用的 DNA 复制技术,可以快速扩增目标 DNA 片段。
研究人员们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使其只能与枯黄萎病菌的特定基因序列结合,从而实现对病原菌 DNA 片段的扩增。
最后是基因测序和分析。
对 PCR 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确认其中的病原菌 DNA 片段,从而实现对病原菌的快速准确分离。
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多半 是老 弱病残 , 棉花 中后 期管 理粗放 , 、 、 蕾 花
铃期脱肥 现象严重 , 导致棉 花长势弱 , 抗病性 、 耐
轻发 病 ;三是 土壤 消毒 。结 合灌 溉可 掺人 高锰
酸钾 、 石灰 等药 剂 , 杀灭 病菌 有一 定 的效果 ; 对
病性 能差 , 有利 于枯黄 萎病 和其 它病 害发生 。
的综 合治理 , 为棉花 提供 良好 的生态 环境 , 确保
— —
4 — 4 —
病虫分析
嘲 比 楫 保
21 0 2年第 5期 总第 13期 3
d 提 高耕 作 和栽 培技术 , ) 实行精 耕 细作 , 提 高复种 指数 , 变农 作 物种植 结构 , 改 尽量 种植 经 济价值 高蝗 虫 不喜食 的作 物 ( 如豆科 、 类 等) 薯 ,
22 选 用 抗 病 品 种 .
进 病害 的蔓延 , 温 干旱不 利于发 病 , 势低 的 高 地
丘 洼地 , 以及 黏土 地在 汛期 易积水 , 易感染 病 容
害 。因此气 候 因素是 棉 花枯 黄萎病 发生 蔓延 的
主要 因素 。
15 种 植 密 度 -
选 用经 济性 状好 的抗 病 品种是 防病 夺 高产 的根本 途径 。 目前 , 国生产 上可供选 用 的抗枯 我 萎病 品种较 多 , 常 只有 抗枯萎 病 、 通 耐黄 萎病 的 品种 可供选择 。
生环境 , 蝗虫 的天敌一 蜘蛛 、 对 鸟类 、 蛙类 等要保
护它们在 沟坝 、 土坡 、 高地等 栖息场所 , 使其 能安
全 繁殖 , 殖 天 敌 。 增
b 推 广农户 养鸡 、 ) 养鸭 灭蝗 。 蝗虫 一般 只有 两个月左 右 的生命期 , 蝗虫 出生两周左右 是生 在 物灭 蝗 的最 佳 时期 , 时蝗虫 不会 飞 , 鸭 吃起 这 鸡
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
• 土壤湿度与不同栽培方式也会影响微菌核的数量, 水旱轮作、病田长期淹水、微菌核数量下降较快, 如果重病田与一般旱作物轮作,由于大丽轮枝菌 寄主范围广,对土壤微菌核的密度影响不大。土 壤内的化学农药也会直接影响微菌核的数量,如 土壤处理剂棉隆可减少微菌核的数量,三环唑是 抑制微菌核黑色素的形成:同样土壤内的微生物 分泌的胞外毒素,也可以抑制微菌核的萌发形成, 如棉田青霉菌、黑曲霉菌、黑根霉菌等。
(2)病原轮枝菌变异的研究:
• 轮枝菌系半知菌真菌,菌丝融合产生异核现象和 准性生殖已经被证明(Puhalla 1994),任何阻 碍菌丝间菌丝融合,异核体的形成均会引起遗传 性变异。在自然界,异核体很不稳定容易恢复为 它的同核体,影响异核体现象环境条件也有其重 要作用。黄萎病菌在21-34℃条件下,21℃异核 是稳定的,30℃菌丝不能融合,异核体不能形成, 葡萄糖和矿物质营养有利于异核体的形成,而光 则抑制菌丝融合。
• 病原菌的同工酶分析在真菌遗传变异中的应用已 被广泛应用,这是生化分析病菌变异;近几年普 遍应用根据菌系在温度、光、PH值、矿物营养等 条件下生长情况来确定菌株的生理生化,利用抗 药性作标记,判断是否有异核体产生,利用互补 性营养缺陷型菌株在最低生长培养基上配对培养, 两菌株的生长菌丝在相接处发生菌丝融合,形成 异核体或野生型省长,表明菌株间亲和,反之, 则不亲和。王克荣曾应用此技术开展不同菌株的 亲和性区划的研究。如对13种寄主植物上的57黄 萎病菌菌株进行亲和性测定,结果可区划为3个亲 和群;而分离来自常熟、南通棉株上的落叶型菌 株可与美国T9归一群,而分离来自辣根上的菌株 与南京棉花上的菌株归一群,其余46个分离自茄 子、辣椒、向日葵、芝麻、红麻、黄蜀葵、紫丁 香、翠菊、甜叶菊等上的菌株另归一群,等等。 亲和性强弱则可反映遗传亲缘关系的近,这是应 用生理测定遗传变异。
2023年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病虫分析2024年第2期㊀总第203期㊀收稿日期:2023-12-01㊀基金项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 昌吉地区陆地棉主栽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及生防研究 (XJNZYKJ202015)ꎻ 昌吉市主要棉区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土壤农药残留分析 (XJNZYKJ202014)ꎮ㊀作者简介:李海薇(1993-)ꎬ女ꎬ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为棉花病害与植物绿色防控ꎮE-mail:192393826@qq.com∗通讯作者:靳改龙(1990-)ꎬ男ꎬ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ꎮE-mail:1667515422@qq.com2023年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李海薇1ꎬ胡㊀鹏2ꎬ刘㊀凡2ꎬ靳改龙1∗(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ꎬ新疆昌吉831100ꎻ2.新疆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ꎬ新疆昌吉831100)㊀㊀摘要: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ꎬ本文对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2023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ꎮ结果发现ꎬ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早㊁发病重ꎬ7月下旬和8月底分别达第一和第二个发病高峰期ꎮ针对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特点ꎬ建议采取种植优良抗病品种㊁科学施肥㊁清除棉田病源㊁科学耕作㊁发病时喷洒化学农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ꎮ关键词:棉花ꎻ黄萎病ꎻ发生特点ꎻ防治㊀㊀中图分类号:S435.621㊀文献识别码:A㊀文献编号:1005 ̄6114(2024)02 ̄056 ̄03㊀㊀棉花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ꎬ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质[1]ꎮ近年来ꎬ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2]ꎬ现已成为国际棉花市场的主角ꎬ棉花产量㊁消费和进口量位列世界第一[3]ꎮ目前ꎬ新疆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ꎮ2022年新疆植棉面积约为249.69万hm2ꎬ占全国植棉面积的比重由2021年的82.8%提高到83.2%[4]ꎻ棉花产量539.1万tꎬ棉花种植面积和棉花总产量连续29年位列全国第一[5]ꎮ新疆棉花产业对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增长意义重大ꎬ在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ꎮ昌吉市棉花大规模生产和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ꎬ特别是机选棉的快速发展ꎬ依托棉花 一膜三行 和 一膜六行 的 宽早优 模式+ 水肥一体化节水加压滴灌 模式ꎬ极大提升了区域植棉的高质量发展ꎬ昌吉市棉花产业格局已具备规模化㊁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优势ꎬ成为北疆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7]ꎮ然而ꎬ随着棉田连续种植时间长㊁秸秆粉碎还田ꎬ导致土壤中致病菌逐年积累ꎬ同时管理和预防不及时ꎬ使棉田成为病害滋生的温床ꎮ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ꎬ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真菌病害[8ꎬ9]ꎮ坚持 预防为主ꎬ综合防治 植保方针ꎬ监测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ꎬ对科学防治棉花病害具有重要意义ꎮ为了解目前昌吉市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ꎬ本文对昌吉市棉花示范田黄萎病2023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ꎬ提出了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ꎬ以服务于昌吉市棉花产业绿色㊁健康㊁高质量发展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调查地概况昌吉市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ꎬ气652024年第2期㊀总第203期病虫分析候干燥㊁日照充足ꎬ年日照时数可达2700hꎻ有效积温积温(10ħ以上)达到3450ħ/年ꎬ区域平均气温6.8ħ/年ꎬ光热资源条件适宜并盛产棉花(图1)ꎮ调查地点位于昌吉市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示范田(佃坝镇㊁大西渠镇㊁滨湖镇㊁榆树沟镇)ꎬ主栽品种为中棉113ꎮ图1㊀2023年昌吉市气温、降水量统计1.2㊀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调查于2023年4月至9月ꎬ对棉花种植期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ꎮ调查采用 5点抽样法 ꎬ每点调查100株ꎬ共计500株ꎬ分别调查统计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量ꎮ每10d调查一次ꎮ以国内棉花黄萎病统一分级标准为依据:0级:健康植株ꎬ棉花叶片无症状ꎬ正常生长ꎮ1级:棉花叶片出现叶肉变黄或呈现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病叶率ɤ25%)ꎮ2级:棉花叶片病斑颜色大部分变为黄色或黄褐色ꎬ叶片边缘略有卷枯现象(病叶率26%~50%)ꎮ3级:棉花少数病叶干枯脱落(病叶率51%~75%)ꎮ4级:棉花叶片多为褐色掌状枯斑ꎬ或植株死亡(病叶率ȡ76%)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棉花黄萎病发生症状棉花黄萎病一般在棉花现蕾期表现ꎮ根据2023年昌吉市棉田实际调查ꎬ棉花五叶期开始发生黄萎病ꎬ症状为黄斑型ꎬ但发生发展较为缓慢ꎮ在棉花现蕾后逐步加重ꎬ棉株下部叶片叶缘和叶脉之间出现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ꎬ且逐渐扩大ꎬ病叶出现掌状斑驳ꎬ叶肉变厚ꎬ叶缘卷曲ꎬ继而自下而上逐一脱落ꎮ黄色病斑最终发展到全株叶片ꎬ伴随着棉株维管束逐渐变色ꎬ最终导致了它在枯萎后死亡ꎮ2.2㊀棉花黄萎病发生特点昌吉市棉花黄萎病一般在7月中旬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ꎬ到7月下旬达第一个发病高峰期ꎬ一旦夏季气温持续高于35ħ时ꎬ棉花黄萎病将进入 隐症 ꎮ8月上旬前后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ꎬ8月底达到第二个高峰ꎬ直至吐棉期持续发生ꎮ2023年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早㊁发病重ꎬ6月13日佃坝镇和榆树沟镇棉田开始出现症状ꎬ田间平均病株率为2%~4%ꎬ植株上部叶片有淡黄色斑点ꎬ呈零星分布ꎮ7月初ꎬ棉花黄萎病开始陆续发生ꎬ危害较为严重ꎬ特别是在地势低洼㊁粘重的棉田ꎬ以及常年发病严重的棉田ꎮ严重时ꎬ近20%的棉花品系受到黄萎病的影响ꎬ直接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ꎮ2.3㊀棉花黄萎病发生偏早原因2023年昌吉市黄萎病早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气候异常ꎮ低温和降雨会增加棉花植株黄萎病病害隐患ꎬ一旦气温再次上升或持续下降ꎬ病害就会在大范围内出现㊁发生或暴发ꎮ4月中上旬昌吉市多次出现降雨㊁降温天气ꎬ致使棉花播种推迟ꎬ降水过多导致土壤板结ꎬ土壤渗透性差ꎬ不利于棉花出苗和幼苗生长ꎮ日照严重不足ꎬ光照条件不足严重影响棉花幼苗和壮苗的生长ꎬ造成僵苗和弱苗增多ꎮ5月气温不升不降ꎬ又有连续的阴雨天气ꎬ导致棉花幼苗的抵抗力ꎬ特别是弱苗ꎬ持续的低温高湿导致棉花黄萎病潜伏ꎮ5月下旬气快速回升ꎬ棉花黄萎病的病征开始呈现ꎬ因此ꎬ5月气温是导致棉花黄萎病早发的主要因素ꎮ6月中下旬气温略高ꎬ月平均气温稳定在24ħ以上ꎮ整个夏季至八月中旬气温一直较高ꎮ适宜的温度条件是2023年该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ꎮ8月中下旬㊁9月上旬偏多的降水量是诱发棉花黄萎病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出现的主要因素ꎮ除上述气象条件外ꎬ枯萎病的发生还与棉花品种的抗性和棉花田深耕等农业措施有关ꎮ3㊀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建议近年来ꎬ棉花黄萎病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ꎬ危害程度愈加严重ꎮ在播种前ꎬ首要任务是做好预防75病虫分析2024年第2期㊀总第203期工作ꎬ防止枯萎病害的侵入ꎻ其次ꎬ可根据棉花受害程度和生育期ꎬ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ꎬ科学㊁合理㊁高效地抑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恶化[10ꎬ11]ꎮ3.1㊀预防措施①选择优良抗病品种ꎮ积极引导种植户实行 因地选种 因需选种 ꎬ科学选择新品种ꎬ采用新技术ꎬ选择产量优质高产㊁抗逆性较好的棉花品种ꎬ如中棉 113 新陆早82 等ꎮ②种子的处理ꎮ严格按照产地检疫操作规程对种子田实施检疫ꎬ保证良种质量ꎬ从源头上预防棉花黄萎病ꎮ同时在常规药剂拌种㊁浸种的基础上ꎬ使用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㊁氨基寡糖素或芸苔素内酯等)处理棉种ꎬ可以提高棉苗的抗逆性ꎮ③科学施肥ꎮ科学配置氮㊁磷㊁钾肥和微量元素肥ꎬ提升棉花植株的免疫力ꎮ并可通过有机肥和生物肥均衡搭配ꎬ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ꎬ改善土壤生态环境ꎬ改良土壤结构ꎬ控制病原菌ꎬ有效减少棉花黄萎病的发生ꎮ④清除棉田病源ꎮ为降低棉田病菌基数ꎬ在棉花采摘作业完成后ꎬ对重病田的棉秆及地面残枝㊁杂草进行及时处理ꎮ可采用新型 生物质化学处理法 ꎬ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棉花秸秆分解为有机肥料ꎬ能够解决秸秆难以分解的问题ꎬ同时还能为土地提供养分ꎬ改善土质ꎮ⑤科学耕作ꎮ雨后要及时中耕ꎬ保墒降湿ꎬ预防棉花黄萎病的发生ꎮ实行轮作倒茬ꎬ倒茬困难时ꎬ重病田采用深翻60cm后再进行冬灌ꎬ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ꎬ降低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越冬基数ꎮ3.2㊀棉花生长期防治方法在棉花植株叶面适量喷施硼㊁锌和锰等微量元素ꎬ也可施用枯草芽孢杆菌㊁复硝酚钠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免疫诱抗剂ꎬ加快棉苗生长速度ꎬ增加棉株抗性ꎻ对于棉田出现的黄萎病株ꎬ要立即将其清除ꎮ当病害发生较轻时ꎬ可喷施3%多抗霉素㊁克黄枯㊁36%棉枯净和乙蒜素500倍液等药剂ꎬ连续用药2~3次ꎬ间隔10dꎬ预防和控制病害ꎮ对重病田可采取膜下滴灌施药的方法对黄萎病及时进行防控ꎬ可用棉萎克150g/667m2㊁乙蒜素150mL/667m2㊁黄腐酸盐200g/667m2或70%噁霉灵稀释800倍液ꎬ对棉花病株每隔10d进行灌根ꎬ连续施药2次ꎬ可有效防治控制棉花黄萎病发生ꎮ参考文献[1]㊀沈烨ꎬ罗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棉花黄萎病研究态势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45(6):63 ̄71. [2]㊀魏梦婷ꎬ高维新.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棉花ꎬ2023ꎬ50(6):1 ̄5.[3]㊀靳改龙ꎬ李海薇ꎬ胡鹏ꎬ等.2021年新疆昌吉市棉田主要害虫调查及发生动态分析[J].湖北植保ꎬ2023(1):8 ̄11. [4]㊀张泓ꎬ吐尔逊江 买买提ꎬ张少民ꎬ等.近30年全国棉花生产区域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ꎬ2023ꎬ60(4):1028 ̄1040.[5]㊀胡春雷ꎬ李孝华ꎬ王瑞霞ꎬ等.2022年棉花加工行业产业发展报告(上)[J].中国棉花加工ꎬ2023(1):4 ̄15.[6]㊀陈佳ꎬ王燕ꎬ白玉兰.我国棉花产业现状和产出效率分析及对策[J].棉花科学ꎬ2022ꎬ44(5):3 ̄10.[7]㊀贾文明ꎬ魏建华ꎬ王路ꎬ等.打造棉花全产业链ꎬ推动新疆昌吉州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棉花ꎬ2022ꎬ49(9):47 ̄51. [8]㊀任玉红ꎬ张文蔚ꎬ司宁ꎬ等.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中国棉花ꎬ2018ꎬ45(2):28 ̄30.[9]㊀朱荷琴ꎬ李志芳ꎬ冯自力ꎬ等.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十年回顾及展望[J].棉花学报ꎬ2017ꎬ29(S1):37 ̄50.[10]㊀李海薇ꎬ靳改龙ꎬ蔡晓峰ꎬ等.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植物保护ꎬ2018ꎬ44(3):225 ̄229.[11]㊀张博然.三种药剂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ꎬ2021.85。
新疆博州棉花枯,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新疆博州棉花枯,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新疆博州棉花枯和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原微生物:黄萎病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种植黄萎病感病的棉花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进而导致疫病的流行。
2. 不合理的种植措施: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可能导致棉花植株生长不良,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进而引起疫病流行。
例如过度密植、缺乏旋作等。
为了综合防控新疆博州棉花枯和黄萎病,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 合理选择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可以使用石硫合剂等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3.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保证棉花植株的营养供应,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4. 喷施药剂:在发病前期可采用药剂进行喷施防治,防止病害的扩散。
5. 防治措施的轮换:采用合理的轮作措施,避免连年种植棉花,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积累。
6. 机械除草:及时除草,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
7. 平衡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减少黄萎病的发生。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新疆博州棉花枯和黄萎病的发生和流行。
棉花黄萎病菌
棉花黄萎病菌摘要:棉花黄萎病菌是由境外引入的一种植物病菌,尤其是对棉花的影响较大,而且对产量的影响正在逐年加重。
国内已经对该菌作出了大量研究,而且不同地区的该病菌有其不同的特性及致病性。
棉花中还未发现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但可通过生物防治等方法来处理。
关键字:大丽轮枝菌菌丝菌核致病木霉菌生物防治温度培养防治中文名:棉花黄萎病菌拉丁文名: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门:真菌门亚门:半知菌亚门纲:丝孢纲目: 丛梗孢目科:丛梗孢科属:轮枝孢属原产地:美国弗吉尼亚州入侵地:80年代末,发病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8个县(市),93年发病面积达270余万hm2寄主:棉花黄萎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寄主植物达250种以上。
形态特征:大丽轮枝菌培养基上形成大量黑色微菌核。
微菌核近球形。
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枝。
分生孢子无色,单孢,长卵圆形菌落类型根据培养基中菌落的特点,棉花黄萎病菌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即菌核型,菌丝型,中间型。
菌核型:在菌落上产生菌丝和大量微菌核,菌落中间产生白色气生菌丝团,基质内布满黑色微菌核。
菌丝型:菌落上气生菌丝发达,呈绒毛状,培养两周后仍未有黑色微菌核出现。
中间型:菌落上气生菌丝少,有黑色微菌核。
菌落类型和致病性强弱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的菌丝型致病性较弱或属于中等致病性,而菌核型和中间型有强的致病性。
江苏省对采集样本的分析的黄萎病菌丝型菌株占45.5%.早期分离鉴定出的落叶型菌株Vi51和VDs属于菌丝型,用于棉花品种抗病性病圃鉴定的菌株BP2属于中间型菌株.液体培养时,菌丝型菌株培养液的颜色呈淡黄色或黄绿色.苗期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型菌株与中间型菌株BP2相比,表现出发病早的特点.症状类型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开始发生,开花结铃期达到高峰。
根据其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型和落叶型.但两者其根,茎维管束均变为褐色。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研究
Nu ria Yai i i , I Ha — y n M a i T lp , ezy 。 lmamat L U i i a g , yl u a u YANG e a‘ Sn
( .ntu l t r e i , i i gAa e y f gi l rl c ne, rm i 3 0 C i ; i i g 1 I i t o Pa o co Xna cdm A rut a Si c Uu q 8 09 , h a 2Xna st e f n P t t n jn o c u e s 1 n jn
mo tsr is a b i g f rh s t n c n rn o t mirs lr t a c o ceoi e ea ue pi m o tan go t i 5℃ ,s me tan h v a,tmp r tr o tmu f r sri s r w h s 2 o sri s a e
e d rn et ih tmp rtr nin otn et iim d hie srisc n b iie no tre p toy e : n ua c o hg e eaue Xij g ct V rc l a l t n a e dv d it he ah t s a o ilu a a d p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并介绍了一种快速分离技术。
一、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1. 病原菌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棉枯黄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属于担孢菌门(Ascomycota)真菌。
2. 发病特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主要在播种后的幼苗期发病,表现为棉花叶片出现黄化、枯黄和萎蔫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棉花死亡。
病原菌还可以通过棉花的根系侵入植株,造成维管束阻塞和整株萎蔫。
病原菌还可以通过棉花种子传播,导致病害的远距离传播。
二、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快速分离技术为了准确鉴定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病原菌,需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传统的分离方法主要是通过分离病组织、涂抹法等手段,但这些方法繁琐且耗时。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基于PCR的快速分离技术,方便高效地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1. 样品采集和处理需要采集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植株的受害部位,如叶片和根系。
样品应在发病初期采集,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然后,将样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其他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2. 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病原菌DNA的提取。
将样品切碎并加入提取试剂盒进行混合。
接着,通过离心和冻融的方式,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
3. PCR扩增设计适合的引物,使其特异性地与目标病原菌的DNA片段结合。
将提取得到的DNA样品与引物、Taq DNA聚合酶、缓冲液和dNTP等成分混合,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
PCR扩增条件一般为94℃预变性3min,然后进行3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30s,55℃退火45s,72℃延伸1min。
4. PCR产物分析将PCR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观察PCR扩增结果。
棉花变黄原因分析报告
棉花变黄原因分析报告棉花变黄是指棉花外观出现黄色的现象。
常见的棉花变黄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收获期处理不当:在棉花收获后,如果处理不当,如长时间暴晒或强烈日光照射,会导致棉花表面脱色,变黄。
此外,如果收获时过早或过迟,也会导致棉花黄化。
2.病虫害侵袭:棉花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棉花枯萎病、红蜘蛛等,会导致棉花变黄。
这些病虫害会破坏棉花的叶片和果实,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和着色。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棉花变黄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土壤中缺乏养分、水分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影响棉花的着色。
另外,大气污染、化学物质的污染也会对棉花的生长和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引起棉花变黄。
4.种植管理不当:种植过程中的管理环节也会影响到棉花的品质和外观。
例如,采摘方法不当、施肥量不合理、药剂使用过量等都可能导致棉花变黄。
针对棉花变黄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1.合理的收获处理:在收获期间,要注意及时采摘和处理棉花,避免暴晒和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以避免棉花变黄。
2.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建立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取合理的农药使用和病虫害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应对病虫害的侵袭,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并减少棉花变黄的风险。
3.优化种植环境: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和水分供应,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温度,创造有利于棉花生长和着色的环境条件。
4.加强种植管理: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案,合理安排施肥和药剂使用,注意及时采摘,确保棉花的品质和外观。
同时,培训农民关于棉花种植管理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和意识。
综上所述,棉花变黄的原因多种多样,从收获期处理不当、病虫害侵袭、环境因素以及种植管理等方面都可能导致棉花变黄。
针对这些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以保证棉花的品质和外观。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随着新疆棉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
棉花枯黄萎病是由灰色霉菌引起的一种全株性病害,能够引起棉花植株的迅速枯死,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
目前,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病原菌鉴定和快速分离技术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病菌、寄主三者的交互作用有关。
新疆地处干旱、温差大的荒漠化区域,气候条件逐渐变得极端,气象条件对棉花生长和病害的发生都有重要影响。
病菌的存在是病害发生的前提条件,病菌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种子、土壤、空气、水等多种途径。
寄主作物的品种、年龄、栽培措施等也会影响病害的发生和大面积流行。
因此,如何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和快速分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快速分离技术主要包括传统分离法、生物学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分离法。
其中,分子生物学分离法已经成为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病原菌鉴定的主要方法。
传统分离法主要是通过分离病植物的病原菌进行鉴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是,传统分离法存在分离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同时这种方法只能单独鉴定某个特定的病原菌。
生物学分离法则是通过生物学实验手段将病原菌与其他微生物分离出来。
该方法相对综合性较强,能够一次性鉴定多种病原菌。
但是,生物学分离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费力等缺点。
分子生物学分离法则是通过基因分子技术手段进行分离,无需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该方法能够对样本进行深度测序和分子鉴定,可以实现大规模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同时,该方法对样本种类无要求,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性强、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病原菌鉴定中。
总的来说,针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分子生物学分离法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地分离出病原菌,为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将更加科学、有效。
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犘犾犪狀狋犘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收稿日期: 20230301 修订日期: 20230427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0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400300) 通信作者E mail:李冉liran01@caas.cn;戴小枫daixiaofeng_caas@126.com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张烨婧1, 陈捷胤1,2, 李 冉1,2 , 戴小枫1,2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昌吉 831100)摘要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
由大丽轮枝菌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犱犪犺犾犻犪犲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
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会激发棉花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组织结构抗性变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等。
目前,已从棉花中挖掘出大量响应黄萎病菌的基因,阐明了这些抗性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生理生化反应而发挥抗病功能的机制。
本文从活性氧、防御酶、次生代谢产物和植物激素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总结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网络,为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机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病机制; 生理生化反应中图分类号: S435.621 文献标识码: A 犇犗犐: 10.16688/j.zwbh.2023097犚犲犮犲狀狋犪犱狏犪狀犮犲狊犻狀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犮狅狋狋狅狀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犣犎犃犖犌犢犲犼犻狀犵1, 犆犎犈犖犑犻犲狔犻狀1,2, 犔犐犚犪狀1,2 , 犇犃犐犡犻犪狅犳犲狀犵1,2 (1.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狅犳犘犾犪狀狋犘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犆犺犻狀犲狊犲犃犮犪犱犲犿狔狅犳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狊,犛狋犪狋犲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犳狅狉犅犻狅犾狅犵狔狅犳犘犾犪狀狋犇犻狊犲犪狊犲狊犪狀犱犐狀狊犲犮狋犘犲狊狋狊,犅犲犻犼犻狀犵 100193,犆犺犻狀犪;2.犠犲狊狋犲狉狀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犆犲狀狋犲狉,犆犺犻狀犲狊犲犃犮犪犱犲犿狔狅犳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狊,犆犺犪狀犵犼犻 83110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犆狅狋狋狅狀犻狊狋犺犲犿狅狊狋犻犿狆狅狉狋犪狀狋犮犪狊犺犮狉狅狆犻狀犆犺犻狀犪,狆犾犪狔犻狀犵犪狏犻狋犪犾狉狅犾犲狀狅狋狅狀犾狔犻狀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狉犲狏犲狀狌犲犪狀犱狆犲狅狆犾犲’狊犻狀犮狅犿犲犫狌狋犪犾狊狅犻狀狋犺犲犺犲犪犾狋犺狔犱犲狏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狅犳狋犺犲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狋犲狓狋犻犾犲犻狀犱狌狊狋狉狔犪狀犱狋犲狓狋犻犾犲犲狓狆狅狉狋狊.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犮犪狌狊犲犱犫狔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犱犪犺犾犻犪犲犻狊狋犺犲犿狅狊狋狀狅狋狅狉犻狅狌狊犱犻狊犲犪狊犲犻狀犮狅狋狋狅狀狆狉狅犱狌犮狋犻狅狀,狑犺犻犮犺狊犻犵狀犻犳犻犮犪狀狋犾狔狉犲犱狌犮犲狊狋犺犲狔犻犲犾犱犪狀犱狇狌犪犾犻狋狔狅犳犮狅狋狋狅狀.犐狋犻狊狑犻犱犲犾狔犪犮犽狀狅狑犾犲犱犵犲犱狋犺犪狋犞.犱犪犺犾犻犪犲犻狀犳犲犮狋犻狅狀狊犮狅狌犾犱犪犮狋犻狏犪狋犲犪狊犲狉犻犲狊狅犳犱犲犳犲狀狊犲狉犲狊狆狅狀狊犲狊犻狀犮狅狋狋狅狀狆犾犪狀狋,犻狀犮犾狌犱犻狀犵狊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犪犾狋犲狉犪狋犻狅狀狊,狆犾犪狀狋犺狅狉犿狅狀犲狊犻犵狀犪犾狋狉犪狀狊犱狌犮狋犻狅狀,犪狀犱狋犺犲犻狀犱狌犮狋犻狅狀狅犳犱犲犳犲狀狊犲 狉犲犾犪狋犲犱犵犲狀犲狊.犆狌狉狉犲狀狋犾狔,犿犪狀狔犵犲狀犲狊犻狀狏狅犾狏犲犱犻狀狋犺犲犮狅狋狋狅狀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犺犪狏犲犫犲犲狀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犲犱,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犵狌犾犪狋犻狅狀犺犪狏犲犫犲犲狀犱犲犿狅狀狊狋狉犪狋犲犱.犐狀狋犺犻狊狉犲狏犻犲狑,狑犲狊狌犿犿犪狉犻狕犲犱狋犺犲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犪狀犱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犮狅狋狋狅狀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犻狀犮犾狌犱犻狀犵狉犲犪犮狋犻狏犲狅狓狔犵犲狀狊狆犲犮犻犲狊,犱犲犳犲狀狊犲犲狀狕狔犿犲狊,狊犲犮狅狀犱犪狉狔犿犲狋犪犫狅犾犻狋犲狊,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犺狅狉犿狅狀犲狊.犉狌狉狋犺犲狉犿狅狉犲,狑犲犮狅狀犮犲狆狋狌犪犾犻狕犲犱狋犺犲狉犲犵狌犾犪狋狅狉狔狀犲狋狑狅狉犽犵狅狏犲狉狀犻狀犵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犮狅狋狋狅狀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狑犺犻犮犺狑犻犾犾狆狉狅狏犻犱犲犪狋犺犲狅狉犲狋犻犮犪犾犫犪狊犻狊犳狅狉犳狌狉狋犺犲狉狌狀犱犲狉狊狋犪狀犱犻狀犵狋犺犲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犪狀犱犳狅狉犻犿狆狉狅狏犻狀犵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犫狉犲犲犱犻狀犵犻狀犮狅狋狋狅狀.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犮狅狋狋狅狀; 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 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 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狊狆狅狀狊犲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
Oc c u r r e n c e o v e r v i e ws o f c o t t o n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wi l t i n Xi n j i a n g
Li u Ha i y a n g , Wa n g We i , Zh a n g Re n f u , Wu Ga n g z , Ya o J u
舡 扬 保
2 0 1 5 . 4 1 ( 3 ) : 1 3 8 — 1 4 2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新 疆 主 要 棉 区棉 花 黄 萎 病 发 生 概 况
刘 海 洋 , 王 伟 , 张 仁 福 , 武 刚 , 姚 举 *
2 .Al a e r I n s t i t u t e fA o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Xi n i f a n g 8 4 3 3 0 0 , C h i a) n
Ab s t r a c t Th e o c c u r r e n c e d e g r e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wi l t a n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e f o l i a t i n g s t r a i n s o f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e
新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
中旬第 4 代若虫孵化, 由于秋凉, 虫数回升, 后季稻田虫数较 多, 8 月下旬到 9 月上旬孵化为成虫 。9 月 上 、中 旬 第 5 代 若 虫孵化, 9 月下旬羽化为成虫。10 月 上 、 中 旬 第 6 代 若 虫 孵 化, 以 3, 4 龄若虫在寄主植物上越冬。
6) 有直接危害, 还有间接危害。直接危害是若虫刺吸植株 汁液引起黄叶、枯死。而间接危害往往影响更大, 在刺吸汁液 的同时, 分泌毒素、酶类使茎秆腐烂发 黑 , 严 重 时 植 株 枯 死 倒 伏 。更 为 严 重 的 是 传 播 多 种 病 毒 病 。如 水 稻 条 纹 叶 枯 病 、水 稻 黑 条 矮 缩 病 、小 麦 丛 矮 病 、玉 米 条 纹 矮 缩 病 、玉 米 粗 缩 病 等 。
3 综台防治措施
3.1 农业措施 ①选种抗病品种, 在 2 种病混生区种植兼抗品种, 改造
重病区。②育苗移栽, 用无病土育苗可以减轻发病程度。③实 行轮作倒茬, 病地改种 3~4 a 禾本科作物, 再种棉花可明显减 轻病害。④保护无病区, 严格实行种子消毒, 加强检疫, 不要 从病区引种和购买棉饼, 减少病害来源。⑤由于浇水可以改 变植物根层的温度, 从而影响病源物侵染活力与繁殖速率。 所以可以考虑通过结合灌水量调节灌水频率, 在黄萎病发病 高峰到来时, 适当加大灌水频率, 降低土壤温度, 抑制黄萎病 发病速率, 减少黄萎病对棉花产量的影响。⑥加强棉田管理。 创 造 有 利 于 棉 花 生 长 发 育 、增 强 抗 病 能 力 、同 时 不 利 于 黄 萎 病菌的增殖和传染的环境, 达到防病保棉的目的。 3.2 化学防治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新疆是中国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其棉花产量占据全国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给棉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快速分离技术,以提高病原菌的检测效率。
本文将就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以及其快速分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1. 发病原因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棉花的生长期,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更易发生。
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内后,会破坏植物的细胞结构,导致棉花枯黄、凋萎甚至死亡。
2. 发病特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叶片出现黄化、枯黄、倒卷等症状;(2)受害部位出现褐色或黑色腐烂,并伴有瘪紧现象;(3)影响植株的生长,减少产量,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3. 严重性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还给棉农带来了经济损失。
针对这一情况,科研人员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快速检测技术,以期减少病害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二、新疆棉花枯黄萎病快速分离技术针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快速分离病原菌的技术,以提高病原菌的检测效率。
1. 样品处理在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技术之前,首先需要对植物组织样品进行处理。
科研人员通常会选择出现症状严重的植株作为分离样品,然后进行样品的表面消毒处理,以避免外源菌的干扰。
接下来,将植物组织样品切割成小块,利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2. 菌株分离科研人员通常会选择利用琼脂平板培养,利用特定的培养基诱导病原菌的生长。
在培养基上,将经过处理的植物组织样品放置并进行孵育,随后观察病原菌的生长情况,在出现纯培养的病原菌菌落后,进行单菌落分离。
3. 病原菌鉴定在分离到病原菌后,科研人员需要进行鉴定工作,确定病原菌的种属和特性。
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属和鉴定。
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
1 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00415016
2 黄萎病品种改良研究现状
黄萎病是威胁多种农作物生存的一种疾病ꎬ 我国
黄萎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棉花的产量与质量ꎬ 为
也已经发生多次黄萎病大规模爆发的灾害ꎬ 对当地农
了防治黄萎病ꎬ 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应对
摘 要: 棉花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属于一种产量较大的植物ꎬ 棉花可用于衣物、 棉被等的制作中ꎬ 棉花的原产地
是印度和阿拉伯ꎮ 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ꎬ 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ꎬ 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ꎮ 在经过古人长时
间的探索与发现之后ꎬ 棉花可以用来取暖ꎬ 制作衣物等ꎬ 目前ꎬ 在我国已经有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地区ꎬ 形成了产
种利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ꎮ 在进行了 多 种 实 验 之
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ꎮ 为了提高抗黄萎病基因的提取
后ꎬ 筛选出抗病性能最好的基因ꎬ 对多个棉花品种进
率ꎬ 可以采用远缘杂交将野生棉、 海岛棉及棉属近缘
行抗病测试ꎬ 最终选择出抗病性能最好的棉花品种ꎬ
植物中的高抗黄萎病性状转育到陆地棉中ꎮ 在多种棉
Kleb) 和黑白轮枝菌 ( Verticillium alboatrum) ꎬ 为半知菌亚门、 淡色孢科、 轮枝菌属ꎮ 本文针对棉花种质资源黄
萎病抗性剖秆鉴定进行了探究ꎬ 旨在帮助农户克服棉花的黄萎病ꎬ 仅供参考ꎮ
关键词: 棉花ꎻ 种质资源ꎻ 黄萎病ꎻ 抗性ꎻ 鉴定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业化的生产流程ꎮ 在我国ꎬ 棉花的种植地区主要集中于江淮平原、 江汉平原、 南疆棉区、 华北平原、 鲁西北、 豫
北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ꎮ 然而ꎬ 同所有的植物一样ꎬ 棉花也会产生大量的病虫害ꎬ 其中ꎬ 黄萎病是最为
浅谈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浅谈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0引言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是由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轻则叶片失绿变黄,蕾铃脱落,严重减产;重则整枝成片死亡,绝产绝收。
根据调查:凡90年代末的中、高产田使用外调种子较多的连队,棉田发病最重且发病相对较早;其次是连作8年以上的棉田和田管粗放,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常积水的点片或条田发病较重;肥水运筹(土壤缺钾,氮肥量施用过多),叶面肥施用不当,杀虫剂使用量大,对叶功能造成损伤的条田发病也较重,大水漫灌的条田较细流沟灌和滴灌的条田发病重。
由于棉花黄萎病防治难度大,至今尚无特效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进行防治。
该病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流行为害,控制该病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1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1.1种子带菌种子带菌是造成棉花黄萎病病区扩展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无病种子是保证无病区,限制该病迅速扩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1.2抗病性差异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以长绒棉抗病性最强,陆地棉次之。
所谓的抗病品种并非种子完全不带菌,也并非完全不发病,而是种子常有一定的带菌率。
由于抗源较少,至今在新疆尚未有过硬的抗病、优质、高产、早熟品种。
只能讲种植抗病品种发病会明显减轻,甚至极少发病,种植感菌品种,则发病严重。
且品种间发病有明显差异,陆地棉抗病品种对黄萎病都有一定的抗性,而长绒棉则有对黄萎病有更高的抗性,发病率明显降低。
1.3气候条件黄萎病真菌在10~30℃均可生长,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20~25℃,30℃以上绝大多数菌株不生长,故温度25~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此病容易发生流行。
近年来,根据在持续低温、阴雨的自然气候情况下可以发现,棉花黄萎病在现蕾时开始出现,6月上旬温度回升慢,病害发生缓慢;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均温度27~28℃、相对湿度44%~47%,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头水过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平均温度30~35℃,极端最高气温37~40℃,相对湿度下降,病害发展受到抑制;8月下旬至9月中旬平均温度回落在25~18℃,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这一次比第一次发病面积大、程度重、时间长;9月下旬后发病减缓。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新疆棉花枯黄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是一种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引起的严重病害,广泛分布于新疆棉区,给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以及一种快速分离技术。
一、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然而枯黄萎病的发生给新疆的棉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棉花生育期,特点是叶片枯黄,枝条和根部出现萎蔫症状。
枯黄萎病菌主要通过种子、田间土壤以及气溶胶传播,并且能存活多年。
近年来,新疆棉区的枯黄萎病发生频率逐年上升,给棉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枯黄萎病菌的快速分离技术为了及时诊断和控制枯黄萎病的传播,开展快速分离技术十分重要。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快捷的分离方法。
1. 准备材料(1)新鲜感染的棉花样本(2)高等级无菌培养基(3)无菌培养皿(4)显微镜和显微镜玻璃片2. 分离过程(1)将新鲜感染的棉花样本(如叶片、枝条或根部)剪碎,并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去除表面附着的土壤颗粒。
(2)将洗净的样本均匀涂抹到无菌培养基表面。
(3)将培养皿盖上并密封,放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保持在25℃左右),进行孵化。
(4)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一般情况下,枯黄萎病菌会在培养基上形成白色至淡黄色的菌丝,并逐渐扩散。
(5)选取一些典型的菌落,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如孢子形状、颜色等,确定是否为枯黄萎病菌。
总结:随着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频繁发生,研究该病害的发生现状并开展快速分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分离方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防控实践提供参考。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吐尼沙古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姓名: 吐尼沙古.亚森学院: 农学院专业: 生物技术班级: 061班学号: 063135126指导教师: 顾爱星职称: 副教授200 年4月10日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棉花抗黄萎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整理:吐尼沙古.亚森指导老师:顾爱星摘要: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害危害性大,流行年份可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一种病。
棉花黄萎病是由土壤含大量菌, 病原菌产生分化,缺乏抗棉花黄萎病的优良品种,温湿度适宜条件不好,缺乏对棉花黄萎病严格的检疫制度和有效快速的检疫手段等等多种原因而大发生的。
本文章从棉黄萎病的发生概况、发生原因,致病机理、寄主与病原菌的识别,既存的组织结构抗性,诱发的组织结构抗性,植保素,可溶性糖,单宁,酶等与棉花黄萎病抗病性的关系,微生态抗性机制等方面简要综述了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就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病性棉花黄萎病(V erticillium d ahk liae Klab)是世界性的棉花病害,分布广,危害性大,在我国南、北方棉区每年亦有发生,流行年份可导致巨大经济损失。
该病菌适应性强,可寄生于660多种作物,病菌致病力分化明显,传播途径多,防治难度大,已严重制约着我国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
1 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棉花病害据统计有60余种,在我国发生为害达23种,以枯、黄萎病最为严重,平常年份的产量损失为10%~20% ,严重时高达60%以上。
1892年枯萎病首次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被发现后, 1914年棉黄萎病是继枯萎病之后人们发现的又一棉花重要病害。
世界上棉黄萎病已遍布美国、秘鲁、巴西、阿根廷、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印度、保加利亚、希腊、西班牙,前苏联。
我国棉黄萎病于1935年从美国引种传入,先后在陕西泾阳,山西运城、山东高密和河南安阳等地发生危害。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国已有12个省市(区)发生棉黄萎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棉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 n j i a n g A ri g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d o i : 1 0 . 6 0 4 8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3 3 0 . 2 0 1 5 . 0 1 . 0 1 1
比为 6 0 . O %。【 结论】 新疆部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比较严重。 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在新疆呈
现逐年增加 的趋势 , 且地理分布较广。
关键词 : 棉花黄萎病 ; 棉花黄萎病菌 ; 落 叶型菌系
中图分类号 : ¥ 4 3 5 。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l O O t 一 4 3 3 0 ( 2 0 1 5 l 0 l 一0 0 6 5— 0 7
t i n g t h e d e f o l i a t i n g s t r a i n s b y u s i n g s p e c i i f c p i r me r s D1 / D 2;A mp l i f y i n g he t DNA o f d a h l i a e s t r a i n s i n Xi n -
c o t t o n a r e a s i n X i n j i a n g i n t h e h o p e o f d e t e c t i n g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h t e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e v o l u t i o n o f V e t r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e
摘
要: 【 目的】 调查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 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系系统进化及落叶型菌系
分布进行分析和检测。【 方法】 抽样调查棉花黄萎病发病情况, 利用 V e r t i c i U i u m d a h l i a e 特异性引物 D 1 / D 2进
行 落叶型检测 ; 利用 真菌通用引物 1 T S 1 和1 T S 4 对新疆 菌系进行扩 增 , 测序后进行 B L A S T N分析 。【 结果 】 棉
a n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e f o l i a t i n g s t r a i n s .【 Me t h o d 】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t h e d i s e a s e b y t a k i n g s a m p l e s u r v e y ; D e t e c —
L I U Ha i —y a n g , WANG We i , Z H ANG Re n—f u , WU Ga n g 2 , YAO J u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I n t e g r a t e d Ma n a g e m e n t fH o a 丌 l C r o p V e r m i n fC o h i n a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O a s i s , Mi n —
S c i e n c e s ,U r u m q i , X i n j i a n g , 8 3 0 0 9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 T h i s p r o j e c t a i ms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o c c u r en r c e o f c o a o n V e t r i c i l l i u m w i l t i n he t m a i n
新 疆 棉 花 黄 萎 病发 生 调查 及 病 原 菌 系统 进 化分 析
刘海 洋 , 王 伟 , 张仁福 , 武 刚 , 姚 举
( 1 - 农业部西北荒漠绿 洲作物有 害生物综合 治理重点 实验室/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鸟鲁木齐 8 3 0 0 9 1 ; 2 .阿拉 尔农 业科学研 究所 , 新 疆阿拉 尔 z 4 3 3 o o )
Oc c u r r e n c e Re s e a r c h o f Co t t o n V e r t i c i U i u m wi l t a n d t h e P h y l o g e n e i f c
E v o l u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e i n X i n j i a n g
花黄萎病在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普遍发生 , 棉花黄萎病发生中度及 以上病 田 占比达 4 8 . 1 %, 严重发生病 田 占比
为2 4 . 1 %; B L A S T N分析证实 采集 的棉花黄萎病菌系均为大丽轮枝菌 ; 供试 棉花黄萎病菌 系检测 出 2 2 株落叶
型菌系 , 占供试 菌系的 3 7 . 2 %。在分离到棉花黄萎病菌系的 1 5个采集点 中有 9个点检测到 了落叶型菌系 , 占
i s t r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P .R .C h i n a/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f o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 X i n i f a n g A c a d e m y fA o g r i c u l t u r 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