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设计
-开展课外阅读,推荐与透镜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为例,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我会展示一些透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接着,讲解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等基本光学参数,以及透镜公式。在此过程中,我会结合实际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同时,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了透镜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实例,如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等,分析其透镜成像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能够运用透镜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究透镜成像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透镜实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运用实验、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3.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透镜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案标题: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透镜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透镜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对象:初中物理教学,适用于初中一年级或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教学内容:1. 透镜的概念和作用a. 介绍透镜的定义和基本构造。

b. 解释透镜的作用,即通过透镜可以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产生放大或缩小的效果。

2. 透镜的种类a.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b. 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折射规律。

c. 介绍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

3. 生活中的透镜应用a. 眼镜的原理和种类。

b.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c. 照相机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张放大镜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透镜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主体:2. 介绍透镜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透镜的基本构造和光线折射的原理。

3. 分别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意图和实验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

4. 引导学生讨论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并通过实例展示生活中使用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的场景。

应用拓展:5. 介绍眼镜的原理和种类,引导学生思考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通过眼镜来矫正视力问题。

6. 通过实验展示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亲自体验放大镜的效果。

7. 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8. 介绍照相机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通过图示和实例展示照相机和望远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总结:9.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透镜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0. 鼓励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和实践,发现更多透镜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设计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问题,检查学生对透镜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评估他们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的掌握程度。

生活中透镜教案

生活中透镜教案
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激光笔凸透镜和凹透镜烟箱手电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放映一段录制的放大镜使纸冒烟的视频。以为什么放大镜能使纸冒烟,引出透镜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举出生活中的透镜,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两个问题。即两类透镜的结构和对光的作用。
1结构问题
给每组同学发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引导学生自己用手摸一摸,感知这两个透镜的结构。找同学总结,两种透镜的结构的不同之处。介绍两个基本概念,即光心,和主光轴。强调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课题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第一节透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难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方法
强调凸透镜使平行光会聚,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以知道通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
演示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光线发散。归纳总结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ppt演示凹透镜使光会聚的照片及光路图。画出光通过凹透镜的两种特殊情况的光路图。强调凹透镜使平行光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向通过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以知道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会变为平行光。
2对光的作用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小时玩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的现象。并现场用手电筒照射看到光通过凸透镜,看到亮斑。
设计演示试验,让学生看到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如何传播,归纳总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强调会聚作用不是指使折射光线相交。ppt演示凸透镜使光会聚的照片及光路图。画出光通过凸透镜的两种特殊情况的光路图。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3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3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3篇)“生活中的透镜” 篇1《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作用。

2、知道幻灯机与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等过程,加深对它们成像原理的解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勇于研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并逐步树立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通过亲自制作和使用望远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幻灯机、投影仪和照相机等的原理。

教学难点: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引入课题请学生回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生活中使用的光学元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等引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1、老师结合仪器简图,先简单介绍投影仪的构造:镜头、投影片、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等部分,再边分析边讨论下列问题:(1)幻灯片与投影幕上的像哪个大,哪个小?(2)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3)为使银幕上获得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幻灯片应如何放置?(4)要使投影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如何调节投影仪?2、引导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并在黑板上画出幻灯机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3、老师结合仪器简图,介绍照相机的构造和原理:镜头由几个镜片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照相机的核心;胶片相当于光屏;镜头与胶片之间即为暗室(机壳部分),相当于像距。

而其它内容:调焦、光圈、快门等可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书后材料,边分析边讨论下列问题:(1)照像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2)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3)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些,有什么办法?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以上问题,并能画出照相机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教案5.2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5.2生活中的透镜

培养小组合 作探究意识
酒仙桥第一中学教案纸
u<f? ⑥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 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⑦安装上反光镜,请你们思考一下反 光镜的作用? 2. 【板书】总结投影仪成像
⑤不能.当 u<f 时,成虚 像,不能在屏幕上成像. 突破难点 ⑥减小物距, 同时还要增 大像距. ⑦反光镜的作用是改变 光路,便于观察像. 【讨论、回答】
培养小组合 作精神
教 学 过 程
学生们兴趣很浓、相互 讨论、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的 动手制作能 力
学会用物理 语言表述观 察到的现象。
照机机原理图
地址:朝阳区酒仙桥南路甲 7 号
电话:64371227 64372045 邮编:100016
2
酒仙桥第一中学教案纸 (一)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 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 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板书)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 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 , 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 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 屏幕上.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回答得也 很好.我们鼓掌进行勉励. [师]在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个仪器, 它叫幻灯机,它能成的像. 与投影仪一致, 都是倒立、放大的像. [师]投影仪和幻灯机都能成倒立、 放大的像,但投影仪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 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 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 (二)投影仪(幻灯机) 投影仪(幻灯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 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板书) [师]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 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 在用它看书上的字. [生丁]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 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 糊. [生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 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 [生己]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 同一侧. [生庚]放大镜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三)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 像(板书)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和观察了解了如 下内容: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能 成倒立、缩小的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能 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 像. 四、布置作业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3、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学具】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凸透镜一个,半透明纸一张,玻璃板一块,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节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二.进行新课:(一)自学与思考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对于照相机,你们想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94-95“照相机”并仔细观察图5.2-1甲、乙,完成学案(一)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

(二)想想做做让学生根据课本94页想想做做,由老师出提供的器材自制示模型照相Array机,观察室外的景物,完成学案(二)并展示。

(三)自学与思考我们知道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投影仪成的像跟照相机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

调节镜头,让学生观察像的大小和倒正情况。

然后自学课本P95 投影仪,真观察图5.2-3完成学案(三)(四)看看想想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完成学案(四) [完成学案(三)(五)自学与思考自学课本P96“实像和虚像”部分,对实像、虚像特征进行总结,教师给予指导、评价。

完成学案(五)当堂小结请同学们根据板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学到了什么”,根据学习目标,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估。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主题: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的定义和种类;2.掌握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掌握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2.运用透镜进行相关实验。

教学准备:1.投影仪、幻灯片或绘制透镜的图片;2.实验用的凸透镜、凹透镜、光屏;3.近视眼镜、放大镜等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准备一张图片,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给学生。

图片中有一块眼镜,引导学生关注眼镜的特殊部分,引发学生对其的思考。

2.学生思考一分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眼镜中有哪些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眼镜中的“透镜”部分。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透镜,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透镜的作用。

三、应用实例(30分钟)1.展示近视眼镜和放大镜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作用。

然后解释它们是如何通过透镜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和成像的。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和记录其成像效果。

让学生思考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让学生自己寻找透镜在其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等。

并通过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2.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关于透镜的问题,如为什么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为什么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五、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六、作业(自主学习,以书面形式提交)1.提示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周围有哪些透镜的应用,写一篇相关观察报告并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透镜的思考和观察,帮助他们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并掌握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并观察蜡烛的火焰或者窗户的像。
完成学习卡并展示
自学课本,结合展示,着重观察镜头,介绍投影仪的构造,观察其成像。
完成学习卡相应部分并展示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经历制作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展示照相机部分,提高自信
通过展示投影仪部分,提高自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放大镜
4.实像和虚像
小结本节收获
当堂检测
布置作业
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
问题3: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与物位于凸透镜同侧还是异侧?
演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同一凸透镜有时可把大景物缩小在小底片上,有时却又可以把小胶片上的景像放大?有时成的是实像,有时却又成了虚像了呢?下节课我们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练习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②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制作和探究,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和探究,经过分析、综合得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器材
凸透镜、塑料筒、塑料薄膜、投影仪、放大镜、课件等。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进入新课
1.照相机
2.投影仪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请举例。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是: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能描述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透镜成像,并表述观察的结果获得成功的愉悦。

2、有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生活中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表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三、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正立”和“倒立”区分四、教具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模型照相机,放大镜等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请大家回想一下什么是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导入新课】师:“大家平常外出旅游的时候都会带上相机去拍照留念,那么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你们想了解它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走进照相机等生活中的透镜,认识他们的特点。

”【进入新课】一、照相机学生看书学习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并主要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教师演示实验展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学生观察实验并归纳成像特点。

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讨论想想做做:模型照相机。

教师展示学生自制成果,并让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二、投影仪由上公开课教师展示图片引入投影仪,请大家看图片弄清结构及作用。

教师点拨螺纹透镜及平面镜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得出投影仪成像特点。

教师设疑,让学生讨论屏幕上显示“F”的字样,投影片应如何放置。

学生由成像特点讨论得出应倒放。

三、放大镜每个小组分发凸透镜,让学生把手中的凸透镜放在课本上,适当调整距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回答成像特点。

四、实像和虚像师:“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的虚实是否相同呢?请大家阅读课本并回答以下问题。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

教学难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分。

2. 透镜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凸透镜和凹透镜样品。

3. 光线演示仪。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透镜产品,如眼镜、相机、显微镜等,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3. 演示:使用光线演示仪,展示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透镜产品。

2. 学生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第二章: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了解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重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判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凸透镜样品。

3. 物体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凸透镜成像。

2. 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3. 演示:使用凸透镜样品和物体模型,展示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下的凸透镜成像。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学生能判断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第三章:凹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 掌握凹透镜成像的规律。

2. 了解凹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重点:1. 凹透镜成像规律。

2. 凹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 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5.2 生活中的透镜 (表格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5.2 生活中的透镜 (表格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物理观念1.能描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能认识物距、焦距对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是有影响的。

科学思维1. 通过实验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进行比较与分类,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2.在对凸透镜在不同条件下成不同性质的像的探究过程中,学会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科学探究经历制作简单模型照相机的过程,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成像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特点及使像变大、变小的操作。

教学难点探究凸透镜在投影仪和照相机中成像的特点和初步规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发放放大镜:玩中学。

上节课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本节继续来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其他更奇妙的现象。

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学生活动1发现用放大镜可以成像。

学生分享课前学习的成果:透镜在生活中的应从上节课的知识自然过渡到本节,让学生明确知识是连续的。

通过“玩”放大镜,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像。

从学生课前自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活动2展示实物照相机,介绍基本结构: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1)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2)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3)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4)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成像原理:来自物体上每一点的光经过胶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照物体的像。

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

数码照相机用一种电荷耦合器件作为感光元件代替胶片,他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更方便地记录物体的像。

【实践活动】提供实验器材,组装简易照相机 并拍照,观察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并回 答问题。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3. 生活中的透镜现象4.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5. 实验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验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3. 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如眼镜、相机、投影仪等,让学生理解透镜的实际应用。

4.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有关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对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评估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光学仪器企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光学实验室或光学仪器制造厂,实地了解光学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2.docx

3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2.docx

课题名称§3-2生活中的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镜1课时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的是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经常使用的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比较熟悉,但大多数并不知道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策略方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方法及透镜式教学方式课前准备课前预习预习本课。

教学媒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课后记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1、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提问回答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引入新课引入课题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3-2生活中的透镜展示课题一、照相机先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展示观察讲授新课观察照相机的镜头。

镜头的作用相当于那种透镜?提问思考凸透铳回答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讲解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把模型照相机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筒改变观察透镜和屏幕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像。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投影仪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照讲解图3。

2-4介绍投影仪的构造。

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是什么透镜?凸透铳提问回答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思考:使用投影仪时,胶片应正放还是倒放?
3.放大镜
当u < 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物体越靠近焦点,像就放得越大。
二)、用作图去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③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用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u >2f;②u =2f;③2f>u >f;④u = f;⑤u < f
三、小结
1.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到焦点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幻灯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照相机
当u >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 v<2f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见课本P94图5.2-1)
想想做做:Leabharlann 制模型照相机简单介绍实际的照相机(快门、光圈)。
2.投影仪
当2f>u >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2f,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演示:投影仪的使用。①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让投影仪的像成在天花板上。②装上平面镜,让投影仪的像成在屏幕上。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线能成在屏幕上成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新



三、小结
四、作业
布置
一、复习提问
1.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表格式)
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征和工作原理。

难点:对凸透镜及其成像特征和变化规律有一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硬纸筒(两个)、半透明塑料薄膜、胶带、投影仪、透明胶片、小字条、矿泉水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通过介绍九三××局举办的中国北大荒大豆节来调动学
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答出:豆娃是利用照相机记录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3.明确照相机的镜头就应用了凸透镜----引出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播放课件利用照片介绍大豆节,提出问题
观看课件思考并回答问题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内容一:照相机
(豆娃用照相机拍照)
1.展示照相机实物,组织学生观察,找到镜头、暗箱、胶片等结构。

根据学生亲身经验提出问题:在照相机的胶片上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像呢?
2.实验:制作模型照相机
器材: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胶带
学生讨论方案:
能否用所给器材制作一个简易的模型照相机?
分析所用器材对应照相机实物的哪部分?
动手实验:
你能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呈现物体清晰的像吗?
归纳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像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完成成像原理的教学。

)
3.问题:你能使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的像变大些吗?都有些什么好办法呢?(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利用flash动画来演示如何改变像的大小。

内容二:投影仪
(豆娃介绍生活中的透镜----投影仪)
1.猜一猜:投影仪上的胶片在屏幕上成的是什么样的像呢?
2.出示投影仪实物,并结合课件图片介绍它的主要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3.实物演示,并应用光路图归纳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4.用投影仪演示:屏幕上的像如何才能变大?
利用flash动画来演示如何改变像的大小。

内容三:放大镜
(豆娃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1.利用小字条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凸透镜应用--放大镜。

2.根据亲身经验猜一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得到的像又是什么样呢?
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归纳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像
3.你能使眼睛看到的像变大些吗?都有些什么好办法呢?动手试一试
利用flash动画来演示如何改变像的大小。

4.设计问题:你能用白纸接收到放大镜所成的像吗?与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进行对比,并结合已有知识基础得出成像分
实像和虚像。

内容四:实像和虚像
1.利用小孔成像分析实像特点,概括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

2.利用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分析虚像特点,概括放大镜所成的像。

展示实物组织学生观察、思考积极发言。

提出问题
提供器材,提出问题,明确学生研究内容。

巡视指导,发现并解决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评、鼓励。

组织学生猜想;
结合实物进行介绍,并点评、归纳。

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运用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问题,引入实像和虚像。

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整理,运用课件进行对比、归纳。

学生观察照相机,介绍主要结构。

交流、发言
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归纳照相机成像特点。

讨论并用实验探究成像的变化规律,展示交流。

学生先猜想后验证;一组同学进行展示。

归纳投影仪成像特点和变化规律。

积极思考动手实验归纳出放大镜成像特点。

大胆探索、归纳总结。

回顾知识、补充归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来验证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教师利用flash动画帮助理解变化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和动手参与,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运用小实验和生活实例完成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热爱。

进行前后知识整合,提升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