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1

合集下载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宋代:苏洵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苏洵(1009年-1066 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 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六国论1

六国论1

疏通文意
六国破灭,非兵不 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 秦耶?”曰:“不 赂者以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 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 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 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 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 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 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 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 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 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写作特色
1.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 文章依据史实,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文末巧妙联系 北宋现实,点出全文主旨:虽为论史,实为鉴今。 2.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这一点层层深入, 反复论证。全文纲目分明,结构严整,不仅段与段之 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论证过程还能前后照应,使论 证严密,无懈可击。 3.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强烈。 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 外,还有其独到之处。一是生动形象。在论述中穿插 外,还有其独到之处。一是生动形象。在论述中穿插 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是字里行间饱含着 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二是字里行间饱含着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 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 “用武而不终”的惋惜等,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 且以情感人。
课文译文(3) 课文译文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 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 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 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 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 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 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 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 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 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 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 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 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 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 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 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 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 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 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 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 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 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 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 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六国论1

六国论1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 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 善,弊在赂秦。
论证的角度是什么? 角度:贿赂的国家和不贿赂的国家 赂 秦 而 力 亏 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故曰弊在赂秦也

大城 失百倍 大患 献易 无厌 侵急 不灭
数量上
大欲 得难 有限
程度上 道理上

奉繁 不尽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六 国 破 灭 之 原 因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 (对比) 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诸侯赂秦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 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 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有人
或许,也许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大则得城 得到,获得 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得 诚不得已 能够,可以 吾得兄事之 读děi,必须,应当 当与秦相较 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他 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读xiànɡ,宰相 会不相从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你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 山(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
读书。屡试不第,遂将自己所著文字付之一炬,闭门 苦读,成为一代宗师。嘉祐元年,偕儿子苏轼、苏辙 一同进京,晋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赏识。后人
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将父子三人 合称“三苏”,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中。苏洵 善作政论,文章议论锋利,恣肆汪洋,极为雄辩。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六国论北宋-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宋·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六国的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和战争胜利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实际也要多到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小草一样。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古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1六国论〔宋〕苏辙【原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翻译】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

六国论》原文翻译和课文分析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六国论》翻译(1)

《六国论》翻译(1)

而:目的
向下到南边 而:目的
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
[形作动]拉弯
报仇
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
著作
使……愚
毁坏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
省+状
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省+定
使……弱
❖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登 之渊[以为固]省。略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 处,[信臣精卒[陈形作利名]牢兵固的而地方谁何]宾。前 天下已定
省+状
而:顺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名作状]像云彩,像回声 担负
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而:并列 同“影”,像影子一样
而:顺承 使……灭亡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出身: 氓隶之人
灭亡 陈涉: 才能: 不及中人
兵力: 数百疲敝 武器: 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
而:转折
筋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尽
割地而赂秦。
争抢着
而:目的
定后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
而:递进 制服 困乏
[动作名]败兵
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
使……漂浮 凭借 [形作名]有利的条件
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臣服
朝拜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
等到
家无事。
在位

秦国与六国实力对比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
[名作状]像口袋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六国论》1

《六国论》1
.
“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 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 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 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 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 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 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 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段是否多余?
第四段-----第五段-----不是画蛇添足,犹如画龙 点睛,这篇史论赋予了强 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最 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 论的主旨所在,篇末点题。
总结上文,解决问题
借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北宋所处的时代和 战国有何相似之处地缘 战略Biblioteka 北宋对外政策和六国相似之处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 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 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 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 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 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 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 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 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 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 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 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 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 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 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 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 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 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

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1

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1

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学问点归纳不少高一同学上到高一是不是感觉语文文言文六国论学问点难以总结,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国论文言文学问点,期望能够可以供应共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败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气,(这就)是灭亡的缘由。

《六国论(第一课时)》课件

《六国论(第一课时)》课件

题目解说
“六国”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 楚六个诸侯国。“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 善于说理。“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 思。
知识卡片 论
“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 “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 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 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
地 有 限 , 欲 无 厌
奉 之 弥 繁 , 侵 之 愈
至 于 颠 覆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秦 者

大欲
大患

得难
献易

程度上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道 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终:最后。
迁灭:灭亡。
继:随着、跟随 迁:改变。
与:亲附、亲近。
译文:回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 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把它送给别人, 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 秦兵又至矣。
割:割让。 然后:这样以后。 安:安稳。 寝:休息,睡觉。 而: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译文: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 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假设论证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国论三苏三篇比较

六国论三苏三篇比较

六国论三苏三篇比较1.苏洵《六国论》1.全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2.注释:1.赂秦:向秦国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3.率:都,皆。

4.厥:其,他们的。

5.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6.厌:满足。

7.与嬴:与秦国交好。

嬴,秦王族的姓,这里代指秦国。

8.洎:及,等到。

9.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10.数:命运。

11.为积威之所劫: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复习目标】1. 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各种特殊句式;能准确流畅地翻译重点句段。

2. 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及论证方法;把握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的特点;领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课前案【知识积累】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暴霜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暴秦之欲无厌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4)可谓智力孤危(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6)后秦击赵者再(7)刺客不行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 日削月割理固宜然(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义不赂秦(3)不能独完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⑷李牧连却之四、解释加点的词语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5.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速祸焉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 洎牧以谗诛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五、一词多义(一)实词(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2)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3)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5)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8)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然后得一夕安寝(二)虚词1.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4)举以予人(5)洎牧以谗诛(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7)至丹以荆卿为计(8)苟以天下之大(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而(1)赂秦而力亏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二败而三胜(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之(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较秦之所得(3)苟以天下之大 (4)子孙视之不甚惜4.与(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判断特殊句式类型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斯用兵之效也。

⑵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⑶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

⑷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举以予人课堂案一、翻译下列句子(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8)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默写1.六国破灭,,,。

2.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奉之弥繁,,,至于颠覆,。

4.古人云:“以地事秦,,,。

”5.有如此之势,,,以趋于亡。

!三、课外文段拓展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

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举:发动知势则不沮沮:沮丧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支:应付、支撑B.不足以辱吾技也辱:玷污吾蔽而置之蔽:隐藏使之狎而堕其中狎:阴险C.此用长短之术也术:本领使之无所顾顾:回头知此者,可以将矣将:出发D.乌获不敢逼逼:靠近冠胄衣甲衣:衣服据兵而寝兵:武器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固不在战矣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向使三国各爱其地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知势而后可以加兵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14.下列各个句字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①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②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③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 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⑤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 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课后案一、素材积累大同世界,焉能忘本?(2010年全国卷Ⅰ高考优秀作文)是日高考,书“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感慨系之,故作此文。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

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

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

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华;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舳。

于是余有叹焉,斯大同盛世,风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

呜呼!陶陶然之乐哉。

然则,大同盛世,焉能忘本?子为猫,本在捉鼠;子为人,本在图学。

倘若忘本,将何以立身治国,何以齐家平天下?不为学者,学书学事学志气,枉费七尺之躯;不为图者,图家图民图天下,怎称炎黄子孙?学为本,终身勿忘。

忘本者,如离江之水,无以致远;忘本者,若无泽之鉴,岂能一用?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贤,一代风骚,长剑天涯,酒过三巡还依旧,笑星醉春风;勉吾辈,义气书生,笔走龙蛇,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书生,春风得意,何曾闻失路之人?昔精忠岳将,悲故土,一去沃野遭掠戮,伤哀怨痛深藏处。

忍堪回首,国无路,泱泱中华如何复?悲乎!今大同盛世,楼高但凭云飞过,水深且任鱼纵横;英雄侠肝义胆,神游五湖四海;君子风度翩翩,静对天地变幻。

十里碧阴,亭中谁在斗奇葩?才子风流,六丈高楼,听风听雨听天下,心怀广宇。

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

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尤当图学治国,不可忘本。

猫捉鼠,人图学,此天之道也。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

随赋对联一则,勉吾学子,闻鸡晨舞剑,悬梁夜读书。

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侠肝义胆,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苍穹,名垂千古,挥洒磅礴气势。

望学子,风华正茂,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万丈豪情。

二、一课一词十、焉1.代词。

相当于“之”。

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焉:它,指蛇。

)(《捕蛇者说》)\ 故为之说,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捕蛇者说》)\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焉:他们,指五人。

)(《五人墓碑记》)2.疑问代词,相当于“何”。

“怎么”,“哪里”。

如: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3.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于此”。

可译为“在这(那)里”“对他(它)”“向他(它)”。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作“从这里”。

由于强调了“不复出”的具体地方是“绝境”,所以要翻译成兼词)(《桃花源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强调了“死”是由于“周公之被逮”这件具体事情。

)②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往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4.助词。

①句末表陈述,一般不翻译。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②句末表反诘语气。

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③句中表示舒缓、提顿,相当于“也”。

如:于是焉河伯欣欣然自喜。

(《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5.形容词、副词词尾。

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

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参考答案:课前案: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 通“曝”,冒着 (2) 通“倘”,倘若(3)通“餍”,满足 (4)通“勿”,不要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1)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古义:到……结局今义:连词(4)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的事情(6)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 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从道理上说(2) 名词作动词。

礼待/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保全/坚持到最终⑷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退却四、解释加点的词语1.灭亡;一律,一概2.完好3.他的,他们的4.满足5. 本来;应该6.天数,命运;道理7.结交,讨好8. 招致9.两次;打退10.及,到11.将要12.越,更加13.如果;跟随五、一词多义(一)实词(1)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战争 (2)动词,冒着;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动词,侍奉;名词,事情 (4)动词,像,好像;副词,仍然,还 (5)副词,终于;动词,坚持到最终 (6)名词,起初;副词,才 (7)副词,假使,如果;动词,朝着,对着 (8);动词,获得;动词,适合,得当;动词,获得(二)虚词1.以(1)介词,因为(2)介词,除了(3)连词,才、就(4)介词,拿(5)介词,因为(6)介词,用(7)介词,拿、用(8)介词,凭借(9)介词,用(10)相当于“而”,表顺承2、而(1) 连词,表因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