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357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上)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上)

声音是什么一、教学设计思路:物理是初二学生起始学科,“声现象”作为教材中现象篇的第一章,是因为它与生活联系紧密。

这也导致学生接触这一章节时更易接受。

但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应更多地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从中获得能力的提高,为后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所谓教会学生研究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为重要。

一个学生如果掌握了研究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部分同学往往会感到物理与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四、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六、教学资源鼓,钢尺,收音机,乒乓球,闹钟,真空罩,抽气机,音叉,小锤,衣架、棉线、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烧杯,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音乐贺卡中的发声器、小石头、塑料袋及其它学生自带的乐器等。

七、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声音是什么一、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通过经历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鼓励思维的形式向开放性和独特性发展。

5、养成使用身边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速的影响因素。

三、实验器材:手鼓,一杯水,锤,橡皮筋,钢尺,两支笔,(音叉)。

四、学习过程(一)、导学(预习完成)1、用手摸一摸家里正在发声的电视机的喇叭或音箱,你可以感觉到喇叭在__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

3、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动的形态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_________回来,形成_____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在水中传播要比空气中要______,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还要_________。

声音还具有能量,叫做_________。

(二)、研学1、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通过使人的声带、一张报纸、一根橡皮筋、一杯水、一个笔帽发出声音,归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2、活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1.平时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3.实验探究真空是否能够传播声音。

①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正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瓶内,声音会____________。

②通过推理,我们可知,声音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研究方法:_______)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3、声音是一种波通过演示实验及观察知道声音是一种的波,叫。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能够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

2. 声音的特征:介绍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3. 声音的单位:学习声音的单位,包括分贝和频率,并且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知道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声音的单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扬声器、音叉、尺子、玻璃杯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对声音特征的理解。

4. 练习:通过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声音是什么?产生:物体的振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特征:音调、响度、音色单位:分贝、频率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 解释一下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计算一下你所在教室的噪声等级,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声音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超声波、声纳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57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57

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声源的概念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了解声速,声波,声能等概念【学习重点、难点】1.声音的产生原理2.把生活现象与声音原理想结合【学习器材】音叉,水槽,石块,发声芯片,广口瓶,声波展示仪【学习内容】一、声音的产生问题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当我们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附近时,你有什么感觉:当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是,你有什么感觉:(展示演练):所以我们总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教师精讲):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发现问题(学生自学)当敲击音叉使其振动发声时,仔细观察,(“能”或“不能”)观察到音叉的振动,这是因为:(教师精讲):可以将音叉靠近静止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观察小球的跳动。

也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水面,可以看到水花四溅。

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做叫转换法或放大法(展示演练):请同学们举几个生活中发声的例子,并解释其中包含的声学原理:(教师精讲):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如果振动停止,发声也立即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立即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就没有了”。

振动停止,只是产生声音停止,而原来的声音在介质中继续向前传播。

问题二:探究声音的传播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用铅笔轻轻敲击,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呢?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再次用铅笔轻轻敲击,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呢?当你夏天在游泳池中潜水时,你能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的耳朵中的呢?(展示演练):教师实验: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声音有什么变化?(教师精讲):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展示演练):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的结论呢?二、声音是一种波(教师精讲):展示声波展示仪中的弹簧的疏密波,声波也以类似的方式传播。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1.1声音是什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1.1声音是什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1.1 声音是什么在设计这个导学案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我准备了振动的音叉、尺子、气球等教具,以及学习记录表等学具。

活动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 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观察振动的音叉,感受声音的产生。

学生将耳朵贴近音叉,能听到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

2. 声音的传播:让学生将音叉放入气球中,振动音叉,观察气球的振动,感受声音的传播。

学生发现,声音需要介质传播,气球内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3. 声音的特性: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振动频率,观察音调的变化;用不同的力度振动物体,观察响度的变化;用不同的物体振动,观察音色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4. 知识运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应用。

学生通过举例,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他们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振动频率、力度和音色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以巩固。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技术的产品,如电话、音响等,了解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让学生通过直接感受振动产生的声音,来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这个环节中,我将音叉贴近学生的耳朵,让他们直接听到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波具有能量。

【学习重点】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条件【学习难点】探究真空不能传声【预习指导】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新授之前,可让学生自主预习。

活动一:探究声音的产生试一试: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一种不同?想一想: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活动二: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在水中摇动小铃铛,你能听到声音吗?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声音有何变化?【课堂反馈】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3.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发声体在振动时,压缩了附近的空气形成相间的波动,并由近及远地向四周传播,这就形成了 .5.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8.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10.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11.最近日本又发生了一场地震,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D.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1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课后作业】A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八上学案 第1章第1节声音是什么(一)(无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八上学案 第1章第1节声音是什么(一)(无答案)

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多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二、预习检测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2、的物体叫做声源。

、、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三、课堂检测: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这说明可以传声.2.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由于.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能激起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4. 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5.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6.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闹钟的振动停止了B.闹钟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C.只见闹钟振动,但听不到声音D.不见闹钟振动,但能听到声音四、课堂作业A组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一部分,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_____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当即就听不到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声音是什么  学案

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能自己设计实验说明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了解“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的得出过程3.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并通过实例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5.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探究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难点】对声波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对声音的认识对物体发声与不发声加以区别;即通过大量发声现象的归纳,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发声体的振动,探究时是借助音叉触及面颊时的感觉,音叉击起的水花来显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理想化”的思维方法得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运用“类比”的方法,将声波和水波相类比,从而对声波有粗略的认识。

二、声速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举例说明如何设计估测声速的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计算公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有何不同?【课后巩固】1.人在讲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觉到声带在;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

2.在一根长铁管的两端,一人用同样的力敲击两次发出同样的声音,另一人在另一端,第一次站着听,第二次耳朵贴者铁管听,则这两次听到的声音第次听到的大些,这是由于铁管比空气的传声。

(选填“速度快”或“效果好”)3.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A.声波传到人体中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频率变低了,人耳听不见 D.声音太小4.吹气球时不小心把气球吹破了,发出“嘭”的声音,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吹大时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声音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对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

1.1.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实验探究,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

4、初步养成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的习惯,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探究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学习难点】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对声波的理解及声音具有能量的理解。

【课前预习】:1、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它叫做______,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可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声音传递信息。

(能/不能)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动的形态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

声音还具有能量,叫做_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在水中传播要比空气中要______,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还要_________。

【教学过程】:【实验探究1】:探究声音的产生【活动1】:用手指感受讲话时感受喉头的振动(学生实验)【活动2】: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是有什么感觉(学生实验)【活动3】:拉直的橡皮筋用手去弹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实验)【活动4】:.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小纸片的跳动(演示实验)【归纳】: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

我们把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做声源【思考】:1.拔动琴弦,琴发声,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击打音叉,小球振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发生振动发出的4.吹口哨声是口腔内振动产生的【知识应用】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时,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物体不振动一定不发声C.只要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2:①钢琴②二胡③口吹笔帽④潺潺流水⑤古筝⑥编钟⑦惊涛拍岸,在以上物理现象中,属于固体发声的有________,属于液体发声的有________,属于气体发声的有________。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声音,理解声音,从而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我的教学目标是: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在空气中传播;3.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4. 能用仪器测量声音的响度。

我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 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尺子,用手拔动尺子,听它发出的声音。

他们发现,尺子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尖锐;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沉。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知识讲解:我接着讲解声音的传播。

我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拿着一个气球,一人用手捂住气球,然后让气球爆炸。

他们发现,气球爆炸的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里。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在空气中传播。

三、课堂练习:我让学生用教材上的练习册,完成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练习题。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他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理解。

四、活动重难点:在这一环节,我重点讲解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我让学生用频率分析仪和声级计,测量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并分析它们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反思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并谈谈他们对声音的理解。

同时,我还鼓励他们课后去搜集更多关于声音的知识,进行拓展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活动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对于他们理解声音的本质至关重要。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是学生理解声音特性的关键。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教案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教案 (新版)苏科版

如何?
5、请你假想: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 0.1m/s,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6、假如一个人以声音的速度离开一个正在演奏的音乐会,则( )
A、只能听到出发时在音乐会上听到的那个声音
B、仍能听到音
乐会的演奏
C、认为音乐会已经停止演奏

D、以上说法都可能
(三)、回声现象及其应用
知识介绍:(阅读课本 P27)
⊃;
新问题: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会弯折?(声音的折射——速度大的
介质中的角度大)
2K12最新资料
夜半钟声到客船,为什么是夜半? “顺风而呼,闻者彰”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
K12最新资料
小结: 1 、回声产生的条件——有障碍物——声音的反射
2 、 回 声 的 两 种 表 现 : ( Δ t ﹤ 0.1s 加 强 原
声; Δ t ﹥ 0.1s 辨别出)——听觉暂留
(回声现象辨别:1 空旷房间内喊一声有嗡嗡声与大钟敲一下有嗡嗡声;2 对障碍物喊
一声听到两次声音和长铁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区别。)
2、声音是怎样传播。
板书课题: 一、声音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声能:
活动 1:图 1-5 水波 观察水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活动 2:图 1-6 弹簧中的疏密波 观察疏密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活动 3:图 1-7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通过类比推知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知道声波的概念。
声音是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会利用声速进行简单
计算。 3、了解回声现象,知了解声音的折射现象。 4、了解声音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 声音的传播,声能。 教学难点: 声波,利用声速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奶粉罐、打火机、蜡烛、土电话、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声音是怎样产生。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1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1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1 声音是什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体验、感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通过事例知道声音具有能量[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声音的产生(比一比谁的方法多)1.给你1张纸,你有哪些方法能使纸发出声音?2.你能使水发声吗?说说你的方法3.你能使空气发声吗?说说你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根据上述事例,你发现:(1)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

(2)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能归纳出声音是由于产生的。

活动二探究声音的传播(两个实验至少选做1个)实验一(1)如图甲,将衣服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你能听到声音吗?思考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2)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乙,当同伴再次敲击时,你有什么意外发现?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甲乙丙实验二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试一试能否远距离通话?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归纳总结:根据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

思考:(1)液体能传播声音吗?你的依据是什么?(2)气体能传播声音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演示实验: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抽出瓶内的空气,注意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果声音越来越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活动三自学“声音是一种波”,思考下列问题1.学习声波时,教材先引入水波和弹簧的疏密波,并且有这么一句话,“声音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的,只是人眼看不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你认为是下列哪种?( )A.控制变量法B.类比法 C。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2 1.1声音是什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2 1.1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发声体发生时的共同特征。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用语言描述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实验探究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会设计实验,会得出结论。

3、通过看书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电脑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波形图,使学生感到惊奇;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请学生思考这些声音都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来的?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敲锣发声,________在振动;人在讲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不能传声。

3.声速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一般情况下,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请结对相互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三、合作互助学习:完成下列问题,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自己的对子。

1.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结论:发生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找到对应的介质(1)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2)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3)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什么是声音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什么是声音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课题一、声音是什么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2)利用声音传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声音传播需要传声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声现象应用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应用物理和喜欢物理的兴趣,体会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教学准备鼓,钢尺,收音机,乒乓球,闹钟,真空罩,抽气机,音叉,小锤,衣架、棉线、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烧杯,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音乐贺卡中的发声器、小石头、塑料袋及其它学生自带的乐器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各种声音。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建筑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都使人感到刺耳难听。

乡村夜晚稻田中的蛙声,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音打交道,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同学想知道与声音有关的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问题: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在各种物体中都能传播吗?3.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4.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由生活现象引入课题,给学生直观感受,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入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二、新课教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三、进一步体会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做一做]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一X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是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声源的概念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了解声速,声波,声能等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声音的产生原理
2.把生活现象与声音原理想结合
【学习器材】
音叉,水槽,石块,发声芯片,广口瓶,声波展示仪
【学习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
问题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当我们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附近时,你有什么感觉:
当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是,你有什么感觉:
(展示演练):所以我们总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教师精讲):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当敲击音叉使其振动发声时,仔细观察,(“能”或“不能”)观察到音叉的振动,这是因为:
(教师精讲):
可以将音叉靠近静止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观察小球的跳动。

也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水面,可以看到水花四溅。

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做叫转换法或放大法
(展示演练):请同学们举几个生活中发声的例子,并解释其中包含的声学原理:
(教师精讲):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如果振动停止,发声也立即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立即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就没有了”。

振动停止,只是产生声音停止,而原来的声音在介质中继续向前传播。

问题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用铅笔轻轻敲击,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呢?
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再次用铅笔轻轻敲击,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呢?
当你夏天在游泳池中潜水时,你能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的耳朵中的呢?
(展示演练):教师实验: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声音有什么变化?
(教师精讲):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展示演练):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的结论呢?
二、声音是一种波
(教师精讲):展示声波展示仪中的弹簧的疏密波,声波也以类似的方式传播。

发现问题(学生自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有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
短跑比赛中,裁判员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的同同时听到枪声的吗?
那么如何计时更加的准确?
(教师精讲):许多事例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教师精讲):回声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再传到人的耳中,人耳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听清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人距离障碍物至少要17m以上才能听清回声
(当堂检测):
1.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2.月球上的宇航员必须使用无线通讯工具才能互相通话。

表明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A、钢轨
B、湖水
C、煤油
D、空气
4.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总结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