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习题集
曹刿论战练习题
曹刿论战练习题一、填空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2.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观点,这表明了他对战争的______看法。
3.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
4. 曹刿在论战中提到,鲁国军队在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______。
5. 曹刿在论战中强调,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还取决于______。
二、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
A. 军事实力B. 士气C. 战略策略D. 领导才能2. 曹刿在论战中提出的观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主要强调的是()。
A. 战争的持久性B. 战争的突然性C. 战争的激烈程度D. 战争的士气变化3. 曹刿认为鲁国军队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
A. 军队数量多B. 军队训练有素C. 军队士气高昂D. 军队装备精良4. 曹刿在论战中强调,除了军事力量外,战争胜利还取决于()。
A. 经济实力B. 外交手段C. 民心D. 地理环境5.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A. 天时B. 地利C. 人和D. 神助三、简答题1. 简述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的战争胜利的三个关键因素。
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一鼓作气”,请解释其含义并说明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3. 曹刿认为鲁国军队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曹刿论战》的内容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1. 论述《曹刿论战》中曹刿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并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
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强调了民心的重要性,试结合历史和现实,论述民心在国家治理和军事行动中的作用。
五、判断题1. 曹刿认为战争胜利完全取决于军事实力。
(对/错)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的观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说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战争的第一次攻击。
(对/错)3. 曹刿认为鲁国军队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军队训练有素。
曹刿论战测试题含答案
《曹刿论战》试题精选 (100分)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5分)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 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___ 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 肉食者鄙._____ 小大之狱._________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 彼竭我盈.又何间.焉三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四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6——7题。
(8分)6 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4分)7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_____(2分)五、阅读文段D,完成8—12题。
(11分)8.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译文:10.描写和11.。
(3分)12.13⑴⑸登轼而望之(14、《曹刿论战》选自_____,传说是_______时期________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3分)15、根据要求默写课文:(14分)⑴鲁庄公迎战强大的齐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1617.(不超过3018〖参考答案〗1. 2略3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6政治上取信于民7爱国热情;深谋远虑8.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分)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曹刿论战》同步习题(解析版)
第20课曹刿论战一、基础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ān)小惠未遍.(biàn)B.民弗.从也(fú)小信未孚.(fú)C.齐师败绩.(jī)下视其辙.(zhé)D.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í)【答案】B【解析】A.间——jiàn;C.绩——jì;D.靡——mǐ;故选B。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答案】D【解析】A.两个“信”分别为“信用”“实情”;B.两个“伐”分别为“攻打”“砍”;C.两个“间”分别为“参与”“间或、偶然”;D.两个“战”都是“打仗”;故选D。
3.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答案】B【解析】“小大之狱”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
句中“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B项意思相同;ACD三项,都是作代词;故选B。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忌不自信。
A.吾孰与徐公美?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孔子云:“何陋之有?”D.何以战?【答案】B【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把握。
“忌不自信”正确语序为“忌不信自”,宾语“自”前置,是宾语前置句。
A.“吾孰与徐公美?”正确语序为“吾与徐公孰美?”宾语“孰”前置,是宾语前置句;B.“君美甚”正确语序为“君甚美”,状语“甚”后置,是状语后置句;C.“何陋之有”正确语序为“有何陋?”宾语“何陋”前置,是宾语前置句;D.“何以战”正确语序为“以何战?”宾语“何”前置,是宾语前置句;故选B。
5.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答案】D【解析】课文第2段写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然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福建福州)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
(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4分)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贵州安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 题。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是何人?A. 一位著名的军事家B. 一位政治家C. 一位文学家D. 一位历史学家2. 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提出了哪些战术思想?A. 以逸待劳B. 以守为攻C. 以攻为守D. 以战养战3.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武器装备B. 士兵数量C. 战术策略D. 天时地利4. 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味着什么?A. 军队可以失去领导,但个人不能失去信念B. 军队可以被打败,但个人意志不能被摧毁C. 军队可以被征服,但个人精神不能被征服D. 军队可以被领导,但个人不能被命令5.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如何对待战争?A. 以战止战B. 以和为贵C. 以攻为守D. 以守为攻答案:1. A 2. C 3. C 4. A 5. A二、填空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是曹刿论战中的经典名言。
3. 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了________的战术思想。
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________,还取决于________。
5. 曹刿论战中,曹刿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1. 战术策略 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以攻为守4. 武器装备,战术策略 5. 个人信念三、简答题1. 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术思想。
2. 曹刿论战中,曹刿是如何论述战争胜负的?3. 曹刿论战中,曹刿对个人信念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的?答案:1. 曹刿在论战中提出了以攻为守的战术思想,强调在战争中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守。
2. 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和士兵数量,更重要的是战术策略和个人信念。
3. 曹刿强调个人信念的重要性,认为即使军队可以失去领导,但个人不能失去信念,个人意志不能被摧毁。
四、论述题1. 结合曹刿论战,谈谈你对战争胜负因素的理解。
曹刿论战--练习题
1. 请给以下句中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旗靡〔〕肉食者鄙〔〕2. 填空〔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_______时期_____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具体来说指的是____。
文中表达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
3. 以下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何以战B. 必以情C. 必以分人D. 可以一战4.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答复以下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和_______,其中的“我”是指_______〔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曹刿请见④战则请从〔3〕用原文答复①“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②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 jiàn;biàn;bó;zhé;mǐ;bǐ2.〔1〕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2〕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3. C4.〔1〕参与中间〔2〕鄙陋,目光短浅卑鄙〔3〕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案件监狱5. 语段阅读:〔1〕战争的双方性质鲁国〔2〕①徧同“遍”,普及②动词赐福③请求④请让我〔3〕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常考习题
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常考习题一、基础与巩固1.重点词语解释:十年春,齐师.( )伐.( )我。
公将战,曹刿请.( )见.( )。
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 )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 )入见。
问:“何以.( )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 )也,必以.( )分人。
”对.( )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 ),弗敢加.( )也,..( )玉帛必以.( )信( )。
”对曰:“小信.( )未孚.( ),神弗福.( )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 )不能察.( ),必以.( )情.( )。
”对曰:“忠.( )之属.( )也。
可以.( )一战。
战则请.( )从.( )。
”公与之乘,战于.( )长勺。
公将鼓.之( )。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
公将驰.( )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 )克.( ),公问其故.( )。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 )鼓.作( )气,再.( )而衰,三.( )而竭.( )。
彼竭我盈.( ),故.( )克之。
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 )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2.词类活用(1)公将鼓.之鼓:(2)神弗福.也福:(3)忠.之属也忠:(4)下.视其辙下:3.古今异义(1)肉食者鄙.古义:今义:粗俗,卑劣(2)弗敢加.也古义:今义:增多(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利益或生命(4)又何间.焉古义:今义:常指隔开,不连接(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关押犯人的地方(6)可以..一战古义: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7)衣食所安.古义:今义:安定,安全(8)必以信.古义:今义:诚信,相信(9)再.而衰古义:今义:又4.一词多义(1)伐:①齐师伐我②伐竹取道(2)请: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3)安:①衣食所安②安求其能千里也(4)从:①民弗从也②战则请从(5)信:①必以信②小信未孚(6)故:①公问其故②故克之(7)焉:①又何间焉②惧有伏焉(8)再:①再而衰②主人日再食(9)之:①肉食者谋之②小大之狱③公与之乘④公将鼓之⑤公将驰之(10)以: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③必以信④必以情⑤可以一战5.重要句子翻译(1)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练习题(带答案版)
文言知识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的意思1、齐师伐我(军队)(讨伐、攻打)2、齐师败绩(大败)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不)(虚报夸大)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诉讼案件)(明察)(二)辨别下列一词多义1、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战则请从.(跟从、跟随)3、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允许我)4、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其.乡人曰(他的)公问其.故(他,指曹刿)望其.旗靡(他们,指齐军)6、肉食者谋之.(这件事)公与之.乘(代指曹刿)登轼而望之.(代指齐军)(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作动,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议1457、再.8、又何间.9练习题:《曹刿论战》文学常识练习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2、《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也是我国最早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3、“论”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本文是以议论为主的。
课文内容练习(一)用原文回答问题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5、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单招考题预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又何间.焉jiànB.望其旗靡.míC.小惠未徧.biànD.遂.逐齐师suì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肉食者鄙.鄙.:粗浅B.虽不能察.察.:明察C.彼竭.我盈竭.:衰竭D.小大之狱.狱.:牢狱3、选出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A.登轼而.望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B.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C.何以.战无从致书以.观D.乃.入见家祭无忘告乃.翁4、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D)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急切取胜的心理D.卓越的指挥才能5、对“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①公将驰之②望其旗靡【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节选的文段在阐述用兵方面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答案【小题1】①驱车(追赶)②倒下(2分)【小题2】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2分)【小题3】第一问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1分)第二问要点:(1)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3)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2分)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3】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一、基础知识1、请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又何间焉小惠未徧牺牲玉帛辙乱旗靡肉食者鄙2、填空:⑴ 《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⑵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3、下列加粗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以战B、必以情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⑴ 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⑵ 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
⑶ 牺牲玉帛古义:。
今义:。
⑷ 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⑴ 小信未孚。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WORD资料.可编辑《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 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史事件的。
C. 《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 公将驰之。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135.0分)4.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A. 兵力多寡B. 武器先进C. 士气高昂D. 策略得当2.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战争的胜负与什么有关?A. 天时地利B. 将帅的勇猛C. 士兵的忠诚D. 民众的支持3.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是如何分析战争的?A. 通过历史案例B. 通过兵法理论C. 通过实地考察D. 通过占卜预测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A. 军事实力B. 政治因素C. 经济基础D. 心理战术5.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什么意思?A. 军队可以被打败,但个人意志不可被征服B. 军队的指挥官可以被更换,但士兵的志向不可改变C. 军队可以被解散,但个人的信仰不可动摇D. 军队可以被俘虏,但个人的意志不可被剥夺答案:1.D 2.D 3.B 4.B 5.A二、填空题6. 《曹刿论战》是一篇论述战争策略的古代文献,其作者曹刿是______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7.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还与______、______等因素密切相关。
8.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的胜利需要“知己知彼”,这体现了______的战争观念。
9.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强调,战争的胜利需要“以逸待劳”,这体现了他重视______的战术思想。
10. 《曹刿论战》中提到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味着战争是国家的______,必须慎重对待。
答案:6. 春秋 7. 政治经济 8. 知己知彼 9. 以逸待劳 10. 大事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
12. 根据《曹刿论战》,曹刿是如何论述“以逸待劳”的战术思想的?答案:11.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出,战争胜利的三个条件是:首先,必须了解敌人的意图和动向;其次,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最后,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以逸待劳,等待敌人的疲惫。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共10篇)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共10篇)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一): 曹刿论战练习题,越多越好!《曹刿论战》练习题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1、既克,公问其故()2、民弗从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战则请从()3、曹刿请见()4、又何间焉()战则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其乡人曰()6、肉食者谋之()公问其故()公与之乘()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2、忠之属也()3、公将鼓之()4、公与之乘()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3、又何间焉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6、再而衰古义:今义:7、必以情古义:今义: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塞忠谏之路也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神情与苏、黄不属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二): 曹刿论战练习题;准确的说,曹刿请见的时间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曹刿请见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三): 关于曹刿论战的习题~(明天就要交啊)原问: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3文中用了哪些事列证明曹刿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看法是正确的①②③④4.第一段文字写出曹刿具有什么特点十年春......战则请从.为第一段公与之乘.....遂逐齐师.为第2段后面的都是第3段.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C.公将鼓之,刿曰:“未可.”D.公将驰之,刿曰:“未可.”4.第一段文字写出曹刿具有什么特点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四): 曹刿论战练习题..1.彼竭我盈,故克之.说明进攻__________________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3.齐鲁之战(又称长勺之战),在我国古代军事战例中被称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范战例之一.请再举2个类似的战例__________,___________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1讲究时机.2小心有埋伏.3以少胜多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4交战双方和鲁国是自卫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五): 证求曹刿论战曹习题精选待修改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3、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4、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4.本文说明了必须①取信于民;②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③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5.曹刿认为作战的根本是什么6.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6.取信于民;详察敌情;上下一心;指挥得当;等等.7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1)战前:(2)战中:7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 8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8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9文中表现了曹刿的那些品质和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你是否赞同曹刿的“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理由1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5)肉食者谋之(6)夫大7国,难测也,惧有伏焉(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略 3,交代了曹刿进见的原因 4,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和独特的政治思想 9,位卑未敢忘国,爱国,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独特的政治思想10,略写了作战过程,因为文章主题为论战,主要讲述曹刿的作战思想,详略的当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六): 初三下学期语文课本配套练习《曹刿论战》中的另外两个课外文言文的题目,不是语文书上的。
《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
)
(3)易置军吏 (到、等到 )
2、赵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夸夸其谈(自大、自负、自满)、精明
跟从
击鼓进军
大败 驱车追赶
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第二次
(士气)枯竭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估计、推测
倒下
三、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三、翻译句子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安身的东西,从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5、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 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三、翻译句子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 情(合理裁决)。
当权者
参与
目光短浅
独自享用 遍及、普遍
虚夸、夸大 诚心
保佑 诉讼案件
实情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以凭借
二、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10、战则请从 11、公将鼓之 12、齐师败绩 13、公将驰之 14、下视其辙 15、登轼而望之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7、彼竭我盈 18、难测也 19、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习题
一、给下列红色词注音
曹刿
guì
又何间焉
jiàn
肉食者鄙 bǐ
弗敢加也
fú
小惠未徧 biàn
小信未孚
20《曹刿论战》(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望其旗靡.()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2)弗敢专.也(3)必以情.(4)忠.之属也(5)公将鼓.之(6)下视其辙.(7)既.克,公问其故.(8)难测.也3.下列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信.B.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C.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D.可以一战.何以战.5.填空。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我国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该书旧传为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___所作。
(2)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________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6.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左右)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
[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
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曹刿论战的练习题
曹刿论战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A. 兵力的多寡B. 武器的先进C. 民心的向背D. 将领的勇猛2.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三鼓而竭”指的是:A. 鼓声三次后,士气就会下降B. 鼓声三次后,敌人就会撤退C. 鼓声三次后,军队就会疲惫D. 鼓声三次后,战斗就会结束3.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一鼓”指的是:A. 第一次击鼓B. 第一次冲锋C. 第一次进攻D. 第一次战斗二、填空题4.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________”,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5. 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提到,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________”。
6.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三鼓而竭”之后,应该采取的行动是“________”。
三、简答题7. 简述《曹刿论战》中曹刿提出的战争胜利的三个要素。
8. 根据《曹刿论战》,分析曹刿是如何通过观察敌军的鼓声来判断战争的胜负。
四、论述题9. 论述《曹刿论战》中曹刿的军事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0. 结合《曹刿论战》,谈谈你对“民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五、翻译题11. 将《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翻译成英文。
六、案例分析题12. 假设你是古代的一位将领,面对敌军的进攻,你将如何运用《曹刿论战》中的思想来指导你的战斗?七、开放性问题13. 你认为《曹刿论战》中的思想在现代战争中是否还适用?请给出你的理由。
八、综合应用题14. 设计一份以《曹刿论战》为主题的试卷,包括至少5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并给出参考答案。
九、批判性思维题15. 根据《曹刿论战》,分析曹刿的军事思想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你的观点。
十、创新性问题16. 如果你有机会与曹刿对话,你会问他什么问题?请列出你的问题,并给出你期望得到的答案。
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曹刿论战》的具体文本内容来设计。
曹刿论战练习试题有包括答案
《曹刿论战》练习题姓名一、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二、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2)齐师败绩(....(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三、鉴别下面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2、民弗从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战则请从(..3 、曹刿请见()4、又何间焉(..战则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其村夫曰()6、肉食者谋之(..公问其故()公与之乘(..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四、指出以下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2、忠之属也(3、公将鼓之()4、公与之乘())))))))))五、指出以下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3、又何间焉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6、再而衰古义:今义:.7、必以情古义:今义:.六、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由是什么?(2)曹刿以为“能够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为何“齐人三鼓”曹刿才赞同敲鼓进军?(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赞同追击的原由安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老乡反对的原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由是(7)能表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村夫的对话,说明:初三语文第 1 页共5页;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3、第二段内容可归纳为()A、写追击齐师的机遇B、写齐师败绩的状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略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4 、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A、忠君报国的思想B、勇于牺牲的信心C、赴汤蹈火的精神D、胸中有数、冷静自在、擅长掌握战机。
曹刿论战习题集
曹刿论战习题集《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原《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开创了历史文学的先河,对后代传记文学,特别的司马迁的《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二、基础知识1、生字难字(略)2、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肉食者:指有权位的贵族。
间:参与。
鄙:鄙陋,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占有。
对:回答。
牺牲:指猪牛羊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信:信实。
这里指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情:实情。
忠:尽心竭力。
属:类。
以:凭借。
(可以一战)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乘。
这里是动词,坐战车的意思。
鼓: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前的横木。
既:已经。
故:原因,缘故。
作:振作。
盈:充满。
测:推测。
伏:埋伏。
靡:倒下。
伐:攻打。
谋:谋划。
以:把。
(必以分人)遂:于是,就。
克:战胜,攻下。
3、通假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成语一鼓作气: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三、结构全文共分三段,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原因,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叙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着重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的进攻及曹刿的军事思想。
表现了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第三部分,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四、写作手法及目的本文多处运用对比,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二人的对话,从战前,战中,战后,三个方面通过对比的手法对曹刿的远谋加以表现。
本文论证了在战争中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抓住战机,后发制人,才能取得胜利,表现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指挥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原《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开创了历史文学的先河,对后代传记文学,特别的司马迁的《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二、基础知识1、生字难字(略)2、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肉食者:指有权位的贵族。
间:参与。
鄙:鄙陋,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占有。
对:回答。
牺牲:指猪牛羊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信:信实。
这里指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情:实情。
忠:尽心竭力。
属:类。
以:凭借。
(可以一战)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乘。
这里是动词,坐战车的意思。
鼓: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前的横木。
既:已经。
故:原因,缘故。
作:振作。
盈:充满。
测:推测。
伏:埋伏。
靡:倒下。
伐:攻打。
谋:谋划。
以:把。
(必以分人)遂:于是,就。
克:战胜,攻下。
3、通假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成语一鼓作气: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三、结构全文共分三段,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原因,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叙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着重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的进攻及曹刿的军事思想。
表现了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第三部分,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四、写作手法及目的本文多处运用对比,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二人的对话,从战前,战中,战后,三个方面通过对比的手法对曹刿的远谋加以表现。
本文论证了在战争中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抓住战机,后发制人,才能取得胜利,表现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指挥才能。
五、习题练习1.原文填空。
(1)最能体现曹刿参与精神的词语:请见或请从。
(2)表现民不愿与官交往的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表现庄公政治上鄙陋的语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表明庄公始有所悟的句子=表明取信于民的语句=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战争的结局=表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7)本文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既克,公问其故。
(8)齐人三鼓后进军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
(9)齐人三鼓后进军的原因是: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10)鲁国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
(11)鲁国追击的时机是:辙乱旗靡。
(12)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3)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相照应的语句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4)第三段出现的成语:一鼓作气。
(15)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6)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弱鲁能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弱鲁能战胜强齐在于(1)战前准备充分,政治上取信于民,这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到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详察敌情,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
这是天时因素。
(4)总之,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最主要的是人和。
鲁国战胜齐国的根本原因: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3.本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多次对比,借助对比手法,突出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指挥才能。
4.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安排?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详细具体的表现了他的“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充份的表现了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对于无助于表现主题的,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的突出了中心。
5.曹刿为什么同意鲁国与齐国开战?鲁庄公尽力做好了本分之事,人民会服从他。
即政治上已经取信于民。
6.忠之属也的实质是什么?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7.“既克,公问其故”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文中是怎样表现鲁庄公的“鄙”的?战前不知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战中急躁冒进,不能详察敌情,不懂战略战策;战后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9.联系原文,谈一谈作者是怎样表现曹刿的远谋的?(1)写曹刚战前启发鲁庄公要取信于民,战中指挥从容镇定,战后深刻分析原因,具体表现了他的远谋。
(2)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的远谋。
10.作战中,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基础是什么?充分了解自己和研究对手的实力与特点,仔细观察敌情,做到知彼知己,并把握战机,他深谙作战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1.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鲁庄公的看法。
他作为一名国君,是鄙的代表,在政治上鼠目寸光,在军事上胸无一策,战前不知取信于民,战中急躁冒进不察敌情不抓战机,战后还不知取胜的原因。
但是他能从谏如流,任人唯贤,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并改正自身的错误,使鲁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是很难得的。
12.曹刿一介布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2)作为中学生要心中有祖国,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培养自己建设祖国的意识和本领,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13.请就第一段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本段文字首先写了曹刿与乡人的对话,交代请见的原因,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境界;然后写曹刿与庄公对话,表现了他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
突出了中心,最后写曹刿请战,引起下文。
14.请就第二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本段文字主要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曹刿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战机和庄公的急躁冒进,胸无一策,不能审时度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二人的智与鄙,表现了曹刿抓住战机,后发制人的军事思想,突出了中心。
15.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哪些内容?我指的是什么?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我”指鲁国。
16.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反映了怎样的鲁国社会现实?民不愿与官谋划,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实。
17.庄公的两次答话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两次答话看出鲁庄公具有鄙的特点。
因为他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对左右侍臣施加的小恩小惠上和不存在的神身上,百姓不会服从他。
18.第二段详略是怎么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此段以写鲁方的战术决策为主,重点写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
形成鲜明的对比,借鲁庄公的鄙,反衬曹刿的远谋。
19.“将鼓;将驰”表现鲁庄公怎样的特点?表现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
20.指挥作战中,曹刿只说了两次未可,可矣,这样简短的语言表明他具有怎样的特征?表现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善于把握战机的特征。
21.曹刿确定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的根据是什么?确定反攻时机的根据是:夫战,勇气也。
确定追击时机的根据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2.本文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你谈一谈。
曹刿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大事。
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3.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家,他和昏庸的国君不同。
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求神保佑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取胜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纳谏;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的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
2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1)注重战前准备,强调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
(2)军事上后发制人,能够掌握有利的进攻和追击时机,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3)战前能预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后总结,对战争的指挥做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25.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例?请指出原因。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
得胜的原因围绕“得民心者得天下”来谈。
26.本文叙述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读完本文后,你感悟到做人和处事的什么道理?(1)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得到人民群体的拥护。
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事情才能成功。
(2)调查研究,知己知彼。
(3)抓住时机。
27.《曹刿论战》是一篇史记作品,请谈一谈本文史料剪裁得当的特点。
作为史传作品,本文把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理,都写得比较详细,与表现曹刿远谋。
无关的如战争规模,战斗场景一概不提,而对论战有引线作用的请见,从战,克敌等一笔带过。
这样剪裁,对突显曹刿军事家的形象,突出中心思想有极大的作用。
28.根据本文的内容,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庄公鄙陋急躁迎战,曹刿远谋从容反击。
敬神灵,施衣食,皆为小惠,爱百姓,安家邦,方是大同。
29.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1)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2)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30.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
请写出中国近代史上(1840-1949),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几句话加以评价。
刘伯承:英勇善战,运筹帷幄。
彭德怀:一腔热血,赤胆忠心,骁勇善战。
31.一个执政党,只有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会受到人民的拥戴,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文中有四个字,它的含义的实质就阐明了这一点。
这四个字是什么?忠之属也。
3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曹刿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1)抓住反攻时机(2)把握追击时机。
33.鲁国获胜的启示。
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做到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得道多助,这才是最重要的。
34.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直到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
由此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作战观念?曹刿具有民本思想,他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先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35.在学习本文时,有同学质疑:乡人劝阻曹刿的情节作用不大,删去此处,本文内容会更集中,你对此看法如何?不宜删去,此情节作用有二,一是能鲜明地反衬出曹刿对国事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