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圈层定稿

合集下载

1.4 地球的圈层 课件12 (人教必修1)

1.4 地球的圈层 课件12 (人教必修1)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类
纵波 横波
传播速度
较快 较慢
特点
传播介质
固 体、液体 固体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 人们有什么感觉?游泳者
又会有什么感觉?
速度{千米/秒)
17
2900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地核
活动
内核
①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
变化?②在地两震个波不连传续播面速上度,和地震距波离波地速表的深突然度变的化关说系明了什么问题?
③推测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 深度 面 (km)
特征
地壳
结构图
莫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地 幔 结构
上地幔
图下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 外核 核 内核
(1)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
(2)各地厚度不一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17
(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
(2)上部有一软流层
(3)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
石圈的组成部分
2900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 固态 (2)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
(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下一页
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 拔越低,地壳越薄。
莫霍界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 类 纵波 横波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 特 点 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传播速度
较快
较慢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固体 而改变
2、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下地幔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大气圈
大陆地壳
——生物圈 (软流层之上)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 岩石圈 地壳
外部圈层
水 圈 岩石 圈 地 壳
29% 含:大陆:七大陆地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地壳 含:海沟、海盆、海岭等 上地幔顶部
内部圈层
地 幔 地 核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地球的同心 圈层
内部 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物 质 组 成 和 特 点
外部 圈层 人类生活在 地球表层 范围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范 围 和 特点
特点
岩石圈
再见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 B· 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 卡内基]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 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 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 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 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 纳森· 爱德瓦兹]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 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 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 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 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 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 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 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 C· 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 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 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 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 皮沙尔· 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阿萨· 赫尔帕斯爵士] 115.旅行的精神在于其自由,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去感觉.去行动的自由。――[威廉· 海兹利特] 116.昨天是张退票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凯· 里昂] 117.所有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健康之上。浪费金钱是愚蠢的事,浪费健康则是二级的谋杀罪。――[B·C·福比斯] 118.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迈可· 汉默] 119.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奥古斯汀] 120.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史迈尔斯] 121.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C·H·K·寇蒂斯] 122.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而言,机会就像波浪般奔向茫茫的大海,或是成为不会孵化的蛋。――[乔治桑] 123.未来不是固定在那里等你趋近的,而是要靠你创造。未来的路不会静待被发现,而是需要开拓,开路的过程,便同时改变了你和未来。――[约翰· 夏尔] 124.一个人的年纪就像他的鞋子的大小那样不重要。如果他对生活的兴趣不受到伤害,如果他很慈悲,如果时间使他成熟而没有了偏见。――[道格拉斯· 米尔多] 125.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老子]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 鲁斯金]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5张幻灯片)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5张幻灯片)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 战的三大壮举。目前,随着科技的日 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 游,可谓上天有路,但对于我们脚下 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那么地球内部 到底什么样子呢?是否像传说中那样
有十八层呢? 研究依据: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定义,类型,特点? 2、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原理是什么? 3、什么是不连续面?
包括大气圈的底 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圈
A
B
C
试判断A、 B、C各 是什么 圈层?
D 7.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地震--岩石圈 B 赤潮--水圈和生物圈 C 台风--大气圈和水圈 D 厄尔尼诺--岩石圈
D 8.如图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 岩石圈、地幔、地核
两个不连续面的深度和波速变化?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均通过固体:
横波
较慢
固体
速度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
2、两个界面: 3、三个圈层:
当地震发生时,陆性质地而上改的变 人们有什么感觉?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地壳 固态
莫霍界面
地幔
2900
固态
外核液态 地核
古登保界面
课堂练习题
1. 地震发生时,一名潜水员正在渤海湾潜水,
那么,他会感到(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
C
B 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

人教版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精美课件

人教版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精美课件
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 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 的地热资源。
❖ 地球物理遥感探测技术 ❖ 其他的手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 的圈层 结构 (共23张PPT)
1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 的圈层 结构 (共23张PPT)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 的圈层 结构 (共23张PPT)
地 速度慢, 固体介质
共性

传播速度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 都随所通
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
过物质的
速度快, 固、液、气介质
性质变化 而变化
考考你: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 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解析: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 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 比横波快,所以先感到上下跳动。
在这里,P波速忽然 下降,S波完全消失
隐性信息:
地下33km: 物质的
发生了变化
地下2900km: 物地质幔的:状固态态发生地了核变:化可能为液态 1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 的圈层 结构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 的圈层 结构 (共23张PPT)
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球表层生 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总称
地表水、地 下水、大气 水、生物水 等
大气圈的底 部,水圈的 全部,岩石
圈的上部
水圈里的水
处于不间断 的循环运动
之中
它是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相互
渗透、相互影响
的结果
2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4节地球 的圈层 结构 (共23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B.下地幔C.岩石圈 NhomakorabeaD.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解析】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主要层次及各自范围和作用分别 是什么?
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哪几圈组成,它们有什么关系?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33千米处 该界面下,P、S波 莫霍界面
(大陆部分 ) 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在这里,P波波速 2 900千米处 忽然下降,S波完
全消失
(4)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为什么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的依据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状态、构造组成密 切相关,在不同性质与状态的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显著的变化。
说明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 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 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以上包括地壳统称为岩石圈。
【典题训练】
当地时间2013年1月14日,
意大利斯特龙博利岛的火山喷
发出熔岩,场面十分壮观。这
些岩浆可能来源于( D )
A.地壳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把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 存在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以这 两个不连续面为界,把地球分为三个圈层。
所以说,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传播 速度的突然变化。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由上图,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
地震波 纵波(P波) 横波(S波) 地震波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人教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课文档

人教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课文档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构成了地 球上颇具活力的外部圈层,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二十五页
1.大气圈
(1)组成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干洁 大 空气 气 的 组 成 水汽
固体 杂质

维持生命活动
二氧 化碳
光合作用、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臭氧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成云致雨的必要物质条件(原料)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 圈层。
它的最大厚度为25千米左右,占有大气圈的 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 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
第三十一页
地球外部圈层概况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气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 圈 杂系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水 的连续但不规则的 圈 圈层
气体和悬浮物 质,主要成分 是氮和氧
地表水、地下 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是地球自然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里的水处 于不间断的循 环运动之中
人教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第一页
想一想
地球内部有几 个圈层?
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 鸡蛋那样削开,那又该如何知道?
第二页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三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 层的主要特点;
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第四页
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客观地 送达给人类研究地球内部的信号:地震波。
第九页
纵波与横波的差异
第十页
纵波与横波的性质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课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课文档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E
F
D A C
(1)地震波:E____横_波__G_,F___B___纵_波_。 (2)不连续界面:A__莫__霍_界_面__,B________。 (3古)登圈堡层界:面D________,C+G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地界壳面时传播速度有地什核么变化?
第十五页,共27页。
高度(Km)
大 气 层 的 垂 直 分 层
第十六页,共27页。
第十七页,共27页。
第十八页,共27页。
外部圈 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气体和悬浮物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质,主要成分
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
杂系统
是氮和氧
水圈 生物圈
地球表层水体 地表水、地下 构成的连续但 水、大气水、 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少 D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莫霍界面是( A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莫霍界面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是地球 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 坚硬外壳。他厚薄不一,大陆部 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平 均厚度为17千米。
古登堡界面
液态或熔

融状态




圈 层 结
固 态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界面之 间,厚度约为2800多千米。根据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把地幔分为 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在上地幔上部 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

1.2地球的圈层结构(正式课件)

1.2地球的圈层结构(正式课件)
D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A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3.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使地表物体 上下震动
质点震动方向 使地表物体 横 与传播方向垂 左右晃动 波 直的波动
1、地震波—— 类型及异同
4
• 思考: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和在海洋上的航行者感觉一样吗?
• 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前后左右摇晃 • 而海洋上的航行者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横波 纵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巩固训练
22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
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
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B 1.火山是地球内部炽热的融熔状态的岩浆等物冲
出地表面所形成的山,这些岩浆主要分布在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关岩浆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莫霍界面是一条水平直线
D
图1
B.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岩石圈的分界线
D C.地壳厚度的变化取决于地表形态的起伏 D.地形高度与莫霍界面深度呈现“倒影”的关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成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解析:第(1)题,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第(2)题,纵波和横波均可通过固体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最 先到达地面,使地面上下颠簸;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使地面左右摇 晃。
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
1.圈层的划分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 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2.列表对比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圈层名称
不连 续面
深度 km
组成物 质
特征
地壳
莫霍
上地幔 界面
岩石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 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平均 17 含铁、镁下地幔古登堡答案:(1)A (2)D
特别提醒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
地壳
厚度 范围
平均 17 千米
地表 至莫霍 界面
岩石圈
70~100 千米
地表至 软流层
联系
示意图
岩石圈不仅包 含地壳,而且包 含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部 分)
的硅酸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盐类
外核 界面 2 900 内核
铁、镍等 呈可熔能融呈状固态态,压力、密度很大
【例题】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下经过莫霍界 面后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 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 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地球的圈层 课件

地球的圈层 课件
先上下颠簸
再前后左右的摇晃,
完成p21 的“读图思考”
莫霍面、古登堡面比较
名称
深度
纵波
横波
莫霍面 地面以下平 传播速度 均33km处 明显增加
传播速度 明显增加
地面以下平 传播速度 古登堡面 均2900km处 突然下降
完全消失
地地壳 壳
上 地
幔上地幔
地幔地幔
以莫霍面与古登 堡面来划分地球 内部圈层,自地 地面向下依次可 分为: 地壳 地幔 地核
三个圈层。
下 地
下地幔


核 外核
地 核
地核
内核 内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比较
圈层 划分
地壳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地核
内核 外核
厚度
大陆地壳:平均为
33km 大洋地壳:约为5~
8km 平均约17km
上地幔:地壳至地下
1000km 下地幔:地下10002900km深处
外核:地下2900km -5000km深处
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 生
气 物




水地圈Fra bibliotek水圈壳


地球的圈层结构


水圈



地核


问题讨论:
1、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的 内部圈层?什么是地震波?
2、为什么地震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 依据?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有哪些
特性?
3、地球是不透明的,对人类来说始终是
神秘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各圈 层的结构呢?

地球的圈层结构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1~2题。
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B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地球的历史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2.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 住的春 寒,特 别在杜 鹃悲啼 不停夕 阳将暮 之时。

3. 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的悠 闲自得 ,忘却 了荣辱 得失, 尽享田 园生活 之恬淡 。

4.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 ,竟被 眼前美 丽的景 观吸引 了,若 非急着 去赴任 ,诗人 定会继 续欣赏 下去, 与大自 然共享 闲暇。

7.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其他生 物比人 类更高 明,也 不只是 为我们 提供生 物交流 技术方 面的有 趣知识 ,更是 以一个 医学家 、生物 学家的 睿智和 敏锐的 洞察力.

8.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 动物本 能的观 点进行 了反思 ,也对 人类盲 目自大 、不能 充分认 识自身 生存危 机作出 了警示 。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历史
学习内容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了解地震波,掌握内部圈层的划分,掌握过度圈层—岩石圈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了解外部圈层的组成,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地球的历史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发生地震时,岩石发生强烈的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 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 依据
地震波
$
纵 波 横 波
地壳
莫霍 界面 组成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大气圈 外部 圈层 水圈 生物圈
$
1、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层的名称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⑵A层 下 部热, 上 部 对流 C 冷,气流以 运动为主。 ⑶在A、B、C三层中: 50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层;现代飞机多在 B 层 飞行,因为该层 天气晴朗 ; 12 A 大气平稳 。 B -100 -50 0 50 100 温度(℃) 层中有人类生存的天然 气温的垂直分布图 屏障; C 层中的电离层 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
$
地壳
软流层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地 核 内核
二、地球内部三大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 1000 米 2000 0 3 6 9 12 15
$
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岩石圈
莫霍界面 A 横波 地幔 纵波 地核 地壳
E
F
古登堡界面
3000 4000

(
D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横波 纵波 (1)地震波:E________ ,F________ 。 莫霍界面 ,B________ 古登堡界面 。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 外核 地壳 (3)圈层;D________ ,C________ 。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主要 成分 范围
(千米) 0-12
$
主要特点
气温 运动 天气 与人类关系
对流 ¾ 的大气 层 质量及几
乎全部的 水汽和杂 质
随季节 和纬度 变化
高度↑ 气温↓
100m↑ 0.6℃↓
对流运 天气复 最密切, 动显著 杂多变 生活在其
底部
臭氧层-“地球 保护伞” 利于飞行
平流 氮、氧 层
高度↑ 以平流运 晴朗 有臭氧 12-50 气温↑ 动为主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2)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 (3)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4)地壳的结构特点;
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厚度约33km; 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平均厚度约6km
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下地幔
地 核
外 核 内 核
古登堡界面
2900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固态、温度、压力和密 度很大
纵横波
分层
厚度(千米) 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6 整个地壳平均17 上地幔顶部 上地幔上部 上地幔下部 下地幔 近液态 岩浆源地 地球磁场 产生地 1000 2900
状态 $ 组成
温度压 力密度
地 壳 P、S波 的波速突 然增大。 (莫霍面) 上地 幔 地 幔 P、S波 的波速突 下 地 然减小, 幔 S波甚至 消失。 外核 地 (古登堡 核 面) 内核
地震波的分 类及特点:

分 类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

共同特点
纵波
横波
较 快 较 慢
都随着 固体、液体、气体 所通过 物质的 性质而 固体 变化
$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 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
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探究内容:

高层 大气 氮、氧50-3000
密度小
高度↑气 温先↓后 ↑
存在电离 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
$
冰川水 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 海洋水 地 球 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淡 问题 1 :海洋、河流和 问题 2 :一个体重河流水 50 上 大气水 水储量的 0.3% ,约为 的 湖泊约占地球表面积 千克的学生,体内含 地表水 湖泊水 水 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 的 。 陆地水 水 3/4 千克。 分之七。 地下水 生物水
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B) A.氮和氢 C.氢和氧 A.连续而规则 B.氧和氮 D.氧和碳 B.连续但不规则
$
4.水圈是________的圈层。(B )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5.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圈层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3 3
水圈的作用
$
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水分和能量的不同 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自然带和自然景 观类型;
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水溶解岩石和土壤 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 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动力:水分循环不仅 调节气候,净化大气,而且几乎伴随着一切 自然地理过程,促进了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 化。
钻超深洞的钻头
探究一:地震波
$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地震波 的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展示“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拓展延伸: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首 先感觉到的是左右摇晃还是上下摇晃呢?
一、地震波
• 划分依据:
$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体中传 播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5000 6000
B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2900千米
17千米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 特征


莫霍界面

上地幔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33
1、固态 2、上部存在一个软流 层(可能是岩浆的发 源地) 1、可能是固态 2、温度、压力和密度 均增大

地幔
莫霍面 软流层 上地幔 岩石圈
$
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可能是岩 说出软流层的位置 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幔
古登堡面
试比较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 流层以上),由坚硬 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 分。
$
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
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
地壳
$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 $ 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它正好是岩石 圈的下界。
水 圈 生 物 圈
低层大气的组成
组成
主要 干 成分
$
作用(对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氮 氧
洁 空 气 微量
成分
CO2 光合作用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
O3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成云致雨的物质基础


水汽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垂直分层
$
大气共分为哪几层?
$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 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练习题
$
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的人(B ) 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B.只感到上下颠簸 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
2.在莫霍界面以下(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
$
1.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C ) A喜马拉雅山 B 黄土高原 C 大西洋 D 刚果盆地
$ 2.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
1.为什么可以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 圈层呢?
2.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你怎样划 分地球内部结构?
不连续面:
$
地壳
横波 A波 纵波 B波
莫霍面
地幔
古登堡面
地 地核 核
速度 33千米(大陆部分) 增大 处,莫霍界面
$
纵波变慢 2900千米处,古 横波消失 登堡界面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 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 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
3.生物圈
$
①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②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③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 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生物圈
$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 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
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 水圈和岩石圈中,是自然地理 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
$
大气圈 生 物 A 圈
B 水圈
3. 读地球四个圈 层构成的示意图 分析A、B、C分 别代表什么圈层?
C 岩石圈
外部圈 层 大 气 圈
$
概念
组成
特征或重要性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物 是地球自然环 组成的包围地球 质,主要成分 境的重要组成 的复杂系统 是氮和氧 部分 地球表层水体 地表水、地下 水圈里的水处 构成的连续但 水、大气水、 于不间断的循 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 地球表层生 生物及其 圈、水圈和岩 物及其生存 生存环境 石圈相互渗透、 环境的总称 相互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