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国发〔2011〕16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1〕16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预计“十二五”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持续增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一)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努力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实施有利于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战略,带动生产性就业岗位增长,努力扩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

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安排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和制定产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评估机制,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及时发布和宣传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规划,引导高校根据行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

各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问题分析论文3000字范文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问题分析论文3000字范文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问题分析论文3000字范文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3000字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3000字范文篇1试谈高职大学生就业形势【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就业形势成为高职大学生面对的另一个课题,解决就业难题,成为在校大学生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数量越来越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为什么越来越严峻呢?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加上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及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

而根据统计,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已达650万人。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

究其原因,除受高校扩招、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等影响外,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明显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职毕业生供给相对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专门人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有数量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近年来,许多大城市就出现了高级技工奇缺的现象。

但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上却仍未能按市场需求设置,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差。

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一方面,不能保质保量地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不受社会欢迎以致供大于求。

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许多在就业面前迷茫,不知所措,以下为大家分析中国就业形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国现在的就业形势(一)当前,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具体表现为:1.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

一是失业人员不断增加。

200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一路小跑,由2000年末的595万人增加到681万人,失业率也由3.1%提高到3.6%。

2002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一步增加到733万人,失业率提高到3.8%。

二是下岗职工数量仍然较多。

2001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达到为515万人。

三是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新生劳动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压力仍然很大。

目前有1.5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

突出的表现是就业弹性偏低。

20世纪90年代平均就业弹性为0.1左右(即国民经济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1个百分点),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

3.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增加。

青年求职者已经占到主体,35岁以下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区别。

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的求职者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了1/3。

二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再就业率偏低。

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平均为40岁),35岁以上的占到72.4%,加上职业技能不高(无技术的和初级技工占49.5%),即便是已有的职业技能也不能够满足其转岗的需要,再就业优惠政策不落实等,导致下岗职工再就业难。

2001年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为30.6%,较上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汽车工程系过去的一学年,我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围绕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充分就业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就业工作基本情况我系2011届共有321名毕业生,正式就业率为14.95%,灵活就业率为58.26%,总就业率为73.21%。

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64人,正式就业的有13人,灵活就业的有98人。

汽车营销专业94人,正式就业的有9人,灵活就业的有65人。

汽车定损与理赔,专业41人,正式就业的有16人,灵活就业的有12人。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2人,正式就业的有10人,灵活就业的有12人。

我系今年毕业生工作地区分布广,职业选择多样化,灵活就业也较多,这充分说明了现在学生就业的流动、不确定性和用人单位用人的灵活性。

二、特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情况和就业情况我系2011届毕业生中,有特困毕业生15人,人均求职补贴发放额为500元,各自的就业情况如下:仲维涛,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山东烟台龙口市,灵活就业单位——烟台龙口龙泵公司;董奇, 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德州平原县平原镇,就业单位——烟台富泰名车服务有限公司;王力, 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济宁泗水县泉林镇,就业单位——泗水新华汽修厂;田丽娜,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济宁鱼台县清河镇,灵活就业单位——济宁市中区广益达商贸行;李敬敬, 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济宁任城区长沟镇,就业单位——济宁恒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张伟升, 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日照市莒县阎庄镇,就业单位——广东中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鲍春蓉, 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烟台莱阳市万第镇,就业单位——潍坊瑞钻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王桂林,所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源地为潍坊诸城市皇华镇,灵活就业单位——诸城市福刚机械模具加工厂;边涛, 所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生源地为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就业单位——济宁丰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卜凡亮, 所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生源地为济宁微山县付村镇,就业单位——济宁裕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张伟伟, 所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生源地为山东省临沂市邹城县郯城镇,灵活就业单位——济宁市方圆经贸有限公司;黄浩书, 所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 生源地为山东济宁微山西城乡,灵活就业单位——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谭善秀, 所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 生源地为山东省费县城北乡北东洲村,就业单位——济宁华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朱少莹, 所在专业汽车定损与理赔专业,生源地为泰安新泰市,就业单位——济宁华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张玉金,所在专业汽车定损与理赔专业,生源地为临沂沂水县姚店子镇坡子村,就业单位——沂水远通汽车工业贸易有限公司。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在努力促使经济回暖的同时,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逐步开始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而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和中坚力量,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难是多年来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外部因素1.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比2010年增加了29万;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需要安置就业2400万人1;同时,据专家估计,我国隐性失业人员约有3000万,农村还有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2;另外,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影响仍在持续,国外经济复苏缓慢甚至停滞,市场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减缓,因此大学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升级,某些行业已逐步向非洲等地区转移,全球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更;以珠三角为例,目前正利用金融危机进行“腾笼换鸟”,准备从制造型产业向服务型产业过渡;这一调整,必将导致原来产业的技术人才相对过剩,原技术结构不能适应新产业的要求;这也将加重转型期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3.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发生了改变;上世纪末出现的一场全球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和速度;这种变革从根本上影响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3,同时也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从重学历向重能力素质、重职业道德转变;传统的学历概念已经逐步淡化,高学历低能力必将被淘汰出局;职业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挑战;4.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都“跟着市场走”,缺少扎实的市场调研基础,缺乏前瞻性;多数高校受困于资金问题,无法持续紧跟企业即将使用或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购进实训器材,造成专业教学和实训环节滞后于用人单位的需求,甚至出现脱节;例如,某高校曾出现这样的情况见表1,学生胜任岗位所需的周期过长,用人单位对该类毕业生失去信心;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目前高校的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依托学生校园文化活动,高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培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核心竞争力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因此,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内在因素1.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大学生就业观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几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三是“创业不如就业”;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等;就业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决策和行为,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期望值高;在较好环境中长大的80、90后学生存在着较强的优越感,就业时往往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本文分别抽取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样本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对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见表2;3.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较低;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方面;480、90后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一代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及解决问题能力却凸显不足;如今,用人单位将员工的综合素质置于首位;因此,从用人单位的要求看,目前大学生还缺乏核心竞争力;4.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存在不良的就业心理;据调查,在求职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的就业心理,常见的有:攀比心理,自卑与自负并存的心理,“骑驴寻马”的心理,以及依赖他人或学校的心理;不良的就业心理如果没有及时的调节调整,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一全员参与,广开就业渠道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全员参与,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1.“请进来”;通过邀请用人单位到校园举行大型供需见面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例如某高校近几年邀请了与该校开设专业相关行业的企业到学校进行供需见面,为该校当年的应届毕业生提高了充足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多数学生的就业问题见表3;2.“走出去”;高校拓宽就业市场要积极地“走出去”;高校“走出去”的目标主要针对相应的行业协会或政府组织,以及当地的人事劳动部门;通过“走出去”与这些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他们将高校的毕业生信息向行业用人单位传播,在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同时拓宽就业市场;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高校就业市场;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往届毕业生的作用,充分挖掘校友、专业委员会成员、实习基地成员等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新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开辟新的路径;例如,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山大学等高校的校长便在学校的校庆庆典大会上呼吁校友支持学校就业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共同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环节、强化校企合作及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高校的教学改革,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大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1.密切关注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高校有着良好的资讯来源,能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掌握国家产业结构情况,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例如目前,广东高校可深刻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根据纲要摸清产业的发展方向,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及时做好专业调整,力求将“市场需要,高校培养”转变为“高校培养,市场需要”; 2.深化专业教学环节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加强与行业及用人单位合作,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实践基地”“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合作方式,让用人单位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来,共同培养学生,使大学生最大限度的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缩短职业适应期;例如某高职院校“通信监理”专业采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教学,从2007年至今,每年该专业的毕业生80%以上直接到合作公司就业上岗;3.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可进行结构调整,除了招收在专业理论上有所建树的人才外,还可从企业一线引进行业的能工巧匠,让他们担任学生的实训教师,完善高校师资队伍,提升整体人才培养能力;三做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工作,重点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的重要载体,高校可围绕“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就业辅导系列活动为延伸”展开课程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令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就业观念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和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心态调整,做好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合理定位,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面对现实,主动出击;对于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高校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一对一”就业推荐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提高就业困难弱势群体的就业成功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通过发放求职补贴和重点推荐就业单位进行帮扶;四加强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多渠道解决就业难题近年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组织了多种专项活动,如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毕业生入伍预征等等,高校面向在校学生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包括鼓励有困难的毕业参加预征入伍;鼓励毕业生通过小额贷款进行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中小企业去等等;引导毕业生通过积极参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种项目,实现就业;三、小结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倍加关注,高校教职工特别是就业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刻的调查和分析,同时研究了多种对策与措施,努力开拓高校就业工作新局面,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王衡.试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成因与高校的应对策略.思想纵横,200810:98-101.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6:45.3李卫光.职业和能力培养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200811:15-16.4武洪明,许湘岳.职业沟通教程.人民出版社,2011:3.。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三、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 业 ;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 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 重大科研项目 ;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 自主创业 ; 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
三、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尊敬的„ 您好!本人欲申请贵公司网站上招聘的网络维护工程师职位。我自信符合 贵公司的要求。 今年7月,我将从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大学学习 期间,我对Linux系统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应用非常感兴趣。这不仅使我系统地 掌握了网络设计及维护方面的技术,同时又使我对当今网络的发展有了深刻的 认识。 在大学期间,我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多次获得学校各项奖学金,而 且有论文在学校科技竞赛中获奖。我还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具有较强的组织 和协调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网络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愿为贵公司的网络建设贡献自 己的绵薄之力,为贵公司的美好明天添加砖加瓦。 随信附有我的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激。 此致 敬礼! 某 某 2010年11月10日
外观有美感,层次有逻辑
切中要点,迅速提供信息
内容完整,文字简洁
材料客观具体,实事求是
使人鼓舞,赋予对方信心
个人简历的制作
封面内容
标题
有“求职简历”或者“自荐书”等字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专业,学历,联系方式
封面图片
可以宣传学校,也可以是个性设计
个人简历的制作
求职信样例
你为什么来应聘?对于这个职位最感兴趣的
是什么?
你想得到的薪水是多少?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2011届就业情况调查报告42011135 郝才政前言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

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人。

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

因此,研究2011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毕业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应届毕业生三、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5号至2011年12月20号四、调查内容:1.学生的就业去向2.学生的就业态度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五、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高达80%,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分析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

[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谈高校学风建设]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

[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谈高校学风建设]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

[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谈高校学风建设]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摘要】大学生就业与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两项重要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积淀与传承,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总结。

本文通过剖析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提出以就业工作为导向,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风建设1.大学生就业现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那么,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是65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不仅出现了已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因此,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优秀毕业生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是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两项重要工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就业意识、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关系2.1 就业教育与学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高校的就业教育就是指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形势、就业观念、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需要等综合能力素质及有关就业一系列问题的咨询、指导过程,是帮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一课。

高校要把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正确地进行择业定位,合理调整就业心态。

学风建设是指高校根据学风的特点、规律和目标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学习纪律、学习考核等诸方面所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管理,是融德育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解读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文件规定, 事业单位进人凡进必考。凡进必考政策的执行带来了五大路径性障碍:
(1)程序复杂,包括报名、笔试、面试和体检,师范类还有试讲等 环节;
(2)笔试内容广泛,准备难度大,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标 必考、行测、申论、报考单位或岗位的专业知识等,知识准备量大;
4.城镇化建设在继续迈进,“十二五”期间达到51.5%, 第三三产业逐步加大。
但对于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讲:
要找到好工作依然艰难,这一问题仍然没有根本 改观,紧俏岗位供需比达到3000:1。高校毕业生的 就业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2012届
严峻 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
”!!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3)持续时间长且滞后,有些地方的招考要历时3个多月,而且各 地考试极为分散,还有些地方将招考放到学生毕业后,给学生就业择 业带来了困难;
(4)学生负担重,学生每报考一个地方的招考就要至少往5)学生缺乏信心,导致一个毕业生可能不敢报或同时报考几个 地方的岗位考试时间冲突,一些地方招考岗位报考人数不足而浪费。
(一)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严峻
1.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再达新点
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增幅很大,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根据 教育部统计:2003年毕业生有212万,比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 达到46.2%;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较去年增加68万,增幅达 到32.1%;2005年毕业生为340万,较上年增加60万,增幅达到 21.4%;2006年毕业生为413万,较上年增加73万,增幅达到 21.4%; 2007年毕业生为495万,较上年增加82万,增幅达到 19.9%; 2008年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较上年增加64万,增幅 达到12.9%;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11万人,较上年 增加52万,增幅达到9.3%。201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30 万人;201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60万人;2012届全国高 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690万人,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

2011年当前我国形势与政策

2011年当前我国形势与政策

摘要: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1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国民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回调的势头。

2011年一季度GDP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逐步回落。

今年以来,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较好,在短期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影响下,中国仍然面临着就业形势,房地产形势,物价形势等严峻地挑战。

关键词:就业房地产物价总体形势: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投资项目较多,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太低。

具体来看:一是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

2011年,出口虽然在持续复苏,但增速依然不是太高,难以达到今年水平。

二是消费增速保持平稳。

虽然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放缓,但基础设施完善对中低端耐用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将逐步显现。

三是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

今年投资能保持较快增速,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高增长,而目前出口增速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制造业投资扩张,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

面临挑战:1.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的难题更加严峻和突出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新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择业趋于务实。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有: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当前,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认清就业形势 调整择业心态 做好择业准备

认清就业形势 调整择业心态 做好择业准备
心进了那样的单位,就永远要在那里呆下去,一辈子也走 不了。因此,毕业生在择业时,不仅要考虑用人单位提供 的工作岗位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对口,是否有利于自己事业 的发展,工资福利待遇高不高,工作负担重不重,工作强 度大不大,还要考虑这个单位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以及有没有被精简或是破产倒闭的危险等等。一次就业定 终身的观念往往会造成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就业时非常 谨慎,总觉得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结果 都快离校了还没有签约。第二种情况是先签一个保底,总 觉得不够理想,一时感觉找到好的就业单位就毁约,搞得 用人单位大喊“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诚信”。
(3)2009年2月4日 国务院 《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 工作的 通知》(国发〔2009〕4号)
(4)2008年11月21日 教育部 《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 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 知》(苏政办〔09〕17号)
三、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
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符 合实际的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就业理念。 其次要认真做好个人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 择业心态的调整、自荐材料的准备、就业能力的 提高。这里我所讲的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在校 期间所学的专业、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能力 和大 学生在获取工作后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 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大学 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提升的组织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决策等能力。可以说:即将毕业的大 学生你准备好了吗?
三、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
我们不得不承认,受文化、制度、社 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部分 扭曲不可避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 业形势的严峻,在寻求就业的同时,必须 认识到有些就业观念应当转变,有些就业 观念应当进行调整。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 l o fH e il ong ji ang V ocationa l Insti tute o f Eco l og ica l Eng ineer i ng Jan .2011V o.l 24N o .1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刘金升(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就业指导处,哈尔滨150025)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近几年备受关注的话题。

党的十七大及/两会0报告都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来对待。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受社会、经济、教育体制和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入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充分理解现阶段就业的形式,客观分析我国就业趋势的发展,从而不断地完善现有体制,积极、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趋势分析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1)01-0073-02收稿日期:2010-12-06作者简介:刘金升(1980-),男,吉林榆树人,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近十年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19万人。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往后的几年内还将继续增加。

据统计,2009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68%,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变得十分严峻,是我们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1.1 供需不平衡近十年以来,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2010年达到630余万人。

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再择业的工作者,使得就业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

2011就业政策

2011就业政策

我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08年:1723人 年 人 09年:1811人 年 人 10年:2278人 年 人 11年:2522人 年 人 我校毕业生就业连续九年位列自治区本 科院校前三位。 科院校前三位。
全国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全国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高校
413万(06年) 万 年
495万 07年 495万(07年)
就业政策
5、毕业生应按协议书列明的条款严格履行各项义务。 、毕业生应按协议书列明的条款严格履行各项义务。 用人单位单方违约的, 用人单位单方违约的,毕业生应及时求助学校与用人 单位协商处理。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社会诚信原则, 单位协商处理。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社会诚信原则, 毕业生应在用人单位在协议书签字盖章后及时到所在 院系进行登记及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鉴证。 院系进行登记及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鉴证。未按 规定和约定及时进行登记和鉴证的, 规定和约定及时进行登记和鉴证的,学校将不受理其 日后可能因个人特殊缘故提出的暂缓就业申请和违约生就业规程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具有连续性的,送走上一届,紧接着就着手下一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具有连续性的,送走上一届,
届的工作。我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届的工作。我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一)生源信息统计 ♦
每新学年开学初(10月 每新学年开学初(10 月),由学生处招生就业办通知各学院按 姓名、专业、生源地、毕业生人数统计毕业生生源信息情况报送就业 姓名、 专业、 生源地、 再由就业办整理汇总。主要是1 办,再由就业办整理汇总。主要是1、上报自治区人事厅我校毕业生生 源信息情况; 编制毕业生资源信息; 源信息情况 ;2 、编制毕业生资源信息;3 、向需求单位提供我校毕业 生生源信息情况。 生生源信息情况。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论文2000字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论文2000字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论文2000字当前就业形势下,随着各高校扩招计划,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日益严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就业形势2000字论文篇一《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关键字: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新时期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进行探讨。

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

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

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

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自2003年以来,高校应届生数量以跳跃式幅度增长,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了,“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

二、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

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11号文(2010)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11号文(2010)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部属各高等学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现就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如下:一、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对今后5到10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制定本地区、本校“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工作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保证组织领导重点统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经费投入优先保障。

2.明确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力争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进一步增长。

二、拓宽渠道,完善政策,更大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3.巩固成果,积极开辟新的基层就业渠道。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继续精心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及本地基层项目。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日趋突出。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

此后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导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

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难点问题。

(一)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大学生就业的行政限制依旧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日益苛刻、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欠缺,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等。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我国劳动力市场也一度出现疲软的状态,大批人才流失,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供需比例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为寻找优质工作而犯愁。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市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岗位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就业市场优胜劣汰在大学生供给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力需求模式转变。

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也不再是计划配置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围绕组织战略,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准则发布职位需求信息。

由于高校毕业生一般具有一定高素质、但无实际经验,而用人单位却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优先。

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很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及自我管理的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64
52
20
29
20
19
增幅 (%)
32.1 21.4 22.2 19.9 12.9
9.3
3.27 4.6 3.03 2.79
2003年-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及增幅表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结构性差异突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逐年增加,就业方式呈多样化。 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与市场现实存在差距.
还有17%的人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其接受的自费培训主要都是
从业资格证书培训(本科64%,高职高专68%)。本科和高职高专
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雇主培训都是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 和价值观的培训。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7、2011届应届毕业生签约情况调查(腾讯网)
2011届硕士毕业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实际签约用人单位的分布
1.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市场运行稳定,岗位空缺与 求职人数的比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
2001年-2011年度市场职业供求总体变化(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一、当前我国总体就业形势
2、从产业需求看,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从趋 势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比 重稳步上升。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我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事业单位。 每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调查、就业区域调查和就业去向调 查均显示:大约80%以上毕业生期望在沈阳大连的IT行业 就业,59%左右都实现了这一愿望(降低中);大约 20%毕业生就业聚焦京沪深、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 10%左右(上升中)实现了就业愿望,随着学院招生区域 的扩大和全国各地区人才需求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这一比率 有所增加。 随着就业形势的恶化,09-12届毕业生,生源地就业待 业比率加大,毕业时达到了30%以上,毕业后半年内达到 40%以上,稳步增加。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

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现阶段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应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进一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政府大学生就业政策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概况2009年—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11万人、630万人、660万人,2012年将达到680万人。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就业率都在70%以上,2011年为77.8%。

可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后续效应的逐步显现,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攀升,人才数量供大于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二、当前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导向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这种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社会问题是责无旁贷的。

现阶段,我国政府正通过各种手段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综合看,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引导、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除中央政府规定的5万限额的小额贷款,各地方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限额的小额贷款扶持政策。

二是减免税费,鼓励企业积极引进高校毕业生人才。

企业录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三是通过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

四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活动,提升大学生求职技能、制订合理的求职期望值。

五是调节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包括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鼓励大学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等。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doc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doc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人,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达到了“毕业就面临失业”?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大学生与企业屡屡碰撞,却没有擦出满意的火花?据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综合素质”,其次是“有无实践经验”。

据就业机构统计,2007-2011年,北京地区5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民营企业在招聘时,同等专业条件下会优先录取具有以下特点的大学生:职业形象好、职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再学习能力强、富有团队精神……针对以上情况,一些企业家和学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只能作为就业的门槛,称作“硬文化”。

而真正对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大学生掌握的“软文化”,它主要涵盖:职业形象教育、礼仪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技能教育以及自我提升教育….中国软文化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与国家多个机构合作,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软文化,在高校推广软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中国软文化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提供以下指导体系:一、职业指导体系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毕业生求职必须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质、能力、经历等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才能确立正确可行的职业方向。

本中心联合各个行业协会、精英社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符合自身职业规划的指导方案。

二、个性指导体系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凭的是心理素质、做事能力等综合实力。

毕业生择业,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职业兴趣、个性特质、发展目标、能力特长都是不一样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会一对一的分析每个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中心专家教授提供量身打造的最专业的个性指导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毕业即失业也显得极为平常。

1.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还在加剧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

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预计全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仍会在1200万人,城镇就业供求缺口还会在1200万左右。

此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初步估算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余万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难点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很有可能是经济不断复苏和各方面都值得期待的一年。

但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都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缺口还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服务业缺口亦达325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是一种表象。

4.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基层人员呈最大缺口2010年以来,人才市场可以说是供需两旺。

经历了“压抑”的2009年后,2010年初,用人企业和求职者双方表现都很活跃。

从城
市来看,二线城市人才需求旺盛;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仍然是人才需求最多的城市,但其占总发布量的比重已经比以往有所下降。

相关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较发达的二线城市扩张生产、销售和服务分支,同时二线城市的人才结构亟待优化,二线城市的人才需求将保持旺盛。

5.国家采取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11年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有利条件也不少,特别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效力将进一步显现,国家经济转型和调整结构将深入推进,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继续延续并全面落实。

国家扩大内需将使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其中蕴含的许多岗位会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

今年,我国还将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包括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同时做实“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较大扶持。

6. 多部门酝酿大学生就业新政,创业贷款或提至10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完成《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

《报告》介绍,今年有66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另据某负责就业促进的官员透露,目前人社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正在酝酿推出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

新政包括多个方面,其一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现行的基层就业计划大多集中在支农、支教、支医等领域,都属于传统的事业单位范畴,如果采用定岗定编,编制名额有限,存在制度性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委在研究在基层实行多元编制,比如周转编制、临时编制、储备编制与正式编制相结合的方式,以打通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制度出口,扩大基层就业的学生规模,并相应增加财政和政策支持。

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举措是,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有望从原来的5万提高至10万,财政按照10万给予贴息。

“如果是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话,原则上一个人给10万。

”见习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有望根据物价以及当地经济状况来合理确定
技术人才最吃香
1.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基层人员呈最大缺口
2010年以来,人才市场可以说是供需两旺。

经历了“压抑”的2009年后,2010年初,用人企业和求职者双方表现都很活跃。

从城市来看,二线城市人才需求旺盛。

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仍然是人才需求最多的城市,但其占总发布量的比重已经比以往有所下降。

相关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较发达的二线城市扩张生产、销售和服务分支,同时二线城市的人才结构亟待优化,二线城市的人才需求将保持旺盛。

2.国家采取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1年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有利条件也不少,特别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效力将进一步显现,国家经济转型和调整结构将深入推进,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继续延续并全面落实。

国家扩大内需将使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其中蕴含的许多岗位会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

今年,我国还将在2010年基础上,继续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包括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同时做实“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较大扶持。

3.考研升学、公务员招考等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和就业压力的增大,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增长很快,竞争也很激烈。

2010年计划招生46.5万,报名140万。

国家公务员因为相对高的待遇、稳定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几年来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预计2011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仍会飞速增长,最热门职业将达到4000∶1。

所以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出处:来自网页
/micro-reading/dzh/2011-03-28/content_21 49987_2.html
/shownews_2017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