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
人教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3篇
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篇1
一: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同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协助同学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同学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同学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同学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教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同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协助同学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1)让同学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同学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2.掌握不同几何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进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动形象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2.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测量活动,感受体积的实际意义;
3.融入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团队合作;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不同几何体体积的计算方式。
难点
1.某些几何体的特殊体积计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不同几何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讨论体积的概念,并提出体积是三维空间内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2. 讲解
1.介绍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演示;
2.讲解不同几何体的特殊体积计算方法,如圆柱、圆锥等。
3. 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实验,测量不同几何体的尺寸,计算体积,并比较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4. 拓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提供实际情境让学生应用体积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计算以下几何体的体积: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2.解决实际问题:小明家的水桶是一个半圆柱形,直径为12厘米,高
20厘米,问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计算题目;
2.设计一个关于体积的实际问题,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特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较困难,需要设计更多生动的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同时,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测量出物体的体积;
3.熟练掌握计算体积的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
2.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3.如何计算体积;
重点:掌握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过程
1.导入(2分钟)
通过观察物体图片和展示一些有趣的物品,激发学生对体积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是体积?如何测量体积?在什么场合需要测量体积等等。
2. 提出问题(3分钟)
教师将写下几道问题,让学生在群体讨论中思考和回答。如:一个边为10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一个球的体积如何计算?如何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以及粉末如何测量等等。
3. 学习体积概念和单位(10分钟)
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体积的概念、体积的单位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确保学生掌握各种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4. 学习测量体积方法(15分钟)
教师用实物展示或演示实验,讲解一些测量体积的方法,例如:直接测量、位姿法、水密定量法、分离法,以及粉末的倾斜量法等。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自行观察并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体的体积。
5. 计算体积公式(10分钟)
教师讲解和演示如何正确、灵活地运用计算体积的公式,并结合教材练习到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体积计算问题。
6.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探究有关体积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及数据记录,并小组合作撰写短文介绍各小组测量和计算体积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结果。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1cm³、1dm³、1m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比较、推理的过程,培养概括、迁移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1cm³、1dm³、1m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物体占有空间
看图回忆,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能喝到水?
感受:水虽然没变多,但是石子占了水原来的地方,就把水挤上去了,乌鸦就喝到水了。
小结:水和石子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二、借助实例,深刻理解体积含义
(一)举例说明物体占有空间
实验:两个同样大的空杯子,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里。这时,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了,说明石头占有空间。
(二)发现物体所占空间大小不同
实验:换一块大一点的石头,通过比较发现石头越大,剩下的水就越多,从而感受到空间大小的变化。
(三)理解体积的含义
1.揭示体积的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2.比较体积的大小。
比较下面三个物体的体积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预设1:洗衣机的体积最大,手机的体积最小。体积差距太大了,一眼就能看出来。
预设2:借助数学书比较。
三、结合生活,认识常用体积单位
(一)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
既不能一眼看出,又不好借助身边物体比较的,怎么办?比如怎样比较桌上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
预设: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
小结:计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计量面积要用到面积单位,计量体积就要用到体积单位。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感知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粉笔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3根一米长的木条粘成的三角架1个。
教学过程:
(一)体积的意义
1、数学活动
(选1名学生与老师站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我们两人有什么不同?
生1:老师高,XX矮。
生2:老师胖,XX瘦。
生3:老师大,XX小。
师:有的同学说老师高,XX矮,这是比较我们两人的什么?(高度)
高度也就是物体的长度,我们经常对物体的长度进行度量。
板书:长度
(老师与这名学生站到黑板前。)
师:我们两人谁遮住黑板比较多一些?(生齐答:老师)这是把我们两人看成一个平面,比较我们的什么?(生:面积)
板:面积
刚才有的同学说老师的体型比较大,实际上是比较我们的什么?
生1:老师比较胖。(生笑)
师:胖瘦实际上是形容人体脂肪含量的高低,不够准确。
生2:老师体型大。
师:再换个词。你看我们俩(老师示意这名同学和自己一起转一圈。)
生3:老师占的空间大。
师:你真聪明,真会观察。对,是老师占的空间比较大一些。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第【1】篇〗体积单位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大小的感知能力,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做好了铺垫,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拟定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结论的过程,培养联想意识和探索意识,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体积的意义及体积单位,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课前准备
ppt、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体纸盒、橡皮泥、米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
体积是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是三维物体的一个重要量度。计算体积是物理、数学等学科中的基础内容。本文将简单介绍如何设计一小时的《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包括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掌握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和课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
2.1 体积的概念
体积是指三维几何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例如,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其长、宽和高的积得出。
2.2 体积的计算方法
(1)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a³,其中a表示立方体的边长。
(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l × w × h,其中l表示长方体的长度,w表示长方体的宽度,h表示长方体的高度。
(3)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πr²h,其中r表示圆柱体的底部半径,h表示圆柱体的高度。
2.3 体积单位
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立方毫米(mm³)、升(L)和毫升(mL)等。其中,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三、教学过程
3.1 教师引导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和图形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
3.2 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体积计算实践操作。例如,给出一个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学生需要计算其体积,并将结果转换成不同的体积单位。
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认识三维图形的体积
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认识三维图形的体积
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日益增长,他们的视野和认知也在不断的拓宽,所以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保持与时俱进,以便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在数学教育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教案以《体积和体积单位(1)》为例,讲解认识三维图形的体积知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三维图形的概念,认识不同形状的三维图形。
2.能够用体积的概念描述三维图形的大小。
3.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包括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4.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解决有关体积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三维图形的概念
三维图形是指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的几何图形。我们所说的几何图形主要包括球体、圆柱、圆锥、长方体等。其中有些图形不仅有面积的概念,而且还有体积的概念,如圆柱和长方体。因此,了解三维图形的概念对我们掌握体积知识至关重要。
2.体积的概念
体积是指三维图形所占用的空间大小。通常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单位来表示。在三维图形中,不同形状的体积计算方式也不同。例如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和高来求得,公式为V=abc;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半径和圆周率来求得,公式为V=4/3πr³;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和高来求得,公式为V=πr²h。在求解体积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三维图形和体积的概念,以及不同形状的体积的计算方式。
四、学情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和理解难度都会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学生讨论交流 个别反馈
生动手实验 组内观察 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
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 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
占 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洗衣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
大?
师: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③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
它放在墙角,是1立方米。举生活中的物体。 (5)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做一做”第1、2题
。 三、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生齐答
生独立思考 组内讨论交流 生组内说一说 组内互相说一说
生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4.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四、巩固练习
(4)体积概念的引入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的认识。
(1)出示两个长方体。
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2)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
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3)认识体积单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 体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厘米的体积单位。
教具准备:
乌鸦喝水课件,形状不同的长方体(两个)。
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实验验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答:
1 米、1 分米、1 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1 平方米、于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
(二)教学实施
1 .认识体积。
( l )激趣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听过)请看着课件上的画面给大家讲一讲。
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
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逐渐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 2 )实验证明。
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老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2 .揭示体积。
老师:请同学们先把书包从书桌里拿出来,在书桌里摸一摸,再把两本书放进书桌,摸一摸,最后再把书包放到书桌里,再摸一摸。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一、教学分析
(一)分析教材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分析学生
学生对“物体”、“空间”并不陌生,它们只是“茶壶里倒饺子,一一不易出,词不达意”,无法用规范、严谨的语言来表述一个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他们学会了规范表达,词能达意,使他们真正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认识了体积单位。
(三)分析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因此选定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概括、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并让学生能根据物体的大小,确定用什么体积单位来计量。
四、教具、学具准备:正方体实物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认识体积
(1)谈话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听过)谁愿意看着画面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呢?
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呢?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呢?
小学数学五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第一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体积和体积单位,它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8~40页的内容。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二、1.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3.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度、长度单位,面积、面积单位等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而活动无疑是这个过程的再现。大量的活动又为从直观辨认到探索特征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
本班学生特点:基础知识较好,初步具备了理论分析和探究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以自主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确定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概况的能力,扩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方法选定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体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体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体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真正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我意识到,空间观念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操作来逐步提高。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激发学生对体积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体积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体积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明确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有空间大小的属性。
3.体积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等简单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4.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和计算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体积与其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体积和体积单位》核心素养目标:
-体积计算的应用:在面对不规则物体或复杂情况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体积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创新教案第【1】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
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
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目标导学”备课表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书P39-40)。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教材次发展,学生对体积不易理解,教材借用故事引入理解体积,通过实验明确石头占据空简析间。对于体积单位,由通过迁移类推引出,在此基础出通过活动观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
2.通过自学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 4.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体积单位的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目标理能力。
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预习每个学生带生活中的长方体一个。
作业
课时第1课时
教学流程
师: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把乌鸦喝到水的过程演示一下,为什么水会引学上升?(下面的空间让水占用了,水就到上面的空间里了)石头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我们叫做石头的体积。(板书体积)
导学石头有体积,这个杯子有没有体积,谁来说说什么是杯子的体积。你还能说说身边某个物体的体积吗?自己选一个物体小组内交流什么是它的体积。
理解
体积
自学学生自己选一物体说一说,在小组内交流
的含义。讲学1.指名交流。
2.师小结:对的,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的含义。理解
(板书)
导学我们都知道计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计量面积要用到面积单位,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同样有体积单位。那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通自学书本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自学自学要求:
1.先独立看书P39,通过圈圈划划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体会每1个体积单位的大小。
2.小组内交流自己获取的体积单位的知识,并选小先生进行交流。
讲学1.小组小先生进行交流体积单位的知识,其他学生进行质疑。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对知识进行梳理:
立方厘米(cm3):棱长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立方分米(dm3):棱长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立方米(m3):棱长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2.观察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找出学具袋中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观察它的大小,说说生活中体积大约
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
教师出具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它的大小,然后说说生活中体积大约
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
教师用三根米尺搭在教室墙壁的角落,让学生观察1立方米的正方体有多大,
再找一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的物体。
3.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完成课堂作业本P14第1题。
(2)选一选: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分别计量下面哪个图形?
(出示书本做一做第1题。)
()()()
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小结:长度单位计划线段长度的单位,面积单位是计量平面图形大小的单
位,体积单位是计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单位。
1.教学结构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故事和实验操作的观察,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并通过看
书自学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通过观察知道了这些体积单位的大小,那么这
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2.学习情况评价。对交流声音响亮、表述完整的学生进行表扬。
3.练习评价。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本P14第3题。并进行交流。
(2)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几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先独立思考,写出可以摆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有困难的用学评学具袋中的小正方体摆一摆。想一想,这些摆成的长方体体积分别是多少?
(3)求大铁球的体积。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