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一轮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核心知识归纳考点题型分类)
第二章 声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训练(解析版)
第二章声现象(解析版)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4、回声及其利用:(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最少需要0.1s,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3)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回声测距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2、超声波与次声波: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
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很多动物能够利用超声波交流),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
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 声现象
声现象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3)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3)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1.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2.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的题目仍然会以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的题目为主.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体现在如何减弱(控制)、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 ;4.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加速器,近两年来中考特别注重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这样不但考查物理知识,同时向同学们传递了创新的方法,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 这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知识网络梳理][课前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巩固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 。
中考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中考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现象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人耳的听觉等方面。
以下是中考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的传播形式就是声波。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人耳的听觉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这两种声波人耳都无法听到。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决定。
声波的分类根据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
在空气中,声波主要表现为纵波。
回声与声速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声速。
声波的利用声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超声波清洗、声纳探测、医学上的B 超检查等。
噪声的控制噪声是指不悦耳的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负面影响。
控制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以及在人耳处减弱。
声现象在中考中的应用中考中,声现象的题目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等。
考生需要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操作。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声现象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其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新2-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详解总结资料
第二章 声现象§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 产生的。
例如:说话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声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瀑布声音由水和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树叶沙沙声由树叶振动产生……2.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停止..。
4. 记录声音的方式,由机械唱片发展至磁带、激光唱片、存储卡等。
二、声音的传播1. 传播形式:波的形式——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答:发声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需要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3.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 传声。
三、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1.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2. 空气(15℃)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取v=340m/s 。
为什么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过一段时间才听到雷声?答:因为光速c=s m /100.38⨯远大于声速v=340m/s ,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2)介质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 中传播最慢。
例:敲击装满水的钢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 3 次声音,依次从 钢管、水、空气 中传播。
4. 有关回声(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当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超过0.1s , 即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 m .时,就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
§2.2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声音的高低.1. 频率:物理学中, 。
单位: ,符号: .☆计算公式:Tn f =.其中f ——频率,n ——振动次数,T ——振动时间。
☆物理意义: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声音的 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越大,声音的 越高。
☆不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一致。
3. 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无答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
2.产生: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介质。
真空_________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另外,声速还跟温度有关。
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吸收,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
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以上,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
低于_________s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
6.注意:①利用回声可以测距或定位,测量原理:__________,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②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
【经典例题考查】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只要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D.物体振动发声,但人耳不一定都能听到2.在钓鱼时,若河岸边有人讲话时,鱼儿会受惊逃走,此时鱼儿听到岸上声音传播过来的主要途径是()A.人→空气→河岸→水→鱼B.人→空气→水→鱼C.人→空气→河岸→鱼D.人→空气→鱼3.当别人咀嚼饼干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在咀嚼同样的饼干的时候,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
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主要是靠传播,后者的声音主要靠传播的,的传声能力较强(三空均选填气体或固体)。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章 声现象(精讲)
答案:(1)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真空 (2)波(或声波)
答案:(3)①种类 不同 > > ② 温度 340
(4)反射 反射
答案:1.(1)规则 (3)音调 响度 音色
答案:2.(1)高低 (2)振动频率 越快 越高 越高
答案:(3)①快慢 ②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③赫兹 赫 Hz ④20Hz~20000 Hz 20Hz 20000 Hz
答案:(1)强弱 (2)①振幅 振幅 越大 ②远近
答案:音色 答案:1.信息 2.能量
答案:(1)无规则
答案:(1)分贝 dB (2)0dB
答案:(1)声源 禁止鸣笛 (2)传播过程 (3)人耳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1.振动 空气 2.慢 音调
答案:3.音调 能 4.响度 传播过程中
答案:5.音色 20 传播过程中 6.音色 分贝(或dB)
答案:声源处
答案:B
答案:D
答案:(1)空气柱长度越长,音调越低(2)水快倒满时发出的音调较高
答案:(1)转换 测距 (2)③
答案:A
答案:C
答案:A
答案:A
答案:回声
答案:1.次 超 2.响度 开小音量
答案:C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板块 声现象汇总
第二板块声现象知识点:声现象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靠介质传播,各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最快、液体较快、气体最慢)传播骨传声声速340m/s回声和计算声音调: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声音和特征响度:决定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现音色:决定于物体本身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控制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危害和利用在人耳处减弱超声波和次声波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1.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注意(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上固体,液体或气体(钟声水声风声)例1.如图1-2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注意1)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2)空气是传声的介质,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例2.人在少游泳时,会引起水的()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要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例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 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 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例4.(2014•漳州市)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产生的,这声音通过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注意(1)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该值。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3)声速随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中考物理必背第二章 声现象-【口袋书】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思维导图+背诵手册)
第二章声现象【思维导图】【口袋知识】★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3.探究声音的产生(1)轻压喉部:轻捏喉部,然后说话或者唱歌,发声时,手指感到喉咙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声带(固体)振动发声。
(2)拨动橡皮筋: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嗡嗡”声,能看到橡皮筋在不停地振动;捏住橡皮筋时,橡皮筋不再振动,不再发声,橡皮筋(固体)振动发声。
(3)吹响笛子:笛子发声时,把手放在笛孔处,能感觉到气流的振动;停止吹气,没有振动的气流,笛声消失。
空气柱(气体)振动发声。
(4)用筷子搅动水(不要碰触水盆):水发出“哗哗”的声音;当水面平静下来,水不再振动,不再发出声音,水(液体)振动发声。
(5)敲鼓:(1)敲鼓时,鼓面上纸屑的跳动;(2)敲鼓时,鼓面附近的蜡烛火焰晃动;说明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
(6)敲击音叉:敲击音叉时,音叉附近的乒乓球跳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7)正在发声的音箱:用手按住音箱的纸盆,感觉到纸盆在振动。
4.确定声源:弦乐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管乐是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打击乐是由被打击乐器的振动产生的等。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梳理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介质有三种:固体介质、液体介质、气体介质4、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5、声速: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6、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7、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被返射的现象叫回声。
二声现象次声波:低于20 Hz的声波。
声音:声音的频率范围 20Hz 至 20000Hz 。
超声波:高于 20000 Hz的声波。
四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定义:声音的高低2、与振动频率的大小有关1、定义:声音的大小(或强弱)1、定义:声音的特色2、与振幅有关,还与听着到声源的距离的大小有关2、与振动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三声音的感知1、耳聋的两种情况: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2、骨传导:靠人得头骨、颌骨传声的方式叫骨传声3、人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空气传声、骨传导4、双耳效应: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不同,根据这些差异,人可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5、人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发声体振动②有介质传声③人耳无障碍④声波频率在20Hz至20000Hz范围内⑤达到一定的响度。
【典例剖析】1、 人们是如何通过二胡演奏出不同乐曲的?【点拨】二胡有两根弦,一根粗弦,一根细弦,用弓弦摩擦粗弦时,因粗弦的质量大,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摩擦细弦时音调高;同一根弦,用手指按在弦的上面和下面,振动时产生的音调是不同的,手指按在弦的下面,振动的弦变短,质量变小,振动频率变高,音调高,因此,通过指法的变换可演奏出不同的音调。
另外,调紧弦也可提高音调,这与涂抹松香是不同的,在弦上涂松香是为了增大响度,当然音色也会有所变化,那不是主要的,分析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不可混为一谈。
2、 往水瓶倒水时,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点拨】往水瓶倒水时,水瓶内水面会不断升高,这时水的撞击力会减小,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幅度会减小,因此,响度会逐渐变小;又因为往水瓶倒水时,瓶内空气柱的质量会逐渐变少,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变大,所以,听到的音调会越来越高。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二 声现象
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108 m/s
D.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 A 超声波是声,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A项正确。声除了可以在水中传播,还可以在其 他液体和气体、固体中传播,故B项错。3×108 m/s是真空中的光速,声速远小于光速,故C项错。超声波 洗碗就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工作的,故D项错。
4.三类乐器
分类
示例
弦乐器 小提琴 管乐器 笛子 打击乐器 鼓
声源 弦
空气柱
影响响度 影响音调的因
的因素
素
弦的材料、长 拨动力度 短、粗细、松
紧
吹的力度 空气柱的长度
鼓皮
敲打力度
鼓皮的松紧程 度、厚度
【考点3】声的利用(10年1考,2016年考)
1.声波能传递__信__息__,如:雷声预示天气变化、回
4.回声
(1) 定 义 : 声 音 在 传 播 过 程 中 遇 到 障 碍 物 被
_反__射___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
(2)区分回声与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
比原声晚 0.1 s 以上,即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
___1_7__m 以上,如果原声与回声的间隔不到 0.1 s,混
在一起可使原声增强,如在室内讲话比室外响度大;
4.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引起听觉的三 声源振动产生 空气等介质传 鼓膜振动引起
个阶段
声音
播声音
听觉
Hale Waihona Puke 控制噪声的位 置声源处减弱
_传__播__过__程__中__ _减弱
_人__耳_处___减弱
控制噪声的方 法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第二章-声现象(共4节)》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HZ。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或就停止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做声速,影响声速的因素有介质的种类和温度,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传播较慢,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5、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进入耳朵的声音叫做回声。
我们能够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回声比原声晚至少0.1s或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6、回声的应用:(1)当不能分辨回声和原声时,回声起加强原声的作用,使原声的响度变大;(2)当能分辨回声和原声时,可用回声测距,距离是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7、停止响大钟时,余音缭绕是因为大钟还在继续振动;打雷下雨时,我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是因为房屋、高山等对雷声的反射产生的回声。
8、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空气传入耳朵的。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听到声音的方式叫做骨传导。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1)影响音调的因素是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或振动的频率),发声体振动得越快,振动的频率就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2)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3)人类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大型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和海啸等要产生次声波,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海豚和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医学上的“B超”机发出的是超声波。
2、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即声音是大声还有小声。
影响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振幅越大,到发声体的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表示声音的特色。
(1)影响音色的因素是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从而形成回声.当回声比原声晚0.1 s 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与回声;(4)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知识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①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或安装隔音板;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或捂住耳朵知识点4:声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 1. 考查热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3. 备考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噪声的控制,声音的特性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 1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振动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空气__传到人耳.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方法点拨:1.关于振动与发声关系的理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被人们看到,微小的振动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能被人耳听到.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2 白族的唢呐、彝族的芦笙、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__振动__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听演奏的人能分辨出曲调是由不同乐器演奏的是因为各种乐器的__音色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方法点拨:1.要注意区别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与振动幅度(振幅)的区别.音调一般用“高”“低”“尖”“细”“沉”“闷”“亮”等来描述,响度有时也用“高”“低”来描述,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要注意区别.2.凡是判断何物、何人发声、都是根据音色来判断;洪亮、高声、放声、轻声是指响★知识梳理★突破考点,典例呈现★备考指导 ★考纲要求: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探究) 2. 乐音的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认识)度;低沉、声音低、声音高、尖声、粗声等是指音调.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而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3 控制环境污染是“携手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同心建设生态文明毕节”的重要举措,禁止汽车在居民区附近鸣笛是从__声源处__减弱噪声;“倡导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响度__的大小.方法点拨:控制噪声的方法:(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如用罩子(消声器)将声源封闭.(2)阻断声音的传播(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城市道路旁建隔声板、植树造林、修建高墙等.(3)防止声音进入耳朵,如用防噪声耳罩、耳机、手、棉花球等堵住耳朵.1.(山东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湖南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A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 (山东德州)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4.如图中是不同的声音输人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甲声音的响度最小D. 丁声音属于噪声5.(广东省)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中考连接,挑战自我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从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6.(桂林市)“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7.(山东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8.(四川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B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9.(湖北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B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0.(海南)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鼓声属于超声波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11.(湖北荆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C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2.(江苏淮安)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D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13.(山东临沂)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14.(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15.(四川省攀枝花)在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16.(•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17.(·济宁)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D)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啡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18.(江苏省徐州市)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产生的,通过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答案】振动空气频率19.(山东东营)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音色;音调20.(桂林市)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答案】噪声;隔声21.(河南省)如图1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生源振动的实验: .【答案】被弹起;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面,平静的水面会泛起水花.22.(广西玉林)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不能传声.【答案】超声波;真空23.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____.(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论:____.【答案】错误错误24.如图是普通的声学听诊器,它能将声音集中在胶管中传播,这样做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声音的____,这比直接听人的“心音”效果好,说明____体传声的效果更好.【答案】响度固25.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不同.【答案】振动音色26.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地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__比较大的缘故.【答案】音色响度27.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__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Hz~20 000 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____减弱噪声.【答案】音色 20 传播过程中28.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答案】音色响度2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不同.对于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音____高.【答案】响度音色响度音调30.猪年春节来临前夕,由市文化馆、市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年迎新春音乐会在市文化馆演艺厅举行.观众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判断是哪位歌手演唱;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通过在____控制噪声;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____. 【答案】音色声源处能量31.(·云南)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__ 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答案】振动音色3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2)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但实际操作还是能听到微弱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3)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中传播.【答案】(1)能;(2)不能实际操作难以抽尽空气(固体可以传声) ;(3)真空33.(山东青岛)实验探究过程结论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有关.【答案】①振动;②振幅;③频率34.吉他是一种通过弦振动发声的乐器.如图所示,在一个空木盒上固定一根木柄,琴弦一端固定在木盒O处,另一端跟木柄上的旋钮相接,就成了一把简单的自制吉他.陈好学习物理知识后知道弦振动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现他用这把自制的吉来探究琴弦振动发出不同唱名“dou、ruai、mi、fa、sou…”的决定因素.通过实验得到:当琴弦长60cm,发出的音为“dou”;当琴弦长45cm,发出的音为“fa”;当琴弦长40cm,发出的音为“sou”.(1)此处木盒的作用是为了放大声音的________;(2)他上网查得音乐中不同唱名“dou、ruai、mi、fa、sou…”的频率关系如下表所示.根.唱名dou ruai mi fa sou …频率f a a a a a …弦长l(cm)60 48 45 40 …(3)请你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弦的振动频率f与弦长l的关系式.【答案】(1)响度(2)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解:频率和弦长的乘积为60a,是定值,两者成反比.所以f与弦长l的关系式:f l=60a35.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_(填“大”、“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 .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答案】(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小;①(4)EADCB 36.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如图所示.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海水中声速是1500m/s).(2)能否使用声呐技术安装在汽车上作为倒车雷达?【答案】(1)4500m(2)能使用声呐技术安装在汽车上作为倒车雷达,当倒车时,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原理,由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
2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
即振动的物体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源发出的声音通过介质向各个方向传播。
如果没有介质声音就不能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声波:声音通过介质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我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做声速。
①在相同条件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②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有关。
在介质相同时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如声音在0℃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1m/s ,在15℃时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在25℃时传播的速度是346m/s 。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①人耳辨别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 以上,人耳就能辨别出回声。
即声源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7m ,就可以分辨出回声。
②回声的利用:A 利用回声测距离:的时间。
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式中t ts υυ2= B 声呐。
2、声音的特性(1)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表示。
①频率: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叫做赫,表示符号“Hz ”②决定音调的高低是频率,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③人耳听觉范围:20Hz ~20000Hz 。
④超声波:物体振动的频率大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⑤次声波:物体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用响度来表示。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表示符号“dB ”。
①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振幅的单位是米。
②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有:A 声源和听者的距离。
距离越近,响度越大;B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声音的不同用音色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
目录:
核心知识归纳
考点题型分类
核心知识归纳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① _振动__产生的。
物体② _振动_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2.传播
(1)形式:声音以①波_的形式传播。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② __介质_ ,真空③ _不能_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与① __介质的种类___和② ___介质的温度_有关。
(2)声速的比较:v固③ _>_ v液④ _>_ v气。
15 ℃空气中的声速是⑤ _340 m/s___。
4.回声:声音在传播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① _被反射__。
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② __0.1__s以上,或障碍物离人至少③ 17___ 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不同声音的波形比较
(1)甲、乙① _音调__相同,② __响度__不同,乙的③ _响度___大。
(2)乙、丙④ _响度__相同,⑤ __音调__ 不同,丙的⑥___音调__高。
(3)甲、丁⑦ ___音调_ 相同,⑧ __音色__不同。
3.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可听见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从① ___ 20 Hz _到② __ 20000 Hz ___。
频率高于③ ___ 20000 Hz _Hz 的声波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④ ___ 20 Hz _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__(中医诊病时的“闻”,做“B超”检查,敲铁轨听声音,倒车雷达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_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也振动发声;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除去身体内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知识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讲,是指发声体做① __无规则_振动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② __妨碍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③ __干扰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声音)的强弱等级用① _分贝__来表示,符号是② _dB__。
3.减弱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① _产生__(安消声器);
(2)阻断噪声② __传播__(植树,隔音墙);
(3)防止噪声③ __进入耳朵___(戴耳塞)。
考点题型分类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认识,对每种看法做出评
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评论: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速度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自主解答】 (1)错误(2)错误
变式训练: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C )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例2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思路点拨】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自主解答】 C
注意:混淆音调、响度
响度常用“大”“小”“洪亮”等词语描述,音调常用“高”“低”“粗”“细”等词语描述;音调和响度都是声音的特性,但是两者之间互不影响。
变式训练.
3.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B )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频率
4.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
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 dB变为50
dB。
说明音叉振动的( A )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考点三声的利用
例3以下各项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⑤D.①②④⑥
【思路点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传递信息是我们通过声音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传递能量是我们利用声达到一定的目的。
【自主解答】 D
变式训练:
5.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
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__振动__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_空气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_能量__ 。
考点四噪声的防治
例4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思路点拨】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自主解答】 C
变式训练:
6.为了防止交通噪声污染,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环境,泰安市交管部门下发在城区禁止车辆鸣笛的通告,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
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