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设计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一、引言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规划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我们设计了以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二、课程体系图1. 基础课程1.1 数学分析1.2 线性代数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4 电路理论1.5 信号与系统1.6 计算机基础2. 专业核心课程2.1 控制理论2.1.1 系统建模与仿真2.1.2 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2.1.3 高级控制理论2.2 电子技术2.2.1 电子电路2.2.2 数字电路2.2.3 电子器件与电路设计2.3 自动化仪表2.3.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3.2 仪表与测量技术2.3.3 自动化仪表系统设计2.4 自动控制技术2.4.1 控制系统原理2.4.2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2.4.3 过程控制与优化2.5 机电一体化技术2.5.1 机械基础2.5.2 电机与传动技术2.5.3 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2.6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2.6.1 人工智能基础2.6.2 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2.6.3 智能控制系统3. 专业选修课程3.1 工业自动化技术3.1.1 工业网络与通信3.1.2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3.1.3 工业机器人技术3.2 智能制造技术3.2.1 智能制造系统与工艺规划3.2.2 智能制造设备与工艺3.2.3 智能制造优化与管理3.3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3.3.1 自动化系统仿真与优化3.3.2 信息系统与数据处理3.3.3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3.4 控制工程应用3.4.1 电力系统自动化3.4.2 交通运输自动化3.4.3 智能建筑与环境控制4. 实践教学环节4.1 实验课程4.1.1 控制系统实验4.1.2 电子技术实验4.1.3 自动化仪表实验4.2 实习课程4.2.1 自动化工程实习4.2.2 工业实习4.2.3 项目实践三、课程体系图说明以上课程体系图为自动化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年4月)1. 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 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 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 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 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 有相应学科作依托, 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 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 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 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 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 课程体系2.2.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年4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 课程体系2.2.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2012年7月修订)说明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材料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来检测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1.通用标准1.1 学生1. 专业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 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4. 专业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2 培养目标1. 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3. 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学校名称: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考查时间:2006年10月11日-10月13日一、专业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的首批高校之一。
其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解放前的电机工程系。
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电工学院成立,下设电机工程系、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和电子工程系以及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光纤技术研究所、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
1987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与国家水利电力部联合办学,以其中的电机工程系为主体成立了电力学院,原电子电工学院更名为电子信息学院。
2001年底,这两个学院合并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
目前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检测技术及仪器系,以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个本科专业1个;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二级学科5个,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有电力工程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4年,在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排名第五。
上海交通大学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市,经济发达,人才荟萃,高等院校众多。
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对海内外各类人才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电气工程领域,上海的电力工业和电气制造业都十分发达。
2004年,上海市电网发电装机容量达1182.83万千瓦,年发电量698.73亿千瓦时,200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324.7万千瓦。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建设
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对构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联系,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自2006年开展试点以来,截止2013年,全国接受认证的工程教育专业达321个次,涉及高校86所[2]。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本科专业,于2011年顺利通过认证试点,促进了专业改革,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专业认证遵循3个基本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3],其中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证明专业教育有效性最有力和直接的证据。
如何将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付诸实践,使教学计划设计、课程教学和学生考评之间保持一致,即保证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这正是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产生的初衷。
以专业认证为背景,设计构建专业课程地图将有助于学生规划个人学习路径,更好实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地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蓝图,通过全方位呈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课程要素及其联系,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及评估机构提供指导和帮助,保障高校根据专业资源调配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生就业需求等及时调整更新课程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4]。
构建基于专业认证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的意义主要在4个方面:为学生呈现清晰的课程体系设置及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导学生选修专业课程,完成学习计划,方便学生根据核心能力要求对照评估自我学习成效,及时主动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发展;协助教师根据学习成果组织教学,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涵重复;辅助教学管理者根据课程地图执行情况完善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课程设置,梳理专业特色,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展现课程体系不同方面及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整个课程体系和教与学的过程更加透明,方便专家或相关机构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及人才培养的成效进行评价。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21年1月〕1 总那么〔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根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 通用标准内涵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开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开展规划,有明确的效劳面向和人才需求。
包括:1.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明确充分,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开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效劳面向。
2.1.2 培养目标及要求专业必须具有明确、可衡量的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理念。
培养的学生必须到达如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根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根本能力。
掌握必要的工程根底知识以及本专业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开展现状和趋势;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根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根本方法;5.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开展的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 质量评价2.2.1 内部评价应建立适宜的机制,定期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校内评价。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化——以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学科振余Disciplines Exploration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化—以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杨靖n]王霄[1]*覃涛m庞爱平h]杨萍121([1]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刨新能力,首先,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各自针对的 领域和方向:其次,基于自动化专业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标准,以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 了培养目标、毕:Ik要求和课程体系的优化过程:最后,构建了对应的评价体系。
研究内容对其他专业优化培养方案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教育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 xnki.kjdkz.2020.11.013Optimiz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 for Excellent Engineer's Education Training Plan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Taking Guizhou University's Automation as an Example YANG Jing⑴,WANG Xiao[",QIN Tao⑴,PANG Aiping⑴,YANG Ping[2]([l]G u iz h o u U n iversity, E lectrical E n gin eerin g C o lle g e, G u iyan g, G u izh ou550025;[2]G u izh o u U n iversity, C o lle g e o f P hysical E ducation, G u iyan g, G u izh ou550025)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bout 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firstly,the paper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engineer's education training plan.Secondly,the paper takes the Automation in Gui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nd explains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training goal,graduation requirement and curricula system.An eval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The content in the paper has certain reference for other majors.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automation;excellent engineer;training program;optimization〇引言当前,工程教育认证己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的基本条 件,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目标值计算方法——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目标值计算方法王峥荣,马永昌,高艳娥(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摘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中对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产出的重要定量的客观评价,但各高校对所采用的评价目标值存在争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总体渐进正态分布假设,通过构造新的统计量,将求累积分布问题转化为求分位数问题,计算得到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目标值。
从误差、实际评价效果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并验证了目标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有效,这对解决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目标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基金项目]2017年度西南大学“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2017JY089);2018年度西南大学“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研究”(2018JY019);2019年度西南大学“‘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19JY034)[作者简介]王峥荣(1981—),男,四川阆中人,博士,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系讲师,主要从事机器视觉研究;马永昌(1972—),男,云南大理人,硕士,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研究;高艳娥(1985—),女,山东菏泽人,博士,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系讲师,主要从事智能制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21-0041-04[收稿日期]2020-11-14———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问题的提出自2016年6月正式加入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之一的《华盛顿协议》之后,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与国际工程教育实现了实质等效[1]。
经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的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学位可以得到《华盛顿协议》其他组织的认可[2]。
这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将我国培养的工程师推向国际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标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说明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3.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4.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检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5.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通用标准(2017版)1学生1.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1.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1.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1.总则12.通用标准23.专业补充标准6机械类专业6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14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20环境工程专业25地矿类专业33食品科学及工程专业46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类专业52水利类专业62交通运输专业73安全工程专业79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1年3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及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及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及合作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航站楼自动化技术与系统》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航站楼自动化技术与系统》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陈斌,王修岩,李宗帅,邢书剑,陈维兴(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300300)一、工程教育背景与内涵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
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国家社会、行业的发展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要兼顾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的预期目标,同时对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和修订。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按照认证的标准开展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判断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否达到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3]。
以成果为导向意味着教学过程呈反向设计,在培养目标确定后,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毕业要求并设置课程体系,再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评价。
在正向教学实施中,应根据课程评价结果持续改进相应教学活动,并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进行持续改进。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通过课程体系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培养目标的达成[4,5]。
基于OBE的教学理念思路如图1所示。
在OBE教学理念模式下,对面向我校自动化专业开设的《航站楼自动化技术与系统》课程进行改革尝试,从课程规划、教学过程安排和改进评价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构建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使本门课程对学生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贡献,并确保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关系得到科学合理地执行[6-8]。
二、课程现状与定位《航站楼自动化技术与系统》课程是我校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多年来课程组老师对航站楼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的技术进行了系统跟踪、学习和吸收,在该课程中充实新知识,将该课程建设为我院自动化专业特殊课程之一。
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国内的航站楼新建和扩建数量逐年递增,配套的航站楼内设备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都需要技术升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与实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与实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理工科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如何系统化地设计与实施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元素,以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素养又具有良好思政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挑战,然后提出了系统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策略,包括课程思政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理工科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与实施的实际效果,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理工科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目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思政不仅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拓展和深化,更是对理工科教育内涵的丰富和提升。
理工科课程思政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理工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训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在学习理工科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使命,明确作为理工科人才的责任和担当,自觉将个人发展与服务国家、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目标相结合。
在实施中,理工科课程思政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理工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理工科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目标在于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品德的新时代理工科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理工科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是指在自动化专业领域中,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该专业所涵盖的各个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
该体系图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指南。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示例:1. 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学基础- 电路分析2. 专业核心课程- 控制系统原理- 信号与系统- 电子技术基础- 电机与传动- 自动化仪表与检测技术3. 专业选修课程-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 过程控制与优化-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4. 实践课程-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验- 工程实习- 毕业设计5. 通识教育课程- 英语- 文学与艺术-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以上课程体系图仅为示例,实际的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该体系图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课程规划的参考,帮助他们了解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路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背景。
同时,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课程设置外,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还可以包括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和依赖关系。
例如,控制系统原理是一个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
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是一个有益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指南,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科类课程思政体系与教学实践体系构建——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2024.4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引言课程思政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其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教育主渠道的各专业课程中,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为专业课程树魂、为人才立德。
文章对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以自动化专业为试点,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并探索相应教学实践体系和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和教学效果。
二、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工科类专业课程都是关于理论、技术原理等客观性知识的课程,貌似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因此其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系统性不足工科各专业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但在课程思政上各专业课程则各自为政,缺乏顶层的、系统化的设计,各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几乎在任课教师的“一念之间”,导致了课程思政或反复重建,或覆盖不全[1-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3]。
针对不同工科类课程,高校应挖掘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系统性,把育人目标分解到不同课程中,从而形成系统性好、针对性强、专业特色明显的课程思政体系。
(二)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法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就是在完成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品格养成等,在教学主渠道中把育才和育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进行无痕衔接和融合,因此,衔接和融合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
目前,高校教师多采用讲授方式,即用“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但这种方式较难使师生之间形成共鸣,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程思政与生活分离长期以来,工科类课程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为授课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1.总则 (1)2.通用标准 (2)3.专业补充标准 (6)机械类专业 (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7)环境工程专业 (22)地矿类专业 (2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39)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 (45)水利类专业 (52)交通运输专业 (60)安全工程专业 (6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1年3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摘要: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毕业要求达成、持续改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从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标准、实践课程设置等方面着手设计,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支撑涵盖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是《华盛顿协议》,我国于2016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1-2]。
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实践,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吸引工业界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互认。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01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具有60年专科办学历史,每年为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培养近百名工程技术人员。
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紧紧围绕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等环节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强电特色浓郁,是传统的工科专业,具有理论深、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是理实紧密结合的学科。
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2018版)》(简称《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的所有条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是本专业能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关键环节。
为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办学,学院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教育理念和质量标准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并贯彻教育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等理科,教育拙观E仰此4卻V仰兄;2〇L7年第i5期(总第B6期)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设计#李擎崔家瑞#王丽君杨旭栗辉(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083)摘要近年来,为了展示专业课程体系、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学习路径,一些高校的自动化专业建立了自己的课程地图。
在传统课程地图查询(展示)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和各门课程支撑的能力指标点,并增加了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生整体与个体能力评价功能。
目的是为更好地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借助文章设计的课程地图,教师不仅可以查询所教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支撑的能力指标点、教学目标等信息,还可以查询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既可以查询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支撑的能力指标点,还可以查询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差距以及不足等信息。
关键词课程地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评价;复杂工程问题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Curriculum Mapping Design of Automation Specialty forChina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LIQing, C U IJia-rai, WANGLi-jun, YANG Xu, LI Hui(School of Autom 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num ber of universitieshad established their ow n curriculum m apping in order to show the vocationalcurriculum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 e courses, the curriculum syllabus and student learning path. In th is paper, students"ability evaluation function of curriculum m apping is designed based on query (display) function of th 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m apping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 ** 收稿日期2017 -05 -25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实验室专项“教学激励下的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RF-OT- 012SY);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上项目“基于课程地图的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优化”(项目编号:2014-m S〇28);北京市视频共建课项目“嵌入式控制系统”(项目编号:G J201506);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5Z09)、“建设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项目编号:JG2014Z01);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面上项目“电路实验技术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M30).、“基于翻转课堂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〇15M22)、“基于微信公众号构建《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微课平台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6M19);北京科技大学第六批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嵌入式控制系统”(项目编号:KC2016YJX05) •作者简介李擎(1971-)男,河北唐山人,教授,主要从事本科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智能控制与优化研究.** 通讯作者崔家瑞• 110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设计cred ita tio n.I t in co rp o ra te d th e g ra d u a tio n re q u ire m e n ts of en g in eerin g ed u ca tio n a ccre d ita tio n a n d th e com p ete n cy in d ex of ea ch course,a n d ad d ed th e a b ility e v a lu a tio n of stu d e n ts b ased o n th e co m b in a tio n of q u a litativ e a n d q u a n tita tiv e research.T h e p u rp o se is to p ro v id e s tr o n g d a ta su p p o rt fo r co n tin u o u s im p ro v em en t. T h ro u g h th e cu rricu lu m m apping,te a ch e rs ca n n o t o n ly q u e ry th e cu rricu lu m p ositionin g,th e su p p o rte d ability in d icators,tea ch in g ob jectives a n d o th e r in fo rm a tio n,b u t a lso ca n q u e ry th e e v a lu a tio n re su lts of th e c o u rse content,tea ch in g effectiveness,tea ch in g m e th o d s a n d o th e r aspects.S tu d e n ts can fin d th e tea ch in g objectives,tea ch in g contents,th e su p p o rte d a b ility in d ic a to rs of ea ch co u rse a n d th e y ca n a lso ch eck th e a-ch ieved a b ility a t d iffe re n t stages.Keywords:cu rricu lu m m apping;e n g in e e rin g ed u ca tio n p ro fessio n a l accred itation;a b ility evalu ation; com p lex en g in e e rin g p ro b lem s近年来,课程地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日益 增长,一些高校的自动化专业建立了自己的课程 地图[1然而,绝大多数课程地图只是展示了专业课程体系、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各门课程 的教学大纲以及学生正常的学习路径。
2016年6月2日,我国正式成为工程教育 《华盛顿协议》第18个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 程教育真正融人世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开 始与其他成员国达到了实质等效,同时,也为以 后我国参加国际工程师认证奠定了基础,为我国 工程师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将有力地促进我国 高等工程教育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5]。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 C D I0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6^9],2014年申请了工程教 育专业认证并于2015年顺利通过。
为了更好地开展持续改进工作,为专家进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 教师更好地了解所授课程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贡献 度,使教学目标更明确,为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 习过程中,能够动态了解自身各个阶段应具备的 能力和已具备的能力以及如何有目标地提升个人 欠缺的能力,在传统课程地图查询(展示)功 能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并新 增了学生能力评价功能。
融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的毕业要求和各门课程支撑的能力指标点,并增加了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生整体与个体 能力的评价功能。
具体功能的设计过程如下。
_、基于能力要求的地图查询功能设计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条毕业要求[1°_11]和我校自动化专业特色,设计了课程地 图的查询功能。
主要包括:五层次递进式培养体 系、具体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课程简介、教 学目标、课程定位、支撑的能力指标点、对应复 杂工程问题、教学方法)等。
(一) 五层次递进式培养体系设计根据12条毕业要求,设计了五层次递进式 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第一 课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训 和毕业设计5个层次,其中课堂教学分为通识 课、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第 二课堂包括基础技能培训、SRTP、校内学科竞 赛、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和就业技能培训5个 层次。
以课程地图形式展示如图1所示。
(二)第一、二课堂具体课程设计在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依照以上培养体系,基于0BE原则设计的部分主要课程如图2所示。
(三) 课程大纲设计大纲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定 位、支撑的指标点、对应层次的复杂工程问题、教学内容及学时、教学方法、考核内容及方式 等。
以自动化生产线实训为例,具体设计过程和 内容如下。
•111.意辱往科教嚿 HKffER E DUCA-T [〇N f )F SCIENCES2〇n年第6期(总第136斯)图1五层次递进式培养系统课程地图图2第_、二课堂课程设置框图1. 课程简介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是自动化专业大三下学期 必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类课程,学时为1周,周期为2个月。
课程以实际工业系统为原 型,涵盖完整的自动化工厂实训系统,包括过程 控制、运动控制和制造自动化等多个行业子系 统,同时支持控制系统硬件平台集成、组态监控 软件搭建、控制器编程(M atlab 、C 语言)以及 先进控制策略编程和验证等。
2. 教学目标该课程的课程性质要求课程必须注重学生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教学目标具体如下:U )能眵掌握液位、流量、压力、温度、位置、速度等传感器选型方法,并撰写选型报告;<2〕能够针对多容水箱、纸张张力、多热 工参量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多部多层电梯控制 系统等自动化领域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并 撰写《项目需求分析报告》;(3)掌握多容水 箱、纸张张力、多热工参量系统等被控对象的机 理建模和实验统计建模方法,并使用MatlabS 成建模;(4)能够设计多容水箱、纸张张力、 多热工参量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多部多层电梯 控制系统等系统的控浪方案;(5)能够实现多 容水箱、纸张张力、多热工参量、柔性制造、多部多层电梯控制等自动化装置的现场实施与稳定 控制,并考虑经济、效率等因素;(6)能够使 用Labview 或组态软件等设计合理的人机交互界 面(HMI ); (7)能够在项目小组中分别担任负 责人和成员的角色,组织或配合团队完成项目; (S )能够清楚地阐述工程理念和专业观点,撰 写多容水箱、纸张张力、多热工参量、柔性制 造、多部多层电禅控制等系统的工程设计方 案》C 现场实施方案》《技术总结报告》及P P T 汇报等文件;(9)能够以小组形式清晰描述项 目的开发过程,现场展示顼目成果3. 课程定位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设计该课程 学习前应具备的扫识利后续应该继续深人学习的 知识及能力,以满足毕业要求指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