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一至第四章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和力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2.速度是用来反映物体运动的 ,它的国际单位是,108千米/小时= 米/秒, 1米/秒= 千米/小时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
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直线运动,其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5.力是作用,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6.力的作用效果是(1) 力可使; (2) 力可使。
7.力的单位是。
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 ,它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当它使用时首先要把指针对准 0刻度线,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8.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 我们把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它可用字母表示,它与质量的关系用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g= 它的意义是。
它的方向是的。
10.具有规则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在,而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用悬挂法测定它重心的位置。
11.滑动磨擦力的大小与和接触面的有关。
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将滑动变为滚动可。
1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作用在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上的力叫。
它的方向总是指向。
第二章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前人的研究,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其中,一切物体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液体还是气体。
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处于哪种状态是由原来的状态所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就以刚撤去外力时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三、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八年级各章知识点总结物理
八年级各章知识点总结物理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它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物理知识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科目,尤其对于八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学习物理知识是在探索自然现象的背景下,不断提升科学素质的过程。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八年级各章的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需要两个因素:物体的移动和时间。
同时,还需要明确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公式为 d=v*t,其中 d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3. 加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变化,则称为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a=F/m,其中 F 表示作用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
第二章力和压强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指物体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必须同时给出力的作用点和作用目标。
计量单位为牛顿。
2. 力的分类力的分类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还有电磁力、万有引力等。
3. 压强的计算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力,公式为 P=F/S,其中 F 表示受力大小,S 表示受力区域面积。
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不动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可应用于飞行器、卫星、宇宙船等有规律的运动上,为理解宇宙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
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牛顿第二定律规定,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应用于施力、引力、弹力、摩擦力等物理学现象中,也为物理学科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牛顿第三定律1. 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可应用于弹性力、反作用力等物理学现象中,为理解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八年级物理一~四章知识点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八年级物理1到4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1到4章知识点八年级物理课程涵盖了1到4章的知识点,其中包括了基础的物理概念、物理量、单位、测量、运动和力学等内容。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1. 基础物理概念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它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是物质和能量。
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两个基本的物理量,而能量可以是运动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不同形式存在。
2.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和度量的量,例如长度、时间、速度等。
为了方便描述和比较物理现象,并能进行科学计算,人们规定了一系列标准的物理单位对物理量进行测量。
国际标准单位制(SI制)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标准。
3. 测量和误差测量是为了得到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它是物理实验的基础。
在测量中常常会出现误差,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注意测量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运动学运动是物理学中最为基础的概念,涉及到时间、空间、速度和加速度等多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它包括了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以及抛体运动等几种不同类型。
5.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用来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它又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动力学则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
6. 质量和重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物理量,它是宏观物理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而重量是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的力,它是由于物体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7.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法则,它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维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受力状态下的运动规律。
第三定律,也称作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物体间存在一对相互作用的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8.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所产生的阻力,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四章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移动。
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来描述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的作用与测量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接触力、重力、摩擦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它,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光的反射1. 光线的传播特点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直线、以光速传播、具有反射、折射等特点。
2.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与表面发生反射时的关系。
它指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 镜面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是常见的镜子。
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得知镜子中的光线与物体的关系,并利用光线追迹法确定镜面成像位置。
成像特点包括:虚实、大小、正倒等方面。
第三章:声的传播1. 声音的特点和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一种机械波。
声音的特点包括:响度、音调、音色等。
声音的产生与空气中的分子振动有关。
2. 声音的传播和速度声音需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我们可以利用回声原理测量距离。
第四章:电和磁1. 电流与导体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导体是电流流动的媒介。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由电量和时间来描述。
2.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的路径,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电路。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知识点归纳班级姓名座号一、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敲鼓时鼓面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时,树叶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要靠无线电进行谈话。
3、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频率是100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的听觉上限。
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的听觉下限。
4、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5、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我们还能分别出它们,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6、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声音的强弱用分贝表示,符号是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7、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控制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8、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二、光现象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是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认为跟真空中的速度一样。
光在水中和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慢一些。
2、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颜料三原色是红、黄、蓝三种色。
初二物理章节分类重点知识点总结(建议收藏)
初二物理章节分类重点知识点总结(建议收藏)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 lcm=l0mm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常考点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常考点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常考点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常考点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 f。
八年级物理一至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一至四章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学是中学物理学中的一部分,是学习力和分析力的基础。
它主要学习基本量的测量、运动、力学、能量等四个方面。
下面就八年级物理一至四章的知识点作简要介绍。
一、基本量的测量1. 测量的定义:使用规定的单位来确定物质的数据量,叫做测量。
2. 常用的基本量:时间(t)、长度(l)、质量(m)、电流(I)、温度(T)、物质的数量(n)、光强度(I)。
3. 常用的单位:秒(s)、米(m)、千克(kg)、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坎德拉(cd)。
4. 长度的测量:直尺、游标卡尺、外测微计等。
5. 时间的测量:物体的运动规律、水银温度计等。
二、运动1. 运动的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地球的参照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称为运动。
2.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3. 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
4. 运动学图像:位置-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
三、力学1. 力与分力: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2. 重量与质量:质量的定义、重量的定义、万有引力。
3. 刚体与转动:刚体的定义、机械能量、牛顿第三定律。
四、能量1. 能量和功:功的定义、功率、能量和物质的相互转化。
2.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定义和公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
以上这些就是八年级物理一至四章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获得更深度的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的能力,也正因如此,在学习物理之余,我们还要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物理实验能力并注重质量的保证。
八年级物理一到五章总结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Ⅰ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变形 ,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v s t= t s v = v t s =速度图象:Ⅱ 变速运动: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 = 1000m,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时,物体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若零刻度线磨损,则与某一整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 = 60min,1min = 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停表等。
2.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公式为v = (s)/(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为v=(s)/(t)(这里的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八年级物理一到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一到三章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一到三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掌
握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 运动的描述: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掌握如何选择参照物描述物
体的运动状态。
3. 运动的快慢:掌握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利用速度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4. 测量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掌握用刻度尺和停表测
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二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声音的特性: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知道影响音调、
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3. 声的利用: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掌握超声波和次声
波的应用。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了解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章:物态变化
1. 温度: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熔化和凝固: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3. 汽化和液化: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两种方式及其特点。
4. 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声音在______体中传播最快,在______体中最慢。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要靠无线电进行谈话。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 ,音调的高低与______有关。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__;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______。
(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响度的大小与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响度的单位是______(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又叫音品,是由发声体本身材料决定的。
4从物理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___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目前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是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二、光现象1光的传播(1)光源:________ ___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传播。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____,C=_________,光在水中和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______一些。
2(1)光的反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如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乙也_____看到甲的眼睛。
(3)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后被向_________反射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后被_____反射的现象。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3(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_____;②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____;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位置连线与镜面_____;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时间的测量1h=60min 1min=60s运动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八年级物理一到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一到四章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它能让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更深入、更实在。
在八年级,我们将学习物理的一到四章内容。
下面是本文介绍的知识点。
一、物理学和测量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现象的学科,而测量则是对物理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在测量中,我们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工具进行实验来获得数据。
同时,要注意使用国际制单位,如米、千克、秒等等。
二、运动和力
在物理中,我们探讨的一个主题便是运动和力。
其中,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
而力则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其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单位(牛顿)进行测量。
三、功、机械能和能量守恒
功表示力对运动物体所作的功率,其单位为焦耳。
而机械能则包括势能和动能两种。
能量守恒定律则指出,在合适条件下,能量总是保持稳定的,即在能量转化时,能量总量不变。
四、运动学和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性质、状态、规律与时间、空间关系的分支学科。
其中的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仅在作用力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或停止运动,而速度与加速度则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属性。
本文介绍了八年级物理一到四章的知识点,其中涉及物理学和测量、运动和力、功、机械能和能量守恒、运动学和牛顿第一定律等多个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
八年级前四章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前四章物理知识点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前四章是学习的基础,为后面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八年级前四章物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第一章运动与力运动的三要素:位移、时间、速度。
其中位移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轨迹总长度;时间是指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结束运动的时间间隔;速度是指物体完成运动中的位移所需时间。
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牛顿第一定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一直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除非外力作用于它,这个外力叫做“合力”。
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它所受到的结果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章常见的物理量和测量工具物理量是指可用数字表示并可相互比较的量,如长、宽、高、温度等。
物理量可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其他物理量无法化简的基本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而导出物理量通常是从基本物理量中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的物理量。
测量工具有尺子、天平、温度计、万能表等。
第三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源是指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声音是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音的的三个特征是音量、音调和音色。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它与声音的产生震幅大小和传播介质密度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音激发声波频率有关;音色是指经过介质传播后的声音特点,它与声音激发谐波的形态和强度有关。
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遇到物体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平面物体边界时,发生改变方向,同时保持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运动规律。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沿着新介质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折射的角度与入射角和两种介质折射率的比值有关。
光的折射与反射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如反光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通过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的奥妙,还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各章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km,dm,cm,mm,nm(2)测量工具:最常用的是刻度尺1、长度的测量(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4)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转化法、替代法(5)刻度尺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准确值:10.3cm如10.36cm估计值:0.06cm分度值:0.1cm=1mm (1)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h,min,ms2、时间的测量(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时钟(3)读数3、误差与错误(1)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减小的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如:13.45cm,13.46cm,13.45cm,13.57cm几个测量数据中,13.57cm就是错误的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改变就是机械运动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需选择一个量作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量就是参照物(1)选取是任意的3、参照物的选择依据:(2)没有特殊说明,所选取的参照物就是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东西(3)可根据研究的方便进行选择4、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先假定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三、运动的快慢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1、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定义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1)匀速直线运动: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速度为v=s/t(任何时刻的速度都相等)2、(2)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平均速度:v=s/t(其中s表示整个运动过程的总路程;t表示整个运动过程的总时间,某段的平均速度不能代替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3、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运动时间相同:看所走过的路程,路程大运动快(物理学中也用此方法比较快慢)(2)运动路程相同: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小,运动越快(3)时间路程都不相同:计算出速度再进行比较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的有固体、液体、气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a、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
b、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及其是否磨损;(2)看刻度尺的量程;(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四会:(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3)会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会记:测量结果记录形式是数字+单位。
考察题型:1、对长度的估计方法规律:一臂展≈身高,一步幅≈0.5m-1m 一拃≈20cm;1指宽≈1cm。
臂展:两臂左右伸平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从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方面考虑。
看题目里面对精确度的要求。
刻度尺的精确度由分度值决定,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则能精确到1毫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违反规则的读数,都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物体的读数为2.43cm。
可以推测出它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
cm)0.03)2.4)一个准确的读数应该包括三部分。
当估读数字为0时,也不能漏掉。
4、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化曲为直法:借助一些简单的测量器材。
如不能伸长的细线,把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所得结果即为所测物体的长度。
累积法: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量累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的方法为累积法。
组合法:用来测量圆、椎体等5、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读数问题方法: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用“刻度差值”法:用物体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刻度值,计算的结果就是所测物体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 运动的描述
1.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3.物体单位______内通过的______叫做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单位:m/s、km/h(1 m/s= ____ km/h).
4. _____不变,沿着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_____。
5.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________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整体的快慢程度.
考点二 长度、时间的测量
6.长度的基本单位:____,常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使用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应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7.时间的基本单位: ___ ,常用测量工具:秒表、钟表.
8. _____值与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_____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_____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S1=90cm t1=3s V1=
S2=50cm t2=2s V2=
实验步骤:课本P23页
1:求出S1、S2的平均速度(写出解题步骤)
2:求出S3的平均速度(写出解题步骤)
第二章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_____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_______中较快, _______中最慢.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
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____.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听到自己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通过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6.音调指声音的______,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决定 的:频率越高,音调______;频率越低,音调______ .
7.频率:发声体_______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_____,符号为
____.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______到___________.高于
_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
8.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_______,响度越大.9.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
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 、 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考点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
10.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 _____和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人们以______(符号为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______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12.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______;(2)阻断噪声的______;(3)防止噪声_________。
13.声的利用
(1)可以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 ,如;
(2)可以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 ,如.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一 温度计
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_________,符号是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 ℃,______的温度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______和________。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或
_______。
(3)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______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______。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 ,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 ,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
__________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
考点 二 熔化和凝固
6.物质由______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_____变为_______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_____热,凝固过程要___热.
7.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_______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_______ ,没有熔点,如.
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______。
9.晶体熔化条件: ; ___ ___;
晶体凝固条件: ______ _; ____ ___。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____态变为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___态变为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___热,液化过程要___热.
2.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_________下,在液体
_____和_____同时进行的______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
_____________。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
5.沸腾的条件:(1) __ __;(2) __ ___.
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1)__________,(2) ____________。
两种方式的异同点如下表:
沸 腾蒸 发
相同点
不同点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液温变化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
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___态叫升华,物质由____态直接变为____态叫凝华.
升华过程要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热.
考点五 物体变化练习
1冬天的早晨,草上结成的白霜,属于 _________ 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时,看到的“白气”,属于 _________ 现象.
3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 _________ 现象.
4白炽灯用久了会变细,是 _________ 现象.
5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 _________ 现象.
6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_________ 现象.
7雾凇形成是 _________ 现象
8在冰箱门附近出现“白气”,“白气”形成是 _________ 现象
9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是
_________ 现象
10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是 _________ 现象
11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是 _________ 现象”
12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 _________ 现象
13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是 _________ 现象
14夏天湿衣服晾干 _________ 现象
15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_________ 现象 16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_________ 现象
17吃冰棒解热 _________ 现象 18露是 _________ 现象
19雪是 _________ 现象 20雾散了是 _________ 现
21河面结冰是 _________ 现象 22雪人不见化成水却变小了是 _________ 现象
2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是 _________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