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八下 实验探究大讲台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教学设计(二)教学过程活动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什么传递到学生的耳朵呢?【教师提问】水里游泳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吗?【教师活动】请三位同学上台:甲乙两位学生来用土电话讲悄悄话,丙同学站在乙同学旁,让乙丙同时回答甲讲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性能比较好。
【教师活动】用真空罩实验向学生讲解,真空不能传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例题】君君在游览某文化长廊时拍下了一幅如图所示的古诗碑帖,诗中所描述的寒山寺的钟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上的.活动四:声音的传播速度【教师活动】用图片展示趴在铁轨上大概判断火车的距离。
【教师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查阅书本38页,并让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声音15℃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例题】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温度为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2)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大于气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均填“大于”或“小于”)活动五:回声【教师活动】用视频展现回声现象,并讲解回声是:声音传播出去并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并向学生补充在天坛里面有三处比较著名的声学建筑,一是圜丘、回音壁、三音石。
【教师回答】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节在本章起到基础的作用,为学习后两节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八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有大量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仅仅懂得如何制造声音却没有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思考,这就需要老师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力的知识,对于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旨在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1.通过PPT展示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讲解各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传播过程,如“瓶子音乐会”。
3.讲授声音的传播条件,讲解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4.结合实际例子,讲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噪声控制、隔音效果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规律。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等。
4.小组讨论: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保他们全面发展。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设计的这节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扬声器、细线、小球、泡沫板、尺子、空矿泉水瓶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观察扬声器和小球的实验,发现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让学生将耳朵贴在泡沫板上,另一端放在尺子上,发现声音可以通过泡沫板传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 实验:让学生用空矿泉水瓶子装水,分别在不同水位下敲击瓶子,观察声音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水位的高低会影响声音的音调。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进行声音实验,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实验成果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选择了扬声器和细线的实验来展示声音的产生。
在这个实验中,我将一个小球系在细线的末端,然后让扬声器振动细线,小球被弹起。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认为,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究课,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问题引导,实践探究”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二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三是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难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并在实践中运用。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准备了若干个教具和学具,包括声源(如鼓、锣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音叉、尺子等。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用这些教具和学具进行实践操作,以加深他们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理解。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题。
我会将一个音叉紧贴在桌面上,然后迅速松开,让音叉振动产生声音。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观察音叉振动的情况,并让他们尝试用手指按住音叉,观察声音是否消失。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会引导孩子们探讨声音的传播方式。
我会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声源和一个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让孩子们将声源放入传播介质中,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难点问题,我会进行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声音的产生原理:让孩子们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是学习声音产生的基础。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我还将注重教学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探究声音传播的距离与声音强度的关系。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创设竞争机制,如小组之间的实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操作是否准确?
2.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有效,如在探究声音传播规律时,是否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了解空气的密度、温度等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掌握声音传播的规律,能够运用声音传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实验探究专题 课件PPT
一、测量型实验(基本仪器、仪表使用) 二、探究型实验 三、观察型实验
(1)直接测量型实验
要求学生:选用合适量程和最小分度值的测量工具, 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包含: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 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 能表.
例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与合作(1)如图所示,同学们在交流中提出甲、乙两个探究 思路,请对这两个探究思路进行评估。 (2)请设计一份记录该实验数据的表格。
可以通过改变串联 电池的个数,来改 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值。
甲
可以通过改变滑动变 阻器的阻值大小,来 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值。
例 如图16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 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 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 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 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 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 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图4
(2)间接测量型实验
1.测量平均速度; 2.用天平、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4.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5.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 6.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功率 。
实验所依据的原理, 明确实验的条件、步骤和过程 正确的实验方法,从中推出用什么测量器材,设计什么实验步骤,特别 是一些关键步骤顺序,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等, 总结出实验过程中各种做法的目的和作用; 总结设计思路,在测量工具不够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未知物理量的测量思路
沪科版-物理沪科八下教案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过程
利用课件展示帕斯卡原理的其他用ρgh
拓展延伸出示拓展延伸题:
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
上(如图4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
图4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 B、p A <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
2、2、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长江水的泥沙含量增加,
这相当于长江水的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对堤坝的压强,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了,加大了防汛的难度. 分析练习、总结应用到的知识点和做题注意
事项
板书设计§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一、探究液体的压强规律
1、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
2、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
P=ρgh
三、液体压强的应用
连通器原理
帕斯卡原理
反思完善出示问题: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点?总结反思,。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1.2、1.3探索与探究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课后要求学生撰写反思日记,总结课堂上的收获、不足及改进措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基本概念,理解光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学习,认识物理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猜想、假设、验证等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证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4.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科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教师补充讲解,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探究汇总学案(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探究汇总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以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实验探究部分的内容为主题,主要涵盖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相关实验。
其中,实验包括测定小车滑行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探究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准确值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设计并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
2.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药品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解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5.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 提出问题2. 猜想与假设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 分析与论证6. 评估7. 交流与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定小车滑行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实验报告题目一: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滑行距离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图。
题目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摩擦力对小车滑行距离的影响。
答案:题目一: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滑行距离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图。
题目二:摩擦力越大,小车滑行距离越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结合课堂实验,自主设计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进一步探索物理现象。
教师可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0年春上海科技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教案:2020年春上海科技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上海科技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详细内容:1. 引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引发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思考。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杠杆实验,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4. 例题讲解: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及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支架、钩码、剪刀、绳子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等,引发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思考。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杠杆实验,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a.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不同重量分布下的杠杆平衡情况。
4. 例题讲解: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a. 出示例题,如剪刀剪东西时的杠杆平衡问题。
b. 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并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定义、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一把剪刀剪绳子,剪刀的手柄长度为20cm,刀片长度为10cm,求小明剪绳子时的杠杆平衡点距离刀片的距离。
答案:杠杆平衡点距离刀片的距离为10cm。
2. 题目:一根长度为100cm的杠杆,一端作用力为20N,力臂为30cm,另一端作用力为10N,力臂为50cm,求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杠杆的平衡条件为20N×30cm=10N×50cm。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4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平面镜成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布置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开展拓展活动,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平面镜成像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如舞蹈演员在镜子前练习、商场试衣间的镜子等,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成像原理。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设计丰富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面镜成像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运用图示和多媒体动画,讲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物距与像距相等、成像为虚像、成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
4.结合实例,讲解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改变物体位置、放大或缩小物体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如何用实验验证这些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秀教学案例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
4.教师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激发学生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学习兴趣。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敲击物体、播放音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激发学生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学习兴趣。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科学探究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主题的科学探究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实践,探索声音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
课程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了解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叉、鼓、锣、水盆、乒乓球、尺子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乒乓球,一把尺子。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声音的美妙,激发他们对声音的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2. 探索声音的产生:让孩子们用手敲击音叉、鼓、锣等乐器,观察并感受声音的产生。
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 探索声音的传播: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用乒乓球和尺子进行实验。
让孩子们将乒乓球放在尺子的一端,用手拍打尺子的另一端,观察乒乓球的跳动,讨论声音的传播过程。
5.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
每组选择一个介质,用尺子敲击,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传播情况。
6. 分享与讨论: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022年粤教沪科物理八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开课专用教案2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索法教学用具: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和F2的力臂。
2. 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二、新课教学:(一)、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今天研究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的平衡。
(二)、学生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⑴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即研究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⑵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弹簧秤、钩码、尺、线⑶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通过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②把钩码挂在支点两侧,调节位置和钩码的多少,使杠杆重新平衡;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动力×动力臂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123④提问: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⑤提问: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表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单位是牛·厘米,通常用牛·米表示。
(用刻度尺量长度,不要求读出估计数值。
)⑥学生实验,实验数值记录在课本表中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
⒊总结:由多个小组报告,根据实验数值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数学表达式。
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②上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例如用抽水机抽水时,加在抽水机手柄上的力是150牛,如果动力臂是60厘米,阻力臂5厘米,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知抽水机的柄受到的阻力是600牛。
(三)、练习:巩固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学习画最省力的杠杆1.讲解例1:如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O 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2022年粤教沪科物理八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开课专用教案5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力臂的正确确定教学难点: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归纳法教学用具:杆秤、托盘天平、镊子、钳子、筷子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人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利用、制造工具。
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帮助人们完成工作。
机械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
简单的机械是组成复杂机械的基础。
我们今天研究其中的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地球。
”为什么他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力呢?原来他使用了杠杆。
古代的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时也使用了杠杆来搬动巨大的石块。
二、新课教学什么是杠杆?一、初步认识杠杆1.提出问题:⑴展示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把出来?⑵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省力?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⑷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⒉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甲讲解。
给出杠杆的定义。
⒊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4.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5、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
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二、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⒈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
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
①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
2022年粤教沪科物理八下《探究滑动摩擦力》公开课专用教案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2)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的存在。
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利弊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的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用控制变量法归纳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三、实验器材:视频资料(无视频设备可用实物模型模拟)、图片(汽车轮胎、鞋底、防滑链、防滑靴、溜冰鞋、自行车等)、弹簧拉力计、毛巾、木块、砝码、木板、玻璃板等等四、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多媒体演示]① 从滑梯上滑下的儿童,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来② 滑雪运动员停止动作后滑行一段停下来③ 推出的冰壶球,在轨道上慢慢停下来[提问] 它们的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讨论] 小组讨论,抽取部分学生回答。
2、新课教学:(一)生活中的摩擦[自主学习]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展开讨论。
[讲解]解释滑动摩擦力的存在、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发生部位[活动]①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与同学说说感受。
②观察自己所穿的鞋底。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提问] 滑动摩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如何探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避免学生盲目猜想。
在必要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以下现象来感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① 手在衣服上、桌面上、头发上滑动的感觉;② 手按桌面的力不一样,手的感觉不同;③ 分别拉动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感觉会不一样。
1.提出问题教师将学生主要提出的猜想列在黑板上。
帮助学生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因素,确定出需要探究的猜想。
2.制定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制定一个验证我们提出的猜想的计划。
沪科初中物理八下《10第1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教案 (4)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教学设计:1.教法设计:(1)用图片、实物展示引入杠杆。
(2)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平衡条件。
(3)用图片、实物展示种类杠杆,图片展示说明古代人类利用机械的历史。
2.学法指导:(1)杠杆支点的辨识:杠杆转动时(瞬间)唯一不动的点;(2)力臂的确定:延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量取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
(3)动力和阻力没有绝对的分别,具体分析时可以认为以使杠杆朝某个方向转动的力动力,反之则为阻力。
(4)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先调整杠杆平衡,注意记录数据,应用表格(P154)分析数据归纳关系得出结论。
(二)教学用具:1.《教材》《综合学习与评价》2.扳手、钳子、剪刀、天平3.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套件(分组)(三)教学内容1.认识杠杆。
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1)支点:杠杆转动时所绕的点(轴)。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1)调整杠杆(2)猜想与假设:(3)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3(4)分析数据(5)结论:4.杠杆的分类及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省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天平5.我国古代的杠杆布置作业1.课本:2.《综合学习与评价》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八下实验探究大展台在新的的课程理念下,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科学探究,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通过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和乐趣。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中,有好多的探究实验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理顺和总结一下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操作这些实验,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探究一、推理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进行合理推理,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器材】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滑块、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1)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滑到表面光滑的水平木板上后,测量并记录滑块运动的距离;(2)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滑到表面比较光滑的水平木板上后,测量并记录滑块运动的距离;(3)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滑到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后,测量并记录滑块运动的距离;【探究分析】比较三次滑块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上通过的距离,可以看出,木板的表面越光滑,滑块通过的距离越大,由此推理,假若木板的表面足够光滑,滑块将会永远滑行下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大;当平面绝对光滑时,滑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探究点拨】①实验前要把木板放水平;②滑块下滑的斜面倾角不要太大,要注意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尽量平滑,以免滑块翻到;③在实验中滑块每次都要从斜面同一位置滑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滑块每次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都是相同的;④测量滑块运动的距离时,应从水平木板与斜面底端相接处开始测量,到滑块停止的位置。
三次测量都要用同一种记录标准。
⑤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例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李铭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用相同的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做了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表二:(1)分析表一(或表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还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析】让同一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在水平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分析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发现小车在斜面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小车在棉布上所受阻力最大,滑行的距离最短;在玻璃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滑行的距离最远;这就说明小车在同一高度释放后,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
分析表一(或表二)数据还可以发现,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越高,小车滑行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小车在相同的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也就越远。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平面上绝对光滑,则小车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就为零,小车就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而不会停止。
【答案】(1)小车在同一高度释放时,在平面上所受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长。
(2)小车所受阻力一定时,释放的高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
从而可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而不会停止。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力探究体现了物理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理想化方法。
分析时要注意从实验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入手,通过分析各次实验的现象不同,从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探究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器材】两端带有挂钩的玩具小车、两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两个相同的托盘、完全相同的砝码。
【探究步骤】(1)如图所示,将两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两端带有挂钩的玩具小车放到长木板上,用细线绕过长木板两端的定滑轮,并将托盘挂在细线的两端。
(2)用手按住小车,往两端的托盘中分别添加两个砝码,然后慢慢松开按住小车的手。
分析小车在水平分析上受到的两个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填到下表中);(3)用手按住小车,再往两端的托盘中分别添加两个砝码,然后慢慢松开按住小车的手。
分析小车在水平分析上受到的两个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填到下表中);(4)将小车转动一个角度,看一看作用在玩具小车上的两个力是否还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观松手后玩具车能够静止在水平的长木板上;添加砝码后,玩具车仍能静止在水平的长木板上;当将小车转动一个角度后,小车将不再静止,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要旋转回来。
【实验结论】总结归纳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在同一直线上。
【探究点拨】①实验探究前,要先用手拨动长木板两端的定滑轮,观察定滑轮能否自由转动;②在往托盘中加减砝码时,一定要先用手按住玩具车;③可以尝试着做一下两个托盘中的砝码个数不同的实验,但要注意按小车的手在松开下车时不要远离小车,以防小车摔下桌面;④实验中将小车扭转一个小角度的目的是使小车受力不在同一直线上;⑤实验中所用的细线要合适,不可太粗又不可太细,要能承受一定的拉力。
【例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2)小明选择了图a 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____和__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讲析】(1)图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 的探究方案中的研究对象是小车;(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图a 是为了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探究这两个力是否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4)甲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它只受两个拉力的作用,不存在摩擦力的影响。
【答案】(1)小车;(2) 大小、方向;(3)同一直线;(4)A方案影响小,卡片的质量不计。
【点评】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时,要明确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如果仅只是在某一瞬间物体的速度为零,而不是保持静止状态不变,那么物体就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探究三、研究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1)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2)通过实验探究,应用“比值”的方法,研究物质特性,建立密度概念;(3)培养合作精神。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水、体积不同的若干铁块、铜块、铝块等。
【实验步骤】从两个猜想出发,取若干不同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天平和量筒等策略工具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然后再计算出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进行比较。
①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纯水的质量和体积;②测出若干块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③测出若干块体积不同的铜块的质量和体积;④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铝块的质量和体积;⑤分别算出纯水、铁块、铜块、铝块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定的,它与物质的质量大小以及体积大小都没有关系,只要这种物质确定了,那么这个比值就是确定的。
而对于不同的物质,这个比值一般都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等,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探究点拨】①在数据测量前,务必要熟悉测量仪器,熟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②测量过程中要分工明确,注意观察操作过程是否正确;③测量完一种物质换用另一种物质进行测量;④注意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⑤记住水的密度值,作为一种生活常识。
【例3】实验桌上有一架没有砝码的托盘天平,一只量筒、水、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细线、小石块、滴管。
请你完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②将一只空烧杯和小石块放在左盘中,____________,直到横梁平衡;③________________,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④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⑤用细线系住小石块,使其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2)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____________。
【讲析】从实验原理ρ=m/V来分析,要测量石块的密度,需要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用量筒与水测出石块的体积,再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这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
在实验中,要围绕测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来完成实验数据的测量,然后用测量出来的物理量来表示小石块的密度。
显然,小石块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烧杯内的水的质量,其大小是m=V0ρ水;小石块的体积是V=V2-V1.【答案】(1)补充实验步骤:②将另一只空烧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并往右盘中的烧杯中加水,通过滴管调节右盘杯中的水的质量;③将右盘中的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2)V0ρ水/(V2-V1).【点评】本题不是对一般性的密度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同时又考查了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
此类题目尤其是注重对实验方法的考查,在解题时要细心考虑,平时多注意积累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
实验探究四、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目的】体验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金属块、石块、鸡蛋、盐、大烧杯。
【实验步骤】①照图a那样,在大烧杯中盛入清水,将鸡蛋放入清水中,然后加盐,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鸡蛋的运动状态,进一步思考鸡蛋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②照图b那样,观察同一个金属块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与什么有关?③照图c那样,观察同一个石块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思考这个实验能够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什么有关?【探究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入水底,随着在清水中加入食盐后,液体密度的增大,鸡蛋逐渐上浮,这表明鸡蛋的运动状态跟所受浮力的大小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同一个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时,受到的浮力不同,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石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表明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