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
6种检测方法
• 基本除校正因子步骤外,其余同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
2021/6/16
14
杂质检查法
优点:
相对较准确。首次验证时用相应对照品确定校正因子后,样品检测时只 要用供试品作为对照品。只需定位溶液或RRT定位。节省杂质对照品 有关物质检测溶液配制简单。
缺点
同外标法,需较高的仪器人员环境稳定性。
若供试品所含的部分杂质未与溶剂峰完全分离,则按规定先记录供试 品的色谱图1,再记录等体积纯溶剂的色谱图2.色谱图1上杂质峰的总 面积(包括溶剂峰),减去色谱图2上的溶剂峰面积,即为总杂质峰 的校正面积。然后依法计算。 即扣除空白溶剂法。
As/Cs
Ax
=
*
A’s/C’s
Ar/Cr
A’s/C’s
• 式中:Ax 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 Cx 为供试品的浓度; A′s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C′s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
f为校正因子。
2021/6/16
18
内标法
• 1、优点:
非破坏性检测
非破坏性检测很早就被不知不觉中使用过了。
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阿基米德(Archilnedes)与海洛(Hiefo)的王冠。
假使银器匠想要欺骗国王,以现所称的阿基米德定理可侦测出来。
非破坏性检测法曾被使用在许多方面,有时甚至用在不被认为是在非破坏性检测的领域里。
举例来说,水果供应商使用非破坏性检测可以告诉你利用“敲打”方式可知西瓜是否成熟了,或摇动及听种子的“嘎嘎声”便可知坎塔罗普甜瓜是否成熟了。
非破坏性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水压实验、致密性试验、无损探伤及磁粉检验等。
(一)外观检查一般用肉眼或用5~10倍放大镜检查。
主要检查焊缝表面有无裂纹、气孔、咬边、焊瘤、烧穿和凹坑等缺陷,检查焊缝成形是否良好、余高是否符合图样要求、焊缝向母材过渡是否圆滑等。
(二)水压实验这种检验方法主要用来检验压力容器、管道和储罐等结构焊接接头的穿透性缺陷,并可以作为产品的强度试验和起到降低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
水压实验时,试验用水的温度碳钢不低于5℃,其它合金钢不低于15℃。
试验时应彻底排尽容器内的空气,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25~1.5倍。
在升压过程中,应按规定逐级上升,中间应作短暂停压,当水压实验压力达到最高值后,应持续一定时间(10~30min),此后再将压力缓慢降至工作压力,并用0.4~0.5kg的圆头小锤轻轻敲击,同时对焊缝仔细检查。
若发现焊缝上有水珠、细水流或潮湿现象时,应标出来,待卸载后进行修补,直至水压实验合格为止。
(三)致密性试验这种检验方法主要用来检验不受压或受压较低的容器、管道焊缝的穿透性缺陷。
致密性试验常采用气压、煤油渗漏试验等方法。
1.气密性试验。
试验时将压缩空气注入容器或管内,并在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如发现有气泡,则说明该处有缺陷,应做出标记,重新补焊。
也可以将注入压缩空气的容器或管子放入水槽中,如发现有水泡冒出,则说明该处有缺陷,凡泄漏处经补焊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2.煤油渗漏试验。
这种方法用于不受压容器的致密性试验。
检测报告 标准
检测报告标准
检测报告的标准取决于具体的行业和产品,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项目:根据产品特性和相关法规,确定需要检测的项目,例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环保指标等。
2. 检测方法:根据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
3. 检测设备:根据检测项目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例如试验机、分析仪、测量仪等。
4. 检测精度:在选择检测方法和设备时,需要考虑其精度和准确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5. 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 数据处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检测结论和报告。
7. 报告格式: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标题、委托单位、样品信息、实验依据、检测结果等内容。
8. 报告审核: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内容准确、完整、规范。
总之,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需要具备以上几个方面的标准,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voc检测标准方法
voc检测标准方法
VOC检测标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PID检测(光离子探测器):这是一种常见的VOC检测方法,可以根据
需要检测环境的不同来选择量程。
PID的探测仪一般是手提式,重量轻,体积小,适合个人检测。
2. FID检测(火焰离子探测器):FID检测可以用于检测VOC气体的总值,在混合气体环境中无法检测到单独的VOC气体。
FID的探测仪因为有氢气瓶,所以体积大,体积重,不适合个人检测。
3. 气相色谱仪:这种方法常用于VOC检测,可分析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
4. TO-1 方法:采用Tenax 吸附剂采样,GC/MS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主要针对沸点在80~200℃的挥发性有机物。
5. TO-2 方法:采用碳分子筛吸附剂采样,GC/MS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主
要针对碳分子数较少,沸点在-15~120℃的非极性、非活性挥发性有机物。
6. TO-14A 方法:采用罐采样,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针对常见的42种挥发性有机物。
7. TO-15 方法:采用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其目标化合物比较多,有97 种。
8. TO-17 方法:采用吸附热解析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方法中样
品的除水方式有两种:半渗透膜吸附、冷阱吸附后升温解吸。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VOC检测。
收藏!检验检测报告中的常见问题汇总与解析
收藏!检验检测报告中的常见问题汇总与解析检验检测报告是检验检测机构的“最终产品”,体现了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作成效,代表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检验检测机构向有关⾏政执法部门提供⾏政执法的依据之⼀,也是向产品监管部门和社会反映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重要技术资料。
本⽂从实际⼯作出发,分析影响检验检测报告质量的因素,将检验检测报告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汇总和解析,并对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以及提升检验检测报告质量提出建议。
检验检测报告是向委托⽅提供的重要技术⽂件,也是检验检测⼯作的“最终产品”。
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真实的检验检测报告是检验检测机构良好形象和信誉的体现,也是满⾜监管部门和客户要求的需要。
检测报告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检测的信誉和实验室客户的切⾝利益。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要求》( RB/T 214-2017) 中对检验检测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符合检验检测⽅法的规定,并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结果通常应以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形式发出。
因此,如何提升检验检测报告质量,避免因出现错误⽽导致报告失效等问题,对于检验检测机构⾄关重要。
1检验检测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检验检测是⼀项技术性很强的⼯作,也是⼀个系统的⼯作过程,⼀环套着⼀环,如图1所⽰。
检验检测报告质量与采样是否规范、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样品保管与流转是否得当、检验设备是否合适、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依据的标准是否有效、检验⽅法是否正确、检验⼈员是否胜任、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是否规范、检验结果是否科学以及这些过程的管理是否严密等都有⼗分密切的关系。
概况起来说,影响检验检测报告质量的因素为⼈员、设施及环境条件、检验检测样品处置、技术⽅法、设备及监视测量六⼤类,即质量管理中所提的“⼈、机、料、法、环、测”5M1E因素,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检验检测⼯作过程的“最终产品”———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
安全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安全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 隐患排查法:通过对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包括设备搭接、堆垛摆放等方面,以消除潜在危险。
2. 视觉检查法:利用肉眼观察,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视觉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
3. 环境检测法:借助安全仪器和设备,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4. 文书审核法:通过对相关文件、记录和资料进行审核,验证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及时处理不符合的问题。
5. 模拟演练法:组织安全演练,模拟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检验应急响应措施的有效性,发现并解决问题。
6. 专家评估法:请安全专家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7. 巡查记录法: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巡查工作场所,记录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并及时整改。
8. 安全培训法: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9.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合适的问卷,向员工收集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安全需求和看法,从而改进安全管理。
10.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法: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
括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程序等,保障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为依法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资质认定技术评审要求,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技术评审(含告知承诺核查,下同)工作,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本准则所称资质认定,是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本准则所称资质认定技术评审,是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或者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相关专业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的资质认定事项是否符合资质认定条件以及相关要求所进行的技术性审查。
第四条针对不同行业或者领域的特殊性,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和发布相关技术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补充要求与本准则一并作为技术评审依据。
第五条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实施办法(试行)》等的相关规定,对于采用告知承诺程序实施资质认定的,对检验检测机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现场核查的内容与程序,应当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资质认定技术评审工作应当坚持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平公开、便利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评审内容与要求第七条资质认定技术评审内容包括:对检验检测机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等方面是否符合资质认定要求的审查。
万用表检测方法
1、电阻测量的方法将万用表开关转到电阻(Ω)档的适当位置并校零后,即可测量电阻值。
汽车上很多电气设备的技术状态可用检测其电阻值的方法来判断,如检查电气元件和线路的断路、短路等故障。
2、直流电压测量的方法将开关转到直流电压(V)档(选择合适的量程),将测试表笔接至被测两端。
用测电压的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上各点的电压(信号电压或电源电压)以及电气部件上的电压降。
3、断路(开路)的检测方法如果图1所示的配线有断路故障,可用“检查导通”或“检查电压”的方法来确定断路的部位。
“检查导通”方法:(1)脱开连接器B和C,测量它们之间的电阻值(图2)。
若连接器A端子1与连接器C端子1之间的电阻值为∞,则它们之间不导通(断路);若连接器A端子2与连接器C端子2之间的电阻值为0Ω,则它们之间导通(无断路)。
(2)脱开连接器,测量连接器A与B、B与C之间的电阻值。
若连接器A的端子1与连接器B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值为0Ω,而连接器A的端子1与连接器B的端子1之间的电阻为∞,则连接器A的端子1与连接器B的端子1之间导通,而连接器B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之间有断路故障。
“检查电压”方法:在电脑连接器端子加有电压的电路中,可以用“检查电压”的方法来检查断路故障(图3)。
在各连接器接通的情况下,电脑输出端子电压为5V的电路中,如果依次测量连接器A的端子1、连接器B的端子1和连接器C的端子1与车身(搭铁)之间的电压时,测得的电压值分别为5V、5V和OV,则可以判定:在B的端子1与C的端子1之间的配线有断路故障。
4、短路的检查方法如果配线短路搭铁,可通过检查配线与车身(或搭铁线)是否导通来判断短路的部位(图4)。
(1)脱开连接器A和C,测量连接器A的端子1和端子2与车身之间的电阻值。
如果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0Ω和∞,测连接A的端子1与连接器C的端子1的配线与车身之间有短路搭铁故障。
(2)脱开连接器B,分别测量连接器A的端子1和连接器C的端子1与车身(地线)之间的电阻值。
检测定义
解析“检验/检测”和“检定/校准”“检验与检测”和“检定与校准”的概念与应用,经常遇到使用中混淆不清?更有甚者,在一些标准规范中也随意引用和解释。
本文试图从定义及法规应用的角度,阐述“检验与检测”和“检定与校准”之间的同异,以求准确、完整、全面地理解与应用。
一、从定义的角度看同异(一)、检验1、检验(inspection):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检测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ISO/IEC指南2)。
对有关性能进行测量、观察、测试或校准的合格评价(GB/T3953.1-1996)。
2、检验(inspection):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对通用要求的符合性(GB/T18346-2001idtISO/IEC17020:1998)。
3、计量器具的检验(inspectionofameasuringinstrument):为查明计量器具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计量器具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所进行的一种检查(JJF1001-1998)。
(二)、检测1、检测(test):按照规定的程序,由测定确定给定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处理或服务组成的技术操作(GB/T15483.1-1999;ISO/IEC导则2:1996)。
2、检测(test):按照规定程序,由确定给定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GB/T15481-2000)。
3、检测:根据特定的程序,测定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的技术操作(GB/T3953.1-1996)。
注1:“test”一词在某些场合也可译为测试、试验或检验。
(三)、检定1检定(verification):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穴或?雪出具检定证书(JJF1001-1998)。
2验证检定(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GB/T19000-2000)。
防腐剂检测方法
防腐剂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酸类、酯类、酚类、卤化物类及季胺盐类等。
目前在化妆品中应用最多的防腐剂是毒性低、杀菌效果好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防腐剂的测定方法有吸光光度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吸光光度法多用于原料分析,例如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适用含有羟基化合的定量。
滴定法主要用于季胺盐类防腐剂的定量。
气相色谱法在用于测定含有羟基和羧基等极性物质时,一般需经过甲基硅烷化、衍生化后再用气相色谱定性,定量。
因此,在防腐剂检测中受到一定限制。
薄层色谱法是防腐剂分析中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本法最大特点是能进行多种组分的定性,并且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便于推广。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因为防腐剂大多是大分子有机物,并且有紫外吸收方法:采用HPLC法、FPD-GC法、分光光度法分析分妆品中9种防腐剂.采用ICP-MS 法分析化妆品中的Pb As Cd Hg.结果:化妆品中最常用的防腐剂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祛斑类化妆品样品中汞含量严重超标;FPD-GC法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0.75μg/g,HPLC法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4μg/g;甲醛检出率37%.结论:FPD-GC法测定卡松灵敏度较高.甲醛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某些防腐剂释放甲醛有关.特性,最适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采用冲洗法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陈伟光等建立了化妆品中同时测定7种防腐剂的方法。
样品经甲醇溶解、超声提取离心,采用大口径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DB一l(15m×0.53mm×0.5um)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最佳实验条件。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苯甲醇100一500ug·mL-1,,山梨酸200一600ug·mL-1,苯甲酸200一600ug·mL-1,对轻基苯甲酸酷类均为25一500ug·mL-1,其相关系数在0.9983一0.9999之间;方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5.5、57.1、29.6、6.2、5.5、6.2、6.2ng·mL-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6%一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2.2%一10.2%(n=3)。
检测的几大原则
检测的几大原则检测是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提供实验数据的定量或定性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实验结果。
在检测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下是检测的几大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检测工作的基础。
它要求检测方法和技术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并且要经过充分的验证和确认。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现性和可重复性等指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操作检测设备和分析数据。
1.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是检测工作的重要保障。
它要求检测流程和操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制定检测规范时,需要考虑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和操作规程。
同时,检测人员需要遵守规范要求,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是检测工作的核心。
它要求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地反映样品的真实情况,误差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包括校准仪器、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定期进行内部质控和参加外部质控等。
同时,检测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和考核,能够正确地操作设备和处理数据。
1.可追溯性原则可追溯性原则是检测工作的重要特征。
它要求检测过程和结果必须能够追溯到源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进行纠正。
为了实现可追溯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样品接收记录、仪器使用记录、检测数据记录等。
同时,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1.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某些情况下,检测数据可能涉及到商业机密、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检测数据保密。
为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需要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对样品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限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
同时,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和培训,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
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咱们今天聊聊检验检测机构的安全与防护知识,这话题看似有点严肃,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你说,做这行的工作人员可得挺小心的,毕竟,测试检测这些工作,安全问题可是重中之重呀!说到安全,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哦,不就是穿个安全帽、戴个手套嘛”,但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们不仅要关注设备的安全,连人身安全、操作规范这些都得注意,做得不好,出个差错就真的是“小事变大事”了。
首先得说的是,任何一台机器、每个设备,都有它的工作范围、使用要求。
别以为自己摸了几回就能当专家,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得熟记在心。
不是随便捣鼓捣鼓的,万一你操作不当,搞不好设备就出问题了,到时自己有点麻烦不说,还可能给其他人带来麻烦。
所以,干啥都得按规矩来,别想着“反正就这一次试试能不能成功”,这种侥幸心理可是害人害己的。
你看,检测设备大多精密得很,一旦受损,修复可不是说修就修的,时间一拖延,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像是“吃了个大亏”。
再加上,每台设备、每次操作都有严格的检查和维护制度,这可不是为了好看,真出了问题,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再来讲讲个人防护,别小看了这个。
想象一下,工厂里灰尘飞扬、化学品满地,如果你不小心把那些危险物质碰到手或者吸入了,后果可想而知。
大家一定得记住,穿戴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和手套,这些基本操作绝对不能省。
穿了防护服,不仅可以避免化学品溅到皮肤上,也能防止一些微小的颗粒进入体内。
对于那些接触高温、低温设备的朋友,记得戴上相应的防护手套,这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你觉得戴上这些东西麻烦,走几步就汗流浃背,那也得忍着,别让懒劲儿影响了健康。
安全不容忽视,哪怕是一点点的小疏忽,酿成的后果都可能是“蝴蝶效应”,弄不好一颗螺丝掉了,整个项目就泡汤了。
别以为自己学了一点儿操作流程就能大摇大摆地过日子,咱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
你想啊,做检测这一行,工作环境复杂,化学品、辐射、气体啥的随处可见,如果没有足够的警觉,随便一不小心可能就惹来麻烦。
APEO检测APEO是什么APEO简介APEO危害
APEO检测APEO是什么APEO简介APEO危害◆APEO简介APEO学名烷基苯酚聚氧⼄烯醚类物质,包括壬基酚聚氧⼄烯醚(NPEO)占80-85%,⾟基酚聚氧⼄烯醚(OPEO)占15%以上,⼗⼆烷基酚聚氧⼄烯醚(DPEO)和⼆壬基酚聚氧⼄烯醚(DNPEO)各占1%。
◆APEO的应⽤APEO是⼀类⾮离⼦表⾯活性剂,是乳化剂、渗透剂、洗涤剂等纺织⽤助剂的主要成分,⼴泛应⽤于纺织印染加⼯以及塑料等⾏业。
◆APEO的⽣态安全性APEO对⽣态影响可以概括成以下四个⽅⾯:毒性、⽣物降解性、环境激素、在⽣产过程中产⽣有害产物。
●NPEO9-10的毒性:LD50=1600mg/Kg;对⽔蚤的ECO50为42mg/L;对藻类的ECO50为50mg/L,表明NPEO对哺乳动物和⽔⽣⽣物的毒性及⾄癌,同时与其他⾮离⼦型表⾯活性相似。
●⽣物降解性:APEO的降解性缓慢,它的⽣物降解率为0%-9%。
●环境激素:APEO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能危害⼈体正常的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即所说的“雌性效应”和畸变。
●在⽣产过程中产⽣有害副产物:在APEO⽣产过程中烷基酚的环氧⼄烷加成时,由于环氧⼄烷的过量积累⽽造成低聚氧⼄烯的环构化为⼆恶烷(1,4),即⼆氧杂环已烷。
⼆恶烷已确认为致癌物。
◆国际上限制APEO使⽤的呼声由于以上所表现出的问题,欧洲⼀些国家的⼯业界和政府⾃愿达成共识,在⼗⼏年前停⽌APEO在个⼈消费的洗涤剂和清洗剂中使⽤,英国在1998年⼯业洗涤剂中停⽌使⽤APEO。
2002年5⽉15⽇,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共同体纺织产品⽣态标签规范并修订1999/178/EC的决议”;同肘颁布了Eco —Label的纺织品规范,即202~71/EC法规,⽩2002年6⽉1⽇⽣效,到2007年5⽉31⽇⽌。
该法规禁⽤包括APEO在内的7种化学品,在部分配制品和配⽅中也不能使⽤,但没有提出限定值。
⽐较203~3/EC与202/371/EC,前者有⼀个最⾼限定量。
质量检测体系
一、质量检验的根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定义(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拟,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拟,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根本要点(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平安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平安、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
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拟检验结果的根底。
经对照比拟,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局部(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LGA测试指引
LGA检测技术指引赵江华183******** QQ:774767210 扫一扫下图二维码,添加公众号,更多好文章LGA检测是德国tuv实验室的检测标准。
目前,该标准是锅具行业中的最高标准。
出口欧洲的产品都要求达到该标准。
很多锅厂因产品未能通过该测试,导致锅最终不能出货。
该检测的基本书面依据是EN12983。
本文将简单介绍LGA检测的常识。
LGA检测机构LGA和TUV是同一家公司。
LGA是实验室,TUV是推广LGA检测标准的公司。
所以两家机构名字随不同,但所从事业务互相衔接配合。
LGA测试有德国LGA实验室、香港LGA实验室、上海LGA实验室3个实验室。
其中以德国实验室检测最为标准和严格,香港LGA 实验室次之。
在合同签订时,客户和工厂可以约定在哪个实验室做测试,香港的测试较严格。
一款产品首次测试选择了某个实验室,则该产品不能变更实验室。
举例:客户选择首次测试在香港实验室,如果测试未通过,则后续重新测试也必须在香港实验室进行。
不能变更到上海实验室做测试。
另外LGA测试费用较高,如底凹测试耗时2小时,费用为8000元。
所以,一般首次测试费用由客户支付,如果测试未通过,其后重新测试的费用由工厂负担。
如果2-3次测试未通过则造成公司损失。
如果同一批签样中香港测试未通过,而德国测试通过,则认为测试结果为通过,因为德国LGA检测机构更具有权威性。
LGA检测报告要取得LGA测试报告,须准备样品。
样品通过LGA测试后,LGA 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有该报告后,客户才准许生产厂家发货。
但该测试报告只对寄样样品负责。
对大货产品不负责。
LGA检测报告分如下4种:1、产品安全测试报告。
欧洲国家对锅具安全没有统一标准,LGA 属于基本要求。
2、FFU质量测试报告该专利包括使用性能方面的检测,如stiwa 耐磨测试,属于深层次的产品要求。
3、合法条件报告。
该报告包括食品级报告、PH测试、专利方面的审核。
4、验厂报告。
前三项只针对样品,第四项针对大货。
检验,检测准则新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 总则1.1 为贯彻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确保科学、规范地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技术评审,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行政许可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资质认定技术评审活动应当遵守本准则。
1.3本准则所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本准则所称资质认定,是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资质认定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
1.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平公开的原则。
1.5本资质认定条件是资质认定部门开展技术评审时的依据。
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检验检测机构有特殊要求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制定相应行业资质认定补充条件,与本条件一并作为技术评审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000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 27020 《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3 术语和定义基于本准则的目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GB/T 27000、GB/T 27020、GB/T 27025、GB 19489、ISO15189给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准则。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概述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概述一、检测的原理借助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特异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对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检测。
1.抗原与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抗原抗体的结合就像酶与底物的结合,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一样不是化学的反应,而是非共价键的可逆的结合。
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可变区互补构型,造成两分子间有较强的亲和力。
空间构型互补程度不同,抗原和抗体分子之间结合力强弱也不同。
互补程度高,则亲和力强。
此外,反应温度、酸碱度和离子浓度对抗原和抗体分子上各基因的解离性和电荷特性也有重要的影响,抗体与抗原决定簇之间的结合力大小可用亲合力来表示。
高亲合力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力强,即使抗原浓度很低时也有较多的抗体结合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
2.抗原或抗体外检测原理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性状与活性特点,对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检测。
定性和定位检测比较简单,即用已知的抗体和待检样品混合,经过一段时间,若有免疫复合物形成的现象发生,就说明待检样品中有相应的抗原存在。
若无预期的现象发生,则说明样品中无相应的抗原存在。
同理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样品中是否有相应抗体。
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时,以反应中加入抗原和抗体的浓度与形成免疫复物的浓度呈函数关系。
(1)根据免疫复合物产生的多少来推算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加入的已知抗体(或抗原)的浓度一定,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多少与待检样品中含有相应抗原(或抗体)量成正比。
也就是抗体浓度一定时,免疫复合物越多则样品中的抗原量也越多。
可用实验性标准曲线推算出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如免疫单向扩散试验、免疫比浊试验和酶联免疫检测等都属于这类方法。
(2)抗原或抗体效价滴定的原理: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多少不能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强弱时,就不能以检测反应强度来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
在实际工作中,把浓度低的反应成分(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固定,把浓度高的另一种反应成分作一系列稀释。
常见检测工具
3.得出被测尺寸—把上面两次读数的整数部 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就是卡尺的所测尺寸 。
0.1
读数:0.02X5=0.1mm
2
0.1
读数: 10+0.02X5=10.10mm
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选规格:根据被测工件尺寸大小,选 用合适规格的千分尺。
2.擦干净:用软布或软纸檫干净测砧、 活动测量杆端面和工件的被测表面。
3.校正零位:在千分尺两测量面之间放入校对 棒,检查接触情况,不得有明显的漏光现象。 同时检查微分筒与固定套筒的零刻线是否对 齐。
4.测量:测量时,先转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 端面逐渐接近工件被测表面,再转动棘轮, 直到棘轮打滑并发出“咔卡”声,表明两测 量端面与工件刚好贴合或相切,然后读出测 量尺寸值。
3. 测量沟槽宽度时,卡尺的操作方法与 测量孔径相似,测量爪的位置也应摆 正,要垂直于槽壁。
4.测量深度时,应使游标卡尺的尺身下 端面与被测件的顶面贴合,向下推动 深度尺,使之轻轻接触被测底面。
四.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先用软布或软纸檫干净两量 爪的测量面,合拢量爪,检查光标零 线是否与主尺零线对正(调零);
3.测量范围:可以测量工件的各种外形尺寸, 如长度、厚度、外径以及凸肩板厚或壁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精度:0.01mm。 5.规格:0~25mm、 25~50mm、
50~75mm、 75~100mm等。 6.结构型式:
4.精度:0.01mm。 5.规格:0~25mm、 25~50mm、
50~75mm、 75~100mm等。 6.结构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
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签名日期:签名日期:摘要通常认为交叉上市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外部机制。
目前,从非效率投资角度研究“H+A”交叉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的文献还很少。
本文以Richardson(2006)的模型为基础,运用LLC、Breitung、ADF、PP等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及面板技术,对“H+A”交叉上市的44家公司进行面板回归,根据回归结果,计算出非效率投资,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方法对2005-2009年回归的公司交叉上市前后的非效率投资做对比检验,重点研究了“H+A”公司交叉上市前后公司治理是否有所改善的问题。
通过对公司个体截距项系数的统计研究,本文提出了行业自发投资率的概念,在样本公司所处的18类行业中,交通运输辅助业具有最高的行业自发投资率。
配对五组的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交叉上市前后的3-4年内,公司的治理水平并没有显著改善,那么回归后的IPO超高溢价亦不能解释为是投资者为交叉上市后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付出的代价。
最后,本文还对“H+A”交叉上市超高溢价发行的实质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保护投资者建议。
关键词:非效率投资 H+A 交叉上市AbstractCross-listing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an external effective mechanism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t present, literature about H+A cross-listed companies’ governance from the view of inefficient investment is rare. This paper takes Richardson ( 2006) model as the foundation, and uses the data of 44 “H+A” cross-listed companies to carry out the regression by means of LLC, Breitung, ADF and PP unit root test and other technique of panel dat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 calculated the inefficient investment, and compared the inefficient investment of 2005-2009 cross-listed companies by using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Especially, I focus on wheth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improved after cross-listing. By making a statistical research on the intercept of individual compan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spontaneous investment rate. Among the eighteen kinds of industries of the sample companies,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the highest industrial spontaneous investment rate. Paired Wilcoxon test results of five group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don’t improve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3-4 years of cross-listing, so the super high premium of return IPO can not be interpreted as the cost for cross-listed companies’ governance improvements, or reducing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Finally, this paper undertook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al reason of H+A cross-listing’s super premium,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tect investors.Key Words: inefficient investment H + A cross-listing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重创,海外经济的不景气,很多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面临着筹措资金艰难的困境,中国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即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事实上,自中央宣布于2020年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板市场被上交所列为近期(2011-2013)战略目标后,大连港、长城汽车、金隅股份、新华保险、东江环保相继于2010年底、2011年回归A股市场,目前,港股市场红筹股如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华润创业、中信泰富和蓝筹股的汇控、恒生银行、东亚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以及九龙仓等,都表示有兴趣回归内地上市,此外,泰富电气、傅氏国际、上海康鹏化学、同济堂在内的数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正积极筹划,从美国退市,回归A股。
回归热潮自1993年度,2006年度的回归热潮,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引起我们再次的关注,成为研究的一大主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股市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仍然还有很多地方急需改进。
从公司层面看,公司治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许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交叉上市通常被认为是改善公司治理机构的一种有效外部机制。
“约束假说”认为,企业到更加成熟的市场上市,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监管,承担更多的信息披露义务。
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并使得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降低,并且交叉上市后,由于受到各种声誉效应和上市地严厉监管的影响,公司不得不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最终改善了赴外交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得到众多投资者肯定,从而使企业可以凭借相对较少的资本成本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Coffee(1999)从法学的角度研究了美国的证券投资方面相关的法律,研究表明,美国的联邦证券法,特别是关于控制权交易的监管条例,较为有力的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Coffee 还认为法律制度相对较不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公司可以通过在美国上市实现自我约束,并且其公司经营层作假和侵占行为也会被相应的遏制[3]。
Weigbach和Reese(2001)认为,一是交叉上市提高了投资者保护水平,也增加了公司交叉上市的自主性。
母国投资者保护水平较强的国家公司在美国交叉上市,其目的在于筹资。
而母国投资者保护弱的国家在美国交叉上市,其目的是遵守美国的证券市场规则,进行自我约束。
以便在本国和其他地方更容易筹资。
二是交叉上市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实证表明,在美国交叉上市后,无论其母国投资者保护的水平如何,交叉上市后的公司股票发行的数量和价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
Doidge等人(2004)以表决权溢价作为控制权私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发现,不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比在美国交叉上市的外国公司的表决权溢价平均高43% ,这表明了,投资于美国交叉上市的股票的投资者得到了更有力的法律保护[13]。
Zingales 和Dyck (2004) 使用了大宗股权交易溢价变量来代表控制权私利,其研究结果也再次证明了Doidge (2004) 的结论。
在我国,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很多。
但从“H+A”交叉上市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关系的文献还很少。
自绑定假说提出后, 陈昀、贺远琼(2009),王兵(2010)、沈艺峰等(2006)沈红波和廖理等(2008)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交叉上市公司,基本结论都是认为交叉上市公司优于非交叉上市公司,符合约束假说。
然而,通过仔细对比国外企业与我国企业的交叉上市,可以发现我国交叉上市企业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在交叉上市路线方面,不同于国外的先国内后国外的一般路径,我国企业的交叉上市,是先在海外成熟的香港等市场上市然后再返回新兴市场特征明显的内地股市进行交叉上市,这与“约束假说”的前提条件从监管不严的市场到监管严格的美国市场恰恰相反;第二,在回归发行价格方面,不同于国外的国内低价国外高价的传统交叉上市定价方式,我国企业回归内地的发行价格远远高于在境外的发行价格,而且还甚至超过了境外上市地二级市场的价格,呈现出突出的逆传统现象。
但是,通过以上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却与国外学者的结论一致,交叉上市改善了公司治理,提高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进而对公司的股利行为产生影响。
从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学者针对中国企业交叉上市的实证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基本采用的是交叉上市公司与非交叉上市公司配对检验的方法,并且没有对交叉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到底是“A+H”,还是“H+A”,或是“A+N”,或是“N+A”,并得出结论交叉上市改善了公司治理,也即从香港监管法律成熟的市场到国内新兴的不成熟市场改善了公司治理水平与投资者保护水平。
这显然与我们的理解有所偏差。
本文认为不同的交叉上市路线会给公司治理带来不同的影响,2011年12月东江环保抱病回归,30家公司17家亏损,从港股证券市场回归到国内A股市场到底是“力争上游”,还是“力争下游”?因此本文特设的研究对象为H+A 先在香港上市后到国内上市的公司。
其次,本文认为国内学者将交叉上市与非交叉上市公司配对检验产生的差异全部归结于交叉上市是不客观的,因为交叉上市公司一般都是一些财务现状,信誉与知名度,治理结构较好的公司,未交叉上市之前的平均公司治理水平一般都比非交叉上市公司好些,因此交叉上市与非交叉上市的配比,不能客观的说明这些公司是否因为交叉上市而改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