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鉴定实验定稿.ppt
合集下载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PPT课件
梅毒的病原学
苍白螺旋体:细长螺旋形,原核微生物,长714微米,不易着色,普通显微镜不易看到,可 用暗示野显微镜观测到。
人体的免疫学反应
非特异性抗心脂质抗体可用牛心脂质检测出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可用梅毒螺旋体检出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
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抗原:心磷脂 胆固醇 卵磷 脂) 临床意义:初筛 疗效评价 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肉眼判读结果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Rapid Plasma Reaging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试验方法(TRUST)
试剂复温(23℃-29℃) 试剂与血清等量混匀,水平转动8分钟。 结果判断:中等或大的红色凝聚物为阳性反应性反应。
存在的问题
◆假阳性
1、生物学假阳性:见于瘤型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硬 皮病、雅司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包虫病、旋 毛虫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疾 2、人为因素:试剂与血清反应后放置时间过长,因干燥在纸片 上留下假性凝集;没有做阴性对照,肉眼判定错误;标本错误。
RPR+FTA-ABS+TPPA+ 全自动酶免仪、全自动洗板机 5、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处理。 6、缓慢取出吸嘴,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2、移液器使用完毕后,把移液器量程调至最大值,且将移液器垂直放置在移液器架上; 2、缓慢将控制钮按至第一档并等待约 1 - 3 秒; 影响ELISA测定结果的干扰因素 临床意义:初筛 疗效评价 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 具备以上指标之一即可诊断 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患儿检出抗梅毒19s-IgM
注意的问题
实验器材的计量(酶免仪、洗板机、恒温箱、 冰箱、空调、生物安全柜、精确移液器、量筒、 振荡器、温度计)
苍白螺旋体:细长螺旋形,原核微生物,长714微米,不易着色,普通显微镜不易看到,可 用暗示野显微镜观测到。
人体的免疫学反应
非特异性抗心脂质抗体可用牛心脂质检测出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可用梅毒螺旋体检出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
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抗原:心磷脂 胆固醇 卵磷 脂) 临床意义:初筛 疗效评价 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肉眼判读结果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Rapid Plasma Reaging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试验方法(TRUST)
试剂复温(23℃-29℃) 试剂与血清等量混匀,水平转动8分钟。 结果判断:中等或大的红色凝聚物为阳性反应性反应。
存在的问题
◆假阳性
1、生物学假阳性:见于瘤型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硬 皮病、雅司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包虫病、旋 毛虫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疾 2、人为因素:试剂与血清反应后放置时间过长,因干燥在纸片 上留下假性凝集;没有做阴性对照,肉眼判定错误;标本错误。
RPR+FTA-ABS+TPPA+ 全自动酶免仪、全自动洗板机 5、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处理。 6、缓慢取出吸嘴,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2、移液器使用完毕后,把移液器量程调至最大值,且将移液器垂直放置在移液器架上; 2、缓慢将控制钮按至第一档并等待约 1 - 3 秒; 影响ELISA测定结果的干扰因素 临床意义:初筛 疗效评价 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 具备以上指标之一即可诊断 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患儿检出抗梅毒19s-IgM
注意的问题
实验器材的计量(酶免仪、洗板机、恒温箱、 冰箱、空调、生物安全柜、精确移液器、量筒、 振荡器、温度计)
血清学诊断技术PPT课件
集,此孔稀释倍数为1个工作单位
12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鸡新城疫红细胞凝集试验(HA试验) (过程图)
孔号
1
稀释倍数
5
生理盐水(毫升) 4*
病毒液(毫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
40 80 160 320 640 1280
对照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3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三 器材 1.血凝板、 2.微量移液器 3.标准抗原 4.1%红细胞悬浮液 5.被检血清 6.稀释液
4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四 操作程序 (一)0.5%――1%红细胞的准备
1.阿氏液(抗凝剂)的配制
葡萄糖
1.866g
柠檬酸钠 0.8g
柠檬酸
0.055g
氯化钠 0.418g
蒸馏水 100ml
15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
2 操作步骤 (1) 每孔加25ul的稀释液: (2) 第1孔加25ul待检血清,反复吸吹10次; 吸取25ul于第 (3) 2孔,以此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1孔; 最后从第11孔取2 (4) 5ul弃去,第12孔为抗原对照; (3) 每孔加4单位抗原;室温下( 18-22℃)作用30分 (4) 取1%红细胞25ul加于各孔中 (5) 将血凝板振荡1分钟 (6) 室温作用30-45分钟(禽流感 37℃)观察结果 (7) 结果判定 将血凝板呈45°竖起观察
5-10分钟,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 细胞薄膜,将沉淀的细胞加稀释液(生理盐水)洗 涤,再用离心机3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充 去上清液,再加稀释液洗涤,
血清学鉴定实验-图文
➢ 当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 形成大的复合物,因而抑制可见反应的出现,这 一现象称为带现象。
➢ 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 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
➢ 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 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 。 反应阶段-----较慢,需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 。
O1 O2 O4 O5 O7 O8 O9 O10 O11 O14 O15 O19 O20 O27 O34 O46 O3,19 Ha Hb Hc Hd Hf Hg Hh Hi Hk Hm Hn Hp Hr
Hs Ht Hu Hv Hw Hx Hy Hz Hz6 Hz10
Hz13 Hz15 Hz28 Hz29 H2 H5 Hlv HA HB HC HD Vi
待检菌株。 4.培养后,其已知相细菌的动力受到抑制,解离出另一相的细菌,并向周
围蔓延生长,形成一个大的菌落。 5.检查其菌落的边缘部分,即可确定该菌株的另一相H抗原。 6.该方法通常1~3天内可以有结果。
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
❖ U形管法 ❖ 小玻管法 ❖ 小套管法 ❖ 软琼脂斜面法
59种沙门氏菌的血清列表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 以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
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
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
➢ 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 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
➢ 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 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 。 反应阶段-----较慢,需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 。
O1 O2 O4 O5 O7 O8 O9 O10 O11 O14 O15 O19 O20 O27 O34 O46 O3,19 Ha Hb Hc Hd Hf Hg Hh Hi Hk Hm Hn Hp Hr
Hs Ht Hu Hv Hw Hx Hy Hz Hz6 Hz10
Hz13 Hz15 Hz28 Hz29 H2 H5 Hlv HA HB HC HD Vi
待检菌株。 4.培养后,其已知相细菌的动力受到抑制,解离出另一相的细菌,并向周
围蔓延生长,形成一个大的菌落。 5.检查其菌落的边缘部分,即可确定该菌株的另一相H抗原。 6.该方法通常1~3天内可以有结果。
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
❖ U形管法 ❖ 小玻管法 ❖ 小套管法 ❖ 软琼脂斜面法
59种沙门氏菌的血清列表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 以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
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
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标准PPT课件
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潜伏梅毒 三期梅毒 神经梅毒
取材部位
溃疡 淋巴结 血液 皮损 淋巴结 血液 血液 血液 血液 脑脊液
检查方法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细胞、蛋白量检查VDRL等
.
11
梅毒的病原学检测--显微镜检测法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镀银染色检查
.
20
试验所需仪器
测速要求:100±2转/分钟
.
21
试验操作—定性检测
(1)加样:吸取50μL血清/浆放在 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中 (2)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 针头加1滴抗原(16.7ul) (3)反应:将卡片置水平旋转仪旋转 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
.
22
结果判读
RPR
.
5
梅毒传播途径—母婴传播
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 传播
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 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胎儿,病期越 长,传染性越小
.
6
梅毒传播途径—其他途径
输血传播 接触传播 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 日常用品、接吻、哺乳、医疗器械等途
径
.
7
梅毒的分期
一期梅毒
.
35
TPPA基本原理
TPPA称为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 用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制备抗原,致
敏明胶颗粒 致敏粒子与待检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
体特异性抗体结合 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
36
TPPA操作步骤
试剂准备:恢复室温
加稀释液:每份样本做4孔,加标本稀释液 加至微量反应板孔内,第1孔100μL,第2~4 孔各25μL
过敏原血清学检测PPT课件
EUROIMMUN
特点
食物激发试验 (DBPCFC)
体外
血清学检验
生物共振
体外诊断的优势
• 对患者来说不存在风险
• 尤其适合5岁以下儿童,可避免强烈的皮肤反应 • 与其它皮肤病区别
• 不需附加其它药物
• 适合无法进行皮试的食物过敏原的检查
EUROIMMUN
二、欧蒙过敏原产品特性及印迹法特点
欧蒙过敏原体外诊断的优势
EUROIMMUN
总IgE ELISA
Example for a standard curve
2
标准品 500 IU/ml
1,5
Extinction
1
0,5
100 IU/ml 10 IU/ml 0 IU/ml
WHO 75/502
EUROIMMUN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IgE [IU/ml]
• 4 点定标
总IgE ELISA: 参考范围
最高参考上限 1.2 IU/ml 7.2 IU/ml 12.7 IU/ml
年龄
新生儿 1-6 月 7-12 月
1-5 岁
6-9 岁 10-15 岁 > 16岁
60 IU/ml
155 IU/ml 199 IU/ml 100 IU/ml
> 参考范围
< 参考范围
EUROIMMUN
过敏原 II
kDa Mark 12 15 µl 5 µl 1 µl
116 97 66 55
HPLC SDS-PAGE
36 31
+
WB
22 14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点
食物激发试验 (DBPCFC)
体外
血清学检验
生物共振
体外诊断的优势
• 对患者来说不存在风险
• 尤其适合5岁以下儿童,可避免强烈的皮肤反应 • 与其它皮肤病区别
• 不需附加其它药物
• 适合无法进行皮试的食物过敏原的检查
EUROIMMUN
二、欧蒙过敏原产品特性及印迹法特点
欧蒙过敏原体外诊断的优势
EUROIMMUN
总IgE ELISA
Example for a standard curve
2
标准品 500 IU/ml
1,5
Extinction
1
0,5
100 IU/ml 10 IU/ml 0 IU/ml
WHO 75/502
EUROIMMUN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IgE [IU/ml]
• 4 点定标
总IgE ELISA: 参考范围
最高参考上限 1.2 IU/ml 7.2 IU/ml 12.7 IU/ml
年龄
新生儿 1-6 月 7-12 月
1-5 岁
6-9 岁 10-15 岁 > 16岁
60 IU/ml
155 IU/ml 199 IU/ml 100 IU/ml
> 参考范围
< 参考范围
EUROIMMUN
过敏原 II
kDa Mark 12 15 µl 5 µl 1 µl
116 97 66 55
HPLC SDS-PAGE
36 31
+
WB
22 14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八血清学实验PPT幻灯片
【实验目的】
❖ 掌握人体血型的测定方法,同时了解 自己的血型
❖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 鉴定的原理
❖ 熟悉沉淀反应中双向免疫扩散、对流 电泳和免疫比浊的原理、操作方法和 用途
【实验原理】
❖ 一、凝集反应
❖ 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 外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镶嵌于红细胞 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来确定的,这种抗 原或凝集原是由遗传决定的。
❖ 停止电泳后,在与电泳方向平行的槽内加入 相应抗血清,使抗原和抗体呈双向扩散,已 分离的各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琼脂中扩散而相 遇,在二者比例合适处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 弧。
【注意事项】
❖ 采血时注意消毒,采血针不可混用,避免污 染。
❖ 抗体和红细胞混合后,应即刻混匀,避免红 细胞粘附板底,影响凝集的观察。
❖ 抗体或凝集素存在于血清中,它与红细胞 的不同抗原起反应,发生凝集,最后溶解。 由于这种现象,临床上输血必须提前验血 型,以确保输血安全。
❖ 二、沉淀反应
❖ 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浸液等可溶 性抗原与相应机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此类 反应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叫沉 淀原,与沉淀原发生反应的抗体叫沉淀素。
❖ 1、免疫扩散
❖ 根据沉淀线的有无、形状和位置对抗原或抗 体进行定性分析,也可用于抗体的半定量检 测。
○○ ○
三孔型
○○ ○○
双排孔型
○○
双孔型
○
❖ 免疫电泳是一种将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 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 先将抗原样品在琼脂平板上进行电泳,使其 中的各种成分因电泳迁移率的不同而被分离 成肉眼不可见的区带。
❖ 掌握人体血型的测定方法,同时了解 自己的血型
❖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 鉴定的原理
❖ 熟悉沉淀反应中双向免疫扩散、对流 电泳和免疫比浊的原理、操作方法和 用途
【实验原理】
❖ 一、凝集反应
❖ 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 外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镶嵌于红细胞 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来确定的,这种抗 原或凝集原是由遗传决定的。
❖ 停止电泳后,在与电泳方向平行的槽内加入 相应抗血清,使抗原和抗体呈双向扩散,已 分离的各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琼脂中扩散而相 遇,在二者比例合适处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 弧。
【注意事项】
❖ 采血时注意消毒,采血针不可混用,避免污 染。
❖ 抗体和红细胞混合后,应即刻混匀,避免红 细胞粘附板底,影响凝集的观察。
❖ 抗体或凝集素存在于血清中,它与红细胞 的不同抗原起反应,发生凝集,最后溶解。 由于这种现象,临床上输血必须提前验血 型,以确保输血安全。
❖ 二、沉淀反应
❖ 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浸液等可溶 性抗原与相应机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此类 反应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中的抗原叫沉 淀原,与沉淀原发生反应的抗体叫沉淀素。
❖ 1、免疫扩散
❖ 根据沉淀线的有无、形状和位置对抗原或抗 体进行定性分析,也可用于抗体的半定量检 测。
○○ ○
三孔型
○○ ○○
双排孔型
○○
双孔型
○
❖ 免疫电泳是一种将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 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 先将抗原样品在琼脂平板上进行电泳,使其 中的各种成分因电泳迁移率的不同而被分离 成肉眼不可见的区带。
血清学实验教学PPT课件
免疫学(分子免疫学)
血清学反应的实质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在体内表现为溶菌、杀菌、促进吞噬或中和
毒素等作用,有时亦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在体外,由于参与反应的抗原物理性状以及 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出现凝集、沉淀、细胞 溶解和补体结合等反应。
血清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分子表面结合(非共价键结合) 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建立细胞免疫学说 建立体液免疫学说
血清学实验
免疫学(抗感染免疫)
1945年 1948年 1953年 1956年
R.Owen 同卵双生的两只小牛的不同血型可以相互耐受 C.Snell 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 R.Billingham 成功进行了人工耐受试验 Witebsky 建立自身免疫动物模型
免疫学
1980′s~ 发现众多细胞因子, 受体、基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水化膜
电荷
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反应的阶段性
特异性结合阶段
可见反应阶段
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本身的性质 电解质 酸碱度 温度
血清学反应的优缺点
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便。 灵敏度低,绝大多数为定性测定。
血清学试验的应用
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自身免疫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确诊 疫苗免疫效果监测 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物种及微生物 鉴定和分型 基因分离,克隆筛选,表达产物的定性、 定量分析和纯化等,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 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血清学实验教学
血清学实验的建立及概念
1883年 俄国动物学家 1890年 德国医师、日本学者 1894年 比利时血清学家 1896年 H. Durham 1897年 R. Kraus 1900年 K. Landsteiner 1900年 J. Bordet 1900′s 英国医师
血清学反应的实质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在体内表现为溶菌、杀菌、促进吞噬或中和
毒素等作用,有时亦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在体外,由于参与反应的抗原物理性状以及 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出现凝集、沉淀、细胞 溶解和补体结合等反应。
血清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分子表面结合(非共价键结合) 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建立细胞免疫学说 建立体液免疫学说
血清学实验
免疫学(抗感染免疫)
1945年 1948年 1953年 1956年
R.Owen 同卵双生的两只小牛的不同血型可以相互耐受 C.Snell 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 R.Billingham 成功进行了人工耐受试验 Witebsky 建立自身免疫动物模型
免疫学
1980′s~ 发现众多细胞因子, 受体、基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水化膜
电荷
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反应的阶段性
特异性结合阶段
可见反应阶段
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本身的性质 电解质 酸碱度 温度
血清学反应的优缺点
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便。 灵敏度低,绝大多数为定性测定。
血清学试验的应用
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自身免疫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确诊 疫苗免疫效果监测 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物种及微生物 鉴定和分型 基因分离,克隆筛选,表达产物的定性、 定量分析和纯化等,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 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血清学实验教学
血清学实验的建立及概念
1883年 俄国动物学家 1890年 德国医师、日本学者 1894年 比利时血清学家 1896年 H. Durham 1897年 R. Kraus 1900年 K. Landsteiner 1900年 J. Bordet 1900′s 英国医师
免疫血清学实验ppt课件
原之间的异同点
两个样品为同一抗原
存在三种不同的抗原 两个样品部分相同
二、凝集反应
原理
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 体特异性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 的凝集团块。
基本类型
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凝集抑制反应等。
直接凝集实验(ABO血型鉴定)
主要材料
A 抗
A
B 抗
B
结果判断
血型 抗A试剂
抗B试剂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B
-
+
0
-
-
AB
+
+
注意事项
• 注意无菌操作 • 滴加血液时,不要使枪头尖触及试剂
感谢下 载
64100l100l100l100l100l100l100l检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纯度或浓度比较抗原之间的异同点两个样品为同一抗原存在三种不同的抗原两个样品部分相同二凝集反应原理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
g
3
间孔加入抗原
• 琼脂板放入湿盒内,置4℃,24-48小时后
4
观察结果。
倍比稀释法
样品 100管µL第一 管
10管0µL第二
100µ L
100µ L
100µL
1:4
1:8
1:16
100管µL第四
100µ L 1:64
结果判断
1
6
2
5
3
4
应用
• 测定抗体的效价 • 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 • 检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纯度或浓度,比较抗
两个样品为同一抗原
存在三种不同的抗原 两个样品部分相同
二、凝集反应
原理
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 体特异性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 的凝集团块。
基本类型
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凝集抑制反应等。
直接凝集实验(ABO血型鉴定)
主要材料
A 抗
A
B 抗
B
结果判断
血型 抗A试剂
抗B试剂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B
-
+
0
-
-
AB
+
+
注意事项
• 注意无菌操作 • 滴加血液时,不要使枪头尖触及试剂
感谢下 载
64100l100l100l100l100l100l100l检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纯度或浓度比较抗原之间的异同点两个样品为同一抗原存在三种不同的抗原两个样品部分相同二凝集反应原理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
g
3
间孔加入抗原
• 琼脂板放入湿盒内,置4℃,24-48小时后
4
观察结果。
倍比稀释法
样品 100管µL第一 管
10管0µL第二
100µ L
100µ L
100µL
1:4
1:8
1:16
100管µL第四
100µ L 1:64
结果判断
1
6
2
5
3
4
应用
• 测定抗体的效价 • 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 • 检查抗原和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纯度或浓度,比较抗
血清学实验技术课件
•本质:间接凝集试验
•原理:不完全抗体(单价抗体)与颗粒抗原结合不出现可见凝集反应,用单价抗体免
疫动物,将获得的抗抗体与结合有单价抗体的颗粒载体混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 •应用:初生动物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诊断,布氏杆菌病的不完全抗体检测,抗组织细 胞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Step 1 Step 2
+
不完全Ab
原分析和疾病诊断的基础;但不同微生物的 部分共同抗原或不同抗原的相同表位可出现 交叉反应,后者是区分血清型或亚型重要依 据
• 结合比例:抗原抗体结合在比例适当时才出现 明显可见反应,抗原或抗体过多可抑制可见反 应,称为带现象
• 可逆性:抗原抗体结合力与非共价键性质、数
量和距离有关,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解离, 离解 常数(K)反映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合力,高亲
=
颗粒性抗原 如:RBCs
+
=
Anti-AbFc
第14页,幻灯片共36页
沉淀试验分类
液体沉淀试验 沉淀试验
凝胶内沉淀试验
絮状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 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扩散试验 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第15页,幻灯片共36页
环状沉淀试验
• 在小口径玻璃管内进行 • 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如诊断
• 分类 • 凝集试验: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与颗粒性载体
(红细胞、乳胶等)结合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 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参与 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第8页,幻灯片共36页
凝集试验分类
直接凝集性试验 凝集性试验 间接凝集性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ELISA)
•原理:不完全抗体(单价抗体)与颗粒抗原结合不出现可见凝集反应,用单价抗体免
疫动物,将获得的抗抗体与结合有单价抗体的颗粒载体混合,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 •应用:初生动物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诊断,布氏杆菌病的不完全抗体检测,抗组织细 胞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Step 1 Step 2
+
不完全Ab
原分析和疾病诊断的基础;但不同微生物的 部分共同抗原或不同抗原的相同表位可出现 交叉反应,后者是区分血清型或亚型重要依 据
• 结合比例:抗原抗体结合在比例适当时才出现 明显可见反应,抗原或抗体过多可抑制可见反 应,称为带现象
• 可逆性:抗原抗体结合力与非共价键性质、数
量和距离有关,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解离, 离解 常数(K)反映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合力,高亲
=
颗粒性抗原 如:RBCs
+
=
Anti-AbFc
第14页,幻灯片共36页
沉淀试验分类
液体沉淀试验 沉淀试验
凝胶内沉淀试验
絮状沉淀试验 环状沉淀试验 免疫浊度测定
免疫扩散试验 免疫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第15页,幻灯片共36页
环状沉淀试验
• 在小口径玻璃管内进行 • 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如诊断
• 分类 • 凝集试验: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与颗粒性载体
(红细胞、乳胶等)结合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 • 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参与 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第8页,幻灯片共36页
凝集试验分类
直接凝集性试验 凝集性试验 间接凝集性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 ELISA)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验PPT课件
抗-
B试剂不应该与获得性B抗原反应。
.
4
ABO、RhD血型卡检 测
每个血型检测卡都带自身质控(ctl)对照,实质就是一 个阴性质控。如果是阳性,则检测结果无效。
优点为:
避免病人自身凝集引起误判结果。
监控操作规范性。
监测试剂卡质量。
.
5
ABO、RhD血型卡检 测
• 操作步骤 a.制备1%待检红细胞生理盐水(1mlN.S+10ul压积
• 由肠梗阻、结肠或直肠癌和其他低位肠道有关的 疾病引起。
• 肠壁渗透性增加,细菌多糖吸附到红细胞上产生 B特异性。
• 也见于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败血症。
.
15
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
• A亚型和/或B亚型 • 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 • 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型物质增多,如胃癌,胰腺癌
.
16
ABO正反定型矛盾
dcp 表示混合凝集外观,部分红细胞凝集颗粒集结. 于凝胶表层,部分红细胞沉于胶底。
7
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
• 混合凝集外观:一般出现在嵌合体血型中
多发生在异型输血、异卵双生、双精受精和异 型骨髓移植后。异型输血、异型骨髓移植属于 暂时性嵌合(人工嵌合),双卵双生、双精受 精是遗传嵌合属于永久性嵌合。
▪给患者输入不相容的血液成分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急性溶血反应:多由ABO血型不相容输血引起,人 为差错是其主要原因;
✓迟发性溶血反应:多由ABO以外血型不相容输血所 致,输血前检验不规范是其主要原因。
.
3
ABO、RhD血型抗原检测
▪常规ABO血型鉴定应包括正反定型,二者起到
互
相验证和质控的作用。
▪ABO正定型采用单克隆抗-A、抗-B血型试剂,
B试剂不应该与获得性B抗原反应。
.
4
ABO、RhD血型卡检 测
每个血型检测卡都带自身质控(ctl)对照,实质就是一 个阴性质控。如果是阳性,则检测结果无效。
优点为:
避免病人自身凝集引起误判结果。
监控操作规范性。
监测试剂卡质量。
.
5
ABO、RhD血型卡检 测
• 操作步骤 a.制备1%待检红细胞生理盐水(1mlN.S+10ul压积
• 由肠梗阻、结肠或直肠癌和其他低位肠道有关的 疾病引起。
• 肠壁渗透性增加,细菌多糖吸附到红细胞上产生 B特异性。
• 也见于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败血症。
.
15
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
• A亚型和/或B亚型 • 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 • 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型物质增多,如胃癌,胰腺癌
.
16
ABO正反定型矛盾
dcp 表示混合凝集外观,部分红细胞凝集颗粒集结. 于凝胶表层,部分红细胞沉于胶底。
7
ABO、RhD血型抗原检测卡
• 混合凝集外观:一般出现在嵌合体血型中
多发生在异型输血、异卵双生、双精受精和异 型骨髓移植后。异型输血、异型骨髓移植属于 暂时性嵌合(人工嵌合),双卵双生、双精受 精是遗传嵌合属于永久性嵌合。
▪给患者输入不相容的血液成分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急性溶血反应:多由ABO血型不相容输血引起,人 为差错是其主要原因;
✓迟发性溶血反应:多由ABO以外血型不相容输血所 致,输血前检验不规范是其主要原因。
.
3
ABO、RhD血型抗原检测
▪常规ABO血型鉴定应包括正反定型,二者起到
互
相验证和质控的作用。
▪ABO正定型采用单克隆抗-A、抗-B血型试剂,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
14
O抗原、H抗原和Vi抗原
❖ O抗原:是一种沙门氏菌细胞壁表面的 耐热多糖抗原 ,100 ℃,2.5 h不被破 坏,它的特异性依赖于细胞壁脂多糖
侧链多糖的组成。
❖ H抗原:是一种蛋白质性鞭毛抗原,共 有63种,60 ℃加热30~60 min及酒精 作用均可破坏其抗原性,但能抵抗甲
醛。
.,.,
9
抗原抗体反应类凝型集--反---应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血球等)或吸附在乳 胶、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 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介质存在时,凝 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
凝集原——凝集素
玻片法
直接凝集反应 试管法
.,.,
10
血清学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细菌的血清学鉴定法 。
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 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 多价H血清检查。
.,.,
17
沙门氏菌的血清鉴定的方法
❖ 用O、H 和Vi因子血清与待检的菌株作玻片凝 聚试验。
1.先用O因子血清确定菌株所属的 O群及O抗原 的各种成分。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 以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
.,.,
18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
.,.,
11
实验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特点, 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细菌)。
.,.,
12
实验材料
1.菌种 待检细菌 2.试剂 多价沙门菌O(A-F)诊断血清 3.其他 载玻片
.,.,
13
沙门氏菌诊断血清(11种)
O2
O4
O7
O9
Ha
Hb
Hc
Hd
A-F群多价 A-F群多价
Hi
Vi
4. 用3.所确定的多价H血清所包括的所有H因子血清逐一检查定为第1相或 第2相H抗原。
5. 检出第1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抗原,或检出第2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1 相H抗原的,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再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作位 相变异检查。
6. 综合O和H因子血清以及Vi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
血清学实验
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
.,.,
1
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 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方法,以诊 断感染性疾病。(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 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鉴定:即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 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 未知纯种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进行血清学 反应,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用已知 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
4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reaction)是指抗原与 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发生于体内 (invivo),也可发生于体外(invitro)。体内反应可介导吞 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体外反应则根据抗原的物 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介质(例如电解质、补体、 固相载体等)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 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 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采用血清作试验,所以体外抗 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反应(erologicreaction)。
.,.,
5
抗原抗体反应条件
1. 抗原 2. 抗体
3. 环境因素: (1)电介质:0.85%NaCI;
(2)温度:37或56 (3)pH值:7.0
(4)振荡:适当的机械振 (5)反应时间
.,.,
6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和交叉性
若两种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抗原时,则发生交 叉反应。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也越高 。
.,.,
16
沙门氏菌菌型的表示方法
❖ 血清型以数字和字母表示.
例如:查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 鼠伤寒沙门氏菌: O抗(1,4,[5],12), 第Ⅰ相H抗原(i) 第Ⅱ相H抗原(1,2)。
它的血清型应表示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1,4,[5],12:i:1,2)
❖ [ ]内的O抗原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 [ ]内的H抗原可能是罕见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存在。
❖ Vi抗原: 是一种N-乙酰-D-半乳糖胺糖 醛酸聚合物,60 ℃加热1 h即破坏其凝
集性和免疫原性。
.,.,
15
沙门氏菌的主要抗原组成
O抗原:至少58种, 含相同抗原组分归为一组, 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菌大多数在A~F组。
H抗原:分为Ⅰ、Ⅱ相,Ⅰ相以a、b、c等表示, Ⅱ相以1、2、3等表示。
Vi抗原:抗原性弱,不稳定,可阻止O抗原与其 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
2
微生物抗原成分-----细菌抗原成分
菌体抗原: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称O抗原--脂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
鞭毛抗原称为H抗原
表面抗原:不同细菌的表抗原名称不同.大肠杆
菌的表面抗原称为封套抗原或K抗原,肺炎双球菌
的叫荚膜抗原,伤寒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Vi
抗原
.,.,
3
细菌抗原
细菌的.,.,各种抗原
➢ 当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 形成大的复合物,因而抑制可见反应的出现,这 一现象称为带现象。
➢ 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 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
➢ 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
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
.,.,
8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 。 反应阶段-----较慢,需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 。
氏菌属抗原表解判定沙门氏菌的菌.,型., 。
19
实验方法50ul血清Fra bibliotek待检菌50ulNS+待检菌
.,.,
20
注意:
先用A-F和 Vi血清检测,根据 结果再进行其他鉴定。
反应的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分子表面的结合,结合的适 宜温度为0~40℃、pH在4.0~9.0范围内。如温 度超过60℃或pH降到3.0以下,或加入解离剂台 硫氰化钾、尿素等,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 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性质不改变。
.,.,
7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最适比和带现象
➢ 只有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才可出现可见的 结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