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蛲虫钩虫

合集下载

第三讲 钩虫、蛲虫

第三讲 钩虫、蛲虫

六、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 2、加强个人公共卫生 3、药物治疗:阿苯达唑(100-200mg/次, 隔周1次,连续3次)、甲苯米唑、噻嘧啶等。 蛲虫膏、龙胆紫涂于肛周有止痒杀虫作用。
丝状蚴
矿井下的温度高、湿度大、 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差有利 于钩虫病的传播。
丝状蚴特点
1. 口腔封闭,活动力强 2. 存活时间3-4周,2周内感染力最强 3. 集中在土壤表层(90%在1-2cm深的表层土 壤内) 4. 有向温、向湿、向触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 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 强,主动钻入人体,约需时30min至1h。 5. 生存温度15-30℃, 适宜温度25-30℃, 15℃以 下对生存不利 6.可借助水膜沿植物的茎、 叶向上爬行。



蛲虫头部结构
头端角皮膨大
形成头翼
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
2. 虫

55×25µ m;
一则较平,一则稍
凸,柿核状
无色透明 壳较厚 内含一幼虫
透明胶纸法 查到的虫卵
二、生活史
生活史图解
2-6w
生活史特点:
1.寄生部位:回盲部。♀虫产卵后可进入生殖 系统,如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阑尾等 造成异位寄生。 2.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3.感染途径:经口;也可吸入、逆行感染。 4.食性:以肠内容物、组织和血液为食。 5.成虫寿命(♀):1月。 6.产卵量:1万左右。
2.虫卵
60×40µm 椭圆形 壳薄 无色透明 卵内多为4-8个细胞,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3.幼虫(钩蚴)
⑴杆状蚴 ⑵丝状蚴(感染期蚴)
Rhabditoid larva Rhabditoid larva hatching from egg hatching from egg

钩虫和蛲虫最新ppt课件

钩虫和蛲虫最新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钩虫和蛲虫


hookworm
人体常见寄生钩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钩虫形态
?成虫
– 外形、口囊、咽管及咽管腺 – 雄虫交合伞 –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鉴别
?虫卵
钩虫生活史
基本过程:
外界发育期
人体发育期
? 外界发育期
虫卵—? 杆状蚴—? 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晚期钩虫病病人(贫血、浮肿)
Hookworm anemia and edema
钩虫性舌炎
钩虫丝状蚴
钩蚴性皮炎
炎皮性蚴钩
钩蚴性皮炎
钩蚴性皮炎
蛲虫成虫
雌虫长 8-13mm 雄虫长 2-5mm
蛲虫头端
)察观镜电描扫(部头虫蛲
50 :m
蛲虫卵
史活生虫蛲
~10,000/day
3. 取混匀的粪便黄豆大小,涂于 滤纸条上2/3 处
钩蚴培养法
4. 将滤纸插入试管中,下端侵入水 内,但不能接触管底,也不能使 粪便侵入水中
5. 将其置于25~30 ℃温箱内培养, 并注意每天补充蒸发之水分
6. 3 天后用放大镜检察管底水中有无 蛇形运动、虫体透明的钩蚴
钩蚴培养法
7. 如为阴性或需要鉴定虫种, 应继续培养至第5天
(适宜条件下发育所需时间:1周)
钩虫生活史
?人体内发育期
(5-7周)
感染期幼虫(经皮)? 幼虫? 成虫(小肠)
(皮下? 心? 肺? 气管? 咽? 小肠)
?感染阶段与途径 (经皮肤、口、胎盘) ?幼虫移行 ?定居小肠发育成熟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寄生状态(口囊咬着肠粘膜、不断更换叮咬位置) ?成虫食性、寿命

钩虫、旋毛虫、蛲虫

钩虫、旋毛虫、蛲虫

生 活 史
幼虫
(胃中) 猪 主 等 食 宿 入
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粘膜中发育一段时间后返回
感染后30~40小时,蜕皮4次
成虫♂♀
(肠腔)
猪鼠等相 互感染
20d
随血、淋巴移行
感染后
5天
幼虫囊包
(横纹肌内) 人 食 入
幼虫
(横纹肌)
幼虫 幼虫囊包
(横纹肌内)
幼虫 (胃)
感染后
30~40h
成虫
感染后 5天
钩虫、旋毛虫、蛲虫 广州管圆线虫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吴 玉 龙
二零一三年九月


Hookworm
两种钩虫成虫形态鉴别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雄(mm) 10~13×0.6
大小 雌(mm) 8~11×0.4 体形 口囊 背辐肋 头尾端均向背面弯 曲,“C ” 腹侧前缘2对钩齿
幼虫
随血、淋巴移行
20d
幼虫
(肠腔)
(横纹肌)

旋毛虫致病过程分三期。

1.侵入期 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黏膜发 育为成虫的过程,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和 空肠,故又称为肠道期。感染后1-2天
致病机理:受累部位机械性损伤。
临床表现: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并伴有厌食、 乏力、低热等全身性反应。易误诊。 病程一周。
2、幼虫移行期: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 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为囊包幼虫,同时导致 血管炎和肌炎的过程。
因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肉期。
感染后7-11天。
致病机理: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作
用,引起所经之处组织的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浮肿、发热、水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病人突出且最多发症状为全身肌肉酸痛、压痛, 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 有的可出现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还可表现肺部

蛲虫钩虫ppt课件

蛲虫钩虫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与分布
分类
蛲虫和钩虫分别属于不同的生物分类 群,其中蛲虫属于吸虫纲,钩虫属于 线形动物门。
分布
这两种寄生虫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 常见。
生命周期与繁殖
生命周期
蛲虫和钩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成虫等阶段,其中成虫寄生于宿主体内。
繁殖
成虫在宿主体内进行繁殖,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环境适宜时幼虫孵化并继 续发育为成虫。
非药物治疗虽然不能直接杀死钩虫和蛲 虫,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治疗注意事项与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 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良反 应应及时就医。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等,多数情况下症 状轻微,但如症状持续加重, 应及时就医。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 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 意,需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 自行用药。
接触被污染的水源
饮用了被蛲虫或钩虫污染的水源,如池塘、河流、井水等, 可能会通过口腔感染。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食用被污染的动物肉类
食用了未煮熟或未加工彻底的感染了蛲虫或钩虫的动物肉类,可能会通过消化系统感染。
食用被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在食用之前未清洗干净或未削皮的蔬菜和水果上残留有蛲虫或钩虫卵,可能会通过消化系统感染。
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营养不良
由于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 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营 养不良症状。
贫血
由于钩虫感染会导致肠道 出血,长期感染可能会导 致贫血。
免疫力下降
感染蛲虫钩虫后,患者免 疫力可能会下降,容易感 染其他疾病。

《蛲虫钩虫》课件

《蛲虫钩虫》课件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
04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 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需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对于钩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如肠穿孔、大出血等,可能需 要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避免直 接接触肛门和粪便。
饮食卫生
注意食物的清洁和卫生,避免饮用 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蔬菜和肉类。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蛲虫和钩虫的 形态特征、生活史、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 全面了解蛲虫和钩虫的基本知识 和防治方法,提高对肠道寄生虫
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研究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其 传播规律和致病机制,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皮肤症状
钩虫感染可能导致皮疹、水肿 等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荨麻
疹。
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检测出钩虫卵,这是最常 用的诊断方法。
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可以检测出钩虫卵,对于呼吸系统 症状明显的患者有帮助。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贫血等症状,有助于 诊断钩虫病。
皮肤活检
对于皮肤症状明显的患者,皮肤活检可以帮 助确诊钩虫病。
02

症状表现
01
02
03
04
肛门瘙痒
由于蛲虫在肛门附近产卵,引 起肛门周围瘙痒,夜间尤甚。
腹痛
由于寄生在肠道的蛲虫刺激肠 壁,引起腹部疼痛,尤其是夜

蛲虫、钩虫3

蛲虫、钩虫3
第三讲
一、形态:
1.成虫
细小,白线头状 ,体长1cm左右
头端膨大(头翼)咽管末端形成食道球
雌虫尾尖而细,尖细部达体长1/3
雄虫长2-5mm,不易查见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与诊断 流行
蛲虫雌虫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蛲虫雄虫
致病与诊断 流行
2、虫卵:
无色透明, 50~60 × 20~30μ m
不对称,一侧凸出,一侧较平,截面为不等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简称 十二指肠钩虫、亚洲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简称美洲钩虫
锡兰钩口线虫(A. Ceylanicum ):偶可感染人体
犬钩口线虫( A. Caninum):偶可感染人体
巴西钩口线虫( A. Braziliense):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
上一页
返回
杆状蚴
丝状蚴
返回

成虫
(小肠上段)
24h周
二 5~6d 丝 感染期 期 状 杆 蚴 状 经 蚴

成虫
气管 咽

小肠 游
皮下

血 管
产卵量:
十二指肠钩虫 1~3万个/日
美洲钩虫 0.5万~1万个/日
成虫寿命:
3年左右
15年
生活史小结:
1 2 3
返回
内窥镜下见成虫寄生在小肠
皮肤内的钩蚴
返回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丝状蚴(钩蚴)是感染时期 主要经皮肤(少数可经口、胎盘 等)感染人体 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
4
某些动物可作为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幼虫:

蛲虫、钩虫、

蛲虫、钩虫、

Adult Pinworms
An Adult Pinworm
头端角 皮膨大, 形成头 翼。
咽管末 端膨大 呈球形, 称咽管 球。
头部结构
The cephalic alae are clearly seen at the anterior end. The cuticle and the alae are transversely striated. Corpus, isthmus and the oesophageal bulb are also visile.
(3)钩虫吸血,伤口渗血 (4)虫体经常更换咬附部位,形成新的伤口,原伤口仍 继续少量渗血。
美洲钩虫失血0.02~0.10ml/日/条 十二指肠钩虫0.14~0.4ml/日/条。 信阳卫校曾报道从一儿童患者体内驱出3 960条十二指肠钩虫。
3.异嗜症(机制:缺铁与毒素的作用) 4.上消化道大出血:持续性柏油样黑便与严重 贫血 5.婴幼儿钩虫病 国内543例,几乎全部为十二 指肠钩虫引起。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Adult
Anal smear showing large numbers of Enterobius eggs. In the background are also two Ascaris eggs. ×100. Enlarged by 5.4.
一、形态
(一)成虫
1、外形:细小,虫体中部膨大,尾端尖细,尖细部约占体 长的1/3,此为本虫的重要特征。 2、乳白色。 3、大小:雌虫大小为8~13×0.3~0.5mm,雄虫稍小,大 小为2~5×0.1~0.2mm。 4、头端结构: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虫体两侧角皮向 外突出如嵴,称侧翼。口孔位于顶端,周围有三片唇瓣。咽管末 端膨大呈球状,称咽管球。 5、雌雄虫区别:雌虫尾端直而尖细,在腹面正中前、中 1/3处为阴门,中、后1/3处为肛门。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泄殖 腔于尾端腹面,有一交合刺。

钩虫旋毛虫蛲虫

钩虫旋毛虫蛲虫

疫苗研发
积极开展钩虫、旋毛虫和蛲虫 疫苗的研发工作,通过预防接 种降低感染率和发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加强钩虫、旋毛虫和蛲虫的流 行病学调查工作,了解感染现 状和传播途径,为防治工作提
供科学依据。
06
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衣,特别注意清洁肛门周围皮肤 。
避免接触感染源
政府层面防控策略探讨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并完善相关卫生法 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 关部门的职责共卫生领域的监管力
度,确保卫生安全。
推进科研攻关
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 开展钩虫、旋毛虫、蛲 虫病防治研究,提高防
治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 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 应对寄生虫病的挑战。
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勤 换内裤并煮沸消毒。对 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及 局部止痒处理。
05
诊断与治疗技术进展
诊断技术进展
01
免疫学诊断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
实现钩虫、旋毛虫和蛲虫感染的快速准确诊断。
02
分子生物学诊断
基于PCR、实时荧光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片
不赤脚行走于可能污染的土地上,不饮用生水 。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社区防控措施建议
开展健康教育
向社区居民普及钩虫、旋毛虫、蛲虫病的防治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改善环境卫生
定期清扫公共区域,消灭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 。
建立疫情监测机制
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蛲虫分布

蛔虫鞭虫蛲虫钩虫

蛔虫鞭虫蛲虫钩虫
02
钩虫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成 幼虫,再经感染人的皮肤或口腔进入人体。
03
钩虫幼虫还可以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进入人体。
钩虫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钩虫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不吃未煮 熟的蔬菜和水果;加强粪便管理,避免 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
VS
治疗钩虫感染
口服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 对于严重感染者,可采用输液等支持疗法 。
治疗方式
口服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等,可有效杀死鞭虫成虫并清除虫卵。
03 蛲虫
蛲虫的形态特征
总结词
细长、乳白色
详细描述
蛲虫呈细长、乳白色的线状,通常在肠道内寄生,长度一般在10~30厘米之间。
蛲虫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
口口传播、间接传播
详细描述
蛲虫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即感染者通过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再经口摄入而感染。此外,间接传播也是可能的, 如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
蛔虫、鞭虫、蛲虫、 钩虫
目录
CONTENTS
• 蛔虫 • 鞭虫 • 蛲虫 • 钩虫
01 蛔虫
蛔虫的形态特征
蛔虫成虫呈圆柱形,形似蚯蚓, 体色淡黄带灰,体表较光滑。
蛔虫头部较尖细,尾部较钝圆, 雌虫长20~35cm,雄虫长 15~30cm。
蛔虫卵呈椭圆形,大小约 60~75μm×40~50μm,卵壳厚, 外层粗糙,内层光滑,壳外常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治疗
口服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药物进行 驱虫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出现并发 症的患者,需及时就医。
02 鞭虫
鞭虫的形态特征
鞭虫成虫
呈圆柱形,外观呈乳白色或微黄色,体表光滑有弹性,体前 端有口吸盘,后端有一发达的圆锥形盲肠伸入虫体中部。

3.蛲虫.钩虫(2学时)课件

3.蛲虫.钩虫(2学时)课件

异嗜症
钩虫患者喜食生米、生豆,甚至 泥土、碎纸、破布、等异常嗜好, 此种现象称为“异嗜症”。
( 缺铁?)
(2)贫血(钩虫的主要危害)
以血液、肠粘膜为食,长期慢性失血致 铁、蛋白质丢失性贫血(低色素性小细 胞性贫血)。
失血量(十二指肠钩虫) 0.5ml/天/条×100条×100天= 5000 ml
慢性失血原因:ຫໍສະໝຸດ 生活史感染期卵(感染阶段) 口、吸入
幼虫(十二指肠) 2~4w 无血-肺移行
成虫( 盲肠)
虫卵(肛周)
34~36ºC,
6h 90~100%湿度 感染期卵
2~4W 6h
生活史特点:
1. 宿主:人 2. 感染阶段:含蚴卵 3. 成虫的寄生部位:盲肠(回盲部)。 4. 雌虫产卵:肛周。 5. 虫卵发育至感染期时间:短,6h。 6. 感染方式:多样,经口或呼吸道吸入。
不吸吮手指、清洗玩具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
和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p163
在肠道线虫中危害最严重。 寄生部位:小肠 损伤肠粘膜,慢性失血,严重可致贫血。
形态
1.成虫 虫体细长,1cm左右,虫体 向背侧弯曲,呈“C”或“S”体 态,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 内含钩齿或板齿。♂虫末端 有交合伞。
虫卵
24h 第一期 48h 杆状蚴 蜕皮
第二期 杆状蚴
5~6d 蜕皮
丝状蚴
感染阶 段
2.幼虫进入人体及在人体的移行发育 (1)丝状蚴的特点 丝状蚴:感染阶段,主动入侵。
丝状蚴 水膜
向温性 向湿性 向触性 聚集性 穿刺能力强 借水膜爬行
(2)丝状蚴入侵途径: 经皮肤感染(常见) 经口感染 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

蛲虫钩虫眼线虫

蛲虫钩虫眼线虫

一、形

1.成虫 雌虫: 8
~13mm×0.3~ 0.5mm 。双管型
。头细中粗,尾直 尖细。 雄虫:微小25×0.1-0.2mm尾部 卷曲 有一根交合刺。
唇瓣
阴门
咽 管 球 头翼
肛门
雌虫
雄虫
成虫前端
2.虫卵
二、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终宿主:人
2. 寄生部位 盲肠等
3.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4.口或经空气吸入感染
虫卵污染环境 吸入感染
六、防

三卫:公共、家庭、 个人卫生 三勤:勤洗手 勤剪 指甲 勤换洗衣服 被褥
治疗 普查普治 驱虫
阿本哒唑100-200mg/次,
隔周一次,连续三次)或甲苯咪唑(100mg/次,每
天一次,连服2天)。用蛲虫膏、2%白降汞软膏或
龙胆紫涂于肛周有止痒与杀虫作用。
第五节
钩虫(hookworm)
5.雌虫必须到达肛周才产卵
6.虫卵发育时间短(6h) 7.虫体发育无须肝肺移行
二、生活史
感染期卵 (经口食 入) 幼虫 (十二指肠) 2~4w 成虫 ( 盲肠)
2~4W
虫卵 (肛周产卵) 6h 肛周 感染期卵
6h
三、致 病
雌虫产卵所致局部刺激症状(主要因素) 肛门、会阴部皮肤瘙痒、继发性炎症。 烦躁不安、肛门、会阴部皮肤奇痒 失眠、夜惊、纳差、夜间磨牙等 , 神经精 神症状。严重者尚可引起脱肛。 肠粘膜损伤所致消化道功能紊乱 一般无明显症状
钩虫寄生人体小肠上段,由于钩虫的寄 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 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民间称之为“黄胖病”,解放前民谣流

钩虫、蛲虫

钩虫、蛲虫

2、成虫所致病变
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 贫血(anemia):慢性失血, (1)贫血(anemia):慢性失血,铁和蛋白 质不断耗损,再加上患者营养不良, 质不断耗损,再加上患者营养不良,血 红蛋白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 红蛋白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 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 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引起低 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贫血症状: 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贫血症状:皮肤蜡 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甚至心慌等。 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甚至心慌等。 偶尔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偶尔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5 ) 此外钩蚴有 “ 迁延移行现象 ” : 指十二指肠 此外钩蚴有“ 迁延移行现象” 钩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 钩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部分在进入小 肠之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 肠之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此 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 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 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 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犬钩虫 也存在上述情况, 也存在上述情况,但未发现美洲钩虫迁延移行 现象。 现象。 6)还有试验证明某些动物(猪、狮、犬、灵猫、 还有试验证明某些动物( 灵猫、 猩猩、犀牛)可作为钩虫的转续宿主 转续宿主。 猴、猩猩、犀牛)可作为钩虫的转续宿主。
三、致病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钩蚴侵入皮 肤的数量、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 肤的数量、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也与人 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关。 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关。 钩虫感染( infection) 钩虫感染 ( hookworm infection): 在粪便中可 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钩虫病( disease) 既有钩虫感染, 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既有钩虫感染,又 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三个时期,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三个时期,即由幼虫引起 皮肤(或粘膜)侵袭期、肺部移行期 移行期和成虫在肠 皮肤(或粘膜)侵袭期、肺部移行期和成虫在肠 寄生期(此期危害最严重)。 道寄生期(此期危害最严重)。

3蛲虫钩虫资料

3蛲虫钩虫资料
Website:
一、形态
Morphology
1. 成虫 Morphology of adult 2. 卵 Morphology of egg 3. 幼虫 Morphology of larvae
Website: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F
成虫
M
体态
M
第4节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一、形态 Morphology
1. 成虫
虫体细小,乳白色,线头状。 有头翼、咽管球。 ♀8~13 mm,尾细而直。 ♂2~5 mm,尾卷曲,有交合刺
一根。
Website:
Morphology
Website: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两种钩虫的生活史、致病基本相同 •两种钩虫的分布、致病力及对驱虫药物的 敏感性均有差异,鉴别两种钩虫在流行病 学、生态学和防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F
• 大小:1cm × 0.5mm • 一个弯曲,“C”形
• 略小 • 头向背面仰曲, “S”形
Website:
成虫 口囊(Buccal capsule)
Two pairs of teeth of
Buccal capsule armed with a
A.duodenale buccal capsule pair of ventral cutting plates
Website:
四、实验诊断 Diagnosis
不在肠内产卵,粪检阳性率1% 透明胶纸拭子法(首选) 棉签拭子浮聚法 检获成虫

鞭虫钩虫蛲虫PPT课件

鞭虫钩虫蛲虫PPT课件

易感人群
儿童、老人、身体虚弱者 易感。
蛲虫对人体的影响
肠道症状
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其他症状
发热、恶心、呕吐等。
并发症
营养不良、贫血、肠道感染等。
04
三种肠道寄生虫的比较
形态与结构比较
鞭虫
成虫呈乳白色,细长, 前端粗钝,后端尖细, 由头节、颈节和虫体组
成。
钩虫
成虫呈半透明状,肉红 色,两端尖细,体前血、 乏力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肠 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02
钩虫
钩虫的形态与结构
钩虫的形态
钩虫呈细长状,通常为白色或半透明,头部具有钩状结构, 尾部尖细。
钩虫的结构
钩虫的身体由多个细胞组成,包括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和消 化细胞等。
钩虫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感染方式
钩虫通过皮肤接触感染人体,当人体接触含有钩虫幼虫的土壤、水源或食物时, 幼虫会侵入皮肤并进入血液。
蛲虫的形态与结构
形态
蛲虫呈乳白色,细小如线状,长 约1厘米。
结构
头部有口吸盘,尾部有交合伞,雌 虫尾部有尖刺。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肠道,产卵后随粪便排 出体外,被感染者再次吸入感染。
蛲虫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01
02
03
感染方式
通过消化道传播,如食物、 水、手口接触等。
感染途径
感染者粪便污染环境,再 经口摄入感染。
05
防治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勤洗手
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 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的物 品后,以及在饭前和上厕 所后。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洗澡, 更换内衣,保持床单和被 褥的清洁。
避免与虫卵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淋巴管小血管
丝状蚴
丝状蚴
Website:
生活史小结
•感染阶段:丝状蚴(filariform) •感染途径:皮肤、口(十二指肠钩虫) •移行:皮肤循环→肺→咽→小肠 •寄生部位:小肠 Small intestine •丝状蚴→成虫 5-7周 •成虫寿命5-10年
Website:
Life Cycle
Website:
小肠上段 外界土壤 ♀×♂ →→ 卵→ → 杆状蚴1→ → →杆状蚴2 → → →丝状蚴 2d 2d蜕皮 5d蜕皮 成虫产卵 排出 发 育 蜕皮2次 外界 丝状蚴 黏膜 丝状蚴 侵 入 皮 肤
小肠上段 丝状蚴

肺泡 经气管 丝状蚴 经右心
一、形态
Morphology 1. 成虫 Morphology of adult
2. 卵 Morphology of egg
3. 幼虫 Morphology of larvae
Website: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F
M
成虫 体态
M
F
• 大小:1cm × 0.5mm
• 一个弯曲,“C”形
Website:
幼虫致病
呼吸道症状(钩蚴性肺炎) ( Symptoms in respiratory system ) •机理:急性钩蚴感染,幼虫
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可引
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阵发性咳嗽、血 痰及哮喘。
Website:
Website:
成虫
虫体前端共同的形态学特征

虫体前端含有三种单细胞腺体


1对头腺: 抗凝素、乙酰胆碱酶
3个咽管腺:乙酰胆碱酶、蛋白酶 和胶原酶 1对排泄腺:蛋白酶

均能阻止血液凝固
Website: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
成虫
美洲钩虫交合伞
(copulatory bursa)
2根交合刺末端合并, 有倒钩
成虫
两种钩虫的形态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Male: 7-9× 0.3 Female: 9-11× 0.4
大小(mm)
Male: 8-11× 0.4-0.5 Female: 10-13× 0.6
体态 口齿 交合伞
背辐肋 交合刺
“C” shaped 2 对钩齿 圆形
远端分2支,每支又 分3小支 2根交合刺分开
Website:
思考题?

比较钩虫与蛔虫的生活史异同。
贫血性质?机制?
Thank you!
平均感染率6.12%,约3930万人,感染率最高为海南
33.18%、广西19.67%、四川18.01%、重庆、福建。
六、防治原则
Treatment and control


普查普治,控制传染源 驱虫——阿苯达唑(肠虫清) 纠正贫血——补铁、VB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处理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
Website:
成虫致病
Adult
临床表现 钩虫病患者
•皮肤蜡黄,指甲 苍白。 •营养不良,面部 水肿,似有腹水
Website:
成虫致病
临床表现
Adult
腹泻和异嗜症 Diarrhea and allotriphagy

腹泻:粘液样或水样便。 异嗜症: 食欲明显增加,可出现喜食生米、生果, 甚至喜食碎纸、泥土或瓦片等。
Website:
四、实验诊断
Diagnosis

不在肠内产卵,粪检阳性率1% 透明胶纸拭子法(首选) 棉签拭子浮聚法 检获成虫
Website:
Diagnosis
透明胶纸拭子法
Website:
Diagnosis


高温、直射阳光不利其生存。
向温性、向湿性

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活动力显著增加
Website: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Life cycle of Ancylostoma duodenale and Necator americanus
Website:
儿不能杀死。
感染方式多样化 肛-手-口自体感染,指缝60% 接触感染 床单85.7,便器78.5, 室尘91.7%,玩具 吸入感染 吸入咽下
六、防治原则
Treatment and control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再感染 教育、洗手、换内裤、洗肛门、剪指甲、晒 被褥等。 治疗患者,杜绝传染源 集体服药 用药同蛔虫,需多次服用
四、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淮河、黄河一线以南地区,北方以A.duodenale为 主,南方以 N.americanus 为主,也可见混合感染。 人兽共患病,猪及一些肉食类动物可作为转续宿主。

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
等有关。
Website:
“S” shaped 1对板齿 椭圆形,扇形
基部分2支,每支又 分2小支 2根交合刺末端合并 有倒钩
Website:
虫卵
•椭圆形 •60 ×38μm •浅灰黄色透,较透明 •壳薄 •内含分裂卵细胞 2、4、8个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Website:
Morphology
卵壳
2. 虫卵
幼虫

不对称椭圆形 浅灰黄色 55×25μm 卵壳较厚 折叠状幼虫
Morphology
三 、 生 活 史
Life Cycle
死亡
回盲部/结肠上段 成虫♀×♂
肛周/会阴部
蜕皮1次
肛周/会阴部 感染期卵
外界
产卵
直肠 雌虫
发 育
蜕 皮 1 次
食 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Eosinophilia

急性钩虫病人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 15%,甚至更高;白细胞总数增高。
Website:

十二指肠钩虫危害更大,是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
种,经胎盘、乳汁传播。

临床表现可分为:皮肤侵袭期、肺部移行期和成 虫在肠道寄生期。 以成虫引起的贫血和肠道症状为主,但由于感染 的群体不同,相关症状可能在某些患者表现的更
Website:
三、致病
Pathogenesis


刺激作用 肛门、会阴部奇痒,搔破感染。 烦躁不安,易怒,夜惊,失眠。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发育/健康。 异位侵袭 阴道(阳性57.1%),输卵管、卵巢、子 宫内膜,引起肉芽肿,误诊为肿瘤、结核。也 可侵入腹腔、肝、脾、肺、前列腺等。
感染期卵
阴道 雌虫
吸 入
回盲部/结肠上段 幼虫
蜕皮2次
小肠
幼虫←←卵
生活史小结
Life Cycle




寄生于盲肠,结肠上段,以肠内容物/血液/组 织液为食。 肛周产卵,6h发育为感染期卵。 误食感染期卵→小肠内孵出幼虫→下行并蜕皮2 次→回盲部发育(蜕皮1次)为成虫。 食入虫卵→成虫产卵,约1个月。 寿命2~4周,最长101天。

原因:可能与铁的损耗有关;胃酸缺乏,消化紊
乱。
Website:
成虫致病
Adult
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tinal blooding

引起消化道出血,以黑便、柏油样便、血便 和血水便为主。
Website:
成虫致病
Adult
临床表现
Website: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机制) 慢性失血,铁和蛋白消耗; 营养不良,铁和蛋白供应不 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缓慢,细 胞体积变小。
成虫致病
Adult
贫血(Anemia)
•贫血临床表现:
体症——皮肤蜡黄,粘膜苍白,面部及全身浮肿, 胸腔、心包积液。 主诉——患者可出现眩晕、乏力,甚至心悸等; 妇女可出现停经、流产等。

为突出。
Website:
四、实验诊断
Diagnosis



检出钩虫卵或孵出钩蚴为确诊依据。 常用方法: 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简单 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检出率高 免疫学诊断:早期诊断,特异性低 钩蚴培养:检出率高,可鉴定虫种,但培养5-6 天。
Website:
Website:
第5节
钩虫
( Hookworm )
Website: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钩板口线虫
The Old World hookworm
The New World hookworm

锡兰钩口线虫

犬钩口线虫
偶尔寄生 钩虫匐形疹
Website:
(copulatory bursa)
•圆形 •2根交合刺分开
•椭圆形,扇形 2根交合刺末端合并 有倒钩
Website:
成虫
Website:
十二指肠钩虫
圆形
远端分2支,每支又分3小支
2根交合刺分开
美洲钩虫 椭圆形,扇形 基部分2支,每支又分2小支
成虫致病
Adult
肠黏膜损伤 Adult attaches to the small intestine
Website:
成虫致病
Adult
贫血(Anemia)
贫血性质:慢性、低色素小细胞性

慢性贫血(机制) 咽管频繁收缩,使吸入的血液迅速流经咽、肠, 自肛门排出; 钩虫咬附部位粘膜渗血; 由于分泌抗凝素, 虫体交换咬附部位后,原伤口仍渗血。
幼虫
杆状蚴(rhabditiform)
Website:
幼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