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引导者 , 引导学生 去思考 、 去 分析 , 最 后解决 问 题 。而解决生物 问题 的一 个 重要手 段 就是 动手设 计模 型, 这节课 让学 生通过 实验 探究验证 自己 的猜 想 , 发 展 了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 以实验为基础” 是 生物学科 的特征 , 生物实 验是生 物学科发展最现实 、 最生动 、 最 有效 的物 质载体 , 既有利
的身 心 发 展 特 点 和 认 知 规 律 , 对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实 践 能 力
各抒 己见 , 为学生创新精神 和创 造能力 的培养 提供广 阔
的空间 。 2 . 形成 高 尚 的 师 德 和 良好 的身 心 素 质
和创新 能力都是极为有益 的; 它有 利于不 断提 高学生 独 立获得科学 知识 的能力 , 更好地促 进学 生科学 素养 的形
“ 学高为 师 , 身正 为 范” , 教 师 高 尚的品 质是 学生 学 习和模仿 的榜样 。教 师的强烈责任 心 和敬 业精神 , 对学
生 良好 品质 的形成起着 潜移默化 的作用 。“ 传道授业 解
成。那 么 , 如何在生物探究性实 验教学 中培养 学生 的创 新能力呢?本文就此 问题提 出个人 见解 , 以期 起抛砖 引
此, 教 师 必 须 不 断加 强 学 习 , 积极获 取新知识 、 运 用 新 知
须转变教育观念 , 努力学 习现代教育 思想 、 教 育理论 , 树 立 正确 的现 代 教育 观 、 学生观、 人生观、 质量 观 和 评 价 观, 创建 富有创 新气 息 的教 育教学 环境 , 充分 发挥学 生 的主体 作用 , 培养 学生的个 性 , 让 师生成为平 等 的主体 , 形成“ 教师尊重 学生 , 学 生 亲近教 师 ” 的新 型 双边关 系 。 课堂教学 中, 教师要倡导 自由讨 论 、 平等对 话 , 鼓励 学生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最好手段之一。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并思考生物的生理、生态等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创新观点。
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生物实验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并形成创新的团队。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支持。
教师可以设计创新性的实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点子,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只有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 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和任务。
让学生不只是进行课本实验,而是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和任务。
这种多样性的实验可以激发学
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激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鼓励合作探究。
实验不应该是单打独斗的事情,教师可以组
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难题。
这样不仅能让学
生相互学习和切磋,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强化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提取实验结论。
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采集和
处理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验问题。
4.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实验基
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引导他们探索新的实验方案和解决方案。
这样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锻炼
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和
独立完成实验,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潜 在 的 学 习 兴 趣 。 在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充
地参 与教 学的全过程 。因此 ,在课堂教 分 利 用 课 本 旁 栏 中 的 思 考 题 、 小 资 料 、
学 中 ,教 师 要 营 造 宽松 、 和 谐 、 民主 的 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 实验 ,根据 学生 教 学 氛 围 ,建 立 平 等 、信 任 、 理 解 、 尊 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 ,设计一些 简 重 的师 生 关系 ,使 课 堂 真 正 成 为 培 养 学 易 的 探 究 性 实 验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 土 ” 沃 。 和 探 索 精 神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还 可
引导 ,才 能 为 学 生 积 极 思维 创 设 良好 的
( 三) 兴 趣 是 培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氛 围 ;教 师 只 有 以朋 友 的身 份 融 入 学 生 “ 化 剂 ” “ 趣 是 最 好 的老 师 。 兴 催 。 兴 ” 之 中 ,与 学 生 打 成 一 片 、融 为 一 体 , 与 趣 是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发 展 智 力 、形 成 创 学 生 架 起 一 座 情 感 交 流 之 桥 , 才 能 消 除 新 能 力 的 内在 动 力 。在 生 物 教 学 中 , 教 师 生 之 间 的隔 阂 ,消 除 学 生 的胆 怯 与 禁 师 可 运 用 各 种 方 法 和 调 动 各 种 媒 体 ,把 锢 ,才 能 让 他 们 带 着 良好 的 心 态 、 愉 悦 大 自然 的 蓬 勃 生 机 引 入 课 堂 ,激 发 学 生
步 和 发 展 。而 创 新 能 力 靠 培 养 , 创新 人 堂教 学 中 ,教 师 可 针 对 不 同 层 次 的学 生 才 靠 教 育 。如 何 在 生 物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设计 不 同 程度 的 问 题 , 让 每 一 位 学 生 都 的 创 新 能 力 呢 ?下 面 是 我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有 回 答 问题 的机 会 , 都 能 享 受 成 功 的喜 的几 点体 会 。 悦 。 其 次 ,在 教 学 中 , 教 师 应 重 视 学 生 ( ) 宽 松 、和 谐 、 民 主 的 教 学 氛 中 的 不 同 见解 ,支 持 学 生 中 各 种 与 众 不 一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源泉,如果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进步,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新能力的人,社会向上的发展就不可想象。
”世界发展到现在的状况,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个人来说,勇于创新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是高素质人才的一种体现。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
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之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新教育形式的要求,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在当前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几十年的速度,所以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的空间。
同时,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也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按照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应当具有三方面的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而创新能力是三者的核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素材,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生物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开始。
创新思维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要求学生要树立信心,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有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它对创新能力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和谐平等,使学生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想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进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中,才有可能实现。
因为,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紧张、压抑、恐惧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拥有创新欲望的。
相反,在一种和谐、民主、快乐的氛围中,学生就很可能思如泉涌,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想法,不断涌现,就会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要尊重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提出的独特的、具有自主意义的想法。
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尤其在大力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向。
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具有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允许学生思维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参差,要鼓励、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作为生物老师,我结合生物课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真正使学生各学其好。
喜欢果树嫁接的就让他们参加果树育苗组;爱好花卉的就让其加入花卉小组;喜欢畜牧的就让其学畜牧养殖......这样我根据学生意愿,成立了几个专业技术科研小组,并多次组织实践活动。
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争取个个都是科技能手。
专业技术实践活动使那些原来失去奋斗目标和信心的学生找回了自我,解除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种种压力。
他们自信的说:“我们要做新世纪科技新人。
”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想像的质量。
想像是创造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想像力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
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特 别 策 划 2 0 1 4 年2 月第2 期( 下) 2 0 1 4 , F e b r u a r y , N O . 2 ( u n d e r
程 中的不变量 ” 。在探究不变量这一环节 ,教师要有预 设,即该过程不仅系统 动量 守恒 ,其碰撞前后 的系统动 能也是 一个不变量 ,避免把 实验做死。建议我 们 的教师再重新去做一遍学生实验 , 仔 细分析数据 ,研究实验拓展,做好实验 教学 的预设工作 ,真正让学生从玩实验到做实验 。 2 .从学生的方面来看,学生应该重视实验探 究的过程,提 高科学素养 物理 实验 中学 生的活动是 多方面 的,既有 思维过程 ,又要求动手操作。可 以通过 实验 ,既可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研 究的过程 、方法,达到对知识的巩 固 和应用 。通过 实验可 以培养学生 良好 的实验 习惯和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 ( 1 )培养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 , 学生在做 物 理实验时要养成 良 好 的实验 习惯 。如弹簧秤的使用要注 意的事项:调零、测 量 范围;操作时应 该怎么做 ;读数 时又应该注意什 么等等 。 ( 2 )培养严谨 的科学态度 。 有 些同学做 实验 为了抢时间,草率 了事。因为 要达到实验的各项 目的,完成各项基本训练,就要求学生领会操作方法,增加 对 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这就 需要一种认真 的态度 。许多实验要 求在相 同的 条件下重复测量 ( 如长度的测量 ) ,有时要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测量 ,这都需 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并注意发现 问题 。 ( 3 ) 落实实验数据 的处理过程 。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得 的实验数据 , 取 得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 实验 的结果要经得起反复检验 。学生对 自己的实 验结果有信心,不要盲 目相信别人的结果,更不能随便更改实验数据或抄袭 别 人的结果。 实验误差过大时, 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 问题 。
生物学科创新能力
生物学科创新能力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科创新能力也成为了这个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一、生物学科创新的重要性生物学科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生物学学科中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生物学科创新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科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生物学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生物过程,学生需要通过研究和思考才能深入理解这些现象和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法解决问题。
生物学科创新能力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生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推动了生物学的进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为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学科创新能力推动了生物技术和医学的进步。
生物技术和医学是当今社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生物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具备生物学科创新能力的学生可以参与到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中,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二、生物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创新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生物学教育资源,包括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和科研导师等。
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
2. 开展科学研究项目。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和学术交流。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学相关的科学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机会。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国教育发展纲要对当代中学生明确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
下面,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谈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一、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结合新课标,生物学教师肯定会注意到在新课程中明显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
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二、在备课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包括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
教师要在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生物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
三、营造创新教育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的意识,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当前,义务教育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摒弃重视知识传授、漠视创新能力培养的观念,力图做到既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知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发思维动机马申斯基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
可见,如果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学习的愿望,更不可能积极思考,创造性思维变成空谈。
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才可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动机。
思维动机有内因和外因,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是外因,它可以有效地促使内因发挥作用。
例如:在上植物“茎的结构”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动机,我是这样做的:一上课我就迅速在黑板上画了两片树叶,并涂成绿色,然后问道:“哪位同学能使这两片叶子变成红色?”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这时我指名两位学生上黑板,一位擦掉原来的绿色,涂上红色,另一位直接把红色涂在绿色上。
刚才没举手的同学马上说:“我也会”。
我说:“还有更好的表现机会”。
并马上举起准备好的一节带叶的枝条,说:“谁能把它的叶子变成红色?”同学们有说用红颜料涂,有的说把它泡在红色液体中。
这时我指导学生看书,并出示课前准备的实物供同学们观察,然后,要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结果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最后,就他们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要同学们去看书思考解答,如“水为什么会往高处走?”、“枝条内是不是有许多管子?”等。
提高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不能只体现在某一环节上,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10个生物科学教案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10个生物科学教案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具有丰富实践性和实验性的学科,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为此,本文将介绍10个生物科学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案1: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步骤:1.让学生选取不同种类的植物,种植在不同的环境中。
2.学生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3.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案2:设计生物科学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步骤:1.学生选择一个生物科学问题,提出一个假设。
2.学生设计实验,明确实验步骤、控制变量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
4.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或修正自己的假设。
•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实施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3: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目的:通过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步骤:1.教师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2.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积累相关的科学知识。
3.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科学知识,并思考如何应用到解决问题上。
•效果: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科学基础,从而在创新思维中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
教案4:进行生物艺术创作•目的:通过生物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步骤:1.学生选择一个生物主题,可以是某一种动物或植物。
2.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设计一个生物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等形式。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的灵感和想法。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词】生物;创新;探索;主动性;开放性一、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1.设置课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生物的兴趣,初中生在生理和心里上都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望,对所有新接触的事物都非常有兴趣,变得好问,而且总是有奇思妙想。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就是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学习的第一步。
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去思考,这样就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结合现实生活学习初中的生物知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存在着很多无法解释的生活现象跟一些特别的自然现象。
所以应用现实生活里的例子就可以使学生学会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从而让整个课堂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二、营造便于创新、便于发展的生物课堂学习环境1.体现一种相对民主平等的教学原则理想中的生物课堂,就是要老师和学生关系变得很融洽,使整个学习的氛围变得极其轻松。
所以,生物老师必须努力地构建出这样一个比较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搞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老师不单单要简要地做学生在学习生活里的一个引导家,还要做学生团队中的一名参与者。
对学生来讲,老师不单是老师,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兄长,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创新生物教学。
2.多方面、多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里总会不断冒出很多异于常人想法,有的甚至跟老师所教的知识相冲突。
在这个时候,老师必须要给他们充分的宽容、了解,外加一定意义上的肯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懂得如何去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勇敢的说,要学会质疑,懂得如何提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一些机会。
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树立自己学习上的信心,更好地发挥创新精神。
三、积极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质疑就是要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勇敢向教师、教科书、参考资料提出质疑。
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生物学是一门科学,也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一、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生物学是一门注重动手实践的学科,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可以主动探究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把理论联系实际,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生物实验,比如培养细菌、观察昆虫、测量植物生长等,让学生亲身实践,理解和体验生命科学的奥妙。
二、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竞赛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种途径。
学生参加科学竞赛,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教会他们合作、沟通、策划、实践等能力。
科学竞赛涉及的面相广泛,可以是实验设计,也可以是现实需要,可以是解决科学难题,也可以是发现新颖创意。
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
三、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
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材料、分析数据、进行实验等方式,寻找新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又能够训练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之一。
学生对生命科学、自然界、生物环境等感兴趣的内容,应该配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生物行为规律等前沿科技理论,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的神奇之处,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通过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竞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等多种方式来推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
在动力。
例如 , 在植物“ 光合作用 ” 这一知识点 的教授过程 中 , 为 了 能够 激 起 学 生 的好 奇 心 , 生 物 教 师 可 以设 计 一 个 “ 树 叶 照 片” 的实验。首先 , 在教 师 的 指 导 下 学 生 将 已经 拍 摄 好 的 照 片 的底 片 固定 在 新 鲜 的 叶子 上 ,将 带 有 底 片 的 植 物 放 在 阳 光底 下 , 保 证植 物 充 分 的进 行 光合 作 用 。经 过 几 灭 的 太 阳 照 晒 之后 , 把叶子摘下来 , 去掉 相 片 的 底 将 叶 子 放 进 酒 精 中煮沸 , 等ND i - 子的颜色完全退掉之后 , 取 出来再放入培 养 皿 中 。此 时 往 培 养 皿 中加 几滴 碘 液 , 照片 就 会 在 叶 子 上显 现 出来 , 这让学生感到非常新鲜与好奇 。这时生物教师抓住学 生 的好 奇 心 , 组 织 学 生 对 出 现 这 种 现 象 的原 因进 行 讨 论 , 通 过 讨 论 得 出结 论 : 这 是 因 为 照 片 的 底 片 黑 白浓 度 不 同 , 导 致 接受 的光线不 同, 所以光合作用时的沉淀积 累不一样 , 碘染 色就会不一样 , 因此树叶 J 二 就形成 了人像 。这种实验教学 的 方式 , 可以充分调 动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 习积极性 , 让学 生 在收获学 习乐趣的 同时 , 可以牢牢 的掌握所学知识 , 激发 学 生的 内在学习动力 , 对 培养 学生 的创新能力打下牢 固基础 。 二、 引导 学 生 进 行 创新 思维 培 养 1 . 培 养 学生 创 新 思 维 的 自主 能 动 性 , 引 导 学 生进 行 自我
一
【 摘Leabharlann 要】 随着科 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全球 进入 了知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一种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生物学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生物科学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紧密相关。
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对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十分必要。
有较强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学生,对新奇事物和所面临的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思考去主动探究,试图发现新的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教师负有培养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责任。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内容十分丰富生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趣味素材,适当增加生动趣例,或创造机会,让学生深人到大自然,直接接触各种活生生的生物或标本,让他们亲自触摸、观察,以满足他们想看、爱摸、要做的好奇心理,然后提出一系列有趣的、可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探讨,主动寻求答案。
如学习鱼纲时,先让学生观察水槽中鲜活的鲫鱼,摸一摸其体表,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①从鲫鱼的外形来看,它的哪一些形态特点是与其水中生活相适应的?②它的体形呈梭形对它的水中生活起到什么作用?③从鲫鱼的体色来看,这样的体色为什么不容易被敌害发现?④鱼的各种鳍在游泳时分别起到什么作用?⑤鱼快速游泳时的动力是由哪一个部位产生的?⑥鲫鱼在不吃东西时,嘴为什么也总是一张一合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观察中和日常生活经验中去主动寻求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进行生物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重视的核心素养之一。
高中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拟从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论述,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生物课程强调实践性、观察性、实验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物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懂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结果、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小组讨论、团队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观点、讨论问题,通过集思广益,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到的领域也较为多样,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可以结合化学知识进行生物实验,结合地理知识进行生态调查等,让学生在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人类创新能力的光芒。
中学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创新为其以后的创新做了充分的准备。
同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
据此,只要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
现代创新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只不过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
所以创新并不神秘。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生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科学家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
如在学习自然选择时,向学生介绍达尔文探索生物进化的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学习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勇于质疑;学习真菌时可以介绍英国著名科学家弗莱明在研究葡萄球菌时,发现培养基上混入的青霉菌竟将周围的葡萄球菌块溶解了,于是他发现了青霉素,教导学生要养成勤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进行创新实践,创新意识就能嫁接到学生的脑海中,并得到不断强化。
2.创新思维的培养,抽象归纳、逻辑的概括成规律,并按此规律进行操作、推理和想象的思维,它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思维,是创造力的发端。
创新思维决定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新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2.1培养逆向思维,而是反过来,从对立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
如何在生物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在生物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在生物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生物学是一门充满奥秘和无限可能的学科。
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理论,更需要培养创新思维,以便在面对未知和复杂的生物现象时能够灵活应对。
那么,如何在生物学习中培养这种创新思维呢?首先,学生们需要从最基础的观察和探索开始。
就像科学家一样,他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比如动植物的行为、生长过程等,学生们可以启发自己的想象力,尝试提出新的解释或假设来解释这些现象。
其次,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但与其仅仅死记硬背,不如尝试深入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原理。
学生们可以通过对生物学原理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够激发他们寻找新的角度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第三,实验和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学生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对各种挑战和意外情况,这时需要灵活思维和创新能力来调整实验方案或解决问题。
另外,跨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生物学习中的创新思维。
生物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学生们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获得不同学科的启发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们参与科学项目和竞赛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这些项目通常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创新方法的探索,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们学会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和创意发挥。
总之,生物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探索、深入理解、实验实践、跨学科学习以及参与科学项目,学生们可以逐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成为未来生物科学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创新能力的培养
沈阳市第109中学
于洪岩
生物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启蒙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
关键词
创新能力生物学教学培养
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蓬勃发展的新世纪。
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国内社会的转型,无疑对人才的素质素养、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诸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时代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
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自然学科,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
1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而创新能力的高低,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
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也不遥远。
生物课程中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营造情境,通过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就是要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善于观察,思维敏捷,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观念来追根究底,能形成一种自觉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出创新热情。
1.1巧设创新问题情景
良好的情景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深究的强烈热情,从而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生物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去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把。
我们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
比如,在学习了密码子后,告诉学生第一个被破译的密码子UUU(苯丙氨酸),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知道UUU决定的是苯丙氨酸。
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介绍尼伦伯格的实验,人工合成一段仅由
尿嘧啶核苷酸构成的RNA(…UUUUUU…),以此为模板合成出了一段仅由苯丙氨酸连接而成的多肽。
至此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尼伦伯格实验的巧妙之处,产生出“我也能”、“我也行”的自信心。
1.2运用现代评价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
而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后果使学校教育的学生成为就是缺乏个性的“标准件式的产品”,其最大危害就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有鉴于此,我把“人人有个性,人人有创新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目标和尺度,我常常用“这种想法真不错”,“你的思考能力真强”,“这一点我都没有想到”,“你这样做很有创意”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勇于探索。
有时把“比一比,看谁想得妙”鼓动性的激励评价从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尤其是“基础分”和“创新能力提高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一个非常显著的效果。
1.3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把传统的形声教学与现代的电化教学(视听教学)结合起来,强化直观教学。
通过自制的课件,展示直观的生物现象和一些抽象的生理过程,引导学生对生物规律进
行探索,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原理变得形象、具体、可感,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产生复合刺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1.4建立合作探究的模式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精选创新问题材料,给予充足的时间,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以合作探究的模式(基本模式可归纳为:问题情境→目标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成果展示→点拨评价),让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通过交流,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得到相互的启发和提示,从而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2培养顽强的创新意志、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创新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
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在生物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树立像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
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
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3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
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唱反调”。
在一定程度上讲,逆向思维更需要勇气,需要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止境的观点。
在这方面孟德尔等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以叛逆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由一位天主教牧师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
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
一个人创造性的高低是由他的发散思维的素质和具有的价值所决定的。
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了别人还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
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学习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后,再来重
新认识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几大优点,以及分析实现F2代分离比的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以培养发散性思维方式。
而集中思维的方向则相反,它是四周向一点集中,集中思维是众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找出最佳方法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集中思维呢?一是让学生对知识归类,激发学生的集中思维;二是用选择最佳答案法激发学生的集中思维。
爱因斯坦还说:“逻辑推理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
”也就是说逻辑推理也是创新过程必不可少的。
例如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对F2代分离比解释的可靠性,这其中包含着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创造因素。
试想如果孟德尔遗传规律没有实验验证,那是很难被人们接受的。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教学,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4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在寻找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及时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然的一个发现,否则就会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过。
例如贝特森和潘耐特用香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首次发现了F1测交结果不遵循1∶1∶1∶1的孟德尔遗传规律,而是亲本组合明显多,重组合明显少。
这似乎是一个意外,但他们还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肯定了这一“意外”,最后因此获取成功。
5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
从表面看,学会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的日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的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
有人说“学习就是工作的组成部分。
”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
可以这样说,学习的停止,也就意味着创新的终止。
因此“学到老,用到老”更具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教师可以按探索法组织教学,发现向光性→分析原因→提出假设→ 设计试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生物教师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迎接新时
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