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若干思考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工科建设内涵解析及实践探索

新工科建设内涵解析及实践探索

2、学科基础: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专业核心: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和 关键技术,强化专业能力和工程素养。
4、实践训练:通过实践教学、项目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背景
新工科是指不断涌现的新的工程学科和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 人、新材料等。这些新工科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支持。然而,当前新工科领域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培养模式单 一、实践环节薄弱等。因此,建立适应新工科发展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设目标
一、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
新工科建设是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以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特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培养适应新时代需 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融合。新工科建设强调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的局限性,推动多学科 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此外,一些高校还开设了交叉学科专业,加强跨学科课程整合和项目合 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界创新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一批 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最新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思考专业知识讲座

最新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思考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 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学删校第除五。期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培训班
B、交叉融合
Ø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Ø是基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相融合(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硅 谷模式)等。
C、协调与共享
Ø以协调推动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Ø通过协调工程教育多利益主体关系, 形成了高校主体、 政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 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学删校第除五。期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培训班
B、质发布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远景》报告 中指出:优秀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 业和管理知识、领导力、道德水准和专业素养、终身学习等是 未来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教育,其育人的本质没有变,但 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变化。
A、人才结构新,工程人才培养结构要求多元化
u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 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
人才需求复杂多样,需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 u需重新确定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及规模
根据对未来工程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建立以变化需求为导 向、 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工程教育转型升级。
新工科应走出“ 适应社会” 的观念局限, 主动肩负起造 福人类、 塑造未来的使命责任,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 命性力量。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 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学删校第除五。期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培训班
2)要求新: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我国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强调以下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 批判性思维、 全球视野、 自主 终身学习、沟通与协商、工程领导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素 质素养。

新工科建设若干思考 ppt课件

新工科建设若干思考  ppt课件

PPT课件
16
二、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五大现实瓶颈
专业藩篱,限制了工程人才的大工程观
《2012年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 人,中国只有16万人,不足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世界竞争力年鉴 》:中国工程科技人员国际竞争力在全球60多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处 于中等水平,且工程师的合格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末端水平;
主动调整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是推动国家和区 域人力资本结构转变、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的核心要素;
培育大批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变化能力、适应能力的新兴工程科技人 才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成为有效建设创新型工业强国的关键。
PPT课件
12
一、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 2017年4月28日,在浙大城市学院召开CDIO联盟年会。“湘浙倡议”
• 2017年5月11日,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地方高校卓越联盟会议
• 2017年5月25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广东省新工科会议 • 2017年6月1日,在温州大学召开浙江省新工科会议。“浙江实践” • 2017年6月3日,在湖北工业大学召开机械类教指委新工科会议
中低端制造业向新兴国家“分流”: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产业转移;
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互相支撑,新产业的发展依靠工程教育 提供人才支撑,可以说,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必将对经济转型升级起 到推进作用;反之则会迟滞产业升级进程;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应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 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摸清 行业现有问题,进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产业行业要求的工科人才。
2017.08.29 东莞理工

新工科建设若干思考课件

新工科建设若干思考课件
新工科建设若干思 考课件
目 录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与意义 • 新工科建设核心问题 • 新工科建设实践与探索 • 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新工科建设案例分享与讨论
contents
CATALOGUE
新工科建设背景与意义
什么是新工科
新工科的提出
新工科的内涵
新工科强调以新理念、新模式、新路 径培养新人才,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 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更新教育内容
创新教育模式
加大资金投入
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人工智能与新工科融合
02
绿色可持续发展
03
产业升级与转型
CATALOGUE
新工科建设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人工智能与新工科建 设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其技术应用和发 展趋势对传统工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详细描述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 检测等多个领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 智能制造技术也对传统工科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例如需要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的培养。
THANKS
感谢观看
国内典型高校新工科建设案例分析
北京大学的新工科建设
清华大学的新工科建设
国际典型高校新工科建设案例分析
斯坦福大学的新工科建 设
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工科建 设
CATALOGUE
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人才短缺 技术更新迅速 教育模式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新工科建设对策建议
加强师资培训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

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1. 引言1.1 新工科的背景与意义新工科是指以工程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要内容,强调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和实践,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新工科的兴起,旨在培养具备未来工业发展所需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打破传统工科教育的束缚,紧跟时代的脚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新工科的意义在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由此可见,新工科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工科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工科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工科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个明显特征。

新工科的专业设置呈现多样化和前瞻性。

传统的工科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新工科专业的涌现成为必然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专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新工科教育注重实践和创新教育。

传统的理论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工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跨学科融合的特色课程设计成为新工科教育的特点。

新工科教育与行业合作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新工科教育与各大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新工科的发展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新工科教育将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旨在研究如何促进新工科教育的发展和实践,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ppt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ppt

2015年专业目录新工科专业一览表
飞行器制造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 功能材料 生物医学工程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
二、内涵解读
新工科是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的,是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其内涵和外延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 科的交叉复合,产生新的学科专业
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加强建 设、提升质量
新工科 的建设
理科特别是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 产生新的技术、新的工科领域
物联网工程 网络与新媒体 数字媒体技术 网络工程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生物制药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医学信息工程 自动化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新增备案
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 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发展新经济要求 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 和跨界整合能力。
0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了 新的创新生态。创新型企业正在 异军突起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能 制造、电子商务、互联网安全产业等 新兴产业和业态,均面临着人才紧缺 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新兴工科专业, 更新改造传统工科专业 另一方面,新技术是新经济的基础,必 须关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新技术,特别 是颠覆性技术,提前进行人才培养布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 2016年,工 科 本 科 在 校 生 525 万 人, 专 业 布 点 1703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

新工科建设路径及其改革实践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路径及其改革实践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路径及其改革实践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工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新工科建设是指在传统工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工科教育体系。

这一新思路不仅关乎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民素质的提升。

新工科建设路径及其改革实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探讨新工科建设的路径和改革实践,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

一、新工科建设的背景意义新工科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工科教育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市场需求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工科人才。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跨学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科人才。

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来实现,这也是新工科建设的意义所在。

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科融合能力新工科建设需要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突破学科的界限,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鼓励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开设工程管理与创新设计、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医学等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2.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传统的工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往往较弱。

我们需要加强实验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推动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科研创新,培养创新精神新工科建设需要开展科研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5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力 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物联网工程 专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优化课程 设置、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师资水平等,以提升物联 网工程专业建设水平。
展望未来发展
随着新工科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完善课程体系
总结词
优化、更新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建立一 个符合新工科背景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 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总结词
பைடு நூலகம்实践、创新
详细描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 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师资水平
总结词
师资、水平
详细描述
提高师资水平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通 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学生提供 有力保障。
04
CATALOGUE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某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缺乏系统化的培养方案
该高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未能形成完善、系统的培养 方案,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新工科的特点
新工科具有创新性、跨界性、实践性等特点,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强调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以适应和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工程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性
物联网工程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工程是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深入推进而产生的新兴专 业,它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为目标,已经在智 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PPT学习课件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PPT学习课件
4
一、来龙:重大事件
官方认可
5
一、来龙:重大事件
2、教育部立项通知: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 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 2017〕6号),对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时间 安排、牵头单位和联系人等进行了周密部署。
6
一、来龙:重大事件
3、天津会议与“天大行动” 2017年4月8日,60多所大学要员们相聚在天津大学,共同商讨 新工科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制定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 线》,简称为“天大行动”。
➢ 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 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 ➢ 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 ➢ 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 ➢ 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 ➢ 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 ➢ 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 ➢ 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
机器人、新材料等,将成为人才缺
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
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
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
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

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
万人。
之一。
➢ 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但是,“我国工科人才
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
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庞思勤 北京理工大学 pangsq@
1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
一、来龙:重大事件 二、理解:内涵要点 三、去脉:落实办法
2
一、来龙:重大事件
1、复旦会议与“复旦共识” 2017年2月18日,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ppt课件

新工科的来龙和去脉ppt课件


2
14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理解:内涵要点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
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 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 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 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 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 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他们 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
一、来龙:重大事件
2、教育部立项通知: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
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 2017〕6号),对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时间 安排、牵头单位和联系人等进行了周密部署。

2
5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理解:内涵要点
新工科既包括指 新兴工科专业, 如人工智能、智 能制造、机器人 、云计算等原来 没有的专业;也 包括传统工科专 业的升级改造。

2
1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理解:内涵要点

2
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8.29 东莞理工
教学改革与新工科建设探索实践
PPT课件
1
打造真正的大学课程 造就卓越的本科专业 成就鲜活的大学学生
PPT课件
2
让“考生”变学生 让教师成“导”师 让教材成为参考书
PPT课件
关于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 中国工科学生占全球38% • 国内工科学生占在校生32%
• 2016年10月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成都 • 2017年11月份,第二届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南京 • 发布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 专项 • 评审已经结束,一般项目指标没有用足
• 工科优势高校组由浙江大学牵头 • 综合性高校组由复旦大学牵头 • 地方高校组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汕头大学牵头
PPT课件
“新工科”项目推荐
•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5-10项) • 择优推荐需要考虑
• 本省未来产业人才需求; • 本省工程教育具体情况。
• 被推荐项目
• 单个的典型性 • 类型的全覆盖 • 整体的系统性
• 推进高教工程教育教改项目 • 参与中国工程院—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指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关注实证研究,强调问题导向
PPT课件
“新工科”简单回顾
• 2016年9月30日,在中国工程院召开小型座谈会 • 2016年10月,在成都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峰会”(8月份预备会)
• 2017年2月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综合性高校会议,发布“复旦共识” • 2017年3月31日,在浙江大学召开工科优势组会议,研讨指南 • 2017年4月8日,在天津大学召开工科优势组高校会议,发布“天大行动”
• 2017年6月9日,在北京召开专家组会议,发布“北京指南”
PPT课件
“新工科”简单回顾
• 2017年6月22日,山东省机械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2017年8月12日,在包头召开机械类新工科会议 • 2017年8月14日,在浙江衢州举办第三届工程图学高端论坛
• 2017年7月29-30日,工程教育专委会在天津大学举办培训班 • 2017年8月21日,工科优势高校工作组成立暨研讨会 • 新工科项目申报正在过程中
PPT课件
“新工科”项目选题
• (一)选题原则: • 价值性;创新性;积累性;示范性。 • (二)项目内容: • 1、改革重点:基于指南;面向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导向;
抓住根本。 • 2、具体措施:针对性;有效性;综合性;长远性;制度化。 • 3、创新点:不能纸上谈兵;需要突破发展;有限数量。
PPT课件
PPT课件
11
一、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赢得全球市场 竞争的重要途径
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 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日本制造业白皮书》、《“ 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的相继出台,旨在重塑具有未来持续竞争力的新 型工业体系,借此增强综合国力,争夺未来世界主导权;
提纲
一、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五大现实瓶颈 三、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基本路径 四、“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PPT课件
10
一、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战略;
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主动出击,以“新工科研究和实 践”为契机,深化高校工程教育范式改革,满足国家产业经济的发展。
PPT课件
13
二、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五大现实瓶颈
学科壁垒,窄化了工程人才的知识体系 专业藩篱,限制了工程人才的大工程观 本研隔断,降低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效率 校企隔阂,阻碍了工程人才的市场匹配 师生淡漠,压抑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氛围
• 建议:会同本省发改、经信等部门
PPT课件
“新工科”项目指南
• 既要准确把握《指南》的本质内涵, • 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提出新工科项目。
• 新理念选题:建议1 ~2年; • 新结构选题:建议4年; • 新模式选题:建议2 ~4年; • 新质量选题:建议2 ~3年; • 新体系选题:建议2 ~4年;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深化高校工程教育范式改革,满足国 家产业经济的发展的现实需求
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产业的转型升 级与新业态的产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 挑战,需要兼顾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复合型知识背景;
产业分工进一步科学细化,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 对人才的多样性、专业性、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低端制造业向新兴国家“分流”: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产业转移;
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互相支撑,新产业的发展依靠工程教育 提供人才支撑,可以说,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必将对经济转型升级起 到推进作用;反之则会迟滞产业升级进程;
建设与发展“新工科”应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 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摸清 行业现有问题,进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产业行业要求的工科人才。
PPT课件
二、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五大现实瓶颈
学科壁垒,窄化了工程人才的知识体系
我国高考文理分科使得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过早地接受文理分科教育;
主动调整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是推动国家和区 域人力资本结构转变、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的核心要素;
培育大批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变化能力、适应能力的新兴工程科技人 才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成为有效建设创新型工业强国的关键。
PPT课件
12
一、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大城市学院召开CDIO联盟年会。“湘浙倡议”
• 2017年5月11日,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地方高校卓越联盟会议
• 2017年5月25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广东省新工科会议 • 2017年6月1日,在温州大学召开浙江省新工科会议。“浙江实践” • 2017年6月3日,在湖北工业大学召开机械类教指委新工科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