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终的老子
老子知识点归纳总结
老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老子生平老子,名李聃,字聃,又称李聃。
相传他是周朝的史官,为周襄王的老师。
但也有学者认为老子是伪作品,并不存在真实的历史记载。
老子的生卒年代也没有确定的记载,一般认为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
据传,《道德经》是老子晚年隐居黄老之后所著。
二、道的概念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在他的哲学思想中,“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原和规律。
老子认为,“道”是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它无法被言语或概念所捕捉,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存在。
老子将“道”描述为无为、无名、无迹、无物。
他强调“道”是万物之母,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它贯穿于宇宙和人事物之中。
三、无为而治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念,认为无为是治理国家的最佳方式。
他认为,简化官僚制度,减少规章制度的干预,让天下自然而然地运行,才能使社会达到最佳状态。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和努力,而是“无以为而治”。
他提出“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顺其自然,以达到社会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同时,他也提出了“生生之谓若”,强调生活中要顺乎自然法则,自然的流动和生生不息是宇宙的真实状况。
四、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表明不积极干预,反而能达到事事顺利的境界。
这种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适用于生活哲学和修身修心。
老子主张在处事上要坚持“非为”,而在为人处世时也要“无不为”,这主要指的是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无为而治的态度面对所遇到的事物。
五、阴阳哲学老子的思想中融入了阴阳哲学,他认为万物以阴阳的方式运行。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阴阳是宇宙变化的根本。
老子认为阴阳之道贯穿于宇宙之中,是宇宙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法则。
六、墨家与墨子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老子和墨子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
老子代表了道家思想,墨子则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节俭、勤劳和和平。
他和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知识点总结
老子知识点总结老子,又称李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及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鼻祖”,其思想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
老子的思想以“道”为核心,提出了“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反思悖德”等理念,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宗教、思想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老子的生平及主要著作老子,名李聃,字聃,一般认为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人物,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左右。
老子的生平事迹并不为人所知,传说他是周朝的一位官员,曾经任职于周朝的国都,后因对周朝的政治腐败感到失望,离开国都隐居于著名的函谷关。
在隐居期间,老子开始了他的哲学思考,并将思想整理成著名的《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计5000余字,包含了老子对“道”、“德”、“无为”等问题的思考。
该书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被誉为“统一中国著作,规范中国学问”。
此外,老子还有其他一些著作,如《老子淫》、《老子嬛》等。
这些书籍收录在《道藏》和《道教全书》中。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1. 道老子的思想以“道”为核心,“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根本,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经的。
他认为道无所不在,无所不通,同时也是一种普遍而无所不在的力量。
老子认为,“道”超越一切限定和区别,不可名状,难以言表,但它却真实存在于世间。
因此,老子建议人们要随顺道,顺应自然,不可违背道,可以谓之“道法自然”。
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无为”指的是不做事,不去主动干涉事物,不去阻碍事物的发展。
“治”是指治理和管理,是指政治和社会管理。
老子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懂得“无为而治”,不应干预事物,让事物自然发展,不做过多干扰。
他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做无谓的干预,才能达到事事顺其自然,万事万物都能够和谐相处。
关于老子的历史故事
关于老子的历史故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子历史故事,欢迎阅读分享。
老子的历史故事1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
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
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
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
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
天地万物莫不如此。
人物简介:老子
老子
姓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世尊称为老子
生卒:公元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
朝代:春秋
籍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
评价: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关于老子的生平详细介绍
老子,又称李耳、伯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
他的生平虽然不甚详尽,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出生地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
他早年曾跟随常枞学习,后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内藏典籍。
然而,因周景王十年(前535年)的权贵争斗,老子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心中的理想破灭,于是他出游鲁国,希望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此后,老子便骑着青牛,离开了洛阳,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
老子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不言之教、重农抑商等,主张返璞归真、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和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规律,万物都要遵循道的规律运行。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强调“治大国如烹小鲜”,认为君主应该顺应自然,不过度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
在教育上,他主张“不言之教”,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人们在实践中自然领悟。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后来的道家学说,还影响了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等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老子的思想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全球文化产生了影响。
据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随后不知所终。
有人认为他去了印度,并化为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
然而,这些说法都缺乏历史证据,老子的晚年行踪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总之,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生平虽然不甚详尽,但他的思想和著作对中国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不仅影响了后来的道家学说,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老子的思想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全球文化产生了影响。
因此,老子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他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至今仍不可忽视。
老子最后临终的故事
老子最后临终的故事
据传说,老子临终前曾告诉他的弟子:“我已经度过了人类的贡献期,现在该去了。
”他随后开始了他的最后一场旅行,踏上了前往西方的路途。
在他的旅途中,老子遇到了一位守卫边境的官员。
官员询问老子是否有任何东西要报告,老子回答说:“我没有任何家产或权力,我只是一个在路上的游士。
”
官员听到老子的回答后,感到非常惊讶。
他知道老子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哲学家,而且他的思想对于整个中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但老子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是继续前行,踏上了通往天堂的路途。
据说,在他临终前,老子告诉了他的弟子一些最后的话语:“大道至简,天下为公,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行无行,言无言,名无名,无欲无求,无劳无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这些话语成为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离去使他的弟子们感到非常悲痛,但他们知道他的思想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并且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 1 -。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搜狗百科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搜狗百科聪颖少年老子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
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
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聃又问。
“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
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
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
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
”老聃问道。
“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
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
问家将,家将不能言。
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
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
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
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
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老子生平及传说
老子生平及传说老子,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生活时代在春秋后期,与孔丘同时而略早,曾任周王室的柱下史,掌管王室图籍。
孔子到周,曾向他问礼。
老子见周衰,即离去,莫知其所终。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又一说老子即老莱子。
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传说1:出生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鹿邑县春秋时期叫苦县。
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
村前有条小河叫赖乡沟。
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
沟边有一户人家,这家有个闺女,年长一十八岁,模样俊俏,知书识礼,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这闺女有个犟脾气,她决定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
一天,这闺女到赖乡沟洗衣裳,在石头上搓了一阵,举起棒槌正要往下捶,忽然看见两个对肚子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上漂了过来。
她放下棒槌伸手把李子捞出来。
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扁平,象两个切开的半拉李子对到一块,又象两个耳朵合在一起。
这李子青里透黄,黄里透红,咬一口尝尝,又甜又酸。
这闺女还没顾得仔细品味,几口就吃完了。
刚吃完李子,她就感觉心翻难受起来,老想呕吐,又吐不出来。
她刚想站起来回家,忽听肚里有人说起话来:“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了也就好了。
《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老子 庄子
《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老子庄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老子千古智者——老子(上)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中国本土化宗教—道教思想的始祖和灵魂人物,是道教的创始人。
根据太史公所记,老子是楚国苦县人氏,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已无处可以考。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
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传说,一天清晨,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漂下一个黄橙橙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李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出人意料地是,从此理氏便怀上了身孕。
81年后初春的一天,天空电闪雷鸣,阴云密布,就在这一刻,理氏终于结束怀胎81年的痛苦,在一棵李子树下生下了一个男孩。
随着一道闪电划过,天上九条青龙化作倾盆大雨,为新生婴儿沐浴净身。
更为神奇的是,这男儿是从母左腋出,一生下就白眉白发,上唇还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一副小老头的模样,因此,李氏给他取名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的时候就会说话,而且两只耳朵大得出奇,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因此,老子,又称李耳,子聃。
聃,即耳长而大,古代把这种长相看作长寿之征。
小时候的老子就肯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每一件事情都能给他以启示。
民间流传有李耳童年买牡丹花的故事,李耳的家乡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一天来了个卖牡丹的人,这个人能说会道,大声吆喝一朵牡丹放红光,光彩照人满园香,李耳买了一棵牡丹根,后来发现是一棵狗尿蒺子树。
第二年春天又来了个卖牡丹根的人,李耳问他是狗尿蒺子还是牡丹,小贩瓮声瓮气地说,好坏就这样,随你要不要,态度十分生硬。
但买回来的牡丹根,后来就开出了几朵像碗口那么大的牡丹花。
由这件事,老子总结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这个民间传说,虽然明显带有附会斧凿的痕迹,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子确实是一个聪慧而有天赋的孩子。
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老子:男,汉族,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世称“李耳”、“李聃”或“老聃”,是李姓、老姓的先祖。
道教老子最终死在了哪里
道教老子最终死在了哪里李耳就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创立了道教,那么老子最终死在了哪里?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老子最终死在了哪里,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子怎么死的关于老子怎么死的这一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老死,也有人说是羽化成仙。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道教前身的创始者,自然会让人带上神秘色彩。
然而羽化成仙的说法实在有些荒谬。
对于老子的死亡文献有记载的。
《弘明集》中记载:老子生于赖乡,死就槐里。
此外还有老子墓一直留存今日,老子墓位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的大陵山。
史料记载老子享年84岁,在平均年龄只有五六十岁的古代,老子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长寿,普通人很难超过这样的年龄。
相传老子死的时候,乡亲邻里都来吊唁,他们哭的非常伤心,就像是自己的亲人死去一样。
而老子的好友秦佚来吊唁时不跪拜只是鞠躬示意,哭了三声就停止了。
有人就问他:“你和老子是真正的挚友吗?他死了为何你一点也不伤心这样合理吗?”他说:“我与他自然是多年好友,老子出生是从没有到有,死去是从有到没有,都是顺应世间变化的。
那些在出身的时候就感到欣喜,死去的时候悲伤都是违背世间常理的。
我是老子的挚友,当他顺应规律死去时,所以能够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他的生死,所以不是如此的悲伤。
”人们听到他这样说都说:“你是老子真正的好朋友啊。
”这个典故一直流传至今,先不论这一故事的真实性。
老子之死至今也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告诉世人老子死去的详细历史,所以老子究竟是如何死的在人们心中仍然有很多谜题。
老子活了多少岁关于老子活了多少岁这个问题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关于老子的传说很多,而且老子的记载也不详细,只能推断出他的活动时间是公元前571年-471年之间。
而这个活动,是指老子已经具备一个人在外面游说、学习的年纪。
所以根本不好推断老子活了多少岁。
有人说老子是活了一百六十岁。
是因为他的活动时间差不多一百年,而如果他二十岁左右一个人出外闯荡,直到离开离开函谷关,他也应该有一百二十岁了,而离开函谷关之后,他又游历了四五个地方,并且在其中一个地方停下来,生活一段时间之后逝世。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的一生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的一生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
后见周室衰乱,于是西行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遗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后不知所终。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神奇的出生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一个这样伟大的人物,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出生更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可考。
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也搞不大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算是“以疑传疑”。
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隐君子也”。
据说,在老子出生时,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入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
神奇的是,老子是“从母左腋出”,生下时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字聃。
据说李耳生下来就能开口讲话,而且耳大是富贵之相,因此深得爷爷的喜爱。
早在李耳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母亲又难产而死,所以李耳一直跟着爷爷生活。
据说耳朵大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当然李耳也不例外。
小时候的李耳对于许多事情,都非常喜欢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去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
民间流传有李耳童年买牡丹花的故事。
李耳的家乡曲仁里是著名的牡丹之乡。
一天来了个卖牡丹的人,这人能说会道,大声吆喝道:“一朵牡丹放红光,光彩照人满院香。
”李耳买了一棵牡丹根,后来发现是一棵狗尿蒺子树。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老子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老子千古智者——老子(上)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中国本土化宗教—道教思想的始祖和灵魂人物,是道教的创始人。
根据太史公所记,老子是楚国苦县人氏,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已无处可以考。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
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传说,一天清晨,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漂下一个黄橙橙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李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出人意料地是,从此理氏便怀上了身孕。
81年后初春的一天,天空电闪雷鸣,阴云密布,就在这一刻,理氏终于结束怀胎81年的痛苦,在一棵李子树下生下了一个男孩。
随着一道闪电划过,天上九条青龙化作倾盆大雨,为新生婴儿沐浴净身。
更为神奇的是,这男儿是从母左腋出,一生下就白眉白发,上唇还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一副小老头的模样,因此,李氏给他取名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的时候就会说话,而且两只耳朵大得出奇,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因此,老子,又称李耳,子聃。
聃,即耳长而大,古代把这种长相看作长寿之征。
小时候的老子就肯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每一件事情都能给他以启示。
民间流传有李耳童年买牡丹花的故事,李耳的家乡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一天来了个卖牡丹的人,这个人能说会道,大声吆喝一朵牡丹放红光,光彩照人满园香,李耳买了一棵牡丹根,后来发现是一棵狗尿蒺子树。
第二年春天又来了个卖牡丹根的人,李耳问他是狗尿蒺子还是牡丹,小贩瓮声瓮气地说,好坏就这样,随你要不要,态度十分生硬。
但买回来的牡丹根,后来就开出了几朵像碗口那么大的牡丹花。
由这件事,老子总结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这个民间传说,虽然明显带有附会斧凿的痕迹,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子确实是一个聪慧而有天赋的孩子。
正是由于他善于思考,才为他后来的立论著述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道德经关于老了也能成功的句子
道德经关于老了也能成功的句子
1.终身学习与成长的理念: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一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年龄与成功的关系,但它强调了积累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持续的努力和积累,都可以达成目标。
2.顺应自然,悠然自得: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第十六章)这句话教导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即便到了老年阶段,只要心态平和,顺应生命循环,也能在生活中找到成功与满足感。
3.无为而治,智慧不衰: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这句话传递的是圣人不依赖年轻力壮,而是凭借智慧和顺应自然法则行事,即使在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故事-老子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期 老子有妻子孩子吗
中国历史故事-老子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期老子有妻子孩子吗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老子和他的学说已经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的洗礼,在两千年后我们重新翻开老子的《道德经》,他和他的著作重新给我们以思考,他虽然离我们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他的思想却仍在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老子又叫做李耳,出生于约公元前571,卒于公元前471年,曾任周藏室之史。
据说他诞生在河南省鹿邑县的一个小乡村里,因为出生的时候,满头白发,面相出老,耳朵大而下垂,就像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般,于是便叫老子为李耳,后人也有称他为”太上老君“的。
而老子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博览书籍,满腹经纶。
据说,孔子还曾经向老子求学,可见老子的能力和学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他的著作《道德经》流传于世,整本书以”无为“为重点阐述的对象。
”无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所说的”无为“和我们后世理解的有本质区别。
我们认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修道就是无为,其实这”道“的确要修,只不过不是光坐着就可以的。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行“才是修”道“的唯一途径,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道“。
同样,”无为“也是这样,”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有为“才是”无为“的最佳途径。
后代对于《老子》的态度,有利用,有亲附,有讨好,有攻讦,有抹黑,有不屑,有敬畏,但是与老子本人都没有,关系因为老子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老子》:”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是老子提出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一样,没有尘世的纷争,完全是一个和谐美丽的世界。
那么,老子生活时期究竟如何?老子究竟是生活在”西周“,或者是”东周“,都没办法考证。
老子万岁评价
老子万岁评价1. 老子的背景和思想老子,名李聃,字聃,又称李聃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名人,被尊称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生活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约公元前6世纪左右。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经典,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和“德”两个概念上。
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是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宇宙力量。
而“德”则是人类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他认为人应当放弃功利心和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2. 老子的影响和价值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老子思想的几个重要价值:2.1. 道家学派的创立老子被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奠定了道家学派的基础,对后世的哲学家、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派的核心概念“道”和“德”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
2.2. 强调无为而治老子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
他认为人应当尽量避免过度干预和控制,而是顺其自然,顺应事物的本性。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君主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现代社会的治理理念产生了启示。
2.3. 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和谐老子主张人应当放下功利心和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应当追求无我、无欲、无私的境界,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和谐。
这种追求内心的境界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老子万岁的意义和评价“老子万岁”是一种表达对老子思想的敬仰和赞美的口号。
它体现了人们对老子思想的高度评价和认同。
以下是对“老子万岁”的评价和意义:3.1. 传承中华文化“老子万岁”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渴望。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中国道家学说创始人。
据《史记》记载,老子,楚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姓李,名耳,字聃。
是周王朝的图书管理官员。
传说孔子适周时,曾问礼于老子。
他对老子评价是: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能游,兽,我知其能走,至于龙,我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邪?
周王朝做为各诸侯国的宗主国,其文化典籍,在数量、质量上,不是一个小小的鲁国所能比拟的。
所以可以想象,当孔子来到周王朝的图书馆,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资料时,他有可能象刘姥姥了进了大观园。
而老子对于自已所管理的典籍资料比较精通。
面对这个来自鲁国的“乡下人”,老子的学术素养,可能是孔子当时闻所未闻的。
加上老子清净无为的谦和,老子风范,在求学的孔子眼里,确实是人中少见,所以孔子云:老子犹人中之龙邪?
也就是这个人中之龙的老子,相传是看不惯周政腐败,所以想出关归隐。
这个关是一个什么关,我到没有注意,知道的朋友告我。
这个关的关长,令尹子到也是一个有点见识的武人。
你要走了,必顺留下一点东西给我。
根据史料记载,令尹子也是强行向老子索要东西。
和强盗们索要卖路钱差不多。
根据我现在推想,老子是见周政腐败而出关,令尹子是周王朝的收费站的站长。
他向老子索要过关费可能是自已责任,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为自子谋私利。
但老了为管多年,只有一脑子的思想,一肚子的文字。
当令尹子听说老子是国家管理图书馆的官员后,令尹子可能知道自已是碰到了一个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榨取出穷官。
但做出了一个让后来中国人都要谢谢的的举动。
决定向老子要点思想,要点文字。
所以他把老子带到一人房间里。
又给了他可以载刻几千字的竹编。
老子一写就写了几天时间。
如果老子写出的是一大堆废话,令尹子可赔了大本了。
但老子没有负令尹子信任。
写了洋洋洒洒的五千言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
老子跨牛出关的形象刻在许多中国人心里,跨牛出关的老子去了什么地方?
老子真是如许多历史资料所说的,出关后就不知所终了吗?
中国历史都加进许多杜撰的神话。
老子的一生活得清净无为,活得与世无争,所以以我们对于现社会的理解看,不会有什么风光会落到这类人头上。
唯有让中国历史记住这个人的,就是他见周政腐败,出关隐退时,留下的,这五千余个光茫四射的文字。
他本想找一个地方好好养老,却不想被令尹子强要过关费。
但一生潦倒,唯有大脑里的一点思想,几个文学值点钱。
令尹子,这个周王朝国家收费站的站长,估计也不会太清到什么地方去,他把手伸向这个当代,也是后世的文化大师。
大师能给只有自已的思想和文字。
然后老子就是这样完成了对中国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布景下,他跨上青牛,走了。
后来人不甘心,所以他们有人说,老子出关化胡为僧,后来传到中国的佛教,就是被老子点化的结果。
也有人说,老子出关,找到一个修行的好地方,他自已得道成仙。
想象很多,不管什么结局,都比找到一个安静地方,又清净无为地死去的结果好、美。
不过十分可惜,据我分析,出关后的老子,是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清净无为地活了下半,又清净无为地死了。
在庄子《养生主》第三,有一段文字,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注意到。
我现在贴出来。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老子出关后,是老有所终,而不是不知所终。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原注:司马云:老子也)
第子云:“非夫子之友也?”
日:“然!”
“然吊焉若此,可乎?”
日:“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我入吊,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
少者哭之,如哭其母……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
老子与孔子子同代,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479年,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286年。
也就是说老子与庄子生存时间相距不超过两百年。
所以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应为可信。
而
且根据老子性格,出关之后,他应是想找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清净无为地活下去。
而与世无争不等于隐姓埋名,对于当世的老子,也没有这个必要,他的大名几百年后,才被世人广知。
而当世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世界上,还有一个大师,叫李聃。
所以出关后的老子,不但没有埋名,他找到了一个清净地方后,还和一些文化上的朋友,有着交往,比如养生篇中所提到的秦失。
从养生篇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如老子,死时年龄应不太大,因为有老者哭之如子。
古人七十就是高寿了,周王朝能活到七十的应更少,所以哭的老者,小于七十岁的可能性大,而即七十老者,哭之如子,老子死时,应只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
历史上有许多人知其生,不知其死,或者不知其生,也不知其死的文化人和英雄。
我们今天能把他们结局考证出来,也是一件可以告慰死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