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生活及湖湘精神对丁玲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湖湘生活及湖湘精神对丁玲的影响
张璇学号:5102612067
(汉语言文学121班指导教师:张国功)
一、研究背景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现代女作家、散文家。

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

丁玲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城西外祖母家,一岁后被接回到老家临澧县黑胡子冲,父亲去世后,四岁时又随母回常德城中居住。

人与土地,水土与作家,作家与故事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正因如此,丁玲受湖湘文化影响颇深,其许多作品中都隐藏着湖南地区乡村生活独特的气息以及湖湘文化中蕴含的鲜明的湖湘文化精神。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阐述湖湘文化对丁玲及其创作造成的影响。

二、观点归纳
在湖湘生活对丁玲的影响方面,彭漱芬先生所著的《丁玲与湖湘文化》为这类研究中的翘楚,它的的出版代表着丁玲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彭先生从文化学角度全新考察丁玲这位湘籍作家,彭先生以其对湖湘文化的体悟和对丁玲性格、作品的领会,从湖湘文化对丁玲文化个性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及其所具有的显性和隐性的作用出发,创见性地将丁玲的生平与地域环境所赋予的文化特质相融合,认为地域文化始终贯穿隐伏于丁玲的文化个性之中。

可以说,丁玲身上所具备的任何一点气质与品质无一不是湖湘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所孕育出来的。

在湖湘精神对丁玲的影响方面,彭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彭先生在仔细考察了湖南的地理位置特征之后,得出与诸多历史学者一致的结论:湖湘文化具有“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力行践履的道德原则;无所依傍,浩然独往而不囿于陈见的创新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探索勇气;念祖忠君的爱国思想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群体参政意识;卓励敢死,强悍炽烈,百折不回的士风民气。

这些精神在丁玲身上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她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

丁玲曾是一名“浪漫的自由主义者”,瞿秋白曾这样评价早年的丁玲:“丁玲是时尚未脱小孩脾气,常说,‘我是喜欢自由的,要怎样就怎样,党的决议的束缚,我是不愿意受的’。

我们亦未强制入党,此时仍为一浪漫的自由主义者。

”但其丈夫胡也频的“左倾”以及被国民党政府秘密逮捕杀害一事,对丁玲一生的革命信仰与政治选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萧军日记(1940)》中有这样一段对丁玲的评价:“下午同T到河里去洗衣,她像一个渔婆。

她近来似乎避免和我谈一些政治问题了。

我们虽然是在一个方向前进着,但我们总是有着一条界线存在着,她爱她的党,以至于最不屑的党人;我爱我应该有的自由,我不愿意把这仅有的一点小自由也捐给了党!”湖湘文化中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丁玲的心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最终使丁玲对政治具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并在影响她人生道路选择的同时,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其多数作品之中都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

三、评述
1.湖湘民俗描写
丁玲的童年几乎都在常德度过,常德位于湖南省北部,其地域文化为湖南特有的湖湘文化。

她的童年经历使得其多数作品,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中都充满着对湖湘民俗生活的描写。

丁玲作品《田家冲》中描绘了具有湖湘特色的“收吓叫魂”习俗。

叫魂亦称“喊惊”、“喊魂”等。

旧时汉族信仰民俗。

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

古代认为,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

因此当小孩儿受到惊吓,不停地哭闹或郁郁寡欢时,就需要母亲在屋外喊,亲人在屋内答,叫魂收魄,魂魄便能归来。

这是常德地区民间常用的除病消灾的方法。

《母亲》中则描绘了乡村中极具代表性的“糊布壳”、“纳鞋底”等生活习俗。

农村妇女经常会趁着农闲时把不要了的旧衣服找出来并清洗干净并用大米糊把这些布一层层地粘起来,在太阳下晒干,晒干后的布就是“布壳”;之后把这些布壳剪成鞋底的形状,然后用针纳一遍,这个过程叫做“纳鞋垫”。

解放前的农民大都穿这种布鞋,年轻姑娘常常将做好的布鞋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表达她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丁玲作品中还反映了许多湖湘地区的饮食习俗。

如《田家冲》中写到的过年腌制的“腊肉”、“萝卜腌菜”,《母亲》中写到“霉豆豉蒸腊肉”,《水》中写到的“荞麦粑粑”等。

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指新鲜猪肉经腌制后的加工品,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萝卜腌菜”是常德民间干菜的一种,入冬后把青菜洗净切成细末,拌上盐、姜、辣椒等佐料,放入专门的坛子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即可使用,这种腌菜不易变质,是当时农村家庭餐桌上的必备品之一。

“霉豆豉蒸腊肉”口感重而浓烈,是深受沅澧流域农民喜爱的一道菜。

“荞麦粑粑”是常德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将荞麦简单地磨粉之后,用开水和成面团,做成圆形,再用油煎熟后即可食用。

诸如以上这些出现在丁玲作品中的颇具湖湘特色的生活习俗不仅体现了丁玲20世纪30年代作品的湖湘民俗文化特色,还反映了在这一时期,家乡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已进入丁玲的创作视野,并逐渐成为丁玲文学作品民族化转向的标志之一。

2.乡村景物描写
丁玲小说中的乡村景物描写地域色彩鲜明,人文气息浓郁。

如《梦珂》中,故乡有”高到走不上去的峻山,云只能在山脚边荡来荡去,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多得数不清的二三个人围拢不过来的古树”,还有满树飘香的桂花、桃子,满园的挖不完的竹笋,捡不尽的毛栗子、耙菌子。

这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乡村风景图,即展现了其故乡--湘西北地区特有的秀美自然景观,又透露了在20 世纪20 年代初湘西北农村人民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影响的生存状态。

同样写到了故乡风景的还有《母亲》一文,这篇文章一开篇就细致地描写了灵灵坳四周的迷人景色:丰收的田野、芳香的野花、清澈的小溪,寂静的山峦,菜园里有白菜、萝卜,池塘里有三只鹅八只鸭子,农舍旁还有狗和猫的跳跃。

无论是山峦、稻田,还是菜地、池塘抑或家禽,在丁玲的笔下都充满浓郁的乡野气息和率真纯朴的民风,如同一幅明丽优美的风俗画,令人心旷神怡.
而在以1931年大水灾作为写作题材和背景的《水》中,丁玲则描绘了另一番场景:“整个宇宙像一条拉紧了的弦,触一下就要断了”。

这是丁玲思想左倾之后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大水无情地淹没曾经在太阳底下放映出“绿油油的光辉的一片无涯的稻田”和辛勤劳作的农人自己。

丁玲通过描绘这场对农民来说的巨大灾难,以及反动政府不顾灾民死活大发灾难财的卑劣行径,展现了农民们从出于本能的保卫自己贫瘠的家园到自觉反抗压迫的思想转变。

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状况。

3.湖湘精神文化的体现
生在湖南、长在湖南的丁玲探受了湖湘文化的襦染。

湖湘文化传统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是湖湘文化的一重要特点。

这种浓重的民族情结使湖湘文化体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

丁玲成长的年代正是湖南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的特殊历史时期。

充满政治气息的文化氛围已经潜移戢化地渗透到她的文化心理中去.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丁玲始终坚持:“作家就是政治化了的人。

”丁玲在创作《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的时候,还存在思想色调灰暗,感情抑郁低沉的倾向。

大革命的失败以及母亲密友向警予的牺牲,深深震撼了丁玲。

随后,胡也频的左倾思想逐渐影响了丁玲,而胡也频的牺牲则使丁玲迅速倾向革命。

1932年丁玲加入了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一生将与政治相互缠绕。

延安时期丁玲所创作的一系列的作品在创作的指导思想上都是努力在向党的政策靠拢。

甚至在其被公认的政治意识淡化的《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中,依然可以嗅到强烈的政治气息。

丁玲怀着高度的政治敏感,在作品中批判着解放区存在的历史积淀的垃圾和遗留的传统恶习,其目的也在于引起人们注意以克服这些缺点,从而使解放区更加光明。

丁玲大起大落的一生以及其作品的创作始终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

她的文化心理始终定格在湖湘精神文化独特的政治参与意识之中。

四、结论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

生在湖湘、长在湖湘的丁玲,其一生及其文学创作都深受湖湘文化的襦染。

丁玲笔下的乡村风景是作者童年湖湘生活的一个缩影,包含作者的情感;随着丁玲思想的左倾和成为革命作家,与农村的亲密接触和对农民的土地情结的进一步理解,她在乡村风景上寄寓的感情更加明显。

而湖湘文化精神中蕴含的“重践履”、“重经世致用”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特点,对丁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都有重要的铸造功能——当这种浓重的民族情结和经世致用的学风扭结在一起,便造就了伴随丁玲一生的政治情结,并长久地贯穿于其文学创作中。

【参考文献】
[1]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20世纪湖南文学.长沙:岳麓书社,
[2]彭漱芬,丁玲与湖湘文化[M].海南:南方出版社.
[3]丁玲,丁玲文桌(第6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4]萧军,萧军日记(1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