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以及监管主体和模式问题研究综述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加强监管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加强监管措施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食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食品质量产生了担忧。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以及加强监管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1.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供应链是决定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供应链上存在诸多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储运、加工、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
例如,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用劣质原材料或添加有害物质,从而危害消费者健康。
2.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保证公众利益和市场秩序方面具有重要责任。
然而,在某些地区和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佳。
一些企业及商家往往可以通过行贿或其他手段规避监管,进一步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3. 消费者素质与参与意识低下消费者文化程度、素质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对食品质量评估的能力和购买决策。
若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参与意识,很容易上当受骗,购买到不合格甚至有害的食品。
因此,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尤为重要。
三、加强监管措施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同时,还需要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打击违法行为,使违法者付出重大代价。
2. 提高监管部门能力政府应加大对相关监管部门的支持力度,增加其人员数量和经费投入,提升他们的监管能力和执法效果。
此外,还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3.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与自律企业作为食品安全保障的主体,应当树立起食品安全意识,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同时,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流程控制机制。
只有通过自觉遵守规范和标准,在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发生,才能真正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因素研究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因素研究报告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对于解决问题、加强监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食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是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选择和管理对食品安全具有直接影响。
不合格的原材料可能潜藏着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如残留农药和兽药等。
其次,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和储存条件不当也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因此,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二、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加工是将原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的过程,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不当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如合成色素和防腐剂等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也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因此,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和规范是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三、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流通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首先,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冷链系统和运输条件直接关系到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
其次,食品流通环节中存在着假冒伪劣食品的问题,这种欺骗性行为不仅危害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四、食品消费环节食品消费环节是最直接与人们健康相关的环节,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首先,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提高警惕,选择可信赖的品牌和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食品。
其次,消费者在食用食品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盐和糖等有害物质。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对于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五、法律法规与监管法律法规与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政府应加强立法,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和义务,增加违法成本和风险。
了解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个人研究综述范文
日常食品安全问题个人研究综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而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日常食品安全问题,并对个人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食品安全现状分析1. 食品安全现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包括疫情期间黑心商家借机售假等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而一些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不法商家利益驱使、监管不力、技术手段不足等。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不足,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二、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1. 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很可能会忽视一些食品安全隐患,比如农药残留、添加剂过多等问题。
一些快餐店和小餐馆的卫生条件也难以保证,这些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2. 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非常重要,只有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食品,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
三、个人研究成果1.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我曾经对某些餐馆和快餐店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食品卫生问题的确存在。
这些研究结果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食品安全教育在一些社区和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并学会如何保障自己的健康。
结语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
唯有加强监管、加强教育,才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我的个人研究成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共同为食品安全问题做出努力。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立国之本,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发展。
近期江西“鼠头鸭脖”、焦作高校食堂吃烤鱼吃出“蛆虫”蠕动等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也暴露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下面就我市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现状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经营单位x户,其中:食品生产企业x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x户。
餐饮服务单位x户,学校食堂x户,其他单位食堂x户,食品小摊点x户;食品销售单位x户。
全市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来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责,各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但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还偶有发生,主要由于商家经营管理不当,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困难。
二、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是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我市现有A、B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x户,而C、党级小微生产经营主体为x户,占比x%,小微食品经营主体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法律意识极端淡薄,观念老、思想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能力较弱,很多不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不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应当履行的义务,生产经营行为多数凭经验,不规范,随意性大,真正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还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风险管控还不合理,一些企业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生产经营业态、规模大小、食品类别、原料风险、工艺流程、产品研发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内嵌于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过程。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一、本文概述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更是国家民生之本。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到地沟油、毒胶囊等问题,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暴露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严重漏洞。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分析现有监管体系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案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期望能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以期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之所以屡见不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企业道德、消费者意识等多个层面。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例如,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较低,难以对违法者形成有效震慑。
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使得一些新兴的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和治理。
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尚需加强。
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由于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有限,往往难以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从而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再者,企业道德缺失和利益驱动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采取违法违规行为,如使用劣质原料、添加非法添加剂、虚假标注食品成分等。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也破坏了市场秩序。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薄弱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到不法商家的欺骗。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与监管改善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与监管改善措施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加工环节中存在着各种可能导致食品污染的环境因素和操作失误。
比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未经处理或者来源不明的原料,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卫生管理规定,从而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入到最终产品中。
1.2 农药和化肥残留: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并通过人类摄入进入体内。
如果使用不合规范或超量农药、化肥,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1.3 营养添加剂滥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产品色泽鲜艳、口感好等特点,滥用营养添加剂。
这些营养添加剂虽然看似无害,但其长期积累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4 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一些商家为了获利,采取掺假、替代或仿冒的手段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法律的挑战,也对社会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1.5 缺乏监管和执法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组织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时存在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执行效果并不显著,导致一些违法企业或个人逃避了监管而长期滋生。
二、监管改善措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下从源头管理、加强监测、提升处罚力度等方面介绍几项主要措施:2.1 加强源头管理:源头管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登记、许可和使用管理等,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强化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是预防食品污染和及时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
在监测方面,相关部门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网络建设,并开展大规模检验检疫、抽样检测等工作,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现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监管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监管对策研究引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当前全球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监管对策,以期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一、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1.1 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食品安全问题不只存在于某个特定区域或国家,而是全球性的挑战。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如毒奶粉事件、有毒添加剂事件等,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1.2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不良生产环境、不合理的农药和添加剂使用、检测手段的滞后、监管不力等。
这些原因使得食品生产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
1.3 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人们对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信任。
同时,食品安全问题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二、食品安全监管对策研究2.1 强化法律法规: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各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2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2.3 完善监测手段:增加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力度和频次,完善检测技术手段,加强食品质量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风险。
2.4 提高监管效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监管能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多部门联手、协同监管的工作格局。
2.5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对公众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警惕性,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对策实施与效果评估3.1 对策实施:各国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大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权限分工不明确,法律措施不够完善,导致监管难度增加。
2.监管体系缺失: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执法力量不足、监管部门缺乏协同配合等问题,导致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
3.监管执法不力:一些地方存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执法力度不够和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监管执法不力。
4.失信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掺假掺水、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更加严峻。
5.监测技术落后:食品安全监测手段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监管的复杂度和难度。
二、对策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建议加强立法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监管部门的权限和职责,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设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分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形成一体化的监管体系。
3.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力度,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监管执法的力度和标准。
4.加强信用监管:加强对食品企业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依法对失信企业采取限制措施,加强打击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5.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加大对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提高监测手段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管效能。
6.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共治的良好局面。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食品安全监管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1.监管部门不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农业部等,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监管职责不清晰。
这导致了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监管手段有限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采用抽检和投诉举报的方式。
而抽检只能监测到少量的食品样品,难以全面监管;投诉举报则需要消费者发现问题并主动举报,时间和效果都有限。
3.监管标准不统一不同部门和地区间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了食品生产企业不同的标准,难以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
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而违法违规生产,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改进1.加强监管部门的协作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性特点,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在监管制度上,应该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将不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整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监管手段的科学性目前,由于监管手段的局限性,纯粹依靠政府部门来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已经难以根除问题。
因此,需要增加科学化手段,如引入现代化技术,如快速检测技术、基因技术等,加强食品质量监测科学性。
3.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为了防止食品生产企业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而违法违规生产,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非常必要。
可以借鉴一些国际标准,也可以根据我国现有情况制定专门的国家标准。
三、消费者参与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形式1.加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近年来,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使得监管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下一步应该加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提高消费者发现问题的能力。
2.加强消费者的参与消费者的参与不仅仅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还包括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开展反腐行动。
通过消费者的参与,对食品生产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威慑,对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有利。
四、结论食品安全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要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研究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食品监管显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研究,从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探究食品监管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1. 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药残留:一些农作物或水产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2)添加剂过多:一些生产商为了追求产品口感和外观,会添加过多的化学品和添加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3)非法添加:有些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致癌物,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4)假冒伪劣:有些商家会将假冒伪劣的产品冒充高档产品售卖,引发健康安全问题。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原因(1)监管问题:当前,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还不够成熟,许多监管措施不够严格,对行业乱象的打击力度不够。
同时,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导致监管漏洞。
(2)企业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违法违规手段进行生产,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3)消费者素质问题: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只注重价格,而对质量和安全性不加以考虑,导致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行骗。
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1. 监管体系的框架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国务院主管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场监管管理部门、海关、制药监管部门等。
对于不同层级的监管机构来说,工作分工不同,责任也不同。
2. 监管的现实挑战(1)监管资源不足:当前我国的监管资源依然不足,各级监管机构经费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监管水平不够高。
(2)监管手段缺乏:当前我国对于一些新型的科技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监管手段还不够成熟,针对性不强,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
(3)调查取证难度大:由于一些不法企业雇佣了一些技术水平高、口碑好的专家咨询代理,让监管部门调查、取证变得越来越困难。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摘要: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要求,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
一、问题探讨:1.监管主体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散、职责不明确,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2.监管力量不足: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不够,监督范围广泛,难以实现全面监管,容易出现监管盲区。
3.监管手段不足:传统监管手段主要依靠抽检和检验,容易被企业规避,监管手段缺乏针对性。
4.数据共享不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监管工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5.处罚力度不够:对违法食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较小,难以形成震慑,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进行。
二、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主体组织建设: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明确职责、权责边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2.加大监管力量投入:增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数量,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3.创新监管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等,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4.加强数据共享与协作:搭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违法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
三、结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监管理念的转变,解决这些问题是可行的。
本调研报告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助于对现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高监管效果,确保人民的饮食安全。
四、问题探讨4.1 监管主体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散,不同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导致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3篇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3篇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是,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我国食品行业的规模众多、品类繁多,监管难度较大。
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在监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54.92万家次,检验食品样品878.36万份,其中不合格样品4.03万份,不合格率为0.46%。
虽然不合格比率相对较低,但是检查不到位和食品流通环节不完善等原因都导致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二、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1.食品添加剂过多过杂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调整食品口感、色泽、稳定性等性质。
但是,过多过杂的食品添加剂会引起人体不适,如人们常听到的食品“过甜、过咸、过辣、过硬、过软”等。
长期食用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食品谣言、欺诈等问题近年来,虚假食品宣传、食品欺诈等问题愈演愈烈。
特别是在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伪造食品信息简单便捷、形式多样,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3.农药残留严重在我国,大量的农药被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当中,农药残留问题会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而上医院的病人数量近30万,其中严重中毒的超过2500人。
三、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加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的生产、加工、商贸环节的安全性,防止恶意商家对食品进行欺诈行为。
2.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食品的生产、鉴定、检测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严重性和影响不可忽视。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供应链不透明、加工环节不合理操作、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原因。
供应链不透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是因为信息流通不畅,不能有效监控食品质量。
加工环节存在不合理操作易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也是食品安全隐患之一。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需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通过这些对策措施,可有效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权益。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供应链不透明,加工环节,食品添加剂,监管力度,消费者意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 引言1.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每年都有大量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还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引发公众恐慌,对政府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全球化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不仅仅是单个国家的问题。
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的,首先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导致消费者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或细菌的食品,引发食物中毒、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甚至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会损害消费者信任度,导致消费者对食品行业整体失去信心,不愿购买或消费食品,对食品市场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一、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和影响食品安全是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不仅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直接相关,也与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
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担忧和关注。
从有毒添加物到不合格农药残留,从超标致癌物质到食品源头污染,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食品的信任度和消费意愿。
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1. 贪图经济利益: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使用劣质原料、添加非法添加物等,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2. 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能力差、监管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同时,在执法力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3. 生产环节问题:个别生产者追求产品数量而牺牲质量,无视卫生和安全规范,导致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4.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无法准确了解到产品质量和安全状况,从而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5. 治理体制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和配合,在责任分工和监管力度上存在不少问题。
三、食品安全管理建议1. 完善立法与监管体系:提高行政处罚力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协调合作,降低监管边界对责任倒推等现象。
2. 加强企业自我管理意识:食品生产企业应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制定内部质量控制流程,启动全员参与的食品安全培训,并进行人员定期考核。
3. 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追溯体系,提高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透明度。
通过追溯体系,可有效监测食品安全目标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问题发生。
4.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鼓励媒体广泛报道典型案例和科普信息,形成舆论声势压力,促使企业自觉维护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被公众所关注。
每年都会爆出许多食品造假、添加有害物质等黑幕。
这些问题的背后有着诸多原因,同时,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的防控。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1.1 人员管理不严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失误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
例如,员工对食品的清洗、烹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或者管理人员未能认真检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1.2 供应链管理缺陷食品的供应链是非常复杂的,很难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
在供应链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就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质量。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选择一些不可靠的或更便宜的材料和原料,这些做法往往会带来潜在风险。
1.3 法律法规执行不严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法规和政策来规范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真地遵守法规。
这就导致了监管工作的空缺,使得食品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二、食品安全的防控措施2.1 完善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严格的监督。
2.2 加强管理及监督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加强监督力度,加强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力度。
同时,企业自身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都受到了充分的保障。
2.3 引入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也可以被用于食品加工。
例如,智能化生产线、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食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
2.4 推广企业自检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食品检测体系,但企业自身也应该推广自检,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并将细节录取到自检中,以便提高自检效率。
并且,企业自检可用于监督政府监管,避免监管权被过多滥用和扩大。
总之,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于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复杂,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
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旨在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首先,本文介绍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害于人体健康,既包括食品中无毒有害物质,也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充足度和均衡度。
人们应该关注食品的来源、加工、存储和烹饪等环节,注意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从而避免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危害。
其次,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灾害、自然污染和自然毒素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食品假冒伪劣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社会信任缺失和监管不到位等。
最后,本文总结了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企业应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消费者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和选择有保障的食品。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旨在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只有积极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研究
食品安全事件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企业追求利润,忽略质量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一些企业选择牺牲质量,追求生产成本的低价。
这些企业往往使用劣质原材料或添加非法添加物,导致产品质量大打折扣。
例如,一些制造地沟油的企业,往往选择回收的油脂作为原料,这些油脂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剩余催化剂等有害物质,极易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监管不力,难以追责监管部门在执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一些企业有机可乘。
比如,一些企业通过行贿或其他渠道来规避检查,虚张声势,欺骗消费者。
监管部门的力量有限,难以及时制止这些企业的恶行。
3.消费者的质量意识较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也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之一。
一些消费者往往只关注食品的价格,对食品质量并不敏感。
当价格低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往往就会选择购买劣质产品。
这些消费者的存在,对于一些不良商家来说,就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二、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食品安全事件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攸关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有些食品可能受到重金属、农药、细菌等不良物质的污染,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已经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这些健康风险的威胁。
2.损害行业信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会对负责生产和销售食品的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降低,乐意购买相关产品的人数下降,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3.影响国家形象由于食品安全事件事关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国外广泛传播后,容易引起外界的质疑和批评。
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可能因此采取相应的经济制裁措施,这难免给国家和企业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管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管问题研究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产生的种种恶果,从个人健康到全社会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确保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生产商、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努力。
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是复杂的,各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因文化、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然而,一些普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假冒伪劣、添加剂滥用、油脂不合格等,要求各国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食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一、食品安全管理问题食品安全管理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例如生产流程、包装方式、库存温度、销售时间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杂质和有毒物质的不合格问题,例如农药残留、自来水中的污染物、铅和其他重金属含量过高等。
安全管理体系需要织密网络,覆盖从生产到销售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个别国家还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便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切断食品源头。
食品安全管理除了考虑传统生产球和食品消费习惯,还需要考虑全世界经济相互联系的程度,大规模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难题,以及政府对食品生产者控制权的影响等等。
二、监管人员和机构的角色食品安全监管的提高和加强不仅仅需要更强的监管能力和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加强监管机构的责任和执法权力。
完美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管人员和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需要有完善的建制、布局、配合以及实施和执行标准。
审计和检查是这一监管过程的重要环节,监管机构应该与生产者、消费者、贸易商、制造业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合作。
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是安全和有效的食品。
如果监管机构不能执行它们的责任,就是放松监管或忽视犯规行为的帮凶。
三、消费者的作用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消费者需要充分了解和关注自己所购买的食品的来源、生产、管理过程和食品安全质量标准。
消费者可以透过官方机构报道关于食品安全质量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产品标签了解有关食品的信息。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与监管对策分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不少人都有过购买到有问题的食品或者听到别人购买到有问题的食品的经历,造成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与不信任。
为了保证人们的饮食健康,食品监管应该成为事关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原因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有的火锅店使用过期的食材做料理、有的酒店里厨房的环境卫生差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食品产生问题的原因。
首先,企业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导致一些食品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往往会使用更便宜、更劣质的原材料来替代好的原材料,或者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成本。
这种做法无疑会影响到食品质量,有可能会给食品添加化学物质、有害物质等,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是食品监管不到位。
不少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贿赂、暴力等方式获得了监管部门的默许,从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将标准变得不再严格,加工过程中添加化学添加剂、垃圾、舍宰肉等,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对于食品检测方法的落后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会让人们付出很大的代价。
食品中添加了有害物质,对人们健康造成了威胁,不仅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还会影响到一些人的家庭财产,甚至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会降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会让人们不再信任这个产业,不再相信一些承诺,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三、食品监管对策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实行全员质量管理。
在生产加工过程当中,要实行标准化操作;加强卫生的管理,营造整洁卫生的生产环境。
此外,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和工艺的研究,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无问题,要坚守质量和安全的底线,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优质的产品。
如果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质量和安全,就必须为企业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检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以及监管主体和模式问题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饮食观已从过去的“吃得饱”发展成为“吃得好”。
这里的“好”不仅仅意味着美味丰盛,更重要的是要安全和健康。
纵览全球,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相当重视,它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与食品贸易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息息相关。
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当今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精力,以求探索一条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认识、影响因素以及监管主体和模式四个方面出发,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比较彼此间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监管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毒大米”、“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皮革胶囊”等名词刺痛着国人的神经,人们对于问题食品的态度,也已从最初的愤怒、惊恐逐渐变成了麻木和无奈。
“不吃遍元素周期表都不好意思自称是中国人”成为了一句自嘲,但其中饱含的担忧,听来怎能不心酸?2009年6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此举的目的就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国外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而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也紧跟潮流,笔者在此对国内外研究理论进行综述使之一目了然。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过程㈠国外食品安全理论综述国外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最初将注意力集中在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curity)上。
Emilie H认为食物是自然经济序列中的基本资本,Richard A. Merrill认为食物的可得性是保证社会福利不下降的基本要求。
1974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会议上将食品安全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维持健康生存所必需的足够食物。
”为此呼吁世界各国重视粮食危机,促进国家之间通过科研、贸易、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合作。
1983年FAO前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认为食品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在这里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满足以下两点:首先该国粮食供给数量要能够满足国内人口基本需要;其次,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运算,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能否获得满足生存需要的粮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大大缓解了世界粮食危机,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深化为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把“食品安全”的定义与“食品卫生”画上等号:“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
但仔细品味两个词汇,则不难发现两者之间与其说是等同关系,不如说是一种包含或顺接关系: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和前提。
于是1996年WHO又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加以区分,认为食品安全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而食品卫生则意味着“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而根据2003年WHO的最新定义,食品安全应该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㈡国内食品安全理论综述受制于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我国把关注的重点较多地停留在“食品数量安全”上,对于现代意义上食品安全理论的研究起步要落后与国外。
1995年10月30日实施的《食品卫生法》中定义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应当具有的良好性状,即无毒无害、不危害人体”。
它要求食品必须保证不会使人患急、慢性疾病或潜在疾病;应当具有相应营养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应当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在现在看来,这样一系列标准是高但空洞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没有对具体的生产流程做出详细要求和规定。
随着近些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国内学者意识到仅仅研究食品卫生已不能满足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于是在食品卫生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扩展,跳出了过去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卫生问题进行规定的思维定式,研究食品安全理论。
对于食品安全的内涵,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形成了环绕食品安全问题五种主要的研究方向,分别为:①科学方向。
认为食品安全的进步与科学技术带来的新的病菌或危害有关(魏益民等,2005);②政治学方向。
认为食品安全是企业和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张涛,2005);③经济学方向。
认为食品安全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产物(周应恒等,2003);④法学方向。
认为食品安全保障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法形式进行干预(张涛,2005);⑤社会学方向。
认为食品安全是一种包括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在内的“社会约定”(李磊,2005)。
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从原材料变成餐桌上的成品,其间所经历的步骤和过程是相当漫长且繁琐的,这就导致了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换句话说,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是繁冗复杂的。
笔者参考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作主张地根据食品从生产到销售之间经过的几个阶段,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分为三种类型:原料性因素、过程性因素以及制度性因素。
㈠原料性因素在笔者看来,原料性因素指的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诱因来自于食品原料这一最原始的层级,来自于外部自然环境以及受到人为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自然环境。
具体表现为:①环境因素,比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水污染、大气污染等;②操作过程不当,比如生产环境中农药、化肥和生长激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食品中有残留农药、含量超标的硝酸盐和重金属,加工和流通过程中混入并污染食品的有害微生物和化学元素(陈君石,2004);③技术因素,比如曾作为科技成果被广泛使用的“瘦肉精”、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对环境破坏性大的农药),现在纷纷被证明是有害的。
甚至关于转基因产品也被推上风口浪尖(Kinsey,2003)。
㈡过程性因素至于影响食品安全的过程性因素,就应该涉及到食品生产者和监管者两方面角色的行为。
首先,柏振忠、王红玲(2004)认为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疏忽,以及包装容器对食物的污染、食品生产者受利益驱使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假冒伪劣、标识乱用、非法生产这四种情况都会造成食品不安全因素。
徐晓新(2002)认为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食品不安全事件,比如部分食品经营者唯利是图,致使消费者在对有可能伤害到自身健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购买行为;此外,信息不对称造成严重的市场失灵,质量低劣但价格低廉的食品将质量好但成本高的食品挤出市场,这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安全程度。
其次,针对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法行为,政府相关部门的举措以及反应速度也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政府规制失灵,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规制、职能出现空缺,无法有效地规范食品安全领域。
并且对于违规生产食品的处罚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往往是出现问题后的补救措施,执法不严、监督不力长期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多个环节。
也有学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的过度发展加剧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频率和不良影响,其中最深刻、最惨痛的例子便是“三鹿奶粉”事件,石家庄政府对当地“金字招牌”的过度地方保护导致其疏于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损害了大量儿童身体健康。
㈢制度性因素实际上前两种因素都是浅层次的,如果我们将挖掘和探索的力度加大,不难发现,寻找影响食品安全的成因归根结底还会回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这一深层次的原因上来。
首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虽然涉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十几部之多,但其中一些因为出台早、要求标准低,现已不符合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
比如作为食品安全核心保障的《食品卫生法》,现在看来就具有许多弊端:①法律法规所调整范围过于狭窄。
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使用;②它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③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④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⑤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尚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失职责任的追究机制。
其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监测体系存在不完善处,其中监管体系的短板体现在:①实行多头管理,管理职能不明确。
张云华(2009)提出,相比较加拿大、德国和丹麦的集中管理模式,中国监管体系中部门繁多,执法单位的职能在法律法规上没有理顺,食品监管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时有发生;监管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并且职能交叉,部门间缺乏有效信息交流(如下图);②执法机构建设还不适应严峻的管理形势,主要表现为队伍建设进展不快、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老化等。
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①检测机构不健全;②对已有检测机构建设重视不够。
三、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和模式的研究㈠国内外关于监管主体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滋生繁殖的温床。
不法商贩只追求一己私利而不惜出卖消费者健康已屡见不鲜,这都是市场经济高度自由化带来的副产品。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监管模式。
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主要有监管机构、企业、消费者和非政府机构,而论及主体内部权力的集中程度,各个国家因遵循的原则和理念不同也选择了不一样的监管体系。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监管主体呈现集中化的趋势。
比如丹麦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集权程度是最高的,国内所有有关食品安全活动都交由一个机构——食品和农业渔业部监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头管理造成的越位、缺位和缺位现象,缓解了部门间协作能力不强的窘境,提高了监管的效率。
同样,德国采用了中央集权式监管模式,由德国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BMVEL)统一集中监管食品安全。
通过集中改变监管权分散、结构繁杂的情况。
美国的食品安全程度之高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这与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密不可分,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权主要集中在农业部(USDA)、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EPA),通过三个主要部门下属的一些分管机构的各司其职,建立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相互独立又彼此协作的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它将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能和企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权责并重、疏而不漏,使食品从生产一直到销售,每一环节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
反观英国,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权过于分散,出现了大量空白和交叉地带,英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因此,英国政府改革的重点也是在简化监管机构、集中监管权力上,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监管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