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样题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doc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简答题:1. 简述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A. 基本特征: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白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白家生活需要和纳税)B. 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屮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屮国文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特征,以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为础,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伦理思想对社会发展进步:口给白足的小农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巫要原因。
近现代在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时,小农经济不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生存保障,也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低成本进入城山成为可能。
对农民: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十-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 简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有哪些不同?1、以特色产业为依托,逐步扩大经营范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据山场需求组织农民有序参与山场,实现使小农经济与现代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帮助农民解决单个农户难以同大币场相抗衡的难题,对于增强农比的币场竞争意识,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合作为基本特征,组建发展形式多样化。
我国农业合作组织一般是在养殖或种卅i大户或者是农业金业的牵头下由农民自愿加入纽•建的,以农产品作为经营内容,有政府主导型、农民自发型、项目引导型,企业帯动型等多种类型。
3、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民是合作组织的主体。
农民口愿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互助合作,分散生产,统一经营,入退口由,农村合作经济纽•织弥补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生产在大帀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4、农民在合作组织的常领下,统一行动,维护自身权益。
农业合作组织对内坚持非盈利原则,对外统一步调,统一经营,改变在销售环节屮的弱势地位,改变增产不增收的局曲,并且通过统一运作,降低了运输、储存成本,还可获得一部分流通和加T利润。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测试试题
年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试题————————————————————————————————作者:————————————————————————————————日期: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认为",区域就是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社区的概念: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
农村社区概念: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社区的功能:社区的功能主要包括:空间功能、联接功能、社会化功能、控制功能、传播功能和援助功能。
1、空间功能。
社区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空间功能是社区的最基本、最主要功能之一。
2、联接功能。
社区在为人们提供空间的基础上,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个人、家庭、团体聚集在一起,提供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倡共同参与社区活动、互相援助,从而将居民密切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小社会。
3、社会化功能。
社区不仅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居民联接在一起,还通过不断的社会化过程,相互影响,逐步形成社区的风土人情、人生观和价值观。
4、控制功能。
社区通过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有效地维持社区的稳定,保护社区居民的安全。
5、传播功能。
社区因拥有密集的人口,从而成为文化源、知识源、技术源、信息源,为传播提供了条件,各种信息在社区内外,以各种方式迅速传播、辐射,为人们及社会本省的发展创造了基础。
6、援助功能。
社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及处于疾病或经济困难中的弱势群体,能提供帮助和支援。
844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华南农业大学
844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是为招收农业推广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农村经济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对农村区域与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考生适用。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农村与区域发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试卷结构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30分左右~内容为基本概念~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
2.简述题:占总分的50分左右~主要为各部分的基本原理。
3.论述题:占总分的40分左右~内容覆盖各部分需要理解并运用的知识点。
4.案例分析:占总分的30分左右~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概述考试内容区域、社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区域的特征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与发展观形成与发展考试要求1(理解区域、社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2(理解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发展与发展观形成与发展~区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发展观的演进,二,区域发展理论考试内容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概念与类型最小努力命题论、低水平陷阱论、大推进论、贫困恶性循环论等理论主要观点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一外围论、“区域1成长”理论等理论主要观点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考试要求1.理解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概念与类型2.理解最小努力命题论、低水平陷阱论、大推进论、贫困恶性循环论等理论主要观点3.掌握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一外围论、“区域成长”理论等理论主要观点4.了解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三,区域发展的条件考试内容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条件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试要求1.理解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条件的概念2.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3.掌握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理解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掌握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区域发展战略考试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的概念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之间的关系考试要求1.理解区域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的概念2.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了解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之间的关系,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考试内容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念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与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之间的关系扩大农村就业措施考试要求1.理解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念2.理解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3.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24.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5.掌握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与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之间的关系6.掌握扩大农村就业措施,六,农村可持续发展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国2l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农村的现状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考试要求1.理解《中国2l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了解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3.了解我国农村的现状4.掌握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掌握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七,农村社会发展考试内容与要求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政策措施贫困的含义及测量贫困线的确定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社会保障的内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考试要求1.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2.掌握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3.了解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4.掌握农村教育政策措施5.理解贫困的含义及测量6.了解贫困线7.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8.掌握社会保障的内容9.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10.掌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总体思路、建设重点~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八,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考试内容与要求农村城市化的涵义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3考试要求1.理解农村城市化的涵义2.掌握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3.理解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4.掌握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5.掌握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4。
2023农村发展概论试题
2023农村发展概论试题以下是一份2023年《农村发展概论》的试题样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农村发展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农村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农业产量B. 促进农民增收C.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D.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2.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哪项不是关键因素?A. 农业技术创新B. 农村教育水平C. 城乡差距D. 城市扩张3. 农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A. 国家政策支持B. 农业现代化C. 农村劳动力转移D. 国际市场拓展4. 以下哪项不是农村发展的评价指标?A. 人均收入水平B. 农村贫困率C. 农业劳动生产率D. 城市化率5. 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A. 提高农产品质量B.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C. 增加农民收入D. 缩小城乡差距6.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资源?A. 土地B. 资本C. 技术D. 劳动力7. 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A. 农业投入不足B.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C. 农民素质偏低D. 城乡发展不平衡8. 农村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是?A. 政府投资B. 农民自力更生C. 外资投入D. 社会捐赠9. 下列哪项不是农村发展的社会目标?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B.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C. 扩大农村人口规模D.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0. 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B.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C.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D. 城乡发展差距大。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样题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样题一、名词解释1.区域:①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②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③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④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2.社区——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3.农村社区——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5.社会发展——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
6.经济增长论——二战结束以后,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
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然成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同样面临着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期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
7.增长极限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参考题
1.结合当地实际,如何推动当地的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已经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
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70.0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67.04万吨,累计增长497.03万吨,增长13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动力。
同期,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长到3183元,累计增长3064元,年平均增长率为89%。
但从2000到2007年,农民收入累计增长1502元,年均增长率为13%,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因而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疆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实现效率和公平,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以及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疆农业现代化现状农业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和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农业现代化被普遍概括为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四个现代化”;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现代农业建设,文件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中国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冰川水源使得诸多大小绿洲散布于苍茫戈壁之中,属于独特的绿洲农业体系,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新疆农业现代化的与众不同之处,结合农业现代化含义,总结得出新疆农业现代化内涵如下:1.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信息化在农村的具体应用,是指人类在农村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农村发展概论作业答案
农村发展概论作业答案答: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的基本内容是通过政策和措施来实现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等。
例如,___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投资,同时还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和旅游业。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这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应该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和旅游业等,以实现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农村发展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包括:推进现代化,实现粮食安全;弘扬乡村文化,促进稳定和活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化;创新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农业产业集群作为___经营形式,具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装备的应用,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培育特色农产品,大力扶植龙头企业,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有效的管理与服务部门,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3、农业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包括: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客体的公共物品属性,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创新环节的相对独立性,以及用户系统的特殊性。
4、国际农业技术创新呈现出的趋势包括:构建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和多渠道筹措机制,优化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尤其是农业科技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主体,合作技术创新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与中介服务的作用,注重农业技术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完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课考试范围题目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3)改革耕作技术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2)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农民得文化科技素质。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和环节的经营管理。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帝豪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美国、日本、西欧的特点)
1、美国型:优先发展机械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日本型: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大力提高土地生产率。3、西欧型:同步发展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
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又称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
农村区域发展试题
农村区域发展试题农村区域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为了促进农村区域的发展,以下是一些试题,旨在探讨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一、农村区域现状分析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如何推动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发展?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农村人口流失与农业机械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民流失农村,如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二、新型农村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请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如何挖掘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为保护农村环境和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三、农村区域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和人口自由流动,建设“和谐社会”?农村电商与农产品流通:如何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的销售渠道和收入?农村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如何挖掘农村的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四、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和福利保障农村教育与人才培养:如何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技能?农村医疗健康保障:如何解决农村居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乡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农村养老保障与社会福利:如何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福利水平?五、农村扶贫与可持续发展农村贫困问题和扶贫政策:如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扶贫政策,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如何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建设安全、和谐的农村社会?六、农村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发展模式: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经验,推动我国农村区域的发展?农村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农村合作与交流,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国际化?七、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如何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居民的创业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与制度创新:如何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村居民融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结语:通过对以上试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十一章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题库7-1-8
第十一章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题库7-1-8
问题:
[单选]我国面临所有挑战汇合为“()收入陷阱”。
正确答案是:()
A.A、低等
B.B、中等
C.C、高等
D.D、初等
问题:
[单选]所有城市都是为节约()成本而存在。
正确答案是:()
A.A、损耗
B.B、劳动
C.C、生活
D.D、交易
问题:
[单选]“()分离和对立”表现为以往城市化的一般范式。
正确答案是:()
A.A、城乡
B.B、城郊
C.C、工农
D.D、工商
出处: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比较密集的城市区域较易形成:正确答案是:()
A.A、城市带
B.B、都市带
C.C、城市和都市带
D.D、大城市带
问题:
[单选]()是需要保障其公民的基本权益并获得政府补偿。
正确答案是:()
A.A.农业人口
B.B.城市人口
C.C.农业常住人口
D.D.城市常住人口
问题:
[单选]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积极推进()_基础的固化到户,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土地入股的新型合作组织,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机制。
A.A、个人股权
B.B、集体股权
C.C、个人和集体股权
D.D、所有制股权
问题:
[单选]“新型城市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态()。
A.A.夹工夹农夹三产
B.B.夹城夹镇夹村落
C.C.夹山夹水夹绿带
D.D.夹城夹县夹村落。
7749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附答案)
7749农村发展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1.( A )是人来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从城市形成及城乡分离之日起,城乡差异与对立状态就长期存在。
A农村 B 城市 C城乡结合部 D县城2.从文化系统来讲,( C )是中国文化基础,它始终发挥着稳定基层和活跃乡村生活的作用。
A农业文化 B田野文化 C乡村文化 D农场文化3. 下列不属于我国农民就业基本特征的是( D )。
A农民就业形式多样但可持续性不足B农民农业就业占主导但兼业化严重C农民就业自发性强且缺乏保障D农民就业公平性明显。
4. 乡村景观是以( B )为主的生产景观。
A田园 B农业 C旅游 D 人文5.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村级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D)。
A行政干预与控制B村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不断冲突C村民小组作用弱化D农民文化程急需提高6.( A )是指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学范畴。
A社会秩序 B社会规章 C社会法治 D社会治理7.农村空心化易于形成产业空心化、居住空心化、产业空心化和( A )的恶性循环。
A人口空心化 B治理空心化 C土地空心化 D年龄构成空心化8.从经济系统来讲,发展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是实现( B )的重要保证。
A农民增收B粮食安全C乡村旅游 D农业现代化9.从生态系统来讲,景观建设、乡村的人居环境和( B )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居住环境 B生态环境 C农村治理 D水质治理10.(A)是增进农村居民福利的过程,是一项涉及自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方面的社会变革。
A农村发展 B 城市发展 C城乡结合部发展 D县城发展二、多选题1.农村教育包括的内容(ABCD)A扫盲 B基础教育 C职业和技术教育 D人继续教育2.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促进措施有(ABD)A矫正农村教育认知是核心B做好“三教统筹”是关键C减小辍学的情况D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是通法。
电大农村发展概论试题
电大农村发展概论试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电大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试题:
1. 简要解释“农村发展”的含义,并列举两个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
2. 描述农村发展的驱动因素,并举例说明它们如何促进农村发展。
3. 解释“农村转型”的含义,并列举三个农村转型的主要趋势。
4. 分析农村发展中的两个主要挑战,并提供解决这些挑战的建议。
5. 讨论农村发展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改善农村贫困的策略。
6. 解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列举三个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7. 分析农村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促进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解决方案。
8. 讨论农村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城市化对农村发展的潜在影响。
9. 解释“农村发展政策”的概念,并列举两个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
10. 以一个农村发展案例为例,分析该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并提供类似案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
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第一篇:农村发展概论复习题复习题1.什么是发展?发展与增长的关系?2.什么是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原则?3.新时期中国农村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对策是什么?5.中国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6.你对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有何看法?7.简述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8.结合实际,谈谈对农民增收途径的看法?9.结合实际,谈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10.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模式的区别?第二篇:农村发展概论学号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发展概论》论文(作业)题目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姓名王艳专业入学时间教学点2016年4月10日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摘要:通过对平山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目前国内外现代农业前景和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平山县上东峪村突破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发展方向。
关健词:平山;农业;发展;旅游一、平山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距石家庄40公里,距北京300公里,东临鹿泉市,南接井陉县,北靠灵寿、阜平,西与山西省接壤。
全县总面积为26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88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平山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通过“项目投入、政府支持、群众自筹”的方式,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病险水库加固、农村沼气推广等项目,同时完善了农村路网、电网、广电通信等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以往粮食种植“一头沉”的局面得到了切实改变。
特色作物种植和旅游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核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配合西柏坡、驼梁、天桂山等景区的旅游观光采摘农业得到了长足进步,许多观光采摘园都已经建成迎客。
农村与区域发展期末考试复习题大全
农村与区域发展期末考试复习题大全
农村社会保障复习题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什么是新农合?
2、新农合,“新”在何处?
3、新农合存在什么问题?
二、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什么是新农保?
2、新农保,“新”在何处?
3、新农保制度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现在养老保障制度,什么是隐形债务?什么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何要延迟退休年龄?
四、怎么看待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城乡差异?
五、(以下三选一)
1、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谈谈当前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谈谈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的意义
3、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农村行政管理专题
农村行政管理—调研题目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 专业课考试大纲-------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I 考查目标《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的掌握程度,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的掌握程度,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本概念、以及运用基本概念、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理论和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 试卷内容结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0%20%20%))理论和各重要专题理论和各重要专题(30%)(30%)(30%),,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50%) (50%)4.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问答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III考查范围l 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区域的概念;区域的特征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1 农业及其功能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1.4 农村与区域发展理论1.4.1 相关理论最小努力命题论;低水平陷阱论;大推进论;贫困恶性循环论、梯度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一外围论;“区域成长”理论1.4.2 区域发展理论的应用2 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2.1 自然资源2.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2.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2 人口与劳动力2.3 技术条件3 区域发展战略3.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3.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3.3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4 农村可持续发展4.1 《中国2l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4.2.1 我国农村的现状4.2.2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5 农村社会发展5.1 农村人口5.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5.1.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5.2 农村教育5.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5.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5.3 农村扶贫5.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贫困的含义;贫困线5.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5.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农村扶贫目标;扶贫方式的选择5.4 农村社会保障5.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的内容5.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5.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6.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6.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6.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6.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6.2.2 扩大农村就业措施7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7.1 农村城市化7.1.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7.1.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7.2 农村社会现代化7.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7.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7.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7.2.4Ⅳ试题示例一、名词解释( 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1. 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2.2.低水平陷阱论低水平陷阱论3.3.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4.4.贫困线贫困线二、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经济发展,什么是经济发展? ?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2. 2. 简述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样题一、名词解释1.区域:①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②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③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④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2.社区——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3.农村社区——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4.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5.社会发展——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
6.经济增长论——二战结束以后,一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
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然成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同样面临着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期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
7.增长极限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
人口的增长将直接形成对粮食指数增长的需求。
未来粮食的供给,决定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还决定于农业资本,农业资本的形成又依赖于资本投资。
而允许资本存量增长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未来粮食生产的扩大实际上决定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利用性。
至于环境污染有些直接与人口增长或农业活动有关,有些直接与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有关,有些与两者都有关系。
由于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8.综合发展观——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
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10.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11.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一、二、三产业及原料、加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
12.不平衡发展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
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体的行为。
13.贫困恶性循环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14.大推进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各个部门都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
15.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不发达经济的痛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16.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剌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剌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17.中心一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
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
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18.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
19.农村社会现代化——20.农村城市化——不仅指城市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和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还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社区扩展的过程。
21.人口老龄化——22.贫困——人们由于缺乏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然、经济和制度环境而不能提高生活水准的发展能力。
贫困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生存状态,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文化的和社会的。
其二是发展状态,贫困是制约人们摆脱贫困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诸种因素的动态过程,缺乏发展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23.贫困线——贫困线的划定有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之分。
A.绝对贫困线在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的收入法;二是以人们基本生活必需的货物和服务来确定的直接法。
B.相对贫困是指与同一社会内其他成员相比而言的生活水平的低下,相对贫困线的确定也就可以从社会其他成员生活水平的测量中获得。
24.社会保障——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
————————————————————————————————————————二、问答题1.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义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果。
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
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
—————————————————————————————————————————————2.简述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二次大战以后,无论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社会问题的干扰,社会发展研究也流行起来,并同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不一样,因此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社会发展概念的理解也各异。
A.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B.第三世界由于面临着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真正自主发展的道路,以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进步,在与外部世界平等交往中重新确立自己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因此把社会发展理解为铲除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障碍,这些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密度、结构、规模;二是制度,主要指社会的阶级、阶层制度以及家庭、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宗教制度;三是个人的因素,如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因素。
C.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有机体规模的增大或社会系统的作用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合理化,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简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A.(区别)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社会发展: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B.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一句空话,任何最优越的制度,没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重要保证。
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增进人们的幸福,促使人的潜能的发挥,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只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发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