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PPT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2.对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 障碍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
任务二 心脏电复律
1.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意识
【操作评估】
2.评估患者是否有洋地黄中毒及低钾血症的发生
3.评估患者的心电图波形并检查电极的连接情况
任务二 心脏电复律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取得的合作; 术前当日晨空腹,排空大小便;复律前1~ 2天停用洋地黄类药物,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房颤有栓塞史或左心房血 栓者,术前应进行抗凝治疗两周;做好术前患者的各项检查。
任务一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操作目的】
植入式心脏起搏
1.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及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晕厥和心室停顿的患者。
2.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顽固性心力衰竭。
临时心脏起搏
1.急需起搏、房室传导阻滞有可能恢复的患者。
2.外科手术前后的“保护性”应用。
任务一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内科护理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任务一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任务二 心脏电复律 任务三 心导管检查术 任务四 射频导管消融术 任务五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任务一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概述】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 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 律失常,也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和诊断,是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中 不可缺少的手段。
2、用物准备
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患者的需求及经济能力选择合适 的起搏器类型。准备除颤器、吸痰器、各种急救药品。
任务一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操作中护理】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有无心律失 常的发生。

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
实验室检查对于了解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日常护理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平衡。
定期进行体检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及早发现潜在的循环系统疾 病。
注意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 影响血液循环。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 环,增强心血管功能。
指导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 能培训,如正确使用药物、监测 病情、调整生活方式等,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饮食调理与建议
饮食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饮食原则,如低盐、低脂、高蛋 白等,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食谱推荐
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喜好,提供多样化 的食谱推荐,包括蔬菜、水果、谷物 、肉类等,以促进患者的食欲和消化 。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包括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负责将富含氧 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静脉负责将回 收的血液返回心脏。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推动血 液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 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液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等成分组成的,具有运输、调节 、防御和免疫等功能。
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循环系统疾病对人体的影响
循环系统疾病会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心悸、 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 死、脑梗塞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循环系统疾病还会影响人体的其他器官和系统,如神经系 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肢体 瘫痪、言语不清、消化不良等。
02
总结词:合理饮食
VS
详细描述: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 饮食原则,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 物,保持营养均衡。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1.2 心脏电复律
1.目的 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
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 2.适应证 (1)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为绝对指征。 (2)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3)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性心
1.3 心包穿刺术
1.目的 用心包穿刺针经体表穿入心包腔内,通过对心包积液性质的检查、判断而协
助病因诊断,或抽取一定量的积液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2.适应证 (1)各种原因不明的心包积液需要明确诊断者。 (2)有心脏压塞症状的渗出性心包炎。 3.禁忌证 (1)出血性疾病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4.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术前,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心导管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手术的安全性。
完善检查。皮肤准备。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并遵医嘱于术前0.5~2 h给患者应用抗生素。 (2)术中护理。 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压力数据,发现异常及时通 知医生。护士一般可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法。 (3)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护士应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意识变化。
1
内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1.1 人工心脏起搏 1.目的 利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脏,引起
心脏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 2.适应证 人工心脏起搏主要用于治疗无严重心肌病变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3.禁忌证 (1)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 (2)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
1.5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1.目的 通过心导管将30 kHz~1.5 MHz的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使特定的局部心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

4.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
• (1)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2)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血管内皮 因子、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调 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要因素。
• (2)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m,DCG):又称 Holter心电图(Holter-ECG-monitoring),能记录受检者连续 24~72小时心电信号,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及短暂心肌缺血发 作的检出率。
• 动态心电图可提供以下信息: • ①心率,包括24小时平均心率、最快和最慢心率; • ②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时间; • ③心脏停搏的持续时间、次数; • ④心电图的波形改变,如ST段抬高或下移; • ⑤心电图改变发生的时间,病人当时的活动状况及伴随症状。
1.全身状态
• ①生命体征: • ②面容与表情: • ③体位:是否能平卧,严重心力衰竭的病人常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 ④营养状态:晚期心衰病人常因长期食欲下降而消瘦,部分高血压、
冠心病病人体型肥胖。 • ⑤有无杵状指/趾。
2.皮肤、黏膜
• 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和湿度,有无发绀,有无身体低垂部位水 肿。
5.生活史
• (1)个人史:评估病人的居住地在城市还是农村;居住条件是宽 敞、干燥,还是拥挤、潮湿,有无充足的阳光。
• (2)生活方式:评估病人是否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 肪、含盐或含咖啡因过多的食物,是否经常暴饮暴食。这些因素往 往是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二)身体评估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ppt课件

其目的是明确诊断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部位与 性质,病变是否引起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 其程度,为采用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提供依据。
心导管检查术
适应症
需做血流动力学监测者,丛静脉置入 漂浮导管至右心及肺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有心内分流的 先心病诊断。 心内电生理检查。 室壁瘤需了解瘤体大小与位置以决定 手术指征。 静脉及肺动脉造影。
护理
术前准备
•完善血常规及血型、尿常规、出凝 血时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备血。 •股动脉穿刺术区备皮。 •术前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与安定 等镇静药物。 •备齐术中用物。
术中配合
•记录IABP前病人生命体征、心率、心 律、心排出量、心脏指数等相关指标, 以利于术后评价效果。 •严密监护,备齐抢救物品、器械和药品。
术前护理 术前指导 常规术前护理 口服抗血小板聚积的药物
直接PTCA 顿服阿司匹林300mg或波力维300mg 择期PTCA 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或波力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中配合
•强调术中有心悸、胸闷等任何不适立即通 知医生。 •重点监测导管定位时、造影时、球囊扩张 时及有可能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心电及 血压的变化。
按压穿刺部位15-20min以彻底止血, 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砂袋压迫6- 8h,术侧肢体制动24h; 24h后嘱逐渐增加活动量; 鼓励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负效应的观察与护理
腰酸 腹胀 穿刺血管损伤的并发症 栓塞 尿潴溜 低血压 造影剂反应 心肌梗死
术后护理
•反搏满意的临床表现 病人神志清醒
反搏时可见主 动脉收缩波降 低而舒张波明 显上升是反搏 辅助有效的最 有力根据。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 焦虑 与疾病有关 • 潜在并发症 穿刺部位出血,局部血肿块 。 • 急性肺水肿,心律不齐,休克等。
术前护理[2]
•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 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缓解病人焦虑和紧 张情绪。 • 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胸片 ,超声心动图等。
• 术区备皮及清洁皮肤。
• 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适应症】
• 1. 需作血流动力学检测者,从静脉置入漂 浮导管至右心及肺静脉。 • 2. 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有心内分流的先心 病诊断。 • 3. 心内电生理检查。
• 4. 室壁瘤需了解瘤体大小与位置以决定手 术指征。 • 5. 静脉及肺动脉造影。 • 6.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7. 心肌活检术。
•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 • • • 穿刺股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 搏动情况并标记。 指导病人衣着舒适,术前排空膀胱。 术前遵医嘱禁食水[3]。
术后护理
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8h,卧床期间 做好生活护理。 • 静脉穿刺者以1kg砂袋加压伤口2-4h,动 脉穿刺者压迫止血后进行加压包扎,以1kg 砂袋加压伤口6h。
(八)复律后护理
• 休息及饮食
• 心电监护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遵医嘱用药
• 并发症处理
THANKS
禁忌症
• 1. 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 症。肺部感染等。 • 2. 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的高血压未加控制 者。 • 3. 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
• 4. 有出血倾向者,现有出血疾病者或正在 进行抗凝治疗者。 • 5. 外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者。 • 6. 严重肝肾损害者。
常见护理问题[1]
1. 第一钝 缘支 2. 回旋支 3. 对角支 4. 前降支 5. 钝缘支

内科护理学第版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版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心脏超声检测技术具有无创、 无痛、无辐射等优点,是心血 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是通过心导 管检查心脏电生理功能的一种有
创性检查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可以检测心 脏传导系统异常、心律失常等疾 病,为医生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需要在专业 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以确
心电图检测技术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广泛应用于临床。
心电图检测技术可以监测心脏电生理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 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脏超声检测技术
心脏超声检测技术是通过高频 声波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一 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检测技术可以评估心 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检测心脏 瓣膜病变、心肌肥厚等疾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血液循环调节体温,维持体温稳定。
维持酸碱平衡
防御和免疫功能
循环系统通过运输和排泄酸碱物质,维持 机体内酸碱平衡。
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具有防御和 免疫功能,抵御病原体入侵。
循环系统疾病分类
01

03
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 肌病、心律失常等。
血管疾病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形成、静脉曲张等。
血液系统疾病
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友 病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悸
心绞痛
呼吸困难
水肿
心脏跳动过快或不规则 的感觉。
胸骨后疼痛,通常因心 肌缺血引起。
呼吸费力或气短等症状。
身体组织或器官肿胀。
02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
心电图检测技术
心电图检测技术是循环系统常用的诊疗技术之一,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对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诊断。

内科护理学(第4版)

内科护理学(第4版)

第二节周围神经疾病 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帕金森病病人 的护理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偏头痛病人 的护理
第五节癫痫病人的 护理
第七节神经系统常 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内科护理学(第4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内科护理学(第4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谢 谢观 看
4
第四节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病人的
护理
5 第五节原发性
高血压病人的 护理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心脏瓣 1 膜病病人的护 理
第七节感染性 2 心内膜炎病人 的护理
3 第八节心肌疾 病病人的护理
4 第九节心包疾 病病人的护理
5 第十节循环系 统常见诊疗技 术及护理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白血病病人的 护理
第七节输血与输血反 应
第六节淋巴瘤病人的 护理
第八节血液系统常用 诊疗技术及护理
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内分泌与代谢 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
体征的护理
第三节单纯性甲状腺 肿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腺垂体功能减 退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亢 进症病人的护理
05
第十二节胸 腔积液病
的护理
06
第十三节睡 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病人 的护理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节呼吸 衰竭病人的护

第十五节呼吸 系统常用诊疗 技术及护理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循环系 1 统疾病病人常 见症状体征的 护理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课件
详细描述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及其血管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炎等。心包 疾病是指心包膜的炎症、粘连、增厚等病变。大血管疾病是指主动脉、肺动脉等大血管 的病变,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血管的疾病,如脑梗塞、脑出
血等。这些疾病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心力衰竭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休息与活动的调整、药物治疗的监督、病情 监测的记录以及饮食起居的照顾。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的 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结词:心律失常的护理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遵医嘱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02
该技术能够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 梗死的范围和程度,对于诊断和 治疗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循环 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血管造影技术
血管造影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状况的一种有创性检查方 法。
该技术能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动脉瘤等血管疾病,对于诊断和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位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因长期患 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心理护 理,患者逐渐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 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二
一位年轻女性心肌炎患者,担心疾病 影响未来生活和工作。经过心理护理 ,患者逐渐调整心态,积极康复,重 返工作岗位。
05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的摄 入,减少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
心脏超声检测技术是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一 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该技术能够检测心脏瓣膜病变、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等疾病 ,同时还可以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为循环系统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循环系统诊疗技术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循环系统诊疗技术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目前常用两种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法:
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搏。
C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室率极慢,<45次/min,特别是经常发生阿-斯综合征者。
B
外科手术前、介入性心脏诊治前的“保护性”应用。
D
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症状明显者。
A
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临床症状重或有潜在危险者。可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或自动复律起搏器。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
PART01
心脏起搏治疗
适应证
方法:临时起搏、永久起搏
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 起搏器知识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 活动指导 定期随访
心脏起搏治疗及护理
PART02
心脏电复律
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 cardiac pacing) 是指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与电极接触的心肌,从而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激动心脏。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亦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的种类 ①使用时埋藏在病人体内的称埋藏式起搏器,放在体外的称体外式(携带式)起搏器; ②根据起搏电极所在心腔的位置不同,分为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又可分为心房起搏和心室起搏两类; ③按起搏脉冲与病人自身心律的关系,可分为非同步起搏器和按需型起搏器两类,非同步起搏器因其起搏频率固定,不受心脏自身心搏的影响,故易出现起搏心律与病人自身心律互相干扰,影响心脏功能,现已不用;按需起搏器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类型,其有感知功能,可感知病人自身心脏搏动而自动调整,按需要发放电脉冲,故不发生竞争心律。
术后用药护理
术后取大隐静脉处用弹力绷带包扎,次日即开始活动肢体,以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血栓性静脉炎。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要点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要点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要点(一)心脏起搏治疗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1.适应证(1)植入式心脏起搏:1)伴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2)伴有症状的束支一分支水平的阻滞,间歇性第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虽无症状,但逸搏心率<40次∕min或心脏停搏时间>3so4)有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必须采用具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治疗时,应该植入起搏器;5)反复发生的颈动脉窦性晕厥和血管迷走性晕厥,以心脏反应为主者。

6)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顽固性心力衰竭可行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

(2)临时起搏器:适用于急需起搏、房室传导阻滞有可能恢复;超速抑制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或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2.护理(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采用适当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

必要时手术前应用地西泮,保证充足的睡眠。

2)辅助检查: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Holter o3)皮肤准备:通常经股静脉临时起搏,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植入式起搏备皮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4)抗生素皮试。

5)划II练患者平卧位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而出现排便困难。

6)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7)术前建立静脉通道,使用抗生素1次。

(2)术中配合: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关注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主诉,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顺利配合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电复律
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 瞬间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
心脏电复律
适应症
室扑和室颤 房扑和房颤伴血液 动力学障碍者 药物及其他方法治 疗无效的或严重血 液动力学障碍的 PSVT、室速、预激 综合症伴快速心律 失常
禁忌症
病史多年,心房明显 增大或有附壁血栓 伴高度或完全房室传 导阻滞房扑和房颤 伴病窦异位性快速心 律失常 有洋地黄中毒、低钾 时
其目的是明确诊断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部位与 性质,病变是否引起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 其程度,为采用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提供依据。
心导管检查术
适应症
需做血流动力学监测者,丛静脉置入 漂浮导管至右心及肺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有心内分流的 先心病诊断。 心内电生理检查。 室壁瘤需了解瘤体大小与位置以决定 手术指征。 静脉及肺动脉造影。
应用抗凝剂者停用
护理
术后护理
休息与活动 监测 伤口护理与观察
护理
嘱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1-3天 根据情况可适当抬高床头30℃ -60℃ 勿用力咳嗽 协助完成生活护理
沙袋压迫伤口6h 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局部疼痛 观察皮肤有无变暗发紫、波动感 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
心脏电复律
直流电非同步电除 颤
室颤
能量选择200J-360J
适应于室颤以外的快速心律失常 放电时电流与R波同步
直流电同步电除颤
能量选择 Af和PSVT100-150J
室速100-200J AF50-100J
护理
复律前准备
向患者解释目的 术前检查 停用洋地黄药物24-48h,改善心功能、 纠正电解质,房颤的病人需抗凝治疗 口服胺碘酮,观察EKG 术前当天禁食 物品准备
护理
复律中配合
患者平卧硬板床,建立静脉通道,吸氧, 做EKG 清洁皮肤,心电监护,注意避免除颤部位 打开电源,选择R波高耸的道联,选择同步 或非同步 遵医嘱使用镇定剂
除颤
根据情况是否再次电除颤
护理
电极板的部位分别为胸骨右缘2-3肋间和 心尖部
两电极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0cm
冠状动脉造影术
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 质、范围、侧枝循环状况等的 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 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 的方法
TIMI试验分级标准
0级 无血流灌注,闭塞血管远端无血流; 造影剂部分通过,冠状动脉狭窄远端 不能完全充盈; 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可完全充盈,但显 影慢,造影剂消除也慢; 冠状动脉远端造影剂完全而且迅速充 盈和消除,同正常冠状动脉血流。
NBG起搏代 码 第一位 第二位
位 起搏心腔
功能
O 无 A 心房 V 心室
第三位
感知后反应方式
第四
程控
感知心腔
A 心房 控 V 心室 控
O 无 I 抑制 T 触发
O 无 P简单程 M多项程
起搏器的类型
• DDD方式(房室全 能型起搏) • VVIR(单腔频率适 应型起搏) • DDDR(双腔频率适 应型起搏) • VOO方式(心室 非同步起搏) • VVI方式(心室 按需起搏) • VAT方式(心房
护理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心电监护24h
健康指导
起搏器知识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活动指导 定期随访
告知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 使用年限 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外出时 随时携带 避免强磁场、高电压的场所 移动电话远离起搏器至少 15cm
健康指导
•避免强磁场和高电压的场所(如核磁、 激光、变电站等),但家庭生活用电一 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 出院后半年内每1-3个月随访1次,情况稳 定后每半年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 限时,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在电池耗 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心导管检查术
术前护理 完成必要的检查 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完成各种术前准备,做好记录。 皮肤准备 去掉皮毛 清洁皮肤 训练床上排便 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 评估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心导管检查术
术后护理 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伤口行加压包扎后 沙袋压迫6小时。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术侧肢体皮肤颜色、 温度、感觉及运动功能。 常规抗炎三天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等并 发症。 24小时后伤口换药,指导病人适当活动
I级
II级
III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循环系统常用诊疗 技术及护理
介入性诊治技术
介入性诊断包括 心导管检查 术,外周动脉或静脉造影,冠 状动脉造影术,心内电生理检 查等。
心脏起搏治疗
电极 脉冲发生器 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
刺激心脏
心脏起搏器
心脏有规律的收缩
心脏起搏治疗
心脏起搏器的应用与发展
• 1929年 库德医生用 针头刺入心机给予电 刺激使一个婴儿的心 脏复跳。 • 1952年临时起搏器被 引入临床急救。 • 1960年永久心脏起搏 器开始植入人体
同步起搏)
适应症
植入式心脏起搏
• • • • • 房室传导阻滞 心梗并发房阻 病窦综合症 快慢综合症 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 的顽固性心衰
临时起搏器
起搏器的安置方法
心室电极的安置
右心室嵌入肌小梁
为起搏器作一个囊袋
脉冲发生器埋查 皮肤准备 抗生素皮试 训练床上大小便
紧贴皮肤 同时观察心电图
不可接触病人及病床,两电极板同时放电
护理
复律后护理
卧床休息24h 持续心电监护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栓塞征象 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观察有无皮肤灼伤,其他心律失常 协助医生做好处理
心导管检查术
进行心脏各室腔、瓣膜与血管的构造及功 能的检查,包括右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右 心造影、左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左心造影。
心导管检查术
禁忌症
感染性疾病 严重出血性疾病 外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严重肝肾损害者 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 严重心律失常
方法 心导管检查术
一般采用 Seldinger经皮穿 刺法,局麻后自 股静脉或股动脉 插入导管到达相 应部位。整个检 查均在X线透视下 进行,并做连续 的心电和压力监 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