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直观手段 教好小学科学
直观教学 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直观教学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教育中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概念讲解直观教学是指通过使用具体、实际的教学材料、实验、模型或图像等,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与传统的抽象概念讲解相比,直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二、直观教学的有效方法1. 使用实物教具实物教具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教具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实验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比如,在教授水的三态变化时,教师可以使用冰块和水蒸气来展示物质的不同态。
学生可以亲自触摸和感受不同态的物质,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状态的概念。
2. 进行实验演示实验演示是直观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目睹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授电流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让学生亲自实验并观察灯泡的亮灭,从而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原理。
3. 制作模型和图像制作模型和图像是直观教学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科学模型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抽象的科学概念。
比如,在教授太阳系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各个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三、直观教学的实施步骤1. 预习在进行直观教学之前,学生需要进行预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资料,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实验现象。
通过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初步认识,为后续的直观教学做好准备。
2. 展示和讨论在进行直观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物教具、实验演示或模型图像等。
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教师需要采用一些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以期在实际教学中能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是一种基础的科学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进行实验,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示范实验和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现象和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构建知识,通过提出问题、实地调查、开展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科学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科学游戏,如科学实验游戏、科学角色扮演游戏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游戏教学,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将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子板书等设备,展示有关科学实验、科学图表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觉感知。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消化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实地教学法实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实际环境,进行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教师必备“妙招”,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
作为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是重要的一环。
科学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发展,作为教师需要及时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奏效的“妙招”,帮助教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
既吸引学生,又清晰明了的多媒体工具能让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点。
如观察合成材料制造流程的视频,听取动物叫声的录音,通过游戏或电子书掌握科学知识等等,都是一些值得推广的方法。
二、运用情境化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情境化教学法,创造类似现实情境的虚拟环境,激发学生学科学自发性。
例如,以学生的生活场景、家庭经验作为教学环境,降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的抵触心理,以及降低难度。
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理分工进行课堂知识朗读、实验、设计游戏、探究问题,共同学习贯穿小学生活。
四、知识结构图的制作和分享对于科学知识来说,一个很好的方法是使用知识结构图,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化方法。
学生通过制作和分享知识结构图,不仅能更清晰准确地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而且能够创造思维和学习参与的共享环境。
五、泛读素材科学知识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教师往往只会知道很少一部分,但科学的真谛往往源于广泛的阅读和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素材,从中挖掘和发现科学的底层本质,真正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
六、举办科技创新比赛科技是科学进步的推动力。
作为教师可以组织百日科技创新大赛,让学生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知识做出具有科学特征和实用价值的作品,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激发学生对科学创新的热爱,也让科学教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为密切的联系起来。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而采取上述措施,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巧,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的特点,教师需要采用一些实用的科学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并详细解析其优势和应用。
一、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繁殖过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推理,发现植物的繁殖规律。
探究式学习法的优势在于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此外,探究式学习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并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故事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实际情境来引入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编写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故事,将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真实而有趣的场景中。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学生可以感知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例如,在学习水的循环过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则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扮演水分子,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水的变化和流动过程。
故事情境法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引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科学概念,并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故事情境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示范实验法示范实验法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来引入和解释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科学原理和规律。
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如何设计和运用实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探索并巩固所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旨在提供教师们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答、实验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问题并自主发现解决办法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设计问题引发兴趣: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鼓励他们在小组或个人进行讨论和猜测。
比如,在学习光的传播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月亮会有月牙形状?”这样的问题,引发他们对光的传播和反射的思考。
2. 开展实验和观察:在引发学生兴趣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验证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水的沸腾时,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烧开水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理解。
3. 引导学生总结:在实验或观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并帮助他们将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游戏法教学游戏法是一种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1. 集体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游戏,通过竞赛或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物体的浮力时,可以设计一个小船比赛游戏,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能够承载最多重物的小船。
2. 小组合作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让学生分组种植一棵小树,并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树的生长情况,最后比较各组的成果。
小学科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的特点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而小学科学则是小学阶段孩子们接触科学知识的起点。
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认知。
以下是小学科学的特点。
1. 直观性小学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通过实物、实验、图表等具体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亲自触摸、感受,从而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举个例子,教学可以用实验展示火焰的燃烧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对火的燃烧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实践性小学科学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实验观察、数据收集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的种植、浇水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3. 综合性小学科学注重将不同的科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科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小学科学教育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现象的背后原理。
例如,在学习天气变化时,可以结合地理、物理等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气象要素对天气形成的影响,并帮助他们掌握分析天气变化的方法。
4. 渗透性小学科学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科学无处不在,小学科学教育通过与孩子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帮助他们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举个例子,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过程时,可以结合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了解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转化过程。
5. 开放性小学科学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构思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总结起来,小学科学注重直观、实践、综合、渗透和开放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实践、探索,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孩子们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日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科学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小学科学课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方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学生亲眼目睹科学现象,以直观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演示物体放大和缩小的原理,让学生亲自实践和观察。
二、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探索科学规律。
在小学科学课中,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制作简单的电池等。
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思考、观察、记录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常用于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思考。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求索。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适应环境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北极熊的毛是白色的?”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辨析能力。
四、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游戏来教授科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天气变化时,可以设计天气变化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又能够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五、互动讨论法互动讨论法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辩论,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学习环保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就一个环保问题展开讨论,让他们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故事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是通过故事方式来讲解科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教师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教师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引入了各种科技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自然科学课程时,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来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动物的运动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资源来展示实验过程或实地考察的情况,让学生亲眼目睹科学的奇妙之处。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其次,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来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涌现出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上传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进行作业批改等。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教育类APP来提升教学效果。
如今,市面上有许多教育类APP,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育类APP,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例如,在英语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背单词APP,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巩固单词记忆;在数学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数学题库APP,进行题目练习和错题整理。
通过教育类APP,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设备来提升教学效果。
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交互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语言学习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上的语音识别软件,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并即时纠正发音错误。
探索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探索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迎来新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必须探索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技术手段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科学知识。
比如,通过课堂投影仪展示高清晰度的教学视频、模拟实验、三维动画等,能够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实践。
另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VR(虚拟现实)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
通过VR设备,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科学世界,仿佛亲身经历了科学探险。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也更容易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中,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实验、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老师们应该引导孩子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打造协作式学习环境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强调协作式学习,让孩子们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和成长。
可以采用小组研究、任务型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老师们也应该充分吸收孩子们的建议,与他们一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四、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策略应该充分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
老师应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装备丰富的智能教学系统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通过智能教学系统,老师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情况等,并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教师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运用科技教学
教师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运用科技教学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运用科技教学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巧妙地运用科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科技教学的优势科技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电子课本、教育软件等工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运用科技教学的方法1. 制作多媒体教具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制作多媒体教具,将课堂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教师可以更生动地讲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教育软件教育软件是科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育软件,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语音识别软件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数学老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软件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进行在线互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互动是科技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问答平台、讨论论坛等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科技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尽管科技教学带来了许多益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教师可能会遇到技术操作不熟练、设备故障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修,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设备维护,确保科技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外,科技教学也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合理安排科技教学的时间和内容,避免过度依赖科技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四、科技教学的前景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创造更加真实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
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然而,要让小学生真正受益于科学实验教学,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在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简短而生动的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介绍实验中的现象或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导入实验主题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需先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主题和目的。
通过直观的形象教学,教师可以用实物、模型、图表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实验的主题,引导学生揣摩实验的目的,激发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探究欲望。
三、示范和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前,教师需要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示范和讲解。
示范时,教师应当准确、清晰地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并重点强调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在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实物、图表等教具,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每一个步骤的目的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
四、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观察到的现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在实验日志中准确地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
五、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通过与学生的共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的结果,并解释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解释的过程中,教师需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验结果和原理之间的关系。
六、迁移和应用知识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后,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小学二年级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
小学二年级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小学二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科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它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变得生动有趣。
首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实际操作的实验活动。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例如,种植小植物来观察光合作用或制作简易的气象仪器来记录天气变化,这些活动可以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和可触摸。
其次,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教学是另一种有效的方法。
孩子们常常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通过解答他们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冰块会融化或为什么雨天会打滑,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利用故事和游戏来辅助教学也是一个极佳的策略。
科学故事能够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同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例如,讲述关于小动物的科学故事或者设计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游戏,能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中可以设置一些科学谜题,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发现科学的奥秘,这样的方式既有趣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图画书和科普书籍的使用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
这些书籍通常图文并茂,能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种科学知识。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孩子们不仅能够扩展知识面,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科学兴趣。
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如教育视频和互动软件,也为科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这些资源能够通过动画、模拟等方式将科学概念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一部关于太阳系的动画片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行星的运动轨迹,而一个互动软件则能让他们通过操作来探究物理现象。
最后,定期进行知识复习和巩固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定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内容,有助于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
可以通过简短的测验、讨论或者复习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孩子们能够轻松地复习和掌握知识。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提升二年级科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提升二年级科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在二年级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有效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兴趣,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科学的魅力在于其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二年级的学生通常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组织小组实验、自然观察和科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比传统的讲授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模型、动画以及实际物品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使用植物模型或者种植真实的植物,让学生亲眼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变化。
这种视觉和动手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注重科学探究的培养在二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并鼓励他们自主探索。
例如,在学习关于水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的蒸发、凝结等过程来探索水的不同状态。
这种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解关于天气的知识时,可以结合学生每天的天气观察,让他们记录天气变化并讨论其原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看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科学教学中,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他们的探究过程给予积极的反馈。
通过建立一个包容和支持的课堂环境,学生会感到更加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进行探索。
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教学方法科学是一门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的学习需要通过理解和掌握一系列的概念。
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概念的学习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概念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入科学概念。
小学生天性好奇,他们喜欢亲身参与并通过亲身经验来理解事物。
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并观察现象。
例如,在教授“浮力”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密度的物体,让学生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和图像来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图表和图像可以起到直观展示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电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向学生解释其中的各个元素和电流的流动方向。
通过观察图表和图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类比是将一个陌生的概念与学生已经熟悉的概念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其比喻为一个大型的食物链。
通过类比,学生可以将生态系统与他们熟悉的食物链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来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故事和实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容易记住和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授“引力”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讲述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引力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引力的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来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小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他们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共同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授“太阳系”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并通过讨论来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
辅助小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有效方法
辅助小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有效方法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技能有限,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方面常常面临困难。
因此,辅助小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有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为了辅助小学生理解科学实验,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来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现象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可以用颜色鲜艳的试剂和容器,以及产生明显变化的反应条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将抽象的实验现象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是辅助他们理解科学实验的关键。
实验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够准确地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先观察实验器材和材料的特点,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预测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反复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更好地理解科学实验。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辅助他们理解科学实验的有效方法。
探究精神是指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立实验假设,并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假设。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科学知识。
此外,合理设置实验环境和实验任务也是辅助小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方法。
实验环境是指实验场地的布置和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任务是指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和要求。
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探索科学教育方法
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探索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科学教育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并探讨如何运用它们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肉眼或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发现或验证科学现象。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朵花的开放过程,让学生记录下花瓣的数量、颜色和形状等特征。
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可以了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进行观察时,学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他们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问题,以便更加专注地观察。
其次,他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最后,他们需要记录下观察的结果,包括数据和结论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或操作实验,来验证或探究科学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记录下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电压的变化等数据。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他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问题,以便更加专注地设计实验或操作实验。
其次,他们需要准备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以便进行实验。
最后,他们需要记录下实验的结果,包括数据和结论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三、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调查和收集数据,来了解或探究科学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学校里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让学生记录下调查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可以了解学校里动物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调查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进行调查时,学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他们需要明确调查的问题和目的,以便更加专注地调查。
其次,他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以获得更好的调查效果。
辅助小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
辅助小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知识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至关重要。
然而,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面临难题。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辅助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供直观的图像和动画展示,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演示科学实验和现象,使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易懂。
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学教育网站和学习平台,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在线实验、互动游戏等方式深入学习科学知识。
二、进行实践操作科学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解和掌握,因此,为小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引导小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科学实验室,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小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三、开展科学活动开展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学校可以组织科学社团或科学俱乐部,定期举办科学展览、科学竞赛等活动,让小学生展示自己的科学成果和创意。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科学夏令营等研学活动,带领小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科技企业等,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小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小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小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与生活实际结合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是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例子和实际场景,引导小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例如,可以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状况来学习植物的生态知识,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来学习气象学等。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法
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法在小学教育阶段,自然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领域。
而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直观、生动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验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科学概念往往难以理解,而通过实验,他们可以亲眼观察到各种奇妙的现象。
比如,在讲解“浮力”这一概念时,让学生亲自将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
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铁球会沉入水底,而木头却能漂浮在水面上。
这种直观的体验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科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实验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每一个细节,比如物体的变化、颜色的改变、声音的产生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敏锐度和准确性。
例如,在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时,学生需要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记录下种子破土而出的时间、幼芽的长度和颜色变化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实验教学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今的小学生,大多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而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实验为他们提供了亲自动手操作的平台。
从简单的测量、组装实验器材,到复杂的实验操作步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手完成。
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电路连接”的实验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连接电池、灯泡、导线等,当灯泡亮起的那一刻,他们会充满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此外,实验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实验前,学生需要思考实验的目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在实验中,他们需要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验后,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让科学变得有趣 小学实践科学教育的方法
让科学变得有趣小学实践科学教育的方法让科学变得有趣:小学实践科学教育的方法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和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缺乏趣味性和实际应用,许多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往往不高。
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
本文将探讨几种能够提高小学实践科学教育趣味性的方法。
一、观察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可以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实践价值。
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动物园,让他们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态习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来理解反应原理。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特定角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物理力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场景,比如使用小车模型来模拟车辆行驶的物理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力与运动的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生物角色,通过模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运作的原理。
三、趣味性教具与游戏利用趣味性教具和游戏是提高科学教育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导学生。
例如,设计拼图游戏来复习植物的不同部位,或者利用卡片游戏来学习化学元素的周期表。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趣味性教具。
例如,利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或者使用模型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科学课是小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课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受科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火山喷发的场景,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火山的威力;利用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等。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科学知识更加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二、实验探究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观察科学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比如用水和盐溶液探究盐的溶解性;用橡皮筋和木块探究弹簧的形变规律等。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启发式教学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该是启发式的,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探究发现等方式,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让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一些力和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滑动、运动的力是怎么产生的等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中理解力和运动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用直观手段教好小学科学
作者:邢汉民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第10期
摘要:直观手段是小学科学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加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直观的教学手段将会广泛地应用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科学;直观手段;教学
一、直观教学手段的重要性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和法则,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作为载体,为学生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向着抽象逻辑转变,但具体形象的思维仍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部分。
所以,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提供足够的直观材料来开发学生的创造
潜力。
二、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具体做法
1.植物光合作用直观教学法的应用
(1)存在问题
在学习小学科学“有生命的物体”单元中“植物怎样生存”时,会有一个实验,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认识植物的气孔,但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只是老师做简单的讲解,学生学习到的是简单抽象的知识。
显然,仅仅由教师用语言来表述光合作用显得十分简单、抽象,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
(2)改进措施
对此,可改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内容应这样设计:取1000 mL烧杯两个,放入等量的水草,再放入适量、等量的清水。
然后取两个口径比烧杯口径略小的短柄玻璃漏斗,将其分别倒置于上述两个烧杯中,再将玻璃试管中装水,倒置于两个盛满水的容器中,这些设备用导管连接,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水草产生的氧气。
将一个装置放置于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另一个装置放在阴暗处。
一段时间后,置于阳光下装置内的水草将会不断地由气泡冒出,而置于阴暗处装置内定的水草只有少量气泡冒出,再过一段之后,将会看到套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装置内试管内的空气要远远多于放置于阴暗处装置内的。
这就说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有阳光,
相同的植物,光照条件不同,其光合强度也就不同。
最后取出试管口,然后将其盖住,把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试管内部,木条就会复燃,并发出耀眼的白光,这就证明了水草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通过这个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认识光合作用。
2.食盐溶解中直观教学法的应用
(1)存在问题
又如在学习“溶解”这一单元中“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时,有一个实验是对砂糖与高锰酸钾的溶解进行观察,课本是要求两个烧杯中各装入半杯清水,然后在杯中分别投入几小粒面
粉、沙、食盐、高锰酸钾以及砂糖分别观察其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入表格中。
教材设计该实验的本意就是让学生从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从而得出均匀分散的结论。
但在实际的试验中,学生只会注意到水变红了,而高锰酸钾不见了这一结论。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实验没有参照物。
(2)改进措施
对于以上问题,可采用以下办法。
将进行实验的材料重新组织,其中增加熟蛋花这一材料。
因为熟蛋花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这就使得实验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使他们更容易接受。
具体做法就是将蛋液搅拌均匀后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这时就会观察到有的蛋花沉入杯底,有的悬浮于水中,有的则是浮在水面,这样再进行比较的话,学生就会对“均匀分散”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
三、直观教学手段的优点
1.有利于实现双向教学
在传统的讲述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方式较为单
调,学生一般情况下都处于集体静听默思的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长久地保持。
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明显能够缩短老师讲授教学的时间,这样在科学课堂上就能够开展其他教学活动。
例如,利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直观手段教学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课本知识的理解。
2.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
它指导着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同时也对教学方法有着指导性作用。
如果一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了,那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进行直观教学手段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3.有利于评价能力的提升
学生只有在自己的作业中找出优点和缺点,才能使其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将点评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评讲方式面对集体,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集思广益,这样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这时教师再利用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作业整体进行评价之后可以将作业分为好、中、差三个部分,通过实物投影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师生一起共同讨论,通过这种直观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总之,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直观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对学生技能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完成九年义务教材内
容,由于新教材刚刚起步,更多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
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研究[J].小学科学,2007.
[2]郭民.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情境引入[J].东北师范大学,2009.
编辑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