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丹医秘授古脉法1.分经候脉之由来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
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
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
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
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
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
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
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
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
晋以后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
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
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
《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
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
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的真传,不绝如缕了。
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中,感到古人分经候脉的诊断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
这部分遗产《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
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脉经》的错误,却没有具体纠正它。
因此医家已不习惯分经候脉法。
但它却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里。
现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张太素所撰的太素脉,还不是丹道家脉学的真髓。
然而它已比王叔和、高阳生的脉学高出一筹了。
宗教内部所保留下来的脉学,多是口传或抄写等传授,简单、具体,常常仅凭切脉就能辨证疾病所在。
丹道家脉法被称为“太素脉”,其含义并不是因张太素而得名,乃是根据太素二字为人“形生”之始生的意思。
即旧说“太素者形之始也”才这样立名而称呼的。
人身有了病,检查其“形生”的脉学,就被叫作太素脉。
太素脉至秦以后晋以前,已相当完备了。
晋以后则逐渐隐晦起来。
金元四家以后在医家中已不流行。
但是今天从医家和诸子百家的零星记载中,从宗教内部的著作中,从以后对太素脉的批评中,我们还可以概括的看出它的全貌来。
另外从印度的佛教中还传来了一套脉法,它与丹道家的脉相似,现存于西藏密教“医方明”经典内,有少数喇嘛能掌握,对人体气脉比丹道家分得还要复杂,左右共有100部脉(丹道家才20部脉,即十二经与奇经八脉)。
周潜川古脉法分经候脉法
廖育群:周潜川古脉法分经候脉法[②] (周潜川大夫报告)一、分经候脉之由来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
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
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
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
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
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
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
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
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
晋以后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
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
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
《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
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
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的真传,不绝如缕了。
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中,感到古人分经候脉的诊断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
这部分遗产《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
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脉经》的错误,却没有具体纠正它。
因此医家已不习惯分经候脉法。
但它却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里。
现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张太素所撰的太素脉,还不是丹道家脉学的真髓。
然而它已比王叔和、高阳生的脉学高出一筹了。
宗教内部所保留下来的脉学,多是口传或抄写等传授,简单、具体,常常仅凭切脉就能辨证疾病所在。
丹道家脉法被称为“太素脉”,其含义并不是因张太素而得名,乃是根据太素二字为人“形生”之始生的意思。
即旧说“太素者形之始也”才这样立名而称呼的。
人身有了病,检查其“形生”的脉学,就被叫作太素脉。
太素脉至秦以后晋以前,已相当完备了。
晋以后则逐渐隐晦起来。
金元四家以后在医家中已不流行。
但是今天从医家和诸子百家的零星记载中,从宗教内部的著作中,从以后对太素脉的批评中,我们还可以概括的看出它的全貌来。
《秘授古脉法抄本》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
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
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
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
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
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
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
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一、脉学的起源中医脉学起源于两千五百年以前。
有关脉学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素问》及公元前5世纪秦越人(扁鹊)的《八十一难经》。
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有关脉学的论述颇多。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这里着重地讨论了以脉诊决死生的临床意义,认为脉道是血液归聚的地方,借其气的推动作用而血液在经脉中运行。
所以,脉之盛衰者,以候气血的虚实,故知长脉象表示健康状态,短脉象表示气虚,数脉象表示热烦,大脉象表示病情发展,上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上,下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下,故腹满而胀。
代脉象表示气衰,元气衰弱,细脉象表示气虚,涩脉象表示血少气滞而出现心痛,脉来混乱如涌泉,弦急而长,为病势加剧,必形色败坏;若脉来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指,如弦绝的样子,是将要死亡的象征。
《难经·第九难》中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
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这是从迟脉、数脉以辨藏府之疾病。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能够运用诊脉的方法来测知人体疾病的性质、轻重及预后,并能够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来区别和推断各藏府的多种病变。
同时,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中,有关诊脉的方法记载亦很多,其中有三部九候,人迎脉口诊法,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扁鹊对脉学的贡献很大,立论最早,因此在《史记》中有记载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惜无专书流传后世,甚为遗憾。
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他整理了我国历代名医的脉法精华,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心得,将脉学的种类分析归纳为24种,并采取了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明确了寸、关、尺三个诊脉部位,为中医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经典中医著作之廖育群《秘授古脉法抄本》
(声明:书籍内容载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利用该书籍用于商业目的)洞见思想底层,诠释中国人上古时期的生命哲学,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中医太美。
欢迎大家阅读本书籍,希望你能从中体悟生命哲学,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
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图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
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
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
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
【收藏】《濒湖脉学》27部脉象歌诀
【收藏】《濒湖脉学》27部脉象歌诀1、浮脉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
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
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2、沉脉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
又谓之石,亦曰营。
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
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
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3、迟脉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
《脉诀》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
古脉法
《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
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古脉法》的抄本图家藏抄本《古脉法》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
家藏抄本《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
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
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
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
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
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
丹医秘授古脉法(精制甲类)
《丹医秘授古脉法》周潜川(1905~1962)太渊脉第一离经脉第二守灵脉第三趺阳脉第四人迎气口脉第五青龙脉第六太冲脉第七龙曜脉第八神阙脉第九育婴脉第十竿珠脉第十一庚金脉第十二吏仓脉第十三水曹脉第十四督脉第十五冲脉第十六带脉第十七任脉第十八阴阳二维脉第十九阴阳二蹻脉第二十太渊脉第一以穴名也。
一、所候:太渊脉实为肺脉,但因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均衡、为血帅、开于寅、得气最先,故诊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
晋王叔和以后把各脉出入部位亦置于此,误人非浅。
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
二、部位:太渊穴寸关尺三部。
三、诊法: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病人的指歧骨间阳池穴前凹陷中(按即天河穴),伸直,然后下寸关尺三指,中指持关上,再分下寸尺二指,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于脉管上。
医者以小指之起伏之窍劲定浮中沉。
四、所主:甲、太渊又分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总称为八字诀。
此均属病脉也。
其脉以缓为正常,一息五至为其数:一呼二至、一吸二至、润太息一至也。
以浮沉定阴阳,浮、数、滑、长属阳;沉、涩、迟、短属阴。
八脉所主:浮为阳主表沉为阴主里数主热涩主寒滑主痰迟主血少气滞长寿征短主气不足乙、顺逆:凡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皆为顺,反之为逆。
丙、太渊所现之虾游、屋漏、鱼翔、雀啄等十怪脉,皆为败症。
丁、太渊别上鱼际,为心脏病之征。
戊、太渊随息飘摇,一呼二三至、一吸二三至,呼吸间脉至稍迟;或强息时脉快,缓息时脉缓之谓也。
亦危证见之。
五、开肺气法:凡诊得太渊阴脉、或十怪脉、或脉不出者,可以剑诀开气法开之,开后再候脉。
如脉顿转佳者为可治,或勉可作无望之望而治。
否则为难治或不治之证矣。
其法先以剑诀取云门,次以平指或丁头劲取池泽(曲池与尺泽双穴),再以鹤咀劲取列缺,后以丁头劲取合谷,然后以“剑诀取剑诀手法”伸引之,最后以少阴祖气劲搓揉法抚按之。
然后再候脉,其脉转正常者为佳,不出或暴出者死。
古脉法
《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
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古脉法》的抄本图家藏抄本《古脉法》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
家藏抄本《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
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
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
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
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
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武国忠首先,我对熊春锦先生这个《道医学》的出版表示祝贺,也对熊春锦先生几十年来不断的积累,把《道医学》整理出来,并且提出新的学论。
刚才前面呢,专家、学者、前辈都大体的谈了一下,在此对这本书都表示祝贺。
下面,从我个人来讲,我想在这儿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道医学》的认识。
我是师带徒带出来的,我没有更多的学历,我除了跟着胡海牙教授学习传统的仙学、养生、治疗之外,另外还师承周潜川先生的弟子廖厚泽廖老学习丹道医家的大方脉。
按照当年周潜川周先生的记载,在汉代以前,医、道是不分的,那它是从什么时候分的呢?他认为东汉以后有个大医家陶弘景,从他以后,医、道才正式开始分开的。
我们看一看,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伤寒论》有几个方子,一个是青龙汤(大清龙汤、小青龙汤)、一个是白虎汤、还有一个是玄武汤,我们在现行的本子里面,只能看到这三个方子。
在这前一段时间,也陆续出版了很多古籍,他发现了一个本子,就是这个《脏腑五行诀》,这个本子是在敦煌出土以后发现的,里面全面的记载了道家的六个神授方。
它叫四相: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北方的玄武。
张仲景在创立这个伤寒体系的时候,是不是站在道家的角度来传承医家?据周潜川先生考证:丹道医学是有及其独立的体系的。
周先生考证的结果是:我们近代有两个大的丹道医学体系,一个是峨眉丹道医药体系;一个是青城山的丹道学派。
这两方面呢我跟他们都有过不同的接触,尤其是受到周潜川周先生的峨眉丹道养生学派的影响。
这个学派认为学医之人首先要修道、修身,通过自身的证悟,不是单纯的从《道德经》下手,也不是从《黄帝内经》下手,他恰恰要求我们哪儿下手呢?有一部道家的经典叫《黄庭经》,它从《黄庭经》的内景、中景、外景,从这三部经上去下手,我们看一下《黄庭经》,里面记载了我们人——神的这部分名字。
肝脏他有他的名字,他是在一个气化了的理论体系下,演变出来的。
那么他的这个体系也是很庞大,既有《内经》的传承,也有《黄庭经》的传承,跟后世的所谓的医家是有很大的区别。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丹医秘授.古脉法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
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廖育群:“汉以前脉法发展演变之源流”,《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4期,第193页。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图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
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
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
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
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
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
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分类:中医保健字号:大中小订阅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附图: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
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
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
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
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
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
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
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
动苦咳逆,气不得息。
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
周潜川答问
周潜川答问周潜川答问1答青岛疗养院赵新庭大夫气功问难一九五八年四月十五日,青岛疗养院赵新庭大夫,通过佛协巨赞尊者的关系,介绍来访,把他院里做气功疗法的病员同志,在做功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动触”现象,提出了有系统的专题询问,特地来与我研究。
我真是惭愧极了!原来,我对于气功这种古老而又新奇的学问,无论在经教理论方面,或者在实践功夫方面,都是浅陋得很,实不足以当赵大夫的下问,这真是“问道于盲”了。
可是为了人民的医疗和保健事业,在气功疗法这一环节当中能够挖掘它、整理它、继承它、发扬它,再从而进一步地与近代科学相结合,使气功疗法在医疗和保健事业两方面,发挥它独具的优良疗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和更广泛地适应人民的需要,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
因此我大胆地仅就我一知半解的知识水平,对赵大夫提出的问题,分别解答。
这些答案都是根据师傅和个人积累的经验,并且在佛道两家经教理论方面也有所根据,不过十分肤浅而已;还请内行的巨赞尊者和赵新庭大夫以及十方尊宿大德予以教正。
幸甚!有关气功理论,不外佛家和丹道家的经与论,而这些经与论在教理里面是有它各别的“密义”,也就是不公开的秘传“口诀”。
宗教界所谓“法”,一直富有神秘的色彩,因此历代流传,遂致变为迷信了。
这样一来反而失去了经论的原义,造成了保守和严重的失传危机。
同时也为世人诟病,尤其使大多数的人对于气功疗法和保健的看法,误会成唯心的东西,而不知道它是百分之百的唯物的宝贝。
如果我们根据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钻研它,肯定是有成绩的。
最近苏联科学家发明的“生物电”的学理和实验,证明人体有发电的功能。
又最近中央卫生部试制成功的“经络探知器”,更证明了中国医理所谓十二经,奇经八脉的学说是有科学根据的,中医的经络理论既证明了不是想象安立的玄说,然则它是从何得知的呢?完全是古人根据做功从“内视”功夫中经千百年的实践体会而得来的一种宝贵的总结。
这一点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里也明白指出,并且推崇丹道家张紫阳真人的八脉经,赞叹张氏之言不谬。
廖厚泽——单味药用药心得
廖厚泽——单味药用药心得廖厚泽丹医用药心得总论◆开的药要尽量好喝,才疗效更好。
先要自己吃药,明白药之性,调理好自己之身体。
◆秋宜下药多用,温燥药少用,但因人而异。
◆秋天霜降后应下气,补药(芪)参之类少用,否则肛气不利。
◆药其味偏盛,入脏腑攻病。
粮谷平和,并入五脏以养人。
◆周潜川用药分量十分大,且很少用补药,且方中多有发散之药,因其理论“汗法即是兴阳”。
◆周潜川方中多用风药。
(如东垣升阳益胃,不复其阳气,胃就不好。
)◆周潜川药中常加发散药(兴阳之义)。
用升阳益胃:参、术、芪、连、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活、独活(三味发散)、柴胡、白芍、姜枣。
其作用:(1)引经,可使诸药入经。
防、升麻;(2)振奋阳气,有一两味就可以。
◆补药无有过于金石者。
单药◆天花粉(栝蒌根)清热排脓。
◆阿胶补心阴长血脉,用黑驴皮,用东阿水煮。
一切肉皮皆有滋阴补心之功。
◆麦冬清肺胃之火,天冬补肺之阴。
◆麦冬凉滋肺阴,天冬补肺。
◆参三七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都可治三焦之疾。
◆知母去肾火-倒阳药,男可阳痿,女可避孕。
老人禁用,用麦冬代之。
黄柏清膀胱火兼肾火。
◆知母抑制肾上腺,节欲。
◆感冒初起慎用地黄,易使阳证变阴证。
血里热重者可用。
◆白芍苦平收敛。
◆元参之应用应知:肿瘤、虚弱之患者慎用,易使阳证转阴证。
或元参加桂枝,元参加生姜。
◆川连败心火,入心经,外感初起不宜。
◆收敛药:脾经-龙骨;肾-牡蛎;肝经-珍珠母、石决明。
◆珍珠母-肝火,龙骨-脾火,牡蛎-肾火。
◆珍珠母可使心肾之力收敛一些,面色会好,新陈代谢下降,生阴气才能生长。
阴虚之火烧人十分厉害,“雷龙之火”如肝经火旺头痛(当归、龙牡、桂枝、附子)。
◆珍珠母类龙牡,但收敛力弱,配丹参、沙参。
◆代赭石-赭石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怯则气浮,重以镇之。
以镇虚逆,故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生石膏用不伤胃,其性微寒,不必煅用。
不是大寒品。
◆羚羊角粉6包煎煮20分钟,治癃闭。
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十三讲-南方赤色
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十三讲-南方赤色徐文兵解读《金匮真言论》十三讲-南方赤色【一】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上一周的时候我们学到《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讲到了“五脏应四时”,其中讲到东方与青色这样的关系,就是说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有呼应关系的,只要和木有关。
是应的!他这儿不知不觉已经把地域的概念、季节的概念、植物动物的概念、数学的概念、音律的概念都给你灌输进去。
刚才你讲到“地域”的时候,我一身冷汗,呵呵……是方位对吧!而且呢,重点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说,原来他是全息统一场,什么样的动物它居然跟植物,还跟数字,尤其上礼拜我们还讲特别有意思的,对应木的, 3、8这个数字,所以说这个人是个三八,真的是很深刻的!我们学辩证唯物主义就说到了普遍联系,变化发展,那么大家就细问下事物之间到底哪根线牵儿着呢?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呢?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告诉你了,这就是他们的普遍联系。
至于他们怎么变、怎么化、怎么发、怎么展,那是以后我们再讲……今天我们就接着往下讲!南方!方位转到南边了!记住是我们北半球,中国,你到澳大利亚、南非……反过来!所以在香港有一个堪舆学家叫苏民峰,他说他年青的时候专门去了南半球,去澳洲考察当地风水,发现风水的格局恰好与香港相反!对!轻易不要去做这种长途的旅行。
要慢慢适应,因为什么,你的气血流动变化和地域环境是有关系的。
突然去改变它,一旦不适应,就会得出一种莫名其妙的病。
很多人说,跑到西藏说我要去干吗,回来以后闹一身怪病。
很多人去两极,他要探险!你也不想想,那些地方都是没有人烟、寸草不生的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你跑那儿去干吗去!那当然是找地狱呢。
所以我建议大家,现在科学发达了,交通工具确实也方便了,一日千里飞得很远。
是,可以了,但是呢,得病的机会也增大了。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脉赋
脉诀乳海脉赋欲测疾兮死生。
须详脉兮有灵。
左辨心肝之理。
右察脾肺之情。
此为寸关所主。
肾即两尺分并。
三部五脏易识。
七诊九候难明。
昼夜循环。
营卫须有定数。
男女长幼。
大小各有殊形。
复有节气不同。
须知春夏秋冬。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脉弦长以相从。
当其巳午心大而洪。
脾属四季迟缓为宗。
申酉是金为肺。
微浮短涩宜迟。
月临亥子。
是乃肾家之旺。
得其沉细。
各为平脉之容。
既平脉之不衰。
反见鬼兮命危。
子扶母兮瘥速。
母抑子兮退迟。
得妻不同一治。
生死仍须各推。
假令春得肺脉为鬼邪。
得心脉乃是肝儿。
肾为其母。
脾则为妻。
春得脾而莫疗。
冬见心而不治。
夏得肺以难瘥。
秋得肝亦何疑?此乃论四时休旺之理。
明五行生克之义。
举一隅而为例。
则三隅而可知。
按平弦而若紧。
欲识涩而似微。
浮芤其状相反。
沉伏殊途同归。
洪与实而形同仿佛。
濡与弱而性带依稀。
先辨此情。
后论其理。
更复通于药性。
然后可以为医。
既已明其三部。
须知疾之所有。
寸脉急而头痛。
弦为心下之咎。
紧是肚痛之征。
缓即皮顽之候。
微微冷入胸中。
数数热居胃口。
滑主壅多。
涩而气少。
胸连胁满。
只为洪而莫非。
膹引背疼。
缘是沉而不谬。
更过关中。
浮缓不餐。
紧牢气满。
喘急难痊。
弱以数兮胃热。
弦以滑兮胃寒。
微即心下胀满。
沉兮膈上吞酸。
涩即宜为虚视。
沉乃须作实看。
下重缘濡。
女萎散疗之在急。
水攻因伏。
牵牛汤泻则令安。
尔乃尺中脉滑。
定知女经不调。
男子遇此之候。
必主小腹难消。
伏脉谷兮不化。
微即肚痛无谬。
弱缘胃热上壅。
迟是寒于下焦。
胃冷呕逆涩候。
腹胀阴疝弦牢。
紧则痛居其腹。
沉乃疾在其腰。
濡数浮芤。
皆主小便赤涩。
细详如此之候。
何处能逃?若问女子何因。
尺中不绝。
胎脉方真。
太阴洪而女孕。
太阳大而男娠。
或遇俱洪而当双产。
此法推之其验若神。
月数断之各依其部。
假令中冲若动。
此乃将及九旬。
患者欲知要死。
须详脉之动止。
弹石劈劈而又急。
解索散散而无聚。
雀啄顿来而又住。
屋漏将绝而复起。
虾游苒苒而进退难寻。
鱼跃澄澄而迟疑掉尾。
嗟乎。
遇此之候,定不能起。
纵有丸丹,天命而已。
名中医治病为什么要切脉,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名中医治病为什么要切脉,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说到中医诊断,大家都知道需要望闻问切,而切脉是其中一个步骤。
虽然切脉在四诊中放在了最后一步,但却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它就像是做了最后的总结工作,所以在中医诊断中,切脉必不可少!古代扁鹊望而知病,可你不知道,望诊也可能会有假象,比如患者面色虽红润,但也存在阴阳平衡或阳气外越的可能。
而在问诊中,患者可能并不能清楚地表达他现在的症状与表现,从而影响你的诊断;而在脉诊中,脉象能够真实地反映患者身体状况。
所以,把脉便成为”四诊“中最重要的一步。
黄帝内经《五藏别论篇第十一》中提到的:“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
就是指手太阴肺经过之处——气口,能够真实地反映五脏六腑之气的变化。
然而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脉法有很深的误解,包括小编以前也是,认为其高深莫测,只有名老中医才会把脉。
而学起来一定很难......
大多数脉法确实比较复杂,学过的一部分人可能只学了些皮毛,有些干脆废弃不用,不了了之。
有些只是粗浅的临床应用,很难达到“以脉诊病”的境界。
然而张玉林老师独创的古脉法,打破了普通人难学脉法的瓶颈,且在临床上已得到数以万计的验证。
据线下班学习统计,我们的学员在线下班学习完以后,几乎都能掌握“以脉象辨别阴阳”的精髓。
究其原因,张玉林老师提倡的是运用《伤寒论》、《难经》中所讲的古中医脉法,只有10部脉,学起来更加简单、容易掌握。
古脉法与后世脉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