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讲义
第三章专题一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二、小说的种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高考所选小说体裁的文体特征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
其特点有:①篇幅短小,②立意奇特,③选材小中见大,④情节完整,⑤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考的体裁之一。
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四、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1.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而小说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情节。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三(二)散文阅读三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3题型课件
[教你审题]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1·湖北卷)请概 题干中有“××段”“概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三 散文概括内容要点 3 题型 内容要点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 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 出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 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有 3 大题型:概括段 (层)意、概括主旨和概括特定指向信息。
[教你审题]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2014·湖南卷)概括 要注意区分“概括”“主旨”
Hale Waihona Puke 全文主旨。和“概括”“分析”“思想情感”
(2012·山东卷)你认 “感受”的差别;“概括”“主
为本文表达了怎样 旨”要全面些,除了要求“概
的思想感情?请结 括”“思想情感”外,还要表
合文本作简要分 述写了什么形象的特点,反映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 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 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 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 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 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 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
人教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第三章+专题三+考点五+Word版含答案.doc
考点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深入思考,多方挖掘小说文本的探究,角度往往都是常见的,或是句子,或是标题,或是情节安排,或是环境描写的寓意或作用,但要求深入全文思考,即依据文本,联系背景作深度和广度的开掘。
一、探究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生沈从文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
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
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地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
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
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
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的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
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
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二
核心突破二分析环境描写——聚焦人物舞台,读懂风景意义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这就是小说的环境。
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是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1)什么是社会环境?所谓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2)社会环境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
(3)分析社会环境“三注意”①在分析社会环境时,应认识到其复杂性。
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它往往是诸多因素的交织。
如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的社会环境,反映了那个时代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专制主义的潮流,另一方面是民主自由的潮流。
当时,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的矛盾激烈地冲突着。
②应透过人物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环境的内涵和本质。
社会环境主要是由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组合而成的。
这些人物其实是某种社会力量的代表,也是某种观念的载体。
作家在创作时,总是通过具体人物来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因此,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这些具体人物的言行,认识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涵及本质。
③要注意人物形象与环境描写的辩证关系。
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不同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对社会、历史诸要素认识得越深刻,对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认识社会环境描写的本质和意义。
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二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
核心突破二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
一、分清五类虚词的词性1.代词代词就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
它能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共有三类:(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吾、余、予。
第二人称:女、汝、尔、而、乃、若。
第三人称:之、其、厥、彼。
(2)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此、是、斯、之、兹、然。
远指代词:彼、夫、其。
虚指(不定)代词:某、或、莫等。
(3)疑问代词:谁、孰、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去今之墓而.葬焉 B.⎩⎪⎨⎪⎧ 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君乃.亡赵走燕 C.⎩⎪⎨⎪⎧ 豫州今欲何.至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秦王恐其.破璧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代词。
A 项人称代词,同“尔”,你的/连词,表承接。
B 项人称代词,你的/副词,居然。
C 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
2.副词副词是指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的词。
主要种类有:(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三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古代官职、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
其他如阴阳术数、星图占卜、兵法行阵等比较生僻、艰深或带有唯心色彩的可以不纳入复习范围。
面对内容广泛的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应该重视巧记。
下面介绍几种巧记法:1.分类串记法(1)科举记忆法:明清时期科举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士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倘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
(2)雅号记忆法:“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囚”孟郊、“诗狂”贺子章、“诗奴”贾岛等。
(3)文体记忆法: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优选的文章。
《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512章;《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均为“断代史”。
(4)基数记忆法: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五
核心突破五探究文本意蕴——两种意蕴,发掘深广小说主旨意蕴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的主旨(主题)及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它既可以要求直接探究主旨,还可以要求挖掘主旨的丰富性或深刻性,表现为三类探究题:探究主旨、探究思想意蕴、探究情感意蕴。
另外,主旨意蕴类探究还有间接形式,像标题意蕴探究、重要句子意蕴探究、创作意图探究都是此类。
一、探究主旨小说好读而难懂。
好读在于小说中的故事很精彩,很有趣;难懂在于故事背后的主旨,它是意义点,也是我们理解的难点,因为作者并不会直接写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玩家聂鑫森吴昌开着崭新的宝马车,行驶在铺满晨光的乡村公路上。
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
昨晚睡前,他习惯性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
在古城私企老板中,40岁出头的吴昌还算不得头面人物,尽管他拥有一家两千人的服装制造厂。
但在玩家圈子里他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个正经的玩家。
吴昌玩得很雅,其一是玩瓷,也就是专项收藏古瓷器。
唐盆宋碗、明壶清瓶,竟收了上百件,或从拍卖场拍得,或从古玩店淘来。
他当然吃过亏,吃一堑长一智,慢慢摸出门路,眼力自然练出来了。
谈起四大名窑、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他口若悬河,当行本色。
他曾请城中古玩店好古斋的当家人袁清来家鉴赏,袁清的目光冷冷地扫视一遍,说:“不错啊……都是真货。
”能得到袁清这句赞语,不容易!玩瓷之外,吴昌还喜欢钓鱼。
古城郊外大小钓鱼基地他都光顾过。
什么鱼用什么竿,下什么饵,他如数家珍,而且手感极好,浮子稍一颤动,他的手就会闪电般扬起,刚吞钩的鱼也就成了俘虏。
他钓鱼,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顺带在附近的农家转一转,说不定哪天会发现一件“老器”。
这就叫“捡漏儿”。
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杨家村的一口大水塘边。
水塘的左侧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是水塘主人的家。
一个60来岁的老人飞快地来到汽车前,对刚下车的吴昌说:“先生,欢迎你来钓鱼。
2020版高考语文(江苏)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一、需要积累的核心实词:200个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它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应对高考的核心。
只有积累到了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一切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可是,文言实词成千上万,数量庞大,到底要积累多少,掌握多少呢?据专家讲,需要300个。
当然,掌握越多越好,可这总得有一个边界。
结合课标,依据教材,梳理高考,下面的实词是必须积累和掌握的:1.一级核心实词:120个。
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
(见《高考必背》)2.二级核心实词:80个。
上面的实词是从教材出现频率,尤其是从近十年各地高考频率梳理、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需要理解、积累的知识点:五类实词(一)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多义实词是实词的主体,数量庞大,掌握它们众多的义项耗时费力。
除了要通过教材、试题和大量阅读积累外,还要注意两点:1.追源溯流,寻找义项联系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能弄清其词义演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
(1)词义演变规律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
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课件:第3章-小说阅读(含答案)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一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 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 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 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 末时间等。
微积累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事件发展提供背景材料,如果将这个材
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二、情节的叙述方式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 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 述故事。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 的回忆或故事。这样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 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2)线索结构,主要有单线和复线两种。 ①单线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的特点是情节单纯,线索明晰。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 只有一条,多是围绕一两个主要人物来展开情节。小说情节由开端、发 展、高潮到结局,依次展开,环环相扣,犹如链条一般。主题在完整的 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 ②复线结构 a.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 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
(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后写林冲在山神庙与陆虞候等人相遇, 最后杀死他们,这一情节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作者在此使用 了 伏笔 技巧。
答案
四、情节的运行模式 1.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 通常以时空为本位,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一般有以 下三种方式:
(3)补叙式
常有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形象更完整,深化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312 概括段(层)意、主题课件 新人教版
想到这里,我的心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 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 年 9 月 21 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 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 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 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 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 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 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 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 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2011·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塔上的树 易允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 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高坡之上。那 塔顶上长着一棵硕壮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 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 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 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 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 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 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楚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 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 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 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 瞭望,且石板清凉,所 以趁着休憩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Word版-含答案):第三章-专题三-核心突破二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Word版-含答案):第三章-专题三-核心突破二核心突破二分析环境描写——聚焦人物舞台,读懂风景意义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这就是小说的环境。
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是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1)什么是社会环境?所谓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过这些具体人物的言行,认识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涵及本质。
③要注意人物形象与环境描写的辩证关系。
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不同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对社会、历史诸要素认识得越深刻,对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认识社会环境描写的本质和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简析所选文段的环境描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桌上磊着书籍茶具”说明主人的生活情趣;从靠背坐垫等陈设看,这是富贵之家;陈设都是半旧的,说明主人家富贵已久,暗示贾府已由盛转衰。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讲义 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考点四 含答案
考点四赏析艺术技巧——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赏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从这一点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叙事技巧、描写艺术、情节设置艺术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一、叙述艺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迟到的荣誉王老北老刘失踪了.那次爆炸共响了两声,第一声和第二声之间隔了一段时间.老刘是厂里的工程师,平时铁青着脸,倒竖着眉,在安全与技术问题上寸土不让,厂领导和工人没有望见他而不发怵的.这天晚上,老刘带领徒弟抢修完三号压缩机组时,天快亮了,本来老刘是想睡上半天的,但是想到设备老化,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家匆匆吃了早饭,骑上自行车就向工厂奔去.老刘快到工厂时,忽然听到压缩机房方向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由于路上人多,他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扔,撒开双腿就玩命地往厂区跑去.没跑多远,就迎面碰见了满身鲜血仓皇而逃的操作工.操作工拼命地摆手,大声喊着:“爆炸啦!爆炸啦!”“在哪儿?”老刘大声喊,“赶快处理啊!”老刘拼命往厂房跑,操作工转身跑在老刘后面.老刘火速冲进压缩机房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当关掉最后一个阀门时,见操作工在身后,回身把操作工猛力一推的刹那间,身边的氢气压缩机“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老刘切割得七零八落.这次爆炸有许多人遇难.至于准确数字,好像谁也说不清楚.事后,县里的相关领导前往安抚,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摆放在县医院的太平间内外,由家属和车间的人前去确认,所有遇难者一律定为因公殉职.老刘的爱人也去了,焦急地在遇难者遗体中寻找老刘.工友们说:“刘工今天休息,不可能在遇难者行列.”他爱人说:“老刘在家里停了没有三个小时,就又回厂了.他平时除了在厂里,是不到别的地方去的!”科长说:“老刘昨晚加班了,今天真的没来上班!”爆炸的当天,工厂就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严密排查,分析爆炸的原因.但是,厂房被炸得面目全非,很难找出原因.再说,各有关方面都不想把事情闹大,以免影响县里的形象,最后就把疑点落到了老刘身上.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老刘与安全科长拍了桌子;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当天,老刘不但把厂长骂了,而且把省里的一份红头文件甩到了厂长的脸上;还有人说,事故发生前的那天晚上,老刘和三名工人在现场检修至凌晨五点,事故发生后,老刘下落不明,是不是在检修过程中留下了隐患,造成了这次事故?但无论哪种说法,有关部门都没有明确表态,媒体一致的说法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但是,老刘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有一天,清理现场的工人发现了一块老式上海牌手表.大家问:“这是谁的?”老刘的徒弟眼尖,说:“是我师傅的.”调查组立刻找来老刘的爱人辨认.当老刘的爱人捧着手表放声大哭的时候,全厂的人都迷惑了.老刘不是在家休息吗?手表怎么会在这里?调查组的人立刻赶到医院,向幸存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庆幸的是,唯一知情的那个操作工还侥幸地活着,只是人被震傻了.调查组的人连比带划喊着问,操作工只是毫无表情地瞪着眼睛,嘴里流着哈喇子,什么反应也没有.难道老刘是肇事者?由于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还是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最后匆匆发了一份内部文件,把事故调查结果含糊其词地向上级做了汇报.老刘的爱人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反复到厂里哭诉,无果,只好带上孩子和亲属去政府上访.每次上访,都是在武警们的“看护”下坐等好多天,才把诉求信递上,得到的回复都是“回家等候调查结果”.三年过去了,老刘的爱人除了得到厂里送来的两万元安抚金外,别无所获,于是心灰意冷,带上孩子远走他乡.又过了三年,原来的厂领导还是厂领导,只是情况发生了逆转.经过几年医治,忽然有一天,操作工恢复了记忆.守护他的家人见他呜呜直哭,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刘……刘……”.操作工的家属急忙把事情报告给厂领导,领导们立即坐着轿车来到了医院.操作工断断续续地讲述了爆炸的经过,说出了老刘关键时刻推开自己、保护大家的经过,并再三说:“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在场领导的脸色一时严肃了起来.厂领导立刻派人寻找老刘的爱人和儿子,后来在外省的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老刘的儿子.一问,他妈妈因为积郁成疾,含愤去世.厂领导积极发掘老刘的材料,树老刘为先进典型,并报请上级批准追认他为烈士.(有删改)1.小说是怎样叙述老刘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采用倒叙手法叙述老刘的故事.小说起笔写老刘失踪了,再写事故发生的过程,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通过侧面描写叙述老刘的故事.如通过老刘爱人和操作工的叙述以及人们的议论来叙述老刘的故事.③用第三人称叙述老刘的故事.这样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故事叙述得有条有理.④以找到爆炸事故的原因为线索叙述老刘的故事.这样写可以使故事情节紧凑,主线分明.(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叙述(记叙、叙事)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巧表现在叙事的人称、方式和线索三个方面.二、描写艺术小说中的描写从描写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一)景物描写艺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注].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有删节)注洗碑:刻碑.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解析解答本题时须仔细审题,题干中包括两部分:一是特点,二是作用.“特点”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文章画线句的景物描写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评价,属于白描;回答“作用”时可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来作答.这些景物描写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因此可主要从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和小说情节的角度作答.1.赏析景物描写艺术可以从以下方面欣赏:(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5)白描和工笔.2.审题时特别注意题干中“景物特点”与“景物描写特点”的不同,后者要答的是描写技巧,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参见本专题考点二Ⅱ.(二)人物描写艺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铁良专在一家做.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注],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铁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悠,就一个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锅边儿的伙计用一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把面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里有牛骨高汤,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浇上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啪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铁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节选自阿城《抻面》)注抻(chēn)面:用手把面团抻成面条.抻,拉长.3.节选文字是如何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直接描写:①使用了一系列准确、生动的词语,如动词“揪”“和”“搓”“掐”“悠”“合”“抻”“甩”;数词的变化,如“八”变“十六”,再变“三十二”,再变“六十四”,再变“一百二十八”;拟声词“啪”.②使用了生动、恰当的比喻,如将抻好的面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这些描写手法的运用,写出了铁良抻面动作的娴熟、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间接描写:主要从“客人”角度烘托.①“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②“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③“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运用比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手法,写出客人不同阶段的反应,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提摩西教友[注]的法衣随着他在走廊上大步地踱来踱去而窸窣作响,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唇抽动,手指神经质地揪着法衣的扣子.他内心的纷杂在他毫无目的甚而有些狂乱的步子里清晰可见,旁人一眼就看得出他在生气.时不时地嘟哝一两声,同时飞快地扫一眼开在又黑又脏的走廊正中的那扇笨重的木门.他的脑子乱成了一团,了无头绪.他绝对理解不了那个男孩的行为.每当卡西蒂的名字在他的脑子里闪过时,他浑身的血都会跟着冲上头顶.就是这男孩的沉默惹他恼火.他犯的错误本身虽然隐隐露出一点不服从命令的端倪,但算不上蔑视权威,可恨的是他的沉默,那种平淡的冷漠触怒了他.他接着在走廊里胡乱地踱起来,在门口站住.他大声地敲着门,没有人回答.提摩西教友低声骂了一声,该死的!他相信男孩一定睡着了.他掏出钥匙打开门走进去,男孩端坐在床上,抬头看着他,但提摩西教友的目光使他很快又垂下眼帘.卡西蒂是个十五岁的男孩.他想他没有做什么坏事,只是和伯恩一起到田间去,被渠边篱下奇妙的生物迷住了,没有听见做弥撒的钟声.现在,为了他“不肯做解释”,他已经在这满是灰尘的房间里待了两天.待提摩西走出去.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扎了气孔的纸板盒.打开盒盖,一只绿色的毛毛虫慢慢地爬到他的手指上.他低下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的绿色是多么可爱呀!再过一天,它就要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了.多么美妙!太阳出来了,阳光从窗口涌进来,洒满整个房间,长长的小绿虫沐浴在阳光里.转眼之间,提摩西走了进来.他的大脚很敏捷地踩住小虫,把它踩得粉碎.卡西蒂抬头看着提摩西,哭了.(节选自詹姆斯·汉利《蝴蝶》,有删改)注教友: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也泛指教徒.4.第一段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描写手法:①动作描写,写提摩西大步地踱来踱去,揪着法衣的扣子;②神态描写,写提摩西脸涨得通红,嘴唇抽动;③心理描写,写提摩西不理解卡西蒂沉默的原因;④侧面描写,通过旁人的观察来表现提摩西生气的状态等.具体作用:①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紧张气氛;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提摩西生气原因的猜测;③推动故事情节,引出下文相关情节的描写,具体表述提摩西生气的原因和卡西蒂的表现等.心理描写: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写”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创作经验.它是指贴着人物的言行写,以人物自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可使小说具有更强的动作感;又指贴着人物的心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在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展开,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心理描写常见的描写手段是内心独白,另外有梦境描写和幻觉描写.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并有一定目的控制的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潜藏着、未被唤起或不自觉的意识,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一般状态下,人的潜意识是被压抑的.尽管潜意识常常不为人们所觉察,却更真实地反映人的心理.当我们在做梦或精神虚弱时,意识的控制减弱,潜意识开始抬头,往往会暴露心底更真实的欲望.注“描写”还有“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之别,小说与散文中都有,但高考不大涉及此类知识点.(三)场景描写艺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灯塔看守人(节选)[波兰]显克维支长列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从黑暗中翻滚出来,咆哮着一直扑奔到岛脚下,于是喷溅着泡沫的浪脊,在灯光中闪耀着红光,也看得清了.潮水愈涨愈高,淹没了沙礁.大洋的神秘语声,清晰地传来,愈加响朗,有时像大炮轰发,有时像森林呼啸,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有时又完全寂静.既而老人的耳朵里,听到了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终于海风大起,吹散了浓雾,却带来了许多破碎的黑云,把月亮都遮没了.西风越吹越紧,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水花直舐着基墙.这是有一场风暴在远处开始发作了.昏黑而纷乱的海面上,有几点绿色的灯光正在船桅上闪烁.这些绿点儿正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摇不定.史卡汶思基走下塔顶,回到自己的卧室里.风暴开始在咆哮了.在塔外,船里的人正在与夜、黑暗及浪涛相斗争;而塔内却是安逸与平静.便是风暴的吼声也不能侵入这坚厚的墙壁,只有单调划一的时钟滴答声,在诱使这个疲倦的老人颓然入梦.注《灯塔看守人》讲述的是一个波兰籍老兵史卡汶思基的故事.他年轻时当雇佣兵,得到过几个国家的勋章.退役后,在世界各地流浪——在澳洲淘过金,在非洲挖过钻石,在美国经营过农场,在巴西与土著做过生意,还做过水手,当过渔师,开过雪茄烟厂.他刚毅正直、肯于吃苦,但命运仿佛时时都在和他作对,他从来没有成功过,没有赚到安度晚年的资本.他实在是太累了,需要找一个停泊的港湾.灯塔看守人这一差使,在别人看来,“差不多就等于一个囚犯”的工作,却强烈地吸引了他.5.请概要赏析文中的画线部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一段精彩的场面描写,作者按时间顺序,从形态、动作、声音的角度,大胆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暗夜里海上风暴的形成过程.6.在这篇小说(节选部分)中,“场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黑暗的海面、翻滚的巨浪、怪异的声音,营造出恐惧、紧张的氛围.(2)导引人物出场:先写暗夜里海上的风暴的形成过程和情形,然后导引主要人物出场.(3)衬托解释人物性格:灯塔外,大海像一只失去控制的野兽狂猛地咆哮着、撕扯着,然而,越是喧嚣,就越反衬出灯塔内的安宁和寂寞,反衬出经历过无数艰险苦难的老人内心的疲惫与平静.(4)作为象征:在浩瀚、喧嚣和热闹的大海中孤独耸立的渺小灯塔,是守夜老人遗世独立的写照.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场景又有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之分.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人物受到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言行必须符合身份,表现人物须有分寸.而在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人物得到了充分舒展个性的自由,人物的真性情得以表露.如安娜·卡列尼娜在公众场景里端庄雍容,在与情人渥伦斯基的秘密约会里,却是那么热烈奔放.把人物放在这两个场景中交替表现,更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展开故事的全貌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场景描写的作用有:(1)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自然;(2)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一种象征.三、语言艺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7.本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耍骨头”“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可以明确此题的思路:问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可以根据“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耍骨头”“迷迷糊糊”等看出画线部分运用的大部分是口语且善用短句;然后再分析一下语言特色.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二是叙述人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鉴赏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1)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2)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如前面第7题考查的就是对老舍小说语言的京味、口语化特点的掌握.特别要注意的是,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与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是不能等同的.鉴赏小说语言艺术关键在于确定语言特色.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角度切入.不过,鉴赏小说语言更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即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展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感情,有时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还有作者语言的个性化.四、情节艺术(见本专题考点一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白轮船[前苏联]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山,山,山,四面都是山,到处是悬崖峭壁、乱石、森林.群山是那样雄伟,那样巍峨.孩子此时此刻感到自己太小、太孤单,无依无靠.太阳已经西斜,渐渐朝湖的方向落去.向东的山坡上出现了短短的阴影,阴影就要朝山脚爬去了.孩子用望远镜第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地朝最远处望去.啊,是它!前方,伊塞克湖湛蓝湛蓝的边缘上,白轮船出现了!来了,就是它!威武、漂亮的白轮船就像滑行在琴弦上似的,又直又平稳.孩子赶紧用衣襟擦净了玻璃,又一次调好了焦距.现在可以看出,轮船在波浪中微微颠簸着,船尾拖着一条明晃晃的、泡沫翻滚的长带.孩子很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白轮船,也长时间地想着他怎样变成鱼,顺着河游去找白轮船……第一次在卡拉乌尔山上看到白轮船时,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他一下子就断定,他的爸爸就在这条船上!他坚信这一点,因为他非常希望是这样的.他既不记得爸爸,也不记得妈妈.他一次也没有见过他们,他们也没有来看过他.但是孩子知道,他的爸爸在伊塞克湖上当水手,妈妈同爸爸离婚以后,将他留给爷爷,一去就再没有回来.爷爷说,他的女儿,也就是这孩子的妈妈,有了新家庭和两个女儿;他从前的女婿,也就是这孩子的爸爸,好像还在一条轮船上当水手,好像也有了新家庭和孩子.轮船前进着,渐渐远去.它并不知道有个孩子变成鱼儿正朝它游去.他希望这样来变鱼:身上一切全是鱼的——鱼身子,鱼尾巴,鱼翅膀,鱼鳞,——只有头还是自己的,让又大又圆的头长在细细的脖子上,还让头上长两只招风耳朵和布满伤痕的鼻子.他跟自己的石头伙伴们告别:“再见了,‘睡骆驼’;再见,‘狼’;再见,‘马鞍’;再见,‘坦克’;我要去伊塞克湖,到白轮船上找我的爸爸去.”然后他一下子蹦到河里,钻进汹涌的激流,顺流而下,游过高高的红黏土陡崖,越过石滩,从吊桥下面钻过,擦过岸边的柳丛,顺着水声隆隆的峡谷一路向下,一直进入伊塞克湖.。
第3部分 专题13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二 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精准分析论证特点
2.“三论”特点 (1)引论。引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入式,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 论题;二是引入式,由一个“由头”引入论点或论题,这个“由头”多 是一个故事,或者一句名言。辨析引论最重要的是看它是提出论题还是 论点。 (2)本论。这是论述类文本最关键的部位。 本论内部的层次有以下几种: ①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 分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有时,揭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
大一轮复习讲义
Ⅲ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突破二 透析结构,明辨关系,精准分析论证特点
【导语】 论证分析题是在2017年出现在全国卷中的。它的出现,给高三 复习备考带来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和价值就是让论述类文本阅读成为真 正接近阅读本义的一种行为。它的四个选项,改变了以往的只是从文本 或材料中找信息点或陷阱的方式,把考场阅读和思维的着力点扩大到语 文学科本身的知识运用,使之成为真正的语文阅读,真正考查考生的语 文学科素养。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还要 读出传达信息的方式,即是如何论证的。为此,考生不仅要具备论证等 方面的必备知识,还要掌握这类题目的答题关键。
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 比喻论证 道理阐释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接受。
因果论证 包括假设、条件、因果等论证方法。 逻辑缜密,思辨性强。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实用类文章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实用类文本的观点和倾向是隐藏在事
的主要观
评价
实的介绍和叙述中,不直接表露出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和基本
(D)
倾向
的。
评价文本 产生的社 鉴 会价值和 赏 影响 考纲 评 解读 价 对文本的 某种特色 (D) 做深度的 思考和判 断
所谓“价值”指的是文本的积极作用, 而“影响”则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 的,具有两面性。总之,这是要求我 们能够把文本放在更加广泛的空间里 去进行考察评判。
品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
“基本特征”应该包含这样两个层面:
分析文本
一个是作为传记、通讯所区别于其他
分析 的文体基
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
综合 本特征和
考 纲
(C)
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而“主要表 主要表现
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 手法
解
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
读
评价文本
鉴赏
第三章 实用类文章阅读
考纲
解读
筛选并整 所谓“文中的信息”除了“文本所表达的
合文中的 思想、观点和感情”之外,还包括文本当
考 分 信息 中能够满足某个“专题”的特定内容。
纲 解 读
析 综 分析语言 合 特色,把 (C) 握文章结
构,概括 中心意思
语言特色,即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 文章的结构,则是指对文章材料的组织形 态,一般说来传记类文本多用顺叙。概括 中心思想,即提取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神 实质以及作者的主要倾向,有时还包括作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Word版,含答案):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核心突破三分析概括形象——形神兼析,“人”“物”共赏(一)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代表性。
人物形象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人物的代表身份、地位、阶层、类属及自身的外在形象;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人物形象意义,包括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等。
其中思想性格特征为其核心内涵。
思想性格特征由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两部分组成。
思想特征,包括主人公的信仰、理想、奋斗目标、为人处世等。
性格特征由基本特征与辅助特征组成,基本性格为主干性格,是决定人物形象的基本因素,辅助性格为多元性格,凸显其多重性,基本性格与辅助性格之间往往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格局,如善良与软弱、勤劳与愚昧、忠诚与偏执等;如果是负面形象,则为虚伪性与其本质的对立统一等。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展开。
1.抓住人物的正面描写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在特点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点、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美丽,体弱,忧愁,聪颖。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
核心突破四赏析艺术技巧——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赏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
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
从这一点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
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
单就小说而言,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描写艺术、叙事艺术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
一、描写艺术小说中的描写从描写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
(一)景物描写艺术赏析景物描写艺术同散文的景物描写艺术一样,可以从技巧和作用(效果)两方面进行:1.技巧方面(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5)白描和工笔。
(6)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主观描写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
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2.效果方面(1)环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运。
(3)情节: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照应标题或首尾。
(4)主题:①揭示或暗示主题,②具有象征意蕴。
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第二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核心突破三理解词句内涵——紧扣语境,挖掘“情”“意”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就可以说没有读懂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这些桥冯文超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
那些桥最长的达十几公里,绵延望不到边。
列车驶过的铿锵声仿佛是桥在歌唱。
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咏叹调,而是英雄交响曲。
那种铿锵声调,无论是彻骨严寒的风雪天气,还是紫外线强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车通过时,你都会听到。
应该说,列车通过时,是桥最激动的时刻,自然也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刻。
桥是沟通的纽带,逢山修路,遇水架桥。
纵观天路上的这些桥,没有仪态万方的造型,没有浓艳色彩,当然也有拉萨河大桥那哈达般洁白优美造型的,但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结构桥。
远远望去,呈现的是水泥、钢铁、石子,是一种力的展示。
望着它,如望男子汉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
桥常常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铁路上的桥不光是跨水而过,无水也有桥。
这里以桥代路,其原因是火车过冻土地带要架桥,给野生动物设置通道也要架桥,让它们从桥洞通过。
有水的桥自然都一样,说说没水的桥。
天路上给野生动物铺设通道的桥,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桥,长度为十几公里,桥墩有一千多个,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桥,远望如一架天梯直抵远处洁白的雪山。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一讲义
核心突破一分析情节结构——故事讲述,关注其方式、效果一、情节的概念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或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
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二、情节的叙述方式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
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
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这样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2.叙述视角(1)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
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也使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从而降低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2)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三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核心突破三理解词句内涵——紧扣语境,挖掘“情”“意”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就可以说没有读懂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乌镇美,美在水。
一条河从春秋时期流来,南北贯穿乌镇。
河的本名叫车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两条支流分别叫西市河、东市河。
京杭大运河抵近乌镇,分出一支从镇的西北角注入,一直往前走是河,略一分神就成了港,稍一驻脚便成了湖,七拐八弯就织成了水网。
乌镇宛在水中央。
乌镇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依水建街,傍水设市;西栅大街随水而形,汲水而生,家家是临河阁楼,户户有汲水晓窗。
碧水清荡,似有鱼儿在游,看得见的是各种绿,软泥上有青荇在招摇,望不见的是水乡的根。
鸟瞰乌镇,房屋林林总总、挤挤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满眼是紧凑与生动,像茂密的藤萝做自然的舒卷。
西市河宽不过20米,鸡犬之声相闻。
隔河人家,轻唤一声儿,对岸便探出头来回应。
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长的老胶卷,每一格都是故事。
墙根躺三两排木椅,支三两根木柱,下八九级石阶,便有渡船荡着波儿在候着。
河埠系舟,水畔勒马,到处有码头,随地是水口,出门便上船,起岸就进店,乌镇人随时可以出发,哪里都能生根。
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突破三分析概括形象——形神兼析,“人”“物”共赏(一)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代表性。
人物形象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人物的代表身份、地位、阶层、类属及自身的外在形象;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人物形象意义,包括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等。
其中思想性格特征为其核心内涵。
思想性格特征由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两部分组成。
思想特征,包括主人公的信仰、理想、奋斗目标、为人处世等。
性格特征由基本特征与辅助特征组成,基本性格为主干性格,是决定人物形象的基本因素,辅助性格为多元性格,凸显其多重性,基本性格与辅助性格之间往往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格局,如善良与软弱、勤劳与愚昧、忠诚与偏执等;如果是负面形象,则为虚伪性与其本质的对立统一等。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展开。
1.抓住人物的正面描写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在特点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点、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美丽,体弱,忧愁,聪颖。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或阴狠毒辣,或心思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从而体会人物内心,把握性格特征。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别里科夫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这一口头禅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胆小,怕事,封闭。
(3)动作描写动作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其思想、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应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宝黛初会,宝玉听黛玉说她没有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这一“摔玉”动作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追求人人平等,具有不愿与众不同的民主思想意识;②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叛逆。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灵魂精髓的支撑。
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暗示。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黛玉的性格特点。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敏感自尊,小心谨慎。
(5)细节描写(参见本专题核心突破四)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用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或环境(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描绘来表现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
这种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思考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节选自《祝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鲁四老爷名义上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透着几分虚伪,几分附庸风雅。
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
要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先要在宏观上确立几点认识:(1)处理“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所谓“平面”与“立体”,是对人物形象形象的说法。
所谓“平面”人物,就是性格较为单一的人物;所谓“立体”人物,就是性格复杂多变的人物。
生活中少有“平面”人物,多的是“立体”人物。
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中的人物是以现实人物为基础的,其性格是丰富、复杂、多侧面的,而且是在变化着的。
人性有善有恶,性格有优有劣;境遇条件不同,人的性格表现是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各种各样。
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时要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物,绝不能单一地、静止地评价人物。
(2)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一个人,必然带有某一类人的共同特点,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分析概括时要兼顾这两方面,不能只看到共性,或者只看到个性。
(3)区分“形象”与“性格”的不同,分析形象要“内外结合”。
人物形象题题干中“形象”与“性格”用语是有区别的,审题时要注意区分。
“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
人物形象的特点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肖像、衣着、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时,要由表层到内在精神,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
然后,就是要结合具体文本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车厢里靠站台一面的窗子已经挤满各校的知青,都探出身去说笑哭泣。
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着,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
②我的座位恰与他在一个格儿里,是斜对面儿。
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来,邀我下棋。
他起身从窗钩上取下书包,掏出棋盒,放在茶几上。
塑料棋盘搁不下,就横摆了,说:“不碍事,一样下。
来来来,你先走。
”我笑起来,说:“你没人送吗?这么乱,下什么棋?”他一边码棋子,一边说:“我要谁送?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
”③车厢乱了起来。
好多人拥进来,隔着玻璃往外招手。
站台上的人都拥到车厢前,都在叫,乱成一片。
车身忽地一动,人群“嗡”的一下,哭声四起。
我的背被谁捅了一下,回头一看,他一手护着棋盘,说:“没你这么下棋的,走哇!”我实在没心思下棋,硬硬地说:“我不下了。
这是什么时候!”他很惊愕地看着我,忽然像明白了,身子软下去,不再说话。
④恰好这时有人找他,说他妹妹刚才四处寻找他,我这才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一生。
⑤一路下来和王一生谈话多起来。
谈家世说到吃,我说:“人吃饭,不但是肚子的需要,也是一种精神需要。
不知道下一顿是在什么地方,人就特别想吃,而且,饿得快。
”他说:“你家道尚好的时候,有这种精神压力吗?恐怕没有什么精神需求吧?有,也只不过是想好上再好,那是馋。
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
”我承认他说得有些道理,不禁问他:“你总在说你们,可你是什么人?”他迅速看向其他地方,只是不看我,说:“我当然不同了。
我对吃要求得比较实在。
唉,不说这些了,你真的不喜欢下棋?何以解忧?唯有象棋。
”我瞧着他说:“你有什么忧?”他仍然不看我:“忧这玩意儿,是文人的佐料儿。
我们这种人,没有什么忧,顶多有些不痛快。
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
”⑥我看他对吃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
听见前面大家拿吃的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
拿到饭后,马上就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
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
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
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
吃完以后,他把一双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充满,先用嘴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
⑦我给王一生讲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和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他给我讲捡破烂儿的老人送他棋谱的事:“这是本异书,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手抄,边边角角儿,补了又补。
上面写的东西,不像是说象棋,好像是说另外的什么事儿。
我第二天又去找老头儿,说我看不懂,他哈哈一笑,说他先给我说一段儿,提个醒儿。
他一开说,把我吓了一跳。
原来开宗明义,是讲男女的事儿,我说这是四旧。
老头儿叹了口气,说咱们中国道家讲阴阳,这开篇是借男女讲阴阳之气。
阴阳之气相游相交,初不可太盛,太盛则折。
老头儿说我的毛病是太盛。
又说,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
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
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
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
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即是道,也就是棋运之大不可变,你想变,就不是象棋,输不用说了,连棋边儿都沾不上。
”⑧王一生告诉我,老头儿自感自己日子不多了,无儿无女,就把棋谱传给他。
他问捡破烂儿的老人:“老人家,你棋道这么好,怎么干这种营生呢?”老头儿叹了一口气,说这棋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有训——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又说他从小没学过什么谋生本事,现在想来,倒是训坏了他。
⑨我似乎听明白了一些棋道,就又问那本棋谱。
王一生很沮丧地说:“我每天带在身上,反复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