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迁徙史的个案研究——以冕宁县依火家支瓦达分支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03-2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凉山彝族传统村落保护现状研究——以美姑

县四季吉村为例”,项目编号:YZWH1927。

作者简介:何文海(1980-),男(彝族),四川冕宁人,民族学博士,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学、彝学。2019年第4期第37卷(总第201期)NO.4,2019Vol.37General No.20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一、概述

流淌在川西南的安宁河发源于四川省冕宁县小相岭记牌山,向南流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四县市后汇入雅砻江。安宁河是雅砻江与金沙江的重要支流,全长326千米,流域面积11150平方千米。安宁河的西边有磨盘山与牦牛山,东边有小相岭、螺髻山与龙帚山,东西山脉之间是7000多平方千米的河谷平原。面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安宁河河谷平原,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川西南的聚宝盆,故民间有“安宁河河谷平原插一根筷子都可以发芽”的说法。历史上,安宁河河谷地带既是人口流动的天然走廊,也是各族群频繁互动、和谐共居的重要栖息地,形成了西昌、德昌等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安宁河河谷平原是四川省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有汉、彝、藏、回等多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此交错杂居、频繁往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民族文化。安宁河河谷平原各民族中,彝族是迁入较晚,现有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彝族定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的历史大约可以

追溯到300年前,①其后各地彝族人口迁入安宁河河谷平原的动态过程一直持续至今。

二、冕宁彝族源流

冕宁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西连九龙、木里,北毗石棉,距省会成都368千米,距州府西昌80千米。安宁河上游河段由北向南纵贯冕宁全境。综合人群流动的时间、动因、方式,以及人口分布格局、族群互动、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等方面来看,梳理冕宁彝族的源流对探讨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人口的迁徙史具有典型意义。

(一)迁徙源流

根据早期居住区域的地理差别,冕宁彝族可分为平坝彝族和高山彝族。其中,平坝彝族的来源大摘要:居住在安宁河河谷平原的各民族中,彝族虽迁入较晚,但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关于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源流的研究文献,时间大多限于“民主改革”前,同时缺乏个案研究,难以呈现彝族人口迁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的持续性、动态性与复杂性。通过依火家支瓦达分支迁徙史的调查,为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一个案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这也填补了缺乏个案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安宁河;彝族;迁徙史;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19)04-0050-05

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迁徙史的个案研究

——以冕宁县依火家支瓦达分支为例

何文海

(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四川西昌615000)

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随土司迁来的百姓。二是明末清初随朝廷军队驻屯安宁河河谷平原,与当地彝族结婚所繁衍的后代。三是因打冤家、人口增加导致土地资源紧缺等原因从大凉山高山地区迁入。②冕宁县的平坝彝族都已使用汉姓,有王、赵、何、谢、罗、杨、鲁、李、龙、殷、池等姓氏。根据文献,冕宁平坝彝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元初。“《元史·地理志》载:‘泸沽,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1]157根据口碑资料,泸沽、漫水湾一带的王家,为黑彝“阿侯”家,大约在20代以前从普雄迁来。田家从美姑迁入现喜德境内,后部分又迁居冕宁凹古脚(现回龙镇)。赵家约元朝时迁入中坝,后迁居冕宁铁厂。[1]157泸沽、漫水湾的李家,来自普雄。罗家彝姓“勒罗”,原住越西普雄,为黑彝“阿侯”家,因与“果基”家打冤家后,先是迁居喜德甘相营,后迁居回龙。

高山彝族,主要从清朝开始陆续迁居冕宁。据上世纪50年代的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迁居冕宁的黑彝家支有罗洪、倮伍、果基、瓦渣、日尼、八且、安家等十五个家支。“他们搬来这里最早的也不过三百年左右(未搬之前尚有彝族补约、日科等住此,这两个家支原系凉山迁入,几代后前往云南)。第一批以罗洪家为主,由大凉山的罗洪甲谷地区迁入,以团结乡罗洪古侯的家谱计算,不过十代(据说是三百年)。第二批以倮伍家为主,由大凉山的倮伍劣呷地区迁来,以哈哈乡倮伍尔达的家谱计算,仅五代(据说一百五十年)。他们操圣扎土言。”[2]3

另据《冕宁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普雄一带黑彝家支与开始大量西徙安宁河河谷平原及牦牛山东西山麓,到民国中期,除河谷坝区和锦屏山区外,几乎遍布全县山区。清末以降,高山彝族向安宁河流域迁徙一直延续至今,不同时期数量多寡有别[1]1581949年以后,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打工潮(2000年以来),形成四次迁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的热潮。其中,2000年以来的搬迁下山热潮至今仍在持续。

(二)人口及其分布

明朝以前,冕宁县没有记录人口数据的文献资料。清朝、民国时期的人口资料只对平坝彝族有不完整的零星记录。1949年以后,国家的历次人口普查才了对冕宁彝族人口的详细统计。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冕宁县总人口138149,彝族有35907人,占总人口的25.99%。[1]146其后分别于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冕宁彝族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都在不断增加。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冕宁人口351245人,彝族139426人,占总人口的39.69%。[3]

人口分布格局方面,由于彝族人口长期持续的迁徙与民族往来,冕宁县原来的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已经被打破,不再是“彝族住高山,汉族住平原,沟坝地区则是汉彝杂居或是汉、番(藏)、水田(彝)杂居”[2]2。现在冕宁境内的平原、沟坝、二半山区、高山地区都有彝族人口的分布,特别是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逐渐形成了汉、彝、藏等民族交错杂居的嵌入式人口分布格局。

总之,依据现有的方志、地方文史资料、上世纪50年代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等文献和相关的研究著述,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冕宁彝族的源流和彝族迁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的历史。

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有关于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迁徙史的文献主要聚焦平坝彝族和高山彝族中的黑彝(诺合)家支,缺乏对人数众多的白彝(曲诺)家支迁徙史的研究;

第二,注重面上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缺少对某个家支迁徙史的个案研究;

第三,着重梳理1949年以前的迁徙史,对民主改革以来彝族人口持续迁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现象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四,主要进行历史脉络和迁徙路线的讨论,对彝族人口迁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的动因、影响等的分析比较少。

基于此,笔者尝试对现居冕宁县境内彝族依火家支瓦达分支迁居安宁河河谷平原的历史进行个案调查分析,以期丰富对安宁河河谷平原彝族迁徙史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