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技术范畴与技术性质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技术手册

高分子材料技术手册

目录第一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 (1)1.1 基本概念 (1)1.2 高分子聚合物的聚合反应 (3)1.2.1 缩合聚合 (3)1.2.2 加成聚合 (3)1.2.3 开环聚合 (5)1.3 高分子聚合物的聚合方法 (6)1.3.1本体聚合 (6)1.3.2 溶液聚合 (6)1.3.3悬浮聚合 (7)1.3.4乳液聚合 (8)1.4 高分子塑料的混合与塑化 (8)1.4.1原料的准备 (9)1.4.2 混合 (9)1.4.3塑化 (10)1.4.4粉碎和粒化 (11)第二章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 (13)2.1 成型工艺原理 (13)2.2 可加工性质 (13)2.3成型加工工艺 (14)2.3.1挤出 (14)2.3.2 注射模塑 (16)2.3.3 中空吹塑成型 (19)2.3.4 热成型 (19)2.3.5 拉幅薄膜成型 (20)2.3.6 冷成型 (20)2.4 橡胶的塑炼与混炼 (21)2.4.1 生胶的塑炼 (21)2.4.2 塑炼工艺 (23)2.4.3、胶料的混炼 (25)2.4.5 混炼工艺 (27)第三章高分子材料改性 (30)3.1 绪论 (30)3.2 化学改性 (30)3.2.1 化学反应的特征 (31)3.2.2 聚合物的基团反应 (32)3.2.3 聚合物的共聚反应 (35)3.2.4 氧化处理改性 (35)3.3物理改性 (36)3.3.1 高分子共混 (36)3.3.2 有机小分子共混 (38)3.3.3 无机小分子共混 (38)3.4 加工工艺改性 (38)3.4.1 聚合物聚合度的改变 (38)3.4.2 等离子体处理 (39)3.4.3 热处理 (39)第四章塑料性能检测 (40)4.1 绪论 (40)4.2.塑料性能测试的概述 (40)4.2.1 概述 (40)4.2.2 塑料性能测试的标准 (41)4.2.3 热塑性塑料性能测试样条制备 (42)4.2.4 性能测试时试验条件 (42)4.3 塑料物理性能测试 (43)4.3.1 塑料密度与相对密度的测定 (43)4.3.2 塑料吸水性的测试 (44)4.4 塑料力学性能测试 (44)4.4.1 拉伸性能测试 (44)4.4.2 弯曲性能测试 (45)4.4.3 冲击性能测试 (45)4.4.4 塑料硬度测试 (45)4.5塑料热性能测试 (46)4.5.1 塑料的热稳定性能测试 (46)4.5.2 塑料流动性测试 (47)4.6塑料老化性能测试 (49)4.6.1定义 (49)4.6.2 引起老化的原因 (50)4.6.3老化现象 (50)4.6.4研究老化的意义 (50)4.6.5 老化试验方法 (50)4.7 塑料其他性能测试 (50)4.7.1透光率与雾度的测试 (50)4.8 常用的性能测试仪器操作 (54)4.8.1 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54)4.8.2 热学性能检测设备 (55)4.8.3 光学性能检测设备 (55)4.8.4 塑料老化性能及有关理化性能检测设备 (56)4.8.5 实验室加工设备 (56)附表: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简称 (57)第一章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1.1 基本概念单体(Monomer)----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高分子、大分子等。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教案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

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教育技术运用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教育技术管理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包括: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求:1.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以及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

2.理解、掌握不同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方法。

3.能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层次的教学产品和教学设计案例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相关的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内容:(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系统特征和本质;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规定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总汇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总汇

第一章管理系统管理的必然性: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2、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3、管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4、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和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管理定义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属性:管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于科学”.科学性即客观规律性,艺术性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管理是一种心智技能,管理技能只能在实践中习得和提高。

管理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管理系统的构成:1、管理目标(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 2、管理主体(最核心、最关键因素) 3、管理对象 4、管理媒介 5、管理环境管理者: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职权关系: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工作性质和领域: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质:政治文化素质、基本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基层)、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中层)、行政技能:指管理者提高权威,组织资源,协调活动的一种行政性能力(高层)、概念技能: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高层)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创新素质的体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资源与要素:资金、人员、资金设备、时间、信息管理对象:指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管理环境:指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组织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对应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社会组织都是一个微缩了的小社会)、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理、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影响关系(组织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同时组织的管理也会反作用于外部环境)。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件胡春版——第一章绪论

沈阳药科大学高等有机化学课件胡春版——第一章绪论
• 分子轨道即分子中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ψ来描述。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通过线性组合而成; (2)组合前后的轨道数守恒:即有几个原子轨道就可以组合 成几个分子轨道。
(3)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遵守最大重叠原则,能量近似 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
(4)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与原子中电子在核外排布类似。
(1915) • 1912, F. Pregl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方法(1923) • 1901-1903, A Windaus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和与维生素D的关系
(1928) • 1924-1940, R. Robinson生物碱、青霉素结构 (1947) • 1948-1956, D. C. Hodgkin维生素B12结构(1964) • 1953, F. Sanger蛋白质结构(1958) • 1953, J. D. Watson和 F. H. C. 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1962)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1胡春高等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2有机立体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第1章概论第2章立体化学第3章第3章有机反应总论有机反应总论3第4章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第5章烯烃的加成反应第6章消除反应第7章芳香性高等有机化学第8章芳香亲电取代反应第9章羰基的加成反应及相关反应第10章第0章分子重排反应分子重排反应4第11章协同反应第12章自由基反应第13章有机光化学第一章概论511有机化学发展概况一有机化学的研究范畴1

12
§1-2 现代共价键理论
一、原子轨道和化学键
1.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 • 共价键由成键电子所在原子轨道重叠形成。 • 原子轨道(φ):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状态函数。 • 电子云(φ2) :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出现的几率密度。 • s轨道围绕原子核呈球形对称,p轨道呈哑铃形。 • 原子轨道图中“+”、“-”表示波函数位相,并不代表 电荷。 • 原子轨道中电子排布遵守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 理,Hund规则。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3.学时/学分:34/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5.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6.面向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

为学生在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开发新产品时提供了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它也为学生在了解食品加工和保藏方面的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研究方法时提供一个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2. 了解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学科地位及应用价值、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2.食品化学的性质和范畴3.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概述4.食品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功能概述5.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成分的功能。

2.难点:食品成分的理化性质。

(四)思考题1.食品成分一般具有哪些理化性质?第二章水分(4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2.理解水与冰的结构及在食品中的性质;3.理解水与离子、离子基团、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和非极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具体内容2.水和冰的物理常数3.水和冰的结构4.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5.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6.水分活度及吸附等温曲线7.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中水的性质、水分活度、食品水分与食品化学变化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一章(PDF)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一章(PDF)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本章学习要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教育技术学积极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传播学等有关知识,发展成为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育学二级学科。

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的标志性界定,推动了人们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AECT2005年又进一步提出新的教育技术定义,通过对AECT’05定义与’94定义所做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了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即“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主要分析并阐述了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以后各章将根据本章所尝试构建的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体系展开论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初步了解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的概貌。

【本章内容结构】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AECT的05定义和94定义的比较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定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学科发展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第一节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一、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出版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

该书是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B.seels)和丽塔·里奇(Rita C.Richey)总结成文。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是教育技术的BA广义定义 B AECT94定义 C AECT2005定义 D国际定义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CA 学习B 实践C 评价D 改善3、A4、AECT2005定义的教育技术的三大范畴不包含以下的CA 创造B 使用C 评价 D管理5、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AA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B 学习态度C 学习结果D 学习动机6、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不包括CA 开发B 利用C 分析 D评价7、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A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对象.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教育过程D 实践过程8、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A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A 有形技术、无形技术B 人文、技术C 硬件应用、软件应用 D媒体环境、知识态度9、教育技术是一门C的学科A 理论B 实践C 理论与实践并用 D理论与实践分开10、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C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变革.A 网络技术B 多媒体技术C 现代教育技术 D信息技术11、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CA.学习空间与方式的变革B.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C.教学资源的利用D.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12、大约在C.“现代教育技术”一词开始在我国使用,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属于同一个概念.A 20世纪70年代初期B 20世纪70年代中期C 20世纪70年代末期D 20世纪80年代初期13、AECT94定义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 B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 定义B开发C 设计 D拓展1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A 获取知识能力B 信息应用能力C 获取信息能力 D科学研究能力15、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A更名为“教育技术”A电化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C数字技术 D计算机辅助教育16、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DA视频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C视听教育阶段 D视觉教育阶段17、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C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C、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语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18、B年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正式发布A 1997B 2004C 2008D 201419、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D年对教育技术做出了定义,是目前国际国内教育技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也是我国大多数教育技术学教科书所采用的定义A 1972 B1973 C 1977 D 199420、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1920到1968年对应DA萌芽阶段 B初步发展阶段C全面发展阶段 D电化教育发展阶段21、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二十世纪初到七十年代至今对应BA视听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C视听教育阶段 D视觉教育阶段22、C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A 二十世纪以前B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3、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B下的二级学科A理学 B教育学 C工学 D文学2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是C,在国外听教育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运用幻灯广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A 20世纪50—60年代 B20世纪30—50年代C 20世纪20—50年代 D20世纪60—70年代25、20世纪50—60年代属于国外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阶段以C媒体的介入为标志A有声电影、录音 B 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C电视、电子计算机、程序教学 D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26、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早期被称为CA电视教育 B函授教育 C电化教育 D电影教育27、电子出版物得到广泛应用,教学信息也以超文本组织结构方式呈现这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什么趋势DA网络化 B智能化 C多元化 D多媒体化28、根据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的教育教学技术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B的理论与实践A开发、利用、管理、评价、设计B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C利用、设计、开发、管理、评价D管理、设计、开发、利用、评价29、下列教育技术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CA教育技术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B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教学的媒体C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D教学技术不包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研究30、教育技术领域最核心的内容是BA教育媒体 B教学设计 C计算机教育应用 D教学研究方法31、现代的学校不仅是全日制学校、面授学校等有形的学校,还有教育学校、网络学校等无形的学校,这体现了哪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DA现代教育观 B现代师生观 C现代人才观 D现代学校观32、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细化不包括DA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B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技术C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D教育技术的改革33.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细化不包括BA 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 B教育技术的改革.C.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技术 D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技术,34.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通常称为AA 传统教育技术 B.现代教育技术.C.多媒体教育技术 D 媒休教育技术.35.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BA 数字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 、网络化 D.智能化36.教师信息素养不包括CA 基本信息素养 B.多媒体素养C.情商素养 D 课程整合素养37.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是AA 教师办公环境 B.网络教学环境C移动学习环境 D.多媒体教学环境、二、多选题1.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可以概括为ABCDA 媒体技术能力 B.信息应用能力.C.教学实践能力D.评价研究能力2 教育技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包括ABCDA 提高教学质量B 改善教学效果C 提高技学效率D 扩大教学规模+3.与1994 定义相比.ACE 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ABCDA 领城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B.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C.研究对向定为“促进学D.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资源的开发4.下列哪几项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ABCDA资源的开发 B.教学的设计 C资源的评价 D资源的运用.5.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 基本信息素养B 多媒体素养C网络素养 D 课程整合素养定义的主要贡献ABCDA 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展到企业绩效领域B.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C首次将“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D.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符色和工作重点.7.随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EA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B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的研究C.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要研究D.更加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E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主拟化.8.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中设计主要包括ABCDA 教学系统设计B 信息设计C教学策略设计 D学习者特征分析.9.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BC阶段.A 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B.电化教育发展阶段C 全面发展阶段 D视听传播阶段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ACA学习过程 B教学策略 C学习资源 D 信息设计.11 从AEC 11994定义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文践并里的学科.B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象.C 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个层面.D.学资源是优化学过程的必要条件.一12.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基本信息素养 B、多媒体素养C网络素养 D.课程整合素养13.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细化包括ABCA 视听教育的理论技术 B、远程教育的理论技术.C.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 D 教育技术的改革14.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个 ABCD教育技术体系A 语言技术B 系统技术 C.媒体技术 D 直观教育技术15.信息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ABCDA.数字化B.多媒体化 C 网络化 D智能化16.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BCDA 数字化 B.多媒体化 C资原全球化 D.教学个性化17.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ABDA网络化 B智能化 C数字化 D虚拟化18教育技术从哪些方面促进教学方式的发展ACA数字化 B教材多媒体化 C 资源全球化 D.教学个性化19 教育技术从哪些方面ABC促进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A 教师教学观B 学生学习观 C.学校办学观 D 学校发展观20 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体现在ABCDA提高教学质量 B改善教学效果C.提高教学效率D.扩大教学规模.21.教师信息素养包括ABCDA 基本信息素养B 多媒体袁养C 网络素养D 课程空合素养22 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含哪些 ABCDA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B 网络教学环境C.移动学习环境 D 多媒体教学环境三、填空题1、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3、教育技术绝非仅指用于教育的媒体和手段,而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大类.4、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电化教育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5、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6、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7、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正式发布,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8、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体技术能力、信息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评价研究能力.9、教育技术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10、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 .11、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个包含语言技术、直观教学技术、系统技术、媒体技术在内的教育技术体系.12、语言技术和直观技术通常称为传统教育技术 .13、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14、信息化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15、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层面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16、视听教育阶段的时间21世纪30-50年代.17、直观教育技术阶段的时间20世纪以前18、视觉教育阶段的时间20世纪初至30年代19、视听传播阶段的时间20世纪50-60年代20、教育技术阶段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今2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两个阶段电化教育发展阶段和教育技术全面发展阶段22、教育技术从哪三方面教师教学观、学生学习观、学校办学观促进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23、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四、判断题1.电化教育就是教育技术.×2.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4.教育技术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属于文学下的二级学科.×5.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70年代至今对应教育技术阶段.√6.视听教育阶段的时间是20世纪50-60年代.×7.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师终身学习.√8.教师应具备掌握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9.教育技术能力不是教师基本要求.×10.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中包含改变了教师“教”的方法.√11.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中包含改变了学生“学”的方法.√12.教育技术的定义只有ACET1994版×13.ACET1994定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4.ACET1994定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5.教育技术的手段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16.教育技术的目标不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17.信息化教育是以传统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18.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需要科学化、专业化,不能只看重分.√19.远程教育使教学活动不受时空、教材和媒体的限制,表现出巨大的灵活性.√20.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五、简答题1、教育技术的ACET1994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研究内容答: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更加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5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第二章学习理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理论是教学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中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流派是C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构建主义学习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2、把学习目标分成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的认识DA、戴尔B、奥苏贝尔C、加涅D、布卢姆3、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B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教学资源B、学习者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4、C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A、香农B、麦克卢汉C、戴尔D、施拉姆5、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AA、语言符号B视觉符号C、观摩示范D、设计的经验6“经验之塔”理论强调的是DA、做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D、给学习者的刺激7、“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A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观摩示范8、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A、CMIB、CADC、CAID、CAM9、1948年B提出的“五W”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香农B、拉斯威尔C、贝罗D、戴尔10、传播过程是以中国信息传送和B的过程A.反馈B、交换C、编码D解码11、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符号和D A.符号B.图形符号C、目视符号D、文字符号12、人们构图时往往将主题放在视觉A以突出主题.A、重心位置B、左边位置C、游遍位置D、靠上或靠下位置13、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在人们视觉心理产生不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粗线弱、细线强B、浓线轻、淡线重C、实线静、虚线动D、没有正确答案14、根据人们对不同色彩的心理反应或联想,可以将颜色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类,下列颜色中,D属于冷色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15、B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A、戴尔B、斯金纳C、克劳德D、加涅16、A通过“饿猫打开谜箱”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17、在教育技术领域,B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为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18、A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有外在的“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是刺激----反应的联结.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信息加工1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其中“顿悟说”是由其代表人物A 提出的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0、B的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有积极的意义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C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2、C根据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九段教学法A、柯勒B、布鲁纳C、加涅D、斯金纳23、学习理论的新取向----连通主义学习理论是由D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加涅D、乔治.西蒙斯24、提出强化理论的是BA、布鲁纳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25、提出试误理论的是DA、斯金纳B、华生C、布鲁纳D、桑代克26、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认知理论优于行为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优于认知主义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由于行为主义理论D、不同的理论优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没有优劣之分27、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A.A、促进迁移原则B、小步子原则C、及时强化原则D、积极反应原则28、以下那位学者提出程序教学法A.A、斯金纳B、布鲁纳C、桑代克D、维特罗克29、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A.A、程序教学B、试误法C、建构主义理论D、认知—发现理论30、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B.A、学生的保姆B、学生的帮助者C、知识的传播者D、学生的家31、人们的想象力会去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这种现象称为B.A、视觉里重心的右撇B、心理趋合C、画面均衡D、画面统一32、斯皮罗认为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原则是C.A、抛描式教学B、自上而下的教学C、随机通达教学D、支架式教学33、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B.A、学习是认知、发现B、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C、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D、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3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B.A、建构主义理论B、强化理论C、认知主义理论D、试误理论35、视觉重心的右撇现象是指B.A、人的视觉会使画面趋于平衡B、人的视觉会感觉画面的右边重些C、人的视觉会感觉画面的左边重一些D、人们的想象力会填充右边部分36、在经验之塔中,塔的底部是C.A、设计的经验B、参与演戏C、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D、观摩示范37、在经验之塔中,参与演戏是属于B.A、抽象的经验B、做的经验C、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38、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可以接受的信息内容的过程一般称为A.A、译码B、反馈C、编码D、信道39、教师教学时,以不同的媒体呈现同一个概念,以便学生能完整的理解该概念,是遵循了哪条传播效果原理B.A、共同经验原理B、重复作用原理C、信息来源原理D、抽象层次原理40、“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B.A、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重要B、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具体C、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的经验抽象D、上层的经验比下层的经验重要41、编码的过程是BA、信息转化为符号B、信息转化为信号C、符号转化为信号D、信号转化为符号二、多项选择题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BCDA、桑代克B、斯金纳C、巴普洛夫D、华生2、认知主义学习的代表人物有ACDA、柯勒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3、经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ABCD是学习环境的主要因素A、情境B、协作C、绘画D、意义建构4、新建构主义与经典建构主义相比,主要有一下ABCD几个方向的不同A、考虑了网络时代学习的新特征B、强调网络时代,会搜索就会学习C、注重“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D、强调学习创新观5、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法的大致步骤有BCDA、多做练习B、问题情境C、假设与检验D、整合与应用6、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大致步骤有ABCDA、呈现先行组织者B、呈现学习内容C、知识的整合协调D、应用7、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程序,他的结构应与人的任何活动的一般结构相似,即应遵循ABCD这些步骤A、任务B、内容C、形式D、方法8、人的视觉心理包括了ABCA、心理趋合B、画面均衡C、视觉重心D、视觉范围9、人对声音的感知中,主观听感要素有ABD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10、影响信息的因素有ABCDA.、符号B、内容C、处理D、通道11、教育传播要素包括ABCDA.、教育者和被教育者B、教育信息C、通道和媒体D、传播环境12、教育的传播基本方式有ABCDA、自学传播B、个别传播C、课堂传播D、远程传播13、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包括ABCDA、共同经验原理B、抽象层次原理C、重复作用原理D、信息来源原理14、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BCDA、平衡原理B、反馈原理C、有序原理D、整体原理15“经验之塔”中,底层“做的经验”包括了ABCA、有目的的直接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参观展览16、“经验之塔”中、顶层“抽象的经验”包括了ABCA、视觉符号B、静态图形C、言语符号D、观摩演示17、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ABD的科学A、模式B、原理C、信息D、规律18、贝罗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ABCD等基本要素A、信源B、信息C、通道D、受传者19、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ABCDA、及时强化原则B、低错误率原则C、小步子原则D、积极反应原则三、填空题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简称是CAI2、“经验之塔”理论是由美国的教育学家戴尔提出来的.3、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交换的过程.4、斯金纳最早提出了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5、布鲁纳认知发现教学法的大致步骤有问题情境、假设与检验、整合与应用.6、对声音的感知中,主观听感要素有响度、音调、音色.7、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8、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信息、规律9、语言符号包括了口头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10、布卢姆将学习目标分成了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11、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包括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四、判断题1.有形教育技术是物化形态技术,主要是指所运用的策略、技巧、方法等.×2.斯金纳通过“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3.教育水平必须适应现代的发展,能用网络多媒体完成的,就不要用幻灯、投影、录像等常规媒体.×4.一堂课是否吸引人,就在于多媒体课件做得是否精彩.×5.有形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五、简答题1.“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3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4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教学活动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和视听经验,较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容易理解的具体、形象的经验,它又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下层的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2、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原则是什么答: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3.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1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2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3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强化4.简述加涅提出的九段教学法答:第一段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第二段告知目标——激起期望.第三段提示回忆先前知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第四段呈现新知识——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第五段提供学习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第六段引发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不同;3、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4、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5、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理解内化技术的目的性即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表现;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3、通过讨论分析身边的常用物品感受技术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4、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培养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2、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从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了技术的意识。

下面我们通过对技术性质的分析,深入了解技术,以培养学习,利用技术的思维方式。

四、技术的基本特性。

从教科书可以知道,技术有五个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教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五个特性的?学生:反馈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的去理解一下这五个基本特性。

①目的性: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讲过,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成果。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具体的需求。

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学生讨论p11拓展:电动车怎样体现技术的目的性?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问:那么助听器的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出现,说明技术具有什么样的性质?②创新性教师: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新的技术总是在不断的取代旧的技术。

第1章 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第1章 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

3、形态: 科学--知识形态:论文(概念和规律)。一元性。 技术--物质形态:装置。知识形态:专利。多元性。 4、评价标准: 科学--是非,讲真理性标准。 技术--合理性,讲效用性标准。 5、与社会的相关程度: 科学较远离现实经济法律、政策资源。 技术则注重可靠性、安全性、宜人性及经济、法律、伦 理、资源、环境等因素。 6. 工作主体 : 科学--研究员、学者、教授; 技术--工程师、发明家、设计者、企业家。
二、自 然 科 学 的 特 征
▲ 客观性和实证性: 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实践、标准 是客观的科学实践、要有辩证的态度。 ▲ 理性:科学事实也是理性概括的产物、反映规律和 本质的定理定律更是理性知识、科学理论体系更要 求有逻辑性。 ▲ 探索性和创造性:不同于生产过程,任务在于探索 和创造;这决定了是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活动;需 要特别重视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培养和开发。 ▲ 通用性和共享性:自然科学不属于上层建筑,其内 容不受社会政治因素决定;科学无国界,是人类共 同财富。 ▲ 是一般生产力:要重视转化;不应像基础研究要直 接经济效益。
客体系统关系
思维 自 然 界 无 机 界 有 机 界 人 体 客体数量关系 系统科学 思维科学 自然科学 人体科学 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科 学 结 构 社会 人文 客 体 结 构
数学科学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纵向结构
科学技术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可 以按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密切程度 不同,划分为若干纵向层次:哲学科学——基础 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的 知识形态)。钱学森认为,科学技术的几大部门 都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都存在这几个 层次结构;在哲学科学和基础科学之间都有一个 中介哲学原理,如自然科学的纵向结构中有自然 辩证法或辩证自然观,社会科学的纵向结构中有 历史唯物主义或社会辩证法或唯物史观。

自然辩证法(笔记整理)

自然辩证法(笔记整理)

第一章系统自然观一科学基础与内涵1 科学基础20世纪科学革命a客观:相对论b宏观:系统科学(20c40s控制论一般系统论信息论20c60s70s超循环理论20c80s90s混沌理论)c微观: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2 基本内涵a从存在到演化(时间之矢,不可逆性)b确定性和随机性c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d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万事万物都是非线性的)二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1系统的内涵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a是由若干要素组成(>=2)b"系"->系统内诸要素要素与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构c"统"->要素彼此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d作为一个整体对特定功能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自然形式a整个自然界都是系统b自然界一切物质个体自成系统三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特点1 开放性a孤立系统:与外界环境无物质,无能量交换b封闭系统:与外界无物质,有能量交换(熵增)pc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有能量,有信息交换(熵减)i等结果性ii新陈代谢性2 动态性->变化发展:i进化(熵减)ds=dsi+dse(若ds<0,dsi>0,则dse<0)ii退化(熵增)ds总熵,dsi自身熵,dse外界熵3 整体性a分析方法:整体->部分b系统方法:整体->部分->整体4 层次性四要素结构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1 要素与结构的关系:a结构与要素的相互独立性b结构对要素的依赖性c要素对结构的相对独立性d要素对结构的依赖性2 要素与功能的关系:a功能的相对独立性b功能对要素活动的依赖性c要素活动的相对独立性d要素活动对系统功能的依赖性3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源,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i 结构决定功能:a一种结构->多种功能b多种结构->一种功能ii 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第二章生态自然观一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1 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失衡->生态平衡表现:①人口激增②自然资源的消耗短缺(可能性,不可能性)③环境污染反思:①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②社会异化③传统工业生产的必然结果④传统发展观所致:发展=经济增长2 科学基础•生态科学提断学科①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生态特点②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远古时期:人与自然未分化,盲目地受自然的支配和奴役农业文明:人与自然开始分离,人类行为影响环境的能力工业文明:人与自然对立信息文明:人与自然的协调三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1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 生态系统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四可持续发展理论1、提出1962 P.威尔逊<寂静的春天>1969 罗马俱乐部1972 <增长的极限>1981 布朗<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1987 <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6"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 <中国21世纪议程>2 基本原则①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的原则(发展的必要性,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人类共同和普遍的权利)②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③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行动共同性﹣共同性原则④人与人的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第三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一科学的本质1 科学的涵义(人对自然的能动和反映关系)马克思:①人对自然的辩证关系②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③科学是生产力④科学既是实际财富又是观念上的财富ⅰ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ⅱ科学是一种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ⅲ一种方法2 科学的性质(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3 科学的本质①客观真理性②可检验性(科学,非科学,伪科学)③系统性④主体际性二科学知识的构成(⒈科学事实->出发点和归宿,⒉科学定律->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⒊科学假说->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⒋科学理论->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1 科学事实「科学认识主体关于个别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的真实描述或推断」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ⅱ对观察实验结果的描述和判断ⅲ理论事实(科学事实与日常生产生活事实共同构成客观事实)特点:①可重复性②渗透理论③比较系统的④相对独立性作用:ⅰ科学知识的基础ⅱ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2 科学定律(全称命题)「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科学事实->(归纳法->经验型定律;想像,直觉,灵感->理论型定律)科学定律特征:①绝对真理是科学真理的统一②简明性作用: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ⅱ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ⅲ科学解释和科学预测的有效工具3 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的说明和尝试性的解释」假说: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预言,预见特点:①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②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③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统一作用:ⅰ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ⅱ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形式ⅲ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4 科学理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具体的规律,预见特征:①客观真理性,②全面系统性,③逻辑完备性,④科学预见性第四章科学认识的形成(2题)一科学问题的提出⒈科学始于问题(求解目标,求解范围,求解方法)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矛盾⒉科学问题的来源①为了寻求事实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经验定律型问题②从理论与事实间的矛盾发现问题③从某一理论内部(非自恰性)的矛盾中问题④从不同理论的分歧中发现问题⑤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中中发现问题⒊科学问题的选择"选题""优先权""科学无禁区,技术有禁区"基本原则:①创新性原则(要作充分的调研,避免研究已经证明过的问题)②科学性原则(要有充分的科学背景,不要把毫无依据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③可行性原则(要考虑全面,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考虑自己的水平和研究能力)④社会需求原则(选题时注意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法,实验法)⒈观察实验: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观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方法主体(观察者)-->(感官)客体(观察对象)经验观察的客观性,排除错觉,先入之见,注意细节,新现象,使观察具有可重复性⒉科学实验: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试验设备,人为的监测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主要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条件下获得的科学事实的手段。

教学大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学大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课程编号:030301Z1课程名称:材料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学时与学分:16 /1先修课程要求:物理化学适应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参考教材:材料科学基础,杜丕一,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程后,对材料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内涵、所要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并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范畴和专业特点,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

教学大纲: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材料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标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探讨的是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涉及的领域宽广。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程后,对材料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内涵、所要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并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范畴和专业特点,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材料学导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专业课程。

要求学生能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能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认识材料科学的基本科学问题,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制备的共性技术与基本原理等。

能综合应用已学的物理化学、力学、机械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材料科学的理解。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基本内容包括:材料学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原理,晶体的完整性和固溶体,非晶态固体和固体材料中的质点运动,材料制备的共性技术与原理,材料改性与新型无机材料合成,材料设计原理与方法,材料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典型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高新技术的材料要求,材料学发展趋势。

四、实验要求无实验。

眉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眉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眉山市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08-15 16:5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都市规划管理工作,保证都市规划有效实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原则,结合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合用于眉山市都市规划区范畴内旳规划管理工作。

临时建设工程、农民建房等建设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各县城及产业园区旳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控制性具体规划中已明确控制指标旳,按已明确旳指标执行;控制性具体规划中未明确控制指标或无控制性具体规划旳,按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一环路内旳社会公益事业改、扩建项目,在项目方案合理旳前提下,经批准可合适调节控制指标。

第五条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范畴内旳规划管理,按照已批准旳控制性具体规划执行,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周边旳建筑样式和高度必须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协调;控制性具体规划未覆盖区域,按照批准旳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六条眉山都市按规划区位、交通条件、绿化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等综合承载能力,将居住、商业、公共设施、工业等建设用地划分为四个分区。

(详见附件4)一分区:一环路以内区域。

二分区:一环路以外区域(不含岷江东岸、东坡岛和工业区)。

三分区:岷东新区、崇礼片区和东坡岛区域。

四分区: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眉山金象化工产业园区、眉山经济开发区东区区域。

本规定所制定指标以二分区指标为计算基准。

第七条本规定未涉及旳内容,按有关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八条在都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对用地性质旳拟定根据已批准旳控制性具体规划。

控制性具体规划尚未覆盖旳,按已批准旳上一级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九条建设用地性质按都市规划拟定,建设用地重要用途和功能,根据《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原则》(GBJ137—90)进行管理。

建设用地旳划分、使用遵循兼容性原则。

控制性具体规划已明确兼容性内容旳,按控制性具体规划执行;控制性具体规划未明确兼容性内容旳,根据表2旳规定拟定兼容范畴。

2024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教材精选)

2024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教材精选)

2024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教材精选)1、单选题(共100题)1. 通用工种的考评人员应先经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考核后,再报( A )核准。

A 、省级劳动行政部门B 、省级鉴定指导中心C、行业主管部门 D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 申请参加考评人员的资格培训,应由本人申请,单位推荐,并经省、行业的( B )审核。

A 、行政主管部门B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C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D 、主管部门3.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实行聘任制,其聘期一般为( C )。

(A)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永久4.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在 1978 年至 1987 年,经历了一个( B )阶段。

A 、初创B 、恢复C 、调整D 、转轨5. 按照标准化( B ),通常把国家职业标准分为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等大类。

A 、内容B 、对象C 、性质D 、目的6. 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是 ( A )。

A 、组织报名B 、试题准备C 、考场准备D 、人员准备7. 考评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 D )。

A 、群体性原则B 、社会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公正性原则8. 考评人员在执行考评任务时,必须坚持亲属、师生、师徒(C)。

A、协作制度B、互助制度C、回避制度D、监督制度9. 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是由( A )发展演变而来。

A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B 、工人工资等级标准C 、工人技术等级制度D 、工人工资等级制度10. 考评人员在同一鉴定所不能连续鉴定(B )。

A. 两次B. 三次C. 四次D. 五次11. 第三次技术等级标准修订工作,将技术工人的八级技术等级制度调整为( A )的职业资格等级制度。

A 、三级B 、五级C 、六级D 、十一级12. 技师、高级技师是 80 年代国家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 ( C ),是选拔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制度。

A 、等级B 、技术职称C 、技术职务D 、荣誉13. 通过考查一道试题的特征参数,可以为试卷的编制提供了( D )基本的数据。

第一章 产业研究基础理论

第一章 产业研究基础理论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国总产出水 一国总产出水 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 根本出发点:是认为一国范围内存在着资 源 闲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消费者的行为和单 个厂商企业的行为,研究单个产品(或 要素)的价格与数量的决定,也就是说 资源配置问题。(资源是有限的)
价格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范畴
扩张量度
产出增长率 产业产值和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产业资产总规模和劳动业就业数的变化 产业的主要产品在国民消费中的总支出 相对变化率
扩张能力的判断标准
需求弹性 技术发展 市场潜力 产业空间 组织形式
产业成熟 产业成熟的是一个由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先由局部 到整体,到个别到全部、包 括先从产品成熟到生产工艺 的成熟,再到产业组织的成 熟
第四节:产业的兴衰机理
产业兴衰的动力机制 产业兴衰的供求机理 产业兴衰的内在本质机理 产业兴衰的外部推动机理 产业兴衰的决策与协调机理 产业兴衰的创新机理
产业兴衰的动力机制
产业的兴衰的动力从根 本上来说,就是“利益”, 或者说是“投资回报”; 利益的大小与强弱是产业 兴衰过程快慢的根本原因
产业兴衰的供求机理 需求存在以及大小是产业 兴旺的前提条件,只有考察 了人们的需求变化,才能更 好的考察产业的兴旺。需求 弹性大的产业才能更好的发 展空间。
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利润下降、退出现象明显
产业形成的条件人的需要资本的支持和资源的稳定供给
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
产业形成的方式
产业分化(从中分离)
衍生或派生(配套而生)
新的生长(独立生长)
产业的扩张
产业扩张是产业形成之后,因不断吸 纳各种经济资源而扩大自身的过程。 在这以期间产业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产品符合社会的需求,大批的 企业 转入,大量的资源涌进。

司玉琢第三版海商法第一章

司玉琢第三版海商法第一章

我们认为,海商法应定义为:调整特定的 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理解)
二、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调整对象是指某一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它 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不同的部门法律有 不同的调整对象。 关于海商法的定义可以看出,它的调整对象就是海事法规 范所作用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海事法规范所作用的特定海 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从而依海事法规范对该社会关系 和人们的行为在法律上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评价。
(二)与船舶有关的特定社会关系



1.船舶的法律地位。主要围绕船舶国籍、船舶航行权、沿海运 输权等方面发生的船舶所有人与船旗国或沿海国有关当局之间 的关系。 2.船舶物权。主要指涉及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船舶优 先权等问题时,所产生的船舶所有人与各债权人,或者与法院 或仲裁机构之间的关系。 3.船舶安全。主要是围绕船舶适航条件、船员配备等所发生 的船舶所有人与港口有关当局的关系。 4.船舶管理。主要指国家就航运管理、航运政策以及船舶登 记等方面与海上运输组织、船舶所有人和经营人等之间的关系。 上述特定关系除船舶物权外,主要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与海 上运输组织及船舶所有人之间纵向的行政法律关系,属行政法 范畴。这种特定关系虽然刁;是我国海商法的主要调整对象, 但是从国际海运立法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关系由海事法律规范 加以调整,正在日益增强。
三、海商法的特点
海商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有其 鲜明的特点。 法国学者帕尔德修在其所著们8世纪海法集》一书的序言 中指出,海商法具有三个特点:①普遍性(海商法不只受 一个国家特殊利益和风俗的影响,在各国中是普遍的)。 ②不动性(海商法不因政局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是不动的)。 ③习惯起源性(海商法是根据航海习惯逐步形成的,它本 身有其自主自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文科学提高科技人员的思想与方法能力)
1.3 技术与基础科学的关系
• 3、技术的发展促进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又为科学的 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条件、研究方法乃至实验与探测手段, 从而加速科学研究的发展, • 4、技术的发展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人文科学 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
第一章 技术的范畴与技术的性质
1 2 3 4 5 技术的范畴与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社会属性 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技术的未来 教学方法
1.1 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 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 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 和规则体系。” • 从技术的内容来定义,它是泛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 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方法与能力。这些方法与能 力是可以以技术文献加以表述和保存的,从而可以实现社 会传布和社会继承的。这里技术是指社会群体或组织所拥 有的实现人类某一特定目的能力。
• 法律与道德的约束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当法律的约束的 效力作用不到的范围,就需要道德来补充。
3 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 3.1 技术与文明 • 人类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就是人 类文明,物质成果包括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物质条件, 如交通,建筑,机器设备,科学实验仪器,农业水电设施等, 精神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文字,精神信仰与哲学,社会 制度与社会关系,法律与道德伦理,科学与艺术,工艺与技术 等。 • 人类文明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一部人类文明的发 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 • 依据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 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 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而技术又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一动力。 情境案例1:以材料技术的发展为线索划分文明发展的阶段: • 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时代) • 公园前4000多年~前3000年,西亚部分地区已开始使用青铜 器。欧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 3000~前2000年 •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 公元前5世纪, •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瓦特设计和改进了旋转式的蒸汽机
• 技术的两面性可以分为目的的两面性、功能的两面性和发展 方向的两面性。
1.3 技术与基础科学的关系
• 2.3 技术与基础科学的关系
•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可以总结为科学的发展是技术发展的基础,科 学发展与技术发展互相促进,并形成谐振,使得科技发展呈加速 度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重大发现往往导致技 术的重大革新。 • 2、人文科学虽然不直接促进技术的发展,但却为科技人员提供 方法论、世界观乃至科研思想,从而提高科技人员的研究能力与 创新能力,因而间接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 所谓理想度就是技术系统的功能与代价的比值,理想化就 是理性度无限大。理想度越大,成本越低,则系统的有形 系统越小,因而所面临的矛盾就越少。
2
技术的社会属性
• 2.4技术的道德属性与法律属性
• 技术的道德性就是对技术的目的、责任、准则、规范、价 值的道德坚持,这与英语里的“integrity”一词的含义相 同。法律属性就是以国家意志,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技 术的道德准则。
2
• 2.3 技术的发展性
技术的社会属性
• 技术的发展性是技术的创新性的表现,也是技术创新积累 的结果。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旧的技术不断淘汰或改进, 新的技术不断产生。人类社会随着的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2
• • • • • •
技术的社会属性
2.4 技术发展的特点 A、需求驱动技术发展 B、科学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重大发展 C、发展的速度与惯性并存 D、发展的不均衡性 F、技术发展实验与 检测
军事技 术 医疗技 术 造型技 术
子类 天文探测技术 实验室探测技术 地质探测技术 气象探测与预报技术 军工技术 战场战役指挥技术 格斗技术 传统医疗技术 现代医疗技术 立体造型技术 平面造型技术
1.2
技术的内在性质
• 条件性:技术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有前提的,或者说是有特定环境 要求的。一种技术必然是在一个或几个明确的或默示的条件规定下的 特定环境内有效的方法。 • 抽象性:技术是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不是活动,而是一种抽象。源 于实践活动又高于实践活动。技术对环境的要求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深 入而变化的,在一个生产活动中,一种技术的应用只考虑环境中的一 个或几个特定变量,而其他环境变量被忽略了,这是必然的,这些被 忽略的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技术发挥作用,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需要一 个过程。技术抽象性要求我们在应用技术时必须有意识的把技术和实 际联系起来,并注意到任何总结出来的技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待 我们进一步完善。 • 目的性:技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人 的行动方法。术是有目的,是以人为本的,技术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没有目的,技术就不成为技术了。
2
• • • • •
技术的社会属性
2.1 技术的经济性 技术是生产力,是经济要素。 一种技术,使用方式不同,所得的利益也不同。 2.2 技术的竞争性与垄断性 技术的竞争性既体现在宏观层次,也体现在微观层次
• 宏观层次的竞争是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影响着国 家的国际地位,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 在微观层次,技术垄断是技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竞争 的手段之一。知识产权是垄断的合法形式。
• 技术的外 延可以按 技术的作 用领域分 为农业技 术,工业 技术,服 务与管理 技术,军 事技术, 医疗技术 和造型技 术几大类
父类 农业技 术
工业技 术 管理技 术
子类 畜牧技术 种植技术 渔业技术 选种育种技术 制造技术 交通技术 信息技术 建筑技术,采矿技术 质量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技术 效益管理技术
1.2
技术的内在性质
• 创新性:创新是技术的灵魂,技术是因为创新才成为技术。 每一种技术在其诞生之时,都是新的,重大的技术创新是在 之前所没有的,一般的技术创新则是在旧的技术基础上增加 了新的内容,从而优于旧的技术。 • 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 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它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非预期的 影响,或是带来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