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检测题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九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九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C.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A项正确;1949年,中国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大是1954年召开的,故C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没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故D项错误。
2.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粮价暴涨局面,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的陈云说: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
为此政府实施“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平抑了物价,其作用是()A.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C.使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有利于社会稳定D.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结束了物价暴涨局面,使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故C项正确。
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群众用民主的方法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原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监督和依法随时撤换。
这主要表明1954年宪法体现了()A.过渡性的特点B.民族平等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并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真正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这主要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
4.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该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A项正确。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练习题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题1.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
‛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2. 《国际信使报》刊登了下面一幅漫画,此漫画基本反映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
其担忧的理由主要是( )A.俄欧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B.美国在俄后院建反导系统会引爆世界新冷战C.美俄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将使世界充满核恐怖D.北约和俄国争夺中东将致地区形势迅速恶化3. 1969年11月,尼克松提出‚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国内安全问题‛。
美国将继续发挥在亚洲的重要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人像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
这表明A.日本的崛起影响美国亚洲战略B.美国逐渐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C.尼克松主张实行对外战略收缩D.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两极格局4. 二战后美国社会舆论研究机构曾定期开展这样的民意测验:‚您预测在未来25年内会发生战争吗?美国应该承担保卫和平的责任吗?‛做出肯定回答的被调查者在1945年占32%,在1946年占41%,而到了1947年则达到63%。
这反映出( )A.战争爆发的危险日益迫近B.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日趋加剧C.美民众的道义感日益增强D.美国保卫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5.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将大批社会科学家作为国家智力储备,这些参与到政府事务中的理论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大都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都是既希望限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又希望避免核战争。
这反映了A.人文科学地位高于自然科学B.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诉求C.美国冷战政策重心发生转移D.美国在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6.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检测(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九)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育才中学月考)哥伦布晚年曾经写道:“神将我变成新天堂和新人间的使者,并明示我如何找到它。
”这说明哥伦布( )A.借助近代科技发现了新大陆B.因新教的建立而发现了新大陆C.实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先锋D.因某某热情的驱使而发现了新大陆解析:选D 由材料内容可知哥伦布认为是神指示其发现了新大陆,故A项错误;16世纪某某改革过程中新教产生,而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X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哥伦布认为是神指示其发现了新大陆,说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着某某动力,故D 项正确。
2.“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X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从这一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C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的一种变化,与新航路的开辟无关,故选C项。
3.《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X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
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解析:选B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发生“商业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相符,故B 项正确;材料中“16世纪末”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由于黄金、某某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发生“价格革命”,与材料中“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不符,故D项错误。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六到九检测 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九检测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所有答案均写在序号前)1、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②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③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④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6、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7、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8、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九专题检测评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的主要动因是()A.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C.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解析:选A。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资产阶级维新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的。
维新变法运动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
2.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B.“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解析:选B。
早期维新派的“商战”思想是指发展民族工商业,属于经济领域,A、C两项的“练兵”“造炮制船”属于军事领域,D项“社会经济组织”属于政治领域,符合题意要求的是B项。
3.(2012·岳阳质检)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
这说明()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选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据题干史料分析可知B、C、D三项没有准确反映教材知识和题干材料之意,符合题意的是A项。
4.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解析:选C。
维新思想的典型阶级性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D项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影响不大。
5.康有为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宣传维新变法,主要目的在于()A.利用传统思想为理论武器B.动员士大夫阶层参加变法C.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家思想D.减少宣传维新变法的阻力解析:选D。
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九专题检测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这表明()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解析:选A。
材料是杜鲁门主义的内容。
“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下图所示的局面,造成图中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冲突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C.美苏对抗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解析:选C。
德国形成东西柏林、朝鲜半岛的分裂,都是由于美苏对抗,并非由于国内冲突,排除A。
多极化趋势当时并未出现,排除B。
D与题意无关。
3.上个世纪40年代这张法国共产党人张贴的“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左下图)所表明的美国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
右下图的宣传海报却在强调欧洲复兴计划使全欧洲人联合起来。
美国1947年以来实施“欧洲复兴计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B.借此扩大美国的国际市场C.稳定世界资本主义秩序D.控制受援国,建立世界霸权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个选项都是其目的,但马歇尔计划服从于美国当时的全球霸权政策,其实质是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建立世界霸权。
4.威廉·兰格在《世界史编年手册》中记载了发生于1957年的三则信息: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1月14日到16日,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这表明,当时的世界整体局势是()A.美苏两国完全控制了世界B.仍处在冷战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
A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C项表述错误;在1957年前已经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故排除D项。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9 阶段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阶段检测卷(三)(专题七~专题九)(测试时间:6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代历史学家哈勒维评论某国的政治制度时说“(它)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聚了以往岁月(中世纪)的陈物遗迹。
”哈勒维评论的是(B)A.美国政制B.英国政制C.法国政制D.苏联政制解析:英国自中世纪就有议会民主的传统,开创了通过立法限制王权的先河。
2.下图所示是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她的政治作用不包括(C)A.国家元首B.国家的象征C.政府首脑D.英联邦首脑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国王和首相的权力。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的象征、英联邦首脑;而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则是英国首相。
3.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在性质上的区别是(D)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解析:明朝内阁不是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行政机构。
4.《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利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出作者的核心主张是(C)A.维护各州的权利B.争取民族独立C.强化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解析:材料强调“权利首先是地域性的”恶果,即批判松散的邦联制的弊端,强调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因此选C项。
5.辉格(苏格兰语“马贼”)即英国自由党、托利(爱尔兰语“歹徒”)即保守党;“驴”是美国民主党标志、“象”是美国共和党的标志。
本来是政敌咒骂或人们讽刺的言论,结果却变成了各自愉快接受的政党名称或标志。
这表明现代代议制体现了(A)A.宽容的政治理念B.平等自由的宗旨C.政治娱乐性D.民族特色解析:“本来是政敌咒骂或人们讽刺的言论,结果却变成了各自愉快接受的政党名称或标志。
”说明宽容和妥协。
因此选A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图所示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是()A. “冷战”下的世界B. 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C. 第三世界的兴起D.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答案】A【解析】图片涉及到欧共体成立、柏林墙的修建、中美关系、第三世界掀起的不结盟运动四者都是二战后冷战国际格局的表现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准确故排除C项不符合欧共体的建立和柏林墙的修建故排除D项不符合欧共体、柏林墙和不结盟运动故排除故选A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该现象主要反映()A. 世界全球化开始进入自觉阶段B.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D. 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中心【答案】C【解析】“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 A错误发展中国家仍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 B错误根据材料“……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可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C正确D不符合史实中国正在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排除3.戴高乐1958年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要求与美、英一起参与北约的决策但遭到拒绝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这导致了()A. 多极化的趋势正式形成B.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解体C.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 法国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答案】C【解析】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军事政治集团“法国宣布退出北约”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C正确当时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而非“正式形成” 故不选A法国虽然退出北约但仍属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资本主义阵营并未解体 B项与事实不符故排除B二战结束后法国已经是独立国家故不选D故选C4.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提出重返亚太与亚太经济再平衡对亚太地区增兵施压伙同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常态军事演习 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任呈现出一派全新的面目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亚洲投资银行筹备并倡导对成员国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叙利亚和平撤侨也门动乱帮助巴基斯坦、德国、英国、日本等安全撤离侨胞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认识其中最准确的是()①美国依然坚持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世界和平②中国在新世纪里展现出和平崛起与友好国家友好相处互惠互利③美国的对外政策体现出对世界各国安全负责任而中国对外和解妥协④美国通过强权政治制造动乱获取利益中国通过友好合作和平发展共同进步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对亚太地区增兵施压伙同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常态军事演习……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亚洲投资银行筹备并倡导对成员国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叙利亚和平撤侨也门动乱帮助巴基斯坦、德国、英国、日本等安全撤离侨胞”可知这反映了美国依然坚持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世界和平中国在新世纪里展现出和平崛起与友好国家友好相处互惠互利美国通过强权政治制造动乱获取利益中国通过友好合作和平发展共同进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5.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是指()A. 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B. 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的霸权遭到挑战C. 美国社会撕裂国内矛盾更加尖锐复杂D. 冷战引发军备竞赛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并没有形成美国单极世界故B项正确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是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缓和为主故A项错误材料是在说冷战结束的影响没有涉及到美国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80年代美国经济不断复苏 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克林顿“经济奇迹” 故D项错误故选B6.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不结盟国家的态度和政策由“不承认这些国家真正是不结盟的国家”到“接受不与美国结盟并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发展” 这一变化说明()A. 不结盟国家开始倒向美国B. 美国的对外战略有所收缩C. 美苏争霸的态势走向缓和D. 不结盟国家的影响力增强【答案】D【解析】随着不结盟运动的逐渐发展国际影响力逐渐变大成为美国无法忽视的一支力量美国为了在冷战中获得优势地位开始拉拢不结盟运动中的国家 D正确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材料没有体现不结盟国家倒向美国A错误美国积极拉拢不结盟国家说明对外战略没有收缩 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美苏争霸走向缓和 C错误故选D7.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A. 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B.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C. 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D. 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答案】C【解析】8.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下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是()A.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B. 欧共体成立C. 二十国集团的组成D. 伊拉克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9年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因此C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A排除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 B排除伊拉克战争体现的是动荡 D排除故选C9.下列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它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B. 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C. 实际上是弱小国家消极反抗美苏霸权政策的产物D. 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10.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这表明()A. 英国追随美国反对欧洲联合B. 欧洲联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C. 英国已经沦为欧洲二流国家D.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分裂【答案】B【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出美国对英国的影响故A错误根据材料“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 说明欧洲一体化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故B正确材料主旨是欧洲的一体化与英国的国际地位无关故C错误同理材料讲述欧洲一体化进程问题不涉及美欧资本主义阵营是否分裂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11.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 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联合国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1943年世界正处于二战中美、苏是盟友关系 1948年美苏冷战已经开始因而出现题干材料中所述现象“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北约的成立是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体现这些均是材料中影片主题转变的政治背景故①②正确联合国的成立无法体现冷战政策的实施也无法体现材料中电影主题的转变故③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④错误故选A12.如图是英国漫画家描绘的1962年8月柏林墙的场景上边的横幅写着“欢迎我们的太空英雄波波维奇和尼古拉耶夫” 反映了赫鲁晓夫接见两位宇航员(发生于18日)下方的墙面上写着试图翻越柏林墙的东德青年费查被击毙(发生于17日)的文字“此处一个18岁的青年遭东德警察射杀一小时后失血过多身亡” 该漫画意在表明()A. 东德民众向往西方优越生活B. 苏联和东德忽视民生C. 外太空成为美苏争夺的核心D. 东德森严戒守柏林墙【答案】B【解析】13.如图漫画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对欧洲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 实施马歇尔计划C. 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 推行杜鲁门主义【答案】B【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牵头建立的金融体系 A排除材料中漫画的含义是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来复兴欧洲的经济这主要和马歇尔计划有关C是苏联在冷战上的经济措施排除CD是美国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排除D14.美国学者肯尼思·华尔兹指出“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说明美苏两国()A. 通过意识形态的交锋掩盖国家利益B. 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C. 以攫取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取向D. 以意识形态作为遏制对方主要手段【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外交政策中从属于利益的需要体现的是传统大国极力谋求国家利益的特征故C项正确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不是通过意识形态交锋掩盖国家利益也不能说明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更不是以意识形态作为遏制对方的主要手段 A、B、D三项错误故选C15.下图为冷战时期苏联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手风琴左侧的俄文“OOH”为“联合国”的简称该漫画()A. 指责了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B. 揭示了单极世界格局的弊端C. 反映了美苏在联合国的争夺D. 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答案】A【解析】根据漫画内容可知把联合国画成一架手风琴而控制手风琴的是美国反映了该漫画讽刺美国对联合国的操控故A说法正确题干中的时间是冷战时期故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世界并非单极世界 B说法错误漫画是苏联画家讽刺美国对联合国的操控并没有体现美苏在联合国的争夺故C说法错误漫画并没有提及欧洲一体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6.(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5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16.(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答案】(1)方针独立自主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成就即可【答案】(2)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17.(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解析】(1)根据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并结合该时期的美苏掌握核力量的史实即可回答【答案】(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解析】(2)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战后反思再根据材料“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即可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关于其作用主要从世界和平、核垄断的角度分析。
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测试.doc
5.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1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1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2013必修一专题九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
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4.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
这6.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
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7.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九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2.下表是石家庄市各类商业机构1949年全年购、销商品比例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的石家庄工商业发展()进货量(%)销货量(%)公营私营合作社公营私营合作社粮食7818472.725.2 2.1棉花70.525 4.579.218.7 2.1油类5443362353铁货1000010000煤炭100009325A.为国民经济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B.已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C.推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顺利发展D.将市民经济生活纳入计划经济体制3.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1950年,政务院明确规定,海关税率须根据国家经济状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
税率规定的变化旨在()A.长期稳定我国海关关税的税率B.维护国家关税主权、保护民族经济C.限制中外贸易、保护国内市场D.扭转中外贸易逆差、开辟海外市场4.1955年,一本面向农村的宣传读物上说:“(有些人)看到食糖、食油供应得不够充分,就埋怨政府重工业发展得太多了,要求多发展轻工业,这是不对的。
不着重发展重工业,哪里来的新糖厂呢?到外国买机器吗?”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成为共识B.“大跃进”造成物资供应紧张C.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合理性5.1953年10月起,我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即国家把农民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收购(统购),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统一供应(统销),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9第1课 美苏争锋测试 含解析
9.1美苏争锋(测试)1.鉴于马歇尔计划推崇经济、私人、消费、无限制、可复制的生活模式,大众媒体倡导个人主义、脱离教会,鼓吹不信神。
1946年教皇批评说,这与梵蒂冈和基督教民主党鼓励以社会为中心,集体的和福利的社会是相悖的。
教皇的这一认识说明()A.美国全面控制了欧洲的社会价值观 B.当时欧洲个人主义泛滥C.美国文化观未得到欧洲的普遍认同 D.战后欧洲出现信仰危机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
这表明美苏()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3.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
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4.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在该条约影响下()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战争一触即发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C.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由此开始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5.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6.(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A.马歇尔计划主要目的是帮助欧洲经济复兴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导致了东、西欧对立的加剧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促使了社会主义阵营矛盾的加剧D.马歇尔计划的实行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7.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8.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苏联学研究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
2022高中历史 9 专题复习与测评 人民版必修1 新课标
同步导学练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A.雅尔塔体系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认再现能力。
雅尔塔体系划分了美苏双方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B、C、D为冷战表现。
答案: A2.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
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的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凯南所指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A.经济的竞争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 D.科技的竞争解析:二战的结束使美苏合作的基础消失,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对立,双方必然走向对峙,而由于当时人心思定的局势,美国采取“冷战”的对抗方式。
答案: C3.“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罗斯福新政D.尼克松宣言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中所述是相吻合的。
答案: B4.二战后,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华约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解析:“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指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
前者成立于1949年,后者成立于1955年,故两个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应该是在1955年。
答案: A5.美国国务卿腊斯科谈到美苏争霸的一件大事时曾说:“我们互相瞪着眼、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
”这件事应是A.柏林墙的修建B.古巴导弹危机C.朝鲜战争D.越南战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表述符合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对峙,结果苏联首先做出了退让。
历史人民必修17—9专题模块综合检测(附答案)
历史人民必修1 7—9专题模块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内阁的侵华议案,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
这表明英国()①内阁拥有立法提案权②内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的重心在上议院④实行三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9世纪3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运动领袖托马斯·阿特伍德说:“……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它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与力量的源泉……因此,改革这种状况对国家的昌盛极为重要。
”为此英国进行了()A.“光荣革命”B.颁布《权利法案》C.1832年议会改革D.责任内阁的设立3.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英中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A.决策形式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C.所属的国体不同D.所属的政体不同4.以博弈的后果为标准进行区分,可分为正和博弈、负和博弈、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的结果可以用“互惠互利”“皆大欢喜”来形容。
有人说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正和博弈,这是指美国()A.实施宪政,保证中央集权B.三权分立,实现制约与平衡C.权力制衡,行政效率低下D.宪政自由,实现真正民主5.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演变。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
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
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政府权力有凌驾于议会之上的趋势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6.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元首都()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率武装力量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7.“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
2019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考试历史试卷9【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考试历史试卷9【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共同纲领》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
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
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
”这说明当时()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B •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2.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 4 000多项地方性法规。
这说明()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各种法律的权力A • ①②④ ___________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__________D •①③3. 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A •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 •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 •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4. 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这个制度”指()A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5.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检测题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50分)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
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
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3.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 )A.控制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命脉B.使欧洲成为重要的原料产地C.扩大了美国在欧洲的销售市场D.收回了战争中在欧洲的贷款4.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事件表明( )A.美苏之间矛盾激化B.苏联企图独霸世界C.苏联争取确立核优势D.苏联力图打入美国势力范围5、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是①实行六国煤钢联营②形成欧洲共同体③签订《罗马条约》④统一货币欧元启动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6.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争夺霸权B.美国极力遏制苏联,苏联与美国抗衡C.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势均力敌D.苏要争夺霸主,但战后重建依靠美国援助7.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 )①两强相争避免了局部战争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C.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D.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9.二战后,法德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是在( )A.欧洲经济恢复以后B.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以后C.欧洲共同体成立以后D.欧洲议会成立以后10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由占领政策转变为扶植日本的政策一其主要原因在于( )A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B日本的民主改革铲除了军国主义势力C美国出于在“冷战”格局下遏制中国战略的需要D日本经济破坏比较严熏11、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
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②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③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④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友好合作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1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是指( )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中国的振兴14.二战后美日关系经历的发展轨迹是( )A.占领制裁——扶植订货——战略伙伴B.扶植订货——战略伙伴——对抗C.军事制裁——经济援助——合作对抗D.惩罚——合作——对抗15.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②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③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④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友好合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16.不结盟运动的首倡者有( )A.铁托、尼赫鲁、周恩来B.铁托、尼赫鲁、纳赛尔C.周恩来、尼赫鲁、纳赛尔D.舒曼、尼赫鲁、纳赛尔17.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斗争舞台B.使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C.有利地冲击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D.彻底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18.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19.以下有关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美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地位和作用明显得到了加强B.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C.经济地位受到西欧和日本的挑战D.是世界政治力量的中心之一20.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可以看到( )A.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对抗使苏联解体同时也削弱了美国C.苏联争霸与美国争霸有着本质的区别D.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21.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
到1994年.欧洲联盟( )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D.实现了货币联盟22.关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过程,最准确的解释是( )A.从两大阵营对峙到美苏争霸B.由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C.由两极格局到多极格局D.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23.两极格局的解体意味着什么时代的结束( )①美苏争霸②冷战③雅尔塔体系④强权政治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③④24.“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政策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二.非选择题:(50分)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不会过早的或不必要的冒全球性核战争的风险。
……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
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他们转回。
──肯尼迪的电视演说(1962年10月22日)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1970年)材料三:我宣布……下令制定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计划──战略防御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由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所造成的威胁……用防御性的手段来对抗令人生畏的苏联导弹的威胁。
──里根的电视讲话(1983年3月23日)据以上材料,结合肯尼迪、尼克松、里根担任美国总统时期,美苏力量对比的基本状况,分别说明他们各自的政策及其战略目的。
(12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建立“多边核力量”的计划,该计划规定:拥有核武器的美、英、法三国把各自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
上述计划遭到法国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
法国不顾美国阻挠,建立了不受北约指挥的独立核力量。
材料二 1958年以法国、西德为首成立了包括西欧6国参加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简称欧共体)。
70年代又有英国等西欧4国加入。
扩大后的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经济增长率也超过了美国。
欧共体在60年代主要致力于“经济一体化”,统一各国的关税.财政政策,70年代又加紧实行“政治一体化”,定期召开政府首脑会议,表示要使欧洲“用一个声音在世界上说话”。
材料三 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后声称,同西欧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坚决拒绝了国内一部分人从欧洲撤军的建议,还把越南战争后从亚洲撤出的军队调往欧洲。
以上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回答:⑴材料一中美国提出把美英法三国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统一指挥的目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4分)⑵结合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国家同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⑶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尼克松政府在西欧加强军事力量的原因。
(4分)23.(10分)请回答:(1)两幅漫画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2)当今世界格局正如漫画所反映的,请你结合冷战结束后的相关史实为漫画做具体的说明。
(6分)(3)不过,上述漫画也有不当之处,请你指出。
(2分)24.(16分)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基本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
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
结合所学知(2)图1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图2 乔冠华开怀大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依据以上材料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4分)(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积极影响? (3分)(4)当前国际形势出现和平与动荡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2分)21、(1)肯尼迪时期:美.苏实力都很强,但战略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力图维护美国霸权地位,对苏采取强硬政策。
(2)尼克松时期:苏联实力增强,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美国转攻为守,尼克松为确保战略重点—欧洲,调整对外政策。
(3)里根时期:苏联国内问题较多,美国又恢复强硬态度。
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来拖垮苏联。
(12分)22.⑴美国企图控制英法两国的核军事力量。
北约实际上是美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⑵西欧国家联合起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摆脱美国的控制。
原因:西欧国家经济力量增强,同美国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
⑶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危及美国在欧洲争霸中的地位。
(10分)23.(1)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和正在出现的两极化国际格局。
(2分)(2)当今世界,美国依旧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虽然解体,但俄罗斯不可忽视;日本和欧盟国家的经济实力足以与美国竞争;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