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规范文件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GB13861-2009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GB13861-2009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大类设置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版本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3.2 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5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6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 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本标准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GB13861-2009_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包括风、极端的温度、雷电、大雾、冰雹、暴雨雪、洪 水、浪涌、泥石流、地震、海啸等 包括铺设好的地面区域、阶梯、通道、道路、小路等被 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冰雪覆盖或有其他易滑物等
包括不平坦的地面和路面,有铺设的、未铺设的、草地、 小鹅卵石或碎石地面和路面 包括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包括升降梯井、修车坑、水沟、水渠等 包括建筑中或拆毁中的墙壁、桥梁、建筑物;筒仓、固 定式粮仓、固定的槽罐和容器;屋顶、塔楼等 包括大门、栅栏、畜栏和铁丝网等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指光照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光照等 指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 限等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3299 33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99 39 3901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室内给、排水不良 室内涌水 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恶劣气候与环境
包括楼梯、阶梯、电动梯和活动梯架,以及这些设施的 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包括电梯井、修车坑、门窗开口、检修孔、孔洞、排水 沟等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指照度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照明等 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或气流过大、缺
7
3112 3113 3114 3199 32 3201
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 术语和定义3.1生产过程 production process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3.2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人的因素hominine factors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物的因素material factors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5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s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6管理因素management factors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 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本标准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本标准的代码为层次码,用6位数字表示,共分四层,第一、二层分别用一位数字表示大类、中类;第三、四层分别用二位数字表示小类、细类。
代码结构见图1。
××××××代码第四层细类第三层小类第二层中类第一层大类图1代码结构5 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见表1 表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表。
危害因素标准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
这里简单介绍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三种方法。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16-9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其他危害因素)。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危害因素具体、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企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1)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5种)1)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 明火;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861-2009代替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009-10-15发布200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本标准与GB/T 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大类设置由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琦,张惠军,刘骥,隋旭,郝银贵,李荣化。
本标准所代替超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想来想去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院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3.2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砸到疾病的因素。
3.3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GB13861-2009_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代替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009-10-15 发布 2009-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 ;---大类设置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 、“ 物的因素” 、“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琦,张惠军,刘骥,郝银贵,李荣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分布情况为:--- 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版本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3.2 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_13861-2009
3.6
管理因毒
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
本标准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本标准的代码层次码,用6位数字表示,共分四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本标准所代替超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861-1992
GB/T 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过程
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3.2
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砸到疾病的因素。
3.3
人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
物的因素
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5
环境因素
一、二层分别用一位数字表示大类、中类;
三、四层分别用二位数字表示小类、四类。代码结构见图
图1代码结构
5分类与代码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见表1.
表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想来想去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院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GB13861-2009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GB13861-2009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大类设置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版本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3.2 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5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6 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 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本标准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GB-T13861-2009)
GB/T 13861-2009代替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009-10-15 发布 2009-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大类设置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琦,张惠军,刘骥,郝银贵,李荣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分布情况为:--- GB/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版本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3.2 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 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4 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5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GBT13861-2009_生产过程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the 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 in processGB/13861-2009(代替GB/13861-1992)自2009-12-1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 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大类设置由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琦,张惠军,刘骥,隋旭、郝银贵,李荣华。
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术语和定义3.1生产过程production process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3.2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人的因素hominine factors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the 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 in processGB/13861-2009(代替GB/13861-1992)自2009-12-1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 1386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代码结构由“三层”改为“四层”;——大类设置由六类改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琦,张惠军,刘骥,隋旭、郝银贵,李荣华。
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3术语和定义3.1生产过程production process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3.2危险和有害因素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3.3人的因素hominine factors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GB标准解析
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GB标准解析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它们可能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威胁。
为了规范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以下简称GB标准),旨在指导各行各业对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科学分类和识别。
本文将对GB标准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标准。
一、GB标准的目的和范围GB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生产活动,并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通过对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和标识,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从而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二、GB标准的分类原则GB标准根据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作用方式,将其分为四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光照、高温、低温、高湿、低湿、辐射等。
这些因素会对劳动者的感官系统、心理健康和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失,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引发中暑等。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指的是各种化学物质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包括有毒气体、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摄入进入劳动者的体内,对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慢性病或癌症。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对劳动者的感染和危害。
生物因素通常与特定行业或场所相关,如医疗卫生领域、食品加工行业等。
生物因素可能引发传染性疾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由于劳动者的失误、无知或违反安全规定而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人为因素通常包括操作错误、装卸不当、维修维护不合理等。
这类因素的危害程度和频率往往与人的行为和态度有关。
危险有害因素的填写方法
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应急预案修订与完善
定期评估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修订完善
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其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备案管理
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应报相关部门备案,以便在需要时 能够及时查阅和使用。
THANKS
热能
识别因燃烧、化学反应、电磁感应等 产生的热能。
辐射能
识别各种射线、电磁波等辐射能。
爆炸能
识别可燃气体、粉尘、液体等物质在 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爆炸能量。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机械能、热能、辐射能等,可能导 致人体受到物理伤害。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导致人 体受到生物伤害。
评估流程
制定评估计划、收集相关资料、现场 调查、危险度分析、风险评估、编写 评估报告等步骤。
评估结果记录与报告
记录
详细记录危险有害因素的名称、性质 、来源、危害程度等信息。
报告
根据评估结果,编写危险有害因素评 估报告,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建议。
03
危险有害因素填写规范
填写内容要求
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04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制定与 实施
控制措施制定原则和依据
科学性原则
控制措施的制定应基于科 学原理和行业标准,确保 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危险有害因素,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 保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可操作性原则
控制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 ,便于实施和监督。
控制措施实施流程和要求
企业实际情况
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状况等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存 在的危险有害因。
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GB标准的指导原则
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GB标准的指导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如机械伤害、化学物质暴露、噪声等,这些因素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人的权益和提高生产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与代码规范化,以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
一、危险因素的分类与代码危险因素是指那些有可能引起工人损害或致病的条件或者行为,可以分为四大类:1.物理危险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高压、电离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人的听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造成事故和职业病。
2.化学危险因素:包括毒物、易燃物、腐蚀性物质、爆炸品等。
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化学灼伤等,严重危及工人的健康。
3.生物危险因素:包括病原体、寄生虫、有毒植物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4.人为危险因素:包括火灾、爆炸、坠落、电击等。
这些因素一般与不安全的工作条件、不当的操作、管理不善等有关,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对工人和工作场所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以上的危险因素,各个国家制定了不同的分类与代码标准。
以中国为例,国家标准GB/T 18904-2003《职业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对危险因素进行了分类和编码,具体细分如下:1.物理因素:例如噪声、振动、高温、低温、射线等指标,每个指标都被赋予了特定的代码,以便于管理和控制。
2.化学因素:涵盖了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暴露限值等信息,例如毒性物质、易燃物质、腐蚀物质等。
3.生物因素:涵盖了病原体种类、疾病名称、传播途径等详细信息,以便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4.人为因素:包括火灾、爆炸、坠落、电击等各类危险行为,通过特定的代码标注,进行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
通过这些分类与代码的制定,各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同时,还可以为员工提供可行的防护和保护措施,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
某工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某工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工厂作业场所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造成的伤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规范性文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 国家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标准及其评价标准- 国家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规范- 《工伤保险条例》- 《职业卫生管理条例》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粉尘、有害气体、毒物等对空气质量危害的控制;2. 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3. 作业现场危险物品的分类存储和使用;4. 噪音、震动、光线等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5.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6. 防火、防爆措施;7. 职业病防治;8.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9. 紧急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四、责任和义务1. 工厂管理者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保障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2. 工厂管理者应制定并实施职业危害防控措施,并确保全体工人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3. 工人有权要求获得个人防护用品,按照规定使用,并配合工厂管理者的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工作。
4. 工厂管理者应组织职业卫生检查,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和健康水平。
5.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工厂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6.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应积极参与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1. 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控制- 采取合理装备除尘设备,保证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建立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良好,排除有害气体;- 配发个人防护口罩,要求工人佩戴。
2. 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 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不安全的设备和工具;-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置,如安全护罩、防护网等,确保工人的安全;- 开展设备和工具的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作业场所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有效控制和管理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办公室、建筑工地等。
为了避免重复,以下不再使用类似的分段语句。
2. 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2.1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工作中存在的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伤害的因素。
2.2 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和心理因素。
3. 物理因素的控制管理3.1 规定对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例如噪声、震动、辐射等。
3.2 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标准,确保作业场所的物理因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3 强调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护目镜等)的重要性,提供必要的培训。
4. 化学因素的控制管理4.1 制定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购买、储存、使用和废弃等方面的规定。
4.2 强调使用化学品的必要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4.3 实施定期的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测,确保作业场所的化学因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5. 生物因素的控制管理5.1 制定生物因素管理制度,包括传染病预防、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5.2 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3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消毒用品,促进员工的个人卫生。
6. 人因因素的控制管理6.1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2 实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纪律,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工作。
6.3 鼓励员工向管理层汇报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7. 心理因素的控制管理7.1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7.2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7.3 鼓励员工参加体育锻炼和放松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紧张。
8. 监督和评估8.1 指定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量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 术语和定义生产过程production process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危险和有害因素 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人的因素 hominine factors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 material factors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 factors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管理因素 management factors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 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本标准按导致职业危害的原因进行分类。
本标准的代码共分四层,第一、二层分别用一位数字表示大类、中类;第三、四层分别用二位数字表示小类、细类。
5 分类与代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见表1。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量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 术语和定义生产过程 production process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危险和有害因素 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人的因素 hominine factors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 material factors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 factors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管理因素 management factors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 分类原则和代码结构本标准按导致职业危害的原因进行分类。
本标准的代码共分四层,第一、二层分别用一位数字表示大类、中类;第三、四层分别用二位数字表示小类、细类。
5 分类与代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与代码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
事故
危险
因素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1)
触发事件(2)
事故
结果
防范措施
中毒
1、有毒物料泄漏
2、检修作业时接触有毒物料
1)有毒物料超过容许浓度
2)毒物摄入、浸入体内
3)缺氧
1、泄漏原因同上“火灾、爆炸项目中的1、2”,泄漏的有毒有害物料有甲苯、氯气、氨等液体
2、物料搬运、加料时洒落
3、检修时罐、塔、阀门、泵、管等中的有毒物料未彻底清洗干净
1、毒物、窒息性物质浓度超标
2、通风不良
3、缺乏泄漏出来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
4、不清楚泄漏物料的种类,应急不当;
5、在有毒物场所无(或失效)相应的防毒过滤器、空气呼吸器及其它有关的防护用品;
6、因故未戴防护用品;
1、明火
1)点火吸烟
2)烟火、爆竹散落
3)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十不烧”及有关规定动火
4)外来人员带入火种
5)其它火源
6)电缆着火等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区
2)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按规定要求,在易燃易爆场所选用防爆电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其完好状态
5)按规定要求安装电气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3、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1)在易燃易爆场所及厂区周围适当位置张贴防火、防爆警示牌
2)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三违”,严守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
7)电气设备与电缆隔热、散热不良
8)引出线间距过小
9)孔洞缺少封堵,其他部位的火灾从孔洞蔓延进入
电器电缆烧坏、停产、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电气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
1)选择质量好的电气设备、电缆(在易燃易爆的生产区域和重要电源回路,应选用阻燃电缆或耐火型电缆)
2)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要避免电气设备、电缆受损
2)点火源等激发能量
3)易燃物质遇明火
2、运行泄漏
进出料配比、料量、速度不当造成反应失控导致容器、管道等破裂、泄漏
2、火花
1)穿带钉皮鞋
2)击打设备、管道产生撞击火花
3)电器火花
4)电气线路、场地照明灯具、电子仪表陈旧老化或受到损坏产生短路火花;以及因电器超载,绝缘烧坏引起明火
5)静电放电
6)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1)电气设备、材质质量不好
2)安装施工质量不好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接头氧化、脱焊发热
3)电气设备与电缆绝缘老化,发生短路与漏电
4)电气设计存在缺陷,或其它原因使负荷过截、引起电气设备与电缆发热
5)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
6)电气设备与电缆在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受损
3)电气设备及线路要采用防爆型;检修或巡回检查时应使用防爆型行灯[包括安全电压(12V)防爆灯和防爆手电等]
4)使用青铜或镀铜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5)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保证完好
6)加强门卫,严禁未经允许的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
7)运送物料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完好的阻火器,正确行驶,绝对不能发生任何故障和车祸;
8)转动设备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杂物等因磨擦燃烧
9)电缆购置、敷设要按国家规定保证质量
10)周围居民在一定范围内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危险有害因素档案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1)
触发事件(2)
事故结果
防范措施
火灾
爆炸
乙苯、氯苯、氨、甲苯等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
1)易燃、易爆物质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7、防护用品选型不当或使用不当;
8、救护不当;
9、在有毒场所作业时无人监护。
物料跑损、导致人员中毒
1、严格控制设备及其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同上项中的“2、3”
2、严防车辆行驶时撞坏管线(如码头及码头至醋酸厂东门的管线)
3、泄漏后应采取相应措施
1)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及时报告
3)按规范要求安装电气设备、电缆及其他电气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4)采用电缆防火封堵设计,电缆沟内要防止油类等易燃物渗漏入内
5)电缆接头区域采取防火措施
6)严禁电负荷过载运行
7)运行中及时清扫电气设备、电缆上积聚的易燃物
8)对变配电间的孔洞严实封堵,避免小动物窜进、破坏电气设施与电缆而导致短路、漏电发生
4)泵破裂或泵、转动设备等动密封处泄漏
5)罐、槽、釜、泵、气瓶、阀门、管道、流量计、仪表连接处泄漏
6)罐、槽、釜、泵、阀门、管道等因质量不好(如制造质量、材质、焊接等)或安装不当泄漏
7)撞击(如车辆撞击、物体倒落等)或人为破坏等造成罐、釜、槽、气瓶、等容器及管线等破裂而泄漏
8)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破裂泄漏,如雷击、台风等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1)
触发事件(2)
事故结果
防范措施
火灾
爆炸
电气火灾:电器设施与电缆局部过热、燃烧
1、过热部位热量足够大或明火引燃绝缘材料
2、油管漏油,渗漏入电缆沟内,遇高温或明火引起燃烧
3、电缆沟内积聚有如油、木质纤维等易燃性物质,明火引燃
电气装置、电器、电缆短路、漏电,负荷过载、明火
潜在事故
危险因素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1)
触发事件(2)
事故结果
防范措施
火灾
爆炸
乙苯、氯苯、氨、甲苯等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
1)易燃、易爆物质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2)点火源等激发能量
3)易燃物质遇明火、高热
1、故障泄漏
1)贮罐(槽)、反应釜、气瓶、管线等破裂
2)贮罐等超装溢出
3)阀门、法兰、管线等泄漏
7)车辆未戴阻火器等
8)焊、割产生火花等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
1)罐、器(釜)、泵、阀、管线、锅炉、气瓶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
2)反应釜、管道、锅炉、容器等有关设施要按要求进行试压等检验
3)对设备、气瓶、管线、泵、阀、仪表报警器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测,维修保养,保持其始终完好状态
2)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
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检修时,要彻底清洗干净;并检测有毒物质浓度、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并要有人现场监护和抢救后备措施,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