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0月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B.推动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2.汉代谶纬迷信盛行。
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
这种现象的出现( )A.反映统治的没落B.遭到统治者的禁止C.与新儒学紧密相关D.导致西汉的覆亡3.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
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4.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这一惯例(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5.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
宋诗的这一特色( )A.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B.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C.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D.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6.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D.“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7.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金太阳10月联考】河南省2018-2019年度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高清含答案)(20
7.李工真教授说:“德意志市民资产阶级中的自由主义者,大都最终放弃自由主义的优先权,转而拥护容克贵族集团建立和统治的德意志帝国。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 容克贵族资产阶级化迎合德国发展趋势B. 工业革命推动德国近代宪政体制的确立C. 德国实现统一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D. 德国资本主义因起步晚而无力整合社会资源8.某西方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说道:“鸦片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包括英国和印度,都是合法的,单单在中国不合法。
结果在中国,不但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与黑帮疯狂地走私鸦片,就连最上层的高官也染指其中。
”这一评价A. 揭示了战争的根源B. 完全脱离了历史事实C. 掩盖了战争的实质D. 肯定了战争的正义性9.近代时,“外交”一词来源于西方,在其传入中国后,因其主要是官方和精英所用术语,传播渠道不畅,故在很长时期内,使用而不流通,流通而不流行。
直到19世纪90年代,“外交”才成为中国社会各界所普遍接受和广泛流行的词语。
这一变化反映了A. 中国对外影响力增强B. 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 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D. 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10.下面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政府机构中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的人数统计表(部分)。
据此表可知,这一人事安排职位总人数(人) 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人数(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 3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 27政务院副总理 4 2政务委员15 9A.有利于提高新政权的认同度B. 体现了多党联合执政的政治格局C.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D. 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11.1957年12月4日,时任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的班达拉奈克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说时说道:“如果我们不互相畏惧,不互相猜忌,如果我们觉得我们都是在不同方面增进人类幸福的人,而每个人都不想用武力强使别人接受他的意志———-那就是万隆决议的精神。
”这表明万隆会议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B. 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C.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可D. 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A.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B. 多极化的趋势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C. 美国绝对优势地位丧失,掌控世界能力下降D. 世界格局的变动引发大国间力量的此消彼长13.西汉初年,“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汉朝中朝制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古代杰出的帝王、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鸦片战争、选官制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题文】1.《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解析】C 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和“西周”这些信息可以基本判断试题考查的是西周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或是与其有关的宗法制,进一步结合材料中的“祖”可以知道是涉及祖先血缘的宗法制的,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权利只有继承天子之位的嫡长子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诸侯的天子的其他儿子是没有此权利的。
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宗法制的相关内容的准确认识理解。
【题文】2.“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是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其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君权神授B.天人合一C.大一统D.皇权至上【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至上【答案解析】D 解析:紫禁城在建筑布置上,组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总体色彩效果鲜明和强烈。
故宫前部宫殿,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
太和殿坐落在中轴线的上,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皇权至上。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1月份特供卷(二)(解析版附后)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1月份特供卷(二)(解析版附后)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词约义丰,《孟子》文辞繁富,说理畅达,《荀子》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瞻。
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A.中国古代思辨哲学的发达B.儒家学派写作经验的丰富C.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频繁D.不同学派相互诘难的需要2.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
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
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
这一变化A.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D.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宋史食货志》将“城郭之赋”与“民田之赋”并列,将城镇居民所缴纳的房地产税与乡村居民所缴纳的土地税区别开来,成为两税之外的特有税目。
上述材料反映宋代A.房产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B.城市私有房屋产权逐步确立C.市民阶层的地位不断提高D.政府对市民的控制更加严格4.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城镇进程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D.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5.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
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D.民族危机加剧向各国寻求庇护6.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
高三历史10月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周代宗法制“构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政治实体,使族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 ,家与国就在政治上紧密相结合”。
A. 促进了统治方式的有序化B. 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统一C. 开创了国家管理的新模式D. 导致了分封制度的形成【答案】A【解析】宗法制下的分封制体现出了“家国一体”的特点,促使原先依靠部落统治方式的重大改变,故A项正确;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统一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故B错误;此种模式商代已经出现,不属于新模式,故C错误;分封制商代也实行过,故D错误。
2.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见(现)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这说明盐铁官营A. 导致了手工业技术的落后B. 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C. 破坏了商品经济竞争机制D. 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政策【答案】C【解析】盐铁官营的实行后,由于铁器质量差,官府强令老百姓购买,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竞争机制,故C项正确;材料属于官府的强制购买,与手工业技术的落后无关,故A错误;当时属于政府行为,不具备市场导向性,故B错误;材料属于盐铁官营,不属于重农抑商政策,故D错误。
3. 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坛不决,故两省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以职。
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 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答案】D4. 宋代苏辙在《蚕市》一诗中写道:“倾困(圆形谷仓)计口卖佘栗,买箔还家待(蚕)种生。
不惟箱筐供妇女,亦有鉏鎛(chubo农业生产工具)资男耕。
”此诗说明A. 宋代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B. 小农生产离不开市场调节C. 自然经济开始遭到了破坏D. 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答案】B【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农户卖掉余量到市场买蚕以织布,也有买生产工具用来资助耕地之用,说明古代小农生产与市场的结合,故B项正确;当时农业生产仍然没有市场化,故A错误;C是鸦片战争之后;D生产规模扩大材料中没有体现。
高三历册10月月考试题.doc
高三历册10月月考试题(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2分)(3)简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5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
”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
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寻觅。
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
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市布行亦在其列。
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摘编自《杭州市志》材料三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
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
其名虽同,而其实不相盖也。
敝邑所谓条鞭者,税粮不分廒口,总收起解,差役则除去三等九则之名,此照地偏派,丁不论贫富,每丁出银若干,地不论厚薄,每亩出银若干,上柜征收,如募应役,而里甲之银附焉。
此敝邑条鞭之略也。
──摘自《西园闻见录》卷23材料四《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更是规定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款4.5亿两,并要求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历史必修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材料五“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
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银的买卖为媒介。
”──亚当斯密《国富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与答案.doc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的封建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制度实行统治。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官制D.郡县制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3.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
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
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
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打破州县官 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4. 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
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 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
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 是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 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 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 5.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 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
后冷 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 大会讨论解决办法。
这表明雅典A . 理性主义深入人心B. 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C . 城邦利益居于首位D.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6. 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的贵族 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
为此,议会在1876 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 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B.消除了自由D.摧毁了旧贵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 版
2019阶段性总结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则制定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诸侯会盟也都把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
这些做法A. 迟滞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 推动了民间市场的最终形成C. 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 提供商业发展必要的政治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各诸侯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商业的发展的做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故D项正确;商业只是辅助,农业仍是主导,这些做法并不会迟滞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民间市场,民间市场出现于南北朝,故B项错误;诸侯的做法提升了商人的地位,故C项错误。
2.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
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
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 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 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 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材料中“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冀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
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
”说明西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达,故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汉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3.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
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 冶铁技术的提高B. 绘画艺术的进步C. 佛教文化的影响D. 思想观念的变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线条较粗,不够流畅,而到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刻画精细。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
据此可以看出,比起商朝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 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C. 依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D. 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答案】A【解析】【详解】分封制度下,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管理,“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说明分封制下周天子对于地方控制力加强,故A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仍是贵族政治,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分封的依据,而是论述分封制作用,故C项错误;由于地方诸侯权力较大,周天子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故D项错误。
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A.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 森严等级制度特征C. 尚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王奈何不得候”可知,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下国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材料反映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无法体现相互制衡,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王奈何不得候”,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Ⅰ卷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心)于虢(另一个卿士),郑伯怨王。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王室领地)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这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绝C.“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D.国家政治秩序受到挑战2.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
这些规定( )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D.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3.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4.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
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
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
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5.(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说明( )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 B.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6.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试卷综述】本套试题为月考文科综合用卷,历史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史部分,且侧重于政治和经济模块,适用于高三复习阶段性测试。
试题考查要点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王安石变法、监察制度、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儒家思想、孝文帝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涉及热点问题有:周年问题、民生问题、反腐倡廉等。
本套试题难度适中,适合高三前期阶段性测试使用,有利于夯实学生基础,提高考能。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表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普通百姓驾车的马匹数量有严格数量规定,这说明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制度,①③正确,②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这些制度被写入礼书,说明④正确,故答案应为B。
故选:B【思路点拨】运用排除法作答。
2.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④从分裂到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A 解析:西周是贵族体制,选官制度是世袭制,地方有一定自主权,秦朝建立起官僚体制,官员由皇帝任命,地方完全服从中央,所以①②③正确;西周并不是分裂状态,排除④。
故选:A【思路点拨】根据历史地图提炼信息,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小项。
3.据学者考证,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自然节律,会导致灾异。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1月份特供卷(四)(解析版附后)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1月份特供卷(四)(解析版附后)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D.重视赏罚并重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3.据《川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借故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A.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B.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D.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4.中国在唐代就有关于犹太人的记录。
在清代犹太人的教堂里,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对联:“自女蜗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儒学释学道之全.”这体现出A.中华文化对外来的宗教具有宽容性B.外来弱小文化依附于中华文化存在C.中华文化与犹太文化既同源又同质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5.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据此可知A.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D.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
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
”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2.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唐朝只特许广州一口统一经营对外贸易D.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3.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图》。
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仅占了半数以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4.《御倭杂著》载:“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
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B.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C.海禁政策的恶果D.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B.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C.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D.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6.据统计,1894年以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扩大起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产业近代化的进程。
2018-2019高三生物金太阳好教育10月份特供卷(三)解析版附后
2018-2019高三生物金太阳好教育10月份特供卷(三)解析版附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4题,每小题1分;25~30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实验中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原理是苏丹Ⅲ或苏丹Ⅳ易溶于酒精B.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中,常用鸡蛋清作为对照组实验中的材料C.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为防止蛋清粘在试管壁上,最好对其进行稀释处理D.在物质鉴定实验中,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细胞核2.如图为某种细胞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葡萄糖→淀粉;H2O→[H]+O2C.氨基酸→RNA 聚合酶;[H]+O2→H2O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由n个氨基酸、m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共脱去了(n+m)个水分子B.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渗透压逐渐变大C.若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水,则可以确定培养液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引起细胞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4.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为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的C2和C3分别是含有2个和3个碳原子的无机物B.脂肪最终转化为蔗糖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这些酶的化学本质相同C.1分子蔗糖水解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琥珀酸可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模型构建法可用于研究血糖的调节机制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B.洋葱的根尖细胞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都必须随机取样且要求样本量足够大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都需要用显微镜观察6.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24.周初分封都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领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中之居民叫“国人”,“野”中之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正确的是()A.“国”在西周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25.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来何。
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京官周渭对符彦關轻视 B.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C.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D.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26.观察图,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27.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
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28.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这些学者()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29.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0月份特供卷(二)解析版附后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0月份特供卷(二)解析版附后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曰:“襄公(?~前637年)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
”《全唐文》则说昔者宋襄公尝为仁义矣……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出A.宋襄公借助儒家思想治国B.宋襄公破坏了中央集权制C.宋襄公注重维护宗法秩序D.宋襄公时周王室地位衰落2.隋唐以后,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
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
这表明A.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御史的权力超越了宰相C.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3.在古代雅典,个人与集体约束之间的界限是不明显的,自由没有被明确地规定出来,它只是依赖于人们的宽容的观念而已,并没有具体的法律保障。
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A.缺乏民主制度维护B.自由权利受到限制C.维护城邦至上原则D.淡化法律制度规范4.11~15世纪初,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罗马法中严苛的法律程序B.罗马法在欧洲历史的重要地位C.罗马法中蕴含的共和精神D.罗马法适应商品生产关系发展5.“13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
……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
”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6.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
这一做法A.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 B.表明媒体凌驾于政府之上C.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有利于防止公共权力膨胀7.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高三历史金太阳好教育10月份特供卷(一)(解析版附后)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上述现象反映出A.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C.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2.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3.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
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
更赋的实行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4.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
该主张有利于A.土地兼并的缓解 B.消除地方割据基础C.自耕农队伍壮大 D.催生新的社会阶层5.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
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6.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举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思想控制 B.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抑制民间商业活动7.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8.据明李乐《见闻杂记》记载:湖州府乌青镇“里中有中人之家,贷钱开油饼坊,其雇工人与市上一人剧饮而醉相殴,雇工人推其人堕水死,主不知也。
事闻于官,官不诘责下手之人,主人费六七十金,半偿死者之家,半赂衙门人,事竟得寝。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明清社会治安混乱和官场腐败 B.司法不公加剧社会动荡C.雇佣关系下仍有人身隶属关系 D.资本主义萌芽潜滋暗长9.明末清初,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
“新的意涵”是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 C.批判宋明理学 D.追求个性解放10.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
”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这表明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冲击传统经济结构B.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工业化契机C.政府力图缩小丝织品出口以满足民间需要D.重农抑商思想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11.在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审判员人数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诉讼来确定,从200、401、500、700、1001到1500、2000、2500人不等,涉及重大公事案件审判员人数更多。
这一规定,力图A.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B.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C.防止贿赂法官行为的发生D.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2.《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
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
”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A.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D.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13.据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后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100%)表可知当时——整理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刺激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C.英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社会14.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黄浦江两岸)界。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这表明上海地区A.自然经济解体加速 B.华夷观念影响依然强烈C.经济地位渐趋加强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15.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这些行动A.说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成为两岸分裂源头C.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意在维护国家权益16.1928年3月,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1929年4月,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中山装成为法定制服;1936年2月,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
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这一过程说明A.革命观念风靡一时 B.服饰变革推动社会进步C.人身控制日益严重 D.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17.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8.在历史研究中,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探索时代”、“大航海时代”等。
这些表述A.含有时空观念 B.丰富史料实证C.属于历史解释 D.彰显家国情怀19.17世纪,荷兰、英格兰、威尔士人口继续增长,意大利和法国人口处于停滞状态,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的人口下降。
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荷兰、英格兰等国人口继续增长是因为奴隶贸易B.意大利、法国人口停滞是因为丧失海上贸易航线C.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人口下降是因为黑死病肆虐D.地理位置、殖民方式等影响国家人口增长的形势20.1967年,马尔克斯出版《百年孤独》,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
巧妙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一作品A.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B.是大萧条冲击下的产物C.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生活 D.渲染了人们的彷徨迷茫21.1811年,英国诺丁汉郡的袜商不顾行业规矩,生产一种劣质长筒袜,压低袜子价格,严重冲击了织袜工人的正常收入。
一些织工秘密组织起来,以“卢德将军”的名义捣毁商人的织袜机。
1813年政府颁布《捣毁机器惩治法》,规定可用死刑惩治破坏机器的工人。
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机器生产日益普遍化 B.国际市场竞争激烈C.工业化加剧社会矛盾 D.工人阶级生存艰难22.美国历史学家K.S.平森认为1870年至1900年的德国正在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与这一转变无关的因素是A.启蒙运动 B.第二次工业革命C.德国统一 D.德意志帝国成立23.“伦敦居民能够一边在床上品着早茶,一边用电话订购他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全世界各种产品,并合乎情理地要求早班将它们送到自己家门口。
......他可以打发他的仆人到临近银行很方便地提取贵金属,可以随身携带铸币出国到任何异域,无需通晓当地的宗教、语言和风俗,稍稍遇到干涉就会认为受到侵犯而大为惊讶。
”这里描述的世界体系最有可能处于A.1750年 B.1850年 C.1900年 D.1950年24.中英美三国在1943年冬发动了滇缅反攻战,经过三国军民的共同努力,大获全胜,打通了中印公路,加速和配合了中国反攻、盟军在东南亚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的进程。
由此可见A.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的主战场 B.滇缅反攻揭开了中国战场反攻的序幕C.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的保证 D.国民党正面战场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第II卷本卷共有三道大题,共计52分。
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我所看到的一切儿童团营地,小孩子都是漂亮的,营养很好(每天五餐),照料很好,可说是受优待的;他们都是快乐的。
傍晚,工作做完后,就聚集在"文化公园",……他们来这里锻炼身体,休息,娱乐或学习(因为这里也有教室、讲演厅、电影、图书馆等等)。
到处都悬挂着斯大林的头像,人人嘴上都挂着他的名字,每一个人的讲话中都无可遗漏地颂扬他。
在他们看来,在苏联以外尽是黑夜。
除了几个无耻的资本家,一切的人都是在黑暗中挣扎的。
需要量是那么大,顾客是那么多,以致以后好久仍将是求过于供,而且超过很多。
人们仍没有满足需求。
——摘编自(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1937年)材料二娱乐和运动商品的销售额从1929年的5亿美元,下降到了1933年的2.5亿美元。
简单的家庭游戏一拼图、跳棋、国际象棋、掷套圈一却大受欢迎,这期间美国集邮者的数量从约200万人增加到900万人。
桥牌也颇有进展。
在郊区,人们待在家里,促进了羽毛球、乒乓球和户外晚餐的复兴,刺激了木工、机械、养鸽子等业余爱好。
数百万人专心致志地收听时事评论员关于慕尼黑危机、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陷落的观点。
1932年一1939年间,通过收音机传送的消息量几乎翻了一倍。
在大萧条即将到来时,20个成年人中约有19 个人是报纸的读者......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数为200万——300万。
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摘自(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1929——1941》(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状况的差异。
(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的差异。
(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农村社会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鹿两姓的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