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岳麓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岳麓版

课时规范练2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右图是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宣传画。

该作品旨在( )A.展示社会主义社会建成的自豪感B.号召军人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C.宣传国家开展工业化的方针政策D.鼓舞全国军民保卫祖国团结奋斗2.(2021·福建三明三模)1950年,全国各地工商业根据人民政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在各行业成立众多劳资协商会。

这些劳资协商会( )A.体现新民主主义性质B.是新中国经济基本恢复的标志C.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D.开启了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2021·江苏南京三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农村风光》。

在稻田里,人们有的低着头插秧,有的挑着担送秧,有的扶着镢头休息。

该作品( )A.宣传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成果B.体现积极生产的劳动风尚C.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D.突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4.(2021·辽宁大连二模)1949—1957年,随着战后经济恢复以及“一五”计划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

这一切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A.深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B.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C.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体系D.走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5.(2021·福建龙岩三模)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B.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显著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D.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6.下面是我国1949—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率示意图,第二波增长高峰(1954—1955年)的出现是由于( )A.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符合农村实际B.国民经济恢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C.土地改革的开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公有化程度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7.(2021·陕西宝鸡二模)制定“一五”计划时,我国接受苏联专家建议:在发展工业化时一定要注意农业问题,重工业一定要腾出份额生产农业机械和化肥,还要保证为农村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业品,以带动城乡物资交流。

2019年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0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019年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0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西五校高三联考)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导学号:75740128】B.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D.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D[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都有所发展,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A项错误;材料未凸显发展军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范围较广,并非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故D项正确。

] 2.(2017·山东邹城高三期中)下图是中共中央作出的某项重要决议的内容,当时作出该决议主要是为了()A.保证“一五”计划建设的顺利实施B.尽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解决急躁冒进带来的经济困难D.缓解“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压力A[根据材料中中共中央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严格限制政策可知,该决议作出的时段应在1953至1956年。

“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至1957年年底,该项决议出台的目的正是为了确保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关系到生产关系的变革,故B项错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肇始于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段是1966至1976年,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 3.下面是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B.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C.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改善D.各经济部门比重渐趋平衡B[中国的工业化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时即开始,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渐趋合理,故B项正确;表格数据呈现的是国民收入的构成,并未提到物质生活的改善,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表格数据可知,各经济部门比重渐趋平衡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2018届高三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板块 第21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含答案 精品

2018届高三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1板块 第21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含答案 精品

第21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前者是核心,后者是条件。

)(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多分布在东北地区;既从我国实际出发又参照苏联经验;边制定边实施;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改造与建设相辅相成。

(5)成就:到1957年,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6)意义:开始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7)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

②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过大,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③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4.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3.国民经济的调整(1)“八字”方针(1960年冬):①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②主要做法: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停办集体食堂,开放自由市场(大集体小自由);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含答案)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

这项政策在当时(A.B.C.D.解析解答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

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为正确答案。

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

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合史实。

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A2.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这些就构成了()A.B.C.D.解析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

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

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社经济,可以排除。

故选B项。

答案 B3.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A.1946 1949B.1952 1956C.1966 1976D.1978 198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总复习检测 第单元 第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含答案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总复习检测 第单元 第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含答案

时空坐标单元主旨(1)过渡时期(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时间的经济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

(2)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有成功的经验(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第19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点1|过渡时期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轻巧识记]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专题三跟踪训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带解析)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专题三跟踪训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带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堂跟踪训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对下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B.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喜获丰收C.建国后农民的政治地位提高D.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2.下表是1943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启动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3.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

这说明该时期A.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4.中国某领导人在1957年初指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的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计划的办法,应及时纠正,并且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使个体经营成为国家、集体经营的补充,使自由生产成为计划生产的补充,使自由市场成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这位领导人认为A.单一生产关系不适应我国当时生产力实际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C.中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5.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

这一修正案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B.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6.1958年8月,毛泽东在视察河南等地时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各地很快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11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强调农业社变为人民公社,不等于已经把农村中的集体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要在全国农村实现全民所有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对“左”的错误进行初步纠正B.意识到人民公社的空想色彩C.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D.试图加快人民公社化的步伐7.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林枫对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作的指示》写道:“全体职工首先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力争按期完成这一庄严和光荣的建厂任务……有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依靠全体职工自觉的努力和高度的创造热情,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该指示最有可能发表于()A.“大跃进”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汽车制造厂”可知,这应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故选B项。

2.(2019·湖北孝感一中期中)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

这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是195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

材料中“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说明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故C项正确。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3.(2019·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文综历史试卷)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D.调整经济任务完成【答案】 A【解析】统购统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对于抑制投机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缓和粮食供应危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测试 含答案 精品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测试 含答案 精品

第1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大跃进”运动B. 人民公社运动C. 第一个五年计划D. 文化大革命2.中共中央在某时期一份文件中规定: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

这些政策A. 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B.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C.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3.下图为l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A.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C. 中苏关系交化导致GOP增速波动D. 社会土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下面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询问笔录问:你的鸡蛋是买来卖的吗?答:我喂有两个鸡生产的,只有10个……问:你带鸡蛋进城市沿街出售对不对?答:我来卖鸡蛋是错误的,应该卖给国家,今后的东西完全卖给国家,改正错误。

处理意见:教育后,鸡蛋收购。

A. 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B. 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C. “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 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58年底,全国职工人数比1957年底增加了40%,即增加了990万,职工总数达到了4400万人。

这表明A. 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B. 国家大办工矿企业C. 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D. 全国人口迅速增长6.下表是中国某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该表中可能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 1956年;1978年B. 1953年;1956年C. 1966年;1976年D. 1952年;1978年7.在一次收藏品拍卖会上展示了一张股票证,上盖有“洛阳市制粉合作作坊”的公章,发证日期为“公元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湖南六校联考)《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两次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

2.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

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解析:选C 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

3.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

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

”依据材料可知( )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B.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故D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C[人民公社化道路出现在1958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宣传画只能说明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但不能说明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故B项错误;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从铁犁牛耕到机械生产,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正确;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党的这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反映了 ( )A.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B.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C.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D.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D[“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体现了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性,而非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故A项错误,D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错误。

]3.(2018·泉州质检)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大跃进”运动开始B[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无关,故A项错误;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会出现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D项错误。

]4.“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的。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这标志着( )A.我国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C.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D[“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人民版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解析人民版

二十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南通模拟)中国发展成功的原因在于“领导层对国家工业化和社会改造方面的广泛共识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与知识准备的条件下,苏联提供了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对此有广泛的一致性”。

这一分析指向的历史时期应是( )【解析】选A。

1949-1957年,中国领导层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与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借鉴了苏联“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国家工业化和社会改造”取得了重大成功,A正确;1958-1965年和196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挫折和失误,领导层不再强调苏联经验和模式,B、C错误;1978-1992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了苏联“现成的经验和模式”,D错误。

2.(2020·泰州模拟)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关于集体养猪的宣传画。

据此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解析】选D。

根据“1953年”“农业合作”等信息可知,此时正在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体现出了人民投身生产建设的热情,D正确;A是“大跃进”时期,不符合材料的时间;B是1956年后,不符合材料时间;C是1958年开始,排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提出对资本主义不应过早限制。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1953年提出“利用、限制、改造”的策略。

对资本主义政策的变化体现了毛泽东( )【解析】选C。

1953年毛泽东改变对资本主义政策的目的并不是急于巩固人民政权,而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主张不消灭资本主义,说明他不是决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B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政策的变化,体现了毛泽东根据国情调整对资本主义的政策,使其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故C 正确;资本主义并非人民内部矛盾,故D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第20讲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 [2013·石家庄一中月考]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

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企业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资本家不再经营管理,但可以获取利润分红。

因此D项可能性最大。

答案:D2. [2013·北京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A.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B.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

故答案选D。

答案:D3. [2013·吉林长春二模]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

”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 近代工业的起步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 国内市场的形成D. 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布莱克的观点在于现代化较晚的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指这些国家在进入现代化行列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身和外部的原因,即国家的独立和外部经济的压力,故本题选D。

答案:D4. [2014·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1956年1月2日,上海五十万人冒雨集会,市长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国人民的胜利。

”“伟大胜利”的原因是()A. “一五”计划实现B. 统购统销政策实施C. 上海工商业改造完成D. 土地改革完成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实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A、D两项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时检测:(二十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时检测:(二十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这一规定的实施()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没收一切组织、团体的私有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些土地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外,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所有,这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

2.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

右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

它主要反映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人民公社体制的迅速发展解析:选C材料“《入社》……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员私有的耕畜、大中型农机按合理价格由社收买,成为集体财产,故C项正确。

3.下面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粮食棉花钢煤原油1952 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 6.6亿吨44万吨1956 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A.B.重点发展重工业,成就显著C.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D.三大改造阻碍了工农业发展解析:选B根据材料不难看出,粮食、棉花增长相对于钢、煤、原油较为缓慢,故A 项错误;材料中的数据说明钢、煤、原油相对于粮食、棉花增长快,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中国推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无法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的变化,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含答案)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

这项政策在当时(A.B.C.D.解析解答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

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为正确答案。

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

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合史实。

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 A2.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这些就构成了()A.B.C.D.解析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

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

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社经济,可以排除。

故选B项。

答案 B3.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A.1946 1949B.1952 1956C.1966 1976D.1978 198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答案 B4.如图所示是某杂志的封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广州一模)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

右图宣传画应创作于( )A.北伐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2.(2012·茂名一模)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一五计划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3.(2012·广州调研)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表中的统计信息反映了下列哪组年份的经济状况( )A.1949 1952 B.1952 1956C.1966 1976 D.1978 19824.(2012·湛江一模)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2012·梅州一模)“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大跃进”运动D.土地改革6.(2012·惠州二调)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始,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卫星”字眼,其意在于( )A.祝贺盟友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B.庆贺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代指全国各地上报的工农业高产量D.要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竞争7.(2012·江门模拟)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人祸”是指( ) A.长期战争的破坏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C.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8.★下列对下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二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B.“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C.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D.“二五”时期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9.(2013·南京调研)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

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占75%左右。

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A.①③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③④10.(2013·盐城摸底)右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

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11.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峰值出现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实施B.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业的发展趋于平衡C.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的发生D.与工业相比,1956年以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12.(2012·湖北联考)下图为新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曲线,其中1959年~1961年、1973年~1980年两个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

用文字表述其共同因素最恰当的是( )A.政策因素的影响B.自然因素的影响C.生育观念的影响D.经济因素的影响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2012·福建高考)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

”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1952年~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

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5分)(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4分)(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如何理解:“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10分)(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3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

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

基本点还是那些。

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4分)(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6分)(3)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6分)(4)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

(2分)答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选B 根据图中“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分析,此时处于中苏关系密切的建国初期,国家处于全面建设时期。

选项中最接近建国初期的是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

A项在1921年至1927年,此时中苏关系没有体现宣传画内容;C项在1966至1976年,此时中苏关系恶化;D项处于1978年后,图上内容不符合此时中苏关系特点。

2. 选B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题干时间为1957年,此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还未开始,排除C、D两项;材料信息“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情况,与工商业改造无关。

3. 选B 由图表信息可知,“开始年”时,私营企业、个体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小;到“结束年”时,私营经营企业、个体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已经很少,而国营、集体企业占据绝对大的比重,此现象与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关。

三大改造始于1953年,结束于1956年。

故选B项。

4. 选D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是公私合营的形式。

故选D。

5. 选C 根据材料信息“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等信息,可知民谣反映的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特征的大跃进运动。

6. 选C 1958年社会主义时期总路线实行后,开始了大跃进运动,盲目追求高指标,出现大量的虚报行为。

7. 选C 本题考查建国后的经济建设。

1959~1961年出现严重困难,原因一是“左”倾错误导致经济建设的冒进失误,二是出现自然灾害,三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

在这些原因中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8. 选A 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比重占到25%,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工业没有发展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9.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数据变化的分析能力。

②不能从材料数据中分析得出,增长较快的可能有基数较小或者工业中的某一方面增长;④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①正确,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必备的物质资料;1952年至1957年我国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③正确。

10.选D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从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

11. 选B A项工业生产峰值的出现是因为大跃进期间“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畸形发展的结果,也有虚报产值的成分。

C项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1962年后农业生产有显著增长,D项说法错误。

1962年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工农业的发展趋于平衡。

12.选A 1959年~1961年人口增长率下降是由于饥荒,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造成;1973年~1980年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故选A。

13.解析: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中陈嘉庚、黄炎培的思想主张找出二者的交集即“教育救国”;积极意义可以分别从教育和救国两个角度回答;无法实现的原因在于二者都没触及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

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时间“1949年3月”以及材料内容可知此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基本内涵可以结合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进行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