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江西省宜春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20·杭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ì)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

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朗(láng)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辩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B . 事因难能,方显可贵。

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秉(bǐn)持合理的价值观,保持足够的人生定力,允执厥(jué)中,功不唐绢。

C . 在偶像倒掉的一个个溽(rù)热黄昏,我们也能够看到,希望的鸟儿已经飞起,惊乱一池春水,也装点了心中有爱的人的梦。

如果有理想的话,则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愿景的殷(yīn)殷期待,就是一幅幅理想的画图。

D . 费兰特的写作剔(tì)除掉了条条框框,暴露人物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种阅读感受就像是置身于一座芜杂的花园,你不会只于欣赏,一定会去探索、去经历,离开时,身上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拉(lá)出些口子。

2. (2分)下列划线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逵余驰骋悔遁B . 骐骥苗裔全不察C . 謇謇迟幕桀纣D . 纯粹孟陬幽昧3. (2分) (2016高二下·榆社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但只要把握好思想的总方向,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就能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_____________。

②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会导致其反映的某些情况存在夸大成分,因此,要想做到_____________ ,必须亲自走到基层一线,看看、问问、坐坐、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网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③南开大学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布了该校2014年本科招生录取结果,罕见地晒出了全部的录取名单,不同地区招生名额差异、考生成绩排序等信息在这份大名单上_____________。

江西省宜春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若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宜春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宜春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宜春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下面加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头看B .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照顾C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回顾D .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促织》)只是,只不过2. (2分)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 . 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C .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 . 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

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三体问题本来是个古老的物理学问题,牛顿当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中就提到过。

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科学上的特长;这个想象中的三体世界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规律。

作品讲述了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并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更高级的文明,发生猛烈而的碰撞。

小说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了的现实性。

这部作品既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反省,也是一种超越。

德米特里·比伦琴在《幻想作品的现实主义》中认为科幻作品的题材可以表述为:“面对着未来的人及人类,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但却可能是在进步的地平线后或自然界中的未来的人及人类。

”(),这是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

他认为工业革命使得第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集中在技术发展前景上。

时代在转变,未来世界中人将是什么样子?未来将给人带来什么?在遥远的未来将发生什么和人有关的事情?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是很快就要到来的可能性。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0).doc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0).doc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0)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喝(hè)彩角隅(yǔ) 梓(zǐ)泽央浼(měi)B.娇嗔(chēn) 庇(bì)佑胜饯 (jiàn) 榆枋(fāng)C.讥诮(qiào) 懿范 (yí) 出岫 (xiù) 撮合(cuō)D.叨 (dāo)扰辗轧(yà) 颤栗(zhàn) 闾阎(lǘ)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窈窕..艳城郭。

B.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没有来。

..。

②他果然C.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不能废远。

②区区D.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云无心以出岫。

C.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①而彼且奚适也?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尊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①眄庭柯以怡颜②乐琴书以消忧③雄州雾列④目吴会于云间⑤则刘病日笃⑥腾蛟起凤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⑧穷岛屿之萦回⑨屈贾谊于长沙⑩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2宾主尽东南之美○13襟三江而带五湖 A .①⑥⑨ /②○13 /③⑤○11 / ④⑦ /⑧⑩ /○12 B. ①⑥⑨ /②○13 /③⑤⑦ /④⑧ /⑩○11 /○12 C. ①⑥⑦ /②○13 / ③⑤⑨ /④⑦ /⑧⑩ / ○12 D. ①⑥⑦ /②○13 / ③⑤⑨ / ④○11 /⑧⑩ /○12 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寂寞是学术的左膀右臂彭兰成黎明做学术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科研能力,还需要有崇高的学术道德和修养。

在学术道德和修养中,有一项常为大家所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是寂寞。

缺少寂寞,就多了浮躁和功利;多了寂寞,就有了淡定,有了从容,有了学术本真的内涵。

日常生活中,寂寞总给人以消极、无聊、孤独的色彩,中性中偏带灰色。

其实不然,寂寞本身并不带有任何贬义的情愫。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寂寞的注解一是孤单、冷清,一是清静、寂静。

在学术的词汇里,寂寞有深居简出、内心宁静(恬淡、超然)、自觉自愿、超脱功名利禄的羁绊以诉求内心的祥和和自主等意味。

“使人联想到创造及内在的坚强和力量等,而具有较多的积极色彩。

”在学术发展史上,许多先哲对寂寞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关注。

柏拉图以观察和思考为“职业”,对实用价值加以轻蔑;蒙田说寂寞与浮世的荣耀水火不容,智者当从社会引退,回到自我和寂寞中才有益于治学和著述。

公众给了他们这些人一个封号:大师。

大师和大帅仅一笔之差,且都为世人所景仰,但大师在自己的荣耀上加了一顶帽子(师字比帅字多一横),低调地将自己的光芒遮盖起来,便变得内涵多了。

正因为此,大帅让人畏惧,大师却令人尊重。

寂寞是重要的,犹如学术的左膀右臂;寂寞又是伟大的,让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相形见绌。

大致言来,寂寞的意义有四:寂寞可以修身。

“贤者辟世”“隐居以求其志”“闲居静思则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均是古人对寂寞的修身之道。

寂寞可以主宰精神自由。

寂寞的人无欲无求,舍弃了外物的羁绊和牵挂,精神和心灵会变得宽广、自主和强健。

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今天的家庭、学校与社会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重视教育,但不够重视读书;重视读书,但不够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但不够重视行为;重视行为,但不够重视结果。

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够重视阅读,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建立起对阅读的信仰和敬重,没有把阅读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看待。

阅读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和塑造人。

梁晓声先生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通过阅读,提升个人的修养,实现道德的自觉与精神的自由,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行为,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不能仅就阅读论阅读,而应将阅读上升到文化层面,使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

人是靠文化传承的,人是有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当阅读变成每个人的信仰和全民族的追求时,阅读便成为一种文化,有文化的民族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

要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文化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每天无须提醒,大家自觉阅读,阅读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要把阅读变成一种日常习惯,人们不用想,自然就这么做,阅读便成为一种文化。

阅读文化怎么建设?首先要靠教育。

阅读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教育。

阅读教育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阅读行动实现教育目标。

学校的阅读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各种阅读方法,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信仰。

阅读信仰是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对读书的敬重和渴望是每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希望之所在。

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提高靠什么?阅读。

阅读不仅是个人行为,它对我们强化文化认同、凝聚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净化社会风气、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作用。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

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

江西省宜春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江西省宜春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江西省宜春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仙游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中国的落地。

中国通信行业引领全球的技术积累促成了这种结局。

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5G领先,中国通信技术行业的进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就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它并非,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

最终,5G牌照的发放可谓瓜熟蒂落。

人们对此也有足够的信心:2019年作为中国5G商用元年,将成为5G应用的良好开端。

让5G发挥好新引擎动力,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产业作用。

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

()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此外,面对旺盛的5G行业应用需求及5G商业合作模式的改变,需要各方进行深入协作和沟通,优化网络体验,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

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

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水到渠成一挥而就支撑培养B . 顺理成章一蹴而就优势构建C . 水到渠成一蹴而就支撑构建D . 顺理成章一挥而就优势培养(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江西省宜春市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西省宜春市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西省宜春市2019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上·湖州期中) 某高校为了招收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下面是其中两则调查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要求简明、准确。

表一:你选择高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二:在高考最终确定填报志愿时主要听取谁的意见?(1)从以上的表格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___(2)要招收到优秀学子,你对该高校的建议是: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8·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知道中国从隋唐起就盛行科举制,谁科举成绩好,谁就可以当官。

对这个制度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科举制是相当奇怪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点“特殊”,在世界上别的国家,极少见到这样选拔官员的。

即便在中国,在科举制产生之前也有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

从最早的贵族、门客,到军功、推荐(察举、征辟、孝廉),最后是九品中正制,隋唐起,开启了科举制度。

科举的出现,可以被视为国家治理复杂化与国家规模的超大化对现实政治的倒逼。

如果我们把历史追溯到周朝,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社会和后来的宋元明清完全不同,在制度层面上,反倒更像《冰与火之歌》里的七大王国。

和七大王国一样,西周也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

这里所说的“封建制”指的是其本义,就是“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

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而不是后来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

孟子对这个社会有过一个理想化的描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也好,诸侯也好,虽然是君主,但他们和卿、大夫相去并不远,只是在等级树上高了一点点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

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

时间与空间都可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

“心理距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海上大雾”。

海上航行如遇到大雾,会使人呼吸不畅,耽误行期,甚至可能出事故,让人忧心忡忡。

但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与这些切身的考虑拉开距离,就会看到,远近的景色都被大雾罩上了朦胧而神秘的面纱,仿佛你被带入梦幻境界,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很大的修正。

审美与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无概念和无功利,更不是新生儿那样的“天真的眼睛”,相反,它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和功利得到暂时的消除,在审美欣赏的那一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

“无功利”是说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

“心理距离”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考和体验放在—定距离中来看。

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回味可以成为歌;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

拉开一定的距离来观看最切身的感受,可使它们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当然,“心理距离”观点也存在一些缺陷。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

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

实际上,人不可能像打开电灯开关,或者扳动汽车离合器一样,依赖于一个简单的、有意识的操作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

面对大雾,不想行程耽误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

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对审美对象的状况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的考虑,否则就会将美学研究指向一个纯主观的对心理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美学是有缺陷的。

因此,与其谈论“审美距离”,不如说“审美视角”。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并不能一下子就能凭空拉开距离。

对待大雾,能镇定自若并欣赏雾中美景,产生诗情画意,是由观看者的艺术修养以及他的全部教养决定的。

我们常常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时所需要的,不是有意识地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距离,而是一种对生活美的发现。

艺术教会了我们发现美。

过去,这种美的视角被理解成一种态度,认为摆出一种态度即可。

其实,这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能力,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

(摘编自高建平《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审美观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而“心理距离”说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B.拉开与生活和实用的“心理距离”,在审美欣赏时可以暂时消除概念和功利等的影响。

C.“心理距离”说认为,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获得审美感受。

D.拉开一定的距离,对幸福的回味、最切身的痛苦都可以成为如歌如诗的审美欣赏对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心理距离’’的概念入手,逐层分析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分析了“心理距离”说存在的主要缺陷,同时指出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C.文章最后提出“审美视角”说,是对“心理距离”说及“无功利”观的缺陷的修正。

D.文章多次提到“海上大雾”这个经典例子,但表述方式不同,论证目的各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不可能轻易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对象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B.要避免美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指向性错误,最好是以“审美视角”代替“审美距离”。

C.艺术教会我们发现美,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的人缺乏艺术素养,无法感受生活中的美。

D.摆出一种审美态度固然可以发现美,但对生活美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块红布游睿起风了。

小伙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一团乌云正缓缓靠近,天色阴沉下来。

小伙加快了步伐,沿途的柳树、房屋,纷纷被小伙抛在了身后,穿过青石板的小巷,在大杨树下,一边努力掩盖自己的喘息声,一边喊道:红儿,红儿。

小伙的嗓音穿过杨树的树梢,飞向树下那三间瓦屋。

一条小花狗翻滚着扑倒到小伙脚下,一边欢快地摇着尾巴一边用嘴撕扯小伙的裤腿。

小伙摸了摸小狗的头,继续喊着,红儿,红儿。

风掠过树梢,小伙看见,杨树的枝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绿的、黄的、红的,整块整块的布,像飞天仙子身上的彩缎。

小伙笑了笑说,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手机没话费了,这不一放假,我就赶过来了。

又一阵风吹了过来。

小伙狡黠地笑了一下大声喊道,起大风了,你就不怕风把布刮跑了么?这时门咯吱一声,一辆轮椅出现在门口。

轮椅上的姑娘黑发如瀑布,她低着头,双手缓缓转动着轮椅。

小伙赶紧上前,推着轮椅后面的扶手。

姑娘转过身,眨了眨葡萄一样的眼睛,然后用力地将小伙的手从扶手上甩开。

这是怎么了?小伙赶紧绕到姑娘身前,半蹲下身子,望着姑娘略显苍白的脸。

姑娘别过脸,不看他。

小伙慌忙取下背包,迅速取出一块巧克力说,专门给你买的,算我赔个不是。

姑娘却把脸别得更远了,轮椅也跟着转动起来。

小伙起身去看姑娘的脸,他顿时愣住了。

哭了?怎么了红儿?谁欺负你了?小伙手足无措。

姑娘啜泣着,轻声说,你走吧,不要来了。

为什么啊?小伙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说,都怪我的破手机,我真不是故意不联系你的。

姑娘抬起手拭了一下眼睛说,不是这样,是我们真的不合适。

小伙重新蹲下身子说,又来了,又听谁说了什么不是?小伙说,这样的话,你早点给我起来,轮椅让给我。

胡说什么啊?姑娘连忙打断小伙的话。

哎哟!小伙又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佯装痛苦地蹲下身子。

姑娘迅速用双手撑起身子,差点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怎么了?小伙指了指心口说,这里,这里让人给弄疼了。

姑娘破涕为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一边抡起手频繁地捶打着小伙,一边说,你真逗。

小伙捉住姑娘的手说,又帮你妈妈染布了吧,你看指甲上还有染料。

姑娘抬手指了指杨树上的布匹说,那些,都是我染的。

我希望这些布将来能做一些花花绿绿的裙子,穿在一些漂亮的女孩身上。

小伙也顺着姑娘的手看去,又一阵风正吹过来。

杨树上的那些布变成了钟摆,来回舞动。

快下雨了,得把这些布收下来。

小伙说着,转身向杨树跑去,准备爬上树。

姑娘咯咯地笑着说,不用爬树,树旁边有根竹竿,挑下来就是了。

小伙甩了个响指,很快找到那根竹竿。

小伙仰着头,那根竹竿就绑着姑娘的目光在树枝上轻轻挑动。

不一会儿,姑娘的腿上就叠了厚厚的一叠布。

最后,树枝上只留下一块红布。

小伙抖动着竹竿说,太高了,不好挑。

姑娘仰望着,用一只手把轮椅往前滑了一段说,要不,你站到轮椅上?那可不行,我怕伤着你,我自有办法。

说着小伙轻轻一跳,那块红布总算被挑动了。

忽然,小伙手中的竹竿微微抖动了一下,红布在空中悄然滑落。

那块布不偏不倚,正好向姑娘头上落去。

姑娘的眼前立刻就红艳艳的一片了。

姑娘静静地坐着,她挺直了身子,明显感觉到小伙就站在自己的跟前,她听得见小伙的呼吸声,听得见他砰砰的心跳声,若不是有风,甚至都怀疑世界静止了。

姑娘就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等候着。

此刻小伙也静若雕塑,他静静地看着红布里的姑娘,同样纹丝不动。

又一阵风吹来,姑娘睁开了眼,发现红布依旧罩在自己头上。

为什么不把我头上的红布拿开?姑娘小声地问。

我舍不得,小伙说,现在你多像……那,就不要拿开。

姑娘哽咽着说。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一团乌云正缓缓靠近,天色阴沉下来”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小伙的着急心理,也暗示两人的感情可能遭遇波折。

B.“一条小花狗翻滚着扑倒到小伙脚下”写出了小花狗对小伙的亲近,侧面衬托了小伙与姑娘之间深厚的感情。

C.“小伙又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佯装痛苦地蹲下身子”运用“狡黠”一词形象地刻画出小伙借此考验姑娘是否关心自己的心理。

D.文章多处对自然环境中的风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描写,如结尾处“又一阵风吹来”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

5.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着姑娘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

(5分)6.小说以“一块红布”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

(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为:(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镉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菜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四)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

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材料二: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各类废弃物分类情况的相关描述信息表注:A:1=从不分类,2=几乎不分类,3=偶尔分类,4=经常分类,5=总是分类;(摘编自徐林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材料三: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

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表现在公民将家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准确分类、投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