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博士:你的言行要注意,千万不要把孩子带坏了!各位家长一定要看!

合集下载

董进宇博士:别让你的唠叨变成孩子的“毒药”

董进宇博士:别让你的唠叨变成孩子的“毒药”

别让你的唠叨变成孩子的“毒药”孩子最反感自己父母的行为是什么,很多孩子都说是父母的“唠叨”。

虽然“唠叨”是家长“爱之深,责之切”的一种表现,是爱的体现,但是在家长没完没了的强调和警告下,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既然唠叨那么招人反感,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唠叨,董进宇博士根据多年来的调研,得出了一下几种?第一,唠叨是“爱”的极端表达方式。

许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心甘情愿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唠叨只是费力不讨好的方法。

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认知问题,很难理解家长的关心。

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与其不停的唠叨,远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说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会更好。

第二,唠叨是父母过度关爱的表达。

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什么都不会,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那怕是不停地嘱咐也是应该的。

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是"小不点"了,此时再对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们想尝试的行为,家长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必然不愿意听。

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千万别唠叨。

第三,父母会唠叨是亲子关系不佳的表现。

人与人关系疏远的重要标志,就是"无话可说"或不愿应对,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高举"免战牌",一方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可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加深相互距离感。

所以,与其说那么多"心里话"孩子不听,还不如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或自己是否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第四,父母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唠叨越来越多。

每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既没有原则和界线,又舍不得按照事先约定惩罚孩子,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只好学习祥林嫂,不停的唠叨了。

一般孩子对最初几次的唠叨,还是能听进去一部分的,家长就感觉"管用"会延续使用,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董进宇:孩子领导能力要从小培养 家长必看

董进宇:孩子领导能力要从小培养  家长必看

董进宇博士孩子领导能力要从小培养家长必看!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可以通过培养获得。

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

具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往往是自信、尊重他人、具有坚强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若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家长不妨遵循以下一些简单的规则:1、适当的鼓励。

孩子由于年龄小,自信的建立往往需要成人适时适当的鼓励,因此,哪怕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如孩子学步时摇摇晃晃地迈出一小步时,你都应大声地喝彩。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能给他的最有效的帮助是告诉他:“我知道你能行!”2、放手让孩子去探索。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这种探索的欲望常常被家长无意中扼杀了。

如孩子刚刚拿起剪刀,妈妈立刻大喊:“不许动,危险!”宝宝在外面跑’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便不准他一个人出去玩等等。

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循规蹈矩,而这样的人在同伴中是没有号召力的。

恰当的做法是,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然后放开你的手。

3、引导孩子想想看。

生活中孩子会遇到许多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他向你求援时,不要急于动手帮他,而应该鼓励他再试试。

4、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开始时孩子缺乏组织同伴的勇气,家长不妨先让孩子在家里扮演一些组织者的角色,如负责全家假日外出游玩的具体日程安排,组织一些小型的家庭娱乐活动如讲故事比赛等等。

5、教导孩子要有责任心。

只有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勇于承担后果,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

因此,要想使孩子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责任心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事情无论大小,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做到有始有终。

如果孩子对某事提出承诺,家长必须要求他言而有信;如果孩子犯了错或闯了祸,家长先别急于为他遮风挡雨,一定要先让孩子自己出面解决。

6、支持孩子在班里担任职务。

有的家长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如怕孩子影响学习,怕得罪人等等往往不支持孩子担任职务。

董进宇博士: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

董进宇博士: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

董进宇博士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教育孩子,一定不能一味娇纵宠溺,同样也一定不能一味指责漫骂。

董进宇博士说到,必须明确,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事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他怎样做人,要让他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绝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一个聪明的母亲在语言方面一定是一个艺术家,因为任何人内心都不喜欢被命令和强迫。

所以,要想出一个科学的方法,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孩子就能乐意去做。

要知道,命令和强迫都是无效的,与其命令孩子,不如好好地引导他们。

一个好的母亲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自己的着装打扮成为人们的笑柄而使孩子苦恼万分。

因为当孩子看到这一切时会感到非常难堪,同时对孩子的精神也有很不好的影响。

所以,作为母亲一定要行为检点,穿着既不要过分妖艳,也不要过分懒散。

否则,母亲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一定会下降,而一旦下降,教育就开始步人失败。

我的邻居中,有一位母亲非常节俭,自己穿得非常寒酸,却送女儿去贵族学校上学。

尽管如此,她女儿还是非常不喜欢她妈妈到学校去,我曾听她这样讲:“我妈妈的打扮,实在让人难堪。

”做母亲是不该这样的。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从孩子的角度考虑。

也许有人会说这女孩太不懂事,但我却明白她这样说的原因。

要知道,即使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读书,也并不等于就尽到了母亲的责任。

是的,一个衣冠不整的母亲,她那有多少心思去教育孩子把孩子打扮得干干净净呢?要知道,懒散是纠缠人一生的坏习惯,很多人都是因为外表散漫而一生失意无为。

所以,培养孩子的品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他一定要爱整洁爱干净,而衣服质料的好坏并不重要。

整洁干净能使人精神昂扬,自信心大增。

就拿马来说吧,当它拥有一副漂亮的马鞍时,就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如果给它换上破旧的马鞍,它就打不起精神。

董进宇博士说到,连马都知道打扮的重要性,更何况人呢?清洁干净的衣服与清洁干净的身体和脸蛋能让孩子神采焕发,脏乎乎的孩子常常被人看不起,老是垂头丧气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教孩子讲卫生,爱干净。

董进宇博士:请不要再对孩子倾述你养家养育他有多辛苦了

董进宇博士:请不要再对孩子倾述你养家养育他有多辛苦了

董进宇博士请不要再对孩子倾述你养家养育他有多辛苦了很多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在后台不停地咨询董进宇博士:孩子该如何教育?如何让孩子品行好?等等。

在传统的教育里,我们在孩子面前说“粒粒皆辛苦”,说“不要乱花钱”,说“我们养家好辛苦”……其实这些并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富足,品行更好,也无法让他们生活得愉快。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生活质量并非由物质决定,而是由心灵决定。

一位朋友富有而且修养气质很好,兄弟姐妹也都如此。

她的童年时代,物质上大家都很贫乏,但他的妈妈总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时不时给孩子们带回一些美好小玩意,从来不对孩子传递生活艰辛、金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这样的沉重感教育,孩子们一直感觉内心富足流动,所以后来到社会上凭借自己的能力,各个富有而且有精神追求。

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见过几个这样家庭出来的人,出生于中国最贫乏的年代,父母一贫如洗,但即使半年只能吃一顿肉,也愿意叫上孩子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分享,孩子们精神气质如贵族一般。

后来等政治环境一好转,他们总是能最先找到出路。

三代出贵族指的不是必须三代财富才够培养出贵族,而是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所以说,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未来能否丰盛。

很多家长不愿意痛痛快快给孩子买东西,给孩子花钱的同时反复强调金钱多么来之不易、要珍惜东西不可以浪费等等,孩子由此收获到的是匮乏感和愧疚感,跟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

董进宇博士说到,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带着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潜意识指挥着自己,也容易处处体验匮乏与沉重。

董进宇博士:孩子不听话能不能打?家长必看!!

董进宇博士:孩子不听话能不能打?家长必看!!

董进宇博士孩子不听话能不能打?家长必看!!面对孩子的叛逆、不听话,我们讨论做父母能不能打孩子的问题。

其实“打孩子”这个事,一直以来陆续有很多家长问过我,我之所以没有专门写博文,是因为,我也想找一个“打孩子”的机会,然后,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写感受和经验。

不过,很遗憾,我至今没有找到“打孩子”的机会!孩子的淘气、捣蛋、任性、破坏、叛逆……都在一场场斗智斗勇的对决中,被“情”和“理”巧妙地化解了!下面是这几年网友们曾给我发过的求助内容,出于尊重,不显示网名。

对不起,拿你们的例子做“反面教材”,请谅解!我们大家一起分析看看,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一、网友们“打孩子”的真实例子【网友1】笑妈:请教我儿子3岁2个月,最近我打他,他就还手了,我一般都是说他不听,讲道理不听才动手打他屁股,他最近还手了,昨天和小朋友抢车,我批评他了,没打他,他后来哭了,我就抱着他回家,他小手啪就打在我脸上了,我气他给他扔地上了,他就大哭,后来问他打妈妈对吗?死活不肯承认错误,后来在他爸爸的劝解下认错,我该怎么办?【网友2】笑妈,我想问问你有没有打过笑笑?我家孩子太任性了,完全不讲道理,我也知道当妈妈需要耐心,但是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昨天他一个劲儿地玩水龙头,开开关关搞得乱七八糟,我跟他说了几次都不听,最后忍不住我就把他从卫生间拎出来,啪啪打了几下屁股,他大哭打闹,但是死不悔改,今天居然又跑进去玩水龙头,我晕,这可咋办呀?【网友3】笑妈,真羡慕你家笑笑乖巧懂事又听话。

我家孩子才刚2岁,现在已经很不听话,郁闷死了!昨天去游乐场,非要去爬大孩子才能玩的铁索桥,我跟他说了现在你玩不了,会摔跤的,他也不听,还往上爬,折腾得的我满头大汗,后来我直接给拖出来,打了他几下!【网友4】我儿子特别喜欢玩冰箱的门,有时候还故意使劲地关,嘭一下冰 董进宇博士箱里面的东西都倒了。

我跟他说了好多次,冰箱不能玩,根本没用,屡教不改,不打管不了!【网友5】我孩子脾气很不好,他的要求必须满足,比如他看上了什么,如果你不给他,他就生气地乱摔家里的东西。

董进宇:这些“不要”千万别再对孩子说了

董进宇:这些“不要”千万别再对孩子说了

董进宇博士这些“不要”千万别再对孩子说了“你可千万不要像你爸爸一样,总是身体不好”“你可千万不要像你父亲一样,性格那么懦弱”“你可千万别学你爸,整天不务正业,都没几个朋友”。

可谁知,孩子却恰恰成为了这样一个体弱多病、优柔寡断、人际交往困难的年轻人,将母亲口中的这些“不要”统统照搬到了自己身上。

这种现象在我过去的咨询个案中时有发生。

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有时会把对方作为反面教材,拿来批评指责,试图引导孩子成为克服这些缺点的人。

殊不知,效果适得其反。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着对父母的忠诚。

哪怕受外界信息影响,使我们在意识中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我们的潜意识也会依然期望,通过成为和父母一样的坏蛋,来得到父母那份初始的爱。

除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成果,父母拿对方作反面教材还有着更深层的危害。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两者结合形成了孩子最初的“自我”。

当孩子在接收由父母中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指责的信息时,也就是被被迫灌输了“自我”的一半在否定另一半的内在状态。

这种状态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冲突,导致内心失衡。

更有甚者,父母分别在孩子面前挑剔对方的过错,也就等于在孩子心中立下了双重否定,使孩子的“自我”处在了极端痛苦的位置,丧失了内在能量。

那么,如何找回失去的内在能量呢?尊敬父母,是我们内心力量的源泉。

因为尊敬父母就是尊重自己的根基。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面前多赞扬对方的优点,比如:“你的父亲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值得大家学习”,“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和你母亲很像”,或者“妈妈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温柔而有力量的男子汉。

”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被给予了这样一个许可:“你的父亲、母亲是值得被尊敬的人。

你以后可以尊敬你的父亲、母亲了。

”换成潜意识的语言,就等于告诉了孩子:“你的根基是牢固并且可以被信任的。

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完整地接纳你自己。

我允许你连接自己力量的源头了。

博瑞智教育:家长最易给孩子做出的坏榜样

博瑞智教育:家长最易给孩子做出的坏榜样

家长最易给孩子做出的坏榜样董进宇博士说到,生活中。

家长最容易把以下四个坏习惯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有以下的坏习惯,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你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不良的榜:样的。

一起来看看吧,给自己先打个预防针。

父母坏榜样一:遇事先追究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球球和小朋友在小区里踢球。

球球不小心把球扔到房子的窗户上,把玻璃打得有裂痕了。

球球很害怕,于是急急忙忙跑回家告诉妈妈。

谁知道,妈妈听了后,直接问:“你确定是你打坏的吗?会不会是其他小朋友打坏的。

”当球球确定地告诉妈妈是自己打坏的,球球妈妈反而不高兴,还不断地责骂球球又打坏东西,老是给自己添麻烦。

其实,球球是想找妈妈帮忙想办法解决的,球球心理也很着急。

而此时妈妈也没有第一时间跟球球去解决问题。

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所在,怎样解决,等事情解决完毕,再跟孩子分析哪里错了,以后要怎么做才对,这样孩子不仅乐于接受,还学会了遇事要先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追究责任。

父母坏榜样二: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话妈妈和丁丁在奶奶冢吃饭,丁丁盯看干炸带鱼,伸手夹1过一大块,可是不小,亨弄掉在地上。

于是,丁丁妈妈就责备地说:“你这孩子怎么总是毛手毛脚的?”丁丁说:“地上的带鱼不是我弄的……”丁丁妈妈顿时火冒三丈了,大声地说:“丢块带鱼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撒谎,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你气死我了……”幸好有奶奶的劝解,不然丁丁妈妈肯定要责罚丁丁了,而那顿饭也吃得寡淡无味,不欢而散。

从孩子1岁左右开始;家长就要学会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

董进宇博士说到,坏榜構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个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能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在不知觉中传染给孩子。

父母坏榜样三:很少从自己身上找问题6岁的小杰,爸爸做翻译工作,经常出差,因此常常会向幼儿园请假带孩子出去应酬。

去年孩子上小学了,以为上学也是可以“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于是小杰每天找各种理由赖学,家长当然是不会答应的。

吉林大学副教授 成功学教育专家 董进宇博士

吉林大学副教授 成功学教育专家 董进宇博士

吉林大学副教授成功学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如何培育优秀子女董进宇: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应该说这个话题是咱们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前台讲两个小时,我们都曾经被人教育过,也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谈上两个小时。

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现在有人把人生最快乐的事搞成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曾经拿自己的孩子跟比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学习,做过这种事的家长麻烦你举手,根据你的观察比完之后,孩子发奋学习没有?没有,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

你拿你的孩子跟他更优秀的孩子比,这个正是好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跟你的愿望正好相反。

有两个孩子,彼特是班级第一名,约翰是班级第35名,这两个孩子的爸爸在同一个公司工作,彼特学期结束后拿了个奖状回来,他爸爸就在公司里说儿子怎样怎样,非常自豪。

结果所有人把目光不约而同转向了约翰父亲的身上,他彻底伤自尊了,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在看电视,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为什么人家学习成绩这么好,你每次最后一名,我真为你感到丢脸。

这个孩子终于听明白了,孩子说你看电视,看什么电视,那不就是克林顿讲话了,老爸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克林顿当美国总统,你为什么只是一个小职员,我真为你感到丢脸。

我们要按规律做事,按照人的成长、人的心理规律、学习规律把事情做对了,如果家长没按规律做事,你就指责孩子你不觉得孩子太冤枉了吗。

美国的戴尔卡内基他本人死了50年,他所创立的成人教育课程目前在全世界70个国家方兴未艾,他只发现一个小小的人性弱点,就是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关键是后面这句话,他不会让人感觉到缺点。

六年前,长春有个孩子,有一个妈妈来咨询,她大约哭诉了40分钟,我大声说你别哭了,她没有想到一个博士这么粗暴,各位今天上午的大会结束了,你就知道为什么我那么不耐烦了。

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绝不是99%,说实话,在六年前我在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很多人提异议,直到我说完了,才明白,孩子有问题,家长是百分之百有问题。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

董进宇博士: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对孩子影响深远!董进宇博士在教育孩子的第四道门说过:教育无小事!意思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没有一件事是小事,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巴掌,可能就让孩子的人生完全偏航!1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有一位化学家,当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记者问他:你取得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请问和你童年的家庭教育有没有关系?这位化学家说:太有了,我给你举个例子,在我五岁那年,有一天我到厨房去拿牛奶,那个年代牛奶是用三斤的玻璃瓶子装的,当我从柜子里把牛奶拿出来的时候,一下没抓住,啪,掉地上打碎了,三斤牛奶全部打到地上,玻璃碎片满地都是,响声很大,我当时吓傻了,站在那里。

妈妈听到响声跑了过来,看到那个情况,也楞了一下,随后妈妈说,哎,儿子,你说牛奶已经打碎了,我们看看有啥用吗?我说:我也不知道有啥用啊,妈妈提醒我说,儿子你看,牛奶在地中央放在一起像个海洋啊,可以划船吗,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吗,去找纸船咱们划船。

我如梦方醒,去找纸船的功夫,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掉,之后我和妈妈在牛奶上玩划纸船,玩了二十分钟后妈妈说,儿子啊,你看纸船洇湿了,牛奶完成使命了,咱们把它扫掉吧!扫掉之后妈妈找了个一模一样的牛奶瓶子,里面装满了水,把我领到院子里面对我说,儿子过来!我来教你怎么拿牛奶瓶,右手抓瓶颈,左手托瓶底,就这样反复跑了十几次,最后妈妈说,儿子,你刚才之所以把牛奶打碎了,是因为你太小了,不知道怎么拿,下次再拿牛奶,右手抓瓶颈,左手托瓶底,会了吗?我很开心的回答说:会了!这位化学家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说:母亲的做法给我了极大的启发,启发有两点:第一点:母亲把一汪无用的牛奶变成了可以划船的有价值的海洋,我后来很多科学研究本来实验已经失败了,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就想,母亲能把无用的牛奶变成可以划船的海洋,这个失败的结果,有没有什么正面的价值的东西,我的很多重大科学发现就是这么发现的!第二点:通过这个牛奶事件,我发现一个规律,人是通过做错事才能学会做正确事情的,正是因为把牛奶打碎了,我学会以后怎么拿牛奶,所以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做错事了,当一个人害怕做错事、害怕犯错误、害怕失败、害怕挫折、这个人断然是成不了科学家的!3故事中母亲智慧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真是教育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总结的父母最伤害孩子的8句话,同时也是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8句话,让我们从这些细节入手,把“伤害”变成“爱的表达”!把“你怎么这么笨!”变成“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02把“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变成“我相信你,因为你一直都是说话算话的孩子。

董进宇博士:家长必读——优秀家长只需做对三件事

董进宇博士:家长必读——优秀家长只需做对三件事

董进宇博士家长必读——优秀家长只需做对三件事家长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

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

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啦啦队”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

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啦啦队”的力量。

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董进宇博士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等一等”是很有用的。

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

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董进宇博士:“不管”是最好的“管”

董进宇博士:“不管”是最好的“管”

董进宇博士爸爸的陪伴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不要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

董进宇博士说到,你看手机也会让孩子学着迷上电子产品。

你的行为就是孩子学习标本。

爸爸要给孩子以行动和语言上注入正面的,阳光的,正能量的力量。

爸爸的消极态度,负面思想,粗暴的语言,对朋友、对家人,特别是对孩子的母亲的态度和语言及行为都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甚至铸就孩子终生的人生品格。

爸爸手上拿着手机却要孩子认真做作业。

爸爸歪倒在沙发上却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爸爸随地吐痰却要孩子讲卫生,爸爸总爱迟到却要孩子做人要诚信……这无异于对牛弹琴。

孩子的不配合只能说孩子也不是天才。

爸爸,你是多么重要!如果可以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至少15分钟,那你的宝宝进步不会让你失望的。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答案是都很重要。

董进宇博士说到,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的是否勇敢自信,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高品质的陪伴要每天专注地陪伴孩子至少15分钟!也就是在陪伴孩子的当时,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一起听一段音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

可以是不加评判、没有指责、没有轻视、没有打击、没有打断,只是很单纯、很欣赏、很专注、很幸福地、静静聆地听孩子诉说。

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等回应。

董进宇:父母的语气影响宝宝一生,父母必看!

董进宇:父母的语气影响宝宝一生,父母必看!

董进宇博士父母的语气影响宝宝一生,父母必看!信任的语气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

”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

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

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

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

”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

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

”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

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

”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董进宇:做家长是种艺术,家长必看的家教"十戒"

董进宇:做家长是种艺术,家长必看的家教"十戒"

董进宇博士做家长是种艺术,家长必看的家教"十戒"做家长是门“艺术”,在与孩子沟通和平时生活时都要遵循一些潜规则,那么家庭教育有什么要注意的呢?1.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时你或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2.不要恐吓孩子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

”亲子教育家蒙谨认为,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3.不要贿赂孩子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

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

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

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

”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

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

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因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

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

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绝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

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董进宇博士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

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董进宇博士:教育孩子没有底线就没有安全线

董进宇博士:教育孩子没有底线就没有安全线

董进宇博士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官方网站 教育孩子没有底线就没有安全线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越来越渴望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但家庭教育的误区也特别明显。

许多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要给孩子自由、民主,但是往往忽视了规则和自制力培养,李某某的案子就是典型的放纵型家教,自由而没有自制力,欠缺道德底线。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获得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发展,平衡的教育才最有利于孩子和谐成长。

教育是不能走极端的,只有自由没有控制、没有节制,孩子很危险的。

最近审判的复旦投毒案,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林森浩投毒之后完全有机会救黄洋,有机会让自己不死的!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北大发生的投毒案,王某某看到同学中毒后的症状,突然感到害怕,赶紧拉着同学打车上医院,承认是自己下的毒。

到了医院,当医生要做常规检查时,王某某承认是他下的毒,让医院赶紧救人。

后来,中毒的同学住院治疗一年后基本恢复了,王某某被判了11年。

林森浩和王某某的共同特点是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

这种“情感荒漠化”跟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关。

许多父母忽略孩子的情感发展,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助教,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孩子的“情感荒漠化”。

相比之下,王某某比林森浩敢于承认错误,他的良心未泯救了同学,也救了自己。

从这里我想到,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打牢底线伦理,如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所说,要把握底线伦理的道德、公民义务和职业道德三个层次,而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底线。

当孩子伤害了别人的时候,父母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一定得让他道歉,一定得让他认识到不能伤害别人,要有勇气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董进宇博士: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董进宇博士: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董进宇博士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孩子上了中学,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他们怎么老是喜欢跟老师和家长唱反调”。

这是好多初高中学生家长对孩子变化的感受,却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

其实这一切都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喜欢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面对这种状况,家长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首先要避免两极教育误区:一、是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

于是采取了强硬措施,非打即骂。

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却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二、放任自流某些家长面对难管的孩子,在几度交锋而无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

孩子的言行、想法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

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到真的出了问题,才发现为时已晚。

三、要下放权利给孩子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逐渐从幼稚向成熟过渡。

“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之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

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少说这种话,内心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不会接受这命令式的口吻。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尽量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

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

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

春雷德育专家指出: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

以下是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技巧一、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 董进宇博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

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董进宇博士:警惕扼杀孩子自尊心的杀手

董进宇博士:警惕扼杀孩子自尊心的杀手

董进宇博士在《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一书中提到,人的自尊心就像人的脊梁柱,一个人要活的有尊严,就必须抬头挺胸。

孩子也是人,所以孩子也一样,要活的有自尊。

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怎么注意这些,让自己的教育方式成了孩子自尊心的杀手。

董进宇博士是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也是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认为,以下几个方式是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也是扼杀孩子自尊心的杀手:1,父母是孩子的管家,为孩子包办一切很多家长都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照顾孩子的一切,把孩子打扮成帅哥靓女,然后孩子大一点的时候,送孩子学礼仪,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等等课程。

可是你发现了吗?孩子喜欢舞蹈吗?孩子喜欢钢琴吗?孩子什么都不喜欢,你给孩子那么多安排,你是孩子的管家,可惜孩子不喜欢你为他打造的人生。

董进宇博士建议:若是真正的爱孩子,就放手让孩子选择,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做管家。

2,父母行为较轻浮,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你说的话孩子不大乐意听,但是孩子绝对会模仿你的行为。

你在孩子的面前搬弄是非,平时说话不注意,脏话连篇,那么你的孩子也会模仿你的这些行为的。

董进宇博士建议:家长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给孩子做好榜样。

3,忽略孩子的存在家长们可能都认为,小孩子是天真的想法,没有必要听孩子的说话,就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得不到你的尊重,那么他就无法树立自尊心。

董进宇博士建议:听听孩子的看法,有些家庭重要的事情,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被忽视了的感觉。

4,当众批评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总是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有的还当着同学的面批评孩子,那么我想说,你这样完全是在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不用多说几次,一次就可以了。

董进宇博士建议:给孩子留足够的面子,关门教育孩子,文昌不是一件坏事。

5,破坏性的批评孩子。

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在孩子没有做好事情的同时,他否定的不是孩子行为,而是孩子的人。

比如:“你怎么这样啊,不好好学习。

董进宇博士:放手,才放心

董进宇博士:放手,才放心

董进宇博士董进宇博士:放手,才放心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有责任才有成长!什么是责任心?以及如何培养责任心!董进宇博士说到,我们很多的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他们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要求孩子只学习就行了。

这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端有害的,这无非是培养无用废材的最有效方法。

假如我们的孩子从小什么都不会做,他的大事小事都由父母包办,时间久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了,他会越来越自卑。

他的所有责任都由其父母来承担,他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更没有学会对别人负责,他在生活中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废物,他们任何的价值感。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

董进宇博士说到,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

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在许多书中都表达了感受:享受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

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

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下乡插队时,把膝盖摔坏了,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

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董进宇博士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董进宇博士:有了争执,请听孩子说

董进宇博士:有了争执,请听孩子说

有了争执,请听孩子说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家长往往以自己的地位来压制孩子,导致孩子在很多情况下也觉得委屈。

为什么我们的粑粑麻麻不能听我们说说?因为前晚和老公的争执,昨晚睡前我决定和玥玥谈谈。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老公要玥玥演示在舞蹈班学习的舞蹈,玥玥在爸爸面前站定,准备表演却发现爸爸眼睛盯着电视,一气之下拒绝表演,这个时候老公却又一屁股坐在玥玥的玩具上,玥玥认为爸爸坐坏了她的玩具,气愤的对爸爸嚷嚷。

此时,爸爸认为玥玥不尊重爸爸要玥玥道歉,当然,在气头上的玥玥不肯道歉,这时我加入战斗,指责老公。

老公又以他在教育孩子我不能插话为由指责我。

一场争吵就这样爆发了!我认为老公是一个俗称“杀熟”的人,对家人说话语气生硬,却又不肯承认错误,每当发现他的错误如果不是当场抓住,事后指出他总是百般狡辩,导致有段时间玥玥表现跟他如出一辙。

每当事前提醒玥玥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发生什么情况,玥玥就会说:我就是准备……之类的话,直到后来我不再提醒,而是到发生错误的时候才提出,多次重复才慢慢纠正。

另外老公还经常逗弄玥玥,直到逗的玥玥气愤异常,对他大声嚷嚷,甚至对他动手,他再反过来摆出爸爸的威严,指责玥玥不应该对他大声说话,不应该对他动手。

有时甚至说:不要以为爸爸不会打你!之类的话,搞得玥玥十分委屈,气的不肯理他。

我曾多次私下跟他沟通,甚至找出一篇“不要这样逗弄孩子”的文章给他看,收效甚微。

所以这次我也顾不得“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了。

尽管老公在做爸爸方面有诸多不足,但我不能因此就教玥玥不喜欢爸爸,不尊重爸爸。

事实证明,尽管有时玥玥也说“爸爸,我不喜欢你”,但是如果说“你既然不喜欢爸爸,就让爸爸去做别人的爸爸吧”,玥玥就会立即改口,说:我是和你开玩笑的!还会紧紧拉着爸爸。

所以我决定和玥玥好好谈谈!我:爸爸每天那么辛苦工作,才保证了我们有好的生活条件!所以我们不能对爸爸嚷嚷,要尊重爸爸。

玥玥:每次我和爸爸说话,爸爸总是说“等会儿,等会儿”,或者他嘴里说着“好,好”,眼睛却一直看着电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进宇博士
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的言行要注意,千万不要把孩子带坏了!各位家长一定要看!
“宝贝快点起床,要迟到啦!”
改成:”宝贝,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啦,你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了没,还有环卫叔叔阿姨扫地的声音“。

让孩子感受聆听这些自然的音符,留意观察到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宝贝,到学校了要乖,认真听老师上课, 作业要按时完成!”
经常听到妈妈们说这一句话,这句话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呢?当一个人被要 求,被期待了,即使孩子为了听你的话表现出很乖,那不是他发自内在意愿的话,随着一天天长大,这种乖和听话也不会很持久。

不如改成:”宝贝,妈妈祝你开心愉快的度过这一天,放学回家妈妈等着你分享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给孩子输入的信念是学习是开心愉快的,有趣的。

回家了妈妈也愿意聆听和陪伴我。

你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突然下雨了,"哎,这个鬼天气,周末也不能好好玩一下。

“你的这句话也许是无意,可传递出来的却是一种抱 怨,一种内心的烦躁和抗拒。

不如换个说法: ”平时都是天晴逛公园,下雨天在公园里走走,感觉空气更加清新了。

“换个角度,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被你的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影响。

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塞车,"哎,烦死了,等到什么时候啊?回家还有一大堆事情呢!“很多妈妈说孩子没有耐心,脾气急躁,殊不知,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呢,平时的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急躁呢?
那么与其抱怨交通堵塞,还不如把这个时光好好利用,可以趁机多和孩子聊聊天。

“妈妈,你的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呀?“看到你疲惫的无精打采的脸,孩子忍不住问了。

"是啊,妈妈要供你上学,不辛苦工作努力挣钱你哪有条件上好学校。


也许只是孩子关心的话语,你却赶紧想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教导孩子了,给孩子传递妈妈都是为了你。

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呢?想成为操控孩子的一种手段吗?如果孩子果真很听你的话了,也就代表他慢慢失去与自我的连接了。

父母经常灌输这样的思想也会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去生活和学习。

董进宇博士
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换一个说法:妈妈今天是有些累了,没办法给你讲故事了。

妈妈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简单的回答就能获得孩子的理解。

给孩子传递正能量,需要父母本身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需要父母懂得在自己生活工作中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总之,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是大人的缩小版,更是镜子!请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吧!
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