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社会学复习题
传媒社会学复习题
一、辨析题:个人传媒和大众传媒的关键区别不在于使用形态而于传播的信息内容。
个人传媒的信息内容是私人化的,大众传媒的信息内容是大众共享的。
二、库利的理论贡献及评价。
1、把传播纳入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去。
2、进步作用作了说明。
3、信息交流将整个社会连在一起。
4、传媒具有付功能,带来了紧张焦虑的风气,会削弱和毁掉个人风格。
评价:库利在西方社会中第一次尝试解释了传媒如何改变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文化的问题。
三、帕克的理论贡献及评价:1、通过传播的作用,人们之间本能的,心理的关系结构会被传媒所建构的人为且合理的、道德的秩序所取代。
2、大众传播、传媒具有参考功能和表达功能。
3、帕克认为传媒扩大闲暇价值等倾向是道德败坏的力量,暗中破坏了控制社会的传统钳制力量,具有社会瓦解性和颠覆性。
帕克被称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他也是再次世界大战之间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科学家。
他将传播限定为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四、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评价。
1、“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开拓了控制分析的研究领域。
2、说什么,开拓了内容分析的研究领域。
3、通过什么渠道,是对传媒本身的研究,开拓了媒介分析的研究领域。
4、对谁,开拓了受众分析的研究领域。
5、取得什么效果,是衡量某项传播活动成败的重要尺度,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
评价:“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框架,使传播学的确立成为可能。
2、“5W”模式作为一种线性模式,有其不足之处,该模式被表述为一种直线性、意向性的过程,忽略了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五、勒温把关人(守门人)理论及评价。
1、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
2、把关(守门)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3、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
评价:1、勒温的把关人理论对于传媒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被广泛用于传媒内容和选择过程,为分析大众传媒的传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四川师范大学传媒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四川师范大学传媒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篇:四川师范大学传媒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1.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
是人类传递、获取、交流、存储信息的工具或渠道。
2.传媒社会学:是将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传媒研究中,分析传媒过程及其相关要素,考察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发现传媒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规律并探讨通过传媒积极的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机制的交叉学科。
3.传媒学的研究对象: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传媒过程及其相关要素,同时考察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4.传播社会学的特点: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科学性。
5.电视的社会功能: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强大的经济功能;社会民主过程的基本元素;娱乐功能;服务功能;文化传承。
6.电视积极的社会影响:学习;娱乐;获取信息;引领、制造时尚;帮助儿童了解社会;社会整合。
7.电视消极的社会影响:浪费时间;不利于健康的人际、社会关系发展;冲击传统的人生准则;电视病症;电视暴力;电视偏见;儿童成人化。
8.网络空间是由网民和他们的行为组成。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
9.网络社会引发人类社会结构的变化:虚拟社会的出现、人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公民记者的出现。
10.公民新闻: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与散步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
(公民是指以往没有充分机会参与媒体专业运作的普通人)11.网络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拓展了公民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知情权;拓宽了公共话语平台;增强了公共事务的参与监督。
12.舆论:一定时间范围内,多数人的情绪化意见表达。
13.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14.网络空间的社会风险:负面信息无法控制;难以抑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所造成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会强化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强化了知识鸿沟。
传媒大学考试试题题库
传媒大学考试试题题库传媒大学考试试题题库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以下是部分模拟试题,供参考:# 一、单选题1. 新闻传播学中,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是: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新闻媒体2.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公正性D. 娱乐性3. 广播电视学中,节目编排的“黄金时段”通常指的是:A. 早晨B. 中午C. 傍晚D. 深夜# 二、多选题1. 广告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A. 广告内容的创意性B. 广告投放的时段C. 广告的投放频率D. 广告的制作成本2. 公共关系学中,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包括:A. 快速反应B. 信息透明C. 避免公开D. 积极沟通# 三、判断题1. 新闻采访时,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报道新闻。
()2. 广告的目的是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因此广告内容可以夸大其词。
()3. 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完全替代新闻传播的功能。
()# 四、简答题1. 简述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
2. 描述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流程。
3. 阐述广告创意的重要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 五、论述题1.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进行转型与创新。
2. 分析公共关系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3. 探讨广告与消费者心理之间的关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试题,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具体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进行复习准备。
北京大学媒体与社会课程复习资料
答题要求简答题只需简单的分条陈述。
论述题要以小文章的形式,注意结构性。
论述题中要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可以写多一点。
简答题·历年考题一、对雕版印刷的发明产生影响的技术1、文字的雕刻技术(甲骨文、铭文的反体阴文)2、印章的使用(印章的反体阳文雕刻对雕版印刷是最具有启发性的)3、文字的石刻艺术4、拓印技术(包括早期的孔版漏印技术)二、少数人掌握文字对社会的影响1、信息的高度集中2、成员等级化的产生3、权威的树立(传统社会需要一个权力的中心和基于宗教价值的正统性的机制)4、非识字者处于“被动”的地位5、教育的作用三、汉字作为媒体的优缺点优点:1、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3、有利于保持书面语的一致性;4、有利于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5、有利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的形成;6、有利于形成国人文化上的认同感。
缺点:1、字数多;2、难学难写难认难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穷国弱,民智不开,科技落后,教育不普及;3、汉字的繁难为古代愚民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四、国际互联网的特征1、双方向性:用户能够参与到媒体之中,这是它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也为国民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提供另外一种形式;2、开放性:网络崇尚的信条是不受任何限制、所有信息的存取自由、不受任何权力机关的管制。
但是这种极端的信息自由也导致了信息混乱;3、信息的丰富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类型、各种内容的信息,而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生产与发布。
计算机已成为收集信息的工具;4、功能的充实性:国际互联网能够实现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的目标,能提供各种基于电子邮件的信息服务,能实现多媒体电视会议、交互式游戏、远程教育等众多功能;5、远程可取性:互联网消解了地理位置的意义,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信息源连接成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可以让人零距离检索获取来自全世界的信息。
五、简述英尼斯传播偏向理论1、英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把媒介分为偏向时间媒介(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控制时间)和偏向空间媒介(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控制空间);2、偏向时间媒介指粘土板、石板、羊皮纸等,倚重口头传统,通常笨重、耐久、难于生产,但有利于宗教的传承;3、偏向空间媒介指莎草纸、纸张等,倚重书面传统,通常轻便但难以保存,比较容易生产,有利于帝国的扩张;4、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传媒学概论考试试题
传媒学概论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大众传播的功能?()A 环境监测B 社会协调C 文化传承D 个人娱乐2、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A 施拉姆B 拉扎斯菲尔德C 卢因D 霍夫兰3、以下哪种媒介的信息保存性最强?()A 报纸B 广播C 电视D 网络4、“把关人”理论的提出者是()A 怀特B 麦克内利C 巴斯D 卢因5、以下哪项不是受众的特点?()A 广泛性B 混杂性C 独立性D 一致性6、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以()A 决定人们的意见B 影响人们对事件重要性的认知C 直接改变人们的态度 D 左右人们的行为7、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到的作用是()A 有限的B 决定性的C 间接的D 微弱的8、以下哪种传播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环节?()A 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B 香农韦弗模式C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D 德弗勒模式9、以下哪项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数字化B 互动性C 单向性D 个性化10、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常用于受众调查?()A 内容分析法B 控制实验法C 抽样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以下属于传播媒介的有()A 书籍B 电影C 电话D 信件E 手势2、传播效果的层面包括()A 认知B 情感C 态度D 行为E 价值观3、以下属于人际传播特点的有()A 直接性B 随意性C 私密性D 双向性E 广泛性4、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包括()A 信息环境的营造B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 社会舆论的引导D 社会整合与协调E 教育与娱乐功能5、以下哪些理论关注了传播与社会结构的关系?()A 知沟理论B 沉默的螺旋理论C 框架理论D 议程设置理论E 培养理论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5 分)1、传播2、媒介融合3、意见领袖4、舆论5、信息茧房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媒介社会学复习资料
1、公共领域的内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中的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预。
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根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及政治的活动空间〞。
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与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根底。
公共领域不应代表政治国家,也不应仅代表某一个阶层的民众,而应该是独立的、公开的、公正的、客观的。
2、为什么英国确立了公共播送领域模式〔1〕约翰·里斯的个人作用以约翰·里思为代表的播送界几乎从英国播送公司一建立就呼吁播送媒介脱离商业公司、脱离政治控制而独立。
认为播送是技术先进、影响巨大的社会公器,不应由商业公司控制,不应成为牟利的工具。
〔2〕政治斗争的妥协居于在野地位、想要争取执政党地位的反对党,当时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播送媒介由其敌对政党所组成的内阁政府所控制,那么,他们想要执政的时机,将因此而大大减少;而居于执政地位的政党也非常清楚,在英国民主政体之下,受议会制以及反对党分权制衡机制的束缚,自己不可能争取到直接控制的权力。
所以,国有公营制的安排,对当时的在野党及执政党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承受的安排——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至少也没有落入到敌对党之手。
〔3〕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战后,国有化以及国家干预政策成为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
对重要的部门〔铁路、航空、媒矿等〕实行国有化或实行国家干预,公共效劳由公共部门提供。
(4)出版商担忧新媒体会侵犯他们的广告利益。
3、情境定义人们常常会针对具体的情境作出定义,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并不断进展调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构成了对某些特定情境的共同理解及定义,也就是说,对于某些情境的定义是约定俗成的。
没有共同的情境定义,人们的互动就很难进展。
4、逆向社会化也称为“文化反哺〞。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有长辈传授知识与标准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与标准给长辈。
大众传媒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众传媒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众传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播信息B. 教育引导C. 娱乐消遣D. 军事指挥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A. 印刷媒体B. 电子媒体C. 网络媒体D. 口头传播答案:D3. 传媒的“第四权力”是指?A. 政府权力B. 司法权力C. 媒体监督权D. 行政权力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A. 儿童B. 青少年C. 成年人D. 外星生物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A. 影响社会价值观B. 塑造公众意见C. 促进经济发展D. 导致社会退步答案:D6. 传媒的社会责任包括以下哪项?A. 真实报道B. 制造谣言C. 侵犯隐私D. 传播不实信息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A. 广泛性B. 时效性C. 互动性D. 单一性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个性化C. 传统性D. 网络化答案:C9. 大众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A. 信息传播者B. 舆论引导者C. 社会监督者D. 社会破坏者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A. 议程设置B. 沉默的螺旋C. 回音室效应D. 信息过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大众传媒的传播渠道包括以下哪些?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互联网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A. 传播真实信息B. 维护社会稳定C. 侵犯个人隐私D. 促进文化发展答案:ABD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哪些特点?A. 互动性B. 实时性C. 单一性D. 个性化答案:ABD4.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影响社会价值观B. 塑造公众意见C. 促进经济发展D. 导致社会退步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A. 儿童B. 青少年C. 成年人D. 老年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2023年电大传媒学原理期末复习考试题+答案
2023年电大传媒学原理期末复习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传媒学是一门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A. 网络技术- B. 媒体与社会关系- C. 电视节目制作- D. 广告营销答案:B2. 媒体受众是指什么?- A. 传媒学专业的学生- B. 媒体从业人员- C. 爱好媒体的人群- D. 媒体发布的信息接收者答案:D3. 以下哪个是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 A. 提供娱乐- B. 传播知识- C. 引导消费- D. 体现社会关系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传媒学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传媒学与社会存在相互关系,传媒学研究媒体的运作和影响,而媒体又反过来影响社会。
传媒学通过研究媒体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帮助我们理解媒体对社会的改变和塑造作用。
2. 请描述传媒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答案:传媒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媒体机构、媒体内容和媒体受众。
传媒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观察、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传媒学可以深入研究媒体的运作、传播效果和受众反馈,从而揭示媒体的影响机制和规律。
三、问答题1. 媒体的发展对社会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案:媒体的发展对社会有以下影响:- 增加信息获取渠道: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更多信息,加强了人们的知识普及和社会参与意识。
- 影响意识形态:媒体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者,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对社会价值观念和观点产生影响,塑造公众舆论。
- 增加娱乐消遣方式: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消遣方式,如电影、电视节目、游戏等,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举例说明: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经历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方式,增强了人们的交流和社交能力。
2.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在媒体活动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媒体应坚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为公众提供可信的新闻和信息。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与判断1.巴特勒在《媒介社会学》中指出,媒介社会学是传媒学科,是社会学的分支。
2.传媒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和分析传媒过程的因素,同时考察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是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与运作方式的三大决定因素。
4.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5.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内容支撑型和广告支撑型。
6.传媒经济的本质不是注意力经济而是影响力经济7.网络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提出,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民主。
8.1996年美国学者格雷姆·布朗宁出版《电子民主:运用因特网改革美国政治》,正式拉开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学者研究网络民主现象的序幕。
9.网络民主的表现方式:网络选举、网络投票、网络签名、网络链接。
10.文化的四层面: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
11.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的、接受的文化。
12.传媒从业者所受的社会控制: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益者控制、自我控制。
13.大众文化的特点:①大众媒介性②商品性③流行性④类型性⑤娱乐性⑥日常性14.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
15.社会控制的类型:内部社会控制和外部社会控制。
16.在传播学界,最早指出媒体存在“刻板成见”的是李普曼《公共舆论》。
从心理学引入社会学。
“文化帝国”现象也值得忧虑:由于传播媒介在技术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有意无意地控制或极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
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1.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大众文化: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与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
文化传媒考试题库答案
文化传媒考试题库答案一、选择题1. 传媒的四大功能包括:A. 传播信息、娱乐、教育、服务B. 传播信息、宣传、教育、服务C. 传播信息、娱乐、宣传、服务D. 传播信息、娱乐、教育、宣传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个性化C. 单向传播D. 网络化答案:C3.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 麦克卢汉C.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D. 沃尔特·李普曼答案:C4. 以下哪项是大众传媒对公众意见形成的影响?A. 决定作用B. 引导作用C. 无影响D. 反向作用答案:B5. 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A. 技术优势B. 内容创新C. 资金实力D. 市场规模答案:B二、判断题1. 传媒的社会责任包括传播真实、公正、全面的信息。
(对)2. 传媒的商业化运作与社会责任是完全对立的。
(错)3. 传媒的受众是被动接受信息的群体。
(错)4.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叠加。
(错)5. 传媒的全球化趋势对本土文化没有影响。
(错)三、简答题1. 简述传媒的社会责任。
传媒的社会责任包括传播真实、公正、全面的信息;尊重个人隐私和名誉;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提供有益的知识和信息;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等。
2. 什么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哪些特点?新媒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个性化、即时性、网络化等特点。
3. 什么是传播效果?简述传播效果的几种类型。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各种影响。
传播效果的类型包括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态度变化效果等。
四、论述题1. 论述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者、文化传承者和社会发展推动者的角色。
它通过传播新闻、知识、文化等内容,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促进社会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引导公众意见,推动社会进步。
传媒类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传媒类专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媒行业的核心功能是什么?A. 娱乐B. 教育C. 传播信息D. 广告宣传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传媒传播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公正性答案:C3. 在传媒领域,“议程设置”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拉斯韦尔C. 施拉姆D. 麦克库姆斯和肖答案:D4. 传媒产品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主要考虑以下哪几个因素?A. 受众需求B. 竞争对手C. 产品特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去中心化C. 传统性D. 个性化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传媒伦理的重要性。
答案:传媒伦理是确保传媒内容真实、公正、客观和负责任的基础。
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隐私、促进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伦理还有助于提升传媒行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2. 描述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
答案: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方式、受众互动、内容形式和传播速度。
数字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允许受众参与内容的创造和分享;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传播速度快,能够实现实时更新和传播。
三、论述题1.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传媒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传媒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同质化、信息过载、虚假新闻的传播以及跨国监管的困难。
机遇则包括跨文化交流的促进、新的市场和受众的拓展、技术革新带来的新传播形式以及全球合作的可能性。
四、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一个近期发生的传媒事件,并讨论其对传媒行业的影响。
答案:以2024年某大型传媒集团因发布虚假新闻而受到公众和监管机构的批评为例。
此事件凸显了真实性和责任性在传媒行业中的重要性,促使行业加强自律,提升内容审核标准,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媒体素养的关注,促进了对信息来源的批判性思考。
五、开放性问题1. 你认为未来的传媒行业将如何发展?请提出你的见解。
媒介与社会考研题目及答案
媒介与社会考研题目及答案媒介与社会考研题目:1. 简述媒介理论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进行转型以适应数字化趋势。
3. 媒介融合背景下,分析社交媒体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影响。
4. 探讨媒介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5. 阐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答案:1. “议程设置”理论是由麦克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能够影响公众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度和认知。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论的应用体现在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如选举、自然灾害等,媒体的报道往往决定了公众讨论的焦点。
2.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上。
内容生产上,传统媒体需要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传播方式上,需要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扩大影响力;商业模式上,则需要探索广告、付费订阅等多种盈利方式。
3.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公共话语空间带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使得更多的个体和群体能够参与到公共议题的讨论中。
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4. 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
从书信到电话,再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人们交流的方式越来越便捷,距离感逐渐减少。
同时,这也带来了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的界限模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分析、评估和创造媒介信息的能力。
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
教育部门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活动,帮助公众提高辨识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传媒专业考试
一、选择题
1.传媒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传播理论与历史
B.传媒产业与经济
C.传媒技术与发展
D.生物医学工程(正确答案)
2.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传播学之父”?
A.马克思
B.威尔伯·施拉姆(正确答案)
C.爱因斯坦
D.弗洛伊德
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传播者
B.传播内容
C.传播媒介
D.传播对象的心理状态(正确答案)
4.下列哪项不属于传媒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A.真实客观报道
B.保护消息来源
C.泄露商业秘密(正确答案)
D.尊重公众知情权
5.在传媒效果研究中,“魔弹论”又称为?
A.有限效果论
B.强大效果论(正确答案)
C.适度效果论
D.无效果论
6.哪一项不是数字媒体时代传媒业的发展趋势?
A.媒介融合
B.受众细分化
C.传播渠道单一化(正确答案)
D.内容个性化
7.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传媒技术中的“新媒体技术”?
A.数字电视
B.社交媒体平台
C.虚拟现实技术
D.传统印刷技术(正确答案)
8.在广告传媒中,下列哪一项是衡量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
A.广告播放次数
B.广告制作成本
C.受众到达率(正确答案)
D.广告长度。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
传媒社会学复习资料传媒社会学是研究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究了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传媒的作用。
该学科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形式,以及与传媒相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提供一些传媒社会学的复习资料,以帮助读者巩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一、传媒与社会1. 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传媒作为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传媒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是传媒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2. 社交媒体与网络社会: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传媒行为和社交方式。
探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个人、社会关系以及传媒生态的影响是传媒社会学的研究重点。
3. 媒介理论:媒介理论是传媒社会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之一,它探究了媒介对信息传递和接收的影响。
例如,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消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社会的消息。
二、传媒与社会群体1. 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指用于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传媒形式,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
研究大众传媒的影响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媒对社会群体的塑造作用。
2. 少数媒体:少数媒体相较于大众传媒在影响范围和受众数量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然而,少数媒体也可以在特定领域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如小众报刊对特定群体的阅读和信息获取。
3. 媒体效应:媒体效应研究媒体对观众行为和意识的影响。
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媒介心理学和社会行为理论等,都是传媒效应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传媒与社会问题1. 媒体多样性与垄断:媒体多样性是指传媒领域中信息的广度和多样性。
垄断则指少数传媒机构垄断了绝大部分信息资源。
传媒多样性和垄断对社会的影响是传媒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2. 媒体与政治:媒体在政治中的角色是传媒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它关注媒体在政治活动和决策中的作用,以及政治力量对传媒的控制。
3. 媒体与社会认同:媒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对社会认同和身份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传媒社会学研究了媒体如何影响个人和集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的认同。
传媒导论复习资料1
2011传媒导论复习资料汇编(知识点提炼供参考)第一章传媒概述1、国际电信联盟认为,媒介有以下五种:感觉媒介、表述媒介、表现媒介、存储媒介与传输媒介,其中(A.感觉媒介)媒介包括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以及物质的质地、形状、温度等。
A.感觉媒介 B.表述媒介 C.表现媒介 D.存储媒介2、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D.麦克卢汉)在1964年有一个对媒介的决断性定义:媒介就是信息。
A.A.哈特 B.普罗斯 C.施拉姆 D.麦克卢汉二、题目1、传媒的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是一种探索性研究,它通过特殊的技术获得传媒及其与传媒相关的人或事方面的较深层次的信息。
定性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2、传媒的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是将数据定量表示,并通过统计分析,将结果从样本推广到所研究的总体的研究方法。
传媒的定量研究弥补了定性研究的缺陷,它可以深入细致地研究事物内部的构成比例、研究事物规模大小以及水平的高低。
传媒的定量研究是是对于与传媒相关的量的关系的研究,资料比较客观可靠,统计分析比较科学精确,但是难以研究传媒发展中的复杂现象。
定量研究是一个描述问题的过程,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简答媒介、媒体与传媒的异同。
媒介,更多的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媒体是媒介载体的简称,几乎与媒介的概念等同,只是媒介的内涵要比媒体宽广。
媒介一词在没有特别说明时既可指语言、文字、印刷、声音、影像内容信息,也可指承载这些信息的技术和物质。
而媒体指的是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等载体及其发行机构。
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传媒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有承载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二是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譬如电视台、报社等。
文化传媒与社会意识形态试题
文化传媒与社会意识形态试题一、简答题1. 请简述文化传媒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文化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与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与大众沟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体系、思想倾向等。
文化传媒既能传达政府和权威机构的意识形态,也能反映大众的观点和心声。
它通过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传播,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 举例说明文化传媒如何塑造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传媒通过各种手段塑造社会意识形态。
举例来说,电视节目、电影和广播可以通过剧情设置、角色表演和情节安排,呈现出特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态度。
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和评论来影响公众对特定事件的看法,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
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个体更加容易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从而进一步影响并塑造社会意识形态。
3. 论述文化传媒的优势和局限性。
文化传媒具有广泛传播和影响力的优势。
它能够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大量的受众,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文化传媒还能够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丰富信息的表达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另外,文化传媒的大众化特点也使得它能够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统一社会意识形态,构建社会认同感。
然而,文化传媒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媒体的选择和编辑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引入偏见和误导。
其次,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和杂乱,存在真假信息难以辨别的问题。
此外,由于文化传媒的商业化运作,一些媒体机构追求点击量和利润最大化,可能忽视了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负责和正确引导。
二、论述题1. 论述文化传媒在当代社会中对形成和变革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
文化传媒在当代社会中对形成和变革社会意识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文化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传递者,能够迅速将新思想、新观念传达给大众,引导和影响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通过电视、电影、音乐等媒体形式呈现的新文化现象,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传媒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传媒学考研题库及答案传媒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传媒学专业的热门,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考研攻读传媒学硕士学位。
然而,传媒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考研内容涉及广泛,备考难度也较大。
因此,了解传媒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对于备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传媒学考研的题型。
传媒学考研一般包括两个科目,即综合素质和专业课。
综合素质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英语、数学、逻辑等方面的内容。
而专业课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对传媒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在综合素质考试中,政治是必考科目之一。
传媒学考研的政治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国家政治制度、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理解,以及对当前国内外政治热点问题的掌握。
备考政治科目时,考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结合时事政治新闻,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另外,英语也是传媒学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
英语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
备考英语科目时,考生可以通过听英语新闻、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文章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此外,积累一些常用的英语词汇和短语,掌握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也是备考的关键。
在专业课考试中,传媒学考研的题库及答案更具挑战性。
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传媒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包括传媒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专业课科目时,考生可以通过阅读传媒学的经典著作和重要论文,了解传媒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此外,参加一些传媒学考研的培训班也是备考的有效方式之一。
培训班可以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考试的重点内容,提供一些经验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同时,与其他备考者一起学习,相互交流,也能够激发备考的积极性和动力。
总之,了解传媒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对于备考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考试科目的了解和备考方法的掌握,考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备考,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辨析题:个人传媒和大众传媒的关键区别不在于使用形态而于传播的信息内容。
个人传媒的信息内容是私人化的,大众传媒的信息内容是大众共享的。
二、库利的理论贡献及评价。
1、把传播纳入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去。
2、进步作用作了说明。
3、信息交流将整个社会连在一起。
4、传媒具有付功能,带来了紧张焦虑的风气,会削弱和毁掉个人风格。
评价:库利在西方社会中第一次尝试解释了传媒如何改变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文化的问题。
三、帕克的理论贡献及评价:1、通过传播的作用,人们之间本能的,心理的关系结构会被传媒所建构的人为且合理的、道德的秩序所取代。
2、大众传播、传媒具有参考功能和表达功能。
3、帕克认为传媒扩大闲暇价值等倾向是道德败坏的力量,暗中破坏了控制社会的传统钳制力量,具有社会瓦解性和颠覆性。
帕克被称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他也是再次世界大战之间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科学家。
他将传播限定为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四、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评价。
1、“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开拓了控制分析的研究领域。
2、说什么,开拓了内容分析的研究领域。
3、通过什么渠道,是对传媒本身的研究,开拓了媒介分析的研究领域。
4、对谁,开拓了受众分析的研究领域。
5、取得什么效果,是衡量某项传播活动成败的重要尺度,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
评价:“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框架,使传播学的确立成为可能。
2、“5W”模式作为一种线性模式,有其不足之处,该模式被表述为一种直线性、意向性的过程,忽略了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五、勒温把关人(守门人)理论及评价。
1、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
2、把关(守门)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3、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
评价:1、勒温的把关人理论对于传媒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被广泛用于传媒内容和选择过程,为分析大众传媒的传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缺点在于,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过分强调把关人的独立权限,忽略了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影响。
六、辨析题。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永恒主题,将个性和社会性汇集一身且并行不悖,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最显著的特征。
彰显个性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富有魅力的原动力。
使信息的沟通与互动更加个性化和平民化,个体的社会参与程度大提高。
协作共享,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生命的本源,共享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
七、网络传媒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
1、拓展了公民表达渠道和利益诉求渠道。
2、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知情权。
3、拓宽了公共话语平台。
4、增强了公共事务的参与监督。
八、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积极社会作用。
1、突破了话语垄断权。
2、累积了社会资本的总量。
3、开拓了社会化新途径。
4、拓宽了社会角色理论的内涵。
九、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传媒内容的关系。
社会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文化的核心,它影响着传媒的内容。
任何一个社会、时代的传媒都要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支配。
传媒的内容也会反过来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塑造政府和国民的形象,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国人的个体价值观。
十、如何宣传大政方针。
1、紧扣时代脉搏。
2、宣传改革的成就。
3、对改革内容作深刻的分析。
4、引导公众深入理解改革。
5、探讨改革涉及的深层问题。
十一、简述戈尔丁的传播效果四类型。
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
3、长期的预期效果。
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指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
十二、传媒的刻板印象及其对受众与社会的影响作用。
传媒的刻板印象是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些印象通常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刻板印象常常试图使某些角色和行为合法化,会强化某些导致歧视、偏见的信念。
刻板印象对受众的影响,传媒对某类角色及其行为的持续夸大,会在受众心中留下刻板印象,并进而导致受众对某类角色及其行为的评价和态度。
刻板印象的社会作用,是某些社会阶层利益的反映,同时也会反过来对某些社会阶层的利益有强化或削弱的作用。
对掌握了统治权的阶层而言,刻板印象有校刊其利益的正功能。
反之,对在社会分层中处于较低位置的社会阶层而言,刻板印象有削弱其利益的负功能。
十三、议程设置的含义及过程。
含义,传媒经过日复一日的新闻选择和发布,影响着公众对当前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件的认识,即,经过一段时间,新闻媒体的优先议题将成为公众的优先议题。
设置过程,1、传媒突出报道某些事件或活动,并使其引人注目,2、不同种类的议题需要不同种类、不同分量的新闻报道,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3、必须对焦点事件或活动加以建构或给予一定范围的意义,使受众便于理解。
4、传媒使用的语言影响人们对议题重要程度的感受。
5、传媒需要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事件或活动与某些引申的次级意义联系起来,以给受众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
6、当知名且可信的人开始讨论某个议题的时候,该议题的建构速度会加快。
十四、辨析题。
人影响传媒,传媒也影响人?正确,传媒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人影响传媒,不同层次、不同意义的传者影响着传媒的内容、形式、技术形态等。
另一方面传媒影响人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的交往方式。
十五、传媒对人的社会化影响。
1、传媒对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传播政治知识,影响受众的政治认知。
塑造政治人格。
引导受众的政治观念。
2、传媒对人的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通过道德宣传确立榜样,引出正面的道德教育效果。
通过传媒的谴责机制,迫使违反道德规范者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纠正其行为。
3、传媒对人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性别角色社会化使人们按照社会所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十六、辨析题。
人的现代化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正确。
人的现代化,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是使人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环境、推动现代社会更快发展的动态过程。
人的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或略超前的水平。
人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十七、传媒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政治、文化,与传媒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传媒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产物,传媒的发展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传媒又对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反作用。
从功能上看,传媒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良性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
十八、传媒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为传媒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传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
文化为传媒业界提供了人力资源。
在文化结构中,社会价值观、社会习俗对传媒有重要制约作用。
十九、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传媒的力量发挥都会哪些突出作用。
1、传媒可以通过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来促进价值观的和谐。
个人的状况作为部分会影响社会这个整体的状况,社会和谐、社会整治依赖于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观、主导价值观的认同。
传媒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或强化有着不可的作用。
2、传媒促进了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和谐。
传媒作为信息系统,可以发挥社会关系协调的功能。
3、通过传媒,形成社会的凝聚力。
传媒可以成为强大的社会建构力量,具备凝聚人心的正功能,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
4、通过对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调整,促进社会的和谐。
对于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传媒可以通过舆论引导,作出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努力,以此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二十、辨析题。
社会现象即社会问题。
错误。
社会问题是威胁社会正常运行的公共问题。
社会现象被称为问题,应该符合四个基本条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非正常状态,对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有害或不利,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控制。
二十一、辨析题。
传媒既是社会控制的客体,又是社会控制的主体。
正确。
从社会控制的客体角度而言,传媒要受到政府相关的制度、规范的控制。
从社会控制的主体角度而言,传媒作为非正式控制的一种手段,对社会控制发挥都会特定的功能。
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都会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都会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二、传媒对社会控制的正负功能。
正功能。
1、通过形成舆论来实现社会控制。
舆论在社会控制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传媒是形成舆论的重要条件,舆论产生的基础是社会联系、沟通,传媒是社会联系、沟通的重要纽带。
2、通过与其他外部社会控制主体的合作实现社会控制。
传媒通过发布正式外部社会控制主体制定的政策、法规、规范,报道相关安全及其解决思路方式,与其他外部社会控制主体合作,实现社会控制。
负功能。
1、与主旋律相左的传媒内容会削弱社会控制力量。
2、传媒中心主义与社会控制的偏倚。
3、负面新闻信息传播过度会解构社会道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