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完美版-附全部专栏图片)

合集下载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两核六城十组团2011-08-30 10:29《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正式发布:功能定位为核心增长极总体布局由两核六城十组团中原经济区新闻网8月30日消息:郑州新区被定位为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增长极,其规模将和中心城区相同,也就是说将来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区域将由两个规模相同的城市组成。

郑州新区将重点推动七组团,即CBD、龙湖区、郑州东站地区、国际物流园区、龙子湖高校内区、白沙——绿博园组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到2020年郑州新区的建成区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到400万,GDP占全市比重30%以上。

假如中原经济区是一部“大片儿”,那么郑州都市区就是这部片子的“领衔主演”。

从郑州都市区概念提出至今,这位领衔主演尚未全面展示过自己,大多数市民对其了解,仅限于媒体对它的“零星”报道。

作为昨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昨日正式发布并于今日进行探讨审议。

A城市化目标:建成区超1000平方公里,人口1500万以上郑州都市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服务外包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国际陆港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2020年,郑州都市区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以上。

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

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0标台,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人均拥有停车位面积1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全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保持320天以上。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2010年为4040.9亿),占全省1/4以上,人均GDP 达到14万元左右,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2010年排名16位);B区域中心目标:3个小时可到京、沪、汉、宁、西安2020年,郑州都市区要实现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天津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射圈,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

邯郸邢台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

邯郸邢台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

邯郸邢台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冀南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新闻网11月30日讯(河北日报通讯员李慧敏记者李巍)今天,省发改委正式对外公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21-2021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纳入《规划》,这标志着河北省冀南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规划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的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毫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1.97亿(2021年末总数),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规划》提出,邯郸依托冀南新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在中原经济区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邯郸和聊城、安阳一道,将被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等经济区域合作交流的北部门户。

国家将支持河北省在邯郸、邢台建设冀南区域合作示范区,推进邯(郸)邢(台)一体化,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探索跨区域产业合作、利益共享、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等新机制。

据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邯郸、邢台的一大批重点项目被纳入《规划》,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基地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

《规划》涉及的“河北元素”,包括漳滏河大型灌区和一批重大农业结构调整工程、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工程等列入规划,同意开展前期工作。

河北省冀南优势农产品产区纳入规划,将建设规模化、区域化、集中连片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规划》还提出,加快推进邢台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同意研究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权交易等。

此外,邯郸、邢台石化装备及基础部件,邯郸优质钢、邢台煤盐化工、邢台光伏高新技术产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地纳入《规划》,邯郸―黄骅铁路复线,邯郸机场扩建,规划建设邢台通用机场等交通项目纳入《规划》。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布局构想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布局构想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布局构想吴海峰【摘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区域布局.为此,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地域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升级以郑汴洛地区为主体的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轴;强化以郑州市为中心和以洛阳市为副中心的核心增长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文化开发区建设;培育沿京广交通线经济带、沿陇海交通线经济带、沿焦枝交通线经济带、沿京九交通线经济带、沿西宁交通线经济带.【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030)006【总页数】5页(P151-155)【关键词】科学布局;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作者】吴海峰【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区域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协调包括区际经济协调和区内经济协调两个方面[1]。

中原经济区作为关乎中华振兴的区域板块,已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到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战略层面。

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中原经济区域内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必须有科学的区域布局。

本研究从国家宏观区域尤其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大背景出发,立足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实际和比较优势,在吸纳和借鉴有关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原经济区地域发展布局的战略构想,概括起来,就是升级一个“轴”、强化二重“核”、构建三层“圈”、协调四大“区”、培育五条“带”,简称“一轴两核三圈四区五带”的空间区域布局结构。

1 升级一个“轴”1.1 郑汴洛增长轴的范围和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有3种开发形式:一是极点开发,二是轴线开发,三是网络开发。

3种开发形式又是相辅相成的[2]。

一般来说,极点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轴线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而网络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

大手笔规划中原经济区

大手笔规划中原经济区
大 手 笔规 划 中原 经 济 区
王笑飞
中部 地 区正 以强劲之 势实 现快速 崛起 ,作 为中部地 区最重 要 的省 份 ,河 南在 加强 中原城 市群 建设 的基础 上继续 发力 ,提 出 了构建 “ 中原经济 区” 的战 略构 想。 中原 地 区人多地 广 ,物 产丰 富 , 自古就有 得 中原者得 天下 之说 。在 中国区域经 济发展 的
大潮 中,中原 地区具 有重 要 的战略地位 和地 理 、交通优 势 ,既可 以承接 东部 产业转移 ,也 能 够辐 射西部 经济 发展 ,建设 中原 经济 区有利 于转 变发展 方式 ,形成 新 的经济增 长极 ,有利于 河南走 出一条 不以牺牲农业 和粮食 为代价 的 “ 三化 ”协调 的科学发 展之路 。
上腾 飞的翅膀 。
消息 甫出 ,如石击水 ,引起 回响声声。 9 月6日,著 名经济 学 家吴 敬琏 教授在 中原经济 区发 展战略座 谈会上 指 出,河南 不富 ,中 国不 富 !中部地 区最 重要 的部 分就是 中原。
9 1 日,2 1城 市 发展 ( 州 ) 坛召开 ,中国社 会科学 院常务 副 院长王 伟光作 《 月 7 00 郑 论 中 原经济 区核 心城市发 展战略研 究 》的主题 演讲 。
提升城 市 的 自主创 新能 力 ,大力发展 战 略性新 兴产业 ,增 强城市 发展 活力 ,从而 提升城 市综
合竞争 力。”
“ 大郑 州都市 区需要 突破 行政 区划的 限制 ,范围应 包括郑 州市 行政 区范围 、开封市 区、
新 乡市平 原新 区和 焦作市 焦作 新 区。同 时 ,还要 综合 各个 区域地 位突 出、交 通条件优 越 、文 化 底蕴 深厚 、资源 禀赋优 良、经 济基 础较好 ,以及人 力资 源优势 等六 大优势 ,加 强合作和 优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国家发改委前言 (3)第一章发展基础 (3)第一章发展基础 (3)第一节发展优势 (3)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4)第二章总体要求 (4)第一节指导思想 (4)第二节战略定位 (4)第三节发展目标 (5)第三章空间布局 (5)第一节打造核心发展区域 (5)第二节构建“米”字形发展轴 (5)第三节壮大南北两翼经济带 (6)第四章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6)第一节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 (6)第二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6)第三节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7)第五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7)第一节建设产业集聚平台 (7)第二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7)第三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0)第四节加快发展服务业 (10)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1)第六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1)第一节加快城市群建设 (11)第二节提升城镇功能 (12)第三节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2)第四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3)第七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13)第一节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13)第二节构建现代交通网络 (13)第三节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14)第四节加强水资源保障 (17)第五节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17)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17)第一节推进生态建设 (17)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18)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8)第九章建设和谐中原 (18)第一节弘扬中原大文化 (19)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9)第三节加快医疗卫生和人口事业发展 (19)第四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20)第五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0)第十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和开放合作 (20)第一节优化区域内分工合作 (20)第二节支持开展区域合作示范 (21)第三节密切与其他经济区联系 (21)第四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21)第五节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2)第十一章创新“三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22)第一节推进关键环节先行先试 (22)第二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22)第三节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23)第四节开展“三化”协调发展创新示范 (23)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 (24)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 (24)第二节强化监督检查 (24)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涵盖5省30市

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涵盖5省30市

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涵盖5省30市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并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经济区涵盖5省30市3县(区),较起草时增加了1个区“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成为贯穿《规划》的主线□记者刘江浩郑松波本报讯中原经济区到底长什么样?有多大“个头”、有多少“体重”?从它诞生一路走来,这个轮廓逐渐地清晰起来。

直到今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关于中原经济区的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在昨日召开的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李克作《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就于11月17日以国函【2012】194号正式批复了《规划》,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阶段。

李克说,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河南省全境,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共5省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

这比今年8月7日中原经济区规划启动时的草案多出了安徽省淮南市的潘集区。

“两不三新”是我省探索出的一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规划》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我省的探索实践,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并把这条路子作为《规划》编制的主线,贯穿于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章节,成为《规划》最为鲜明的特色。

特别是《规划》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内容的单独一节,提出要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我们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原经济区规划》全文

《中原经济区规划》全文

《中原经济区规划》全文(2012—202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优势第二节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战略定位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打造核心发展区域第二节构建“米”字形发展轴第三节壮大南北两翼经济带第四章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第一节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第二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三节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第五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第一节建设产业集聚平台第二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节加快发展服务业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六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节加快城市群建设第二节提升城镇功能第三节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第四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七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第一节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第三节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第四节加强水资源保障第五节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第一节推进生态建设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九章建设和谐中原第一节弘扬中原大文化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三节加快医疗卫生和人口事业发展第四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五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第十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和开放合作第一节优化区域内分工合作第二节支持开展区域合作示范第三节密切与其他经济区联系第四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第五节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十一章创新“三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推进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第二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第三节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第四节开展“三化”协调发展创新示范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第二节强化监督检查前言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编制本规划。

中原经济区建设展望与分析

中原经济区建设展望与分析

中原经济区农业地位
中原经济区所在区域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六分 之一,在国家粮食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测算,到 2020年,国家还需要新增1000亿斤粮食,中原经济区要承担 的粮食安全重任,是不可替代的。
相关措施: 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
●新乡:发展家电与家电配件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与 电子技术产业; ●许昌:大力发展电力电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促进 旅游产业的发展;
●漯河: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加快养殖基地建设; ●洛阳: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勘探业;
●商丘: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冷链制冷业,机电装备制造 业,优化煤化工、铝加工产业; ●安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焦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经济转型,优化产业 结构;
中原经济区国际化发展方向
发挥腹地效应,吸引外来资本, 借助外力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增强 体质必经之路。发展开放型经济同 样是中原经济区的动力支。发展开 放型经济重要的支撑点在于利用好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 住境外和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加 快向内地转移的机遇,承接一批出 口型企业转移,引进一批企业集团 和拳头产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出口基地,“这成为河南承接产 业转移中的重头戏。” 富士康的到来,不仅是中原腹地 效应的体现,更是河南利用自身的 资源优势吸引沿海城市技术、品牌、 市场等资源的生动案例。
中原经济区工业地位
在工业方面,河南将重点发展壮大汽车、电子信息、装备 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培育生物、 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 投资空间巨大。 相关措施: 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两不三化”2011年国庆前夕,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

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区,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人。

中原经济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区位优势,二是基础优势,三是文化优势,四是人口优势,五是粮食优势,六是后发优势。

“让世界共享中原经济区发展机遇”——在龙年春天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面对众多中外政商领袖、境内外媒体,中部大省河南发出了热烈的邀请和豪迈的宣言。

如何发展?7月10日河南日报发表了何平同志的文章《“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提出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这就是“两不牺牲”,实践证明,以“两不”为基,用新型城镇化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河南胸怀全局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原务实发展的生命线。

由强农兴工,到“两不牺牲”、“三个新型”、“三化协调”,一路探索着走来,河南人终于找到了自己中原崛起的发展方式。

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仿佛四个相互联系的有力支点,构成了中原经济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

河南自古是农业大省,河南的粮食可以说是“国人的口粮”。

人口过亿的经济大省,又处于我国的核心腹地,粮食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吃饱肚子从来是头等大事。

仓廪实,营养足,才能发展工业、旅游、交通、能源等其它产业,才能知礼节,立足华夏祖地,发展厚重的中原文化。

农业和粮食不仅是中原发展的支撑点,也是中国发展的支撑点,这一点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之路可以佐证。

正是由于牢牢抓住农业和粮食这一基本点,保持农村政策的相对稳定,其它各个方面的发展才有一个强大的保证。

在生态和环境问题上,率先发展的南方振兴和周边经济区的曲折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深刻教训,只追求GDP和高速度的发展,有可能为我们带来财税的增加,但付出的却可能是沉重的代价!速度并不等于效率,财政收入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稳定与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发布

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发布
民提出, “ 推动建立专门的运营风险定价机制 、
体系 ,引领信贷资金更多投 向小微企业 。 口
中原经济 区规划正式发布
国家发改委近期正式发布了 《 中原经济区 规划 》,这是继 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 ,推进 中 原经济 区建设的又一重 大举措 ,意味着中原经 济 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新 阶段 。河南 省委省政 府近年来 探索提 出的 “ 两不三新”发展路子也
今后 ,银行业还应坚持专业服务导向 、商
银行业在扶 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破解融 资难上 ,应主要把握四项重点 ,即 “ 机构为主、 机制为重 、政策引领 、目标先到” 。 阎庆 民是在8 日于海南举行 的2 0 1 2 年A P E C 中小企业 峰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说 , “ 机构 为主”就是要推动银行设立专 营机构 , 目前有 1 0 0 多家商业银行设立 了专营机构 ,较好地发挥 了为 中小企业服务 的作用 ,同时 ,今年新设立 的8 0 0 多家农村金融机构 ,已成为农村和小微企

银监会 : 推动银行 设立 专营机构 扶持小微企 业融资
中国银监会主席助审批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 、 专业审批机制和违约通报机制 ”。这些机制 的 建立 ,将使银行业对 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 效能得到提高 ,并能缩短审批周期 。 阎庆民认为 , 银行业还应通过 “ 政策引领”, 实施差异化 的监管 ,鼓励 和推动银行支持小微 企业 ;并在推动信贷 目标 的落实 ,推动小微企 业 的信贷增长方面确保 “ 目标先到 ”。
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
厚 ,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局面。同时,进一步明确 了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 定位 :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全

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发展研究
罗 煜
( 黄 河科技 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6 3 )
摘 要: 中原 经济 区国土空间划分 为优化开发、 重点开发 、 生态农业发展 ( 即限制开发) 和 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 能区域 , 在明
确其主体功能区的地域 范围、 功能定位、 发展 目标的基础上, 建立科 学的绩效考核评价 体 系, 给 出财政 、 投 资、 土地、 人 口、 环 境、 产 业等各领域的政 策建议 , 逐步形成人 口、 经济、 资源环境相协调 的空间开发格局 , 走 出一条“ 两不三新 ” 、 “ . z - 4  ̄” 协调发展 之路 。
有共 同的历史 和文化 积淀 , 旅游资 源丰 富 , 有 夏商遗
域 。2 0 1 1 年末 区内铁路 营业 里 程 、 高速 公 路通 车 里
程 分别 达到 6 9 6 5公 里 、 8 3 2 3公 里 , 分 别 占全 国 的
7 %和 9 . 8 %, 运 营 民用 机 场 达 到 7个 , 在 全 国综 合 交通 运输 网络 中具 有重 要 的枢 纽地 位 。
2 . 具有 较好 的资 源条件 。 中原 经济 区农 业生 产
址、 战 国青 铜器 、 三 国古战场 、 北魏禅 林 、 洛 阳龙 门石 窟、 北宋 开封古 城 、 嵩 山少林 寺等 著名景 区和 国家级
旅 游线路 , 旅游 业发 展迅速 。 二、 中原 经济 区主体 功能 区的总体 国家
实 现 中部 崛起 的最佳 地理 位 置 , 是全 国“ 两 横 三纵 ” 城 市化 战 略格 局 中 陆桥 通 道 和 京 广 通 道 的交 汇 区
济 区是 中国古代先 进 文 化 和文 明 的重要 发 祥 地 , 富 有开拓 进 取 和 兼 容 并 蓄 的优 良文 化 传 统 。北 宋 以 前, 该 区域 长期 为古代 中 国政 治 、 经济、 文化 中心 , 如 今 洛 阳、 开封 、 郑 州在 中 国八 大古都 之列 。该 区域具

建设中原经济区 助推中部崛起

建设中原经济区 助推中部崛起

二 是要 突 出 经 济 区概 念 。经 济 区 是 在 劳 动 地 域 分工基 础 上形成 的不 同层 次和 各具 特色 的地 域经
济 单元 。一 般来 说 ,是 以中心城 市为 核心 ,以农业 为基础 ,以工业 为主 导 ,以交通 运输 和商 品流 通为
体 化新 格局 。 中原经济 区规 划应 当把促 进 区域协
— —
中华 民族 文化 发展 中有 着重要 的地位 。建 设中原经
济 区 ,有利 于传承 中原传 统文 化精髓 ,增加文 化影
响力 ,推 动社会 主义文 化大发 展大繁 荣 ;有利 于发
挥华 夏 民族根 文化 的优势 ,增 强华人华 侨归属感 ,
天 水经济 区 ,向西南有 成渝统 筹城 乡发展试验
区,向南则有 皖江经 济带承接 产业转 移示 范区 、武
汉两型 社会试 验区和长 珠潭两 型社会试 验 区,唯独
Hale Waihona Puke 提升 中华 民族 凝聚 力 ,促进 祖 国统一 ,实现 中华 民
族伟 大复兴 。 二 、建设 中原经 济 区必 须 明确 战略定位
中原地 区 尚无 国家层面 的战略 规划 。在 我 国东西部
本 刊 专稿 进 中原 城市 群与粮 食 生产核 心 区 、现 代城 镇体 系和
现 代产 业体 系建 设 ,在加快 工业 化 、城镇 化进 程 中
发展 的思 想 ,尊重 市场经 济规 律 ,加强 与 国家主体
功 能区规 划 、土地 利用 总体规 戈 、水 资源 综 合规划 0
提 高粮 食综 合生产 能 力和 比较 效益 ,走 出一条 “ 三 化 ”协 调发 展新 路 ,为 中西 部地 区科 学 发展探 索道
是有利 于保 障 国家粮 食安 全 ,实现 “ 三

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

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

中原经济区加速发展规划(官方发布版)- ----河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方案为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3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1827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目标,全面启动和有序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加快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现中原崛起。

二、基本原则(一)突出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突出“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突出载体建设,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四)突出改革开放,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构筑内陆开放高地。

(五)突出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为加快促进中原崛起,把我省建成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按照国函〔2009〕130号和发改地区〔2010〕1827号文件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并与我省“十二五”规划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相衔接,有步骤、分阶段推进《规划》实施,努力实现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

“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 郑州都市区将成为引擎_大河网河南省新闻

“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 郑州都市区将成为引擎_大河网河南省新闻

“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郑州都市区将成为引擎_大河网河南省新闻门户_大河楼市网河南最具影响力房产网络媒体大河网首页邮箱加入收藏新闻热线大河通行证用户密码注册新闻民声图片娱乐评论视频猛料沸点论坛焦点网谈第一时间嘉宾楼市博客在线对话网民记者收藏教育金融旅游美术邮箱爱心读书移动财富汽车动漫团购圈子传媒法制资讯热点业界观点高端访问曝光业主之声焦点房谈购房新房二手房别墅楼盘动态大河购房团租房写字楼商铺精彩专题大河看房车论坛楼市论坛二手房论坛博客地产博客业主博客当前位置:大河楼市> 楼市要闻> 郑州“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郑州都市区将成为引擎 2011年03月29日 17:24 来源:东方今报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意味着,河南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而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也已在2010年底描绘出了自己的发展蓝图,一张气势恢弘的“郑州都市区”蓝图宣告“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已经整装待发。

●○中原崛起恰逢其时今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并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河南籍人大代表欣喜地发现,中原经济区被写进“十二五规划纲要”。

早在今年1月,中原经济区就已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1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调研时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也象征着祖国的发展。

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与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的重大机遇。河南旅游业必须抓住这次机遇,站位全 局、主动融入、找准定位、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旅游 业的综合功能和先导作用。 总体要求是: 四 个“六”: 1、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六个意识” 2、 在功能定位上,要发挥“六个作用” 3、在工作重心上,要打造“六个支撑” 4、在支持体系上,要强化“六个保障”
4、品牌支撑。 重点打造一批世界级景区品牌;培育一批区域性 旅游会展品牌;孵化一批全国性旅游演艺品牌;催生 一批特色化旅游商品品牌。 5、集聚区支撑。 通过建设旅游集聚区,聚合六大要素,聚集不同产 品,加粗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济。 6、市场支撑。 依托人口优势,多样化繁荣省内市场。以长三角、 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多元化拓展国内市场。深度 开发港澳台市场,稳步提升日韩、东南亚市场,积极 开发欧洲及北美市场。
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定位于“一极、两带、两翼”。 • 一极”指以郑州为中心,加快郑州、开封一体化,构 建大中小城市相协调的城镇体系。 • “两带”指陇海经济带(商丘、开封、郑州、洛阳) 和京广经济带(安阳、新乡、郑州、许昌)。陇海经济带 定位于培育形成郑汴商洛沿亚欧大陆桥工业走廊,壮大能 源原材料、现代制造业、汽车、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实现 老工业基地(郑州、洛阳)振兴和新兴工业基地(商丘、 开封)崛起;京广经济带(安阳、新乡、郑州、许昌)则 是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食品 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 “两翼”指京广线以西地区和以东地区,前者的定位 是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及重要的现代装备 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后者则是培育新兴工业基地, 发展新型战略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 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原经济圈

中原经济圈

国内经济圈层的经验
• 经济圈是从大城市的辐射作用着眼的,侧 重于考虑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辐射 带动所及的地域范围。经济圈很少单独提, 一般是一小时经济圈,再有圈层的拓展。 •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 京津冀的三小时快速交通圈 •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三小时经济圈”
பைடு நூலகம்
经济圈意义
• 经济圈意义在于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 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有 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 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经济圈特点表现为内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同 质性与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 织和地域界限。大地域的经济圈一般都有 原材料生产区、能源生产区、加工区和农 业基地,从而构成一种综合产业圈。
中原城市群区域范围
中原经济区区域范围
• 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在经济地域区划上很明 显的叠加,重叠的地界部分在于新乡、焦作这两个 重工业城市。中原城市群主要形成于河南省内部, 其主要的发展目的是河南省集中优势资源,发挥产 业优势,奠定巩固郑州作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的地位实现河南省跨越式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过于集中河南省的优势资源,边缘化例如像是南 阳、安阳一类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过 于倚重郑州的区位优势,过于依赖其发展。中原经 济区作为一个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其重要的 目的实现跨省区经济发展,促进这些边缘城市的协 调发展,同时突破行政区划分割,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是中原城市群的主要 问题在于,中原经济区既是中央区域政策的“盲 区”,又是所在省的边缘地区,双重边缘化的“叠 加”。
中原经济圈概念的意义
• 中原经济圈的提出,目的不单单是为河南的经济 发展找到发展路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建设中 原经济圈,实现中原地区的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 沟通北部的环渤海经济圈,和东部的长三角经济 圈对接,连接南部的大武汉经济圈,与西部的大 西安经济圈共同发展。同时,通过这一经济圈的 建立可以增强这些经济圈的辐射效应,将一些经 济落后地区纳入到统一的规划体系中,促进其发 展,加快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中原经济区规划

中原经济区规划

3.中原經濟區規劃目標
主要規劃內容概述 1.重大的交通 建設 2.建设大中原 城市群 主 要 空 間 布 局
●明确建设郑州至徐州、商 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 州等快速铁路。 ●规划研究郑州至济南、郑 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 速铁路通道。
●加快构建 高效连接的 “米”字形 铁路网络。
●实施郑州 机场二期工 程等重大项 目。
●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设立分支机 构或建立成果转移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 新联盟,加强国家级企業技術中心、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 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构筑区域性自主创 新体系。
●支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 专项工程,加强技术创新,推 动郑州、洛阳成为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3.河北
邯郸市和邢台市
2.山西
晋城市、长治市、 运城市
4.山东
聊城市、菏泽市、 泰安市东平县
2.战略定位
1.國家重要糧食生產和現代農 業基地。 2.全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 現代化協調發展示範區。 3.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 4.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點 和重要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5.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
2.實驗區將成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戰略突
破口,將成為中原經濟區發展的龍頭;實驗區是 促進中原經濟區發展的一個重大實踐,基本上完 全覆蓋了鄭汴一體化核心區,就是中原經濟區建 設的都市核心區。
3. 河南省準備力爭通過5年左右發展,確立鄭州
成為國內大型航空樞紐地位,初步形成國際航空 貨運集散中心,以航空港區為核心、以電子資訊 製造業和現代物流業為支撐的航空城初具規模。
5.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 實驗區概述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主體區規劃草案
汽车服务博览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优势第二节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战略定位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打造核心发展区域第二节构建“米”字形发展轴第三节壮大南北两翼经济带第四章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第一节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第二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三节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第五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第一节建设产业集聚平台第二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节加快发展服务业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六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节加快城市群建设第二节提升城镇功能第三节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第四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七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第一节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第三节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第四节加强水资源保障第五节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第一节推进生态建设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九章建设和谐中原第一节弘扬中原大文化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三节加快医疗卫生和人口事业发展第四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五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第十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和开放合作第一节优化区域内分工合作第二节支持开展区域合作示范第三节密切与其他经济区联系第四节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第五节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十一章创新“三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推进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第二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第三节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第四节开展“三化”协调发展创新示范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第二节强化监督检查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

本规划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2—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第一节发展优势交通区位重要。

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汇区域。

2011年末区内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6965公里、8323公里,占全国的7%和9.8%,运营民用机场达到7个,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

粮食优势突出。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

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占全国的18%以上,其中小麦产量5400万吨,接近全国的50%;棉花、油料、畜禽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8.4%、20.5%、14.8%,特色农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产业基础较好。

矿产资源丰富,煤、铝、钼、金、天然碱等储量较大,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工业门类齐全,装备、有色、食品产业优势突出,电子信息、汽车、轻工等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市场潜力巨大。

城镇化率达到40.6%,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投资和消费需求空间广阔,市场优势日益显现。

人口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是全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底蕴深厚。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原经济区发挥优势、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有利于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激发人口、市场蕴藏的巨大内需潜能,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探索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体制政策新优势。

区域合作日益密切,有利于区域联动和一体化发展,形成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同时,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

集中表现在: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突出矛盾。

必须大胆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进一步创新体制、扩大开放,着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节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推进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联动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推进区域互动联动发展,发展壮大城市群,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支撑全国发展新的增长极。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三化”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

到2020年,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

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化、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更高水平的“三化”协调发展。

第三章空间布局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

第一节打造核心发展区域提升郑州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支持郑(州)汴(开封)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提升郑(州)洛(阳)工业走廊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推动多层次高效便捷快速通道建设,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引领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第二节构建“米”字形发展轴提升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功能,加快东北西南向和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建设,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相连接的基本骨架。

沿陇海发展轴。

依托陆桥通道,增强三门峡、运城、洛阳、开封、商丘、淮北、宿州、菏泽等沿线城市支撑作用,形成贯通东中西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城镇密集带。

沿京广发展轴。

依托京广通道,提升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信阳等沿线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北接京津、沟通南北的产业和城镇密集带。

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

依托连接重庆、郑州、济南的运输通道,提升聊城、濮阳、平顶山、南阳等沿线城市发展水平,培育形成连接山东半岛、直通大西南的区域发展轴。

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

依托连接太原、郑州、合肥的运输通道,发展壮大长治、晋城、焦作、济源、周口、阜阳等沿线城市,培育形成面向长三角、联系晋陕蒙地区的区域发展轴。

第三节壮大南北两翼经济带加强运输通道建设,提升晋冀鲁豫交界地区和淮河上中游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培育壮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形成与“米”字形发展轴相衔接、促进中原经济区东西向开放合作的重要支撑。

沿邯长—邯济经济带。

依托邯长—邯济铁路、晋豫鲁大能力运输通道和青(岛)兰(州)高速,推动长治、邯郸、安阳、邢台、聊城等沿线工业城市振兴发展,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北部省际交汇区域发展的经济带。

沿淮经济带。

依托淮河水运通道及沿淮路网通道,统筹淮河沿线资源开发,提升信阳、周口、驻马店、漯河、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水平,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区域发展的经济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