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8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2.3.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 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南北半球1月、7月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及分布。

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

3.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①________因素和②________因素。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③______________的季节移动。

2.规律:北半球夏季④____移,冬季⑤____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对气压带影响原因同纬度夏季,大陆形成⑥____压;冬季,大陆形成⑦________压⑧__________________南北半球北半球:纬向上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⑨________________;南半球:基本呈⑩________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相间分布;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压中心的影响受影响气压带高、低气压中心的变化7月⑪____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⑫________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高压区域1月北半球的⑬____________气压带被亚洲高压(⑭________________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⑮________上(3)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及其随季节移动:对世界各地的⑯ 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异常: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⑰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形成的因素: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⑲________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学考复习必修12.3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学考复习必修12.3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3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右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

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气压带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甲: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B .乙: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C .甲: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D .乙:赤道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2.非洲某地受气压带乙、风带②交替控制,其气候特征是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右图为某时段全球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示意图。

完成3、4题。

3.有关甲、乙两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南半球 热力原因 B.甲:北半球 动力原因C.乙:南半球 动力原因D.乙:北半球 热力原因 4.此时的月份最可能是A.1 月B.4 月C.7 月D.10 月 5.关于大气水平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B.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C. 高空大气运动的方向和等压线斜交D.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 6.下列热力环流形式中不正确的是读右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B 处的风向是A .东北风B .西南风C .东南风D .西北风 8.在气压带A 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A .高温多雨B .炎热干燥C .温暖干燥D .温和湿润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右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11.由于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经过45天的施工,于2014年2月8日竣工并开站运行。

大气环境 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大气环境 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降水少、多晴天和空气稀薄的地区,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强。
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并不是在纬度 位置最低的南方地区,而是在青藏高原和西北 地区。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 辐射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太阳辐 射强;而四川地区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强。
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0C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12
地面辐射是近 地面大气主要、 直接的热源。
温度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垂直分布 对流层
气温特点 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与人类关系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适合飞机飞行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大地暖大气”
小结
辐射类型 辐射方向
射向地面 射向大气和宇 宙空间 射向地面和宇 宙空间
作用
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会 使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 波 辐 射
大气的作用:
①减少气温日较差: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 的气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了夜间 的气温。 ②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达到15℃,形成适宜人类 生存的温度环境。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 防御霜冻
7、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青藏高原的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 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 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分类
根据气压和风的性质及空间分布特征,全球气压带风带可分为低 气压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和东风带等。
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地球公转产生的黄赤交角、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全球气压 带风带的分布。
影响因素
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地形地貌和人类活 动等。其中,太阳辐射是根本因素,大气环流是重要因素, 下垫面性质和地形地貌是局部因素,人类活动也会对全球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大西洋西风漂流系统
西风漂流的形成
大西洋西风漂流系统是由盛行 西风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 成的。
西风漂流的影响
西风漂流对大西洋沿岸地区的 气候、海洋生态等方面产生重 要影响,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 欧气候的调节作用。
西风漂流的异常
西风漂流的异常可能导致气候 异常,如北大西洋涛动(NAO )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全球气 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汇报人:XX
20XX-01-28

CONTENCT

• 全球气压带风带概述 •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典型案例分析 • 高考考点解读与备考策略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全球气压带风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不均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导致全球范围内气压和风向呈现出一 定规律性的带状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
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形成全年 高温干燥的气候特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

热带草原气候
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影响,形成干 湿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必修一 地理——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必修一  地理——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O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3)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 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 下三种类型:
第四步,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O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典例]
(2015· 安徽高考· 节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D)
A.反气旋频繁过境
O
B.受沿岸寒流影响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冲关演练] 考法 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 (2017·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 间分布图,回答(1)~(2)题。
地中海气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 夏季炎热干燥,冬 热带草原 干季(冬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湿季 全年高温,一年可
(夏季)时受气压带、 风带北移而形 分为旱雨两季 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四步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 第一步,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 压带;温度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 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 极地低气压带。
O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第二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 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 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气压带与风带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以区域分布图、统计图等形式,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以等值线图为材料,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及季风等。

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均有呈现,分值4~8分,难度中等。

[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 低纬环流圈b 中纬环流圈c 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盛行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易错提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属于热力型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属于动力型气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

但是,由于地球某某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

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气压中心M 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课件 部编版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课件 部编版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结论: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 )
下图为北太平洋海区。在甲、乙两处测得水的沸点 为99.4℃,在丙、丁两处测得水的沸点为99.8℃, 则近地面M点的风向为( C ) A.西北风 B.北风 C.东南风 D.西风
在垂直方向上我们用等压面来表示 气压数值的大小和空间分布规律
24.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
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
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
影轨迹是
A
A
B
C
D
我国华北地区冬季 冷锋一般是西北季 风南下造成。冬季 冷锋过境后,风向 以西北风为主,气 球应该飘向东南方 向,A正确,CD错 误。
B图先向西北后 向东南,应该是 冷锋过境前至过 境后的变化
近地面空气的冷热不均是产生热气球升空(大气垂 直运动)的原因
近地面空气的冷热不均还会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是来自地表的,所以 地表的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垂直和水平 运动的根本原因。
一、热力环流
气压:单位横截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气柱重量
大气上界
空C
气 柱
B 高原
A 平原
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等压面是指气压相等的点形成的平面或曲面
假设:地面匀质且受热均匀(等压面为平面)
高空 C
1004hpa
1006hpa
1008hpa
1010hpa
地面
A
B
BA
C
假设:地面受热不均
气压 降低
C′
气压 升高
A′
气压
降低
B′
H
冷却
C
受热
A

高考地理中的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中的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中的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与风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以及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①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主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② 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③ 意义: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节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三圈环流①单圈环流的概念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引发和影响大气环流的唯一因素就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所形成的赤道和两极之间简单的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形式,即单圈环流。

②三圈环流的概念假设地面是均匀的(无海陆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时,所形成的大气环流状态。

由于它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三个部分组成,所以称为三圈环流。

③三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形成的前提条件:假设地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A、低纬环流:赤道附近,空气上升,气压下降,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暖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向北。

赤道源源不断流来的空气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东北信风。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环流圈。

B、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极地附近,空气下沉,形成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教学课件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教学课件

A.赤道低气压带
B.印度低压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冰岛低压
(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

C.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第4纬8页/凸共82出页 D.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
解析:第(1)题,气压最低处位于60°S附近,为副极 地低气压带。第(2)题,90°E经线上,40°N~50°N 之间的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气压值较高,为北半球 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中南半岛此时盛行东北风。 答案:(1)C (2)D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
高压
7月
亚洲低压
压切断
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大陆上的冷高
低压
1月
亚洲高压
压切断
中心
第12页/共82页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成因气海压陆带热、力风性带质的差季异节移动 (2)典型地区:亚洲 东部 和南部。
第13页/共82页
第14页/共82页
[考点一线串]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较高纬度

候的形成
炎热干 热带沙漠气候
盛行下沉气流

的形成
热带草原气候
由副热带高压吹 一般较 的干季,西亚、
向赤道低压 干燥 北非的沙漠气

高温多 热带雨林气候
盛行上升气流

的形成
第42页/共82页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 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 化。具体如下图所示:
水平气压梯度力 。 2.风的形成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造林重点C区对上海市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D.净化空气
D
3.山谷风


的 形
增温快 (热源)

增温快 (热源)
增温慢 (冷源)
山谷风


的 形
降温快 (冷源)

降温快 (冷源)
降温慢 (热源)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 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 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 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

1060hpa

,
1100hpa
地面 高






冷却
受热
冷却
B
A
C
注意:气压高低我们说的是“同一水平面”



地面 高
B冷
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A热
C冷
气流垂直方向运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直接原因
气流做水平方向运动
看图思规律:低

低 (高空)


高 (地面)




压 ①近地面的气压 对应高空的气压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一)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几个常用概念 C
1、气压: 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B
3、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

高中地理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练习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练习湘教版必修1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解读】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

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 一是大气热力环流, 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

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 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 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般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 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 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里的夏季和冬季指北半球)。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 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

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

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 (全 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比 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偏转而成)等。

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一)热力环流1 •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 •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7空气的垂直运动T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T 大气水平运动T 热力环流。

(如图 6-1 )冷却 图6 — 1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 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 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8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问题思考]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及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引起热力环流。

请在下面的图形中标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答案[知识归纳] 热力环流(1)形成过程(2)温压关系:(3)等压面的弯曲:[易错警示] 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该规律。

2.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问题思考]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判断M地此时的风向,比较M、N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东北风(或偏北风)。

M地比N地风力小。

N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解析结合经纬网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从而确定M地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的最终风向。

读图发现,N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比M地的大。

[方法点拨] 如何判定风向(1)确定需要判断风向的地点所在半球。

(2)明确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

①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从高压吹向低压。

②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③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④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的高度界线,但是一般以1 500米为参考数值。

(3)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某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方向即为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如图所示(北半球):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问题思考]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 影响⇒三圈环流⎩⎪⎨⎪⎧① 圈② 圈③ 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七个气压带⎩⎪⎨⎪⎧⎭⎪⎬⎪⎫A 为 带C 为 带E 为 带G 为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六个风带⎩⎪⎨⎪⎧⎭⎪⎬⎪⎫B 为低纬信风带D 为中纬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__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答案 (1)地转偏向力 低纬度环流 中纬度环流 高纬度环流 (2)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高气压 (3)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知识归纳](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考向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影响典例剖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图”。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答案 C解析结合题干和图可知,拉萨地处河谷北侧,降水夜间多于白天。

河谷地区,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地升温慢,山坡温度高于谷地,山坡盛行上升气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故白天谷地水汽不易凝结成雨,C正确、D错误。

夜晚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山坡温度低于谷地,气流沿山坡进入谷地,山坡盛行下沉气流,谷地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易凝结成雨,故A、B错误。

特别提示城市“五岛”效应受热力环流影响,城市气候往往具有“五岛”效应:热岛——市区气温经常比郊区高;混浊岛——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干岛——白天市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湿岛——夜晚市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雨岛——城市热岛环流所产生的局地气流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形成。

跟踪训练在水库及其周围,地面比热容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弱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C.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受水陆比热容差异的影响,白天时度假村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水库流向度假村;而夜晚时,水库的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由度假村流向水库。

第2题,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水库会使周边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减小,空气更加湿润。

考向二等压面的判断与应用典例剖析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中竖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面,实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1~2题。

1.上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是( )A.甲B.乙C.丙D.丁2.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A.8:00~9:00B.12:00~13:00C.15:00~16:00D.23:00~24:00答案 1.C 2.D解析该图表示山谷风,若表示白天,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向下弯曲,乙、丁两处风向是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若表示夜间,吹山风,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上弯曲,题目中只有一处是正确,则可能为夜间,表示山风示意图。

读图技巧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结合下图说明判读等压面图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1)判读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即P A>P C,P B>P 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应用①判断气压高低: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 B>P A>P C>P D。

②判断下垫面的性质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b.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③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B地。

跟踪训练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2题。

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M→N→OB.P→O→M→N→PC.M→N→P→O→MD.N→M→O→P→N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答案 1.A 2.A解析第1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图可判断,图中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O、P分别对应于N、M上空;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上升至O。

第2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

考向三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典例剖析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2.5月7日02时,风力最小的城市是( )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在等压线图中可以判断任意一点的风向,方法是:首先,画出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次,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该点的风向。

根据上述方法可得到四个城市在两幅不同日期等压线图中的风向:台北市前后两天都大致吹东北风,上海市前后两天都大致吹东南风,首尔市前后两天都吹偏南风,北京市先吹东南风后吹东北风。

故选D。

第2题,在图形中,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可以判定风力最小的是台北,因为台北的等压线最稀疏,气压梯度力最小。

方法技巧等压线图中风力的判定(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跟踪训练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A.aB.bC.cD.d答案 A解析a、b比例尺相等,等压距a为6、b为2,则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b;同理c大于d。

a比例尺大于c,所以a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最大。

考向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典例剖析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2.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①气温高,气流上升;根据风向的偏转情况判断该图示意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情况,故⑤处信风带为东北风;②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动力原因(堆积下沉);⑥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

第2题,结合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知此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四个选择项中,只有D项可能发生。

跟踪训练(2016·浙江嘉兴市第一中学期中测试题)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关于①③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上升,冷湿B.①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C.③带为西风带,风向为西北D.某地如果常年受③带控制,气候寒冷干燥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气压带位置判断,该日,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北半球正处于冬季,D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