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第五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与格局
简述新中国7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转型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和过渡阶段(1949年至1956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通过“一化三改造”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过渡。
探索和曲折阶段(1957年到1978年)。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对中国经济基本情况把握不足,经济出现了一些失误。
其中,“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我们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小康”战略目标的提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再到“两步走”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经济发展五大新理念的提出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
此外,从赶超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的转型也是新中国7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之一。
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数量型增长的赶超战略。
但这种战略下单纯追求“快”的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
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五大新理念,特别是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实现了从赶超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的转型。
如需更多新中国7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政府文件报告或经济学书籍。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分析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不仅对国内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达,资源丰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放缓,逐渐成为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
2019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平均增速相比有明显差距。
2.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中国的发展重心之一。
由于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这里有着如京津冀一样的发展优势。
此外,华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也相当发达。
尤其是近年来,京津冀等地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正逐步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心。
3.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里包括了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若干省市。
作为中国的发展先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
在经济发展中,华东地区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指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五个省。
此外,中部地区还包括了重庆、广西等地。
这里的经济因地处中心位置,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完备的交通网络。
同时,中部地区也是中国的农业中心,农业资源丰富。
5.西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南地区坐落在中国的西部。
在经济上,西南地区一些城市像成都、重庆等也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投资。
此外,西南地区还是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
6.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地区内人均GDP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的发展与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相对匮乏,这也给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1.城市群崛起城市群的崛起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趋势
数 据 来 源 : 国统 计年 鉴 中
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 整 , 忽视 了经 济发展和 区域生产 力布局的效率原则。
7 3 5. 8 4 2 8 90 9 1 1
2. 32 3. OO 3. 5O 2 51 l 61 97
5 2 . 46 .
一
但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 在着根本上 的缺陷 : 是根据当 时大的 国 一 际环境备战的实际和边防安 全的需要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
17 9 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元
l49 0 5 l. 4 2 . 7 9 . 29 . 0 0 8 280 577
全 国 沿海 内地
1. 5 6 9 85 .3 84 .2
3 4 4 8 1. O 5 2 1. 4 9 6
333 4 281 3 . 15 2 0 .
4 3 20 8 2 7 . 5 53 15 6 55
18 8 4 . 17 l 0 4 . 17
3 9 1 34 1o . 4o 5 l9 . 72 9
资 料 来 源 : 据 中国 国 幂统 计 局 网 站 ht // n 根 t p: w, , tl.g v n/和 中 国 经 济 统 计教 据 网 w s s o .c a
2 6 7. 1 l 8
I8 3 . l3 7 .
2. 48 1. 33 97
l. 6 6
14 年新中国成立后 , 99 政府依据各 区域经济发展水 平的一致性和 差异性 , 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 内地两大经济地带 , 开始实施重点发展 内 地 , 区域平衡发展战咯。这是中 国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的 第一次大 推进 转向。从总体上来看 , 改革开放 以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咯特点是 : 强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 ,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的重心是 内地。通过这 时期的发展 , 内地经济 发展速度迅 速提高 , 沿海 的差距 逐渐缩小 ; 与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与格局重塑
内容 提 要 区域 政 策 是 针 对 区域 问题 而 出现 的 ,区域 问 题 是 有 阶 段 性 变 化 的 ,区域 政策 的重点也会随着主要 区域 问题 的变 化而改 变。1978年 至“八五”计划 时期,我 国区 域经济发展 与政策是 以东 、中、西 三大地 带 为代 表 的梯 度发 展 阶段 ;“九 五”计划 时期是 发生重大转 变的时期 ,国家将 区域 协调发 展提 高到 一个新 的高度 ;1999年 以来 是 以“区 域 问题”为导 向的区域协调发展 阶段。在落 实国家“一带 一路 ”倡议 的背景 下 ,新 时代我 国 区域 经 济 应 该 是 面 向全 球 的“沿 海 一内 陆 一沿 边 ”全 展 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 前 ,我 国生产 力水平 十分低 下 ,工业 基础非 常薄弱 ,地区分布极 端不平衡 。77%以上的工
+基金项 目: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 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项 目“新型城镇化 与产业集聚 :格局 、过程 与机 理 ”(CIT&TCD20180336)
/、又瓤.参 2018年第6期
业总产值集 中在 占国土面积不到 12% 的东部沿 海带 ,而广 大 内地 ,尤其是 西南 、西北 等地 区 ,处于 与工业 相 脱离的落后状态 。① 当时我 国地 区经 济发展的政策 ,主要是 由国家 的总体经 济发展 战略 ,尤其是工 业发展 战 略所推动 的,并且受到 国际形 势的重 要影响 。为了改变沿 海与 内地发 展不平衡 的状况 ,新 中 国成立 以来 ,在 有计划按 比例发展 国民经济 的同时 ,从生产 布局 的客观要 求和我 国生 产布局 的客 观条件 出发 ,开始在 全 国 范 围内合 理 布 局生 产 力 ,②平衡 发 展 、平衡 布 局 、缩 小差 距 是 其基 本 特 征。1978年 东部 地 区 生产 总值 为 1819.44亿元 ,占全 国的 52.4% ,沿海与西部人均地 区生 产总值之 比为 1.75:1,③区域 发展不 平衡 的状况得 到 了根 本 改 变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
—
工作 ,以便 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修筑 了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的战略 方针 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提 出,是 以非均衡 方式推进并 有效协调经济 的发展方式 相互
不 平 衡 问题 日益 突 出 ,影 响 我 国现 代 化 进 程 ,不利 于 国 内经 济 的 协 调 发 展 。
“ 七五”前期国内的生产力布局逐步朝沿海 地区倾斜 ;“ 七五”计划明确提 出:进一步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 中部地 区则重 点进行原材料 、 能源方面的建设 , 同时西部
的 发 展 ,最 终 实现 共 同富 裕 目标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战略 历 史演
变 现 实选择
区域 经 济平 衡 发 展 战 略
1 9 4 9 年新中国成 立 , 国内各地 区的经 济布局 出现 了畸形的宏观 区域生产力布局 态势 , 主要表现为:经济 结构的畸形发展 ,
( 一) 1 9 4 9 — 1 9 7 8 年 区域 经 济 发展 状 况
— —
与沿海地 区、西部与东部共 富的两个伟 大
战略 , 并明确指 出:在允许部分地区、 部 分 人 先富起来 , 进而实现先富带动后 富, 最 终 达 到共 同富裕 的伟 大 目标 。同时提 出上海 浦东带动长江流域地 区以及长江 三角洲地
内地经济特 区” 的开发与发展的格局 。
( 三 )1 9 9 2年 以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区域 经 济 非 均衡 协 调 发 展 战略
大规模的投资 ,强调对有限 的资源进行合 理配置的重要性 ;同时注重市场机制的作 用 、存在 的不足与对实现宏观计划具有的
重要意义 。 该理论受到国家的过分 干预 , 同 时具有较 大的依赖 性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
第五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战略
三 大 四 小
沿海地区由于拥有港口、海洋、
腹地等优势,又能发挥对内通 道功能,影响、辐射和带动国 内区域均衡发展,也是国内西 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 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珠三角经济区
1.范围:9市 2.战略定位 3.泛珠三角区域
珠江三角洲
横 琴 新 区
(二)长三角经济区
1.上海浦东新区(大浦东) 2.江苏沿海地区: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 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三)环渤海湾经济圈
1.山东半岛城市群 潍坊综合保税区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洋产业 3.黄河三角洲 4.河北沿海地区 5.京津冀都市圈 6.京冀“环首都经济圈” 7.河北环京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 8.天津滨海新区
山东半岛城市群
京津冀都市圈
二、西部大开发经济区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 广西、内蒙古
三、中部经济区
山西、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长吉一体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沈阳经济区 白通丹经济带
第五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战略
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我国陆续出台
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 老工业基地振兴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已形成了
“三大四小”格局。 “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 宁沿海 “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起来,是我国经 济最发达的地区,接下来还要扮演我国经济领头 羊和体制改革探索者的角色。 “四小”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 津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 发动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解读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解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均衡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分类区域发展战略、政府扶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解读。
分类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和各个地区的特点,我国将不同地区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经济腹地,发展潜力巨大,着力发展制造业和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发展基础较弱,重点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和农业;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压力较大,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创新型经济。
通过分类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合理布局。
政府扶持政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比如,给予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和项目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财政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发展;鼓励外商投资进入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支持,提升其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扶持政策,中国政府希望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推动创新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于提升地区竞争力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鼓励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和科技企业入驻。
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相当大的演变,以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发展重心也从一开始的重点发展制造业逐渐转移到了以创新和服务业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上。
本文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以及发展重心的转移。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实行的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制定了经济增长的目标,并通过资源配置和国家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发展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化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上。
这种发展战略引导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二、改革开放以及对市场经济的探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逐步探索市场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较大转变。
政府鼓励引进外资,开展对外贸易,推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此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上,尤其是加工制造业。
这一阶段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三、转型升级阶段与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
政府逐渐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将发展重心从传统制造业转移到了技术创新和服务业领域。
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等新的发展理念,并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并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
四、发展重心的转移: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
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服务业的支持,鼓励其快速发展,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还加强了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讲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课件
100%
Yi (t)
i
固定资产规模指标
SKOi (t)
KOi (t)
n
100%
KOi (t)
i
其中SYi(t)为产业i在t年的总产值 比重,Yi(t)为该产业在t年的总产 值,n为产业个数。
其中SKOi(t)为产业i在t年的固定 资产比重,KOi(t)为该产业在t年末 固定资产原值,n为产业个数。
率。
该指标的选取首先需要注意产品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之间的差异;其 次需要注意发展过程中一些扭曲的、变型的需求。
3、产业关联原则
主导产业之所以能够起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需求,当每一部门对 它的需求以及它对各个部门的需求都比较高时,优先发展这一部门 便可以为发展其他部门创造条件,或者促进其他部门的加速发展。 所以,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优先发展时,比如要影响到与其有 关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的产业又进一步影响了与它有关的更多产 业的发展,产生连锁效应,从而推动和促进地区产业的发展。
第五,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强,具有较高 的生产率和创新力。
在一定时期,区域主导产业以3-5个为宜,这些主 导产业既可以是单一的部门,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相 互关联的部门有机结合形成的主导产业群。
(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罗斯托基准:选择具有扩散效应(前向、后向和旁侧)的部门作 为主导产业部门,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链的各 产业中,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罗斯托,1988)。
主导产业的变迁(日本)
日本主导产业更替和成长机制看,尽管政府的政策机制占有重要地位,但如果把这 种政策机制仅仅理解为政府向选中的主导产业本身提供直接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扶持, 则是根本性的误解。 无论从日本产业政策推行效果最为显著的60年代中期以前分析,还是从整个战后日 本经济发展过程观察,日本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扶持,主要是针对社会基础 设施产业,而不是主导产业本身。在1962—1965年期间,整个工业、商业在日本政府 财政投资和贷款的使用结构中明显低于农业。如果和交通运输设施和通信网络生产所 占财政投资和贷款的比重相比较,工商业所占比重就更小了。1954—1957年期间仅为 交通运输设施和通信的30.46%,1962—1965年期间也仅上升了3.27 个百分点,为交通 运输和通信产业投资的33.73%。 事实上,日本政府投向基础设施部门的财政投资和贷款始终大于整个工业制造业及 商业两倍以上。从财政融资使用结构看,具体的骨干产业(即近似于主导产业)所占 比重也低于基础设施部门,并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由1953—1955年的1:1.12(骨干 产业所占比重为1 )扩大到1961—1965年的1:2.64和1971—1975年的1:6.27、1976— 1981年的1:6.24。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趋势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趋势作者:刘晓惠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的三次大调整进行了全面分析。
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区域发展战略趋势:要继续推进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区域发展互惠互利机制。
【关键词】区域;平衡发展;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即从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从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
1、第一次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变(1949~197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依据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开始实施重点发展内地,推进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这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次大转向。
从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点是:强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是内地。
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内地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与沿海的差距逐渐缩小;各个地区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独立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但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一是根据当时大的国际环境备战的实际和边防安全的需要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
二是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
表1 改革开放前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比较(1978/1952)[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 - 1984) [M ].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137.2、第二次转向:平衡发展战略到局部优先发展战略的转向(1979~1999)在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失误和中国的实际困境之后,随着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发生了重大转折——由平衡发展向非平衡发展转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历史变迁与新形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历史变迁与新形势作者:赵梦杰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09期新中国成立后从计划经济区域经济相对集中,且呈现条状经济带,而改革开放后经历了短期的行政化区域经济发展,这时候设立特区和直辖市等一系列区域,充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力量,也扮演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改革开放后期,中国经济不断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也不再局限在特殊的区域环境下,国家与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内的城市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频繁和有效的,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历史变迁,以及思考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做出参考。
在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区域经济贡献出来前所未有的引擎作用。
自从新中国诞生之时,区域经济的整体格局就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断变化,作为评判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早已成为现阶段国内,以及国家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经济手段,其从最开始的出现,发展,再到如今的变化,其影响了数代人,也影响着中国未来经济走势和发展,所以梳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历史变迁,才能更好地了解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也才能更好地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手段,为中国区域经济健康、稳定、高速地发展出谋划策,早日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民族幸福。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历史变迁区域经济自古就是各朝各代经济的重要推手,其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区域经济历经三次比较大的变化阶段,其中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变革。
所以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国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变迁。
首先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7)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经济,这时候中国经济主要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所以在经济体制方面依旧采用苏联模式,苏联成立150余个大项目在国内遍地开花,并成为苏联的工业基础,所以国内也跟着苏联大搞工业基地。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及新态势分析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及新态势分析本文介绍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态势,探讨了区域发展新布局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二是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区域合作;三是完善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四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标签:区域发展战略;演进;新态势;区域协调发展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演进建国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总体态势为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
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形成了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均衡发展战略布局阶段我国区域发展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实施的是均衡发展战略,目的是为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
当时,我国工业总产值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西北和西南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和6%。
[1]为加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全国资源重点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一五”时期,国家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2]并侧重发展内地。
60年代初,国家根据国防战略位置,将全国分为“三线”三类区域,[3]并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31.9%,提高到1978 年的40.1%。
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的改变了沿海与内地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非均衡发展战略布局阶段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初,我国实施的是优先发展沿海,最终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这是因为从国内看,在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后期,全国经济出现效率低下、整体发展水平缓慢等一系列发展问题;而从国际方面看,此时,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趋势。
[4]为此,国家采取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形成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进而带动内地发展的格局。
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思考
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
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以新的格局提出。
从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
调发展到南北宽带融合发展,以及支撑城市发展的对外开放和投资贸
易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出台,构建了新的发展格局。
首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加快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区域经济现代化。
让经济生活更加节能环保,更好地支持城市发展;其次,根据国家“小旗帜工程”,积极推进以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加强
了区域协调发展;再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发展的因素资
源有效配置;最后,优化区域结构,加强区域功能调整,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彰显出我国经济不断推进转型升
级的斗志,也体现出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精神。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加快实施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区域发展优势,进一步拉动经济迅猛
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区域发
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区域经济格局变迁及其趋势分析
区域经济格局变迁及其趋势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全国各地区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历史背景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中央计划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较为明显。
一些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和城市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而其他落后地区则未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
199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程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发达地区得到了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更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可持续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其他地区仍面临发展的困境。
现状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正在发生变化。
沿海地区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但内陆城市的发展潜力也被充分认可。
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中西部地区崛起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吸引更多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此外,中央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
未来趋势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趋于平衡。
虽然沿海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内陆地区的发展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挖掘。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市之间的差距仍将进一步缩小。
国家政策也将更加关注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以减少经济差距和人口流动的不平衡。
在未来,中国将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加大对外投资,与全球市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同时,中国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还将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升级。
结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未来,中国将不断调整和改进经济发展政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人口的流动性,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布局嬗变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布局嬗变区域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对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尤为重要。
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我国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依据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标签: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1 理论基础综述1.1 区域经济均衡(平衡)增长理论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1.1.1 区域经济均衡(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1943)提出大推进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
纳克斯(1953)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需的方法。
索罗和斯旺(1956)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呈收敛之势。
上述理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么不具备均衡发展的资源条件,要么缺乏空间均衡理论所需的完善市场机制,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
1.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鲁(1950)提出的增长极理论。
缪尔达尔(1957)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赫希曼(1958)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的发展;但同时,通过极化效应,扩大区域差距。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外围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进行补充。
有时间变量的的非均衡理论以威廉姆逊(1965)的倒“U”型理论为代表,其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1.2 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1.2.1 前苏联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在建国后的30年里,我国对区域发展及生产力布局理论的研究是围绕前苏联生产布局原则进行的。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精品文档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精品文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许多国家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
我国由于自然、历史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积极探索,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
梳理与反思这些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实践的成败得失,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及政策效应(一)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时代背景。
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极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旧中国留下的工业70%以上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占国土面积88%的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现代工业。
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孤立的地位。
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我国发展经济必须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三是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自然资源禀赋丰厚,具有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天然优势,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布局的重点优势区域。
(二)政策与措施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均衡布局,重点发展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的思想。
其核心是重点发展内地工业,同时利用沿海工业的发展来支援内地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在全国均衡布局和发展。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国制订并实施了“一五”和“二五”计划,从1965年开始到1970年末,经济布局按三线、二线、一线的“三分法”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部署。
(三)政策效应近30年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的工业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实现了相对平衡的发展,在西部内陆地区建立了一批各种门类的现代工业区和工业区配套的新兴城市,初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一、前言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的成就1、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世纪之交,为缩小东西差距,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西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拉开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序幕。
在统筹解决其他“问题”区域的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的区域战略不能够仅仅追求缩小东西经济差距,而是要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驱动,由此,形成了四大区域板块共同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
在贯彻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又进一步认识到要增强各区域发展活力,而必须结合各自特点进行细化、实化、差异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和增长极。
随着对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定位,我们又拓展和完善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内涵———实施陆海统筹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至此,我们形成了覆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陆地到海洋,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到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区域间的协调性必将进一步增强,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2、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久活力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而是“万马奔腾”、“协同并进”,不仅传统先行地区进一步焕发青春与活力,尤其是一批地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陆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有效地化解了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保持了中国经济活力。
如中部地区本文由收集整理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等形成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充满活力的六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了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摘要: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区域间的公平却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拉大了区域经济差距。
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既坚持了效率优先又兼顾了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一国在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在均衡发展还是非均衡发展这一矛盾统一体中作出抉择。
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个阶段。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阶段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国各区域间均衡布局生产力,谋求各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时间里,我国实施的就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我国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以中西部地区为发展重点,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性筹划。
选择这一战略是为了改变建国前社会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加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以求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合理化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平衡生产力布局,重点加强中西部建设。
在“一五”时期,我国实际施工建设的150项重点项目中,中西部占118项,为全部项目的79%。
二是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
三是转向以三线建设为重点发展区域。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状况,在中西部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行业较为齐全的工业基础。
由于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在经济布局决策上以牺牲投资经济效益为代价,采取了大推进的生产布局。
这虽然可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但却致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在低产出水平实现均衡。
由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这些缺陷,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一国集中推动特定区域生产力布局,以谋求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与实践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与类型战略一词,来源于军事学。
指把握战争的规律性而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二战后,战略一词被引用到经济领域,与“经济发展”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新名词——经济发展战略。
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
何为发展战略?通常可以理解为发展目标、发展途径与发展措施的概括。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根据对制约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针和步骤的总体决策。
它是一个国家在该时期内制定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和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
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步骤的总体部署。
是超越日常事务而对国家发展进行的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谋划,是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东西。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范围上的全局性。
2、时间上的长期性。
3、实施上的阶段性。
4、内容上的概括性。
5、政策上的稳定性。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1、国情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等。
2、要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经济规律、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等。
3、要考虑国际环境条件。
国际政治、经济及其发展趋势。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1、按照战略目标的选择来划分,可分为传统发展战略和新型发展战略。
传统发展战略,亦称“赶超战略”或“工业化战略”,是战后至60 年代中晚期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旨在通过快速发展工业以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同工业国家的差距、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战略之总称。
它的实施,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富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发展中国家陆续实施了旨在替代工业赶超战略的新型发展战略。
新型战略以人为中心、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需要为优先目标,强调加强农业发展和建立合适的、与农业及地方经济紧密联结的工业体系建设。
2、按战略格局: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的中心思想是:必须将投资同时分配给各个产业部门,以利用彼此间现有的和潜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各产业部门平衡发展,以此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张,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
3、按投资方式:外延型发展战略、内涵型发展战略前者强调投资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后者则强调投资主要用于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以求得经济发展。
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看,当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外延发展必然要逐步转向内涵式发展。
有的社会学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前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就反映了这个发展过程。
在前工业时代,人类经济的增长模式主要是外延型增长,特别在是工业化时代,更是主要依靠要素扩展来增加财富,在后工业化时代,则转向了内涵发展。
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之所以主要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就说明内涵发展对一国经济越来越重要。
4、按对外经济关系: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主张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
出口导向战略则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出,通过扩大出口来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如亚洲“四小龙”在50—60年代经济发展初期,采取了进口替代型战略,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又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提高了产业结构档次,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智利、巴西等国也经历了类似过程。
这些国家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宏观生产力在全国均衡布局为指导思想,追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阶段(1949——1978)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思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阶段(1978——2000)3、以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2000——)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经济规划改革开放前“五年”发展计划回顾“一五”时期(1953—1957) 提出:“为了改变原有地区分布不合理状况,必须种必要条件。
” 投资建设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
“二五”时期(1958一1962) 本来区域布局的计划是继续加強东北工业华东及中南沿海城市的工业,但出现了一个前后历时三年的“大跃进”,使“二五”计划陷入急于求成、盲目快上的局面。
“大跃进”时期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以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财政的入不敷出为代价的、普遍的超乎寻常的高速度。
工业布局的分散化“三五”时期(1966—1970) 对內地特別是以西南地区为主的三线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重要交通干线;钢铁基地;重大的能源基地;重要的机械项目;为国防服务的化学工业代价:许多沿海企业内迁造成了沿海工业的空虚; 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不协调,把企业布局在区位条件十分不利的地方造成许多地方工业建设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不参与竞争、不强调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有悖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原则的问题。
“四五”时期(1971一1975) :对沿海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石油资源的开发。
对沿海地区有积极作用的是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对位贸易的扩大,这些对沿海地区的工业和港口建设产生了新的促进作用。
发展特点:生产布局全面铺开,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呈现较为平均的状况,但各时期经济波动较大。
发展评价:不利于国民经济协调、高效发展;不利于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不利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对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开始作相应的调整。
“六五”计划明确指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出,努力发展内地经济,继续积极支持和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七五”计划进一步强调,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着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异,要按照东—中—西的顺序安排经济发展重点,加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中部地区,并积极地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区的准备。
从强调地区均衡发展转而着重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着重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地区优势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开始实行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经济政策。
一是对外开放向东部倾斜,从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确定沿海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面积32万平方公里,人口1.6亿的广大开放地带,并在这一地带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这被看作是这一时期国家在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战略举措。
二是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国家对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优惠。
三是投资布局向东部倾斜,1981—1985年间,东部沿海地带11省区市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五五”期间的44%提高到46%,1986—1989年间,几乎所有的沿海省份的投资份额都有所提高,投资份额前6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北京,全部都是东部沿海的省份;1995年,在全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5亿元中,东部地带为12188.4亿元,占据62.7%。
四是体制改革向东部倾斜,国家的许多改革方案和措施,或是先在东部区域试行和实施,或是较多地考虑东部区域的情况和需要,也对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总体评价改革开放以后所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无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效。
就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这一战略的实施,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加快了东部沿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华区域。
通过东部地区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和示范效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负面效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势必是非同步的且是不平衡的。
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及其有所扩大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东部地区更快的发展,使东西部差距迅速扩大,差距已十分明显。
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格局是通过经济区划形成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2334”的不同区划。
两分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采用的是沿海、内地的“两分法”。
毛主席“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有关当时国民经济的空间布局,就是以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
三线分类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鉴于当时的形势,经济布局是按照三线、二线、一线的分类部署的。
“三线”是指战略大后方;“一线”是国防前沿;二者之间的地区为“二线”。
东中西分类法改革开放后,从《七五计划》开始,改按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分类法,并一直延续到《十五计划》。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四大板块到编制《十一五规划》时,业已形成了“四大板块”的区划格局。
即:西部12省区市、东北三省、中部地区6省和东部地区10省市。
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2个省区市。
依据四大板块的划分,我国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但由于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即使划分了这四大板块,战略的具体落实及政策的有限性也成问题。
从经济联系和一体化程度看,目前中部地区并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还谈不上是一个经济区。
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