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黄蓉智斗书生知能演练活用新版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黄蓉智斗书生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蹙.眉(cù) 搪.
塞(táng)
书声琅琅 满腹诗书
B.棕榈.(lǘ) 笼.
罩(lóng) 载歌载舞
前功尽弃 C.宿.
儒(sù) 棘.手(jí) 津津有味
微言大意 D.捻.须(niǎn) 樵.
夫(jiāo) 不假思索 愁眉苦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旅游胜地的垃圾还有一种无形的,就是将所有的景点牵强附会....
成一个浅俗的民间故事。 B.大学毕业了,一向勤奋学习的李明达考上了研究生,而讲究吃穿玩的孙学开却不得不摆上了服装地摊,不过这也算各得其所....
了。 C.监察部门表示,一定要彻底查清事故瞒报过程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无论涉及何人,都将责无旁贷....
。 D.为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他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蓉道:“啊哟,我没读过多少书,太难的我可答不上来。”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D.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
4.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黄蓉智斗书生》选自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文中的书生即“江南七怪”之一的书生。
B.《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 海经 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D.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图画。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黄蓉蹙眉不答,她一见那书生所坐的地势,就知此事甚为棘手,在这宽不逾尺的石梁之上,动上手即判生死,纵然郭靖获胜,但此行是前来求人,如何能出手伤人?见那书生全不理睬,不由得暗暗发愁,再听他所读的原来是一部最平常不过的《论语》,只听他读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得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确似在春风中载歌载舞,喜乐无已。
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什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
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
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
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
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
(2)那书生愕然
..止读,抬起头来。
(3)确是个饱学宿儒
..模样。
6.“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黄蓉这句话是化用了《论语》中的哪句话?
7.节选文字表现了黄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所写内容简要分析。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明子出师
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
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
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
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儿,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
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
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新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
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世界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
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
界不太好,可也不太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
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
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意吧。”说完,他整
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 8.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我认为故事就是情节,本文的情节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展开,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就是
“①→②→明子斧击→明子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