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高考这回事吗?
闲话古代的“高考”
闲话古代的“高考”作者:孙荔来源:《醒狮国学》2019年第07期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万考生和家长的心,他们怀着不同的心情,来面对这场意义非凡的考试。
有人说:没有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在古代科举制度和如今的高考有些类似,也可以称之为“古代高考”。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自隋代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共经历了1300余年。
那个时候,科举考试还不是十分完善。
直到后来的大唐王朝建立后,科举考试才逐步完善起来。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度的完善有着重大作用。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是,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共五种。
科举考试制度自隋唐至两宋,都没有很大的变动,到了明清时期才有所变化。
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宋两代的考试,由民间先在地方政府呈报,由地方送上中央,这些人就叫进士。
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府县考、乡试、会试和殿试。
府县考试,录取了叫入学,又叫县学生,人们常说的秀才,是科举功名中最低级的一等。
乡试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参加乡试的秀才,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和如今的高考一样,古代的“高考”完毕后,也需要阅卷,阅卷完毕后,主考官会根据考生文章的质量甄选出考生名次,然后张榜公告。
这就是古代的“放榜”,与如今的高考公布成绩大同小异。
不过也有不少区别,比如说,殿试第一甲的前三名一般是由皇帝来遴选,另外假如主考官喜欢你的文章风格,那你就有福了。
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擅长文学书法者授为庶吉士,人翰林院学习,其余的分别授为各部主事和知县等,正式进入了仕途。
古代高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高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高考制度起源与发展古代高考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独特制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朝。
古代高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高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高考制度的起源古代高考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订立统一的法律、货币、度量衡等,还实行了科举制度。
这种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古代高考制度的雏形。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率先引入考试制度,大幅度修订了六国的法律、制定了一套新的法典,并把这套法典放在各个城市与村镇中设立的“法官亭”里以便普及。
同时,他还设立了“郡县守丞试”的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
这项考试制度频繁地组织选拔官僚,此为第一次尝试将科举制度与官员选拔相联系。
自秦朝开始,科举制度就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在汉朝时期,又增加了儒家经典的学习,举办举子、进士考试,取得文、武、举、贡、进士等级。
这些制度对於整个封建社会的成就、繁荣和崩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高考制度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设士、生、庶人等不同层次的学校。
到了秦汉时期,这种学校发展成为文官、武官、技工、学术、宗教五类学校,并开始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士、生、举子、进士等等级选拔官员。
长期间,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古代考试制度,独小、独大,学背诵与死记重于实践和创新,导致中国的社会发展不流畅,以及文化的严重滞后。
唐代是中国古代高考制度发展的高峰期,也是考试制度最为公正、最具效益的一个时期。
唐朝制定的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以“唐六典”为主,主要考查文章表达能力、文化知识、修养品质等。
每年春秋两季由朝廷设文状元、武状元,获得举、贡、进士、探花、榜眼、状元等各个级别的考生寥寥无几,而备受推崇。
到了明清时期,考生总数逐年增加,状态逐渐向着“浪费、作弊和贪污”之路走去,越来越难择优选拔大量具备优秀品行、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成为中国的“闭路循环”阶段,并教育了一大批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
高考进行时 看古人如何“高考”
标题:高考进行时看古人如何“高考”摘要: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头图:近段时间考生和家长都在紧张备战高考,但放松心态是备考的重要因素,高考,虽然是现代才有的名词,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已有悠久的历史,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
科举,即分科举人之意,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科举考试现场现在高考时间,定为六月七八九号三天,天气适宜,适合考生临场发挥,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一般也分为三天,但各朝代有有所不同,比如说,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
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
十二年寒窗苦读,如今的考生正在全力奋战迎接高考,其实在古代,考生们更是刻苦,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四十多万字。
此外,还有其它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江南贡院:中国古代最大的高考考场贡院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
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始建于南宋1168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江南贡院规模逐渐开始扩大,在明清两代江南贡院最大规模时曾经占地三十万平方米,拥有考试号舍20644间,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江南贡院在江南贡院800多年历史中,共产生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百万名举人,明清时全国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清朝江南贡院举行过112次乡试,在这里中举又在京城会试中中了状元者,江苏49人、安徽9人,共58人,占全国112个状元总数的51.78%。
明清两代的名人如“吴中四才子”之一的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以及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历史争议人物李鸿章,均由此脱颖而出。
高考的发展史
高考的发展史高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具有现代特色的高考始于20世纪初。
以下是高考的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 古代考试制度(公元前1046年-公元1905年)古代考试是用来选拔官员、选拔才能的制度,它存在于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且是显赫的社交地位象征。
唐代开始出现科举制度,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直到清朝被废止,这一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2.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194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者们提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推动了现代高考的萌芽。
1923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北平政府发布了全国学科考试制度,之后发展成为全国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49年-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改革的重建,高考制度也随之变革。
1952年,国家统一公布全国高校入学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范围,以此使各地学校的高考方式趋于统一。
到了1953年,国家首次如期组织全国高考,而70年代,高考改为单科考试,即政治考试,同时,也诞生了内容完全相同的考试和复试系统。
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高考改革进入新时期。
在此时期,中国社会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促进了高考制度的改革。
1985年,推出了“3+1模式”改革,1991年实行“7+3模式”,1999年又推出“3+2模式”。
2001年,中央决定清理不符合高考制度和标准的特长生招生计划和地方政府设立的独立高等院校。
2004年,高考最后一次改革,由在高中考试中考查考生自身素养的科目改为在历史、自然与文化三个方面遴选已故文人及文化遗产的文字选材考试。
如今,高考仍然是中国教育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每年有数百万考生参加高考,高考的成绩决定着他们能否被顶尖大学录取。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高考制度仍将会有所变化和改革。
关于高考的冷知识
关于高考的冷知识
1. 高考最早源于晚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而且最初只招收男性考生。
2. 京剧中的“二千五”这个词其实指的是考试的成绩,原本是指高考。
3. 1966年至1976年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考暂停了10年,直到1977年才恢复。
4. 2006年开始,高考改为了“3+X”模式,即文科、理科和艺术体育类统考加专业课选拔,其中艺术体育类还有省级分差额核准政策。
5. 高考时,考生只能携带一支黑色或蓝色的钢笔,而且不能使用涂改液和荧光笔。
6. 高考期间,考生须穿上相对统一的考服,这是为了避免考生之间出现作弊的情况。
7.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考中出现的考试题目要在五年内全部公布。
8. 在某些地区,高考成绩还会影响到考生的户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历史趣谈扒一扒古代“高考”的前世今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扒一扒古代“高考”的前世今生
导语:高考将至,成千上万的考生将在这几天,为自己的命运做出自己的选择,至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有四十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
高考将至,成千上万的考生将在这几天,为自己的命运做出自己的选择,至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有四十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笔者想与列位看官一同回顾一下,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举制度,我们就从秦汉扒起吧!
中国古代社会真正比较成熟的人才选举制度,应该出现在秦汉时期,之前基本采取的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上层阶级是靠血缘来维持的,像百里奚、孙叔敖那样的人,做奴隶时被君主慧眼识珠,实在是极其罕见的,不具有普遍性,这才有了陈胜吴广起义时说的那句惊天动地的话,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记载的陈胜起事时说的话。
意思是有权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敢于起义。
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
网络配图
秦汉以来,世袭制度基本被推翻,只有皇族贵戚才有世袭的特权,其他的人都要靠本事去争取,此制度称之为“乡举里选”,就是让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相对于之前的历史,这是具有革命性的,毕竟给了中下层人民一个难得的机会,也使得国家多了一个纳取人才的机会。
但是,必须要承认,汉初的政权始终掌握在贵族手里,因此仕途依然是被贵族集团所垄断,直至汉武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定期选举人才的可行性制度,那就是察举“孝廉”制度,就是汉朝地方郡国每年都。
古代高考流程范文
古代高考流程范文古代高考是中国古代对学子进行选拔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唐代,实行于宋代。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制度,通过选拔优秀的学生,为国家选拔人才。
古代高考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以下是古代高考的流程。
首先是报名阶段。
在古代高考中,学生需要先进行报名,报名时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等。
报名通常在春天进行,典型的时间是干支(华夏历法)的巳午时间,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巳午时间被认为是一个好的时刻,有利于学业。
接下来是初试阶段。
初试通常在夏天进行,地点多是在当地的县城,学子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笔试。
初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包括文学、历史、数学等等科目。
初试考试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为了筛选出一部分学生进入后续的复试。
接着是复试阶段。
复试是一个更加严格的考试,通常在秋天进行。
复试的地点一般在省会城市,各个考区的学子会被集中在一起进行考试。
复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
除了笔试外,复试还包括面试和演讲等环节,考官在这个阶段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考察。
接下来是录取阶段。
综合初试和复试的成绩,评定出一个总成绩,根据总成绩的高低,以及当年国家的人才需求情况,选拔出一部分学生录取。
可以说,录取是整个古代高考流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学子们最为期待的结果。
最后是入学阶段。
录取后,学生们会被分配到各个学府继续深造,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入学阶段,学生们会面临更加严格的学业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完成学业。
古代高考流程从报名到入学,一共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
古代高考不仅是一种选拔制度,更是对学子们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一次考验。
通过古代高考,学子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与高考制度的联系
科举制与高考制度的联系
科举制和高考制度都是历史上的选拔人才制度,但在学科设置、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由封建王朝主导,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儒家经典的考试,如《四书五经》等,以及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相关知识。
而高考制度则是现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考试内容主要围绕中学阶段的学科知识,涵盖文科、理科等多个学科。
其次,科举制采取的是阶梯选拔的方式,分为县试、省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层次的考试,考生需经过多次选拔才能晋级。
而高考制度则是一次性选拔,考生通过一次考试的成绩来决定是否能够进入大学。
此外,科举制在考试方式上注重文化素养和书法造诣,考生需要在考卷上作答并进行书法表现。
而高考制度则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联系方面,高考制度可以说是科举制的现代形式,两者都是为了选拔具备学术才能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高考制度借鉴了科举制的一些优点,如注重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但在考试内容、方式和选拔范围上都进行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调整和改革。
高考制度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高考制度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关口。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制度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教育制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高考不仅基于严格的考试标准,也对学生的个性、价值观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部分:高考制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高考制度始于唐朝,原名应试制,即通过一次性考试选拔人才的选拔制度。
2000多年的历史中,考试是人才选拔的重要工具,历史上的科举考试更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科举考试从7世纪到19世纪共进行了1300年,这与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对于形塑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唐朝的灭亡,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也逐渐衰败。
清朝对科举考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形成了新文化运动。
然而,随着20世纪初民主思想的兴起,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再次面临挑战。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高考制度被创立,并沿用至今。
高考制度不仅保留了应试考试制度的特点,而且融入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元素,这一传承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优势。
第二部分:高考制度对中国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的影响高考制度使用高度统一的考试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和选拔。
这种一视同仁的方法,使得高考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相当高。
同时,高考制度也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
在考试中,学生寻求的是答案的正确性,而不是想法或创意的正确性。
这种对单一答案的追求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高考还被认为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重要标志,这也会使得许多学生在考试中过度焦虑,压力过大,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制度虽然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展示了中国人对于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崇高价值。
这种高度的竞争性不论在什么年代都享受着高度的尊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高考制度面临的改革和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高考制度正在面临着改革的挑战。
古代“高考”:唐代不仅看成绩 还需名人推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代“高考”:唐代不仅看成绩还需名人推荐导语:古代科举考试更像“高考+公考” 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现代人们的专属。
其实,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一种“高考”,只不过和学历古代科举考试更像“高考+公考”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现代人们的专属。
其实,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一种“高考”,只不过和学历、官职相挂钩的科举考试更像是现在“高考+公考”的合体。
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中国官吏选拔体系中,考试是最基础的一环。
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都是幸运儿,郁郁不得志或范进中举式的悲剧人物也比比皆是。
有寒窗苦读的痛苦、有层层考试的无奈、有进京赶考的艰辛,可古人们依然对科举考试抱有美好的期待。
隋炀帝之前,是没有“考试”一说的,那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贤任能主要靠内推,大家靠“拼爹”和“拼关系”去当官。
公元602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是考试兴起的源头,虽然让现在学生深恶痛绝,但在当时却为知识分子打开了一扇晋升之门。
与现在的人们需要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习阶段相似,古人们也要通过学校学习。
古代的学校分大众化的私塾、高端点的书院,还有光听名字就知道很高大上的国子监。
经历漫漫求学路后,还有更漫长的考试路在等着古人们。
先说国子监的学生,他们被叫做监生,在有的朝代,比如明朝前期,监生们可以直接做官。
不过更多时候,他们还是得先考试,不过他们可以直接从乡试开始考,相当于保送了一级。
普通学生则必须从最低级开始考。
童试、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光听到这些名字,也是醉了!幸运儿通过层层考试会经历秀才、举人、进士及状元、榜眼或探花的身份之变,这些考试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有所谓的中考、高考吗?古代人的中考、高考长什么样子?
古代人也有所谓的中考、高考。
不过和现在的名字不太一样。
中国古代从隋朝开始有科举制度以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到了明清时期,这一考试制度逐渐变得非常完善,这时候的考试制度已形成非常完备的体系,他们也有了像现在一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当时的人才选拔考试分别叫做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所谓的院试就是有一个主考官主持,这些主持大都是地方官员,这个小小的院试也分三个阶段,由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只有考试合格后才可以颁发秀才学历证书,你得了秀才的学历,你就可以进入县里边学习了,在秀才这里比较有意思,这里面的学生有几岁的,也有几十岁的。
其实院试就相当于现在的入学考试。
经过在县里面的学习,你进可以参加乡试了。
这是全胜的一次人才选拔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和现在的初中一样是三年制的,每年八月份举行。
现在的主考官比较厉害,各个省份的主考官必须有皇帝指定。
由于是全省考试,第一名的省状元就是解元。
其他录取的学生就是举人了。
如果你举人,那么你还要经过三年的学习,相当于高中的三年制。
三年后和全国各地其他省份的人才竞争,到京城里开始考试,这次的考试叫做会试,这时候全国只要三百人,这些通过的学员叫做贡士,第一名就叫做会元了。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还有一趟非常要命的考试,那就是皇帝的面试,那时殿试。
如果你通过了殿试,而且还考了第一名,那就是状元了。
当了状元也不要太高兴,在明朝,很多状元只能当个芝麻官,混几年才能慢慢升职加薪。
古代高考制度
古代高考制度
古代高考制度也称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于隋唐时期开始实行,比起之前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更具公平性,可以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接受竞争和挑选。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其中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段。
科举考试的合格者可以称为进士,进士们通常会被分配到中央机关或地方政府工作,并成为官场上的明日之星。
科举制度的优点在于公平,给了家庭出身不好的孩子一个更好的竞争的平台。
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如限制个人自由才华的发展,压抑创新等。
在现阶段,高考作为中国的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仍然是最有效的选拔方式之一。
从古至今,我们是如何来看待高考的
从古至今,我们是如何来看待高考的在古代,“高考”还不是叫“高考”,他的名字叫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和官员的一种方式,最早起源于隋朝,而考试的第一名“状元”这一次则是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发明的。
科举一直用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才被被废除,然后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方法。
我们今天的高考中包含着传统科举考试的思维和西方现代考试的模式。
古代的科举分为四个等级:一是最普通的院士,考中后就是秀才;二是三年有一次的乡试,这个考试在八月份进行,也被称为“秋闱”;三是乡试的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四是皇帝是主考官的殿试,能参加的这一步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了。
古代的科举也是分科的,只不过分的不是“老九门”,也不是文理科,而是文科和武科,第一名分别是文状元和武状元,文状元自然都是满腹经纶,能出口成章的,而武状元自然也是很厉害的。
在古代,想要中举可是相当难的,甚至比我们今天的高考要难得多。
古代的考生想作弊是很难的,考场都是分开的,一人一间,谁也别想偷看谁的。
而且古代的考生也不像我们今天一样把知识点记住就行,他们要把哪句话在哪一页都得记住,同时字还必须漂亮,毕竟那么多卷子,又不像我们今天有电脑自动判卷,判卷老师很辛苦的,字好不好可太重要了。
现在已经工作的我们,即使离高考越来越远,也一样在怀念,可能有些人一生没有经历过高考,也会怀念被应试教育强制排满以至于不需要思考应该做什么就可以持续前进的那几年。
在这个世界,比你美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比你丑比你差劲的人比你有钱,你每天都可能在不断刷新三观降低底线。
比起无数次你竭尽一生而取之不得的东西,高考这种用智商解决问题的方式似乎很简单,而有些人却因此耗费了半世时光!“高考钉子户”梁实50岁,第21次参加高考,他说:“一定要一本大学,不然我都不想去读”。
1977年,李鸿性首次参加全国高考,无奈名落孙山,今年68岁的他第五次征战高考,他的目标还是要考取医科大学。
70岁爷爷考生,第17次参加高考,最好的成绩是2009年303分,他说:“我想上大学” 。
高考来临,看看古人怎么应对的,学着点!
一转眼又来到我们高中最艰难的一段了,平时不努力,高考不得意。
话说高考每年都有人作弊每年都有新花样,一直在创新,只有这几样就穿了千年还在用。
小抄传世上千年科举就是古代的高考,初期是汉朝的察举,后来隋炀帝开始开始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赢得官位,打破了当时的世袭制。
高考(科举)的制度就这样诞生啦!最开始只有文科,主要是考四书五经,和撰文立说。
后来我们唯一的女皇帝喜欢力量男,又加了武举科,考力气,耐力。
宋代,武举不单单只要力量了,还有能文,会谋略。
毕竟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将军是带领不好将士的,要有勇有谋才是好将军。
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经济特科,那时候国库都掏空了,没办法。
从公元605年到1905年,1300年的科举之路,大批人才,作弊手段也层出不穷。
第一个,家里有钱,有权的富二代,富三代,都用不着贿赂考官,人家直接把答案送到你家门口,有的拿钱买官。
多少钱什么官位明码标价。
第二个就是抢手,现在有身份证的都能混进去,古时候可没有,身份证照片之类的,一条龙服务,从县试到院试一个人搞定,妥妥的科考专业户,一炷香时间包过。
最牛的神枪手就是温庭筠一个吻完成八个人的考卷,这是用实力赢得的!第三个就是我们每个个人学生时候都干过的事了,小抄!一抄永流传,至今久盛不衰位于我们作弊界的榜首!经济实惠,全凭实力说话,不仅考察了一个人的眼功还有严密性,当科考改为一日制后小抄就更为流行起来,和现在的你们没什么两样传递答案,涂改卷号,换卷纸,不过在明代就严厉起来了,凡是发现舞弊的轻则罚站,重则砍头。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铤而走险。
最新期的是古代就有人发现用墨鱼汁做墨汁,写在衣服里不用擦洗自己就消失,第四就是做记号了,老师跟学生之间做暗号。
真心的怀念当初玩的好的老师,看我们字就知道我们是谁连暗号都不用~。
高考制度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高考制度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高考制度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生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重要途径。
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又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调整与。
中国的高考制度可以追溯到公元605年的隋朝,当时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政治等科目,这种选拔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象征,培养了大量的文人学士,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注重记忆和机械化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应试心态。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科举制度逐渐被淘汰,而高考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拔人才方式逐渐崭露头角。
高考制度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对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考制度,学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公正、公平地参加高中毕业的的统一考试,通过这场考试,学生可以进入理想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铺路。
与传统的科举制度相比,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同时,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调整与,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例如,高考科目的设置不断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
高考制度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学习和教育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学术成就对于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影响。
高考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承载着这种价值观念,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然而,高考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其中一个争议是高考的分数导向性太重,学生和家长对于分数的追求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另外,高考制度可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地区差异和考试内容的局限性,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公平公正的参与机会。
综上所述,高考制度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古代“高考”那些事
作文通讯高中版古代“高考”那些事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约而至,预祝高考学子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来关注一下古代的“高考”是什么样子。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时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在某些方面和现代高考有相似之处,常常被称为古代的“高考”。
. All Rights Reserved.古代“高考”也封卷现在高考有严格的弥封制度,每场考试结束便弥封答题卡,以防出现人为舞弊现象。
实际上,这种弥封制度在古代“高考”时就已经有了。
考卷弥封制度始于宋。
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
即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确定所录取的试卷后才拆开。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试卷副本,让考官评阅副本。
此种做法,把考卷弥封制度推向了更为严格的境地。
唐代“高考”专设“少年班”如今,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低龄高分的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
有的高校还开设了“少年班”,专门网罗“神童”加以重点培养。
然而,对“神童”实行特别培养并非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表明,我国古代对“神童”的培养也格外重视。
66早在汉代,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
唐代科举考试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
当然,由于少不更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而在宋代,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
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卷,全部通过。
为此,宋孝宗特地封她为“孺人”。
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举考试就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官厚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那些事儿:古代“高考”制度——科举
今人高考,一纸薄薄的通知书下来,不知几家欢乐几家愁。
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可见,金榜题名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今有高考,古有科举,高考在当代尽人皆知,那么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呢?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止,持续了整整130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朝廷选官的重要制度。
科举考试主要考查古典文学和哲学,诗赋在早期科举考试中地位举足轻重,后期科举主要考做文章。
明清两朝时,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科举考试要求考生据四书五经作文,阐述其中义理,且需采用特定的文体"八股文"。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
起股至束股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因为明清的科举与学校结合,故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
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童试,童试亦称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二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下面是科考中各个名衔——童生:通过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称为童生;秀才/生员:通过院试的称秀才或生员;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解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会员:会试第一名称会员;进士:通过殿试者称进士;状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榜眼:殿试第二名称榜眼;探花: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因此不少人企图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
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贿赂主考官,夹带考试经文和请人代考。
贿买,不是每一个学子都能做得到的,夹带便成了古代科考最常用的作弊手段。
考生的夹带手法五花八门,常见的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发辫、毛笔、砚台、蜡烛、馒头等都曾被用作夹带工具,就连墨盒上开个小洞也能把作弊条塞进去。
古代最牛的枪手当属与李商隐齐名的晚唐诗人温庭筠,他曾在一场科考中以一己之力为八人替考。
[落榜后出路] 科举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完全不下于当今的高考,据统计,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度共录取10万余名进士,平均每年录取进士76人。
考中进士之人自然不为吃穿发愁,而那些在科考中名落孙山者又是怎么生存的呢?名落孙山者比较体面又
有保障的出路当属到衙门给地方官当师爷。
一般而言,州县官员聘请的大多是有江湖经验的秀才,各省道台以上的官所聘的师爷是高级师爷,至少是个举人。
落榜的人中能被地方官聘为师爷的比例比考中进士者高不了多少,大多数人不得不走上"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条路。
如卢照邻、孟浩然、贾岛等屡试不第、只能沦为无业游民的文人,谋生手段大多是靠写,为政府写公文,为死者写碑文等。
有些人则变身"知本家",到私塾或书院做起了教书先生。
也有人为偷懒,只选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教,就可丰衣足食。
有的人读书不行,干脆学经商,明朝沈万三、清朝伍秉鉴便是个中翘楚。
2013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